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物理学(第二章讲稿)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的总动量由电子的轨道角动量和自旋 角动量以矢量叠加方式合成,主要由:L- S,jj和LS+jj 耦合三种
L-S耦合:各电子的轨道运动间有较强的相
互作用∑li → L,∑si →S , J=S+L
发生与原子序数较小的原子中(Z<32)。 j-j耦合:各电子轨道运动与本身的自旋相互
作用较强,∑(li+si) → ji,∑ji →J ,Z>82 LS+jj耦合: 32<Z<82 铁磁体中,原子的总角动量大都属于L-S耦合
3.洪特规则(Hund’s Rule) (适合于L-S耦合) 目的:确定基态的电子组态和动量矩。 I. 在Pauli原则允许下,S取最大值,
S= ∑ms Ⅱ.总轨道量子数L在上述条件下可能的最
大值, L= ∑ml III.次壳层未半满时, J=|L-S|; IV. 次壳层半满或超过一半时,J=L+
3s2
3p6
3d10
b.原子中电子基态分布服从规则:
泡利不相容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
c.电子填充方式(依电子组态能量高低)
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
结论:满壳层电子的总动量矩和总磁矩为零,只有未
成对的电子磁矩对原子的总磁矩作贡献,未满壳层——
磁性电子壳层
2.角动量耦合
(μS)┴在一个进动周期中平均值为零。
∴ 原子的有效磁矩等于μL与μS 平行于PJ的
分量和,即:
PJ
PS
J
L
s
PJ
PL
PL L(L 1), PS S(S 1), μL
μS
L L(L 1)B , s S(S 1)B μJ
μL-S
cos
PL
PJ
J(J 2
第二章 磁性的起源
第一节 第二节
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 原子磁矩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稀土及过渡元素的有效玻尔磁子 轨道角动量的冻结(晶体场效应) 合金的磁性
返回 结束放映
第一节 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
物质的磁性来源于原子的磁性,研究原子磁性是研究 物质磁性的基础。
原子的磁性来源于原子中电子及原子核的磁矩。 原子核磁矩很小,在我们所考虑的问题中可以忽略。 电子磁矩(轨道磁矩、自旋磁矩) →原子的磁矩。即:
S
4.原子磁矩计算
根据原子的矢量模型,原子总角动量PJ是总
轨道角动量PL与总自旋角动量PS的矢量和:
PJ PL PS J J 1
总角量子数:J=L+S, L+S-1,…… |L-S|。
原子总角动量在外磁场方向的分量为
PJ H mJ
总磁量子数:mJ =J,J-1,……-J
μL与μS在垂直于PJ方向的分量(μL)┴与
PS
ss 1
1 1 1 3 22 2
在外场方向分量:Ps H
ms
2
(自旋磁量子数: ms
1) 2
自旋磁矩与自旋角动量 的关系为:
μs
H
=-
e m
Ps
H
z
+μB
方向相反
μs
e m
Ps=-
s Ps
-μB
其中:
s
e m
, 为自旋磁力比,且
:
s
2
l
的绝对值:
s
s
ss 1 e 2
l
l(l 1) e 2m
令B
e 2me
9.273 1024[ A m2 ]
1023[ A m 2 ]
(玻尔磁子,原子磁矩 的基本单位)
l l(l 1)B
结果与讨论:
➢ l=0,即s态,Pl=0, μl=0(特殊统 计分布状态)
➢ 如有外场,则Pl在磁场方向分量为:
Pl H ml
l
H
l
cos
l
Pl
H
Pl
l
ml
ll 1
ml B
是
的整数倍,
B
说明l 在磁场中是空间量子化
的
即Pll
H
H
ml
ml B
角量子数 l=0,1,2…n-1 (n个取值)
磁量子数 ml=0、 ± 1、 ± 2、 ± 3 ∙ ∙ ∙ ∙ ∙ ∙ ±l (2l+1个取值)
结论:在填充满电子的次壳层中,各电子的轨道
电子轨道运动产 生电子轨道磁矩
电子自旋产生电 子自旋磁矩
