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完美版3

合集下载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课件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课件



地点:云南元谋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地位:我国境内已知最古老的直
立古人类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观察教材地图,找到文化遗存代表位置
时期
文化遗 存
活动区 域
仰韶文 化
新石 大汶口 器时 文化 代早 期
河姆渡 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龙山文
新石 化
器时 代晚 期
红山文 化
良渚玉器上的“神面纹”
二、从多到一——部落到国家的演变
二、从多到一——部落到国家的演变
(一)古史传说时期
1、三皇:神话色彩浓重 2、五帝:事迹较为具体
3、禅让制 禅让制:传说尧、舜、禹时期 由各部落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 制度。
4、万邦时代: 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 代,邦国林立。
陶寺遗址:有宫殿、天文建筑、礼 器、阶层分化明显,具备了国家的 初始形态
良渚文 化
文化特点
观察教材地图,找到文化遗存代表位置
时期
文化遗 存
活动区 域
文化特点
仰韶文 黄河 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 化 中游 培作物
新石 大汶口 器时 文化 代早 期
河姆渡 文化
黄河 下游
长江 下游
彩绘陶器、黑陶
种植水稻;掌握了养蚕缫 丝技术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新石
龙山文 化
黄河中 下游
影响社会运行。那么假设100天完成这个工程,就 需要动员6000人连续工作,这6000人的组织、管理
和万给人公养计共又算权需,要 人力大口的量动出的员现社占会可资用源劳支动持力。的如1/果10以,使那用么1莫 角山—工—程即统需治有者10的万强人大为劳的动调力动储、备组基织础能。 力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优质课件下载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优质课件下载

嫡长子继承制
世卿世禄制
中国古代实行的一种继承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即世袭
度,即由正妻所生长子(嫡长子) 官职爵位和世袭享有所封的土地及
继承领地、身份和财产的制度。 其赋税收入的制度,又称世官制。
西周宗法制示意图
探究过程
任务三 王朝时代,求索早期国家的特征
问题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反映出早期国家的哪些特征?
探究过程
【史学研究方法】二重证据法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 正纸上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 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
——王国维《古史新证》——《尚书·舜典》
根据材料,说一说王国维将史料分为哪两类?其主要的具体表现形式分别是什么?他认为 “二重证据法”有何价值?
任务三 王朝时代,求索早期国家的特征
问题2.商和西周的政治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阅读5-7页,学生填写表格)
王朝
权力继承
政治
经济
中央职官
地方统治 方式
生产分工
生产工具
土地制度
商 西周
世袭制
设立尹及各 类事务官
内外服制
世袭制 宗法制
更加完备 分封制
农业、 手工业
木、石、 骨、蚌 等材质, 青铜农 具极少
父系氏族 部落、部落联盟 贫富分化 私有制
阶级分化
探究过程
任务一 大河之滨,追寻中华文明的曙光
问题2.中华文明文化遗存展现了怎样的发展规律?
良渚遗址示意图
良渚遗址12号墓
反 山 墓 良渚“玉琮王”葬 反山发现的墓都有众多随群葬品,位于 中心的12号墓随葬品的种类齐全、数量最 多,以单件计共658件。玉器上雕琢有完整 神人兽面纹,另有6件玉琮,其中一件是迄 今为止最大、最重、最精美的玉琮。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精品课件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精品课件




课前篇 自主预习
3.商和西周的经济 (1)地位: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 期。 (2)成就 ①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历史文献中所说的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 基本方式。木、石、骨、蚌等是主要的农具,青铜农具极少。 ②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青铜文 化灿烂。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西周与夏商在政治制度上的不同。 提示(1)制度:“封建”制度。特点:各邦都是从原有部落发展而 来,名义上从属于王朝。 (2)西周的许多邦确实是由周王分封而成,周王与各邦之间具有 宗法关系或婚姻关系,中原各邦已经有了共同的基本文化特征。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居于长江下游地区,种植水稻,掌握了养蚕缫 丝技术
龙山文化
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 陶”
距今约 5 000 年
红山文化
居于北方辽河上游地区。出土了玉器,出现较 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良渚文化
居于长江下游地区。出土了玉器,出现祭坛和 神庙



课前篇 自主预习
易错提醒 “石器时代”是考古学上的一种说法 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假定的一个时间区段,为考古学上的术语。 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对 早期人类历史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出现人类到青铜器的出现, 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5 000至2 000年左右。石器 时代只是个时间区段概念,石器时代并不代表那个时候的人类只会 使用石器。



