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恰图良_第一交响曲_配器手法分析_季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谱例5:
四、结语 哈恰图良的早期的音乐风格是建立在他现实 主义的创作理念之上的。他的许多作品都具有与特 定情况、相应情感表达相结合的特点,例如:《第一 交响曲》是1934年为亚美尼亚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5 周年而作,这部交响曲有丰富的民族音乐色彩,朝 气蓬勃。同时,哈恰图良在创作中始终以开放性的 眼光来看待传统与当代音乐,善于从各种音乐理论 和技法中采纳有利于己的事物,从而赋予作品强烈 的现代气息。 通过对该作品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哈恰图 良在十九世纪乐坛的独特地位不仅是由于他的创 作与时代、社会紧密相连,同时也得益于他巧妙地 处理了古典音乐、民间音乐以及当代音乐三者之间 的关系,较好地把握了借鉴他人与保持个性之间的 平衡。
的中间层。旋律在陈述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种多样的 形态,如单音的形态、双八度形态或多八度的形态, 除八度形态外,旋律还采取其它音程的附加方式, 使得主旋律层的印象丰富而缜密。在谱例1是哈恰 图良《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题,整个弦乐 组齐奏音阶式的单音旋律形态。
谱例1:
除此之外,在哈恰图良的第一交响曲中,对位 化旋律声部、模仿式旋律声部、支声声部的使用都 是他的旋律层处理特色,在这里就不逐一举例。
谱例3:
(二)装饰性 木管组除了具有流动性之外,装饰性的运用也 是哈恰图良在配器上的另一特色,装饰音的作用主 要是用来装饰旋律,装饰音的时值计算在所装饰的 音或前一音的时值内。常用的装饰音有倚音、颤音、 回音、波音、滑音等多种,在这部交响曲中运用最多 的是倚音。在谱例4中,短笛、长笛、单簧管Ⅲ运用了 前倚音来装饰旋律。总之,装饰音是有巨大艺术表 现力的一个技术手段。装饰音的运用,更加深刻地 反映了作品的风格,使作品的曲风更加明朗、特征 更加鲜明。对装饰音的把握,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 对乐曲理解,从而探知艺术的更高境界。 谱例4:
(二)和声层多样化 和声层在主调音乐织体中具有很强的结构功 能和表现功能,它是主调音乐织体的核心。在哈恰 图良的《第一交响曲》中,主调音乐织体中的和声层 有很多种形态。其中运用最多的是柱式与分解和 弦。首先:柱式和弦,它既是其它形态的基础,也是 一种独立的形态,是以四部和声为基础的“合唱”方 式。这种织体形态就是不同和弦的序进,每一和弦 时值较长时,一般情况下音乐表现的崇高、悠长、浑 厚;时值较短时,音乐铿锵有力、斩钉截铁。哈恰图 良偏爱的是后一种,在谱例2中,弦乐组全部演奏重
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流动性
6
这一手法在哈恰图良《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
的结束部中有所体现,整个木管组在副部主题中的
演奏是以流动音型为主,旋律非常舒缓,在音响效
果上较没有主部中木管组那么刺耳。
另外,木管组喜欢用流动交错性的走句作为连
接,且大面积的在木管组使用这一手法,由此看来
这是哈恰图良在木管组的配器特色。(见谱例3)
三、铜管和打击乐 在《第一交响曲》中,铜管组的最大特点是它的 节奏性与成团性两个特点,铜管组喜欢演奏节奏性 的和声,与线性木管组、弦乐组在织体上形成鲜明 对比。这也是哈恰图良偏爱的宏复调。 其次,铜管组有成团运用的特点。由于铜管组 其整体发音效果的统一,具有很好的整体性和融合 性,具有庄严、威严、雄武、刚强的性格。 在谱例6 中,铜管声部在配器上的特点是吹奏和弦或者和音 时,使用同步的手法,在音响效果上声音铿锵有力 且庞大有气势。 谱例6:
一、弦乐组 与所有的交响乐作品一样,在哈恰图良《第一 交响曲》中,弦乐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哈恰图 良在使用弦乐组时,又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处 理方式。在第一交响曲中,弦乐组织体多样化,音响 效果丰厚而饱满,尤其是低音声部及持续音的处理 非常具有特色。弦乐组大篇幅的使用,不但没有给 人单调乏味感,相反,使人回味无穷。笔者在深入细 致的研究之后,发现是织体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以下是《第一交响乐》中弦乐组织体的几个特征: (一)旋律层多样化 旋律层是各种织体成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表 达内容的主要手段。在大部分的音乐作品中旋律都 是处于最突出的位置,即整个织体的最上层或者最 下层,但有时为了表现的需要也可将旋律放在织体