构成原子 的总磁矩
物质磁性 的起源
一、电子轨道磁矩(由电子绕核的运动所产生) 方法:先从波尔原子模型出发求得电子轨
道磁矩,再引入量子力学的结果。
1.按波尔原子模型:以周期T沿圆作轨道运动的电
子相当于一闭合圆形电流i
i e e T 2
其产生的电子轨道磁矩:
1) L(L L(L 1)
1) S(S J (J 1)
1)
cos
Ps
PJ
J (J 1) 2 S(S
S(S 1) L(L 1) 1) J (J 1)
J
1
J(J
1) S(S 1) 2J (J 1)
L(L 1)
J (J 1)B
令:gJ
1
J(J
1) S(S 1) 2J (J 1)
1.电子壳层与磁性
a.原子中基态电子的分布:用四个量子数n、 l、ml、ms来规定中每个电子的状态,每组
量子数代表一个状态,只允许有一个电子
处于该状态。一组n、l量子数相同的电子
的状态是简并的。
n=3
l取值 0
1
2
ml取值 ms取值
0 -1 0 1 -2 -1 0 1 2 +- +- +- +- +- +- +- +- +-
运动分别占了所有可能的方向,形成一个球体, 因此合成的总角动量等于零,所以计算原子的 总轨道角动量时,只考虑未填满的那些次壳层 中的电子——这些壳层称为磁性电子壳层。
二、电子自旋磁矩
自旋→自旋磁矩
实验证明:电子自旋磁矩在外磁场方
向分量等于一个μB,取正或取负。
μs
H
μB
e 2m
e m
2
自旋角动量:
m
ss 1B
3B
结论
1.计算原子总自旋角动量时,只考 虑未填满次壳层中的电子。
2.电子总磁矩可写为:
g
e
P
P,g
:
Lande因子
2m
g 1,来源于轨道运动;
g 2,来源于自旋;
1 g 2, 来源于二者
3.原子核磁矩很小,可忽略不计。
M核=1836.5me
第二节 原子磁矩
方法:1.原子的壳层结构; 2.角动量耦合; 3.洪特规则; 4.原子磁矩计算
μl
iA
2
e
r 2
1 er 2
2
∵轨道动量矩 Pl m ωr
l e
Pl 2m
2 mr 2 2
T
l
e 2m
Pl
令 l
e 2m
,轨道磁力比
则:l
l Pl
结论:电子轨道运动产生的磁矩与动量矩 在数值上成正比,方向相反。
由量子力学知:动量矩应由角动量代替:
Pl l(l 1)
其中l=0,1,2…n-1 , h 2
L-S耦合:各电子的轨道运动间有较强的相
互作用∑li → L,∑si →S , J=S+L
发生与原子序数较小的原子中(Z<32)。 j-j耦合:各电子轨道运动与本身的自旋相互
作用较强,∑(li+si) → ji,∑ji →J ,Z>82 LS+jj耦合: 32<Z<82 铁磁体中,原子的总角动量大都属于L-S耦合
3.洪特规则(Hund’s Rule) (适合于L-S耦合) 目的:确定基态的电子组态和动量矩。 I. 在Pauli原则允许下,S取最大值,
S= ∑ms Ⅱ.总轨道量子数L在上述条件下可能的最
大值, L= ∑ml III.次壳层未半满时, J=|L-S|; IV. 次壳层半满或超过一半时,J=L+
3s2
3p6
3d10
b.原子中电子基态分布服从规则:
泡利不相容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
c.电子填充方式(依电子组态能量高低)
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
结论:满壳层电子的总动量矩和总磁矩为零,只有未
成对的电子磁矩对原子的总磁矩作贡献,未满壳层——
磁性电子壳层
2.角动量耦合
(μS)┴在一个进动周期中平均值为零。
∴ 原子的有效磁矩等于μL与μS 平行于PJ的
分量和,即:
PJ
PS
J
L
s
PJ
PL
PL L(L 1), PS S(S 1), μL
μS
L L(L 1)B , s S(S 1)B μJ
μL-S
cos
PL
PJ
J(J 2
第二章 磁性的起源
第一节 第二节
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 原子磁矩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稀土及过渡元素的有效玻尔磁子 轨道角动量的冻结(晶体场效应) 合金的磁性
返回 结束放映
