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介绍

合集下载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背景介绍概要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背景介绍概要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背景介绍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于2005年11月正式启动,去年的第一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邀请赛共有来自全国59所大学的112支队伍参加。

今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将规模扩大到全国超过100所院校,参赛队将近240支,并在全国分成五个赛区进行预赛,各区按照参赛队数量根据一定比例选拔出共76支队参加8月底在上海交通大学进行的全国总决赛。

比赛将决出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奖项若干名。

该项竞赛是教育部为了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而设立的。

旨在进一步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培养本科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养硕士生从事科学和技术研究能力,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与已在全国举办的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设计、结构设计等专业竞赛不同,是以迅猛发展的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了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科技创意性比赛。

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每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高等学校自动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决定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为协办单位,赛事冠名为“飞思卡尔杯”。

第二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分赛区和决赛的承办院校从自愿报名的院校中竞争选拔产生。

竞赛组委会成员“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组织委员会由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澄院士任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张尧学司长、飞思卡尔高级副总裁兼汽车与标准产品部总经理Paul Grimme先生、飞思卡尔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主席姚天丛先生、清华大学副校长汪劲松教授、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申功璋教授任副主任委员。

参赛队组成按照“立足培养,重在参与”的方针,本届比赛获得国内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授予权高校等有关高校共100余所的积极参与,每所学校不超过两队,共240多支队伍参加比赛。

智能车竞赛规则

智能车竞赛规则

智能车竞赛规则1. 背景介绍智能车竞赛是一项以开发和设计自主驾驶汽车为目标的比赛。

参赛者通过使用各种传感器、控制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使车辆能够在不同的道路环境中自主导航、避开障碍物并完成指定任务。

2. 参赛要求2.1 参赛车辆参赛车辆必须是自主设计和制造的,具备完全自主驾驶功能。

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动力系统和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

车辆必须符合国际道路交通安全标准,并且没有任何危险品。

2.2 参赛队伍每个参赛队伍由若干队员组成,包括工程师、程序员和设计师等。

每个队伍需要有一个指导老师或导师来指导他们的工作。

2.3 报名与资格审核所有有意参加比赛的队伍需要提前进行报名,并提交相关材料进行资格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参赛车辆的技术规格、团队成员及其专业背景等。

2.4 安全要求参赛车辆必须具备安全性能,包括防止碰撞的措施、避免系统故障导致危险的设计等。

在比赛过程中,车辆必须始终保持在指定的赛道内行驶,并遵守交通规则。

3. 比赛规则3.1 赛道设置比赛赛道根据实际道路环境进行设计,包括直线道路、弯道、上坡、下坡和障碍物等。

赛道上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的标志和交通信号灯。

3.2 任务要求参赛车辆需要完成一系列指定任务,包括但不限于: - 跟随导航:根据提供的地图信息,在规定时间内从起点到终点自主导航。

- 避障行驶:在路上布置各种障碍物,参赛车辆需要识别并避开这些障碍物。

- 车辆间通信:与其他参赛车辆进行通信,共享交通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 速度控制:根据交通标志和信号灯,调整车速以符合交通规则。

3.3 评判标准参赛车辆的评判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完成任务的时间:完成任务所花费的时间越短,得分越高。

- 完成任务的准确性:车辆是否能够准确地遵守交通规则和执行指令。

- 避障能力:车辆是否能够识别并避开障碍物,以及避免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

4. 比赛流程4.1 预赛预赛阶段是为了筛选出表现优秀的队伍,确定参加决赛的资格。

智能汽车_百度百科

智能汽车_百度百科
通过对车辆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可以提高车辆的控制与驾驶水平,保障车辆行驶的安全畅通、高效。对智能化的车辆控制系统的不断研究完善,相当于延伸扩展了驾驶员的控制、视觉和感官功能,能极大地促进道路交通的安全性。智能车辆的主要特点是以技术弥补人为因素的缺陷,使得即便在很复杂的道路情况下,也能自动地操纵和驾驶车辆绕开障碍物,沿着预定的道路轨迹行驶。
清 华 V 型 。
此外,西安交通大学搭建了Spingrobot智能车实验平台,并于2005年10月成功完成在敦煌“新丝绸之路”活动中的演示。同济大学2006年研发了一辆无人驾驶清洁能源电动游览车,最高时速为50km/h,可应用于人们观光旅游。吉林大学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在无人驾驶智能车方面也研究较早,取得不少成果。
开放分类:
汽车 , 智能车
我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
合作编辑者
流行碰 , echo_wxf , hanslong , 百科ROBOT , youngsunking , keeshaw
现在购买长城腾翼c30汽车,即可享受惠民补贴3000元,月销1万辆,掀..

