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欧洲三十年战争导火索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三十年战争(1)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波希米亚新教徒实施镇压政策引起的。
(2)导火线:1618年5月23日的“掷出窗外事件”(3)四个阶段:①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3)②丹麦阶段(1625-1629)③瑞典阶段(1630-1635)④瑞典-法国阶段(1635-1648)(4)结果:长期的战争使交战双方消耗巨大,在神圣罗马帝国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被迫求和,得到了法国和瑞典的同意,战争结束,召开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各参战国开始和谈,并于1648年10月24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5)评价:①在国际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经过“三十年战争”的洗礼,四分五裂的欧洲通过国际会议与和约的方式,肯定了国家的主权原则和新教育天主教的平等权利,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比利牛斯条约>>继《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和约》。
《比约》主要内容有: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向法国割让领土;⑶法国赦免投石党领袖孔代亲王。
该条约是法西两国继《威约》后继续较量的结果。
法国维护了应有的权益,扩展了疆界,并进一步加强了在西欧的地位,为下一步称霸欧洲作了准备。
法西联姻为以后的西班牙遗产继承与王位继承问题埋下了浮笔。
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乌得勒支条约》(1)背景:1701-1713年爆发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法国、西班牙和巴伐利亚等国对峙荷兰、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国。
最后交战双方在1713年签订了《乌德勒支条约》。
(2)《乌德勒支条约》首先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腓力五世对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但他及他的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以确保西班牙不与法国合并。
三皇同盟
三皇同盟:指德、俄、奥三大国的关系:(1)1873年三皇同盟(第一次三皇同盟):①背景:俾斯麦认为孤立法国的关键是处理好德、俄、奥三大国的关系;俄奥则都打算利用德国加强自己的力量和维护自身的利益。
②过程:1872年9月三皇柏林会晤;1873年德皇访问彼得堡,德俄缔结军事协约;之后俄皇访问维也纳,俄奥签订政治协定《兴勃隆协定》,由此三皇同盟形成。
③该同盟的基石是俄奥保持合作关系。
三国除了在维持欧洲政治现状这一点上存有共识外,在其他方面的想法和打算基本上是同床异梦。
俾斯麦鼓励法国的目的为俄奥反对;俄国企图利用同盟保证其西部边界的安全,有利于同英国在中亚的争夺;奥匈打算借助德国加强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
由于三国目的各异,作为保守主义政治结构的三皇同盟只是当时欧洲大国关系互相牵制的一种反映而已,因而,这一同盟十分脆弱。
(2)1881年三皇同盟(第二次三皇同盟):①背景:俄奥关系因近东危机而破裂,德俄关系则因柏林会议使俄国利益受损而恶化,维系普法战争后欧洲政治秩序的三皇同盟已经是分崩离析了。
但三皇同盟是俾斯麦组建大陆同盟体系关键的一环,是大陆同盟体系的支架。
特别是德国想与英国结盟的计划受挫后,重建三皇同盟显得更为迫切。
②过程:1880年俄国提出恢复三皇同盟的建议得到德国的认同;1881年德俄奥签订《三皇同盟条约》及附加的议定书。
③三国从三皇同盟中获得了各种好处。
尽管三皇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三国利益的重合与协调,但是,历史纠纷、现实利益和地缘安全等问题的存在并不能在一两次同盟中化为乌有,三皇同盟在其存在的短短六七年的岁月里一直伴随着深刻的分歧和猜疑。
《地中海协定》(1)背景:俾斯麦在对待俄国问题上,一方面拉拢俄国,防止法俄接近,另一方面则促使英、奥、意合作对付俄国。
(2)在德国的推动下,1887年2月英意签订针对法国的《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奥匈、西班牙先后加入。
1887年12月,英奥签订针对俄国的《第二次地中海协定》,意大利随后参加。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全)
东亚封贡体系:东亚封贡体系是指1500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一种国际关系体系,它与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
东亚封贡体系既不同于现代那种负有条约义务的政治从属关系,又迥异于西方的殖民主义。
在这一体系中,明朝并未出兵占领周边国家,也未干涉其政治,只是对其现存的政治形态予以一种高姿态的认可;而处于依附地位的诸小国反而享受到了馈赠的经济利益和贸易特权。
国家间那种常见的赤裸裸的权力和利益之争,在东亚地区被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伦理面纱。
