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技能知识点梳理((华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教学技能(华南师大版)
专题一: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1、有助于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
2、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有利于学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4、班主任工作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
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依据学校培养目标和当前教育任务,组织、领导、管理好班集体,就要热爱、关心、爱护全班学生,对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发展负责。
(班主任的重要职责就是通过组织活动和管理,促进班级成员身心的健康发展。
)
二、班主任的角色
1、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全面成长的引路人)
2、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指导者;(教育合作育人的协调者)
3、班主任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教育目标的贯彻者)
4、班主任是联系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纽带。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整合的沟通者。
具体表现:一,班主任工作联结着校内各种教育力量,如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团队工作包括后勤工作的联络;二,班主任沟通学校与社会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
第二节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1、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是首要任务;
2、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是中心任务。
一、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1、进行班级管理和教育。
(1)组建班集体;(2)指导班级的核心组织开展工作;
(3)发挥每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班集体建设。
2、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端正学生的人生态度;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的行为规范,获取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
(4)培养学生基本社会能力。
(小学阶段班主任应该以培养学生动手
意识、自主意识和基本自我保护能力为主。
)
3、组织与教育学生有效学习。
(1)了解、分析和全面掌握班集体和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
(2)将学习情况向家长和科任老师沟通,寻找最佳教育方法。
(3)与班委和学生个体沟通,寻求通过班级管理使班级各项
活动能够实现学习状态的有效化;
(4)针对班级情况适当进行学法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和学习兴趣;
(5)对集体和学生个体的学习进行具体的监督和引导。
4、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教育活动。
(主要的活动类型有: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社会性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等。
)
5、协调各方面教育影响。
(1)加强与科任教师的沟通与合作;
(2)配合学校做好其他工作;
(3)协调家庭与社区的教育力量。
6、评定学生操行。
操行是指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的综合表现,操行评定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和行为情况的评价。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
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工作计划要目的明确、条理清晰、阐述简练,操作可行,一般分为学期和月(周)计划。
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
1、调查研究法:是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个体和班级整体情况、把握班级特点、找出解决班
级问题的方法。
调查研究的内容:
(1)了解和研究班集体,包括集体情况、班级情况、班级文化、班级其他方面等;
(2)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家庭情况、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等。
调查研究法运用应注意的方面:(1)实事求是,全面调查;
(2)客观分析,发展性解决。
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调查法和测量法。
(1)观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
运用注意:①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主要是确定观察什么和为什么观察;
②要有科学可行的观察计划,主要解决怎么做;
③要及时做好原始记录,主要是确保材料的客观真实性;
④要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去伪存真,透过现象找本质;
⑤写出结论,对观察作出准确、全面的终结性评价。
(2)谈话法:是班主任有目的、有准备地与学生通过问答方式直接交谈,从中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方法。
运用注意:①确定好谈话的目的、内容;
②对谈话的过程有周密思考,做到心中有数;
③谈话态度要亲切、诚恳,不要使学生紧张,更不能造成对立情绪;
④要根据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谈话技巧,善于启发、引导;
⑤耐心听取学生意见,不轻易打断学生的话;
⑥谈话后写出谈话记录,记下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优秀业绩影响学生思想与行为的方法。
实施榜样示范法要注意的问题:(1)要注意榜样的适应性;
(2)要注意榜样的真实可靠性;
(3)要注意班主任的示范性。
3、情境感染法:是班主任利用或创设各种教育情境,以境育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充分
