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A入路治疗难复位型股骨颈骨折体会

合集下载

微创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体会

微创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体会

微创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直接前入路(DAA)是一种髋关节手术微创入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THA。

DAA的应用可有效保护肌肉,减少术中及术后失血量,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1-2]探讨康复指导对促进DAA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早期的康复作用。

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20例DAA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实施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观察预后效果。

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5±2.1)d,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脱位率,早期下床活动都优于传统的后外侧入路。

结论:微创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进行科学康复干预,对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康复护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末期髋关节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

是二十世纪骨科最伟大的突破之一,我国每年40万例左右,增长空间很大近年来,微创髋关节置换技术越来越应用于临床,在AAOS等多个国际大会上,基于DAA(直接前方入路)技术并结合快速康复理念的全髋关节置换是近期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和焦点。

[3-5]直接前入路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AA),是一种直接由前方肌间隙进入不切断任何肌肉的全髋关节置换入路。

DAA手术切口和深层操作与传统入路不同,强调从肌间隙进入,不切断臀中肌和外旋肌。

因此,基于DAA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手术创伤小;(2)术中出血量少;(3)患者住院时间短(4)术后康复快;(5)并发症少。

手术步骤:1、临床病例选取1.1 病例来源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8年 12 月我院骨关节科基于DAA技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共 7 例。

其中1例为一期双侧髋关节置换。

2、方法2.1 分组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7例直接前入路(DAA)入路患者与传统的后外侧入路(PLA)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分为两组,通过术后康复程序、疼痛、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及Harris评分进行对比研究。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体会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体会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体会摘要从股骨颈骨折的病因、特点及治疗方法方面探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体会。

关键词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是指由骨量减少、全身骨质疏松和髋周围肌群蜕变或遭受重创而引起的股骨颈断裂,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之一[1]。

随着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

临床治疗中存在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坏死,如何避免股骨颈骨折的不愈合和降低股骨头坏死率是目前国内外面临难题[2]。

1 股骨颈骨折的发病因素①由于中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骨强度下降,骨密度降低,股骨颈承受力量减弱。

女性患者由于生理代谢的原因使骨质疏松发生的较早。

②中老年人髋部肌肉发生退变,各项机能逐渐减退,反应迟钝,不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的意外,即使平地滑倒、由床上跌下或下肢突然扭转,甚至在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都可以发生股骨颈骨折[3]。

2 股骨颈骨折的特点患者多为中老年人,部分患者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脑血管疾病等全身慢性疾病,伤后常卧床不起,较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压疮、深静脉血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骨折后导致原有的疾病加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

由于股骨颈是连接股骨头和股骨干的桶状机构,常承受应力与剪力,股骨颈骨折后影响骨折复位及复位后的稳定性,影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

另外,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大量减少,残存血供与代偿能力差,容易造成主要供血来源阻断,影响骨折的愈合,有可能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

3 治疗方法的选择3. 1 牵引复位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对于年龄特别大、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治疗或自身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

由于牵引时间长,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

另外,牵引复位治疗在早期仍有移位的可能,需定期复查X线片,如骨折有移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危险性随之增加,需改为手术治疗。

因此对此类骨折强调尽早手术,特别是年轻患者和活动较多的老年人。

3. 2 手术治疗3. 2. 1 复位内固定包括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和切开复位空心螺纹钉内固定。

直接前侧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对比

直接前侧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对比

直接前侧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对比张赐鑫;肖胜添;艾华军;黄亮兴;姚增良【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直接前侧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65例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2组:DAA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65.6±9.7)岁;后外侧入路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3.8±12.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的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估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及VAS评分情况.结果 2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2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有2例大转子骨折,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发生;后外侧入路组有2例髋关节后脱位发生.结论 DAA入路具有切口短、损伤小、术后疼痛轻的优点,可以实现快速康复,短期内优势明显,但长期效果与后外侧入路相比优势不明显.另外,DAA手术技术要求高,早期并发症多,学习曲线较长.【期刊名称】《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年(卷),期】2018(015)006【总页数】3页(P78-80)【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直接前侧入路;后外侧入路;股骨颈骨折【作者】张赐鑫;肖胜添;艾华军;黄亮兴;姚增良【作者单位】广东省平远县人民医院,广东平远,514600;广东省平远县人民医院,广东平远,514600;广东省平远县人民医院,广东平远,514600;广东省平远县人民医院,广东平远,514600;广东省平远县人民医院,广东平远,514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8股骨颈骨折是老年骨科常见病、多发病,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