音乐探索
2009
6
哈恰图良《第一交响曲》配器手法分析
●季 红
[摘 要]亚美尼亚作曲家阿拉姆·哈恰图良是民族乐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民族主义音乐在配器多采用非常规 的手法,以便更好地体现出本民族音乐的特点。《第一交响曲》中作者使用了丰富的民族音乐色彩,笔者 希望通过对此曲乐器组的配器特点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来更好地了解哈恰图良的创作风格,为我们的创 作提供更多的借鉴。
(三)华彩性 华彩是器乐作品中展现器乐个性的重要技 法,它具有即兴自由的音乐特征,同时具有强烈的
67
2009
音乐探索
炫技成分。其次那种散板多变式的节奏,多变的重
6 音,都体现了华彩性的技法特征,都是使人的心情
跟随其变化。在谱例5中,木管在短短的四小节中 运用了多种流动性的散板式的节奏,旋律比较自 由,色彩比较丰富。紧接其后的大管与长笛进行交 接,继续演奏长笛的华彩,虽然两者所演奏的华彩 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木管组的每一种乐器都有自己 独特的特点,所以尽管演奏相同,却带来不同的色 彩感。
66
音乐探索
2009
音式的和声,短暂且有力。 谱例2:
其次:分解和弦,它速度较慢时,情绪柔和、流 动、抒情;速度较快时,情绪激动如波涛般汹涌。在 哈恰图良的《第一交响曲》中,弦乐运用和弦分解这 一织体形态比较少,但是节奏化重复与分解和弦相 结合的手法运用较多。其中,小提琴演奏音阶式节 奏化重复式的流动织体形态与中提琴、大提琴、大 贝斯演奏分解和弦式的织体形态,两者在纵向上是 节奏化重复与分解和弦的结合,速度较快,且非常 有力度。
(三)低音层多样化 在主调音乐里,低音是仅次于旋律的一个声 部,在整个织体中它是和弦音响的基础,它处于较 为显著的地位,在结构和音响上都具有独特的功 能。低音声部对和声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它是主调音乐的基础声部。按低音声部在织体中的 性能和功能,又可分为和声骨架性低音声部、旋律 性低音声部、音型性低音声部以及依附性低音声部 等。 总之,哈恰图良弦乐组的织体是丰富多彩,无 论是旋律层、和声层,还是低音层,都是非常富有织 体色彩的,尤其是低音层。虽然整个弦乐组在整部 交响曲中一直在持续性的演奏,但是由于它织体的 丰富变化而使得我们感觉不到单调,相反,觉得非 常有特点。 二、木管组 木管组的织体语言在这个作品中充当了重要 的角色。哈恰图良《第一交响曲》中最具特色的就是 长笛高音区的装饰性旋律,全曲只在高潮前后使用 了较低一些的音区。其他的木管乐器主要使用的也 是比较温和的中音区,没有双簧管高音区的尖叫似 的声音,也没有单簧管低音区上极富个性的色彩, 整体上都象是窃窃私语。木管组特色,哈恰图良《第 一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副部中最能得以体现。具体
1987. [5]博里斯·施瓦茨著.苏俄音乐与音乐生活[M].北京:人民音乐出
版社,1979. [6]尤里·凯尔第什编.西方名音乐家传[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社,1992. [7]张准.配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季红,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08级研究生) 责任编辑 黄 羽
68
[关键词]哈恰图良;《第一交响曲》;配器手法
阿拉姆·哈恰图良(Aram Khachaturian)是最负 盛誉的亚美尼亚音乐家,1903年6月6日出生于格鲁 吉亚第比利斯,1978年5月1日逝世于莫斯科。1934 年为亚美尼亚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5周年而创作《第 一交响曲》,这部交响曲有丰富的民族音乐色彩,朝 气蓬勃,其音乐风格十分值得我们去研究。
参考文献: [1]丁永铜.柴可夫斯基《少年钢琴曲集》中持续音的运用[J].黄河
之声,2008,(14). [2]夏中汤.哈恰图良的和声技法[J].音乐研究,1995,(3). [3] 葛蔚英. 哈恰图良的 《降D大调钢琴协奏曲》[J]. 名家名曲,
2003,(1). [4]郝一星,史佳等译.哈恰图良自传[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人们常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为配器大师,提 到他所处时代的苏联强力集团的音乐,更多的是热 衷于讨论、研究民族乐派代表人物里姆斯基—科萨 科夫的音乐。哈恰图良正是受他的影响,在配器特 点与风格上与他相似。他的大多数作品体现出的是 接近于浪漫主义或新古典主义风格特点。他的旋 律线条明晰、简炼,有十分清晰的情感表述。他的 乐曲和声新颖大胆、富有棱角和动力,但仍具有一 定 的 功 能 性 ,调 性 、调 式 明 确 ,音 乐 形 象 鲜 明 ,曲 式、乐句常有方整、对称的结构,表现出古典主义 的均衡感。