埃里森增氧型汽车节油 国..
最新推出增氧型汽车节油,节省燃油6-15%,提升动力10%,减少尾气车是一种正在研制的新型高科技汽车,这种汽车不需要人去驾驶,人只舒服地坐在车上享受这高科技的成果就行了。因为这种汽车上装有相当于汽车的“眼睛”、“大脑”和“脚”的电视摄像机、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操纵系统之类的装置,这些装置都装有非常复杂的电脑程序,所以这种汽车能和人一样会“思考”、“判断”、“行走”,可以自动启动、加速、刹车,可以自动绕过地面障碍物。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它的“大脑”能随机应变,自动选择最佳方案,指挥汽车帮助 设置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和机器人竞赛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和机器人竞赛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2. 竞赛历史
自2002年以来,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届。该竞赛的规模不断扩大 ,影响力不断提升,现已成为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科技竞赛之一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3. 竞赛主题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的主题是"乐创无限"。参赛队伍需要围绕这一主题,设计和制作一 台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机器人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12. 竞赛中的国际性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是一个国际性的科技竞赛。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队伍参加 ,这为参赛者提供了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通过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队伍进行交 流和切磋,学生们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可以结交来自世界各地的朋 友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13. 竞赛中的商业机会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21. 竞赛对职业发展的助推作用
参加机器人竞赛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也有很大的助推作用。在竞赛中,学生们可以接触到 各种行业领先的技术和设备,了解最新的科技趋势和发展动态。这些经验和知识可以为他 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提供有力的帮助。此外,参赛经历还可以作为求职时的亮点之一, 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24. 竞赛中的国际合作与友谊
机器人竞赛是一个国际性的平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队伍可以在此相遇、交流和合作。通 过参与竞赛,学生们可以建立与世界各地同行的联系和友谊,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这种 国际合作可以推动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同时也为参赛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机会
总结来说,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和机器人竞赛不仅是一次科技创新的盛宴,更是 一次全面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机会。通过参与这些竞赛,学生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 华、锻炼自己的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并建立自己的网络。希望更多的学生们能够积 极参与这些竞赛,享受其中的挑战和乐趣,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十八届智能车竞赛规则

第十八届智能车竞赛规则

第十八届智能车竞赛规则一、赛事简介第十八届智能车竞赛是一项以开发智能自动驾驶汽车为主题的比赛,旨在鼓励和促进智能汽车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参赛车辆将在指定的路段上完成一系列任务,包括避障、停车、道路识别、交通标志识别等。

比赛将根据车辆所完成的任务数量、效率和准确性来评定成绩。

二、参赛车辆要求1.参赛车辆必须是真实的车辆,能够真实地模拟智能自动驾驶汽车的功能和性能。

车辆应具备自主决策、感知环境、通信和操作等功能。

2.参赛车辆必须装备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必要的感知设备,以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的环境情况。

3.参赛车辆必须具备自主导航和避障能力,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和指令实时调整行驶路线。

4.参赛车辆必须能够准确识别和理解道路标志、交通标志等,并做出相应的行驶决策。

三、赛事任务参赛车辆将在指定的路段上完成以下任务:1.避障:车辆需要避开路上障碍物,包括固定的障碍物和移动的障碍物。

2.停车:车辆需要在指定的停车区域内完成停车任务,包括并线停车、侧方停车等。

3.道路识别:车辆需要准确识别并行驶在道路上的情况,包括道路线条、交通信号灯等。

4.交通标志识别:车辆需要准确识别和理解路上的交通标志,并做出相应的行驶决策。

四、比赛规则1.参赛车辆的控制与处理必须全部由车辆自身完成,不得有人为干预。

2.参赛车辆的导航和避障能力会通过设定的难度和复杂场景进行评判。

任务完成时间越短、路径距离越短且准确性高,则得分越高。

3.比赛路段和任务设置会通过抽签确定,以保证公平性和随机性。

4.参赛车辆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和道路规定,不得超速、闯红灯等违规行驶。

5.参赛车辆的感知设备必须能够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的环境情况,否则视为失效,并扣除相应的分数。

