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生命体征的测定
四大生命体征的正常值范围

四大生命体征的正常值范围
四大生命体征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值因年龄,测试方法等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以下分类讨论。
四大生命体征的正常值:
1、体温。
(1)腋测法。
腋测法需将体温计头端置于腋窝深处,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大概为36-37℃,需注意腋窝处应无致热或降温物品,并应将腋窝汗液擦干,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
(2)口测法。
将消毒后的体温计头端置于舌下,紧闭口唇,5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一般为36.3-37.2℃,需注意测量前10分钟内禁饮热水和冰水,口测法比较准确,但不能用于婴儿和神志不清者。
(3)肛测法。
肛测法一般取侧卧位,将肛门体温计头端涂以润滑剂后,置入肛门内达体温计长度的一半为止,5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一般为36.5-37.7℃。
2、脉搏。
(1)成人。
成人脉率在安静、清醒的情况下,正常值为60-100次/分,而且老人偏慢,女性、儿童稍快。
(2)儿童。
年龄小于3岁的儿童,一般大多在100次/分。
3、呼吸。
(1)成人。
成人在静息状态下,呼吸正常值为12-20次/分,
(2)新生儿。
新生儿:静息状态下,呼吸正常值约为44次/分。
4、血压。
(1)正常血压。
血压正常值一般为收缩压<120mmHg且舒张压<80mmHg。
(2)正常高值。
血压正常高值一般为收缩压120-139mmHg和舒张压80-89mmHg。
生命体征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生命体征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大生命体征是体温,呼吸,脉搏,血压。
1、测量体温一般用体温计腋下测量。
水银端放在腋下,测量10分钟。
正常是36-37摄氏度之间。
2、测量呼吸时可以观察胸腹起伏,一起一伏可表示一次呼吸。
通常可以计时30秒钟,所测的次数乘以2即为每分钟的呼吸频率。
但如果是呼吸不够规律者,或者是婴儿以及呼吸较为微弱者测量时,可以测量完整的1分钟。
3、脉搏可以让病人休息5-10分钟,通过手触动脉搏动点,也可以用听诊器听诊心率。
正常人的脉搏次数和心跳次数是一致的,测量脉搏次数,实际上就是检测桡动脉或其他动脉的搏动次数。
检查脉搏前,病人的位置应该舒适,平卧或坐位均可以,检查者以右手的二、三、四指端,轻轻地按在桡动脉上计数1分钟。
4、首次测量时要测量双上肢血压,以测量血压偏高的一侧并密切监测。
测量血压时要充分暴露上肢,袖带捆绑于上臂中部,松紧以放入两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cm,测量前需将袖带充分排空。
将血压计平放于心脏水平处,按开始键则自动开始测量,测量时手臂放松、手掌向上,过程保持平静,在测量过程中不要说话和移动身体。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测量生命体征(也称为生理参数)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和监测疾病进展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心电图等。
1. 体温测量:体温是衡量人体热量与能量平衡的一种生理参数。
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包括口腔测温、腋下测温、耳膜测温和额温测温等。
例如,耳膜测温利用耳温计将传感器放置在耳道内测量耳膜的温度,并据此推测全身体温。
2. 脉搏测量:脉搏是心脏收缩和舒张的结果,反映了心脏泵血功能和血管弹性状态。
常见的脉搏测量方法包括手动测量和自动测量。
手动测量通常通过轻触动脉(如颈动脉、桡动脉或股动脉)来计算每分钟的搏动次数,自动测量则通过脉搏传感器和计时装置来测量脉搏频率。
3. 呼吸测量:呼吸频率是人体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反映了肺活量和呼吸系统功能。
常见的呼吸测量方法包括手动计数和使用呼吸传感器。
手动计数需要观察胸部或腹部的起伏,并计算每分钟呼吸次数;而呼吸传感器则利用压力传感器或流速传感器来监测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4. 血压测量:血压是衡量动脉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常见的血压测量方法包括非侵入式和侵入式测量。
非侵入式测量常用的方法是袖带式血压计,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动脉的压力变化。
侵入式测量通常需要在动脉内插入导管,并通过监测导管内的压力来测量血压。
5. 心电图: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像,可以用于评估心脏功能和检测心脏疾病。
心电图测量通常通过将多个电极粘贴在胸部和四肢上,将心脏电活动转化为图形化的电压信号。
除了上述常见的生命体征测量方法,还有一些新的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例如呼吸音分析、脑电图、眼底成像等。
这些非侵入性的测量方法有助于提高测量的舒适性以及准确性,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信息。
在现代医疗中,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不断发展和改进。
它们为评估身体健康、监测疾病进展以及进行有效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准确的测量方法和设备是保证生命体征测量可靠性和一致性的关键因素,因此,专业人员在选择和使用测量设备时应当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人体生命体征四大标准

