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食品科学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合集下载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第2 8卷第 2期
2 2年 3月 01
吉 林 工 商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0F J L N I I BUS NE I SSAND ECHN0LOGY T COLL EGE
Vo . 8 NO 2 12 . .
M a . Ol r2 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 作者简介] 王维 坚( 9 7)女 , 16 . , 吉林 长春人 , 吉林工商学院食 品工程 分院教授 , 究方向: 品科 学与工程。 研 食
吉林工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2 0 年被遴选为国家第二批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 S0 8 ) 07 T 11 1 , 2 1 年又被确立为“ 01 十二五” 特色专业 。20 年起按照《 07 关于加强 “ 质量工程” 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 见》 的要 求 , 我们对 食 品科 学与 工程 专业 的人 才培 养方 案进 行 了深入 的研究 和 实践 , 而且 在 实践 中取得 了 良 好 的效 果 。



人才培养 的理念 与定 位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专业建设 中引人现代教育思想 , 并落实素质教育思想 、 主体教育思想和科学 教育思想 , 形成 “ 以学生为主体 , 以社会需求为导 向, 以质量和特色为根本 , 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 以理论教学 体系 、 实践教学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体系、 教学条件建设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为支撑 , 培养高等工程技术应用 型人 才 ” 的教学 理念 。由于我 院是 地方 新建 应用 型本 科 院校 , 生毕 业后 大多 数到 生产一 线 。因此 在特色 专 学 业 建设 中 , 重结 合行 业需 求及 吉林 省 地方食 品产业 发展 , 向全 产业 链 , 养食 品科学 与工 程本科 技术 应 注 面 培 用 型人 才 。在培 养 目标 的制 订上坚 持 与时俱 进 , 坚持 知识 、 能力 、 质协 调发 展 , 持 以学生 为主体 、 素 坚 促进 学 生个性发展 , 坚持注重实践、 学生能力培养不断线 的原则。

创新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创新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缺 乏 开 放 性 , 学 科 交 叉 融 合 固有 的 屏 障仍 未 被 打 破 , 学 、 多 哲 自然 科 学 与食 品科 学 共 同 发 展 的 平 台 尚未 建 立 ,使 传 统 与创
新 这 一对 矛盾 始终 未 能 得 到 圆 满 的 解 决 : 后 . 创 新 教 育 是 最 对 个 系 统 工程 的认 识 不 够 ,主 要 表 现 在 认 为 素 质 教 育 只 是 赶 时髦 , 对 个 别 学 生 进 行 一 次 性 的改 革 实 验 , 者 将 其 作 为第 只 或 二 课 堂 的 “ 点 ” 而 未 全 面 、 刻 认 识 到 创 新 教 育 在 食 品科 学 亮 , 深
试 周刊 2 1 第 2 0年 3 1 期
创 新 食 品 专 业 人 才 的 培 养 体 系 的 研 究 与 实 践
阳 晖 张 敏 韩 宗先
480 ) 0 0 3
( 江 师 范学 院 生命 科 学 与技 术 学 院 , 庆 长 重
摘 要 : 者 通过 对 “ 台+ 块 式 ” 程 体 系建 设 、 学 作 平 模 课 教
改革、 多模 块 立 体 式 实践 教 学体 系构 建 、 业 教 育 阶 段 的 多模 专 式设 计 、 学管 理 制 度 的 完善 等 五 方 面进 行 综合 改 革 , 建 了 教 构 新 型创 新 食 品人 才培 养 体 系 ,建 立 了具 有 时 代 特 征 的 创 新 食 品人 才培 养 的各 个教 学 环 节 , 以 及 一 整 套 可 操 作 性 的 运 行 机 制和 管理 机 制 . 到 了培 养创 新 食 品人 才 的 目的 。 达 关 键 词 :高等 食 品 科 学 教 育 创 新 食 品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高等 教 育 中 的地 位 ,未 将 创 新 人 才 的 培 养 真 正 纳 人 食 品科 学 与工 程 高 等 教 育 的人 才 培 养 之 中 。 对 食 品产 业 群 内各 方 面 人 才 的 现 状 与 需 求 的调 查 结 果 表 明 , 统 食 品 科 学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所 培 养 的食 品 人 才 , 传 思 维 方 式 以模 仿 型 、 现 型 为 主 , 多 人 缺 乏 创 新 意 识 , 新 再 许 创 能 力 不 强 , 素 质 、 识 、 力 已与 经 济 、 技 和 社 会 发 展 不 相 其 知 能 科 适应 , 其 是食品专业毕 业生创新 意识淡薄 、 新 能力不 强 , 尤 创 这 已经 成 为 制 约 食 品产 业 发 展 的 瓶 颈 。因此 , 立 有 利 于培 养 建 学 生 创 新 意 识 、创 新 思 维 和 创 业 能力 的人 才 培 养 体 系 已成 为 食 品 科 学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养 的 当务 之 急 .高 等 食 品 科 学 教 育 必须立足于创新型食品人才的培养。 我 们 结 合 近 几 年 的 实 践 和 探 索 ,提 出 了 建 立 创 新 食 品 人 才 培 养 体 系 设 计 的基 本 原 则 , 创 新 意 识 、 新 思 维 、 新 能 以 创 创 力 为 核 心 . 学 科 核 心 课 程 设 计 、 程 教 学 体 系 改 革 、 践 教 从 课 实 学 环 节设 计 、专 业 教 育 阶段 的多 模 式 设 计 和教 学 管 理 模 式 建 立 等 五 个 方 面 . 引 入 “ B ” 学新 模 式 . 造 创 新 食 品 人 才 并 P L教 构 培 养 的新 体 系 ,探 索 了 一 条 具 较 强 可 操 作 性 的创 新 食 品 人 才 的培养之路。 整 合 相关 学科 。 建 以化 学 学 科 为基 础 、 品分 析 为 核 构 食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近年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和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培养优秀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索如何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利用实践教学的机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课、实习和实地考察等方式,亲自参与食品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等实践活动。