6.参赛车辆中途出现故障的,可进行修复后重新参赛,但必须在规定的修复时间内完成。

7.参赛车辆完成比赛后,需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文档和代码,以供评委审查和验证。

五、裁判与评分1.比赛中的裁判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监督和评判参赛车辆的表现和成绩。

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知识培训

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知识培训

S12 PWMtPWM输出; PWM4 控制信号;
PWMCTL_CON45 = 0x1; PWMPER4,5 = 60000; 50Hz PWMDTY4,5 = 1500*3; 1500us BUS osc = 24MHz
二、MC33886芯片
使用说明:
PWM频率限制:< 10KHz
舵机内部结构
舵盘、齿轮组、位置 反馈电位计、直流电 机、控制电路板等。
工作原理 脉宽信号给定参考位 置,舵机内部电路通 过反馈控制调节舵盘 角位。 舵盘角位由PWM控 制信号的脉宽决定。
关于舵机驱动
舵机基本参数 型 号: S3010 电 压: 4.0 ~ 6.0 [V] •角度控制: 1°/ 400us 工作速度: 0.16 + 0.02 •堵转力矩: 6.5 + 1.3 [ Kg.cm]
正确放电:
•由于镍镉电池具有记忆效应,对电池的不完全放电将 会人为的降低电池的电容量; •从放电曲线可以看出,随着电池电量的减少,其电压 也会逐渐降低,当电压降低到某个阈值后继续放电, 电池电压将很快的跌落。这个阈值就是电池的放电下 限电压。厂家给出了放电下限电压为6V。因此,在使 用时,建议在动力车的电源设计中加入电池保护电路, 当电池电压低于6V时切断电路,用来保护电池。如果 没有保护电路,要注意,电池接通时人不要离开。因 为当电池电压降到接近6V时,电池已经给不出多少电 流,已经没有能力驱动电机了,此时一定要及时断开 电路,到了给电池充电的时候了。
放电曲线(在3A的大电流放电条件下得到的结果)
电池使用方法
正确充电:
•推荐使用比赛选配的充电器。该充电器是为玩具电池设计的廉价的 充电器,内部没有智能充电控制电路,只能采用恒功率充电模式, 最大充电电流为700mA,平均充电电流300mA,涓流充电电流小于 100mA,充电时间约为10小时。

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策划书

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策划书

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策划书一、竞赛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发展,提高大学生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和应用能力,我们决定举办一场面向大学生的智能汽车竞赛。

二、竞赛目的1.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2. 激发大学生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热情,扩大学术交流。

3. 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三、竞赛内容1. 竞赛项目: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两个类别。

2. 竞赛任务:设计并制作一辆具有智能功能的汽车,完成指定任务。

3. 竞赛环节:初赛、复赛和决赛。

四、竞赛形式1. 初赛:参赛队伍提交项目策划书、设计方案和相关技术文档,评审团对作品进行评审,选出优秀队伍进入复赛。

2. 复赛:参赛队伍根据复赛任务,进行实车制作和调试,评委现场评分,选出优秀队伍进入决赛。

3. 决赛:参赛队伍根据决赛任务,进行实车比赛,评委现场评分,决出最终名次。

五、竞赛规则1. 参赛对象: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

2. 参赛队伍:个人赛每位选手独立参赛;团体赛每队不超过5人,设队长1人。

3. 竞赛时间:报名时间截止至比赛前一个月,具体比赛时间另行通知。

4. 竞赛场地:待定。

5. 器材要求:参赛队伍自备竞赛所需器材,符合竞赛规定。

6. 知识产权:参赛作品需为原创,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六、奖励措施1. 个人赛奖项: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