东亚封贡体系实际上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基础上经营、完善自己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但处于体系最高点的中国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穆斯林世界:穆斯林世界是指在1500年前后由穆斯林国家所构成的神权统治的宗教国家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
当时穆斯林风暴和伊斯兰教星月旗又一次席卷了欧亚大陆,穆斯林国家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创建了一个由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所构成穆斯林世界。
当时,世界上存在着三个穆斯林大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波斯的萨非帝国、印度的莫卧儿帝国。
其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穆斯林世界中地位最为突出。
它不仅建立了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而且始终作为一个异教徒介入欧洲历史,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历史进程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与欧洲的联系广泛而复杂,例如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但是穆斯林世界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欧洲秩序:欧洲秩序是指1500年前后欧洲各国所构建的国际关系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
当时的欧洲政治版图名义上是基督教“世界主权”的一统天下,并存着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却是宛如一件由一些大小王国、公国、贵族领地和城邦所织补的“百衲衣”,不属于任何一方神圣。
国际关系史1名词解释
1、掷出窗外事件: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发生了起义,起义的新教徒冲入王宫,把斐迪南派遣的两名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扔出,史称“掷出窗外事件”,是捷克民族起义的信号,也是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2、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战争从德国内部的教派之争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
一方是以法为首的新教联盟,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是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的天主教联盟,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
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
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政治格局。
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指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定的一系列和约,主要包括《闵斯特和约》和《奥斯纳布鲁克和约》。
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奥斯纳布鲁克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近代国际关系的第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该和约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4、《乌得勒支和约》:1700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吸引了欧洲列强的注意力,英、荷与奥地利结成同盟乘机与法作战,哈布斯堡王室的神圣罗马帝国也鼓动德意志诸邦与丹麦瑞典加入反法同盟。
后来由于同盟内部的分歧和法国在西班牙地位的稳固各国不得不妥协,终于在1713年4月,英国和法国等在荷兰的乌德勒支签订和约。
欧洲历史上的两次三十年战争——1618—16481733—17
欧洲历史上的两次三十年战争——1618—1648 &1733—1763战端之起源1555年的“奥格斯堡和平”使德意志内部的宗教纷争得以暂时平息。
然而这一纸协定仅仅涉及新教路德派和罗马教会,却未曾考虑到加尔文派在德意志各邦迅速发展的事实。
三十年战争肇始自加尔文教徒争取权利的斗争,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波希米亚王国是战争的发源地。
波希米亚阶段(1618--1625)1617年波希米亚的议会选举斯蒂利亚的菲迪南为波希米亚的国王。
(身为哈布斯堡王朝王子的菲迪南在两年后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世称菲迪南二世(1619--1637),这位帝国的未来皇帝是罗马天主教的狂热信徒。
)菲迪南的当选使波希米亚的加尔文教徒非常恐慌,他们害怕自己会失去原本就不很牢固的宗教权利。
而1618年5月布拉格的新教徒暴动,他们将国王的两个钦差从七层楼的窗户扔了出去,幸好楼下堆了厚厚的一堆牛粪两人只受了一点轻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
事件发生后,波希米亚组成以图伦伯爵为首的政府,宣布脱离哈布斯堡王朝。
