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6)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导学案

阅读故事,了解寇准政绩。思考:观察地图,寇准生活的北宋王朝面临着怎样的外部形势?

故事二:劝帝亲征澶州退敌

997年,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继位,即宋真宗。辽国乘宋主新立,更加频繁地骚扰边境。999年,辽军大败宋军于高阳关,大掠而还。1003年,辽军再侵高阳关,宋军又败。1004年九月,20万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一些大臣主张迁都,希望用躲避辽国的办法,应付辽国的入侵。宋真宗本来就无心抗敌,更表现得惶恐不安。宰相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力劝宋真宗亲征。怯弱的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宋真宗亲临澶州时,辽军先锋萧挞览在澶州城下被宋军射杀,极大地动摇了契丹军心。

问题:1、辽宋之间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在宋辽战争中,你认为北宋多次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3、澶州之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故事三:辽宋议和苦心谋划

辽国朝廷觉得在战场上捞不到什么便宜,便转而向北宋议和。宋真宗本来就没有抗敌的决心,差不多在他离京亲征的同时,宋朝的议和使节曹利用也被派往契丹军营。

寇准始终反对议和,主张乘势出兵,收复失地。但由于真宗倾心于议和,致使妥协派气焰嚣张。他们诬陷寇准图谋不轨,寇准被迫放弃主战的主张。但是对前去和辽协商岁币数目的曹利用说:“虽有旨许百万,若过三十万,将斩汝! ”

问题:1、寇准劝帝亲征,北宋取得了胜利,为什么从宋真宗到大臣却主张与辽议和?

2、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故事四:遭遇排挤罢去相职

从积极抗敌到澶渊之盟,寇准功冠朝臣,朝野上下有目共睹。但是有功之臣却由此招来不测之祸。王钦若是曾被寇凖斥之为“罪可斩首”的妥协派首领,对寇凖恨之入骨。澶渊之盟后,王钦若对宋真宗说:“陛下听说过赌博吧。那些赌徒在钱快要输完时,就尽其所有押了上去,输赢在此一着,这就叫‘孤注一掷’。陛下在澶州时不过是寇凖的‘孤注’罢了,真是危险啊!”从此,宋真宗对寇凖就冷淡起来。1006年,寇准遭诬陷被免去相职。

材料一寇准被罢去相职后,当时京城里流传着民谣:“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

材料二宋太宗赵光义曾说:“朕得寇凖,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问题:阅读故事和材料,结合本节课所了解,说说寇准对当时社会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曾经出使辽国的北宋名相富弼1044年上书宋仁宗时说:“庆历二年(1042年)出使辽国,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以上材料说明辽和西夏从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材料所述体现了当时一种什么历史现象?

三、课堂小结构建体系

以小组为单位,用结构图的形式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

课堂检测

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政权的是()

A.耶律德光B.阿保机C.元昊D.阿骨打

2、“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A.女真族B.契丹族C.蒙古族D.党项族

3.银川是全国101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凤凰城”的美誉。银川在古代称为兴庆,它曾是下列哪一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

A.吐蕃B.西夏C.南诏D.渤海

4.下图是契丹文字和西夏文字,这两种文字都是是仿照汉字创造的,与汉字很相似,有许多汉字的笔画,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契丹文字西夏文字

A.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B.礼乐文明的确立

C.汉唐盛世文化的出现D.农牧文化的交融

5.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A.宋太宗B.宋真宗C.宋高宗D.宋太祖

6.下面这幅绘画再现了澶渊之盟签订时的情境,签订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A.辽与西夏B.辽与南宋C.宋与西夏D.辽与北宋

7.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等。你觉得这种现象大约出现于()

A.澶渊之盟前B.澶渊之盟后C.宋金和议前D.宋金和议后

8.西夏和北宋战争不断,后来双方议和的原因是()

A.西夏被北宋打败了B.宋夏连年交战,势均力敌,双方损失都很大

C.北宋被西夏打败了D.夏受到辽的威胁,需要联合北宋

9.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A.宋王朝都要交纳大量岁币B.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期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材料二(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称的“二敌”指的是那两个政权?“二敌”在哪些方面仿效了中原王朝?“二敌”仿效中原王朝对历史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辽)与朝廷和好年深”是通过什么盟约来实现的?为盟约签订做出突出贡献的大臣是谁?你如何看待这一盟约?

课堂检测答案:

1—9、BBBDBDBBC

10、(1)“二敌”:指辽和西夏。

仿效:任用汉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

影响:促进了辽、西夏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

(2)盟约:澶渊之盟。

大臣:寇准。

评价盟约: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北宋而言,是屈辱的;对辽而言,因契丹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条约的签定满足了辽统治者不断的掠夺财富的欲望,此后辽宋间维持了长达一百多年和平相处的对峙局面,经济和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民族间差距不断缩小,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