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全章教案

合集下载

第十八章_平行四边形全章教案

第十八章_平行四边形全章教案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18.1.1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一)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性质.2.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论证.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二、重点、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2.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3.难点的突破方法: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这一节是全章的重点之一,学好本节可为学好全章打下基础.学习这一节的基础知识是平行线性质、全等三角形和四边形,课堂上可引导学生回忆有关知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在小学里学过,学生是不生疏的,但对于概念的本质属性的理解并不深刻,所以这里并不是复习巩固的问题,而是要加深理解,要防止学生把平行四边形概念当作已知,而不重视对它的本质属性的掌握.为了有助于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本质属性的理解,在讲平行四边形定义前,要把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让学生认清楚.讲定义时要强调“四边形”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两个条件,一个“四边形”必须具备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才是平行四边形;反之,平行四边形,就一定是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一个“四边形”.要指出,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新教材是先让学生用观察、度量和猜想的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这两条性质的,然后用两个三角形全等,证明了这两条性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知识的自学能力.教学中可以通过大量的生活中的实例:如推拉门、汽车防护链、书本等引入新课,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的基础上去探索数学发展的规律,达到用问题创设数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通过具体问题的观察、猜想出一些不同于一般四边形的性质,进一步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同时教师整理出一种推导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范式,让学生在教师的范式的诱导下,初步达到演绎数学论证过程的能力.最后通过不同层次的典型例、习题,让学生自己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三、例题的意图分析例1是教材P84的例1,它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实际应用,题目比较简单,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讲课时,可以让学生来解答.例2是补充的一道几何证明题,即让学生学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又让学生从较简单的几何论证开始,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演绎几何论证的方法.此题应让学生自己进行推理论证.四、课堂引入1.我们一起来观察下图中的竹篱笆格子和汽车的防护链,想一想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的形象?平行四边形是我们常见的图形,你还能举出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你能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来表示.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AD∥BC,那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 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①∵AB//DC ,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判定);②∵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AD//BC(性质).注意:平行四边形中对边是指无公共点的边,对角是指不相邻的角,邻边是指有公共端点的边,邻角是指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而三角形对边是指一个角的对边,对角是指一条边的对角.(教学时要结合图形,让学生认识清楚)2.【探究】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让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画一个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这个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以,它的边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度量一下,是不是和你猜想的一致?(1)由定义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在平行四边形中,相邻的角互为补角.(相邻的角指四边形中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注意和第一章的邻角相区别.教学时结合图形使学生分辨清楚.)(2)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下面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已知:如图ABCD,求证:AB=CD,CB=AD,∠B=∠D,∠BAD=∠BCD.分析:作ABCD的对角线AC,它将平行四边形分成△ABC和△CDA,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到结论.(作对角线是解决四边形问题常用的辅助线,通过作对角线,可以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的关于三角形的问题.)证明:连接AC,∵AB∥CD,AD∥BC,∴∠1=∠3,∠2=∠4.又AC=CA,∴△ABC≌△CDA (ASA).∴AB=CD,CB=AD,∠B=∠D.又∠1+∠4=∠2+∠3,∴∠BAD=∠BCD.由此得到:平行四边形性质1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性质2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五、例习题分析例1(教材P42例1)例2(补充)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CF,求证:AF=CE.分析:要证AF=CE,需证△ADF≌△CBE,由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因此有∠D=∠B ,AD=BC,AB=CD,又AE=CF,根据等式性质,可得BE=DF.由“边角边”可得出所需要的结论.证明略.六、随堂练习1.填空:50,则∠B= 度,∠C= 度,∠D= 度.(1)在ABCD中,∠A=︒(2)如果ABCD中,∠A—∠B=240,则∠A= 度,∠B= 度,∠C= 度,∠D= 度.(3)如果ABCD的周长为28cm,且AB:BC=2∶5,那么AB= cm,BC= cm,CD= cm,CD= cm.2.如图4.3-9,在ABCD中,AC为对角线,BE⊥AC,DF⊥AC,E、F为垂足,求证:BE=DF.七、课后练习1.(选择)在下列图形的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360(A)对角相等(B)对角互补(C)邻角互补(D)内角和是︒2.在ABCD中,如果EF∥AD,GH∥CD,EF与GH相交与点O,那么图中的平行四边形一共有( ).(A )4个 (B )5个 (C )8个 (D )9个3.如图,AD ∥BC ,AE ∥CD ,BD 平分∠ABC ,求证AB=CE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一、 教学目标:1. 理解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2. 