1619年,波希米亚议会选举新教同盟领袖巴拉丁选候腓特烈为国王(史称腓特烈五世)并向哈布斯堡王朝宣战。
菲迪南得到了天主教同盟的领袖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1573--1651)的支持。
由梯里(1559--1632)指挥的帝国军队和巴伐利亚王国军队侵入了波希米亚,1620年报11月在布拉格附近发生的白山会战中梯里取得了对波希米亚军队的决定性胜利,战败的腓特烈流亡荷兰。
菲迪南重新获得了波希米亚,而马可西米利安则得到了原属腓特烈的帝国选侯地位。
三十年战争的波希米亚篇章就此以皇帝和天主教同盟的胜利而告终。
丹麦阶段(1625--1629)丹麦之介入战争源于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他也是丹麦的路德教徒的领袖)支持帝国的新教徒反对菲迪南二世。
当然克里斯蒂安作为帝国荷尔斯泰因公国的公爵的身份也是他于皇帝对立的原因之一。
三皇同盟
三皇同盟:指德、俄、奥三大国的关系:(1)1873年三皇同盟(第一次三皇同盟):①背景:俾斯麦认为孤立法国的关键是处理好德、俄、奥三大国的关系;俄奥则都打算利用德国加强自己的力量和维护自身的利益。
②过程:1872年9月三皇柏林会晤;1873年德皇访问彼得堡,德俄缔结军事协约;之后俄皇访问维也纳,俄奥签订政治协定《兴勃隆协定》,由此三皇同盟形成。
③该同盟的基石是俄奥保持合作关系。
三国除了在维持欧洲政治现状这一点上存有共识外,在其他方面的想法和打算基本上是同床异梦。
俾斯麦鼓励法国的目的为俄奥反对;俄国企图利用同盟保证其西部边界的安全,有利于同英国在中亚的争夺;奥匈打算借助德国加强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
由于三国目的各异,作为保守主义政治结构的三皇同盟只是当时欧洲大国关系互相牵制的一种反映而已,因而,这一同盟十分脆弱。
(2)1881年三皇同盟(第二次三皇同盟):①背景:俄奥关系因近东危机而破裂,德俄关系则因柏林会议使俄国利益受损而恶化,维系普法战争后欧洲政治秩序的三皇同盟已经是分崩离析了。
但三皇同盟是俾斯麦组建大陆同盟体系关键的一环,是大陆同盟体系的支架。
特别是德国想与英国结盟的计划受挫后,重建三皇同盟显得更为迫切。
②过程:1880年俄国提出恢复三皇同盟的建议得到德国的认同;1881年德俄奥签订《三皇同盟条约》及附加的议定书。
③三国从三皇同盟中获得了各种好处。
尽管三皇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三国利益的重合与协调,但是,历史纠纷、现实利益和地缘安全等问题的存在并不能在一两次同盟中化为乌有,三皇同盟在其存在的短短六七年的岁月里一直伴随着深刻的分歧和猜疑。
《地中海协定》(1)背景:俾斯麦在对待俄国问题上,一方面拉拢俄国,防止法俄接近,另一方面则促使英、奥、意合作对付俄国。
(2)在德国的推动下,1887年2月英意签订针对法国的《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奥匈、西班牙先后加入。
1887年12月,英奥签订针对俄国的《第二次地中海协定》,意大利随后参加。
关于三十年战争的历史书
关于三十年战争的历史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三十年战争,又称为德国宗教战争或德国内战,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
这场战争发生在17世纪初,持续了整整三十年之久,波及了欧洲大部分国家,给欧洲大陆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变革。
三十年战争以宗教和政治冲突为起因,导致了欧洲各个势力之间的复杂纠葛,最终以《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结束。
三十年战争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
在这一时期,欧洲的政治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动荡,新教改革的影响日益扩大,教会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各国内部和国际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宗教和政治的关系也变得越发紧张,不同信仰的人民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毁灭性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各大势力都有自己的参与和动机。
天主教势力主要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和西班牙组成,他们试图维护天主教会的权威和统治地位。
而新教势力则主要由瑞典、丹麦、法国等国家组成,他们试图抵抗天主教势力的压迫,捍卫新教徒的权益。
三十年战争的爆发,首先是因为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宗教冲突。
帝国内部有着各种不同的教派和信仰,而且教派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导致了各种冲突和战争的爆发。
这些内部冲突逐渐升级为国际性的宗教战争,波及了整个欧洲大陆。
在整个三十年战争期间,欧洲大陆上发生了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和冲突。
战争的规模之大,造成的破坏之广泛,使得整个欧洲社会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农民和城市居民遭受了无辜的伤害,城市和乡村被焚毁,人口锐减,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尽管双方都感到疲惫不堪,但战争依然持续,直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订才结束了这场持续了三十年之久的宗教战争。
这一条约正式结束了战争,规定了各国之间的边界和领土归属,维护了欧洲的和平和稳定。