第一节 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
物质的磁性来源于原子的磁性,研究原子磁性是研究 物质磁性的基础。
原子的磁性来源于原子中电子及原子核的磁矩。 原子核磁矩很小,在我们所考虑的问题中可以忽略。 电子磁矩(轨道磁矩、自旋磁矩) →原子的磁矩。即:
S
4.原子磁矩计算
根据原子的矢量模型,原子总角动量PJ是总
轨道角动量PL与总自旋角动量PS的矢量和:
PJ PL PS J J 1
总角量子数:J=L+S, L+S-1,…… |L-S|。
原子总角动量在外磁场方向的分量为
PJ H mJ
总磁量子数:mJ =J,J-1,……-J
μL与μS在垂直于PJ方向的分量(μL)┴与
PS
ss 1
1 1 1 3 22 2
在外场方向分量:Ps H
ms
2
(自旋磁量子数: ms
1) 2
自旋磁矩与自旋角动量 的关系为:
μs
H
=-
e m
Ps
H
z
+μB
方向相反
μs
e m
Ps=-
s Ps
-μB
其中:
s
e m
, 为自旋磁力比,且
:
s
2
l
的绝对值:
s
s
ss 1 e 2
l
l(l 1) e 2m
令B
e 2me
9.273 1024[ A m2 ]
1023[ A m 2 ]
(玻尔磁子,原子磁矩 的基本单位)
l l(l 1)B
结果与讨论:
➢ l=0,即s态,Pl=0, μl=0(特殊统 计分布状态)
➢ 如有外场,则Pl在磁场方向分量为:
Pl H ml
l
H
l
cos
l
Pl
H
Pl
l
ml
ll 1
ml B
是
的整数倍,
B
说明l 在磁场中是空间量子化
的
即Pll
H
H
ml
ml B
角量子数 l=0,1,2…n-1 (n个取值)
磁量子数 ml=0、 ± 1、 ± 2、 ± 3 ∙ ∙ ∙ ∙ ∙ ∙ ±l (2l+1个取值)
结论:在填充满电子的次壳层中,各电子的轨道
电子轨道运动产 生电子轨道磁矩
电子自旋产生电 子自旋磁矩
构成原子 的总磁矩
物质磁性 的起源
一、电子轨道磁矩(由电子绕核的运动所产生) 方法:先从波尔原子模型出发求得电子轨
道磁矩,再引入量子力学的结果。
1.按波尔原子模型:以周期T沿圆作轨道运动的电
子相当于一闭合圆形电流i
i e e T 2
其产生的电子轨道磁矩:
1) L(L L(L 1)
1) S(S J (J 1)
1)
cos
Ps
PJ
J (J 1) 2 S(S
S(S 1) L(L 1) 1) J (J 1)
J
1
J(J
1) S(S 1) 2J (J 1)
L(L 1)
J (J 1)B
令:gJ
1
J(J
1) S(S 1) 2J (J 1)
1.电子壳层与磁性
a.原子中基态电子的分布:用四个量子数n、 l、ml、ms来规定中每个电子的状态,每组
量子数代表一个状态,只允许有一个电子
处于该状态。一组n、l量子数相同的电子
的状态是简并的。
n=3
l取值 0
1
2
ml取值 ms取值
0 -1 0 1 -2 -1 0 1 2 +- +- +- +- +- +- +- +- +-
运动分别占了所有可能的方向,形成一个球体, 因此合成的总角动量等于零,所以计算原子的 总轨道角动量时,只考虑未填满的那些次壳层 中的电子——这些壳层称为磁性电子壳层。
二、电子自旋磁矩
自旋→自旋磁矩
实验证明:电子自旋磁矩在外磁场方
向分量等于一个μB,取正或取负。
μs
H
μB
e 2m
e m
2
自旋角动量:
m
ss 1B
3B
结论
1.计算原子总自旋角动量时,只考 虑未填满次壳层中的电子。
2.电子总磁矩可写为:
g
e
P
P,g
:
Lande因子
2m
g 1,来源于轨道运动;
g 2,来源于自旋;
1 g 2, 来源于二者
3.原子核磁矩很小,可忽略不计。
M核=1836.5me
第二节 原子磁矩
方法:1.原子的壳层结构; 2.角动量耦合; 3.洪特规则; 4.原子磁矩计算
μl
iA
2
e
r 2
1 er 2
2
∵轨道动量矩 Pl m ωr
l e
Pl 2m
2 mr 2 2
T
l
e 2m
Pl
令 l
e 2m
,轨道磁力比
则:l
l Pl
结论:电子轨道运动产生的磁矩与动量矩 在数值上成正比,方向相反。
由量子力学知:动量矩应由角动量代替:
Pl l(l 1)
其中l=0,1,2…n-1 , h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