2.西周
(1)建立: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京,史称西周。
(2)分封制与宗法制
①目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8张PPT)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8张PPT)
(1)国家的含义 国——國——或——域
“國,邦也,从口从或” “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
——《说文解字》 国:原为执戈以保卫城邑 防御性城址:战争对抗 防洪性城址:治水社会
二、从部落到国家
2.国家——文明起源的标志
(2)国家产生的条件
山西陶寺遗址的实景图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
三、商和西周
3、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6)礼乐制
三、商和西周
3、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7)井田制
02
04
01
03
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 土地制度,起源于商, 兴盛于西周。
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 主要使用木、石、骨、 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 蚌等材质的工具,青 种类较多,技艺精湛 铜农具极少。
原始社会
母系氏 父系:贫富私

有阶级
世袭制
甲骨文(商朝的历史 是“信史”);阴历;
奴隶社会
过渡社会
内外服制
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 礼崩乐坏
三皇五帝 启;桀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打磨)
元谋人 北京人山顶洞人
龙山 河姆渡 红山 大汶口 良渚
夏(二里头)
汤;纣(炮烙之刑)
武王;厉王;幽王 平王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城邑、祭坛等公共空间需要公共权力,蟠龙纹是王权代行公共权力的象征
公共权力的设立:军事民主制——内部分化与外部战争的加剧 阶级分化的出现:私有制产生——墓葬规模与居住规格等差异
山西陶寺遗址出土彩绘蟠龙纹陶盆
二、从部落到国家
2.国家——文明起源的标志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教学课件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教学课件

深化理解
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商朝的 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
商朝的灭亡:
原因:商朝晚期,社会矛盾尖锐,商纣王生活腐朽炮烙之刑 残害臣民,引起公愤。 概况: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军倒戈,商朝灭亡。
2、西周
西周的建立: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商,双方在牧野展开激战,商朝 灭亡,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高中历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
一、石器时代的 古人类和文化存 遗
二、从部落到 国家
1、华夏的始祖
2、万邦时代
3、国家的产生
4、夏朝的传承
三、商和西周
1、商朝
商朝的建立:
约公元前1660年,商朝部落首领汤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 商都多次迁移,后定都于殷,也称殷商。
统治方式:
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甲骨文因多记录 占卜之事,也称卜辞。甲骨卜辞是商朝的国家档案,是我国历史上最早 的一批文献资料。
金文也称铭文、钟鼎文,比甲骨文文规范,用于铸刻在青铜器上。西周 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
(2)天文和历法 夏朝历法《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 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 商朝的历法相当完善,为阴阳合历。干支纪日是 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 Nhomakorabea日方法。
1、商和西周的经济
农业:主要生产部门,生产工具主要有木、石、骨、 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 土地制度: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能随意买卖, 井田制是土地的经营方式。 手工业:青铜铸造是主要部门,母青铜器种类繁多。
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及文化
2、文化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形成》ppt课件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形成》ppt课件

原始人群
从 部 落
母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逐富生 渐分产 形化力 成,不

国导断
国 家
部落
家致发 。阶展
级,
部落联盟
出出
现现
国家
,贫
早期国家的形成及标志
出现阶级分化 出现城市 出现祭祀用品(玉琮、玉璧), 有高等级的礼仪 出现象征王权的宫殿和玉钺
良渚遗址
夏商西周的兴亡
• 约5000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黄帝时代”的传说,出
自由民和贫民等。
周朝的土地制度
03
• 介绍周朝的土地制度。
总结与展望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 还有很多历史证据需要我们去寻找
THANKS 感谢观看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条件。
夏朝建立的过程
2
• 详细描述夏朝的建立过程,特别是启的继 承和家天下制度的逐步确立。
夏朝的政治制度
3
• 介绍夏朝的政治制度,如世袭制、分封制 等,以及夏朝的行政管理和法律制度。
商朝的国家与社会
商朝的兴起与建国
01
• 描述商族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商朝的建立过程和政治体
制。
商朝的社会结构
02
• 分析商朝的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包括奴隶主和奴隶、
自由民和贫民等。
商朝的文化与信仰
03
• 介绍商朝的文化和艺术成就,如文字、青铜器、玉器、
陶器等,以及商朝人的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
周朝的国家与社会
周朝的兴起与建国
01
• 描述周朝建立过程和政治体制。
周朝的社会结构
02
• 分析周朝的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包括奴隶主和奴隶、
01
现了“炎黄子孙”的概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32张PPT)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32张PPT)