微创DAA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微创DAA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微创DAA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目的探讨微创直接前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方法对我院2014年05月~2015年11月共32例微创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从手术方法、术前准备、体位管理、配合要点及护理体会等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32例患者手术配合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1例术后感染发生。

结论手术配合是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和手术后效果的关键环节[1],所以在手术过程中我们应当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微创;直接前路;关节置换;手术配合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是目前治疗末期髋关节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2],但传统的后外侧入路和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有着术后脱位发生率高和容易损伤坐骨神经等缺点,近年来我医院骨科中心开始研究直接前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简称DAA)全髋关节置换术,DAA手术的优势主要集中在术后早期的疼痛缓解和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及疼痛药物的使用强度[3]。

该技术有别于传统手术方法,手术难度相对较大,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对手术室护理和配合亦有相对更高的要求。

2014年05月~2015年11月,我院手术室共接待微创DAA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2例,现将手术配合和护理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手术指征为伴有疼痛及关节功能受损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强直性脊柱炎,32例手术患者中,男11例,女21例;年龄42~68岁,平均(62.7±7.4)岁。

均为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

其中股骨颈骨折12例,骨关节炎6例,股骨头坏死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强直性脊柱炎1例。

1.2手术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施行全身麻醉。

双侧下肢常规消毒,并用无菌脚套包裹,允许术中自由活动。

自髂前上棘外侧及远端两横指为起点向远端作一约8~10cm切口(平均8.5cm)。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17例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17例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17例目的:通过观察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临床治疗过程资料,探讨分析使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该疾病产生的临床疗效。

方法:详细分析2012年3月-2012年5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17例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的具体病情,施行前后联合入路治疗。

采用ASIA分级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的脊髓功能进行分级,对比两者差异。

结果:术前A级7例,B级6例,C级4例,D级0例,术后为A级1例,B 级1例,C级0例,D级15例,患者术后脊髓功能相对于术前,ASIA级别更低。

结论: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需根据患者损伤类型,制定个体化的脊髓功能恢复方案,采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有利于减低脊髓的压迫,从而有利于脊髓的恢复。

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多为暴力压迫造成,是造成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从而导致患者瘫痪,一旦确诊需马上进行手术治疗[1],而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受损伤的颈椎稳定性水平,最大可能的帮助患者残余的神经功能得以正常恢复,但是针对于下位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由于常常伴随其单侧或双侧的小关节绞锁的时候,若临床上使用常规牵引复位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使用手术复位固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本文对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具体过程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2年3月-2012年5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共17例,患者均具有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症状,术前颅骨牵引或经前路椎体间撬拨复位失败者。

男11例,女6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为(47.1±3.5)岁。

其中,术前采用ASIA分级标准对患者术前的脊髓功能进行分级为A级7例,B级6例,C级4例和D级0例。

1.2 手术方法术前患者均采用拍片、CT以及MRI等检查方法检查和相关化验检查并进行颅骨牵引,牵引重量为2.5~6 kg[2]。

DAA入路治疗难复位型股骨颈骨折体会

DAA入路治疗难复位型股骨颈骨折体会

05
总结与展望
DAA入路治疗难复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优势与不足
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DAA入路手术切口小,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 复较快。
视野清晰
DAA入路能够清晰暴露手术区域,便于手术操作,减少手术 难度。
DAA入路治疗难复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优势与不足
• 操作简便:DAA入路操作相对简便,缩短了手术时间,减 少了手术并发症。
这类骨折通常需要采用特殊手术入路 和复位技术,以恢复骨折部位的解剖 结构和稳定性。
DAA入路的优势与特点
01
02
03
04
DAA入路(直接前方入路) 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具有 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
优点。
DAA入路能够直接暴露骨折 部位,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
有利于术后恢复。
DAA入路能够清晰地显露骨 折断端,便于手术操作和骨折
行走能力逐渐恢复。
骨折愈合良好
通过X光或CT检查,患者骨折愈合 良好,无愈合不良或延迟愈合的情 况。
并发症发生较少
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仅有少 数患者出现轻微感染或内固定松动 ,经过及时处理后得到控制。
04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及其原因
感染
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不 严格或术后伤口护理不
当,可能导致感染。
骨折不愈合
骨折部位血液循环差、 固定不牢固或术后过早 负重,可能导致骨折不
愈合。
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卧床时间过长或活 动量不足,可能导致下
肢静脉血栓形成。
神经损伤
手术操作不当或骨折部 位压迫神经,可能导致
神经损伤。
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加强手术室空气消毒。

