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专题九戊戌变法2百日维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戊戌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开办京师大学堂 B.废除八股 C.设立译书局 D.废除科学考试 4、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人人封 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书,民间疾苦, 悉达天听”。反映的内容是 A.命各省保荐,引进人才 B.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C.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D.设邮政局’
兴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 本主义农工商业及交通运输、 采矿业。
学习西方,育科技实用人才。 建立新式军队,更新武器装 备,增强海军实力
文化上 文明开化,学习西方;建立近 改科举,废八股;设近代学校, 代教育体制;生活习惯西化;
强化皇道思想。
军事上 建立新式Leabharlann Baidu队,实现强兵
目标,开始对外扩张。
经比较,中国维新内容较日本有哪些局限?
九2 百日维新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社会原因: 经济基础: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基础: 早期维新思想的传播及引导 组织基础: 强学会、保国会等政治团体的成立 重要条件: 光绪帝支持;康、梁个人努力 国际环境: 资本主义发展是当时潮流

除旧
政 裁撤 治 经 裁撤 济 驿站 军 裁汰 事
容 布 新 准 许
进步性和局限性 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治,在一定 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进步: 未涉及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 局限: 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进步:未触动到封建土地所有制 局限:利于增强军事力 进步:加强对人民的统 量 局限:治 利于西学的传播和教育发展 未深入民众与民众运动相结合 进步: 局限:
大集群臣,诏定国是; 许天下士民上书;设立制度局
这个奏折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守旧势力:慈禧太后(后党)
维新力量:光绪帝(帝党)
光绪帝老师:翁同和 直隶总督:荣禄 新军统领:袁世凯 (一品大臣1830—1904 )
荣禄训康有为:“你老是变法呀,变法,你可知道祖 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康有为回答说:“祖宗之法是 用来治理祖宗的领土的。今天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 祖宗的那套法还有什么用呢,就拿总理衙门来说,祖 宗的法里并没有,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
1、1898年6曰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 “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革旧 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 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 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 中的态度是 A.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争夺 B.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C.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 D.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三、戊戌余音:维新变法的影响 P80世合3
1、性质: 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性。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符 合历史发展趋势。) 2、政治: 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具有启蒙 3、思想: 性。(维新思想使国人心态变,学习西方成时尚,变 革成为一股潮流,清末新政沿用维新方案是例证。) 4、经济:
2、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 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 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 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 厂附近分设轧花、柞油两厂。以上材料反映 的信息正确的是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 的发展 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戊戌变法的背景
维新变法过程 (1)兴起: 公车上书 揭开了维新变法 的改革的序幕 (2)发展:兴办 学堂 、成立 团体、创办 报刊 (3)高潮: 戊戌变法 (又称百日维新)
一、戊戌变法高潮:百日维新
1、直接推动原因
• 具体表现: ①康有为1897年上书 《应诏统筹全局折》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国人呼声再起
7、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近代化内容出 现新的变化,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 制创新”。导致这种转变的内在因素是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5、文化:
项目
明治维新(19 戊戌变法(19末) 中) 失败 成功
社会背景 领导力量 具体措施 国际环境
项目 社会 背景 领导 力量 具体 措施 国际 环境
明治维新(19中) 成功
戊戌变法(19末) 失败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倒幕派实力强大 掌握了政权、武装 大刀阔斧,全面推行 资产阶级弱小,寄希望 于无实权的皇帝
思考:光绪帝在戊戌变法的三个月中, 政令频出,反映了他的什么心情? ①不甘作亡国君(康有为多次上 (1)积极推行变法、除旧布 书,坚定了决心); 新的坚定决心。 ②亲政后无实权,借变法巩固自 (2)推行变法的急切心情和政 治斗争经验的不足。 己的统治。
延伸:光绪帝为什么会支持维新变法

3、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未上达,但传抄影响甚大,引进光绪重视。
②康有为1898年上书----引起光绪帝共鸣 ③进呈《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
-----坚定光绪帝决心
(施政纲领)
④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保国会 -----奠定组织基础
危亡险境“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 则亡”;“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 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折誓戒, 除旧布新,与民更始。„„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 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 „„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 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略如圣祖设南书房,世宗设军 机处例。重定章程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 折》1898.1.29第六书 康有为在奏折中提出了有关变法的哪三项预备性措施?
奖 励 训 练 学 文 校 废除 教 学
4、百日维新的评价
⑴进步性:
①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政治、经济、文化的措施) ②这些变法措施的推行,有爱国性和进步 性(有利于),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
序。 ⑵局限性:政治、经济、文化
能 力 提 升
★百日维新的特点P81世
①涉及领域: 较广泛,有除旧布新的气象 ,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 ②推行范围:仅上层,未深入民众。 ③推行者: 无实权,力量薄弱 ④方法: 过急躁 。 ⑤目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⑥性质: ⑦作用:
5、下列各项属戊戌变法内容的是①筹划海 防,成立海军衙门②设议院、开国会、定宪 法,实行君主立宪③开办京师大学堂④废除 八股取士⑤学校不读四书五经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⑤
6、对维新变法运动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 改革运动 B、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救亡图存 运动 C、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D、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 运动
二、戊戌政变(维新变法的失败) 1、标志:戊戌政变。(1898) 2、概况:
林 旭
谭 嗣 同
刘 光 第
杨 锐
杨 深 秀
康 广 仁
我 自 横 刀 向 天 笑
去 留 肝 胆 两 昆 仑
探究活动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①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 (1)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破坏。 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②对外国侵略者抱有幻想。 (2)袁世凯的出卖。 ③脱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 (3)根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 协——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 (4)客观环境:列强掀起瓜分中 ——教训: 国的狂潮。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
①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②西方集中侵略中国的 (有利的国际环境)
①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 ②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 的狂潮
切入措施——中日维新内容比较
日 本
加强中央集权;颁布1889 年宪法,确保天皇权力。
中 国
新政人才;裁减冗员及特权
政治上 废藩置县、废除等级制度、 鼓励图新、上书言事;重视 1 经济上 改革币制;土地私有;殖产 设立机构,鼓励发展近代资
2、百日维新 (1)标志:1898年6月, 光绪帝颁布 《定国是 诏》。
(2)概况:1898年6月11 日-9月21日, 共103天, 史称“百日维新”。
军机四卿
谭嗣同 刘光第 杨锐 林旭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骨干中坚,实际上为光绪帝 周围的翁同龢、杨深秀(1849—1898)等“帝党”; 而具体执行者为“军机四卿”或“四章京”。皆由光 绪帝授予四品卿衔,参预新政,当时有关新政的诏书 全由四章京代皇上草拟。四章京掌握实权,按照梁启 超的说法是“名为章京,实为宰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