三、商和西周
西周三大政治制度:
分封制:权力的分配——政治生 活等级化——天下归周; 宗法制:权力的继承——家庭生 活政治化——天下归宗; 礼乐制:权力的认同——等级观 念生活化——天下归心。
三、商和西周
5.国人暴动与西周的灭亡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 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 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 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卫今《试论我国最早的阶级分 化》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新石器时代
两个墓葬坑有何区别?
尧王城遗址墓葬坑示意图
父系 社会
出现私有、贫富分化 生产力发展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中国早期人类文明分布的特点?
原始群落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渔猎、采集
良 渚
苏秉琦提渔出猎“、满农业天、星畜斗牧说业”,认农为业在、距畜今牧业60、0手0工年业左
——《礼记》
《礼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荀子》:“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
礼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序,各安其分。 乐的作用在于上下“和同”。
实质: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
作用:维护了西周的政治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春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战国: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血缘纽带
商代的各个方国,大部分是由各个早期定居点和 族群演化而来的旧有政权,而西周的诸侯国则大 部分是由西周王室建立的。分封使得周天子与诸 侯间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的君臣统属关系。据此
A 可知 A.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周天子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程度失当 史实错误 C.内外服制加速了商朝的灭亡 偷梁换柱 D.商周地方行政制度基本相同 无中生有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课件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课件

学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 让帝禹之子启。
之 《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
窗 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三、商和西周
(一)商朝(前1600---前1046年)
1.政治 王权具有神权政治色彩
①中央机构:更加完善,商王 是最高统治者,设有尹及各类 事务官。 ②地方制度:内外服制
3.“万邦时代”:
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 化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 模较大,具备了国家的初 始形态。 都城的规模较大,有宫殿 建筑、天文建筑、各种礼 器;阶级分化更加明显。
氏族
部落 (炎、黄)
部落联盟 (尧、舜)
邦国
王朝国家 (夏)
二、从部落到国家
(二)早期国家:夏朝(约前2070-约前1600)
建立 公元前2070年,禹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 公社
旧石器时代 概念:是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 早、中期 特征:群居生活,规模有限;内部实行原始共产制;
结合比较松散。
旧石器时代 概念:以母系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组织。婚姻关系 晚期-新石器时 是群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代早中期 特征:生产低下,定居生活;共同劳动,成果共享。妇女在 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地位 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制度: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中央: 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
政治
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
统治
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地方: 直接统治;间接统治。
文化 历法—《夏小正》
遗址 二里头遗址(只是可能)
灭亡 夏桀暴政,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优质教学课件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优质教学课件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红山文化、 三皇五帝时代: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炎黄部落、尧舜时期
约170万年 约1万年前
约5000年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约公元前2070年
新石器时代晚期


(王位世袭制)
内外服制 甲骨文、青铜器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西周
分封制和宗法制 礼乐制
真题回顾
(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真题)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 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C)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解析:根据材料“新石器时代晚期……高社会阶段”可知,新石器晚期生产 力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引发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促使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这里的向更高级社会阶段发展的迹 象是指人类从原始部落走向阶级社会,故选C项。
西周实行 分封和制宗法制,在地方建 政治制度 立世袭的诸侯国,在统治集团内部形
成了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灭亡
公元前 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 幽王。公元前 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何尊
早期国家的发展——商周的社会经济
特征 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时期。
农业
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主要使用木、石、
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
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造址分布图
问 他们生活在什么时期?有什么特点?
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概念
旧石器时代是指Biblioteka 打方制法制作 石器的时代。典型文化 距今约 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 遗址 约 70 万至20万年的 北。京人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教学课件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教学课件