DAA入路治疗PIPKINⅡ型股骨头骨折

DAA入路治疗PIPKINⅡ型股骨头骨折

DAA入路治疗PIPKINⅡ型股骨头骨折李豪;吴震宇;王大麟【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and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AA) for treatment of PIPKIN type II fracture of femoral head.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of 10 patients with PIPKIN type II fracture of femoral head (traffic accident in 8 patients and high falling accident in 2 patients) was performed, who were treated by DAA from September 2012 to June 2014 i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ihua University. Length of incision, operation time and intraoperative estimate blood loss were recorded, Harris hip score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as well as postoperative Thompson-Epstein clinical result were evaluated,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Res ults The average length of incision was (10.3 ± 1.3) cm, average operation time was (67 ± 11) min, average intraoperative estimate blood loss was (71 ± 15) mL.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16 months (average, 13.4 months). Harris hip scores 3, 6 and&nbsp;12 months after the surgery were all better than preoperative ones, the differences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P <0.05). According to Thompson-Epstein clinical evaluation standard, the assessment at 12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was excellent in 6 patients, good in 2, fair in 1 and poor in 1, with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8/10. Femoral head necrosis occurred in 1 case,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in 2 and short-term numbness in innervation area in 2 cases. Conclusion DAA is a good choiceof approach for treatment of PIPKIN type II fracture of femoral head, because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surgical injury, short operation time, less blood loss and good recovery of hip function, with less interference to soft tissue and easy exposure and operating.%目的:探讨微创DAA(直接前侧入路)治疗PIPKIN Ⅱ型股骨头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

微创DAA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微创DAA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微创DAA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作者:马海燕肖敏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直接前路( 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方法:对我院 2016年 01月~ 2017年 12月共 62例微创 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从手术方法、术前准备、体位管理、配合要点及护理体会等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 62例患者手术顺利,配合默契,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 1例术后感染发生。

结论:手术配合是影响 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和术后效果的关键环节,所以在手术过程中我们应当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微创;直接前路;关节置换;手术配合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是末期髋关节疾病治疗的主要有效手段[1],人工假体能够恢复病人的髋关节正常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传统的后外侧入路和后侧入路有着手术切口大,需切断部分肌肉,术后功能恢复较慢,术后脱位发生率高和容易损伤坐骨神经等缺点。

近年来我医院开始研究直接前路( DirectAnteriorAPProach,简称 DAA)全髋关节置换术。

DAA手术的优势主要是显露容易,不切断损伤任何肌肉,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且疼痛症状较轻,大部分患者手术当天就下地行走,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及疼痛药物的使用强度[2]。

这些都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并恢复至日常生活活动水平。

该技术有别于传统手术方法,手术难度相对较大,学习曲线较长,对手术室护理和配合亦有相对更高的要求。

2016年 01月~ 2017年 12月,我院手术室共接待微创 DAA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62例,现将手术配合和护理体会总结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手术指征为伴有疼痛及关节功能受损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患者一般为体重指数较低,排除肌肉强壮、特别肥胖者,强直髋也排除在外。

62例手术患者中,男 39例,女 23例;年龄 45~ 76岁,平均( 65.7±7.4)岁。

《2024年DA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青壮年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评价》范文

《2024年DA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青壮年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评价》范文

《DA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青壮年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评价》篇一一、引言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尤其在青壮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难复性股骨颈骨折因其骨折端移位较大,复位困难,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手术方法的不断创新,DAA(Direct Anterior Approach)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评价DA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青壮年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二、方法1. 患者选择:本研究纳入的青壮年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在18-50岁之间,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并伴有明显的骨折端移位。

2. 手术方法:采用DAA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DAA入路进入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和内固定。

3. 术后处理:术后给予患者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和功能评估。

三、疗效评价1. 复位效果:DA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青壮年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的复位效果显著。

通过DAA入路,医生可以更直接地观察骨折部位,进行精确的复位和内固定,有效避免了传统手术方法的盲区。

2. 愈合情况:术后随访发现,大多数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较传统手术方法有所缩短。

这得益于DAA入路提供的良好视野和精确的复位,为骨折愈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并发症:DA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青壮年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神经损伤等,但通过严格的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功能恢复:术后康复训练对于青壮年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DAA入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早期即可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四、讨论DA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青壮年难复性股骨颈骨折具有显著的疗效。

其优点包括手术视野清晰、复位精确、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

此外,DAA入路还可以有效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低术后疼痛和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daa入路内侧钢板联合经皮空心钉治疗青壮年不稳定、难复性股骨颈骨

daa入路内侧钢板联合经皮空心钉治疗青壮年不稳定、难复性股骨颈骨

甘肃医药2019年38卷第9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19,Vol.38,No.9第一作者:彭正遵,男,主治医师,从事骨外科临床工作。