人体生命体征四大标准
人体生命体征是指人体在生命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如呼吸、心跳、血压等。
这些生命体征可以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生命活动状态。
人体生命体征四大标准是指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四项指标,是临床上最基本的生命体征测量项目。
## 体温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是人体新陈代谢的结果。
正常成人的体温范围是36.5℃~37.5℃,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都可能表明身体出现了问题。
体温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包括口腔、腋下、肛门、耳朵等,不同部位的测量结果可能会有所差异。
## 脉搏
脉搏是指心脏收缩时血液在动脉中的冲击传导所产生的波动。
正常成人的脉搏范围是每分钟60~100次,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都可能反映出身体的问题。
脉搏的测量通常在手腕、颈动脉等部位进行,可以用手指触摸或心电图仪器监测。
## 呼吸
呼吸是指人体通过肺部进行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的过程。
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是每分钟12~20次,异常的呼吸频率可能表明身体出现了问题。
呼吸的测量通常通过观察胸部起伏或听取呼吸声音等方式进行。
## 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动脉中的压力,是心脏收缩和舒张时所产生的压力变化。
正常成人的血压范围是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都可能表明身体出现了问题。
血压的测量通常在上臂、手腕等部位进行,可以用血压计进行测量。
综上所述,人体生命体征四大标准是临床医学中最基本的生命体征测量项目,可以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生命活动状态。
正确测量和记录这些体征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护理学-生命体征的测量

儿童、成人和老年人呼吸的正 常范围
儿童的正常呼吸范围是每分钟20至30次,成人的正常呼吸范围是每分钟12至 20次,老年人的正常呼吸范围有所增加。
血压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可以通过用血压计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 的方法进行测量。
血压的正常范围
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12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80毫米汞柱(或更低)之间。
脉率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脉率指的是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可以通过手动触摸动脉或使用电子脉搏 计等方法进行测量。
儿童、成人和老年人脉率的正 范围
儿童的正常脉率范围是每分钟90至120次,成人的正常脉率范围是每分钟60至 100次,老年人的正常脉率范围有所增加。
呼吸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呼吸是指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可以通过观察胸部运动或放置手在胸部或腹部 进行测量。
脉率
通过脉搏的测量了解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和血 液循环情况。
血压
通过血压的测量了解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和 血液循环情况。
体温的测量方法
体温可以通过腋下、口腔、直肠或额温计等不同方法进行测量。
体温的正常范围
正常体温范围是36.5°C至37.5°C(97.7°F至99.5°F),超过或低于此范围可能 表示患有不同的健康问题。
基础护理学-生命体征的测量
生命体征是衡量人体基本生理功能的指标,对于评估健康状况和监测疾病发 展至关重要。
生命体征的重要性
生命体征提供了医疗人员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初步了解,帮助他们判断疾病的 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
基础生命体征的四种类型
体温
通过体温的测量了解患者的新陈代谢情况和炎 症反应。
呼吸
通过呼吸的测量了解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系统 状况。
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

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生命体征是用于评估人体生理状况的指标,包括心率、呼吸频率、体温和血压等。
这些体征的测量方法对于医学诊断和监护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
一、心率测量方法: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一般以次/分钟表示。
心率的测量可以通过脉搏触诊或心电图(ECG)记录来实现。
1. 脉搏触诊法:将两指放在患者的动脉血管上,如颈动脉、桡动脉或颈动脉等,通过计算30秒内的脉搏跳动次数,再乘以2即可得到心率。
