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句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也。 很常见,所以有人也认为是基本形式。 2、……者,……。 1) 兵者,凶器。(史记· 酷吏列传) 2) 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3) 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 3、……,……。(者、也都不用) 1) 荀卿,赵人。(史记· 孟轲荀卿列传) 2) 夫鲁,齐晋之唇。(左传· 哀公八年) 3)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4) 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
(二)用了判断词的判断句。



1、用准判断词“为”表示判断。 条件:只有当主语和谓语是同一关系时;或 作为句中某一成分时,“为”才表判断。在 多数情况下,“为”是泛义动词,而不是判 断词,往往译成现代汉语的“变为、作为、 算作”等。所以有人认为不必把“为”看作 是真正的系词,也有人称有“为”的句子为 准判断句。 2、用判断词“是”来表判断。



2)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 之寒。(贾谊《论积贮疏》)(为此挨饿, 为此受冻) *对动双宾语:动词谓语对直接宾语来说,是 一般用法,对间接宾语来说是对动用法。 1) 太宰乃言之王。王见之。(史记· 黥布列 传) 2)吾既已言之王矣。(墨子· 公输)(向国君 说这件事)

**这里要特别提到一个动词“为”字 古书上有许多用“为”作动词,而后带双宾语 的,这时有两种情况:一是“为”字含有“授 予”意义,构成一般的双宾语句;一是“为” 字不含有“授予”意义,构成不同于一般的双 宾语句(为动双宾语句)。但这种分法,也有一 些两可的地方,所以要灵活掌握,大家可参考 几篇论文:1998、2,古汉语研究《试论古汉 语双宾语的鉴别》;1999、1,古汉语研究 《也说中古双宾语结构的形式和发展》
3、用助(动)词“见”表示被 动。



“见”放在动词前,所以词性不是介词,而是助词。 “见”不能直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所以当需交代出 这个主动者时,往往后面再用“于”来引出主动者, 构成“见……于”的结构。 1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 矣。 “见……于”式结构构成被动,比单个要强,“见” 单用时甚至可表主动,不表被动,如: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2)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古汉语双宾语句有其特殊形式:


1 、直接宾语如果是代词“之”,它的位置就 在间接宾语前。如:
(1) 果收文子后车二乘而献之其君矣。(韩非 子· 说林下) (2) 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毛遂自荐) (3) 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墨子· 公输)


2 、直接宾语是名词的,也有置于间接宾语之 前的,但比较少见。如:

《说文· 是部》:“是,直也。从日正。” (1) 先秦时代,主语后面往往用指示代词 “是”复指,然后加上判断语“也”。 1)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 里仁) 2) 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孟子· 公孙丑) 3)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也。 这时主语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名词,也可能是一 个或几个句子形式。无论是这种或那种情况, “是”字经常处在主语和谓语中间,这样就逐 渐产生出系词的性质来。
1) 资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史记· 苏秦列传) 2) 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史记· 淮阴侯 列传) 3) 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史记· 滑稽列传) 4) (帝)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张衡传) 5) 后稷教民稼穑。(孟子· 许行)


在古代汉语中还有一些词,表示“接受” 或“夺取”意义的,也能带双宾语。如: 1 ) 问之:“安所受计策?”对曰: “受之待诏者东郭先生。”(史记· 滑稽 列传) 2)赵成侯以为不慈,夺之玺而免之令。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
(1)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 娱乐。(廉颇蔺相如列传) (2)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史 记· 周本纪)
二、双宾语句的种类:



1、一般双宾语:动词往往是“给予”或“问 询”类的动词,这是古今一致的。 此外,如:“资”“授”“与”“问”“教” 等词也是。例:


(3)用作补语表示被动的“于”,偶有 省略的。语译时,要注意补充完整。 1)仲尼非怀( )其义,服其势也。(五 蠹)(怀:安抚;义:仁义) 2)荆州之民附操者,逼( )兵势耳,非 心服也。(赤壁之战)
2、用介词“为”表示被动的。





“为+(名词)+动词” 的结构,同样不能确定该句 就是一个被动句。试比较: 1)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 《齐桓公伐楚》 2)止,将为三军获。 《左传·襄公十八年》 3)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淮阴候列传》 “为”字后的主动者可以不出现。 1)伍胥父兄为戮于楚。 2)诚令长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秦汉以后出现了“为……所”的句式,这种形式能 确定一个句子是否是被动,是明确的被动标志,比 “为”、“所”单用时被动意味强烈。 1)方术不用,为人所疑。《荀子·尧问》 2)先是涉季父为茂陵秦氏所杀。《汉书·游侠传》



否定判断句——用副词“非”表否定判 断 1· 非吾徒也。(论语) 2· 是非君子之言也。(论语) 3·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 4· 是非君子之道。(孟子)
叙述句(双宾语句)


一、双宾语句的形式。 双宾语:一个动词谓语后带上两个宾语, 一般情况下,第一个宾语指人,靠近动 词,叫近宾语或间接宾语;第二个指物, 远离动词,叫远宾语或直接宾语。在形 式结构上古今汉语大体一致,一般间接 宾语在前,直接宾语在后。即“动词+ 间宾+直宾”。
1) 取吾璧不予我城。(“吾璧”有偏正关系,所以 不是双宾语;“我城”无结构关系,所以是双宾语。) 2)献一佩一裘于昭王。(左传· 定公三年)(是并列关 系,不是双宾语)
叙述句(被动句)