E-mail :hebe2004e@DAA 入路内侧钢板联合经皮空心钉治疗青壮年不稳定、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彭正遵李斌吕汉罗王浩韩英明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陇南746000【摘要】目的:探讨DAA 入路内侧角度支撑钢板联合经皮空心钉治疗青壮年不稳定、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青壮年不稳定、难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均采用DAA 入路内侧角度支撑钢板联合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随访6~29个月,平均(18.9±6.43)个月,18例病例中,除2名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给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外,其余16名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髋关节疼痛率低;根据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8.8%。

结论:空心钉附加内侧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青壮年不稳定、难复性股骨颈骨折可降低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

【关键词】青壮年;不稳定、难复性股骨颈骨折;DAA 入路;股骨颈内侧角度支撑钢板;经皮空心钉固定;颈垂角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25(2019)9-0823-03近年来,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发生率逐年增加,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率为7%~15%,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率为27.6%[1],不稳定、难复性等复杂性股骨颈骨折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

传统手术无法直接显露股骨颈骨折断端,只能凭借经验、反复复位,对股骨颈血供产生影响。

采用DAA 入路,解剖复位骨折、外侧空心钉固定、内侧钢板支撑治疗不稳定、难复性股骨颈骨折,为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奠定基础,同时减少了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2]。

【病例分享】股骨颈骨折DAA入路骨折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病例分享】股骨颈骨折DAA入路骨折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病例分享】股骨颈骨折DAA入路骨折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公告您的病历想要和全国同道交流讨论吗?您想要得到专家对于病例治疗的特别指导吗?您辛苦钻研的学术成果想要分享给更多的人吗?您有国外的文献翻译想要与同道分享吗?好医术医学院正式开通投稿渠道病例/文献等长期征集投稿邮箱:*******************联系人电话/微信:183****7760股骨颈骨折的概念指由于骨质疏松、老年人髋周肌肉群退变、反应迟钝或遭受严重外伤所致的股骨颈断裂。

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随着人的寿命延长,其发病率日渐增高,尤其随着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其临床治疗中存在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坏死两个主要难题。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一)非手术治疗1.适应证(1)无移位型骨折:如GardonI型骨折,皮牵引或穿防旋鞋4—6周治疗后可下床逐步活动,但患肢不可负重,需待骨性愈合后恢复负重行走。

(2)移位型骨折:即GardonⅢ或GardonⅣ。

因为身体一般状况很差难以手术治疗患者,可考虑功能性治疗,此类患者治疗过程中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需注意压疮、坠积性肺炎、DVT的发生。

2.治疗方法予以手法复位,需卧床休息,皮牵引或穿防旋鞋4—16周,然后逐步离床活动。

对于其中一部分患者转变为移位型骨折,目前绝大部分医生主张手术治疗。

3.复位方法(1)闭合复位:McELvenny法、Swiontkowski和Leadbetter 法。

(2)切开复位:一般用于闭合复位失败或缺乏术中x线透视设备的条件下使用。

4.复位质量评价可根据Gardon复位指数加以评价。

T ornvist将骨折能够接受的骨折复位标准定位。

①侧方移位<>100°。

(二)手术治疗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年龄65岁以上且骨折按Garden分型为Ⅲ型、Ⅳ型的患者。

唯医精读一文读懂,髋关节DAA入路临床应用

唯医精读一文读懂,髋关节DAA入路临床应用

唯医精读一文读懂,髋关节DAA入路临床应用导读本文主要介绍DAA入路的应用解剖、技术要点以及适应症。

通过学习、掌握此入路的基本步骤,在临床应用中能微创、快速完成手术。

音频课程2022 · Audio Course陈明中国骨科菁英会创伤专业会员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点击收听✦学习笔记2022 · Study NotesDAA入路是最近比较时髦的一种手术入路,它最开始起源于我们的微创前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其实这个入路历史也比较悠久,是传统的经典入路的一种简化,在这个好的入路的基础上,我们也在创伤骨科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及探索。

01DAA入路演化DAA入路是如何演化过来的?它是在我们史密斯·皮特森切口的基础上,抛弃了从髂前上棘到髂嵴三分之一的切口,利用了髂前上棘向大腿远端延伸的2/3的切口,国外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演化及改良,总体而言它都是叫做M.I.S前侧入路(微创的前路切口)。