这些实践环节可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校可以与食品企业合作,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提供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

其次,开设创新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增加一些关于创新思维和方法的课程。

例如,开设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教授学生如何提出创新问题、开展研究和实验,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还可以开设食品创新技术与产品开发课程,教授学生食品创新的方法和技术,培养他们从理论到实践的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举办食品创新竞赛、组织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学术团队,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另外,建立良好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学校可以组织创新论坛、学术研讨会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让学生有机会与专业人士交流,学习前沿科技和创新理念。

此外,学校还可以提供创新项目的资金支持和设备资源,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

最后,要注重学生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学校可以与食品企业合作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学生的科研成果得以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申请专利,保护他们的创新成果,并提供相关的创业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创业机会。

基于卓越计划的食品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基于卓越计划的食品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为社会关注 的热点 。除了持续扩招带来 的就业压力 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要求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 , 之 外 ,教 学 重 理 论 轻 实践 ,培养 的学 生 很 难 适 应 社 学生 在企 业 学 习 1 ,本科 推行 “+ ”模 式 ,真 刀 年 31 会 的现 实 需 求 ,本 科 毕业 生 实践 动 手 能 力 差 ,在 部 真枪做毕业设计 。由此可见 ,作为地方工科本科 院 分 岗位上甚至不如大专生适应能力强 ,备受用人单 校 ,产业导 向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 式与卓越计 位 诟 病 。 工 科 的大 学 生 工 程 师 职 业 训 练 严 重 不 足 , 划具有高度 的一致性 ,卓 越计划进一 步指明了工科 但企业都期望工科大学生毕业时就具备工程师 的基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 ” 。 本 能 力 ,特 别 是 要有 较 强 的工 程 实 践 能 力 和 创 新 能 1 食 品产 业发展对应用型创新人才需求强烈 力 。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改革现有工程人才培养 模 式 ,工科 学 生尤 其 要 以产 业 发 展 为 导 向 ,通 过 分 1 食品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 1 析 产 业 结 构 ,由企 业 工 作 需 求 导 出 岗位 需 求 ,尤 其 食 品产 业 是 集 农 业 、制 造 业 和 现 代 流 通 服 务 业 强化实践创新 能力 ,这样培养 出的学生才会受到用 人单 位 的欢迎 。21 0 0年 6月 ,教 育 部 在 天 津 召 开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简称卓越计划)启动 会 ,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 ,共 同实施卓越计划 , 强 调更 加 重 视 工 程 教 育 服 务 国家发 展 战 略 ,更 加 重 视学生综合素质 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更加重视工
基 于卓越计 划 的食 品工程创新 人才培养 模 式构 建 与 实践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理论 作 为基 础 。鉴 于 此 , 们 拓 宽 了 过 去 以化 学 成 我 分 和加 工手 段 为主 的模 式 , 食 品科 学 与 工 程 专 业 把
点, 能够满足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 的食品科学 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和课程体系。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科 学技术综合化 、 集成化的发展 , 现代生物技术 、 工程技术、 信息技术 的新成果 带动食 品工业 技术发生着前所 未有 的革 命 。未来食品工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食品工业 , 而是以生物材料 为基础 , 充分利用现代生命科学 、 营 养学 、 食品安全学、 化学 、 物理学 、 信息学以及现代食
摘 要: 本文介绍 了我校对食 品科 学与工程专 j . A培养模 式和课 程体 系改 革方面 的实践 包括人 才培 养模 ,z - L, .
式的思想和原 则, 人才培养规格 的重新 定位和构建 , 别是 对学分 制条 件下 , 效利用 专业模 块课 时, 理整 合课 特 有 合
程 内容 , 强化实践教 学方 面进行 了有益的探 索。
拓展为通用的化工原理 ; 食品化学的内容与食品营 养学 的内容整合为一 门新课——食 品化学与营养 学, 食品卫生学单独设课并增加食品安全的内容 , 定 名为食品卫生与安全质量控制 ; 增设 食品生物技术 与食品高新技术 ; 增加食品加工原理的教学时数 , 减 少专门工艺的理论学时 ; 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 比重 等, 同时注重了现代 生物工程技术在食品 r艺中的
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本专业 的学 习 , 且有利 于学生 而 拓宽专业 口径 , 为今后 进一步深造和从事相 关研究
工 作 奠定 基础 。 2 以 学科 交 叉 、 合 为 基 础 构 建 新 型 课 程 体 . 融
与工程学科本身 已经成为一个交叉性很强的学科。 行业科技的发展 , 对食 品科技本科人才提 出了很 高 的要求: 应该具有 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 较高的文化 素质 , 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 有一定的外语水 平, 很 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 扎实的 争业基础理 沧, 能较好