A意念上的被动句。需从语言环境中去理解, 如: 1)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左传· 宣公二年) 2)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郑) 3)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 B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为……所……”式中“为”后表主动的成 分可以不出现。 1)不者,若属皆为所虜。 《项羽本纪》 2)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魏书· 武帝 纪》 与“为……所……”相当的结构还有“为 ……见……”和“为……所见……”(见为助 动词) 1)烈士为天下见善矣 。《庄子· 至乐》 2)臣受性愚陋,人事多所不通,惟酷好学问 文章,未尝一日暂废,实为时辈所见推许。 《潮州刺史谢上表》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1、用介词“于”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P256 注意:(1)“于”本身并不表示被动,不是被 动的标志;是否是被动句,关键是动词是否有 被动意义。试比较: 1)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2)随亡于荆,吴并于越,智伯灭于晋阳之下。 3)师陈于鞍。 4)战于长勺。 (2)“于”字被动句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 是用于动词后作补语。
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定义: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作 谓语,说明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 不是什么的一种句子形式。 在形式上,主语与谓语构成同一关系。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一)不用判断词的判断句 “ …… 者, …… 也。”这是古代汉语判断句 的最基本形式,或者说是典型结构。其它的 各种形式都可以看作是它的变体。




第二,系词“是”加否定副词“不”,在口语 里完全代替了上古的“非”。 (强调口语,因为后来历代都有仿古文) 1) 劫劫生生,轮回不绝……都由此身本不是 我。(原人论) 2) 余亦不是仵茄之子,亦不是避难之人。 (伍子胥变文乙) 3)渠本不是我,我本不是渠。(抚州曹山元 证禅师语录)




4、主语+副词+谓语+(也)(用副词加强判断 的判断句) 在名词谓语前边加副词,常见的有:“即、乃、 必、皆、非”等。 1) 吾翁即若翁。(史记· 项羽本纪) 2) 破赵军者,必赵括也。(战国策· 赵策) 3) 是皆秦之罪也。(战国策· 苏秦连横约纵) 但要注意:不要把这些词误认为是判断词,它 们只是起着帮助判断的作用。(因为其中的 “是”,是翻译时加上去的,不是“即”、 “乃”等固有的。)

(2 ) 指示代词“是”逐渐变成赘余的、有 强调作用的代名词性的助词,然后变为(语气 的)系词。
王力举到《孟子· 梁惠王下》“滕小国也。”为例,大 约经历了这么一个阶段:“滕,是小国也”(“是” 在这里仍旧是“这个”的意思),然后达到“滕是小 国”。还再举了一个更富有启发性的例子: 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左传· 宣公十五年)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 死伪) 这两个例子的对比,更可以见出这种演变的过程。
构成双宾语句的条件


1 、动词必须能与两个名词分别构成动宾关系; 否则就不是。
1)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史记· 项羽本纪)(“地” 不是动作支配的对象,是交代地点,所以不是双宾语 句。) 2) 围宛城三匝。(史记· 高祖本纪)(“三匝”表动 作的数量,所以也不是。)



2 、两个名词之间没有结构关系,即没有偏正 或并列关系。



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左传· 僖公五 年) 5、主语+语气词+谓语 语气词:唯(惟、维)、伊(繄)等,起加强 判断语气的作用。 1) 我马维骐。(诗经· 小雅· 皇皇者华)(骐: 青黑色的有纹理的马。) 2) 厥土惟白壤。(尚书· 禹贡)(厥:那) 3)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诗经· 小雅· 蓼莪) (不是莪,是蒿。) 6、缺少主语的判断句。这时句末的“也”必 不可少。这种情形一般出现在对话里。

2 、使动双宾语:动词谓语对直接宾语来说, 是一般用法,对间接宾语来说,却是使动用法。 1)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郑伯) (使民生二心) 2)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使秦 担负理曲的名声) 3) 今驱民而归之农。(贾谊《论积贮疏》) (使他们回到农业生产上去) 3 、为动双宾语:动词谓语对直接宾语来说, 是一般用法,对间接宾语来说是为动用法。 1 ) 天生民而立之君。(左传 · 襄公十四年) (为他们立国君)


二、判断句的活用 1、内容压缩了的判断句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2、表解释原因的判断句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 谖之力也。 3、表示比喻的判断句,如: 1) 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2)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 子· 王制)





4、强调式判断句——用副词“诚、乃、 即、则、必”等 1· 子诚齐人也。(孟子) 2· 吾乃梁人也。(国策) 3·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 4· 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 5·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比较叙述 句:沛公必夺项王天下。


2、用判断词“是”来表判断。 1)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 死伪) 2)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 刺客列传) 3 ) 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战。 (三国志· 蜀书· 张飞传) 不过,用“是”的判断句式,在上古较 少出现,在上古,“是”一般不作判断 词用,主要用作指示代词。
“是”怎样由指示代词发展为系词的。



但不能说这种形式是判断句的标志。因为: 一方面判断句不仅仅是这种形式;另一方面 这种形式也并不都是判断句。如: 1)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 (史记· 淮阴侯列传) 2)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 氏将伐颛臾) 这两句都不是判断句,而是叙述句。
常见变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汉语真正系词的产生,大约在公元 一世纪前后,即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 在王充《论衡》里已经有不少“是”字 是当系词用的。 1) 如以鬼是死人,则其薄葬非也。 2) 海外西南有珠树焉,察之是珠,然 非鱼中之珠也。(说日篇)



(4 )但是系词在判断句中起经常作用,系词 句在口语里完全代替了上古的判断句,仍是中 古时期的事。在这个时期,系词句有两大标志: 第一,摆脱了语气词“也”字,“是”字成为 必要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系词。(就是《论 衡》里,许多系词“是”字还是可有可无的。) 例: 1)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张玄中、顾敷是顾和中外孙。(世说新 语· 言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