从创伤骨科来讲,我们有时候会碰到一些股骨颈骨折,它比较难以复位,必须从前路切开关节囊来进行复位,还有一些患者是股骨头骨折,其中Pipkin II型骨折在股骨头的负重区骨折,这种病人合并了髋关节的后脱位,我们在后脱位已经复位的基础上,就没有必要再从后路去进行股骨头骨折的固定了,因此我们也把它应用在前路股骨头骨折的固定。

那么我们可以都知道在创伤骨科常用DAA适应征的就是Pipkin II 型股骨头骨折和难复型绞锁型的股骨颈骨折,这种股骨颈骨折往往是Gardan III型或者GardanIV型骨折,pauwel角较大、剪切应力大的不稳定骨折。

有的时候我们打开关节囊,就发现它没有解剖标志,复位较为困难。

02DAA入路今天我们不谈如何复位,重点谈一下DAA入路,它跟这个史密斯·皮特森切口的下2/3有所不同,我们把这个切口的起点往下移、往外移,也就是在髂前上棘下2cm,然后对准髌骨的外侧缘向远端延伸,切口长度大概6-7cm。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体会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体会
术, 在髋 关 节 露 出后 从 中取 出 股骨 头 , 去髋 臼 内软 组织 后 清 再 从 转 子 间 线 除 去股 骨颈 , 定 股 骨 距 , 腔 锉 扩 大 髋 腔 , 留一 髋
床肢体不能活动出现肌 肉萎缩, 身体 机能逐步衰退, 骨折愈
合后抵抗力弱, 会伴 随多种严重 的并发症出现 , 直接造成恢 复进度 与生活品质 的明显下降。笔者在本文中以内固定法
表现明显差异, F B HR组优于 I 组 。 F 髓关节功能评价:F组 I
7 . 69分 ,F 96±1 . B HR组 8. 42士 l. , 25 ,< .5 两 31分 t . P O0 , = 2
组表现明显差异。远期并发症数: I F组 1 3例:个病 患为骨 5 折未愈合 , 6人愈合后 出现股骨头坏死 , 2人钉体切出头软 骨面。B H F R组 股骨端假体周 围骨折复施行 手术者 1 。 人
据等。在下地时间比较上显示 I 组 比 B H F F R组长f< .5: P0 1 0 BH F R组手术治疗后 3个m现病患深静脉栓塞, 人手术治 1 疗后有腔隙性脑梗死;围手术期并发症 发生率 7 %,F组 . I 8 中有 1 出现肺 部感染 ,钉体切 出 1 ,并 发症发 生率 人 人
49 . %。两组 患 者 在 手 术 治疗 后 关 节 功 能评 价 优 良率 对 比上
说, 如果 出现 股骨头坏死 , 其髋痛 一般也较轻 , 对直立行走 功能要求较低 , 手术不一定就是唯一治疗方法 。 根据具体病 情 采取合适 的方法 , 避免高风险不仅是术者的考虑. 也是病 患 的选择。手术前风险一般较 大, 建议选择 内固定法 , 以 可 缓解病痛刺 激感 。 作最终 的治疗选择 , 同时要考虑病人的 也 经 济 条 件 是 否可 达 到 有 效 地解 决 问 题 的效 果 。

股骨颈骨折亲历者谈股骨颈骨折演示版.doc

股骨颈骨折亲历者谈股骨颈骨折演示版.doc

股骨颈骨折亲历者谈股骨颈骨折——冷月芦乡每当我在网上看到那些询问“股骨颈骨折怎么办”的帖子,就不禁回想起自己经历过的那段日子。

相同的境遇,相同的痛苦,拉近了我和这些提问者的距离。

基于同病相怜的情感,我总是主动地解答这些问题,尽我所能地为患者缓解焦虑和痛苦。

后来,当我发现五花八门的答复中,居然混杂着一些广告帖,某些广告商、药商为了一己之利,在回复中误导提问者,于是我就产生了一个愿望,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

我虽然不是医学院科班出身,更不是股骨颈骨折的权威,但是我有股骨颈骨折的切身经历,而且,我在养伤期间查阅过大量资料,对于一些关键问题还刨根问底、穷索其源,所以,如果下面这些文字能为伤友们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参考,足以聊慰吾心了。

网上关于股骨颈骨折的介绍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难以摆脱专业色彩浓厚的框框,读起来佶屈聱牙,一头雾水,所以,我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来叙述。