感受情景的教育内容,在认识上发生变化,在情感上引起共鸣的方法。
应用情境感染法需要注意的因素:(1)情境的创设要与要求相一致;
(2)情境创设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3)要优化情境的感染力。
4、
(1)引导学生共同制定班规,并成为全体成员的共同追求;
(2)注意加强指导和监督,防止规范软化现象;
(3)适当运用奖惩手段,优化规范的运用效果;
(4)班主任要起执行规范的示范作用。
5、舆论影响法:是班主任通过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促进班级形成积极的、浓郁的环境氛
围,从而对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方法。
运用舆论影响法要注意:
(1)明确班级发展目标,树立舆论价值导向;
(2)注意引导和培养正确的班级舆论;
(3)注意利用各种因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6、心理疏导法:是班主任运用心理学知识、方法,对学生给予辅导、疏导或进行沟通,解
开学生心结,使学生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
常用的心理疏导法包括:(1)心理换位法;(2)宣泄疏导法;(3)认知疏导法。
心理疏导法运用要注意:(1)要客观诊断学生不良情绪或心理障碍,对症疏导;
(2)要及时疏导,防患于未然;
(3)要入情、入心、入理的疏导。
7、行为训练法:是指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劳动等实践活动中,班主任运用心理学的行
为改变技术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矫正,使其知行统一,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
行为训练法有两种:(1)正强化法;(2)负强化法
行为训练法运用要注意:(1)行为训练与说服教育相结合;
(2)及时强化,逐步形成习惯;
第三节班级管理
一、班级的功能
1、班级的含义: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又是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体,以社会化的学习和交往活动为特征的社会组织体系。
班级是由学生群体转变为班集体的过程;班主任首要工作就是将班级群体转变为班集体。
班集体必须具备的特征:
(1)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富于执行力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4)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组建班集体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组建班集体阶段。
(1)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熟悉班级和学生整体情况,注意发现、选择和培养积极份子;(2)建立班级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
(3)组织和开展班级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增进了解,提高班级的吸引力。
第二阶段:班集体初步形成阶段。
(1)及时组建班委会,通过培养逐步放手让学生干部自己组织开展工作;
(2)继续扩大积极份子队伍,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号召力;
(3)重视班级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班级行为规范的习惯。
第三阶段:班级形成阶段。
(1)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班集体;
(2)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从整体上提高全部学生的素质。
2、班级的功能:(说法一)
(1)班级教育功能。
班集体具有集体教育的作用;班集体还能促进学生个体个性化的发展。
(2)班级的管理功能。
(3)班级的社会功能。
班级的功能:(说法二):
(1)班级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2)班级组成的限定性;
(3)班级教育内容的统一性;
(4)班级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5)是静态和动态的统一。
二、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1、班级管理的定义:是教师根据一定目的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2、班级管理的方法:班级目标确定、班级文化营造。
(1)班级目标确定
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指全班同学共同具有的期望和追求,是班级各项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的总概括。
可以分为远期、中期和近期三种。
班集体目标确定的要求:第一,体现时代精神;第二,有明确的指向性;第三,注意目标的层次性,第四,有可行性。
(2)班级文化的营造
班级文化:指班级成员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形成对班级运行、教师与学生产生影响的存在方式的总和。
班级文化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体现班级文化内涵的班级精神与观念;
第二,使文化内涵得以显示的班级规章制度;
第三,使文化价值与制度外显化的物质设施与环境。
班级文化的营造包括:
①树立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②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
③建立班级的核心力量;④开展组织班级活动。
建立班委会应遵循的原则:①民主性原则;②用其所长性原则;
③教育与锻炼相兼的原则;④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班级活动的主要类型:①班级教学活动;②主题性活动;
③共青团(少先队)活动;④社会公益活动等。
通过教学创建班集体的途径主要有:
第一,建立教学协作制度,形成教育合力;
第二,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教学;
第三,努力优化教学环境;
第四,建立师生集体的双向调节机制。
开展主题活动的具体要求:第一,要精心设计主题;
第二,要有针对性,能切实解决问题;
第三,善于开拓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第四,要生动活泼,具有趣味性;
第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班级活动实施的过程包括:①活动方案设计;②活动方案实施;③活动的总结与评估。
班级会议的类型包括:①周会和晨会;②主题班会;③班委会议;④民主生活会。
三、对小学各种类型学生的分析及教育
1、优秀学生的教育
优秀学生一般指在班级中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比较好的学生,培养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分析和评价优秀生;