(二)尧舜禹的禅让 1.尧舜时期:五帝中最后两位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部落 联盟首领。尧年老时,根据_推__举__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 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 2.“万邦”时代: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 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_万__邦__”时代。有些邦国都城 规模较大,_阶__级__阶__层___分化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 家的初始形态。
文化遗址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__良__渚__ 文化
时间
距今约 5 000 年
距今约 5 000 年 距今约 5 000 年
活动区域
基本特征
代表器物是黑
黄河中下游 陶,被称为 “__蛋__壳__陶__”
出土了精美的 北方辽河上游
_祭__坛___和神庙
【特别说明】 促使从猿到人转变的因素 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劳动。劳动是从
(2)据史料二指出中华文明起源的途径。归纳中华文明起源的总 体特征。
提示 途径:各个氏族文化区相互交流,逐渐融合,共同为以后 渐渐形成的古代中国文化奠定基础。 特征: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相互融合、绵延不断。
知识点二 从部落到国家
(一)炎黄联盟 1.三皇传说: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___神__话__色__彩___ 浓重。 2.人文始祖:传说中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是_黄__河__中__上__游___ 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形成炎黄部落联 盟,他们被后世尊为___华__夏__始__祖___。
(3)文化遗址代表
文化遗址
时间
仰韶文化
距今约 7 000 至 5 000 年前
大汶口
距今约 7 000
文化
至 5 000 年前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课件(共26张PPT)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课件(共26张PPT)

1、能说出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分布,从 “时空观念”角度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2 、结合考古发掘成果,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私有制、 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3、搜集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等相关史料,从“史 料实证”角度认识考古材料与文献在研究早期国家起源 中的作用。
(1)代表遗存: 170万年 元谋人
70-20万年 北京人
(2)生活状况:
打砸石器、渔猎采集 群居生活、会使用火
(3)分布特点:❶分布广泛,遍布全国
❷集中江河,聚河而居
(4)社会组 织:
原始人群
考古史料
元谋人牙齿化石
北京人头盖骨
采集渔猎
群居生活
火烧过的朴树籽
肿骨大角鹿头骨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②实行内外服制
内服: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外服: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殷复兴,诸侯归之。” 商①②王部巩对落固外联统—服盟治—的的传《控统需史制的要记力延》有续限。。
“内服”、“外服”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不完全相同的, (商王对外控制力有限)。
臣服于商族的部落,大多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了商王的中 心地位。
2.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2070年)
(1)生活 状况:
早期约7000-5000年
(2)代表 黄河:仰韶文化化
遗存:
大汶口文化 长江:河姆渡文化
晚期:约5000年 黄河:龙山文化 辽河:红山文化 长江:良渚文化
(3)分布 满天
多元
中原
特点: 星斗
一体
核心
(4)社会 组织:
大量使用陶器
人面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
★【☆相☆关学典术故小】拓:展周厉王统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面积 内果兽数 量有限, 人口分布 不能密集。
采集渔猎 受时节影 响大,食 物供给不 稳定。
洞洞洞洞洞洞洞洞
人口有限 上古穴居而野处。——《周易》
从北京人到山顶洞人的数十万年间,人类群落 的规模一般保持在三五十人之间。
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社会生活
磨制石器的应用
更强大的征服能力
原始农业、畜牧业产生
神权政治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
占卜卜骨
侯家庄甲种Ⅰ式大型墓墓道旁的人牲(部分),头、身分置,分组排列。
商朝维系统治的主要手段是军事暴 力和垄断神权。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武王崩,周公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
经济 形态
采集渔猎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社会 组织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父权国家
关系 范围
洞穴
社会 领袖
家长
村社 部落 部落联盟
国家
族长 酋长 部落联盟首领 天下共主
探索争鸣
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吗?
五十三人。
——《荀子》
政治隶属(表)






血缘纽带(里)
分 宗礼 封 法乐 制 制制
确立秩序,巩固统治
统一的文化心理认同
基于血缘的“秩序”
家族秩序


嫡尊庶卑、长尊幼卑、男尊女卑


家家宗
氏部民

庭族族
族族族

社会秩序

贵族、平民、奴隶 国人、野人
政 治
血缘关系由近至远

华夏(
中华 中夏
天下秩序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意命令、号令。

“王”字是斧钺之形,代表军 事统率权,暗示着君主是由军

事首领演化而来的。
一、君主制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天 下 共 主
一、君主制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2.对地方控制力的强化
阅读课本第5-6页,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夏、商出现了哪些公共权力与机 构部门? 指出夏、商分别采取何种方式来控制 地方? 商朝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力到了哪些 地区?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 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 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 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46亿年前, 2亿年前,
地球诞生
爬行动物诞生
3000万年前, 类人猿诞生
北京人
蓝田人
元谋人
文 植谷养畜
明 曙
瓦烹鬲煮 衣丝着麻
建屋筑殿
光 尊卑等差
第二章
青铜时代的中华文明
文明的标志众说纷纭,普遍的看法是应包含国家、金属、文字、城市等要素,而国 家组织的出现尤为重要,恩格斯认为“国家是文明时代的概括”。
一、君主制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1.王权的出现与发展
三皇五帝传说
禹死启继传说
禅让
世袭