一流引领、多元协同——食品类专业 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流引领、多元协同——食品类专业 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流引领、多元协同——食品类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内容如下:食品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教育界和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食品行业日益壮大,对高素质、多层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然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食品行业的发展需求,面临着挑战和难题。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一流引领、多元协同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应对当前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创新和实践的思路。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旨在为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并介绍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分别讨论当前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一流引领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多元协同的实践方式和效果。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创新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探讨实践中的困难与挑战,最后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

整篇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旨在探讨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食品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一流引领、多元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分析当前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一流引领的意义和重要性,同时探讨多元协同的实践方式和效果。

通过对创新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进行论述,探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和展望,旨在为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和实践经验,促进行业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需求,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

2.正文2.1 当前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食品行业的不断壮大,食品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食品类专业的知识面广泛,涉及食品科学、食品工程、食品安全等多个学科领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要求较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满足需求。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21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适应区域经济和食品产业发展需要,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够从事食品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生产管理、设计开发、教育教学、监督管理等工作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5年预期达到以下目标:目标1: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守职业道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标二:能够独立承担食品及相关领域的项目,能够胜任科研、生产管理、设计开发、教育教学、监督管理等工作。

目标3:能够综合运用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和技术手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食品工业发展中复杂的工程实践问题。

目标4:能在团队中发挥有效的领导、团队协助和沟通作用,并能组织制定工作计划并有效执行。

目标五:能够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技术的变化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进步和完善自己,在职场上具有竞争力。

二、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与实现矩阵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支撑课程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相关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食品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1-1 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语言工具用于工程问题的表述。

微积分A大学物理学B无机及分析化学B有机化学B工程制图1-2 能针对具体的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微积分A线性代数B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食品工程原理实验1-3能够将相关专业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推演、分析食品领域工程问题。

食品工程原理A食品机械与设备线性代数B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食品营养学1-4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食品领域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和综合。

食品工艺学A食品发酵设备与工艺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大学物理机械工程基础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2-1能够运用相关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食品相关专业本科生工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探索

食品相关专业本科生工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探索

食品相关专业本科生工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探索一、培养目标食品相关专业本科生工程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开放创新的思维能力,可以独立进行食品加工、生产管理以及技术开发与创新等工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实践教学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其能够在食品工程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

二、培养模式1. 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创新针对食品相关专业本科生,应该重新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强、能够培养学生工程和创新能力的课程。

实验课程可以设置食品加工和工程设计类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食品加工流程和设备的理解。

还可以引入案例教学和问题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验室建设和科研平台搭建学校应该加大对食品相关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投入,配置先进的食品成品分析仪器、加工设备等,提供学生开展实验和科研的平台。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搭建联合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和工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3. 实习实训和校企合作除了校内实验室的实践教学外,学生还需要通过实习和实训来提升自己的工程和创新能力。

学校需要积极与食品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能够深入到企业中去了解生产流程、管理模式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

4. 创新创业教育在食品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鼓励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进行创新尝试。

可以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创新的方法和技巧,了解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创业大赛和创新项目,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培养措施和建议1.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学校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学科竞赛、科研训练营等形式,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能力。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效果食品加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有着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

这个行业不再是单纯的食品工业,是一个集理、工、农等学科相关知识为一体,边缘性和综合应用性极强的交叉学科。

我国自加入世贸以来,机遇与挑战并存,既获得了更多的商机,有助于增强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也面临着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出口问题。

因此,21世纪不仅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需求量更大,而且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适应新形势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成立以来,一直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改革,挖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的发展潜能,努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构建了具有专业特色的、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使专业教育和市场需求能更好的结合,有利于提高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实现辽宁医学院“厚德修身,精术济世”的教育思想,并取得了突出的效果。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一)科学认识创新内涵,解决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明确创新具有多元化的时代特点,因为创新不仅仅是科学与技术的创新,也包括了体制和机制、管理和文化的创新,创新的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创新也具有普遍性,创新并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而是人类最普遍的行为。

还要明确创新人才的素质是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个性结构的有机统一。

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首先是指导思想问题,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科学观念,以整个素质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同时,明确创新具有普遍性和可培养性,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

因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有宽厚的基本理论,必须注重素质教育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的需要。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重点课程内容体系研究该部分的研究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对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这一部分还可由各专业教师针对具体课程继续展开研究,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如有更为系统的体会与认识,可着手教材的编写工作。

