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_社会心理与行为教育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社会心理与行为教育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

2.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的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它由三种成分构成,下列四项中不属于这三种成分的是()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行为

3.有些人看到商人赚很多钱,他会显示出自命清高和鄙视“为富不仁”者的态度,以保持心理平衡。这是态度的()

A.知识功能

B.工具性功能

C.价值表达功能

D.自我防御功能

4.提出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费斯廷格

B.韦纳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5.学生倾向于认为外表有魅力的老师教学能力更强,这种现象是()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

6.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社会过滤效应

D.最近效应

7.“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句话反应的是()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效应

D.第一印象

8.人们通常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保守,法国人爱好艺术、浪漫等,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

9.“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体现的心理效应类型是()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印象

10.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11.下列表现符合心理防御机制中文饰的是()

A.明明内心自卑感很重,但却总表现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羁

B.考试不及格,则说考试太难超出要求

C.把失恋的痛苦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

D.学习成绩平平,但体育成绩突出

12.“眼不见,心不烦”“掩耳盗铃”等都是()的表现。

A.压抑

B.投射作用

C.否认作用

D.升华

13.在教育过程中,强调“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学生,这是重视()的心理效应。

A.移情

B.从众

C.心胸豁达

D.期望

14.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对学生的影响。

A.知识

B.引导

C.期望

D.能力

15.有些平时很勤劳的学生在大扫除时懒懒散散,不爱干活,这种现象是()

A.社会助长

B.社会堕化

C.侵犯行为

D.社会干扰

16.心理学家舒茨认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三类,不包括()

A.包容需要

B.控制需要

C.尊重需要

D.感情需要

17.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是由()提出的。

A.霍曼斯

B.舒茨

C.克鲁特

D.阿希

18.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情感基础上形成的心理上的相互关系是()

A.人际吸引

B.人际沟通

C.人际关系

D.人际交往

19.与“口服心服”“口服心不服”两种心理现象相对应的是()

A.真从众不从众

B.真从众权宜从众

C.权宜从众不从众

D.权宜从众从众

20.迷信、巫术的流行,说明()影响社会态度的形成。

A.经验的情绪后果

B.参照群体

C.知识水平

D.文化因素

21.监考老师在考生身边来回走动会影响学生水平的发挥,这种现象是()

A.社会助长

B.社会干扰

C.社会惰化

D.社会促进

22.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是()

A.社会促进

B.社会干扰

C.社会惰化

D.社会依从

23.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实际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影响,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

A.从众

B.依从

C.顺从

D.服从

24.警察要求司机停车,司机就必须将车开到路边停下,这种现象是()

A.从众

B.依从

C.服从

D.顺从

25.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属于()

A.同伴关系

B.师生关系

C.交往关系

D.一般关系

26.学前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A.教师与儿童的关系

B.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C.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D.家长与儿童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印象形成的效应有()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效应

E.远近效应

2.舒茨提出人际交往需要的三维理论,包括()

A.成就需要

B.包容需要

C.情感需要

D.支配需要

E.生存需要

3.影响从众的因素有()

A.年龄

B.知识经验

C.群体因素

D.刺激物因素

E.性别

4.利他的行为特征包括()

A.自愿性

B.无偿性

C.损失性

D.利他性

E.合作性

5.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有()

A.距离的远近

B.交往的频率

C.态度的相似性

D.个性的互补性

E.外形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