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和简单的证明题.3. 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二、 重点、难点1. 重点: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2. 难点: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3. 难点的突破方法:(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它是通过旋转平行四边形,得到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和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这一节综合性较强,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要注意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解题思路的分析,解题思想方法的概括、指导和结论的升华.(2)教学时要讲明线段互相平分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如图,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若AC 与BD 互相平分,则有OA =OC ,OB =OD .(3)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画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或从这点到对边垂线段的长,或者说这条边和对边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这里所说的“底”是相对高而言的.在平行四边形中,有时高是指垂线段本身,如作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指作垂线段.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高,在作图时一般是指垂线段本身.在进行计算时,它的意义是距离,即长度.(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底和高的积,即ABCD S =a·h .其中a 可以是平行四边形的任何一边,h 必须是a 边与其对边的距离,即对应的高,如图(1).要避免学生发生如图(2)的错误.为了区别,有时也可以把高记成a h 、AB h ,表明它们所对应的底是a 或AB .(5)学完本节后,归纳总结一下平行四边形比一般四边形多哪些性质,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可以按边、角、对角线进行总结.通过复习总结,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也培养学生随时复习总结的习惯,并提高他们归纳总结的能力.三、例题的意图分析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一道补充题,它是性质3的直接运用,然后对例1进行了引申,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讲,并归纳结论: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作直线交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相等.例1与后面的三个图形是一组重要的基本图形,熟悉它的性质对解答复杂问题是很有帮助的.例2是教材P85的例2,这是复习巩固小学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这个例题比小学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题加深了一步,需要应用勾股定理,先求得平行四边形一边上的高,然后才能应用公式计算.在以后的解题中,还会遇到需要应用勾股定理来求高或底的问题,在教学中要注意使学生掌握其方法.四、课堂引入1.复习提问:(1)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是:(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60).①具有一般四边形的性质(内角和是︒②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2.【探究】:请学生在纸上画两个全等的ABCD和EFGH,并连接对角线AC、BD和EG、HF,设它们分别交于点O.把这两个平行四边形落在一起,在点O处钉一个图钉,将ABCD180,观察它还和EFGH重合吗?你能从子中绕点O旋转︒看出前面所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关系吗?进一步,你还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吗?结论:(1)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五、例习题分析例1(补充)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求证:OE=OF,AE=CF,BE=DF.证明:在ABCD中,AB∥CD,∴∠1=∠2.∠3=∠4.又OA=O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AOE≌△COF(ASA).∴OE=OF,AE=C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ABCD ,∴ AB=CD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AB —AE=CD —CF . 即 BE=FD .※【引申】若例1中的条件都不变,将EF 转动到图b 的位置,那么例1的结论是否成立?若将EF 向两方延长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对边的延长线分别相交(图c 和图d ),例1的结论是否成立,说明你的理由.解略例2(教材P44的例2)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10cm ,AD =8cm ,AC ⊥BC ,求BC ,CD ,AC ,OA 的长以及ABCD 的面积. 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可得BC 、CD 的长,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C 的长.再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求得OA 的长,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高为此底上的高),可求得ABCD 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学学过,再次强调“底”是对应着高说的,平行四边形中,任一边都可以作为“底”,“底”确定后,高也就随之确定了.)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解略(参看教材P44).六、随堂练习1.在平行四边形中,周长等于48,① 已知一边长12,求各边的长② 已知AB=2BC ,求各边的长③ 已知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OD 与△AOB 的周长的差是10,求各边的长2.如图,ABCD 中,AE ⊥BD ,∠EAD=60°,AE=2cm ,AC+BD=14cm ,则△OBC 的周长是____ ___cm .3.ABCD 一内角的平分线与边相交并把这条边分成cm 5,cm 7的两条线段,则ABCD 的周长是__ ___cm .七、课后练习1.判断对错(1)在ABCD中,AC交BD于O,则AO=OB=OC=OD.()(2)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到一组对边的距离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4)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2.在ABCD中,AC=6、BD=4,则AB的范围是__ ______.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B、BC、CD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x+3),(x-4)和16,则这个四边形的周长是.4.公园有一片绿地,它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绿地上要修几条笔直的小路,如图,AB=15cm,AD=12cm,AC⊥BC,求小路BC,CD,OC的长,并算出绿地的面积.18.1.2(一)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教学目标: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3.培养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二、重点、难点4.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5.