食品饮料行业的人才发展培养行业专业人才的方法和策略

食品饮料行业的人才发展培养行业专业人才的方法和策略

食品饮料行业的人才发展培养行业专业人才的方法和策略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对于食品饮料行业而言,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能够应对市场变化的人才队伍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食品饮料行业发展中,如何培养和发展行业专业人才的方法和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教育体系和培养机制食品饮料行业的专业人才培养应从教育体系入手,建立健全的培养机制和体系是关键。

这需要从学校教育、企业培训和行业协会等多个层面进行配合。

首先,学校教育要开设与食品饮料行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实际的生产环节,加强对食品饮料行业的了解,培养实际操作技能。

其次,企业培训也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

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各类培训课程,提供实际操作经验,培养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行业协会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要发挥作用。

通过组织专业学术交流、举办行业研讨会等方式,为从业人员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分享,提高整体素质。

二、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分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培养出行业专业人才。

除了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外,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分享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食品饮料行业,通过实习和实践活动,学生和员工可以亲自参与生产过程,了解其中的技术与操作要点。

同时,学校和企业可以建立实践基地,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和员工参与实际项目,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

此外,行业内经验的分享也是促进人才发展的有效途径。

可以举办行业创新案例分享会,邀请行业内专业人士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功案例,激发学生和员工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三、加强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要培养出优秀的行业专业人才,需要加强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

首先,需要加强食品科学、食品工程、营养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提高对食品饮料生产过程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还需要关注市场营销、品牌管理、消费者心理学等领域的知识。

只有了解市场需求,把握消费者心理,才能够在食品饮料行业中具备竞争力。

食品行业的人才培养与发展

食品行业的人才培养与发展

食品行业的人才培养与发展食品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壮大的领域,而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这个行业中显得尤为重要。

正是通过不断培养和发展人才,食品行业才能保持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食品行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培养和发展人才的有效方法。

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食品行业中,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给人才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人才的培养不仅关乎企业的竞争力,也决定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以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的几个方面。

1.提高企业竞争力: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备高素质的员工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创新和效益。

通过培养和发展人才,企业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保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2.适应行业发展:食品行业处于快速变化的时代,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不断演变。

只有不断培养和更新知识,人才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推动企业的进步和创新。

3.加强人才稳定性:通过培养和发展人才,企业可以提高员工的职业成长和晋升机会,增加员工的留存率。

这样可以避免频繁的人员流动,降低培养和招聘新人的成本,保持企业的人才稳定性。

二、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实现。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法:1.建立专业学习计划:企业可以为员工建立专业学习计划,包括培训、学习资源的提供等。

通过提供相关的课程和培训机会,员工可以持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2.提供实践机会: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重要的,但实践经验同样不可或缺。

企业可以为员工提供实践机会,如参与项目、实地考察等,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励和奖励机制:为了激励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可以建立激励和奖励机制。

通过表彰和奖励优秀员工,可以鼓励其他员工争取更好的表现,从而推动整个团队的发展。

4.建立导师制度:企业可以建立导师制度,将经验丰富的员工与新员工进行匹配,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培养,提升新员工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思考

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思考

实践环节不足
现有培养方式在实践环节 上较为薄弱,学生实践操 作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实 际工作需求。
创新能力培养欠缺
现有培养方式在创新能力 培养方面较为欠缺,学生 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
毕业生就业状况
就业率较高
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 高,但存在就业质量不高 的问题。
薪资水平较低
食品专业毕业生薪资水平 相对较低,与行业发展和 市场需求存在差距。
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学习路径, 挖掘潜力,实现自我价值。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加强教师培训和进修
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进修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 平。
建立教学团队
组织教师成立教学团队,共同研讨教学方法和策略,共享教学资源 ,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实习基地实践
与食品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 学生深入了解食品生产、加工、研发 等环节。
推行导师制,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导师负责制
每位学生配备专业导师,负责指 导学生的学术研究,培养学生的
科研能力。
学术交流活动
定期组织学术报告、研讨会等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交流,拓展视 野。
科研项目参与
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提 高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施校企合作,培养实用型人才
定制课程
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需求定制 课程,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企业实习
安排学生在企业实习,使其在实 际工作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双师型教师
邀请企业专家担任授课教师,传 授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
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课程
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 意识。

