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新学案人教高中历史选修1检测: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2课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第2课
一、选择题
1.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不包括()
A.王韬B.薛福成
C.郑观应D.谭嗣同
解析:谭嗣同是19世纪末维新派的代表,不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
答案: D
2.促使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开展的主要动因是()
A.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潮流
C.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妥协退让
D.康、梁具有强烈的爱国救亡思想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维新变法的动因的理解能力,应从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角度思考。
答案: A
3.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的真正目的是()
A.借孔子之名宣传进化论思想
B.斥责孔孟之道的虚伪
C.强化封建教条的统治地位
D.提倡新学,反对儒学思想
解析:任何思想都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儒家思想是封建统治基础,康有为把封建统治者奉为教条的儒家经典斥责为伪经,实质目的是传播新学,为其维新变法服务。
答案: D
4.康有为改造儒学思想为变法活动服务,主要是因为()
A.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与封建思想斗争的策略
C.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D.自幼接受正统的儒学教育
解析:改造儒家思想,说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不敢彻底地和儒家思想决裂,从根本上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方面的软弱性。
答案: A
5.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解析: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把自己的变法理论和儒家思想相结合,题干中的孔子换上了西装,就是这层意思,因此应选择C。
答案: C
6.维新变法能够从一种思潮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的关键是()
A.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B.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D.维新变法得到了光绪帝的支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可以从“公车上书”的性质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判断出答案为A。
答案: A
7.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寻找中日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解析:维新运动中梁启超的主要活动是强调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答案: A
8.如果看到右面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
A.谭嗣同B.梁启超
C.康有为D.严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理解能力。“人头猴身”体现了进化论思想,
四个选项中只有严复借助达尔文进化论,宣传变法主张。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年来,泰西专以分中国为说,报章议论,公托义声,其分割之图,传遍大地,擘画详明,绝无隐讳。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二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救亡决论》材料三康有为建议:“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康有为上书的背景。
(2)材料二中反映了什么思想主张?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可以看出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变化?
解析:第(1)问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泰西专以分中国……分割之图……绝无隐讳”加以概括。第(2)问注意材料二中关键信息的提取,如诸国变法——强,守旧——亡;全变——强,小变——亡等。第(3)问通过对比很容易找出变化的表现,变化原因要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方面去思考、分析。
答案:(1)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强烈要求实行全面的维新变法。
(3)材料二中主张全面改革变法,而材料三却畏首畏尾,思想明显趋向保守,不敢主张废除旧衙门和罢免守旧大臣。
原因:一是由于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