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3.难点的突破方法: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同时它又是后面进一步研究矩形、菱形、正方形判别的基础,更是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及说理的良好素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在本课中,可以探索活动为载体,并将论证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与必要发展,从而将直观操作与简单推理有机融合,达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目的.(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1、2都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逆命题,它们的证明都可利用定义或前一个方法来证明.(2)平行四边形有四种判定方法,与性质类似,可从边、对角线两方面进行记忆.要注意:①本教材没有把用角来作为判定的方法,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作为补充;②本节课只介绍前两个判定方法.(3)教学中,我们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如通过欣赏图片及识别图片中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建立对平行四边形的直觉认识.并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建立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接着提出问题: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从而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的方法.然后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在学生拼图的活动中,教师可以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对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的探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实现对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别方法的掌握,并发展了学生说理及简单推理的能力.(4)从本节开始,就应让学生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去解决问题,凡是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知识证明的问题,不要再回到用三角形全等证明.应该对学生提出这个要求.(5)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眼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6)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三、例题的意图分析本节课安排了3个例题,例1是教材P87的例3,它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此题最好先让学生说出证明的思路,然后老师总结并指出其最佳方法.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灵活和综合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例3是一道拼图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边拼图边说明道理,即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再用四个不等边三角形拼一个如图的大三角形,让学生指出图中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四、课堂引入1.欣赏图片、提出问题.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在刚才演示的图片中,有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你是怎样判断的?2.【探究】: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思考并探讨:(1)你能适当选择手中的硬纸板条搭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2)你怎样验证你搭建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3)你能说出你的做法及其道理吗?(4)能否将你的探索结论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判别方法?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吗?(5)你还能找出其他方法吗?从探究中得到: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1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2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五、例习题分析例1(教材P46例3)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E、F是AC上的两点,并且AE=CF.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分析:欲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可以根据判定方法2来证明.(证明过程参看教材)问;你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比较一下,哪种证明方法简单.例2(补充)已知:如图,A′B′∥BA,B′C′∥CB,C′A′∥AC.求证:(1) ∠ABC=∠B′,∠CAB=∠A′,∠BCA=∠C′;(2) △ABC的顶点分别是△B′C′A′各边的中点.证明:(1) ∵A′B′∥BA,C′B′∥BC,∴四边形ABCB′是平行四边形.∴∠ABC=∠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同理∠CAB=∠A′,∠BCA=∠C′.(2) 由(1)证得四边形ABCB′是平行四边形.同理,四边形ABA′C是平行四边形.∴AB=B′C,AB=A′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B′C=A′C.同理B′A=C′A,A′B=C′B.∴△ABC的顶点A、B、C分别是△B′C′A′的边B′C′、C′A′、A′B′的中点.例3(补充)小明用手中六个全等的正三角形做拼图游戏时,拼成一个六边形.你能在图中找出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吗?并说说你的理由.解:有6个平行四边形,分别是ABOF,ABCO,BCDO,CDEO,DEFO,EFAO.理由是:因为正△ABO≌正△AOF,所以AB=BO,OF=FA.根据“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其它五个同理.六、随堂练习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1)若AD=8cm,AB=4cm,那么当BC=___ _cm,CD=___ _cm时,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2)若AC=10cm,BD=8cm,那么当AO=__ _cm,DO=__ _cm时,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2.已知:如图,ABCD中,点E,F分别在CD,AB上,DF∥BE,EF交BD于点O.求证:EO=OF.3.如图:由火柴棒拼出的一列图形,第n个图形由(n+1)个等边三角形拼成,通过观察,分析发现:①第4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___ __.(6个)②第8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___ __.(20个)七、课后练习1.(选择)下列条件中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对角线互相垂直(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D)对角线互相平分2.已知:如图,△ABC,BD平分∠ABC,DE∥BC,EF∥BC,求证:BE=CF.18.1.2(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教学目标:1.掌握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四种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证明问题.3.