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对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场战争使得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加深了各国之间的仇恨和敌意,同时也加剧了各国内部的分裂和冲突。
【科普】两大掷出窗外事件
【科普】两大掷出窗外事件展开全文布拉格抛窗事件布拉格抛窗事件(捷克语:Pražska defenestrace,德语:PragerFenstersturz,又译布拉格掷窗事件)是发生于布拉格的历史事件,为波希米亚人对罗马教廷及神圣罗马帝国的反抗,共有两次,分别发生于1419年与1618年,第一次事件引发了胡斯战争,第二次事件则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布拉格)第一次扬·胡斯是15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国波希米亚(今捷克)的宗教改革家,1415年,他在康斯坦茨宗教会议中被罗马教廷判为异端并处以火刑,引起支持支持胡斯的波希米亚贵族及民众对教廷的激烈抗议,但教廷对波希米亚发布“禁行圣事”的处罚禁令。
原本以胡斯信徒为主的布拉格市议会遭到解散,取而代之的是以天主教徒为主的新市议会。
胡斯信徒非常愤怒,1419年7月30日,部分激进的胡斯信徒走上街头示威游行,人潮聚集至新市政厅前的查理广场,要求释放被逮捕的胡斯信徒。
他们按照处罚叛徒的传统习惯,将市长及市议员共7人从新市政厅的窗户扔向楼下,这就是“布拉格抛窗事件”。
这个事件引起神圣罗马帝国出兵镇压,是长达15年的胡斯战争的导火索。
胡斯战争第二次161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提亚斯派遣耶稣会教士进入波希米亚,意图在波希米亚复兴天主教,并任命哈布斯堡皇室的斐迪南大公为波希米亚国王。
斐迪南是一名狂热的天主教徒,他对波希米亚的新教徒进行大规模的迫害,并禁止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他们的教堂。
于在1618年5月23日,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布拉格城堡,以侵害宗教自由的罪行将两名帝国大臣以及一位书记官从窗口扔出,此即为第二次布拉格抛窗事件。
起义很快被镇压,但战后的严酷处置却酿成影响深远的三十年战争。
布拉格抛窗事件相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类似的宗教矛盾,不同的战争影响。
为什么会选择同样的方式?也许这就是习俗的力量,抛出窗外是波希米亚人对待叛徒的传统做法。
国际关系史·笔记
一.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1.起因:神圣罗马帝国与德意志诸侯意欲削弱对方力量,借新教与天主教之争而发起战争2. 导火线:斐迪南二世任波西米亚国王,遭民众反对。
布拉格议会中的新教徒代表将国家派来的官员抛出窗外(史称“抛出窗外事件”),次日发动布拉格起义。
3. 过程:(1)波西米亚—巴拉丁阶段(1618~1624年)波西米亚和巴拉丁联军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作战。
斐迪南二世联合天主教联盟和西班牙击败联军,波西米亚成为奥地利的一个省,西班牙占领巴拉丁。
(2)丹麦战争阶段(1625~1629年)英国、荷兰、丹麦为了打击斐迪南二世结成同盟,由丹麦派兵德意志北部,被皇帝击败。
斐迪南二世控制北部德意志。
皇帝颁布归还教产敕令,规定新教诸侯将1552年之前夺取的土地归还天主教诸侯。
(3)瑞典战争阶段(1630~1635年)瑞典为在波罗的海争霸,入侵德意志北部,取得法国和德意志新教诸侯支持。
战争初期,瑞典作战顺利,占领了德意志北部和中部一些地区以及慕尼黑。
但在吕岑战役中,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斯二世阵亡,瑞典军队逐步退至波罗的海沿岸。
斐迪南二世与勃兰登堡和萨克森缔结《布拉格和约》,同意不在该地区实施《教产归还敕令》。
斐迪南二世再次获胜。
(4)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年)法国与瑞典、荷兰结盟对斐迪南二世宣战,斐迪南二世得到西班牙、巴伐利亚、勃兰登堡和萨克森的支持。
法国在战争初期战绩一般,但瑞典占领了北部和中部德意志。
1637年,斐迪南二世去世,其子费迪南三世即位,在军事上败给瑞典。
西班牙因国内反西班牙革命以及对法作战的失利,丧失了在欧洲的军事优势。
费迪南三世被迫求和。
4. 结果: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瑞典占有西波美拉尼亚和部分东波美拉尼亚、维斯马以及不莱梅和维尔登,控制奥得河、易北河以及威悉河口(2)法国获得阿尔萨斯(3)重申教随国定原则(4)承认德意志各邦诸侯享有内政外交自主权(5)确认瑞士退出神圣罗马帝国。
奠基国家体系 变革军事制度 四百年前的三十年战争
92| 国家人文历史GUNFIRE尚 武大概可以再往前追溯一百年,1517年的10月31日(万圣节),神学教授马丁·路德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
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竟成了引发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索,将中世纪的天主教欧洲一分为二。
到1555年,为了中止无休止的宗教争端,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皇帝和信仰新教的帝国诸侯们签订了《奥格“掷出窗外事件”距今400年前(1618年),欧洲爆发了一场几乎将全大陆基督教国家牵扯其中的“国际战争”。
这场战争以1618年布拉格起义为开端,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缔结为止,历时三十年,故称为“三十年战争”。
实际上,这场战争的源头之一,“在整整一代的时间里,德意志到处都遭到历史上最没有纪律的暴兵的蹂躏。