2. 团体赛奖项: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

3. 优秀组织奖:授予积极参与竞赛组织、宣传、筹备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4. 获奖选手将获得荣誉证书、奖品及丰厚奖学金。

七、赛事组织1. 主办单位:待定。

2. 承办单位:待定。

3. 协办单位:待定。

八、报名方式1. 报名截止时间:比赛前一个月。

2. 报名材料:填写报名表、项目策划书、设计方案、相关技术文档。

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

该竞赛是在规定的模型汽车平台上,使用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的8位、16位、32位微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模块,通过增加道路传感器、电机驱动电路以及编写相应软件,制作一部能够自主识别道路的模型汽车,按照规定路线自动行进,以完成时间最短者为优胜。

该竞赛涵盖了自动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知识,旨在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13年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再创佳绩,荣获华南赛区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比赛现场、实验室调试(作品实物)、获奖证书等照片:
1、比赛现场
2、实验室调试
3、部分获奖证书。

飞思卡尔杯

飞思卡尔杯

飞思卡尔杯简介飞思卡尔杯是由飞思卡尔公司主办的一项面向全球大学生的智能车竞赛。

目的是鼓励青年学子在智能车领域的创新与研发,并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自2002年举办以来,飞思卡尔杯已经成为全球大学生智能车领域最高规格的赛事之一。

赛事组别飞思卡尔杯共设立了三个赛事组别,分别是智能车挑战赛、自动驾驶车辆挑战赛和智能交通系统挑战赛。

1.智能车挑战赛:参赛队伍需要设计并制作自己的智能小车,然后在指定的赛道上进行比赛。

比赛中,智能小车需要通过各种感知、决策和控制技术来完成特定的任务,如跟随线路、避障、停车等。

这个组别要求参赛者综合运用多个技术领域知识,是最具挑战性的组别之一。

2.自动驾驶车辆挑战赛:参赛队伍需要设计并制作能够完全自主驾驶的车辆,车辆需要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完成指定道路上的驾驶任务。

这个组别要求参赛者在感知、决策和控制等多个核心技术上有较高的研究水平。

3.智能交通系统挑战赛:参赛队伍需要设计并搭建一个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各种感知和智能决策技术来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这个组别注重对交通系统整体的优化和智能化。

创新与奖项飞思卡尔杯鼓励参赛队伍在比赛中展示创新和技术突破。

每年的比赛都有一些新的技术和设计需要参赛队伍去尝试和探索。

除了总冠军外,比赛还设置了多个特色奖项,如最佳技术创新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工程奖等,来对参赛队伍的创新能力给予认可和奖励。

飞思卡尔公司的支持飞思卡尔公司作为飞思卡尔杯的主办方,提供了全球大学生的智能车竞赛所需要的技术支持和资源。

飞思卡尔公司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和产品线,为参赛队伍提供了开发套件、模块、学习资料等。

此外,飞思卡尔公司还提供了专业的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参赛队伍更好地进行项目开发和实践。

结语飞思卡尔杯是一个培养年轻人创新意识和科技实践能力的平台,也是一个展示各类智能车技术和研究成果的舞台。

通过参与飞思卡尔杯的比赛,学生们能够拓宽视野,提升技术实力,并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交流共享。

智能车比赛规则

智能车比赛规则

智能车比赛规则智能车比赛是一项旨在测试无人驾驶车辆性能和智能技术的竞赛活动。

在这项比赛中,参赛车辆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和挑战,以展示其自动驾驶、感知和决策能力。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和安全,智能车比赛有一系列严格的规则和要求,下面将对智能车比赛的规则进行详细介绍。

1. 参赛车辆要求参赛车辆必须是无人驾驶车辆,具备自主感知、决策和控制能力。

车辆必须搭载各种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以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车辆还需要配备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以确保其在比赛中能够准确地定位和导航。

此外,参赛车辆还需要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先进的算法,以实现自主驾驶和决策。

2. 赛道设计比赛赛道通常由各种道路场景组成,包括城市道路、郊区道路、高速公路等。

赛道上会设置各种挑战和障碍物,如交通信号灯、隧道、施工区域等,以测试参赛车辆的应对能力。

赛道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和公平性,确保比赛过程中不会造成人员和车辆的安全风险。