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二、重点、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定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是根据不同条件能正确地选择判定方法.2.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3.难点的突破方法:本节课是平行四边形判定的第二节课,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判定方法1和判定方法2,再结合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同学们已经掌握了3种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3,使同学们会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几何的推理证明,并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寻找最佳解题途径的能力.本节课的知识点不难,但学生灵活运用判定定理去解决相关问题并不容易,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强一题多解和寻找最佳解题方法的训练.(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3不是性质的逆命题.它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义或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1或2来证明,可以看作是巩固前面两个判定方法的一个很好的练习题.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证明,以活跃学生的思维.(2)注意强调:判定方法3是“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而“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例如:如图,AD∥BC,AB=DC,但四边形ABCD不是平行四边形.(3)学过本节后,应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四个(或五个)判定方法,这些判定的方法是:从边看: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对角线看: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角看: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让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5)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三、例题的意图分析本节课的两个例题都是补充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能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第三种判定方法和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学生程度好一些的学校,可以适当地自己再补充一些题目,使同学们会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几何的推理证明,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寻找最佳解题途径的能力.四、课堂引入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3.【探究】取两根等长的木条AB、CD,将它们平行放置,再用两根木条BC、AD加固,得到的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结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五、例习题分析例1(补充)已知:如图,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中点,求证:BE=DF.分析:证明BE=DF,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可以证明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比较方法,可以看出第二种方法简单.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 ∥CB ,AD=CD .∵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 DE ∥BF ,且DE=21AD ,BF=21BC . ∴ DE=BF .∴ 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 BE=DF .此题综合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判定另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再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结论;题目虽不复杂,但层次有三,且利用知识较多,因此应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证明思路.例2(补充)已知:如图,ABCD 中,E 、F 分别是AC 上两点,且BE ⊥AC 于E ,DF ⊥AC 于F .求证: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分析:因为BE ⊥AC 于E ,DF ⊥AC 于F ,所以BE ∥DF .需再证明BE=DF ,这需要证明△ABE 与△CDF 全等,由角角边即可.证明:∵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CD ,且AB ∥CD .∴ ∠BAE=∠DCF .∵ BE ⊥AC 于E ,DF ⊥AC 于F ,∴ BE ∥DF ,且∠BEA=∠DFC=90°.∴ △ABE ≌△CDF (AAS ).∴ BE=DF .∴ 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六、课堂练习1.(选择)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A )AB ∥CD ,AD=BC (B )∠A=∠B ,∠C=∠D(C )AB=CD ,AD=BC (D )AB=AD ,CB=CD2.已知:如图,AC ∥ED ,点B 在AC 上,且AB=ED=BC , 找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3.已知:如图,在ABCD 中,AE 、CF 分别是∠DAB 、∠BCD的平分线.求证:四边形AFCE 是平行四边形.七、课后练习1.判断题:。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整体(教案)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整体(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掌握得还不错,但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是显得有些吃力。我觉得这里可能存在几个问题需要我反思和改进。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最后,我发现课堂总结环节过于简单,学生们可能没有充分消化所学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在总结环节更多地参与进来,例如让他们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的最有价值的内容,或者提出仍存在的疑问,以便我及时解答。
首先,我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可能过于注重讲解,而忽略了让学生动手实践。今后,我应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简单的动手操作环节,如让学生自己画图、制作模型,以便更直观地感受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小组的讨论并不充分,可能是因为我对讨论主题的引导不够明确。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次课堂上给出更具体的讨论题目,让学生们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高讨论效果。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整体(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整体:
1.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

