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的常见句式
古文句式
传》) 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 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 序》)
(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 十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
壁之战》) 译文:“让他回 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 王纳谏》)
3)格式:形十于十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
(一)被动句有时只是意念上的:
例: 1. 洎牧以谗诛 2.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韩子囚 秦 3.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举孝廉不行, 连辟公府不就
(二)在动词后用介词“于”引进行为 主动者,构成句式“动+于+名”
例:
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 于君 2.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 仪
(三)、状语后置句:
⑴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 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⑵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 一般都作状语。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 思疏》)
三、状语后置
(1)格式:动十以十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
D. 掭以尖草,不出 (以尖草掭,不出 )
(四)主谓倒装句: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 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 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 山》)
三、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 ①动词后用介词“于” 、“受......于......”表被动: 例:“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②用 “见”、“于”,“见......于......。”表被动。 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 “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③ 用“为”、“为……所……” 表被动 “(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 ④“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文言文的句式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词序(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
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2.此帝王之资也。
(……也)3.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者,……)4.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者也)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7.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为)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则)9.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
(即)10.巨是凡人。
(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二.被动句1.而君幸于赵王。
(……于……)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见……)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见……于……)4.受制于人。
(……受……于……)5.为天下笑,何也?(为)6.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为……所……)(典型的被动句)7.若属皆为所虏。
(……为所……)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被)9.洎牧以谗诛。
(无标志。
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三.疑问句(不是特殊句式)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
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
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借否定词“不”)(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借疑问词“谁”)四.否定句(不是特殊句式)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五.词序(倒装句)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
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
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常见文言文句式有哪些
常见文言文句式有哪些常见文言文句式有哪些1、判断句式2、宾语前置3、定语后置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
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楚人有涉江者。
(《察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涉江》)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鸿门宴》)4、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快哉此风!(宋玉《风赋》)5、介词结构后置在古汉语中将介词结构放在谓语之后的`现象,一般由“与、以、为、自、于、”等为标志。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6、省略句1)主语省略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淆之战》)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经?七月》)2)谓语省略一鼓作气,再(击鼓)而衰,三(击鼓)竭。
(《曹刿论战》)3)宾语省略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屠惧,投(之)以骨。
(《狼》)介词宾语的省略例: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
(《邹忌讽齐王讷谏》)4)介词省略(以省略“于”最为常见)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鸿门宴》)7、被动句1)“……于……”式。
例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孟子》)2)“……见……”式。
例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3)“……见……于……”式。
例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廉颇蔺相如列传》)4)“……为……”式。
例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5)“……为……所……”式。
古汉语句式讲义
句式(判断句)1.张骞,汉中人也。
2.夫齐,甥舅之国也,而大师之后也。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5.粟者,民之所种。
6.陈轸者,游说之士。
7.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8.刘备,天下枭雄。
9.是乃狼也。
10.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1.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杰。
1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13.子诚齐人也。
14.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
15.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
16.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17.余为伯鯈,余为而祖也。
18.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19.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20.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21.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
22.此必是豫让也。
23.是之则受,非之则辞。
24.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
25.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被动句1.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4.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5.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6.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
7.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8.孙嘉聘于宋。
9.道术将为天下裂。
10.而身为宋国笑。
11.止,将为三军获。
12.父母亲族,皆为戮没。
13.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14.若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
15.才高见屈,遭时而然。
16.臣闻武帝使中郎将苏武使匈奴,见留二十年。
17.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18.因往见司徒王充,自陈卓几见杀之状。
19.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20.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2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3.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
24.国一旦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
2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兼语句式1.公子使使遍告诸侯。
2.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
3.权即遣肃行。
4.秦王拜李斯为客卿。
5.吴起娶齐女为妻。
6.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10古代汉语的句式
(三)用“是”“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古代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常常将宾语 置于动词之前,并在宾语和动词之间插入“是、 之” ,以示区别。 “是、之”只是宾语前置 的标志,一般不译。 ①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齐桓公伐 楚) ②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③ “惟陈言之务去”(韩愈)
(三)用“是”“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恼七零八落人仰马翻,祝你新春快乐马到成功,
前景广阔一马平川。
几例社会用语分析
:
③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
二十七章“他近一年半以来虽常依大 帅之‘马首是瞻’,然而他不是大帅 部将,也不会屈居人下。”
几例社会用语分析
:
④某名人参观完自贡恐龙博物
馆后留言:
“能到自贡恐龙博物馆一游,
何幸之有!”