到处是焚烧,抢劫,鞭打,强奸和屠杀……到处是一片人去地荒的景象。
当和平到来的时候,德意志已经无望地倒在地下,被踩得稀烂,撕成了碎片,流着鲜血……”——弗雷德里希·恩格斯《马尔克》“争取福音信仰自由”……到了17世纪初期,局面已经发展到接近摊牌的地步——1608年,新教诸侯结成“新教联盟”。
一年以后,天主教诸侯建立“天主教联盟”进行对抗。
到了1615年,黑森-卡塞尔伯爵莫里斯已在与法王的通信中哀叹,“我非常担心(神圣罗马)帝国诸邦彼此之间的激烈争吵,可能会引发一场致命的火灾,将他们自己以及所有与德意志有着某种联系的国家吞噬。
这无疑会产生最危险的后果——德意志现状的彻底崩溃……”一语成谶。
3年之后,欧洲的大火药桶终于在波西米亚(今捷克)点燃。
在神圣罗马帝国之内,波西米亚具有特殊地位。
一方面,它是有权选举帝国皇帝的七“选帝侯”之一,也是帝国之内唯一的“王国”。
另一方面,在这个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帝国之内,波西米亚的主要居民却是捷克人,他们极早发展出了成熟的书面语文,从而逃脱了如普鲁士人般被“德意志化”的命运;这个倔强的西斯拉夫民族聚居地如同一个楔子般横亘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央地带,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国家主权是怎么出现的?
国家主权是怎么出现的?作者:徐清峰来源:《大科技·百科新说》2014年第04期今天,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但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国家主权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领土边界也是模糊不清的,历史上所谓的“国家”只是国王统治的土地而已,而并不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祖国。
那么,国家主权概念在历史上是怎么出现的呢?这要从欧洲历史上的三十年战争说起,要谈三十年战争,我们又绕不过一个大帝国,它叫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
帝国的野心神圣罗马帝国与古罗马帝国不同,古罗马帝国在欧洲的部分又称为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已经于476年灭亡,神圣罗马帝国则与教皇有关。
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由罗马教皇加冕称帝,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后来疆土不断扩大,就改称为“神圣罗马帝国”。
1273年之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一直由哈布斯堡家族世袭,哈布斯堡家族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家族,这个家族的另一分支控制着西班牙,西班牙在当时也是世界一流强国。
在极盛时期,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极其广泛,包括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区域。
但在帝国扩张的过程中,皇帝的权力却在一点点流失,帝国内部控制能力不断削弱,逐渐演变成由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组成的政治联合体。
这个联合体仅仅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其真正的权限虽然只限于奥地利境内。
这很像我国的春秋时期,周朝天子名义上是最高权威,但实际上只能统治王室周边的一小块区域,其他都是诸侯国各自为政。
为了重整皇室的权力,哈布斯堡家族准备与位于意大利的罗马教皇联手合作,而罗马教皇也急需恢复其宗教权威,因为这时由于宗教改革的冲击,新教徒越来越多,他们不服从天主教的罗马教皇,教皇的权威日渐衰落。
两者一拍即合,开始共同打击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贵族势力和新教势力。
哈布斯堡家族以反对新教为旗帜,以限制新教诸侯为借口,大力推行中央集权。
这自然会遭到新、旧教诸侯的拚命反抗,而且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不容,特别是已实现君主专制的邻邦法国和瑞典,决不允许一个强大的德国出现在自己的身旁。
西伯利亚万里长征:捷克军团在俄国
西伯利亚万里长征:捷克军团在俄国西伯利亚万里长征:捷克军团在俄国1915年9月24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滚滚洪流中,奥匈帝国陆军第91步兵团的一名士兵不幸被俄军俘虏。
他不是个出色的军人,因为他心脏有问题,还患有风湿病。
不过他也曾获得过一枚嘉奖英勇表现的银质勋章。
在条件恶劣的俄国战俘营里,他染上了伤寒。
不过吉人自有天相,他熬了过来。
1916年6月,有人来到战俘营,寻找会说捷克语的人。
他报了名。
他被招募到俄国陆军旗下的捷克斯洛伐克步兵旅,这个旅的官兵都是捷克斯洛伐克人,其中不少是和他一样的战俘。
就这样,这个到目前为止还默默无闻的小兵,与20世纪欧洲史和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国家建立的大事件发生了联系。
他所在的这个旅,很快将以“捷克军团”的称号扬名天下。
捷克军团的徽章独立的梦想大致相当于今天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的地域,大约7世纪开始就是西斯拉夫人的家园。
950年,神圣罗马皇帝奥托一世(奥托大帝)打败捷克人的波西米亚王国,从此波西米亚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附庸。
而随着帝国中央力量的衰弱,皇帝逐渐变成只是象征性的共主,波西米亚王国实际上是帝国框架下的一个独立国家。