3. 比赛任务和挑战智能车比赛通常包括多个任务和挑战,如自主导航、避障、交通规则遵守等。

参赛车辆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任务,并且需要在保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完成。

比赛中还会设置一些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以测试参赛车辆的应急处理能力。

4. 评分标准参赛车辆的表现将根据一系列评分标准进行评判,包括完成任务的时间、避障能力、交通规则遵守程度等。

评分标准需要充分考虑比赛的公平性和客观性,确保对参赛车辆进行公正的评判。

5. 安全规定智能车比赛中的安全规定至关重要。

参赛车辆需要符合严格的安全标准,包括防撞设计、紧急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等。

比赛现场也需要设置严格的安全措施,确保比赛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事件。

6. 参赛资格参加智能车比赛的车辆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审核,确保其满足比赛要求。

参赛车辆的团队也需要具备丰富的技术和经验,以确保比赛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

7. 禁止物品比赛中禁止携带任何可能对其他车辆或观众造成危险的物品,如爆炸物、易燃物等。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竞速比赛规则与赛场纪律参赛选手须使用竞赛秘书处统一指定的竞赛车模套件,采用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的8位、16位、32位微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单元,自主构思控制方案进行系统设计,包括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电机驱动、转向舵机控制以及控制算法软件开发等,完成智能车工程制作及调试,于指定日期与地点参加各分(省)赛区的场地比赛,在获得决赛资格后,参加全国决赛区的场地比赛。

参赛队伍的名次(成绩)由赛车现场成功完成赛道比赛时间来决定,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队伍同时必须提交车膜技术报告。

大赛根据车模检测路径方案不同分为电磁、光电与摄像头三个赛题组。

车模通过感应由赛道中心电线产生的交变磁场进行路经检测的属于电磁组;车模通过采集赛道图像(一维、二维)或者连续扫描赛道反射点的方式进行进行路经检测的属于摄像头组;车模通过采集赛道上少数孤立点反射亮度进行路经检测的属于光电组。

竞赛秘书处制定如下比赛规则适用于各分(省)赛区预赛以及全国总决赛,在实际可操作性基础上力求公正与公平。

一、器材限制规定1. 须采用统一指定的车模。

本届比赛指定采用三种车模,分别用于三个赛题组:编号车模外观和规格赛题组供应厂商A型车模车模:G768电机:RS380-ST/3545,摄像头组东莞市博思电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舵机:FUTABA3010 B型车模车模型号电机:540,伺服器:S-D6光电组北京科宇通博科技有限公司C型车模车模型号:N286电机:RN260-CN 38-18130伺服器:FUTABA3010电磁组东莞市博思电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各赛题组车模运行规则:a)光电组,摄像头组:车模正常运行。

车模使用A型车模(摄像头组)、B型车模(光电组)。

车模运行方向为,转向轮在前,动力轮在后。

如图1所示:图1 光电组车模运行方向说b)电磁组:车模直立行走。

使用C型车模。

车模运行时只允许动力轮着地,车模直立行走。

如图2所示:图2 电磁组车模运行状态注:原车模的前轮(转向轮)、舵机实际上没有用了,可以去掉。

自动化赛事

自动化赛事

自动化专业可以参加的赛事1、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简介: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起源于韩国,是韩国汉阳大学汽车控制实验室在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资助下举办的以HCS12单片机为核心的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

组委会提供一个标准的汽车模型、直流电机和可充电式电池,参赛队伍要制作一个能够自主识别路径的智能车,在专门设计的跑道上自动识别道路行驶,最快跑完全程而没有冲出跑道并且技术报告评分较高为获胜者。