(四)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句
(三)“为”字被动句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为”字被动句被取代,是因为“为”字表义复杂, 易产生歧义: ①若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 不可得也。(荀子·君道)
②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起义)
(四)“见”字被动句 ① 才高见屈,遭时而然。(论衡·自纪)
三、宾语前置句
何去何从
时不我待 唯利是图 夜以继日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句
疑问代词无论是作动词的宾语,还是作 介词的宾语,一般都要前置,这条规则在先 秦是比较严格的。这种句式有两个要点:⑴ 是疑问句代词作宾语。 “谁、何、奚、安、 孰、胡”等。⑵是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尤 其是作介词宾语的疑问代词前置,容易被我 们忽视。如: 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复合被动句
古汉语中常见的 句式
返回本章目录
是-代词
其是知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宪问》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论语·里仁》 古代汉语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孟子·梁惠王上》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
过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 《孙子·势篇》
中的“是 ”多为代 词,不是
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 判断词。
曹操《孙子序》
返回本章目录
三种活用句式
比喻 判断
因果 判断
特殊 判断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荀子·王霸》
曹公,豺虎也。 《赤壁之战》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
冯谖之计也。
《 战国策·齐策》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
折也。
《庄子·养生主》
夫战,勇气也。 《左传·庄公十年》 百乘,显使也。 《战国策·齐策》
《 左传·定公四年》 接用名词或名
助 竽也者,五声之长者也。
词性短语作谓
词
《韩非子·解老》
天下者,高祖天下。
语,加助词
“者”、“也”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表示判断。
返回本章目录
用副词的判断句
是皆秦之罪也。 《战国策·秦策》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皆”、
疑问代词作动 词的宾语,宾 语前置。此种 最为严格。
2.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否定句中代词 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作宾语,宾语
前置。两个条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件缺一不可。
返回本章目录
动词宾语前置-2
3.姜氏何厌之有? 《左传·隐公元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 宾语因强调
古汉语中常见文言特殊句式集锦
古汉语中常见文言特殊句式集锦一、判断句1,者……也……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②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④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⑤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2.在主谓之间,用“乃、必、亦、即、诚、皆、则、素、悉、本””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六国论》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3.用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判断。
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代词,这样)《石钟山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斯是陋室《陋室铭》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这种句子跟白话文“……不是……”的句式相当。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二、被动句(一)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韩愈《师说》)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司马光《赤壁之战》)2,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欧阳修《伶官传序》)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司马迁《陈涉世家》)为乡里所患《周处》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苏洵《六国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司马迁《鸿门宴》)3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文言句式和用法(一)判断句(明确表示“是”或“非”的句子)1.“者也”表判断(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3)刘备,天下枭雄。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 副词“乃”“亦”“即”“皆”“本”“必”等表判断(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3)梁父即楚将项燕(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5)环村居者皆猎户3. 动词“为”“是”表判断(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 否定副词“非”表否定判断(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2)予非文人画士(3)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二)被动句(受动者作主语的句子)要素:受动者、动作、被动词、施动者1.“为所”表被动(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为”表被动身死国灭,为天下笑3.“于”表被动(1)李氏子蟠……不拘于时(2)而君幸于赵王(3)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4.“见”表被动(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2)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5.“见、于”表被动(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6.“被”表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7. 意念被动(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功臣亡。
倒装(变式)句(和现代汉语语法相对而言)(三)宾语前置句(置宾语于谓语前)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1)古之人不余欺也(2)三岁贯女,莫我肯德[古汉语中常见否定词(否定副词)]不、毋、未、莫、弗、非、匪、靡、罔、无、勿[古汉语中常见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余、予、朕、自、己第二人称:尔、汝、若、而、乃第三人称:彼、其、之、焉、他、渠、伊注意:①“之”和“其”在某些语境中可以灵活地用作第一、二人称的代词。