10世纪起,今天的斯洛伐克土地则成为匈牙利王国的一部分。
1356—1357年,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四世在纽伦堡召开帝国议会,最后颁布了《黄金诏书》,明确规定了神圣罗马帝国的政体和皇帝选举规则,设立了七个选帝侯(即享有皇帝选举权的大贵族,他们本事是实力较强的诸侯,同时选票常常能给他们换来很大的利益),波西米亚国王就是七大选帝侯之一。
1526年,奥斯曼帝国入侵匈牙利,在当年8月29日的第一次摩哈赤(Mohács)战役中大败匈军。
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二世(同时也是波西米亚国王)战败身死。
他没有子嗣,于是按照之前的安排,他的姐夫神圣罗马皇帝斐迪南一世(属于哈布斯堡家族)入主匈牙利和波西米亚。
从此,一直到1918年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土地一直由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统治。
三十年战争史
战争影响
德意志分裂 由于德意志是三十年战争的主要战场,其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而且战后诸侯国各割 地盘,其内部分裂变成不可逆转,间接令神圣罗马帝国变得名存实亡。 荷瑞独立 这场战争后,荷兰与瑞士的独立受到保障,而荷兰更为新的海上霸主。 西班牙衰落 西班牙在战争中不论陆战还是海战均告失利,并从此失去了欧洲一等强国的地位。 法国兴起 法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阿尔萨斯与洛林,并获得了欧洲霸主的地位。 瑞典兴起 瑞典国王取得了德意志的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并因此成为了德意志的诸侯, 可以随时插手德意志的内部事务。而且瑞典亦得到五百万杜卡登的赔款,并从此一 跃成为北欧强国。
1632年初:神圣罗马帝国军的统帅蒂利伯爵在列赫河战败身亡,瑞典军占领美因茨。 1632年4月:瑞典军队攻陷奥格斯堡和慕尼黑。 1632年11月:神圣罗马帝国与瑞典军进行吕岑会战,可是瑞典再度获胜,但同时瑞典军的主 帅古斯塔夫二世国王亦阵亡,从此瑞典军丧失进攻能力。 1634年9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借此机会联合西班牙盟军,于纳德林根会战大败瑞典军,逼使 瑞典军撤回波罗的海沿岸。 1635年5月:萨克森与勃兰登堡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签订《布拉格和约》。战争第三阶段—— 瑞典阶段以哈布斯堡皇帝获胜而告结束。
电 子 张信 洲息 铭与 电 气 工 程 学 院 5120309689
三 十 年 战 争
1618——1648
三十年战争简介
宗教改革期间,新旧教徒尚不知宽容, 常藉异端之名,彼此迫害,再加上各国 间复杂的政治关系与利益的纠葛,致使 欧洲在十六、十七世纪间战争不断,这 些战争也常披着宗教的色彩。最惨烈的 一场宗教战争莫过于“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 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 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 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剧化的产物,战 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地利帝国哈布 斯堡王朝统治为肇始,最后以哈布斯堡 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而告结束。 三十年战争是以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 的宗教战争开始的,后来则失去宗教性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名词解释:1、掷出窗外事件:1419年发生了“胡斯战争”。
捷克国王斐迪南违背“大诏书”,大肆推行反宗教改革运动,迫害新教徒,拆毁新教教堂。
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爆发了起义,起义的新教徒冲入了王宫,把斐迪南派遣的两名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扔出,史称“掷出窗外事件”。
掷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2、三十年战争:分为四个阶段波西米亚阶级,丹麦阶段,瑞典阶段,瑞典—法国阶段。
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
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剧化的产物,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肇始,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造成了德意志分裂,荷瑞独立,西班牙衰落,法国的兴起,瑞典兴起。
3、七年战争:(1756—1763)由欧洲主要国家组成的两大交战集团(英国与法国,以及普鲁士的侵略政策与奥地利和俄国的国际政治利益发生冲突)在欧洲、北美洲、印度等广大地域和海域进行的争夺殖民地和领土的战争。
英法、奥普的继续争斗导致了欧洲有名的“外交革命”,亦称为“联盟颠倒”。
战争持续了七年,因此被称为“七年战争”。
最终英国胜利,法、西与英国签订了《巴黎和约》,法、奥与普鲁士签订了《胡贝尔茨堡和约》。
七年战争虽然形成了欧洲政治新格局,但并没有消除列强争夺霸权的旧矛盾。
4、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9年10月24日是在威斯特伐利亚相邻的两个城镇闵斯特和奥斯纳布鲁克分别缔结的条约。
解决的问题:一、领土问题。
二、宗教问题。
三、确定德意志国家的体制。