其设计内容涵盖了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汽车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能源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对学生的知识融合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承办学校及全国总决赛特等奖学校第一届(2006年):承办:清华大学特等奖:清华大学第二届(2007年):承办:上海交通大学特等奖: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届(2008年):承办:东北大学摄像头组冠、亚、季军: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光电组冠、亚、季军:武汉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第四届(2009年):承办:北京科技大学摄像头组冠、亚、季军: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光电组冠、亚、季军: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第五届(2010年):承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摄像头组冠、亚、季军:北京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光电组冠、亚、季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电磁组冠、亚、季军: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清华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第六届(2011年):承办:西北工业大学摄像头组冠、亚、季军:湖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光电组冠、亚、季军:西北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乐山师范学院电磁组冠、亚、季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第七届(2012年):承办:南京师范大学摄像头组冠、亚、季军:北京科技大学、常熟理工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组冠、亚、季军:北京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乐山师范学院电磁组冠、亚、季军:中南民族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第八届(2013年):承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摄像头组冠、亚、季军: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光电组冠、亚、季军:北京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电磁组冠、亚、季军: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2、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是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联合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物联网技术的年度创新赛事,是教育部质量工程支持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International Contest of Applications in Network of Things,简称iCAN)的中国选拔赛。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章程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章程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章程(版)一、总则.指导思想与目的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是以智能汽车为研究对象的创意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一种具有探索性工程实践活动,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之一。

本竞赛以“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旨在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竞赛特点与特色本竞赛由竞赛秘书处为各参赛队提供购置规定范围内的标准硬软件技术平台,竞赛过程包括理论设计、实际制作、整车调试、现场比赛等环节,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协同工作,初步体会一个工程性的研究开发项目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

本竞赛融科学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为一体,是以迅猛发展、前景广阔的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自动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与汽车等多学科专业的创意性比赛。

本竞赛规则透明,评价标准客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竞赛向健康、普及,持续的方向发展。

.组织运行模式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组织运行模式贯彻“政府倡导、专家主办、学生主体、社会参与”的字方针,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

二、组织领导.领导与组织机构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自动化分教指委)主办,负责领导全国范围内的竞赛工作。

竞赛设立秘书处,包括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人,主持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的日常工作。

竞赛秘书处挂靠清华大学。

在竞赛秘书处协助下,由各承办学校分别组织竞赛的分赛区预赛和全国总决赛事宜。

为保证本竞赛顺利开展,每届竞赛组建全国及各分赛区竞赛组织委员会。

.竞赛组织委员会每届全国竞赛组织委员会由教育部、自动化分教指委、主赞助企业、竞赛秘书处、竞赛承办学校的有关领导与专家组成,负责决定竞赛的重要事项并指导分赛区预赛和全国总决赛的相关工作,审核并投票决定下一届全国总决赛的承办单位。

2012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 智能汽车竞赛介绍

2012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 智能汽车竞赛介绍

六、控制单元
车模控制电路须采用飞思卡尔半导体 公司的8位、16位、32位MCU作为唯一的微 公司的8位、16位、32位MCU作为唯一的微 控制器。8位的可以2片,其他只能1 控制器。8位的可以2片,其他只能1片。 同一学校同一组别不同队伍之间需要采 用飞思卡尔不同系列的微控制器。 用飞思卡尔不同系列的微控制器。 飞思卡尔不同系列的微控制器包括,32 飞思卡尔不同系列的微控制器包括,32 位Kinetis系列;32位ColdFire系列;32位 Kinetis系列;32位ColdFire系列;32位 MPC56xx系列;8 MPC56xx系列;8位微控制器系列(可使用 2片);16位DSC系列;16位微控制器 片);16位DSC系列;16位微控制器 9S12XS系列;16位微控制器9S12G系列。 9S12XS系列;16位微控制器9S12G系列。
加了电磁组 • 一所学校报名队数超过一队时,两个组别 都要有。即必须先满足每个组别都有后, 才能增加同一组别的队数
三、组别
• 光电组:
探测赛道的传感器采用光电传感器(LED,光敏 探测赛道的传感器采用光电传感器(LED,光敏 管)。限制:传感器数量不能超过16个,一个光 管)。限制:传感器数量不能超过16个,一个光 敏接收管算一个传感器 • 摄像头组: 探测赛道的传感器采用摄像头,一个摄像头算一 个传感器 。电磁组:赛道上铺设有一根漆包线,通有100 。电磁组:赛道上铺设有一根漆包线,通有100 mA的20KHZ的电流,需要加磁传感器来检测赛道。 mA的20KHZ的电流,需要加磁传感器来检测赛道。
• 校内B类智能车竞赛规则和全国的相同 校内B
但MCU不受限制,可以采用任何一款 MCU不受限制,可以采用任何一款 学校统一提供车模机械套件,控制电路和软件 自己设计,费用相对较低。 成绩较好者可以继续培训参加明年底11月 成绩较好者可以继续培训参加明年底11月 份的全国比赛。 瑞萨超级MCU模型车竞赛:由于瑞萨收购 瑞萨超级MCU模型车竞赛:由于瑞萨收购 了NEC,所以隔一年资助电子设计竞赛,隔一 NEC,所以隔一年资助电子设计竞赛,隔一 年资助模型车竞赛。