至于文中引用的数据,并非偏听偏信一家之言,而是通过反复比较后,才最终采信了可能性比较大的一种。

文中不妥之处,敬请诸位方家斧正。

一、首先,普及一下什么是股骨颈,股骨颈在什么位置我不否认有很多病友比我还清楚,但也不排除有一些病友对自己的伤情茫然无知,所以,有必要先做一点普及。

观看骨骼解剖图就会发现,人的大腿骨最上端,有一块短短的斜着伸向骨盆的骨头,它的一端死死地顶在骨盆上,另一端连着修长的腿骨。

而顶在骨盆的这一端,形状恰似一只拳头,这就是股骨头,它是被包裹在股骨头囊腔中的。

在股骨头下方,比股骨头细得多的这一截短骨,就是股骨颈,形状就像拳头下面的手腕。

当我们双足并拢站立时,从正面看,大腿最宽阔的部位(骨盆稍下),俗称“大粗窿”。

当大粗窿着地,与地面发生猛烈撞击时,就会受到来自地面的作用力,根据杠杆原理,股骨颈会受到一个明显向内的力,而此时坚硬结实的骨盆也毫不示弱,给它一个相反的力,结果就导致细脆的股骨颈被双方的角力“格”断了。

一般情况下人们摔倒在地,是不容易摔断股骨颈的,尤其是年轻人,身体比较灵活,更不易摔到这个部位,所以我们更常见的是那些摔断了大腿骨、胫骨、腓骨、胳膊、手腕的伤号。

DA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双柏散外敷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

DA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双柏散外敷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

■ !"FiO 2的可控性较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吸气性三凹征、气 促及 性 困难等 于 ,治疗后SpO 2、 [3]PH 、PaO 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 2低于对照组(!<0.05)。

由见,CPAP 能NRDS 患儿临 ,[4]合能及血 ,于高,预后。

6 NRDS 期 CPAP 治疗效果切,患儿临床[5]明显,且能血以,复。

,[6] 参考文献[1] 陈志宏•早期肺表面活性 合 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0): 5008-5010.[2],, ,等.高通气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中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DAA 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双柏散外敷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谢小云(于都县中医院,江西 于都342300)【摘要】目的探讨&关节直接前方入路(DAA )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双柏散外敷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一2019年12月于都县中医院收治的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5例。

对照组行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DAA 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双柏散外敷治疗,比较2组&关节功能、并发症。

结果 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92.31±6.54)分,高于对照组的(83.76±7.82)分;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 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DAA 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双柏散外敷治疗效果更好,更利于恢复&关节功能,降 并发症发 ,得推广M【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中青年 DAA 入路 内固定 双柏散外敷Treatment of young and middle -aged femoral neck fracture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combined with Shuangbai San external application in DAA approachXie Xiaoyu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Yudu County , 8udu,Jiangxi 342300【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combined with Shuangbai Powder in the treatment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femoral neck anterior approach (DAA ) of hip joint.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50 cases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from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9,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25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with closed reduction and hollow screw fixation,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through DAA approach and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Shuangbai Powder. hip function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hip function score (92.31 土 6.54)was observed,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83.76 土 7.82,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4.00%)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32.00%), difference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0.05 ).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through DAA approach combined with Shuangbai Powder is better,More conducive to the recovery of hip function, Reduce complications,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Key Words 】 Femoral neck fracture Young and middle-aged DAA approach Internal fixation ShuangbaiSan external application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721(2021)14-1938-03DOI : 10.19435/j.l672-1721.2021.14.007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导致,因股骨颈特殊的困难甚至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预后较差叭目前临床治解剖结构及血液供应,骨折后会出现明显移位,导致骨折愈合疗股骨颈骨折以闭合复位、切开复位、关节置换等方法 ,中基金项目: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GZ2019ZSF433)青年股骨颈骨折不适合进行关节置换术,闭合复位作者简介:谢小云,男,本科,主治中医师。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目的:探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34例,治疗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优18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其优良率为91.18%,对照组患者优12例,良12例,可3例,差7例,其优良率为70.59%,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29.4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34)35.29%,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效果较好,不过临床上仍需进一步加强防治术后并发症。

标签: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体会股骨颈骨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最为常见的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且女性多于男性,股骨颈骨折一般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发生,且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威胁老年患者生命安全的因素之一[1]。

随着人口的老年化加快,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患者年龄较大,且伴有多种原发性疾病,老年患者的恢复能力较差,易发生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2]。

本文笔者通过对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采取了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34例,治疗组:男性13例,女性21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75.3±4.3)岁,骨折原因:不慎跌倒患者20例,交通事故伤8例,高处坠落伤6例;骨折部位:经颈型17例,基底型11例,头下型6例。