意义:一、开创了一个先例,即以“会议”解决争端。
二、明确规定了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法律原则,确认了国家主权的平等。
三、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缔结此和约应遵守与执行”。
四、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被打破。
五、世俗专制的封建王权体制得到了加强。
谭天宇:阿瓦库姆·彼得罗夫与东正教分裂派运动漫谈(一)——十七世纪的世界
谭天宇:阿瓦库姆·彼得罗夫与东正教分裂派运动漫谈(一)——十七世纪的世界展开全文要想了解俄罗斯东正教的分裂派运动,首先要了解的是当时的时代背景。
处于一个广阔的历史视角之下,方才可以理解十七世纪时发生的这场波澜壮阔的社会运动。
十七世纪时的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地理上的大发现,各个文明的孤立与隔绝状态已被打破,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接成了一个整体。
加之东正教并非仅仅是俄罗斯的民族宗教,而是在全球范围内流布广泛的世界性宗教。
因此,在研究俄罗斯东正教分裂派运动时,应当关注当时的世界格局。
如果以简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十七世纪的世界局势的话,那便是充满了各种战争、动荡和混乱。
当时世界上的主要大国,都在这一个百年之中经历了诸多战争、动乱、饥荒与自然灾害。
究其原因,其实是有着天灾的因素。
地球在十三与十四世纪经历了一个气候上的相对温暖时期,但在十五世纪后,气候开始转冷,在十七世纪时一度达到极盛。
人类历史上的数次气候变化,对社会历史进程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古代,人们对大自然的利用、改造程度较弱,而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大。
一旦气候发生灾变,人类的生存状态就会受到极大的威胁。
对于处于“小冰期”鼎盛期的十七世纪来说,气候的变迁导致自然灾害多发、生存环境恶化,这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大多数文明而言无疑是灾难性的。
在这样的条件之下,社会动荡在所难免。
在不同的国家中,社会动荡也具有着不同的特点与表现形式。
下面便一一检视十七世纪时欧亚大陆上各个国家的情形。
首先把目光投向十七世纪时的我国。
当十七世纪刚刚到来时,明朝还正处于万历年间。
中国和日本不久前结束了在朝鲜半岛上进行的战争,这场战争规模巨大,中、日、朝三方均伤亡众多,也极大地消耗了明朝的国力。
之后,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在东北建立了后金政权。
1616年后金政权建立之后,就与明朝开始了长期的战争。
与此同时,明朝的陕北地区由于天灾和人祸导致大量农民无法生活下去,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明朝的统治摇摇欲坠。
宗教改革与欧洲世俗化发展
宗教改革与欧洲世俗化发展内容提要:宗教改革运动对近代欧洲的历史发展有很大影响。
民族国家的逐渐形成、资本主义精神的孕育都与宗教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样,宗教信仰的变化对社会基本方面如民众心理、教育、商业活动、国际关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就民众心理与国际关系方面作简要论述。
关键词:宗教改革资本主义三十年战争国际关系在欧洲自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西欧出现了一种“世俗化”①的倾向,而拉丁基督教地区是世界各大主要宗教文化地区中首先“世俗化”的地区。
教会的权威受到世俗统治的强烈冲击。
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使得教会影响力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来自社会世俗的力量却不断发展,并在各个方面塑造着近代欧洲的形态,乃至奠定了当今欧洲的基本格局。
一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受新教精神影响显著,本部分将以德国为例,叙述新教影响下德国人的工作心态以及对资本主义的贡献。
在西欧各国中,德国人以其严谨、追求效率、勤于思考、特别遵守国家秩序而著称。
中世纪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只是松散的诸侯联合政府,正如伏尔泰所说“它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
在这样的环境中要产生上述的精神品质无从谈起,因此,当马丁•路德第一次举起宗教改革大旗时,深受新教精神影响的德国国民性开始萌芽,①R.R.帕尔默、乔•科尔顿、劳埃德•克莱默:《近现代世界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9页。
并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定型。
“历来德国出过不少思想家及作家,但谈到对日耳曼心灵个性之影响,没有任何人比得上他。
”②马丁路德作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的主要贡献首先是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真正推向高潮——是以先知自居的路德将斗争的锋芒直接对准了残酷统治了欧洲达千年的天主教势力, 这场斗争的胜利不仅使欧洲发生巨大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大大改变了德国人的命运和思想精神。
”③路德对德国人的影响主要在于工作的认真态度。
在路德“两个世界”的理论中,路德认为,上帝创造了精神世界和世俗世界。
三十年战争是宗教战争吗?