LCR技术报告

LCR技术报告
参赛队员签名:熊策
牛记朋
徐天昊
带队教师签名:田雨
日期:8月11日
1.1 大赛介绍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原则上该竞赛由竞赛秘书处为各参赛队提供/购置规定范围内的标准硬软件技术平台,竞赛过程包括理论设计、实际制作、整车调试、现场比赛等环节,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协同工作,初步体会一个工程性的研究开发项目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该竞赛融科学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为一体,是以迅猛发展、前景广阔的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自动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与汽车等多学科专业的创意性比赛。该竞赛规则透明,评价标准客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竞赛向健康、普及,持续的方向发展。
图3.1.1主板电路
3.2 传感器模块
线性CCD是光电组小车最重要的模块之一,能够分辨白色的赛道及黑色的边线,对道路状况的检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TSL1401线性CCD传感器包含128个线性排列的光电二极管。每个光电二极管都有各自的积分电路,以下我们将此电路统称为像素。每个像素所采集的图像灰度值与它所感知的光强和积分时间成正比。
void PWM_Init(void)
{
PWME = 0x00; //输出通道使能位。1可对外输出波形;0不能对外输出波形。设置之前先禁止PWM[ 2 5 6 7]
PWMPOL = 0xff; //通道对外输出波形先是高电平然后再变为低电平
PWMCLK = 0xff; //用clock_A,clock_B
图2.4.2推力轴承
本智能车硬件系统以稳定为设计的原则,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到最好。单片机采用MC9S12XS128。使用LM2940-5为各个模块供电,电机驱动使用芯片BTS7970。调试过程中,采用OLED、蓝牙等模块辅助,方便小车的调试。本章均有详细介绍。

全国智能车越野组比赛规则

全国智能车越野组比赛规则

全国智能车越野组比赛规则智能车越野组比赛规则一、比赛目的全国智能车越野组比赛旨在推动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建设,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二、比赛形式本次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采用循环赛制进行比赛。

比赛使用场地为户外自然环境,在模拟野外越野情况下进行。

三、比赛规则1.参赛资格(1)参赛队伍需为在校学生组成的社团或机器人课程班级,每个队伍由2-5名学生组成,其中队长必须是在校本科生。

(2)参赛车辆必须符合智能汽车的特点和越野需求,须具备完整性、协调性和适应性等基本要求。

(3)比赛过程中,参赛车辆不得经过维修、更换或调整,也不得与他人交换或借用。

2.比赛设备(1)比赛设备包括:赛道、检查点、计时器等。

(2)赛道将仿照野外越野地形设计,包括山坡、沙滩、水泥路等,总长度为1000米左右。

(3)检查点需提供各种不同难度等级的任务点。

3.比赛流程(1)预赛阶段比赛流程:①第一轮:通过山坡和水泥路,检测车辆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取得10%的成绩。

②第二轮:经过具有不同水位高度的河流,完成上下坡、跨越水域等任务并回到起点,取得30%的成绩。

③第三轮:车辆通过沙漠地形,完成全局定位、动态避障和仿真模拟等任务,取得40%的成绩。

④第四轮:车辆在赛道上遇到障碍物,需要利用摄像机、雷达等设备进行估计并规避,任务成功率高则得到20%的成绩。

(2)决赛阶段比赛流程:根据预赛成绩排名,前5名的选手进入决赛,采用淘汰制进行比赛,比赛难度和任务性质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4.比赛方案(1)比赛规则和流程将于比赛前15天公布。

(2)参赛车辆的开发和设计需涵盖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驾驶、遥控驾驶和远程操控等多种模式。