(2)注重培养优秀生的良好个性;
(3)善于对优秀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学习榜样。
2、中间生的教育
中间生是班里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他们人数多,表现不突出,往往会淹没在人群中,他们内心深处有强烈的被关怀的要求。
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学习上的鼓励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2)注意自我控制力的培养。
(3)注意培养开朗、自我肯定的个性。
3、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后进生通常指智力发育正常,但有品德不良行为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对后进生的培养应注意:
(1)用爱与尊重做教育的基石;
(2)用闪光点去激励;
(3)用教育机智去启迪;
(4)用优良班风去陶冶。
专题二:课外、校外活动
第一节课外、校外活动的概述与特点
一、课外、校外活动的概念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育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校外活动:是指学生参加校外文化教育机构组织的教育活动。
课外、校外活动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二、课外、校外活动的功能
1、课外、校外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更加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
2、课外、校外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多方面需要,使学生更加均衡发展;
3、课外、校外活动有利于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三、有效实现课外、校外活动的功能,要处理好的关系:
1、全面教育与特长的关系;
2、课堂与课外的关系;
3、长期与短期的关系。
四、课外、校外活动的基本要求与特点
1、灵活性:课外、校外活动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约束,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们的实际要求和条件而定,具体体现在课外、校外活动的广度、深度、次数和内容问题上。
2、综合性:课外、校外活动中,不但加深了学生的知识理解,而且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智力、体力,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3、自主性: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任何一种活动,能充分表现学生的爱好、才能和特长,也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兴趣性:课外、校外活动强调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注重学生的兴趣性和活动的趣味性。
第二节课外、校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一、中小学课外、校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1、科学技术活动:主要通过各种科学技术小组、科技讲座、科技展览、参观访问等活动进
行。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2、文化艺术活动:主要通过各种文艺小组活动、艺术欣赏、讲座、参观艺术展览、观看演
出以及参加演出等进行活动。
3、体育活动:主要通过各种体育运动小组、比赛、观看或参加各种体育运动表演等进行活
动。
4、公益活动:主要通过各种生产劳动、服务型劳动以及各类公益性劳动进行活动。
5、社会活动:主要通过社会调查、宣传、访问、考察及游览等进行活动。
二、中小学课外、校外活动的主要形式
中小学课外、校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三种: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1、群众性活动包括:(1)报告、讲座;(2)集会;(3)参观访问;(4)体育活动(5)墙
报、黑板报、手抄报;(6)社会公益活动。
2、小组活动包括:(1)科学小组;(2)劳动技术小组;(3)体育小组;(4)艺术小组;(5)
科技制作小组。
3、个别活动:是指在教师、辅导员的指导下,根据个人的才能、兴趣,组织学生个别进行
活动的形式。
四、课外活动工作的基本原则
1、思想教育原则;
2、独立自主原则;
3、激发兴趣原则;
4、实践体验原则;
5、注重创新原则;
6、发展个性原则。
第三节课外、校外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一、教师在课外、校外活动中的角色
1、教师在课外活动中的角色:一是专业指导;二是组织与协调;三是教育者。
2、教师在校外活动中的角色:一是专业顾问;二是专业联络;三是组织监控。
二、课外、校外活动计划的制定
活动计划制定应突出:目的性、有效性、完整性。
活动计划的环节:1、指导思想;2、活动原则、3、活动目标;4、活动具体安排;5、活动管理与评价。
课外活动的组织与指导: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周密的计划性;
2、要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3、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4、要面向全体学生,贯彻因材施教;
5、要充分利用当地条件。
专题三:少先队、共青团工作
第一节少先队、共青团工作的目的与教育意义
一、少先队工作目的与教育意义
1、少先队工作的具体目标:(1)培养少先队员热爱少先队的情感;
(2)培养少先队员的全面素质;
(3)培养少先队员的爱心;
(4)培养少先队员对生活的正确态度和行为习惯。
2、少先队教育工作的意义:(1)少先队工作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2)少先队工作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
(3)少先队工作有助于培养少年儿童的社会才干。
第二节学校少先队工作
一、少先队工作的性质与基本任务:
1、少先队工作的性质
(1)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
(2)少先队是培养少年儿童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2、少先队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团结教育少年儿童,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立志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好品德和诚实、勇敢、活泼、团结的好作风,勤奋学习,锻炼身体、使少年儿童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二、少先队工作的主要内容
1、做好少先队工作计划与总结;
2、做好少先队组织管理工作;
3、做好少先队常规工作;