古代汉语常见句式
古代汉语常见句式古代汉语句式判断句是指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句子,在文言文中,一般以名词或名词短语做谓语表示判断的语言形式。
主谓语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等,可以通过判断式来表现判断。
基本形式为:“……者,……也。
”例如:“___,阳城人也。
”变化形式包括:“……者……。
”、“……也。
”、“……者也。
”以及不使用“者”、“也”的形式。
主谓句间用“乃”、“为”、“则”、“诚”、“即”来表示判断,但它们不是判断词。
例如:“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使用“是”表判断是汉代以后的用法,这以前文言句中的“是”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复指上文,一般作判断句的主语。
否定句中的“非”表示否定判断,但也不是判断词。
练:在一组句子中,不同于其他句子句式的那个是判断句;在一组句子中,属于判断句的那个是哪个。
注意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小幅度改写每段话,使其更加流畅易懂。
1、分析并翻译下列定语后置的句子:①、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类型:数量词定语后置;翻译:又有谁能像我一样身临其境,感受到物质的浩瀚?)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类型:动词后置;翻译:跑了千里的马,一顿饭可能就吃光一石粟。
)③、比至___,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类型:数量词定语后置;翻译:到了___,车六七百辆,骑兵有一千余人,步兵数万。
)④、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类型:动词后置;翻译:人马因火灾或溺水而死亡的人数相当多。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类型:数量词定语后置;翻译:村里的少年们,都养了一只宠物虫子。
)⑥、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类型:定语后置;翻译:聚集了___少年们的高超技艺。
)⑦、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
类型:数量词定语后置;翻译:从十个弟子女中,都穿着精美的缯单衣。
)⑧、高……阴谋破去___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
类型:动词后置;翻译:高祖阴谋被揭穿,___所赐给公子___的封书也被截获。
)⑨、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训练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训练一、判断句式定义: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判定:文言文中,判断句有以下八种形式:(1)用“…者,…也”来表示。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用“…者…也”来表示,即主语后面不用“,”号。
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3)用“…者也”表示判断,翻译时“者也”不译。
例: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4)用“…也”来表示。
这有两种情况:例: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5)用动词“为”作判断,把“为”直接翻译成“是”,语序不变。
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6)用副词表示判断,这个副词不代替判断词,所以翻译时副词照样译,只在其后加判断词“是”。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7)用“是”表示判断。
例:斯是陋室——《陋室铭》(8)否定判断句,用“非…也”表示,“非”翻译成“不是”,“也”字不翻译。
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倒装句式定义: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判定: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主谓倒装例:甚矣,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2)宾语前置例:何陋之有(有何陋)——《陋室铭》(3)介词结构后置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例:投以骨(以骨投)——《狼》(4)状语后置例: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孙权劝学》(5)定语后置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例:鸢飞戾天(鸢)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三、省略句式定义: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判定: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省略主语例:(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2)省略谓语例: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3)省略宾语例:投(之)以骨——《狼》(4)省略介词“于”例:场主集薪(于,在)其中——《狼》(5)省略量词例: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口技》四、被动句式被动句的分类: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古汉语常见固定句式
古汉语常见固定句式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叫凝固结构。
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等十种。
1.表示疑问的习惯用法⑴如……何;若……何;奈……何。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译文: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②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译文: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③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译文:刚才出来,没有(和项羽)告辞,这怎么办呢?“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取吾壁,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拿走我们的和氏璧,却不给我们(秦许诺的)城池,该怎么办呢?在这种习惯说法中,如果插入“之”,就构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办”“怎么对付(处置,安顿)”,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左传·宣公十二年》)译文:荀林父侍奉君王,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他是国家江山的卫士,为什么要杀他呢?⑵“庸……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译文:我学习的是知识道理,又何必理会老师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
⑶“独……邪”“独……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①独不怜公子姊邪?(《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难道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蔺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唯独害怕廉颇将军吗?⑷“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古汉语中常见固定句式