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加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加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社会实践中往往手足无措 , 满腹经纶而无用武之地 。 2 . 2优化教 学 内容
关键词 : 食品营养与卫生; 社会 实践 ; 人 才培养 食 品营养与卫生学是研究食物 、 营养 与人体 健康关系的一 门学科 。 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 社会性和应用性 , 与 国计 民 生密切相关 , 它在增强我国人 民体质 、 预防疾病 、 提高居 民健康
出, 让大家判断她是不是肥胖 , 肥胖 的级别是多 ( 下转 第 4 6页 )
基金项 目: 许 昌学院 2 0 1 2年教 学研 究项 目, 项 目编号 : 0 2 0 1 2 0 7 1 。
同时 , 还应鼓励 大一学生也参加 到社会实践 中去 , 通过 旁 观 师哥 、 师姐 在社 会实践 中的表 现 , 对食 品营养 与卫生这 门专
业基础课有所了解 ,激发他们对这 门课 程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
为进行下一步理论课 的学习打下基础 。
寻求 帮助的阿姨 , 把 当时这位阿姨 的身高 、 体重 、 腰围的指标说
2 . 1 传 统 教 学 的 不足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的的一 门基础课。 为 了弥补缺乏专业 实习 的 不足 , 我 院充分利用学生的假期组 织社 会 实践 活动 , 使 社会
实践和课堂教 学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 ,增 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 培
养 应 用 型人 才 。
传统的“ 食 品营养与卫生学 ” 课程教学 , 课堂上往往是 以教 师讲授为主 , 学生对教师 的课堂讲授基本 上是被动地接受 。实 践证 明 , 在某些 实践性较强 的课 程 中 , 如果单 纯应用传 统 的教 学方法 , 会让教 师的“ 教” 变 得枯燥无 味 , 学 生的“ 学” 变得被 动 无趣。学生的思维空间仅仅局限于书本 , 虽然能够学到不 少专 业知识 ,但是缺乏理论应用于实践和解决实 际问题 的能力 , 在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和工程专业人才培育方案一、专业定位和人才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具有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加工和贮藏和食品工程技术学问,驾驭养分和食品平安的基本理论、学问和技能,能在食品企业、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科研院所等领域从事科学探讨、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品质限制、工程设计、设备管理,以及从事和养分和食品平安有关的技术、管理和策划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特地人才。

二、业务培育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学以及养分和食品平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学问,受到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探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建立爱惜食品养分价值、提高食品的平安卫生质量以保障消费者健康的概念,具有食品保藏、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以及食品企业的产品策划和设计、食品企业的平安质量限制等方面的基本实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学问和实力:1.驾驭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试验技术;2.驾驭食品分析、检测和品质限制的方法;3.驾驭食品生产有关的基本理论、试验技术和操作技能;4.具有食品配方、工艺设计、设备选用、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实力;5.了解食品储运、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驾驭养分和食品平安的基本学问和技能;7.驾驭食物搭配和食品平安质量管理的技术和方法;8.驾驭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探讨和实际工作实力;9.熟悉食品工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调查探讨和决策、组织和管理的基本实力。

三、主要课程主要课程:有机化学、食品化学和分析、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工程原理、物化和胶体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养分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平安和质量限制技术、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和设备、食品工厂规划和设计。

四、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科学探讨训练、社会实践、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五、学制、修业年限、学位授予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三~六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六、作为其次专业辅修的核心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和分析、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养分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工艺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有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一、引言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个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该领域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因此,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二、培养目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这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学生还应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和国际视野,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

三、培养路径1.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实践课程和实验环节的比重。

同时,应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拓宽知识面,培养综合素质。

2.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学校应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如实验室项目、企业实习、科研项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创新能力。

3.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通过科研训练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校应提供科研平台和资源,支持学生开展科研活动。

4.国际化培养:加强与国际接轨,引进国际先进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国际化培养平台。

通过国际交流、联合培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师资力量优秀的师资力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学术背景的优秀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同时,应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五、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注重过程评价和实践能力评价,避免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

同时,应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竞赛和活动,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六、结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强化科研训练、提高师资力量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等措施,可以逐步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
国内高校专业调整状况普遍滞后于产业升级,现 行课程体系无法满足新产业、新业态对人才的需求,
作者简介:李 婷(1989—),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食品功能成分及活性。 XIANDAISHIPIN 现代食品 / 07
行业综述 Industry Review
而工程实践教育更滞后于理论教学,在高校中得不到 应有的重视 [5]。目前食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 在“重科学研究轻工程技术、重传统科学轻创新创业、 重理论学习轻实践实习”的问题 [4],导致理论教学和 实习实践未能紧密结合,使得食品专业人才掌握的理 论知识与实际生产之间脱节,储备知识与食品工业发 展趋势脱节,无法满足食品行业发展的强烈需求。
工程类学科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体系,鼓励青年教师到 企业挂职工作或交流合作,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 实践能力。调整工程教育教师的评聘和考核办法,侧 重评价教师在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 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加强校企深度合作,通过校企合 作项目或企业导师开设校外教学课程等,建立“校企 双导师制”,提升工程教育师资水平。
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继承与创新,突出实践 通识教育,增加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和西方历史文化
教学的地位,不断创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学生 课程,使学生熟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国际化视野。
思维发散、大胆想象、敢于创新且勇于创新。要培养一 同时,增设创新创业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理论课以
批具有全面知识结构体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 选修课方式开设,通过创业规划书设计、创业实例分析、
关键词:新工科;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Abstract:With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s facing huge shock and challenges. To adapt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in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era,this article target-ed the cultivation of “new engineering” talents,and explore-d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reform for food specialty.

