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血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血液
1.血液的组成:由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
血浆:基本成分为水和溶解于其中的多种电解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一些气体。另一成分是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
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 (RBC)、白细胞 (WBC)和血小板三类,其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白细胞最少。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由于血液中自细胞和血小板仅占总容积的0.15%-1%,故血细胞比容可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相对浓度。红细胞在血管系统中的分布不均匀,大血管中血液的血细胞比容略高于微血管。
2.血液的理化性质:
①血液的比重:全血的比重1.050-1.06,与红细胞数量成正比,血浆的比1.025-1.030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红细胞的比重1.090-1.092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②血液的粘度:液体的粘度来源于液体内部分子或颗粒问的摩擦,即内摩擦。如果以水的粘度为1,则全血的相对粘度为4-5,血浆的相对粘度为1.6-2.4 (温度为37℃时)。当温度不变时,全血的粘度主要决定于血细胞比容的高低,血浆的粘度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③血浆渗透压:溶液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 (分子或离子)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血浆渗透浓度约为300mmol/L,包括晶体渗透压(80%来自Na+和Cl-)和胶体渗透压(75%-80%来自白蛋白)),晶体渗透压对细胞内外水平衡起重要作用,血浆胶体渗透压较低,但在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起重要的作用。等渗溶液:在临床上和生理实验中所使用的各种溶液,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称为等渗溶液,浓度为0.85%的NaCl溶液为等渗溶液。把能够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和大小的溶液称为等张溶液 0.85%NaC溶液既是等渗溶液,也是等张溶液;1.9%尿素虽是等渗溶液,却不是等张溶液。
④血浆pH值:为7.35-7.45,血浆内的缓冲物质主要包括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和Na2HPO4/NaH2PO4三个缓冲对,其中最重要的是NaHCO3/H2CO3。
3.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①可塑变形性: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的能力,红细胞血管中循环运行时,须经过变形才能通过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可塑变形性是红细胞生存所需的最重要的特性。变形性取决于几何形状、红细胞内粘度、红细胞膜弹性。
②悬浮稳定性:将盛有抗凝血的血沉管垂直静置,尽管红细胞的比重大于血浆,但正常时红细胞下沉缓慢,表明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红细胞的这一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 (ESR)。沉降率愈快,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愈小。决定红细胞叠连快慢的因素不在于红细胞本身,而在于血浆成分的变化。若将正常人的红细胞置于红细胞沉降率快者的血浆中,红细胞也会较快发生叠连而沉降率加速,而将红细胞沉降率快者的红细胞置于正常人的血浆中,则沉降率正常。通常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和胆固醇的含量增高时,可加速红细胞叠连和沉降率;血浆中白蛋白、卵磷脂的含量增多时则可抑制叠连发生,使沉降率减慢。
③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简称脆性。红细胞在等渗的0.85%NaCl溶液中可保持其正常形态和大小。
4.红细胞的生成调节:
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叶酸和维生素B12是红细胞成熟所必需的物质。缺铁可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时,DNA的合成减少,幼红细胞分裂增殖减慢,红细胞体积增大,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的吸收需要内因子,当胃大部分切除或胃壁细胞损伤,机体缺乏内因子,或体内产生抗内因子抗体,或回肠被切除后,均可因维生素B12吸收障碍而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过程主要受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调节,EPO是由肾产生的,组织缺氧是促进EPO分泌的重要生理因素。任何引起肾氧供不足的因素,如贫血、缺氧或肾血流减少,均可促进EPO的合成与分泌,使血浆EPO含量增加。雄激素也可提高血浆中EPO的浓度,促进红细胞的生成。雌激素可降低红系祖细胞对EPO的反应,抑制红细胞的生成。
6.白细胞的生成调节:粒细胞的生成受一组集落刺激因子(CSF)的调节。
7.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①黏附: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黏着称为血小板黏附.血小板的黏附需要血小板膜上的糖蛋白(GPIb/IX/V复合物)、内皮下成分(主要是胶原纤维)和vWF的参与。
②释放:血小板受刺激后将储存在致密体、α-颗粒或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称为血小板释放或血小板分泌。释放的物质主要有ADP、ATP、5-羟色胺(5-HT)、Ca2+、β-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因4(PF4)、vWF、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因子V (PF5)、凝血酶敏感蛋白、TXA2 ③聚集: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黏着,称为血小板聚集。这一过程需要纤维蛋白原、Ca2+和血小板膜上GPⅡb/Ⅲa的参与。生理性致聚剂主要有ADP、肾上腺素、5-HT、组胺、胶原、凝血酶、TXA2等;病理性致聚剂有细菌、病菌、免疫复合物、药物等。血小板释放的TXA2具有强烈的聚集血小板和缩血管作用。
④收缩:血小板具有收缩能力,与血小板的收缩蛋白有关。血小板活化后,胞质内Ca2+浓度增高可引起血小板的收缩反应。当血凝块中的血小板发生收缩时,可使血块回缩。
⑤吸附:血小板表面可吸附血浆中多种凝血因子。如果血管内皮破损,随着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于破损的局部,可使局部凝血因子浓度升高,有利于血液凝固和生理止血。
8.血小板的生成调节: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生成受血小板生成素 (TPO)的调节。TPO主要由肝实质细胞产生,肾也少量产生。
9.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的现象。出血时间:临床上常用小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自然流出,然后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基本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1)血管收缩生理性止血首先表现为受损血管局部和附近的小血管收缩,使局部血流减少。若血管破损不大,可使血管破口封闭,从而制止出血。
2)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血管损伤后,由于内皮下胶原的暴露,1-2s内即有少量的血小板黏附于内皮下的胶原上,这是形成止血栓的第一步,血小板大量聚集并黏附于已经固定于胶原纤维上的血小板上,形成血小板止血栓,从而将伤口堵上,也称一期止血。
3)血液凝固血管受损也可启动凝血系统,在局部迅速发生血液凝固,使血浆中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并交织成网,以加固止血栓,称二期止血
10.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的过程。纤维蛋白交织成网,把血细胞和其他成分网罗在内,形成血凝块。
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已知的凝血因子主要有14种,存在于新鲜血浆中,且多数在肝内合成,其中FⅡ、FⅦ、FⅨ、F X的生成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故它们又称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的分子中均含有γ-羧基谷氨酸,和Ca2+结合后可发生变构,暴露出与磷脂结合的部位而参与凝血。当肝脏病变时,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过程:血液凝固是由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的凝血酶,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凝血过程可分为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也称凝血酶原激活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三个基本步骤。见附页
11.血液凝固的负性调控:
1)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正常的血管内皮作为一个屏障,可防止凝血因子、血小板与内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