2. 心电图法:心电图记录心脏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电位变化,可通过粘贴电极到患者胸部和四肢上,然后将电极连接到心电图机上,通过机器分析和记录心电图图形,根据波形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来计算心率。
二、呼吸频率测量方法: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呼吸频率的测量可以通过观察胸部的上下运动或观察鼻孔的开合来实现。
1. 观察胸部运动法:观察患者胸部的上下运动,计算30秒内的呼吸次数,再乘以2即可得到呼吸频率。
2. 观察鼻孔开合法:观察患者的鼻孔开合情况,计算每分钟开合的次数即可得到呼吸频率。
三、体温测量方法:体温是人体内部温度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后的结果。
测量体温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口腔、腋下、耳朵和肛门等部位。
1. 口腔测温法:将温度计放置在舌下,闭口定位1-2分钟,然后读取温度计的数值。
2. 腋下测温法:将温度计放置在腋窝下方,密封腋窝,等待1-2分钟后读取温度计的数值。
3. 耳温测量法:使用额温计或红外线耳温计,将温度计插入患者耳道,等待几秒钟即可读取温度计的数值。
4. 肛门测温法:应在温度计上涂抹润滑剂,小心地将温度计插入患者肛门1-2厘米,等待几秒钟后读取温度计的数值。
四、血压测量方法:血压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
血压的测量通常使用血压计来实现。
1. 手臂血压测量法:使用袖带将血压计固定在患者的上臂上,紧密包裹在皮肤上,然后将手臂抬高到与心脏平齐,通气保持放松状态。
然后按下血压计上的气球,放出气体,并同时观察压力计上的数值。
四大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

四大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四大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你介绍这些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
首先是体温的测量方法。
体温可以通过口腔、肛门、腋窝或耳朵进行测量。
口腔测量是最常见的方法,使用体温计放置在口腔底部,闭嘴不说话约3分钟。
肛门测量通常用于婴儿和年幼的儿童,需要小心操作以避免伤害。
腋窝测量是将体温计放置在腋窝下,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获取准确的温度。
耳温计则是通过耳朵内部测量体温,但需要正确放置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其次是脉搏的测量方法。
脉搏通常在动脉处测量,如颈动脉、手腕动脉或股动脉。
最常见的测量方法是使用手指轻轻按压动脉,并计算每分钟的脉搏次数。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电子脉搏计或血压计来测量脉搏,这些设备可以更准确地记录脉搏的频率和节律。
接下来是呼吸的测量方法。
呼吸通常通过观察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来测量。
成人每分钟的正常呼吸频率约为12-20次。
测量时应该让被检测者坐着或躺下,放松呼吸,然后计算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呼吸计来测量呼吸频率,这些设备可以更准确地记录呼吸的频率和深度。
最后是血压的测量方法。
血压通常通过袖带式血压计或手腕式血压计来测量。
袖带式血压计通过在上臂上放置袖带,并使用听诊器和血压计来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
手腕式血压计则是通过在手腕上放置设备来测量血压。
在测量血压时,被检测者应该坐着或躺下,放松身体,避免交谈或活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评估一个人生命体征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
正确的测量方法和设备的选择对于获取准确的生命体征数据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测量时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生命体征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生命体征实验实训,掌握四大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方法、正常值及记录方法,提高对生命体征监测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生命体征是反映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器材: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秒表、酒精棉球、医用记录纸等。
2. 实验对象:志愿者。
四、实验步骤1. 测量体温(1)将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以下。
(2)将体温计置于腋下,紧贴皮肤,嘱志愿者闭紧腋窝,保持5-10分钟。
(3)读取体温计示数,记录体温。
2. 测量脉搏(1)将手指轻轻放在志愿者手腕的桡动脉处。
(2)计数1分钟内脉搏次数,记录脉搏。
3. 测量呼吸(1)观察志愿者的胸部或腹部起伏,计数1分钟内呼吸次数。
(2)记录呼吸次数。
4. 测量血压(1)将血压计袖带置于志愿者上臂中部,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
(2)打开血压计气门,将袖带充气至高于志愿者收缩压20-30毫米汞柱。
(3)缓慢放气,观察袖带压力下降至舒张压时,指针所指的数值。
(4)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体温:志愿者体温正常,平均值为36.5℃。
2. 脉搏:志愿者脉搏正常,平均值为75次/分钟。
3. 呼吸:志愿者呼吸正常,平均值为16次/分钟。