食品专业本科教学中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

食品专业本科教学中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

o l a e s le y it ga ig c l v t n mo e ft e e t o a i t si t n e g a u t e c i g o o d s e il . d r n y c n h ov d b n e t ut ai d s o h s w l i n o u d r r d ae ta h n ffo p cat Un e r n i o b ie y t e c l v t n mo e , t e e c l n n e ga u t td n s s o l e c l v td wi r n w e g a l , b t rf u d t n h u t ai d s h x el t d rr d ae s e t h u d b u t ae t mo e k o ld e e i o e u u i h b et o n ai e o a d hg e o r h n ie q ai rf si n l w t h n o a ies i t n r cia blt. n ih rc mp e e s u l yp oe so as i t ei n v t pr d p a t l a i y v t h v ia c i
关键词 :食 品专业 ;本科教学 ;创新精神 ;实践 能力 ;培养模式
中 圈分 类号 :G 2 51 文献 标 志 码 :A c i 03 6/s . 7 — 6 6 X) 0 2 1 3 o 9 js 6 2 00
C l v t n Mo e fI n v t e a d P a t a i t sfrUn e g a u t u t ai d so n o ai n r ci lAb l i o d r r d ae i o v c ie

关于食品科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食品科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食品科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王蔚斌沈阳师范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摘要】本文着重从课程体系建设、合理整合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对食品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以期对兄弟院校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一是学科定位。

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工科办学专业,以朝鲜族传统食品优势学科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法、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

二是专业特色。

以工科为背景,食品科学为基础,朝鲜族传统食品为特色,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求创新、高素质的现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二、培养方案特色1.多学科交叉、跨学科特色突出。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属工科专业,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科学技术综合化、整体化的发展,传统的食品工业正向着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方向发展。

因此,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个交叉性很强的学科。

基于此,我系将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划归为五类课程,领域涉及现代生命科学、营养学、食品安全学、化学、物理学、信息学以及现代食品工程技术等多个主干学科。

第一类为校级公共必修课,含人文社科类课程,数学、物理、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以及外语、体育等课程;第二类为院系公共必修课,含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基础课和实验课;第三类为专业必修课,含朝鲜族传统食品学、果蔬贮藏与加工学、肉制品加工学、乳制品加工学等必修课程;第四类为专业选修课,主要含功能性食品、食品品质管理学、食品高新技术等选修课程;第五类为校级公选课,即其他院系包括文科院系对全校开设的选修课程。

2.优化课程体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调整与优化课程设置着重解决了以下问题:一是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优化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综合与集成,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结构,减少课程总学时。

二是大力减少课程设置,以留出足够的学时,强化基础教学,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时来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

基于创新型食品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以昆明理工大

基于创新型食品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以昆明理工大

2019年17期前沿视界高教学刊基于创新型食品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以昆明理工大学食品安全研究院研究生教育为例*孙丽平,庄永亮,张瑶(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云南昆明650500)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任务和使命。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学技术竞争的集中体现,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科技发展的重要使命,是发展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双一流”学科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1]研究生教育要大力推进科技与教育协同育人,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

国家相关部门明确要求研究生教育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

[2]我国的食品总产值较高,但是科学技术基础非常薄弱、创新发展能力不强、人才队伍明显不足。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支持云南大中专院校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加工等有关专业,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发展。

本论文以昆明理工大学食品安全研究院的食品相关专业为基础,进行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达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食品相关专业研究生人才目标。

一、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和培养问题(一)生源质量问题生源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要想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首先要保证良好的生源。

[3]昆明理工大学食品学科相关专业非学校的优势和强势学科,在全国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学位点的高校中排名靠后,报考人数不稳定,本校的本科毕业生第一志愿报考也不积极,多数研究生是从其他学校落选后调剂。

(二)课程设置问题课程设置是研究生教学活动最基本的环节,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核心。

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全国食品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来看,普遍存在着课程陈旧、理论不强、交叉学科不足,甚至因人设课、因事变课等问题。