古汉语中常见固定句式古汉语中常见固定句式(格式)1( 无以,由动词“无’’和介词“以”组成,可译为“没有用来……”、“无法”。
例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
例如:?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荆轲刺秦王》;项王未有以应。
《鸿门宴》3(何以,即“以何”之倒装。
表示疑问。
可译作“用什么办法”、“有什么”、“为什么”。
表反问,译为“怎么会或怎么能”例如:何以言之?《赤壁之战》何以战?《曹刿论战》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4(有所,译为“有……的”。
(人、物、事)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故患有所不避也。
《鱼我所欲也》5(无所,译为“没有……的”。
(人、物、事)几无所逃死。
《<指南录>后序》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鸿门宴》 6(安所,疑问代词“安"只能和“所”组合,表处所。
可译作“什么地方”。
如徐州不定,将军安所归乎,《三国志•荀彧传》7(何所,即“所何”,疑问代词前置。
是“所……者何为”的移位和压缩。
可译作“……的(人、物、事)干什么用”。
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8(无从、无以,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9(何如、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如: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赤壁之战》奈何取之尽锱珠,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殽之战》 10(如……何,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l1(奈……何,译成“把……怎么办”。
例如: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12(是故,是以,以是,以故,译为“因此,所以”。
例如: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文言文常见句式及解析
文言文句式大全一、倒装句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 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介宾结构后置 1.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2.宾语前置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②介宾倒装例: “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③谓宾倒装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
④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例:“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⑤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呢⑥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
例:是以谓之“文”也。
3.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①中心词+后置定语+者”,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
③数量词做定语后置例:“尝贻余核舟一”。
“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4.介宾结构后置①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
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句,②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
例:屠惧,投以骨。
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
二、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胜是阳城人)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是赵国的良将)2、句末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文言文中的各种句式及例句
文言文中的各种句式及例句文言文的句式一、判断句现代汉语的判断句用“是”作谓语,连接前后的名词、代词以及相应的短语进行判断,形式简捷单一;可是古汉语中的判断句的形式就比较多,有助词判断句、副词判断句、词序判断句以及动词判断句等.下面分别予以介绍.(一)助词判断句这类判断句就是所谓的“‘者’‘也’判断句”,实际上它是用词序来表判断的,助词“者”“也”只是用来表停顿和语气的,我们也可以把“者”“也”看作是这类判断句的标志.1、前“者”后“也”句.“……者,……也.”主语后面用“者”表提顿,谓语后面用“也”表判断语气.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最基本格式,后面介绍的三种形式,都是这种句式的变形.翻译时在主谓之间加“是”.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句子的主语谓语都是名词.译为: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数词.译为:这五点是预测胜利的方法.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谓短语加“者”作主语,判断原因或解释情况.译为:强大的秦国不敢出兵侵略赵国的原因,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啊.2、有“者”无“也”句.“……者, ……”主语后加“者”,谓语后无“也”.如: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侯列传》)主语是名词充当的.译为:天下是高祖的天下.至如信者,国仕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主语是动宾短语充当的.译为:至于像韩信,是国家独一无二的人才.3、无“者”有“也”句.“……,……也.”主语后“者”省去,谓语后用“也”煞尾.主语一般是名词、代词、动词,谓语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翻译时主谓间加“是”.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译为:打仗,靠的是勇气啊.我,子瑜友也.(《赤壁之战》)译为:我是子瑜的朋友.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和氏璧是天下所公认的宝贝.此谋攻之法也.(《谋攻》)译为:这是用谋略攻取的方法.4、“者”“也”在后句.“……,……者也.”主语后的“者”,移到谓语后和“也”连用,加强了语气.翻译时主谓间加“是”.如: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春秋》)译为:晏子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最漂亮的人.(二)副词判断句主要有副词“乃”“即”“则”“诚”“本”“非”等等.实际上这类判断句仍旧用词序来表示判断的,这些副词只是起了强调作用或否定作用.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副词看作是这些判断句的一个标志.1、“乃”字判断句用副词“乃”放在主谓之间,强调肯定性判断.翻译时把“乃”换为“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译为:应该被拥立为皇帝的是公子扶苏.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译为:如果事情不成功,这是天意啊.2、“即”字判断句“即”是副词,放在主谓之间,表示肯定判断,译为“就是”.