最 新研究 表明 ,三 十年战 争军事行动 的宗教 因素所 占比例 不 大 ,尽管宗教符号经常 出现在 军旗之上 ,教士有时也发挥 了重 大影 响 ,但 军队往往并不完全忠于某 个教 派 。尽管德意志诸侯总是 希望 在 军队中推广 自己的个人信仰 ,但效 果非常有限 。因为 ̄LB,1战争的 主 导者是各类军事承包商 ,他们和军 官或者诸侯签订私 人合同 ,招 募 雇佣军 战士组 建军队 。这 些军事 承包商 挑选雇佣不 同 ̄A-Y[U阵 营 的士兵 。因此 ,军 队的信仰 同质 化实质上是不可 能办到的 。随着 战 争日益变得激烈 ,雇佣兵源越 来越 紧张 ,越来越多的外 国人成为 交 战国军 队的主要来源 ,宗教在战争中的作用更低了 。
外 千
法 国 《历 史 》杂 志 2018年 第 12期
三 十 年 战 争 是 宗 教 战 争 吗 ?
17世纪的三十年 战争是 由神圣 罗马 帝国的 内战演 变而成的一 次大规模的欧洲国家混战 ,这场战争经常被视为宗教改革以来欧洲 宗教冲突的总爆发 ,而其爆发的导火索就是波希米亚新教徒和信奉 天主教的神 圣罗马帝国皇帝代表 的冲突 。16侣 年 5月 23日,波希米 亚首都布拉 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 ,冲进王宫 ,将神 圣罗马帝国皇帝 的两名钦 差从窗 口投入壕沟 ,并成立llmB, ̄政府 ,宣布波希米亚独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欧洲三十年战争导火索
1618 年发生的“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德文:Prager Fenstersturz,英文:DefenestrationofPrague)成了三十年战争的发端。
三十年战争(1618―1648)是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
从17 米高处扔出
1618 年5 月23 日,在布拉格参加捷克新教代表会议的代表冲进城堡,不管三七二十一,将两个哈布斯王朝的高官连同一个文书从布拉格城堡三层(距地面17 米)的窗户扔
了出去。
三人如果掉在石子路上谁也活不了,幸运的是,当时城市的卫生状况很差,
即使在城堡的周围也堆了不少垃圾。
他们三人都掉到垃圾堆上,除了受到惊吓、被摔
晕外,只有一人摔伤了腿。
这初听起来有点滑稽的“扔出窗外事件”,却有着严峻、残酷的历史背景,并产生了
更为严峻、残酷的后果。
大的历史背景是,1555 年签订《奥格斯堡和约》后,只经历
了很短的一段相对平静时期。
之后,德意志新、旧教诸侯之间,诸侯同皇帝之间争斗
不断。
新教诸侯再接再厉打算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地盘;皇帝与旧教诸侯则来个“反攻倒算”,正式的说法是“反宗教改革”。
教会系统除了吸取了一些教训,在内部进行改革消
除最为臭名昭著的弊病外(如取消赎罪符买卖),还更加重用耶稣会,对一切反对天主教
的人进行不择手段的报复。
“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的近因是,当时统治捷克(波西米亚)的信仰天主教的哈布斯堡
王朝收紧了对信仰新教的当地民众的限制,引起了不满和骚动,进而发生了“扔出窗外
事件”、爆发了起义。
本来,按照“教随国定”的原则,主子信天主教,臣民百姓应随着信,否则就须出境、走人。
但当时的捷克情况有些特殊:捷克于1526 年方重新并入德
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它保有很大的自治权,国会、新教教会继续发挥着重
要作用,皇帝卢道夫二世迫于形势,在1609 年的“皇帝诏书”中,对捷克新教徒作了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