四、结语 哈恰图良的早期的音乐风格是建立在他现实 主义的创作理念之上的。他的许多作品都具有与特 定情况、相应情感表达相结合的特点,例如:《第一 交响曲》是1934年为亚美尼亚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5 周年而作,这部交响曲有丰富的民族音乐色彩,朝 气蓬勃。同时,哈恰图良在创作中始终以开放性的 眼光来看待传统与当代音乐,善于从各种音乐理论 和技法中采纳有利于己的事物,从而赋予作品强烈 的现代气息。 通过对该作品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哈恰图 良在十九世纪乐坛的独特地位不仅是由于他的创 作与时代、社会紧密相连,同时也得益于他巧妙地 处理了古典音乐、民间音乐以及当代音乐三者之间 的关系,较好地把握了借鉴他人与保持个性之间的 平衡。
的中间层。旋律在陈述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种多样的 形态,如单音的形态、双八度形态或多八度的形态, 除八度形态外,旋律还采取其它音程的附加方式, 使得主旋律层的印象丰富而缜密。在谱例1是哈恰 图良《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题,整个弦乐 组齐奏音阶式的单音旋律形态。
谱例1:
除此之外,在哈恰图良的第一交响曲中,对位 化旋律声部、模仿式旋律声部、支声声部的使用都 是他的旋律层处理特色,在这里就不逐一举例。
谱例3:
(二)装饰性 木管组除了具有流动性之外,装饰性的运用也 是哈恰图良在配器上的另一特色,装饰音的作用主 要是用来装饰旋律,装饰音的时值计算在所装饰的 音或前一音的时值内。常用的装饰音有倚音、颤音、 回音、波音、滑音等多种,在这部交响曲中运用最多 的是倚音。在谱例4中,短笛、长笛、单簧管Ⅲ运用了 前倚音来装饰旋律。总之,装饰音是有巨大艺术表 现力的一个技术手段。装饰音的运用,更加深刻地 反映了作品的风格,使作品的曲风更加明朗、特征 更加鲜明。对装饰音的把握,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 对乐曲理解,从而探知艺术的更高境界。 谱例4:
(二)和声层多样化 和声层在主调音乐织体中具有很强的结构功 能和表现功能,它是主调音乐织体的核心。在哈恰 图良的《第一交响曲》中,主调音乐织体中的和声层 有很多种形态。其中运用最多的是柱式与分解和 弦。首先:柱式和弦,它既是其它形态的基础,也是 一种独立的形态,是以四部和声为基础的“合唱”方 式。这种织体形态就是不同和弦的序进,每一和弦 时值较长时,一般情况下音乐表现的崇高、悠长、浑 厚;时值较短时,音乐铿锵有力、斩钉截铁。哈恰图 良偏爱的是后一种,在谱例2中,弦乐组全部演奏重
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流动性
6
这一手法在哈恰图良《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
的结束部中有所体现,整个木管组在副部主题中的
演奏是以流动音型为主,旋律非常舒缓,在音响效
果上较没有主部中木管组那么刺耳。
另外,木管组喜欢用流动交错性的走句作为连
接,且大面积的在木管组使用这一手法,由此看来
这是哈恰图良在木管组的配器特色。(见谱例3)
三、铜管和打击乐 在《第一交响曲》中,铜管组的最大特点是它的 节奏性与成团性两个特点,铜管组喜欢演奏节奏性 的和声,与线性木管组、弦乐组在织体上形成鲜明 对比。这也是哈恰图良偏爱的宏复调。 其次,铜管组有成团运用的特点。由于铜管组 其整体发音效果的统一,具有很好的整体性和融合 性,具有庄严、威严、雄武、刚强的性格。 在谱例6 中,铜管声部在配器上的特点是吹奏和弦或者和音 时,使用同步的手法,在音响效果上声音铿锵有力 且庞大有气势。 谱例6:
一、弦乐组 与所有的交响乐作品一样,在哈恰图良《第一 交响曲》中,弦乐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哈恰图 良在使用弦乐组时,又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处 理方式。在第一交响曲中,弦乐组织体多样化,音响 效果丰厚而饱满,尤其是低音声部及持续音的处理 非常具有特色。弦乐组大篇幅的使用,不但没有给 人单调乏味感,相反,使人回味无穷。笔者在深入细 致的研究之后,发现是织体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以下是《第一交响乐》中弦乐组织体的几个特征: (一)旋律层多样化 旋律层是各种织体成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表 达内容的主要手段。在大部分的音乐作品中旋律都 是处于最突出的位置,即整个织体的最上层或者最 下层,但有时为了表现的需要也可将旋律放在织体
音乐探索
2009
6
哈恰图良《第一交响曲》配器手法分析
●季 红