如: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译为:项羽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大将项燕.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译为:就是现在一个挨一个地在墓中的这五个人.3、“则”字判断句用“则”这个副词,放在主谓之间,加强肯定判断.译为“就是”.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译为:这就是岳阳楼的宏大景观啊.此则余之罪也.译为:这就是我的罪过呀.4、“诚”字判断句用“诚”这个副词,放在主谓之间,强调肯定判断.译为“确实是”.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译为: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啊.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我确实知道不如徐公漂亮.5、“本”字判断句用“本”放在主谓之间,表示追本求原的判断.译为“本来是”.如:臣本布衣.(《出师表》)译为:我本来是一个平民百姓.问其人,本长安倡女.(《琵琶行》)译为:问她是什么地方的人,她回答说她本是长安的歌女.6、“非”字判断句用“非”放在主谓之间,否定谓语,形成一个否定判断句.译为“不是”.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译为: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此物固非西产.(《促织》)译为:蟋蟀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的出产.此外,副词“固”“皆”“亦”有时也用于判断句中帮助判断,我们可以从上下文的关系中来判断.(三)动词判断句1、“为”字判断句“为”,动词,一般用在不以“也”字煞尾的判断句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译为:如今人家正好是刀和案板,我们是鱼和肉,还告辞什么呢?此为何若人?(《公输》)译为:这是怎么样的人?2、“是”字判断句“是”,在古汉语中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动词很少见,仅在接近当时口语的文学作品中出现,汉魏以后渐多.如: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吴)巨是凡人.(《赤壁之战》)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二、被动句被动句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主语是受事.即谓语动词所发出的动作行为要涉及到主语,要落实到主语的头上,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如:球被我打.“球”这个主语承受了谓语“打”的动作.)这个特点和现代汉语是完全相同的,只不过古汉语被动句的形式要多得多.下面分别予以介绍.(一)“见”“于”被动句.1、见+动+于+施动者.这是“见”“于”被动句的基本格式.“见”,助词,用在动词谓语前;“于”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后引出施动者,和施动者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一般要挪到动词谓语前.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我确实担心被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译为:我常常被内行的人耻笑.2、见+动.“见”,助词,用在动词前表被动.这是“见”“于”被动句基本格式的一种变形.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众人都醉了惟独我醒着,因此被流放.3、动+于+施动者.“于”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后引出施动者,和施动者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一般要挪到动词谓语前作状语.这是“见”“于”被动句基本的另一种变形.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译为:劳心的人统治别人,劳力的人被别人统治.外欺于张仪,内惑于郑袖.(《屈原》译为:在外被张仪欺骗,在内被郑袖迷惑.4、受+动+于+施动者也是“见”“于”被动句基本格式的一种变形,只是用“受”替换了“见”,其它未变.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译为: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上十万的军队,被人控制.(二)“为”“所”被动句1、为+施动者+所+动这是“为”“所”被动句基本格式,“为”是介词,引出施动者,“所”是助词,用在动词谓语前,翻译时“为”翻译为“被”,“所”删去不译.如: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译为: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汝等怯懦,为蛇所食.(《搜身记·李寄》)译为:你们这些人怯懦软弱,被蛇吃掉.2、为+所+动这是“为”“所”被动句基本格式一种变形,“为”“所”连用,并不引出施动者.如: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译为:你们都将被俘虏.官军加讨,屡为所败.(《旧唐书·黄巢传》)译为:官军讨伐他们,但多次被打败.3、为+施动者+动这是“为”“所”被动句基本格式另一种变形,“为”是介词,引出施动者,用在动词谓语前,翻译时“为”翻译为“被”.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译为:他自己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4、为+动这是“为”“所”被动句基本格式又一种变形,“为”是介词,直接用在动词谓语前,翻译时“为”翻译为“被”.如: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译为:情节重大的被杀掉,情节轻微的被怀疑.(三)被字被动句被字被动句先秦时比较少见,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汉语被字句的主要形式.1、被+动“被”是介词,直接用在动词谓语前,不引出施动者,用法和现代汉语相同.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译为: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反被诽谤,能不怨愤吗?2、被+动+于+施动者“被”是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前;“于”也是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后引出施动者,和施动者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一般要挪到动词谓语前.如:燕以万乘之势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译为:燕国凭着万辆战车的实力,却被赵国围困.(四)意合被动句这类被动句不借助任何表被动的介词,完全以主动句的形式表达被动句的内容,我们只能通过“主语是受事”这一被动句的特点来判断它.翻译时加“被”就行了.如: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这个主语承受了谓语“放逐”这个动作,主语是受事.所以这个句子是被动句.全句译为:屈原被放逐,才写出了《离骚》.帝感其诚.(《愚公移山》)主语“帝”可以发出“感”这个动作,但我们往后分析一下,“其诚”这个宾语不是“感”支配的对象,而是“感”的施动者,由此可见,主语“帝”是受动者,即主语是受事.所以,这个句子是被动句.译为:天帝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三、变式句变式句就是倒装句,现在讲一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倒装句,常见的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后置等等.(一)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就是把动词的宾语提到动词之前或把介词的宾语提到介词之前的一种句式.有以下四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如: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本句有否定否词“不”,说明它是否定句,代词“我”是宾语,两个条件都符合,那么代词宾语“我”就提到了动词谓语“与”前.