《说文解字》认为,后字象征 一个人号令四方,“口”即会
0.8% 12.8% 73.8%
皆不一样,有的侧身葬,有的 屈肢葬……一座5人合葬墓,墓 主人为男性,仰身葬于独木棺 内,棺外殉葬者有四人,仅存
0件
45座
12.3%
头颅骨。
——柳湾墓地考古资料
——柳湾墓地考古资料
1、阅读表格,指出与新石器早期的姜寨相比,在墓葬上有了什么差异?
2、依据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哪些信息?
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
工艺高超的青铜器
财、贷、贵、贱、贫、贿、赂、赋、 账、购、赠、赊、赏、赐、赌……
商周文明的要素
国家
金属
文字
城市
三、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经济
木石生产 青铜鼎盛 土地国有 集体劳作
政治
血缘政治 家国同构 神权色彩 尚未集权
文化
象形文字 礼乐文化 祖先崇拜 敬天保民
中华先民的脚步
夏 之

二、青铜时代的社会经济
集体耕作
家族聚居
维系人们进行集体协作

的社会网络莫过于现存

的血缘组织关系。社会

政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

位是家族及宗族。


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愈少),从协而社会的财富愈受
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田的支配。
“田”的甲骨文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更稳定的食物供给
陶器的发明与使用
更宽广的取食范围
人口规模增加、定居成为可能、村社体系诞生
阅读课本第3页,了解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以姜寨为例,描述此时期的社 会状况。
以血缘为纽带聚居、尚未贫富分化、母系社会
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变异
神农氏用耒耜辟土农耕
(汉代画像砖)
大禹用耒耜翻土治水
(汉代画像砖)
初期的“刀耕火种”以妇女为主,因而 成年女子就将婚盟氏族的丈夫“娶”来, 参加自己的公社……后来,发展出了较 高级的耜耕或者犁耕,农业劳动又转变 为以男子为主,因而“女娶男”又改变 为“男娶女”,即由女方居住的家庭形 式改变为男方居住的家庭形式,形成父 系大家庭。 ——《中国大通史・史前卷》
更 狩猎采集文化区 北
黄 河 粟作文化区 流 域
辽河红山文化
上游仰韶文化

二 里
山头
下游大汶口文化
文 化
文 化
前8000 前7000 前6000 前5000
前4000 前3000
前2000 前1000
公元
长 江
河姆渡文化
良 渚
元年
流 稻作文化区



更 南
渔猎采集文化区 源远流长、多元一体
猎兽采果 茹毛饮血 披皮挂羽 居巢寓穴 平等无别
根据材料,指出耒耜发明与使用产生的影响。
对农业产量 对劳动力 对社会关系
剩 余 产 品
仰韶文化晚期的115号窖穴中堆积的粟的朽灰, 折算成新鲜小米有500多公斤。
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座窖穴中堆积的粟的朽灰,折 合成新鲜小米约有2000公斤。
屈家岭遗址500平方米范围内遗存的稻壳和稻草 的红烧土达200平方米。
齐家文化46座墓葬中出土430块猪下颌骨,最多的 一墓中有68块。
新石器时代晚期齐家文化366座墓地随葬品统计 一座13人的合葬墓中,居中者 随葬品 坟墓 占全部坟墓比例 为仰身直肢葬,其余的人骨皆
31-40件 1座
0.3%
围绕居中者的四周而葬,葬式
21-30件 11-20件 1-10件
3座 47座 270座
5万年前,晚 期智人诞生
30万年前,早 期智人诞生
金牛山人
马坝人
山顶洞人
300万年前, 直立人诞生
1万年前, 现代人 诞生
第一章
石器时代的文明曙光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 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星多 罗元 棋并 布发
一、旧石器时代的社会生活
旧石器时代部分遗址
采集渔猎
பைடு நூலகம்
北陕辽河安湖吉贵
京西宁北徽北林州 周蓝海承和员寿桐 口田城德县口山梓 山锡仙四龙龙仙岩 顶水人方潭骨人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