(三)理论教学与科研融合问题研究生的培养一般采用二段式,一年的课程理论学习,随后进入课题的科学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 品科 学 与 工程 是 一 个年 轻 学科 ,主 要培 养 具 有化 学 、 生物 学 、食 品 工程 和 食 品检 测 技 术 知识 ,能在 食 品及 相 关领 域 内 从事 食 品生 产 、 品质 控 制 、产 品 开 发 、科 学研 究 、工程 设 计 、 企业 管 理 、食 品 贸 易和 营销 等 方 面 工作 的高 级 工程 技 术 人 才 。食 品科 学 教育 和 培养 现 代 食 品 科学 创 新 现代 食 品科 学人 才 , 是高 等 教 育面 向现 代 化 、面 向世 界 、面 向未 来 的必 然 选择 ,只 有 培养 出优 秀 的 人 才 和 建立 完 善 的 教 育体 系 ,才 更 有 利 于促 进 高 等农 业 教 育 的综 合 化 ,有 利 于加 大对 社会 资源 的 开发 和利 用 u 。
问题 。
2调整食 品科学 专业结构 。拓宽专 业 口径
根据吉林省地方经 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 毕业生就业的导 向 不 断 调整 专 业 结 构 ,通 过 改革 培 养 模 式 ,重 组 课程 体 系 、 改 善教 学 手 段等 措 施 ,保证 食 品 科 学专 业 人才 培 养 的 基础 性 和 适应 性 。 从 2 0 年 开始 ,我们 学科 专业 输 送 了大批 各 级 各类 企 业 一线 高级 04 应 用 型 人才 ,取 得 了 显著 的 办 学效 益 和社 会 效 应 , 以此 ,我 们认 识 到 ,专业 建 设 为 目标 应 在通 识教 育 基础 上 ,以 未来 发 展 的 可持 续 作 为 决策 的前 提 , 开展 食 品专 业 结 构 的调 整 。 重 点应 强 调 理工 农 结 合 ,科 学 与 技术 的结 合 ,在 宽 口径 ,拓 宽 基础 ,加 强 素 质教 育和 能 力 培养 等 方 面取 得 突 破 。通 过 教 学实 践 , 我 们建 议 将 应用 物 理 类 的 化学 、生 物 技术 、生物 制 药 等 三个 本 科 专 业整 合 为 食 品 轻 化 工 程 ,借 助 相 关专 业 的 力 量 ,共 享 资源 ,使 这 些专 业 迅 速得 以发 展 壮 大 。实 践证 明 ,依 托 公共 实 验 室和 专 业 基础 课 实 验 室 完
想。
经 接 近 2 人 。食 品科 学 与 工程 专 业 每 年 毕 业 在 1 0 人 以上 ,如 万 50 何 在 规模 扩 大 的 同时 ,培养 具 有 化 学 、生 物 学 、食 品工 程和 食 品 专 业 技术 知 识 ,能在 食 品 领域 内从 事食 品生 产 技术 管 理 、 品质 控 制 、产 品 开 发 、 科 学 研 究 、 工程 设 计 等 方 面 工 作 的 食 品 科 学 与 工 程 学科 的高 级 工程 技 术 人才 ,保 证并 进 一 步提 高人 才 培养 的质 量 ,特别 是人 才 的创 新 素 质 , 是学 校 发展 面 临 和 亟待 解 决 的 突 出
文 章编 号 :17 -4 2 (0 1 1- 28 2 6 40 3 2 1 )- 2 07 -
食 品科 学真 正 作 为 一 门独 立 的专 业 出现 于 大 学 中 ,始 于2 世 O 纪 后 半 叶 。我 国食 品科 学 在 新 中 国成 立后 逐 步 发展 起 来 ,据 不 完 全 统计 ,全 国开 设食 品科 学 与工 程本 科 专业 的 高校 近2 0 ,但 与 0所 蓬 勃发 展 的食 品工 业相 比,仍 然不 能满 足行 业人 才 需求 。 人才 培 养 是 高校 的根 本 任 务 。突 出内涵 发 展 ,寻 求 人才 培 养 模 式 的 突破 ,为 创新 型 国 家 建设 培 养 更 多高 层 次高 索 质 的 创新 人 才 是 高 校 的义 不 容 辞 的责 任 。现 代 食 品科 学 是 由多学 科 组 成 ,具 有 较 强 的综 合 性 和 实践 性 ,包含 农 产 品加 工 、 水产 品加 工 、畜 产 品 加 工 和蛋 品加 工等 众 多 学 科 ,形 成 了庞 大 的 工程 系 统 。 目前 , 农 业 现 代化 建 设 需 要 农业 高 等 院校 切 实肩 负起 实施 “ 教 兴农 ” 科 的历 史 重任 ,培 养 出 高素 质 的农 业 科 技创 新 人 才 ,农 业 现 代化 建 设 呼 唤 现 代 农 业 人 才 在 “ 农 ”事 业 的广 阔舞 台 上 实 现 人 生 理 三
1提 高人 才培养质量 。转变教 育观念 。凝练创新 思维。
农 业 综 合性 大 学 的特 点 ,立足 为 农 业 现代 化 建 设提 供 更 大 的智 力 支 持 、知 识 贡 献和 人 才 保 障 ,认 识 到 要建 立 培养 食 品人 才 的全 新 模 式和 寻找 高 等 农业 教 育 改革 与 发 展 的新 途 径 ,必 须 转 变教 育 思 想 , 凝练 创 新 思 维 , 明确 办 学 定位 ,才 能形 成 现代 农 业 高科 技 及 吉 林省 地方 区域 特 色 的办学 模式 。 培育 创 新 型人 才 所 必须 具 有 的创 新 精神 、创 新 能力 和较 高 的 综 合 素质 。在 当 前 的创 新 型人 才 培 养 体系 中, 如果 我 们 仅仅 把 教 育 方 向锁 定 在 知 识传 授 上 ,把 知 识 掌 握 的熟 练 程度 作 为 考 核 学生 评 价标 准 ,便 很 难培 养 出创 新 型人 才 , 反思 创 新人 才 培 养上 的不 足 ,我 们 认 为 , 最大 的不 足在 于 长 久 以来 创 新 理念 意 识 的 匮乏 , 而 最 重 要 的改 革 则 在 于人 才 培 养体 制 机 制 的 改 革 。 以我校 吉 林 农业 大 学 为 例 , 经过 “ 五 ”期 间 的 快速 发 展 , 目前 学 生人 数 已 十