(3)比赛车辆的电源须为蓄电池,须在比赛前充满电,并须自带充电器。

(4)参赛者的行为须具有公平性、勇气和团队合作能力,对违反比赛规则的行为,组委会有权取消其比赛资格。

(5)本次比赛的主办方保留对规则予以修改、补充的权利。

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

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

上海理工大学首届“飞思杯”智能车制作大赛细节红外循迹:一、器材规定:该组比赛中赛方提供STC89C52系统板和MC9S12XS128系统板作为赛车的核心控制单元。

参赛队伍可以从中选取适合自己的芯片来完成比赛,但是使用STC89C52系统板,最终成绩不加分;使用MC9S12XS128系统板,最终成绩加5分。

如果车模中禁止改动的部件发生损坏,需要使用相同型号的部件替换。

红外循迹赛车安装完毕后,车模尺寸不能超过:250mm宽和400mm长。

二、赛道基本参数见附件三;三、裁判及技术评判员将由上海理工大学飞思卡尔智能车赛队担任。

四、比赛规则:1.比赛过程规则i.比赛赛道实际布局将在比赛当日揭示,同时在赛场内将安排采用与制作实际赛道相同的材料所做的测试赛道供参赛队进行现场调试。

ii.每支队伍的比赛顺序将有电脑随机排列。

iii.每支参赛队伍可以在每轮比赛之前有10分钟的现场调整时间。

在此期间,参赛队伍只允许对赛车的硬件(不包括微控制器芯片)进行调整。

iv. 比赛时,赛车必须放在起跑线后方1米之内,让车在出发区静止2秒以上后自行启动,否则扣5分。

v. 每辆赛车按规则在赛道上跑一圈,以计时起始线为计时点,跑完一圈后赛车需要自动停止在起始线之后三米之内的赛道内,如果没有停止在规定的区域内,赛事成绩减去5分。

赛车在比赛途中,可以允许小车最多同时两个轮子不在赛道上,三个或三个以上轮子同时不在赛道上时算冲出跑道。

vi. 每个参赛队伍有三次机会,三次机会中取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最终的赛事成绩。

参赛队伍的赛车需要在赛方指定的赛道上跑完一圈,求出此次赛车的平均速度,然后平均速度乘以100作为赛事的成绩。

成绩将显示在大屏幕上。

vii. 跑完整个赛道的队伍,比赛后,带着自己的赛车到答辩处进行答辩。

三次机会均未能跑完整个赛道的队伍不进行答辩。

viii. 在答辩期间,技术评判组将对赛车进行现场技术检查,如有违反器材限制规定的立即取消大赛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教高司函[2005]201号文,附件1),由教育部高等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自动化分教指委)主办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该竞赛以智能汽车为研究对象的创意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一种具有探索性工程实践活动,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之一。

该竞赛以“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旨在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该竞赛由竞赛秘书处为各参赛队提供/购置规定范围内的标准硬软件技术平台,竞赛过程包括理论设计、实际制作、整车调试、现场比赛等环节,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协同工作,初步体会一个工程性的研究开发项目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

该竞赛融科学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为一体,是以迅猛发展、前景广阔的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自动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与汽车等多学科专业的创意性比赛。

该竞赛规则透明,评价标准客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竞赛向健康、普及,持续的方向发展。

该竞赛以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为协办方,得到了教育部相关领导、飞思卡尔公司领导与各高校师生的高度评价,已发展成全国30个省市自治
区近300所高校广泛参与的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2008年起被教育部批准列入国家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资助项目中科技人文竞赛之一(教高函[2007]30号文)。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原则上由全国有自动化专业的高等学校(包括港、澳地区的高校)参赛。

竞赛首先在各个分赛区进行报名、预赛,各分赛区的优胜队将参加全国总决赛。

每届比赛根据参赛队伍和队员情况,分别设立光电组、摄像头组、创意组等多个赛题组别。

每个学校可以根据竞赛规则选报不同组别的参赛队伍。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组织运行模式贯彻“政府倡导、专家主办、学生主体、社会参与”的16字方针,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公布次年竞赛的题目和组织方式,并开始接受报名,次年的3月份进行相关技术培训,7月份进行分赛区竞赛,8月份进行全国总决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