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体会

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体会

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本文对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针对不同的情况, 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 8 3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1674- 0742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我院2000年 8月至 2006年8月收治的 80例老年股 骨颈骨折的患者。年龄 60~97 岁,平均 68 岁,其中男 30例,女 50 例;骨折类型按Ga r de n分类,I 型 8例,I I 型20例,I I I 型40例,I V 型 12例。 1. 2 手术方法 空心钉内固定术 50 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10例, 全髋关节置换术 20 例,平均随访 1 年以上。 2 结果 2. 1 空心钉内固定术 50 例 平均住院时间 16 天,手术时间短, 操 作简 单 ,创 伤小 ,伤口 无 感染 ,其 中2 例 深 静脉 血栓 形 成,经 溶栓 、 抗凝治愈,骨不愈合1例,股骨头无菌坏死 2例,经行全髋置换术治 愈。 2. 2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10 例 平均住院时间 20 天,伤口感染 1 例 ,经 换药 愈 合,泌 尿系 统 感染 1 例,2例 髋臼 磨损 ,出 现疼 痛伴 中 心 性脱位1例,经再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愈合。 2. 3 全髋关节置换术20例 平均住院时间18天,无肺炎及泌尿系 统感染,伤口渗液 1例,经换药治愈。 3 讨论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 龄、骨折类型、全身状况、治疗费用、以及患者和家属的不同要求而 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据研究发现:加压螺纹钉固定与人工股骨头 置换比较,两者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下床活动时间和远期功能 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而空心钉内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住院 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非常适合基层医院,为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 选治疗方法,对有移位的头下型骨折、身体状况良好的Gar de nI I I 、I V 骨折,可选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身体状况较差的高龄患者可行人工股 骨头置换术。 参考文献 [ 1] 范丰川, 栾国威等. 人工股骨头置 换治疗股骨颈 骨折远期随访 结果

DAA入路治疗难复位型股骨颈骨折体会

DAA入路治疗难复位型股骨颈骨折体会
精品课件
直接前方入路(DAA)是近年来兴起并且逐渐
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骨科界人工关节置换领域井喷式流 行的人工髋关节置换入路,是真正的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入路,是传统S-P入路的改良,采用此手术入路,关节外科医 生才能真正实施了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
精品课件
Direction is the key
精品课件
难复位型股骨颈骨折
经手法复位后仍无法解剖复位的股骨颈骨折约占股骨颈 骨折的7.6%,多属于Garden分型中Ⅲ 型、Ⅳ型。
精品课件
一、DAA入路 二、手术方式 三、典型病例 四、临床体会
精品课件
一、DAA入路
精品课件
直接前方入路(DAA)的历史
1881年,德国医生Carl Hueter首次描述了髋关节前方入路 1950年,法国医生Judet也对前侧入路进行的髋关节置换进行了报道 1917年,Smith-Peterson 研究并推广了这一切口全髋关节置换 1980年,Light和Keggi报道了104例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经验 现代,逐渐重新得到重视
DAA入路治疗难复位型股骨颈骨折
临床体会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骨创伤二科 孙智平
精品课件
股骨颈骨折
常见的创伤,多见于老年人。 发病率约为全身骨折的3.6%,髋部骨折的53%。 临床上有14%患者发生骨不愈合,即使愈合,由于该部位力的传导和股 骨头血供的特殊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仍高达20%~40%。 如何才能提高其临床效果?对此大多数学者主张以手术治疗为主, 包括:内固定、内固定加带血管蒂(膜)瓣移植和假体置换等三大门类。
• Gluteus Medius is the signpost 臀中肌是最重要的 标志
• Anterior 前方入路

对比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早期临床价值

对比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早期临床价值

DOI:10.19368/ki.2096-1782.2024.03.143对比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早期临床价值郭会军,王胜利汶上县人民医院骨科,山东济宁272500[摘要]目的分析高龄股骨颈骨折实施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汶上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有前侧组、后侧组,各43例。

前侧组行前外侧入路,后侧组行后外侧入路。

比较两组骨代谢情况、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并发症。

结果术后,两组骨钙素、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以及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术后,前侧组骨钙素[(30.02±2.97)ng/mL]、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27.74±3.52)ng/mL]、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27.45±2.35)ng/mL]高于后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45、8.028、11.093,P均<0.05)。