4、协助学校德育处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5、完成上级临时布置的任务。
三、少先队辅导员的职责和条件
少先队辅导员可以分为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校外志愿辅导员
1、少先队辅导员的职责:
(1)抓好少先队基础建设:组织建设、礼仪建设、阵地建设。
(2)开展大队各项活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节假日活动、开展红领巾社团活动。
(3)指导和协调中队辅导员工作;
(4)协助学校行政管理工作;
(5)协助社区少工委工作。
2、少先队辅导员的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能自觉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2)热爱少年儿童,热爱少先队工作,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具有奉献精神,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
(3)掌握教育规律和当代少年儿童成长规律,引导少年儿童在实践中全面提高素质;(4)综合素质比较全面,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
专题四教学设计技能
第一节教学目标的编制
一、教学目标的含义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即预期学生身心诸方面发生的变化。
教学目标的内涵:1、教学目标的预期性;
2、教学目标的生本性;
3、教学目标的具体性。
从外延来说,教学目标则是由一系列具有层级关系的目标组成的目标群,包括:
1、远程目标:即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教学总目标;
2、中程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短程目标:即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二、教学目标的功能
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导向功能、测度功能、激励功能、交流功能。
1、导向功能: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它制约着预期设计的方向,对教学过程
起着指引作用,使教学中师生活动有着明确的指向,从而有效避免传统教学中的盲目性。
2、测度功能:教学目标作为预先规定的教学结果,是检查、评价教学成果的尺度和标准。
3、激励功能:难度适宜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持久的学习积
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该目标而做出不懈努力。
4、交流功能: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学生、家长等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讨论、思
考和交流,达成教学共识。
三、教学目标的类别
1、美国布鲁姆等人的分类理论
布鲁姆等人立足于教育目标内容的完整性,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1)认识领域目标分类: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可以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2)情感领域分类:按照情感内化的过程将情感领域的目标分为五个连续的范畴:接受、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3)动作技能领域的分类:可以分为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造等七个层次。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特点,概括出五种学习结果,即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
3、我国关于教学目标分类的探索
21世纪,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的构想,将课程与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领域。
四、编制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方法
1、编制教学目标的要求:明晰性、整体性、灵活性。
2、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包括:认知观的陈述、行为观的陈述、内外结合法。
(1)认知观的陈述:强调用内部心理过程来描述教学目标,往往使用只表示内部心理过程
的模糊动词。
如“懂得、理解、掌握、领会、欣赏”。
(2)行为观的陈述:强调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外显行为来陈述教学目标。
如马杰提出的“ABCD”目标陈述法。
(3)内外结合法:用内部过程和外显行为相结合来描述教学目标。
第二节教学方案的编制
一、教案编制的意义
教学方案(简称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为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方案。
其意义:
1、教案编制有利于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2、编写教案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
3、编写教案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二、教案的构成要素
根据内容的详略,教案可以分为详案和简案两种。
一份规范的教案构成要素包括:
1、概况。
包括课题、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型、教学方法。
2、教学进程。
包括教学步骤及其时间分配、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教与学得活动安排。
3、板书。
包括板书设计或教学媒体的运用。
4、教学后记。
即教师课后的小结或教学随感。
三、教案的基本形式
1、记叙式教案:主要用文字形式将备课的结果表达出来,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具体两种(1)讲稿式的详案;(2)提纲式的简案。
2、表格式教案:以表格形式呈现备课内容的教案。
特点:言简意赅、重点突出、使用方便。
3、卡片式教案:将教案的纲要、重点、难点及易忘记的教学内容以及需要补充的材料等以
卡片的形式呈现的一种教案。
卡片式教案具有在课堂教学中提示教师的作用,通常有两种:一是教案纲要提示;二是教学内容提示和材料补充。
卡片式教案的特点:灵活、方便、利于教案的经常修改和补充。
四、教案编制的要求
教案编制需要做到:1、科学规范;2、简洁明了;3、形式多样;4、理念先进。
五、教案编制的程序:1、研读课程标准
2、分析处理教材
3、确定教学目标
4、了解教学情境
5、选择教学方法
6、准备教学媒体
7、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
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