译为:时间一天天地流逝,再也不会有更多的光阴给我.诸侯之礼,我未之学也.(《孟子·滕文公上》)译为:诸侯的礼仪,我没有学过它.世溷浊而莫余知也,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译为:社会一片混浊,没有人了解我啊,我将昂首阔步,不予理睬.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礼记·大学》)译为:所说的让一个人思想诚实,就是不欺骗自己.2、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如:这条规则是比较严格的,在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或介词的宾语一般都要前置.如: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这个句子是疑问句,疑问代词“安”提到了动词“在”之前,常式句应是“在安”,这个句子却变成了“安在”.译为:项王问:“沛公在哪里?”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即“操何”.译为:大王来带了什么礼物?吾谁敢怨?(《左传·昭公二十年》)“谁敢怨”即“敢怨谁”.译为:我敢怨恨谁呢?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何以”应是“以何”.这个句子是介词“以”的宾语“何”前置了.译为:您回去后,用什么报答我?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应是“与谁”.这个句子也是介词“与”的宾语“谁”前置了.译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是同道呢?3、助词“之”或“是”提宾.如:宋何罪之有?(《公输》)“何罪之有”即“有何罪”.“之”,助词,放在动词“有”前作提宾标志,把宾语“何罪”提到动词“有”之前.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之”助词,将宾语“句读”提到动词“知”之前.“惑之不解”同样.译为:不懂得文章的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孟子·滕文公下》)“戎狄是膺”即“膺戎狄”,“荆舒是惩”即“惩荆舒”.译为:攻击戎狄,惩罚荆舒.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罚颛臾》)“尔是过”即“过尔”.“过”,责备.译为:求呀!恐怕该责备你吧?另外,用“之”“是”提宾后,又常常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副词“唯”,以强调语气,构成“唯……是(之)……”的格式.翻译时调顺语序,“是(之)”不译,“唯”译为“只”,有时也可不译.如:唯陈言之务去.(韩愈《樊绍述墓志铭》)译为:只务必去掉陈言.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译为:只看我的马头.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译为:只推荐有才能的人,我得到他们并且重用他们.有时,“之”提宾时,在“之”和动词之间加上一个“为”字.如: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孟子·尽心上》)译为:聪明的人没有不应该知道的,但要急于知道当前最重要的事.4、其它有时,为了强调宾语或诗歌中音韵的需要,也把宾语前置.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一言以蔽之”即“以一言蔽之”.译为:《诗经》有三百首,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叫做“思想上不邪恶”.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一以当十”即“以一当十”.译为:楚国的战士没有不用一个人抵挡十个敌人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即“应笑我多情”.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即“无觅英雄”.(二)定语后置句古汉语中的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但有时为了强调或行文的需要而把强调的定语或较长的定语移到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就叫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也有一定的格式.1、“之”“者”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语+者”这是定语后置句的主要格式.“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者”放在定语的后面.翻译时要调过来.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头”.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冯婉贞》)“少年之精技击者”即“精技击之少年”.译为:于是召集谢庄的精通武术的年青人.2、“之”字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语”借助“之”,把定语移到中心词之后,以起强调作用.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爪牙之利”即“利爪牙”,“筋骨之强”即“强筋骨”.译为: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壮的筋骨.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惠之百亩.(屈原《离骚》)“兰之九畹”即“九畹兰”,“惠之百亩”即“百亩惠”.译为:我已经培育了九畹兰花啊,又栽种了百亩惠草.3、“者”字后置句.“中心词+定语+者”定语带上“者”,直接放在中心词之后.如: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孟子·离妻上》)“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即“有一妻一妾而处室人”.译为:齐国有一个与妻妾同住一室的人.亦雁荡具体而微者.(《梦溪笔谈·雁荡山》)“雁荡具体而微”即“具体而微雁荡”.译为:也是形体完备而微小的雁荡山.4、“而”“者”后置句.“中心词+而+定语+者”“而”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者”放在定语的后面.翻译时要调过来.如: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卫灵公》)“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即“可终身行之之一言”.译为:有可以终身实行的一句话吗?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穷民而无告者”即“无告之穷民”.译为:这四种人,是天下走投无路而又无依无靠的老百姓.(三)介宾后置句从严格意义上讲,介宾后置并不是变式句,只不过是古人习惯用介宾短语作补语,而今人喜欢用它作状语罢了.因此,翻译时,我们把古人的介宾短语补语挪到状语位置就行了.如: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拘于时”即“于时拘”,“学于余”即“于余学”,介宾短语补语调到状语的位置.译为:李家的孩子蟠……不[受时俗]约束,[向我]学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取之于蓝”即“于蓝取之”,“青于蓝”即“于蓝青”.译为: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蓼蓝]更深.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译为:五亩住宅大的土地,[把桑树]种在上面.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申之以孝悌之义”即“以孝悌之义申之”,“负戴于道路”即“于道路负戴”.译为:[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四)主谓倒装句这类句子和现代汉语相同,一般在感叹句、疑问句中出现,翻译时仍保留倒装语序,不调整.如:贤哉,回也!(《论语·雍也》)谓语是“贤”,主语是“回”,把谓语提到了主语前,强调谓语.译为:多么高尚啊,颜回!谁欤,哭者?(《苛政猛于虎》)译为:谁呢,哭的人?