2 1年 第 l期 01 2 ( 总第2 2 ) 6期
吉 林 农 业
J LI AGRI I N CULTURE
N O . 2. 2 1 1 0 1
( u lt ey C muai t NO.6 v 22
现代食品科学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研 究与实践
刘俊梅 ’ ,刘学军’ ,李琢 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影’
( . 吉林 农业 大 学食 品科 学 与工程 学 院, 吉林 长春 10 1;2 长春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吉林 长春 10 3 ) 1 3 18 . 30 3
摘要 :为 了推 进 人 才培 养模 式 改革 ,着 力培 养 大 学生 创 新 精神 和 创 业 能 力, 进 一 步提 高 高等教 育 的教 学质 量 ,教 育部 鼓励 高等 学校 在 教 学 内容 、课 程 体 系、 实 践环 节 等方 面进 行人 才培 养模 式 的 改革 ,推 进 教 学 理 念机 制 和 体 系的 全 方 面创 新 。我 们 在 多年 的 实 践 教 学 中通 过教 师教 育思 想 的 转 变,教 学 内容 的 改革 ,教 学手段 的创 新 , 高水 平教 材 建 设 ,加 强实 践环 节教 学和 现 代 化 生产 第一 线
类 、粮 油 化 工类 专 业 基 础 课进 行 重 组优 化 , 构建 了食 品科 学 学科 基 础 课程 平 台 ,设 置 了 由食 品工 程 原理 、食 品 生物 化 学 、食 品微 生 物学 、 畜产 品加 工 学 、分 子生 物学 、生 物统 计 学等 6 ( 2 学 门 共 8 分 )食 品 科 学 学科 基 础 课 程 , 占课 内总 学 时2 % 旨在 使 学 生 奠 0, 定 宽 厚 、扎 实 的 食 品科 学 专业 基 础 。而 对 于 培养 计 划 中 的专 业 特 色 和 前沿 课 程 ,学 院要 求 各个 专 业 重新 审 视 教 学 内容 , 提高 教 学 起 点 , 以新 的 科 技和 社 会 发展 成 果 不 断充 实 教学 内容 , 不求 全 、 细 ,重在 精 、新 ;在 课 程 重组 和 整 合 中 ,注 意 知识 内容 的整 体 性 和 相 关 性 ,注 意 内容 衔 接 ,减 少 重 复 ,努 力 提 高课 程 的 综合 化 程 度 , 以有 限 的课程 来覆 盖 日益 增 长 的 知识 面 ;注 重 因 材 施教 和 学
成 ,面 向所有 专 业 方 向 的学 生 开设 实 验 技 能和 动 手 能 力 的培 养 主 要 围绕 专 业基 础 素 质 平 台进 行 ,我 们 按 照 公共 基 础 、专 业 技 术基 食 品 科 学 的人 才应 着 重 在培 养 厚 基础 、宽 口径 、高 素质 、 重 础 和 专 业 课等 不 同 层 次制 定 了任 选 课 的最 低 修 读 学 分标 准 为 3 学 2 实 践 、强 技 能 、广 适 应 、 就业 能 力 强 ,掌 握现 代 食 品科 学 与 工 程 分 ,所 提 供任 选 课 的 总学 分 为8 学分 ,共4 V课 ,供 学 生选 学 。 O o] 技 术及 其 产 业 化 的科 学 原 理和 基 本 技 能方 面 , 而且 能 在 食 品领 域 目的是 使 学 生 掌握 相 关 学科 、交 叉 学科 、 边缘 学 科 的 理论 知 识 , 内从 事食 品生 产 技术 管 理 、 品质 控 制 、产 品开 发 、科 学研 究 、工 了解 本学 科 最新 进展 和前 沿 成果 。取 得 了 良好 的 效果 程 设计 等 工 作 , 并且 具 有创 新 精 神 和 实践 能 力 。我 校 是 地方 农 业 3修 订食 品科学专业培 养计划 .优化课 程结构体 系 。重组 课 类 院校 ,食 品科 学是 省 重 点专 业 ,在 我几 年 的 教学 实 践 中 ,针 对
教 学等培 养模 式 ,在 分析 食 品科 学创 新 人 才培 养模 式 的理 论 依据 和 基 本原 则 的 基础 上 ,给 出 了食 品科 学 专业 型 创 新人 才培 养模 式的
理论与实践。
关键 词 :食 品科 学 ;培 养模 式;理 论 与 实践 中 图分类 号 :G2 40 文 献标 识码 :A
程教 学内容
从2 0 年食 品 科 学 本 科 培 养 计 划 中 ,两 课 和 文 化 素 质 课 程 06 ( 5 )按 学校 统 一教 学要 求 设置 ,强 调 了科 学 的人 文素 质 教育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