[摘 要]亚美尼亚作曲家阿拉姆·哈恰图良是民族乐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民族主义音乐在配器多采用非常规 的手法,以便更好地体现出本民族音乐的特点。《第一交响曲》中作者使用了丰富的民族音乐色彩,笔者 希望通过对此曲乐器组的配器特点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来更好地了解哈恰图良的创作风格,为我们的创 作提供更多的借鉴。
(三)华彩性 华彩是器乐作品中展现器乐个性的重要技 法,它具有即兴自由的音乐特征,同时具有强烈的
67
2009
音乐探索
炫技成分。其次那种散板多变式的节奏,多变的重
6 音,都体现了华彩性的技法特征,都是使人的心情
跟随其变化。在谱例5中,木管在短短的四小节中 运用了多种流动性的散板式的节奏,旋律比较自 由,色彩比较丰富。紧接其后的大管与长笛进行交 接,继续演奏长笛的华彩,虽然两者所演奏的华彩 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木管组的每一种乐器都有自己 独特的特点,所以尽管演奏相同,却带来不同的色 彩感。
66
音乐探索
2009
音式的和声,短暂且有力。 谱例2:
其次:分解和弦,它速度较慢时,情绪柔和、流 动、抒情;速度较快时,情绪激动如波涛般汹涌。在 哈恰图良的《第一交响曲》中,弦乐运用和弦分解这 一织体形态比较少,但是节奏化重复与分解和弦相 结合的手法运用较多。其中,小提琴演奏音阶式节 奏化重复式的流动织体形态与中提琴、大提琴、大 贝斯演奏分解和弦式的织体形态,两者在纵向上是 节奏化重复与分解和弦的结合,速度较快,且非常 有力度。
(三)低音层多样化 在主调音乐里,低音是仅次于旋律的一个声 部,在整个织体中它是和弦音响的基础,它处于较 为显著的地位,在结构和音响上都具有独特的功 能。低音声部对和声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它是主调音乐的基础声部。按低音声部在织体中的 性能和功能,又可分为和声骨架性低音声部、旋律 性低音声部、音型性低音声部以及依附性低音声部 等。 总之,哈恰图良弦乐组的织体是丰富多彩,无 论是旋律层、和声层,还是低音层,都是非常富有织 体色彩的,尤其是低音层。虽然整个弦乐组在整部 交响曲中一直在持续性的演奏,但是由于它织体的 丰富变化而使得我们感觉不到单调,相反,觉得非 常有特点。 二、木管组 木管组的织体语言在这个作品中充当了重要 的角色。哈恰图良《第一交响曲》中最具特色的就是 长笛高音区的装饰性旋律,全曲只在高潮前后使用 了较低一些的音区。其他的木管乐器主要使用的也 是比较温和的中音区,没有双簧管高音区的尖叫似 的声音,也没有单簧管低音区上极富个性的色彩, 整体上都象是窃窃私语。木管组特色,哈恰图良《第 一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副部中最能得以体现。具体
1987. [5]博里斯·施瓦茨著.苏俄音乐与音乐生活[M].北京:人民音乐出
版社,1979. [6]尤里·凯尔第什编.西方名音乐家传[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社,1992. [7]张准.配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季红,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08级研究生) 责任编辑 黄 羽
68
[关键词]哈恰图良;《第一交响曲》;配器手法
阿拉姆·哈恰图良(Aram Khachaturian)是最负 盛誉的亚美尼亚音乐家,1903年6月6日出生于格鲁 吉亚第比利斯,1978年5月1日逝世于莫斯科。1934 年为亚美尼亚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5周年而创作《第 一交响曲》,这部交响曲有丰富的民族音乐色彩,朝 气蓬勃,其音乐风格十分值得我们去研究。
参考文献: [1]丁永铜.柴可夫斯基《少年钢琴曲集》中持续音的运用[J].黄河
之声,2008,(14). [2]夏中汤.哈恰图良的和声技法[J].音乐研究,1995,(3). [3] 葛蔚英. 哈恰图良的 《降D大调钢琴协奏曲》[J]. 名家名曲,
2003,(1). [4]郝一星,史佳等译.哈恰图良自传[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人们常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为配器大师,提 到他所处时代的苏联强力集团的音乐,更多的是热 衷于讨论、研究民族乐派代表人物里姆斯基—科萨 科夫的音乐。哈恰图良正是受他的影响,在配器特 点与风格上与他相似。他的大多数作品体现出的是 接近于浪漫主义或新古典主义风格特点。他的旋 律线条明晰、简炼,有十分清晰的情感表述。他的 乐曲和声新颖大胆、富有棱角和动力,但仍具有一 定 的 功 能 性 ,调 性 、调 式 明 确 ,音 乐 形 象 鲜 明 ,曲 式、乐句常有方整、对称的结构,表现出古典主义 的均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