四、省略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要不发生歧义,就可以省去句子的某些成分.这些省去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省略句.古汉语省略句的省略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同,都是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但省略的成分却要广得多,如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介词省略、分句省略等等.(一)主语省略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之”不能作主语,当需要第三人称作主语时,或重复前句名词,或干脆省略,所以古汉语中主语省略就比较多.1、承前省.如: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是承前主省主.译为:病发生在皮肤,是汤熨所能治好的;(病)发生在肌肉;用针砭就能治好;(病)发生在肠胃,可以用火剂汤药来治疗.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是承前宾省主.译为:永州的野外出产怪蛇,(蛇)身黑色的底子上有着白色的花纹.2、蒙后省.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蒙后主省主.译为:(您)估计我到了咱们军营中,您再进去.3、对话省.如:蔺相如固止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由于是对话环境,对话的主语都省略了,甚至连对话内容里的主语也省略了.译为:蔺相如坚决制止住他们,(蔺相如)说:“你们比一下廉将军和秦王,谁厉害?”(舍人们)说:“(廉将军)不如秦王.”(二)谓语省略一般情况下,谓语省略较少,但古汉语时有所见.译时一般要补出.1、承前省.如: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承前谓省谓.译为:陈胜封自己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2、蒙后省.如: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蒙后谓省谓.译为: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3、对话省.如:齐威王欲将孙膑,孙膑谢曰:“刑余之人不可().”(《孙膑》)对话环境中省略谓语“将”.译为:齐威王想拜孙膑为主将,孙膑推辞说:“我是受过膑刑的人,不能(担任主将).”(三)宾语省略1、动词的宾语的省略动词宾语的省略,一般都是承前省,省略的往往都是多次“之”.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叶公好龙》)承前宾省宾.译为:叶公看见它,连忙躲开(它)逃走.如果动词后已有介宾短语作补语,它的宾语(代词)也往往省略.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译为:孙权起身上厕所,鲁肃追(他)到檐下.否定句中,代词作的宾语也常省略.如: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指南录〉后序》)译为:在扬州城下,进退不由(自己).2、介词的宾语的省略介词“以”“与”“为”等之后的代词宾语常常被省略.(“于”后的不省.)如: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孙膑》)译为:齐国的使者把(他)当作奇才,秘密的用车子载着,同(他)一起到齐国.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很不高兴,给(赵王)敲了一下缶.(四)兼语省略在兼语句中,使令动词“使”“令”等后的代词兼语常常省略.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译为: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就派(他)到边境去带兵打仗.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译为:就邀请(渔人)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来招待他.(五)介词省略现代汉语的介词一般不省略,但古汉语的“以”“于”在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时,常被省略,如果同时有宾语,更易于被省略.1、介词“于”的省略.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于咸阳”作“聚”的补语,同时有宾语“之”,因此,介词“于”省略.译为:收没天下的武器,把这些武器集中(到)咸阳.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现在我到了,大王(在)偏殿接见我.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译为:屈原来到江滨,披散着头发(在)湖边,一边走着一边吟诗.2、介词“以”的省略.如: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译为: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它,何况是活马呢?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促织》)译为:又(用)鸡试验斗蟋蟀,果真像成名说的.(六)分句的省略古汉语中,有时也出现分句省略的情况,要通过上下文来分辨,翻译时要补出来.如: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译为:吓得乱叫乱嚷的,(不仅是人),即使是猪狗也不得安宁呀.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译为:项伯杀了一个人,(按律当斩),我救活了他.五、比较句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人或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叫比较,这样的句子就叫比较句.比较句由比较的前项——比较者、比较的后项——参照系、比较动词——比、于、视、比较的标准这四部分组成.————————贴吧原帖中还有些练习.。
古汉语常用句式
(一)判断句的格式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②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为”,找。“为之辞”,替它找个借口。
(四)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
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应句式的语序不同。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此为作动词的宾语前置。
②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此为作介词的宾语间置。
①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逼兵势”,逼于兵势,被兵势所逼。
②又试之鸡。(《促织》)──试之鸡,试之以鸡,用鸡去试验它。
(六)习惯句式
所谓习惯句式,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固定的句式。
1.不亦……乎?
在这个格式中,“亦”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可译为“不是……吗”“不也……吗”。如:
8.有以……,无以……
对这种句式的结构,多数语法著作所作的分析是:“有以……”“无以……”等于说“有所以……”“无所以……”,“有”“无”是动词作谓语,它后边是一个省略形式的“所”字短语充当宾语。可译为:“(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等。如:
①诚能得樊将军首与
5.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肯定语气。如: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汉语句式
古汉语句式
1. 古汉语的判断句啊,那可真是有趣得很呢!就像“陈胜者,阳城人也”,这不就很直白地告诉我们陈胜是阳城人嘛!
2. 宾语前置句呢,哇,那真的是特别啊!像“何陋之有”,不就是把“有何陋”给颠倒过来了嘛,多有意思呀!
3. 古汉语的被动句呀,嘿,“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这不就是说被贤能的人利用嘛,是不是很好理解呀!