前侧组手术时间长于后侧组,前侧组出血量、引流量低于后侧组,前侧组切口长度、下床和出院时间短于后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两种入路方式均能维持高髋关节优良率,并发症发生风险低,但在恢复周期以及骨代谢方面前外侧入路价值更高,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更适用。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临床指标;半髋关节置换术;骨代谢;前外侧入路[中图分类号]R6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4)02(a)-0143-04Early Clinical Value of Comparative Anterolateral Approach Hemiarthro⁃plasty for Treatment of Fractures of Femoral Neck in Advanced AgesGUO Huijun, WANG Shengli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Wensh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Jining, Shandong Province, 2725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anterolateral approach hemiarthroplasty treatment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 in advanced age. Methods A total of 86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admitted to Wensh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21 to October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ll of whom underwent semi-hip replacem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pproache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nterior and poste⁃rior groups with 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anterolateral approach was taken in the anterior group, and the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was taken in the posterior group. Bone metabolism, clinical indexes, hip function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operation, osteocalcin, carboxyl 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 and amino 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 were increased in both group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After surgery, osteocalcin [(30.02±2.97) ng/mL], carboxy-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 [(27.74±3.52) ng/mL], amino 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 [(27.45±2.35) ng/mL] were higher in the anterior group than in the posterior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11.645, 8.028, 11.093, all P<0.05).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anterior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posterior group, the blood loss and drainage volume of the anterior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posterior group, and the incision length, exit time and discharge time of the anterior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posterior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ate of hip function and complic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oth P>0.05). Conclusion Both approaches can maintain a high rate of hip[作者简介] 郭会军(1984-),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骨关节创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病例(七)
典型病例(八)
典型病例(九)
术后6周复查
四、临床体会
MIS-DAA重点与难点
1、确定正确的解剖间隙,避免偏内。 2、注意处理旋股外侧动脉。
DAA入路优点:
切口减小,仅为7~9厘米 创伤小,不切断和剥离肌肉止点,利用肌间隙通道 虽切开关节囊,但实现囊内减压,缓解血管痉挛 直视下复位,减少复位次数及X线检查次数 不损伤肌肉,局部影响小,恢复快。
• Anterior 前方入路
• Anterolateral 前外侧入路
• Lateral 外侧入路
• Posterior 后侧入路
体位及手术床要求
体位及手术床要求
切口设计
浅层分离
深层分离
Hueter间隙和阔筋膜张肌的相对位置
分离结扎旋股外侧动脉升支
所利用的间隙
股骨颈显露
二、手术方式
术前切口设计
术后切口闭合
显露肌间隙 肌间隙分离
结扎旋股外侧动脉
股骨头插入摇杆复位
阴性支撑
• 阴性支撑 是指近侧骨折断 端(股骨颈、头)的内下 缘突向股骨颈远骨折端内 上缘的内侧 。
• 阴性支撑与股骨颈骨折的 复位失败高度相关,阴性 支撑容易导致复发的股骨 头移位,继而发生内翻
• 因此复位过程中应避免出 现阴性支撑
直接前方入路(DAA)是近年来兴起并且逐渐在
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骨科界人工关节置换领域井喷式流行 的人工髋关节置换入路,是真正的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入 路,是传统S-P入路的改良,采用此手术入路,关节外科医生 才能真正实施了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
Direction is the key
• Gluteus Medius is the signpost 臀中肌是最重要的标志
阳性支撑
• 阳性支撑 是指股骨颈骨折的 远骨折端内上缘突向近侧骨 折断端远端内缘的内侧
• 阳性支撑可起到与阴性支撑 相反的效果。
• 复位的目的
– 外翻复位骨折 – 重建阳性支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菱形固定----双三角形
三、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一)
典型病例(二)
典型病例(四)
典型病例(五)
典型病例(六)
DAA入路治疗难复位型股骨颈骨折
临床体会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骨创伤二科 孙智平
股骨颈骨折
常见的创伤,多见于老年人。 发病率约为全身骨折的3.6%,髋部骨折的53%。 临床上有14%患者发生骨不愈合,即使愈合,由于该部位力的传导和股骨头 血供的特殊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仍高达20%~40%。 如何才能提高其临床效果?对此大多数学者主张以手术治疗为主, 包括: 内固定、内固定加带血管蒂(膜)瓣移植和假体置换等三大门类。
DAA入路不足:
破坏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组织 因切开增加了关节内感染风险 出血较闭合复位增多
感谢聆听!
难复位型股骨颈骨折
经手法复位后仍无法解剖复位的股骨颈骨折约占股骨颈骨折 的7.6%,多属于Garden分型中Ⅲ 型、Ⅳ型。
一、DAA入路 二、手术方式 三、典型病例 四、临床体会
一、DAA入路
直接前方入路(DAA)的历史
1881年,德国医生Carl Hueter首次描述了髋关节前方入路 1950年,法国医生Judet也对前侧入路进行的髋关节置换进行了报道 1917年,Smith-Peterson 研究并推广了这一切口全髋关节置换 1980年,Light和Keggi报道了104例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经验 现代,逐渐重新得到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