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短文两篇--陋室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练习卷
班级姓名
第四单元
16.短文两篇
陋室铭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境内),唐代文学家。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名的诗作有《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秋词》《乌衣巷》《石头城》等。
刘禹锡因参加当时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可是,和州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百般刁难。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禹锡觉得这位势利的官吏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石碑上,立在门前。
本文通过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充分说明了“陋室不陋”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阅读时,应注意理解文章意思,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子;通过多种阅读方式,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品味文中优美深刻、脍炙人口的语句;了解本文借物喻理、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古代仁人志士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铭.文(míng)德馨.(xīn)鸿儒.(rú)
调.琴(tiáo) 案牍.(dú) 苔.痕(tái)
陋.室(lòu) 西蜀.(shǔ)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有仙则名.(出名,有名)
B.惟吾德馨.(这里指德行美好)
C.无丝竹之乱.耳(扰乱)
D.无案牍之劳.形(劳累)
【解析】D项,劳: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使……劳累。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有仙则名.卷卷有爷名.
B.斯是.陋室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C.无丝竹之乱耳.止增笑耳.
D.草色入.帘青元方入.门不顾
【解析】B项,是:表判断;A项,名:出名,有名/名字;C 项,耳:耳朵/罢了;D项,入:映入/进入。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A.睨之.久而不去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何陋之.有
D.得一人之.使
【解析】B项与例句,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A项,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一事;C项,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D项,之:结构助词,的。
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B)
A.可以/调素琴
B.无丝竹之/乱耳
C.往来/无白丁
D.草色/入帘青
【解析】B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无/丝竹之乱耳。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陋室铭》处处紧扣“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_”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__何陋之有__。
(2)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_。
(3)《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__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__;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__;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__可以调素琴,阅金经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
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有龙则灵.__灵验。__
(2)谈笑有鸿.儒__大。__
(3)可以调素.琴__不加装饰的。__
(4)无丝竹
..之乱耳__指乐曲。__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案】__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2)孔子云:何陋之有?
【答案】__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9.下列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解析】D项,结尾引用意在表明“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住屋的人品德高尚。
10.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有何用意?
【答案】__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11.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__文辞蕴藉、语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实相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余稍为修葺.(修补)
B.室始洞然
..(清楚明了)
C.亦遂增胜.(美景)
D.珊珊
..可爱(美好的样子)
【解析】B项,洞然:明亮的样子。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