4. 血压:志愿者血压正常,平均值为120/80毫米汞柱。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本次实验中志愿者的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内,符合生理指标。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生命体征实验实训,我们掌握了四大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正常值及记录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志愿者沟通,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本次实验也让我们认识到生命体征监测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生命体征监测,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簧式血压计
血压计种类
电子血压计
优点:易携带 缺点:测量值不准确
优点:测量值准确 缺点:笨重、玻璃易碎 水银易漏
优点:操作方便,不用听诊器 缺点:准确性较差
血压计的构造
标尺 玻璃管
水银槽
压力活门 袖带
加压气球
测血压的步骤
(一)用物准备:
血压计、听诊器、记录本、笔
(二)实验步骤: 1、检查:玻璃管有无破损; 水银有无漏出气,视线与水银面保持一致,
当听诊器中出现第一声搏动声,此时水银柱
所 指的刻度,即为收缩压;当搏动声突然
变弱或 消失,此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即为舒
张压。
6、测量结束, 排尽袖带内余气,扪紧压力活门,整理 后放入盒内;血压计盒盖右倾45°,使水银全部流回 槽内,关闭水槽开关,盖上盒盖,平稳放置。
二、脉搏的测量
成人正常脉率:为60-100次/分钟。
速脉:成人脉率超过100次/分,称速脉。
缓脉:成人脉率低于60次/分,称缓脉。
二、脉搏的测量
测量步骤
1、被测者手臂放于舒适位置,腕部伸展 2、测试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按于 被测者桡动脉处 3、测量1分钟,记录数值
二、脉搏的测量
注意事项
1、测量脉搏前如有剧烈运动,需休息15- 30分钟才能测量,
2、不可有拇指测量
三、呼吸的测量(此实验不做)
四、血压的测量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
壁的侧压力。
血压就是血管里的压力,就像水管里有水压一样
收缩压:心脏收缩时, 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 高数值。
≤140mmHg
我们的血管是有弹性的
7、记录:
分数式表示:收缩压/舒张压mmHg (kPa) 如:BP:120/80mmHg。
注意事项
1、测量前有下列活动:吸烟、运动、 情绪 变化等,应休息15~30min 后再测量
注意事项
2、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测。
先驱尽袖带内空气,使水银柱降至“0” 点 稍等片刻(2min)后再测量。
舒张压:心脏舒张时, 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 数值。
≤90mmHg
计量单位
国际统一计量单位用 mmHg( 毫米汞柱 ) , 或kpa(千帕斯卡) 。两者换算公式为:
1 kpa = 7.5 mmHg
1 mmHg = 0.133 kpa
2014-7-4
二、如何测血压?
间接测量法
血压计种类
台式
立式
水银血压计
临床表现
低热(37.3℃~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一、体温
测量体温
(一)用物准备
体温计、计时器、洒精棉球、镊子,
笔和纸
一、体温
(二)测量步骤 1、检查体温计有无破损 2、用洒精棉球消毒,稍等片刻,将体温计 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体温计水银端放 于腋窝深处,嘱其屈臂过胸,将体温计夹 紧, 3、测量时间:5-10min(我们取8min),察 看度数并记录,将水银柱甩到35℃以下。
2、被测者采用舒适体位,手臂位置(肱动脉) 与心脏同一水平,卷袖露出一侧臂,伸直 肘部,手掌向上。
测血压的步骤
3、打开血压计,垂直放妥,开启水银槽开关,驱
尽袖带内空气,将其平整地置于上臂中部,下缘 距肘窝2~3cm,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
4、戴好听诊器,先触及肱动脉的搏动,再将听诊器 紧贴肱动脉搏动处,一手固定,另一手握加压气 球,关气门,注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 30mmHg。(此处建议水银柱至180mmHg即可)
四大生命体征的测量
实验一
概念
四大生命体征:包括体温(T)、脉搏 (P)、呼吸(R)、血压(BP),医 学上称为四大生命征,
一、体温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
正常体温:
腋下温度36~37.2℃,口腔温度比腋下高
0.2~0.4℃,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 0.3~0.5℃。
一、体温
发热: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一、体温
注意事项
1、用腕部力量向下甩, 2、体温计水银端勿碰 3、一人用完后用洒精消毒后再第二人用 4、测体温前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进食
等
二、脉搏的测量
脉搏:是指浅表动脉的搏动。
测量部位: 凡身体浅表靠近骨骼的动脉, 均可用以诊脉。常用的有桡动脉,其次有 颈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股动脉等。
注意事项
3、排除影响血压值的外界影响因素
袖带过宽→BP↓;袖带过窄→BP↑
袖带过松→BP↑;袖带过紧→BP↓
手臂低于心脏水平→BP↑ 手臂高于心脏水平→BP↓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