4. 还有那省略句呢,哎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里面就省略了很多内容呀,得仔细琢磨才有趣呢!
5. 古汉语的固定句式也很有魅力呀!比如“如……何”,就像“如太行、王屋何”,这是在问拿太行、王屋怎么办呀,多生动!
6. 主谓倒置句哟,“甚矣,汝之不惠”,把“汝之不惠”放后面,强调得多明显呀,真神奇!
7. 古汉语的介宾短语后置句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把“于其身”放后面,感觉就不一样了呢!
8. 定语后置句呀,“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把“利”和“强”放后面来修饰,多特别呀!
9. 古汉语的兼语句也有意思呢,“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一个句子里有两个动作,真好玩!。
古汉语特殊句式
古汉语特殊句式
以下是一些古汉语的特殊句式:
1. 倒装句:在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之间有时会使用“倒装句”,即将谓语提前。
最著名的例子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2. 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主语、宾语、定语等情况非常普遍。
最著名的例子是“吾与点同舟过三峡,猿鸣三声泪沾巾”。
3. 对仗句:在古汉语中,句子的结构往往需要对仗,即主语和宾语、谓语和补语、定语和中心语等之间需要相对立。
最著名的例子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4. 比兴句:比兴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比喻和象征来表达所要表达的感情和思想。
在古汉语中,比兴句经常使用。
最著名的例子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5. 反复句:反复句是指反复使用同一个词语或短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最著名的例子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词序不当句:在古汉语中,有些词语的词序可能是错误的,这也会导致句子的语法结构混乱。
最著名的例子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些特殊句式在古汉语写作中非常常见,可以帮助作家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汉语的常见句式
根据语气分,和现代汉语一样,古汉语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下面要讲的不是这类分类标准,而是根据常见的情况来分类。
一、判断句
1.主语后面用“者”,谓语后面用“也”来表示判断。
标准形式:……者,……也。
变化形式:……,……也。
……者也。
……也者,……者也。
例a.臣之所好者,道也。
b.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c.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2.意义上表判断
例:a.晋鄙,嚄啫宿将。
b.刘备天下枭雄。
3.用“乃”“即”“则”“为”“是”表判断例:a.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b.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
c.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e.巨是凡人。
(“是”作判断动词从汉朝开始)
二、被动句
1.标准格式:
为……所……
……为所……
于、见、为、被
见……于……
受……于……
上述的词都是介词(只有“所”是助词,但中学生可以不理会它)例:a.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d.而君幸于赵王。
暴见于王。
e.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f.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古汉语不多见)
g.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h.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吾计决矣。
2.意义上表被动
无明显标志,但从语境上可以判断。
例: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这一种考得较多,要留心辨认。
三、疑问句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
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
疑问词{
疑问语气词:乎诸欤耶(与邪)
否定词:不毋无勿弗未否非莫
例:a.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b.若不阕秦,将焉取之?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与妻书》)
e.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f.孔子曰:“何陋之有?”
反问、设问,在句式上都属疑问。
四、否定句
文言文中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副词。
例:a.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b.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c.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五、省略句
主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于”省略、谓语省略,等等。
例:a.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b.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
c.史朝夕(俟于)狱门外。
六、倒装句(4种)
1.主谓倒装
例:a.痛哉斯言。
b.甚矣,汝之不惠。
2.宾语前置
有几种特殊规定。
下列情况,在古汉语中是正常语序,非这样做不可。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介宾也一样)
例:a.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
b.时人莫之许也。
c.莫我肯顾。
d.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一点古代要求很严格。
例:a.臣实不才,又敢谁怨?(《左传》)
b.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c.子归,何以报我?
d.而今安在哉?
e.子何恃而往?
③用助词“之”作标志
例:a.夫晋,何厌之有?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④用助词“是”作标志
例:a.唯命是从。
b.唯余马首是瞻。
⑤“是”当代词作宾语,可前置。
(少见)例:a.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这是根据前后文来理解判断的。
)
b.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
后置后作补语。
例:a.俱告以事。
4.定语后置
正常语序,定于在中心语前面。
在古汉语中,为了突出定语,把定语置于中心于之后。
①用助词“者”作标志
中心语+定语+者
例:a.楚人有涉江者。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村中少年好事者。
d.荆州之民附操者。
以上形式可改为正常语序:
定语+之+中心语
②用“之”和“者”共同作标志
中心语+之+定语+者
例:a.石之突露偃蹇者。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以上形式可改换为正常语序:
定语+之+中心语
③用“之”作标志
例: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④数词定语后置(也包括数量词)
例:a.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这句有争议)b.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