完整版)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全章教案

完整版)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全章教案

完整版)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全章教案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课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课型新授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性质。

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论证。

三维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态度。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引入:观察图形,引出平行四边形。

明晰概念,证实发现。

让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这个四边形,它的边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定义:根据定义,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用符号“ABCD”来表示。

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在平行四边形中,相邻的角互为补角。

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通过证明可得到结论。

已知如图ABCD,求证AB=CD,CB=AD,∠B=∠D,∠BAD=∠BCD。

分析:作ABCD的对角线AC,它将平行四边形分成△ABC和△CDA,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到结论。

连接AC,∵AB∥CD,AD∥BC,∴∠1=∠3,∠2=∠4.又AC=CA,∴△ABC≌△CDA(ASA),∴AB=CD,CB=AD,∠B=∠D。

又∠1+∠4=∠2+∠3,∴∠BAD=∠BCD。

由此得到:平行四边形性质1: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性质2:对角相等。

范例演练:教材P42例1,应用新知,练巩固。

改写后的文章: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课型新授。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性质。

同时,他们也能够使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并能进行有关的论证。

三维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八年级下第十八章_平行四边形全章教案

八年级下第十八章_平行四边形全章教案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18.1.1 平行四边形性质(一)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性质.2.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论证.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二、重点、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2.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3.难点的突破方法: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这一节是全章的重点之一,学好本节可为学好全章打下基础.三、例题的意图分析例1是教材P84的例1,它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实际应用,题目比较简单,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讲课时,可以让学生来解答.例2是补充的一道几何证明题,即让学生学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又让学生从较简单的几何论证开始,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演绎几何论证的方法.此题应让学生自己进行推理论证.四、课堂引入1.我们一起来观察下图中的竹篱笆格子和汽车的防护链,想一想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的形象?平行四边形是我们常见的图形,你还能举出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你能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来表示.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AD∥BC,那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 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①∵AB//DC ,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判定);②∵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AD//BC(性质).注意:平行四边形中对边是指无公共点的边,对角是指不相邻的角,邻边是指有公共端点的边,邻角是指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而三角形对边是指一个角的对边,对角是指一条边的对角.(教学时要结合图形,让学生认识清楚)2.【探究】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让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画一个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这个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以,它的边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度量一下,是不是和你猜想的一致?(1)由定义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在平行四边形中,相邻的角互为补角.(相邻的角指四边形中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注意和第一章的邻角相区别.教学时结合图形使学生分辨清楚.)(2)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下面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已知:如图ABCD,求证:AB=CD,CB=AD,∠B=∠D,∠BAD=∠BCD.分析:作ABCD的对角线AC,它将平行四边形分成△ABC和△CDA,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到结论.(作对角线是解决四边形问题常用的辅助线,通过作对角线,可以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的关于三角形的问题.)证明:连接AC,∵AB∥CD,AD∥BC,∴∠1=∠3,∠2=∠4.又AC=CA,∴△ABC≌△CDA (ASA).∴AB=CD,CB=AD,∠B=∠D.又∠1+∠4=∠2+∠3,∴∠BAD=∠BCD.由此得到:平行四边形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性质2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五、例习题分析例1(教材P84例1)例2(补充)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CF,求证:AF=CE.分析:要证AF=CE,需证△ADF≌△CBE,由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因此有∠D=∠B ,AD=BC,AB=CD,又AE=CF,根据等式性质,可得BE=DF.由“边角边”可得出所需要的结论.证明略.六、随堂练习1.填空:50,则∠B= 度,∠C= 度,∠D= 度.(1)在ABCD中,∠A=(2)如果ABCD中,∠A—∠B=240,则∠A= 度,∠B= 度,∠C= 度,∠D= 度.(3)如果ABCD的周长为28cm,且AB:BC=2∶5,那么AB= cm,BC= cm,CD= cm,CD= cm.2.如图4.3-9,在ABCD中,AC为对角线,BE⊥AC,DF⊥AC,E、F为垂足,求证:BE=DF.七、课后反思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2. 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和简单的证明题.3. 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二、重点、难点1. 重点: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2. 难点: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3. 难点的突破方法:三、例题的意图分析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一道补充题,它是性质3的直接运用,然后对例1进行了引申,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讲,并归纳结论: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作直线交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相等.例1与后面的三个图形是一组重要的基本图形,熟悉它的性质对解答复杂问题是很有帮助的.例2是教材P85的例2,这是复习巩固小学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这个例题比小学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题加深了一步,需要应用勾股定理,先求得平行四边形一边上的高,然后才能应用公式计算.在以后的解题中,还会遇到需要应用勾股定理来求高或底的问题,在教学中要注意使学生掌握其方法.四、课堂引入1.复习提问:(1)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是:(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具有一般四边形的性质(内角和是︒360).②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2.【探究】: 请学生在纸上画两个全等的ABCD 和EFGH ,并连接对角线AC 、BD 和EG 、HF ,设它们分别交于点O .把这两个平行四边形落在一起,在点O 处钉一个图钉,将ABCD 绕点O 旋转︒180,观察它还和EFGH 重合吗?你能从子中看出前面所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关系吗?进一步,你还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吗?结论:(1)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五、例习题分析例1(补充) 已知:如图, 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EF 过点O 与AB 、CD 分别相交于点E 、F .求证:OE =OF ,AE=CF ,BE=DF .证明:在 ABCD 中,AB ∥CD ,∴ ∠1=∠2.∠3=∠4.又 OA =O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AOE ≌△COF (ASA ).∴ OE =OF ,AE=CF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ABCD ,∴ AB=CD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AB —AE=CD —CF . 即 BE=FD .※【引申】若例1中的条件都不变,将EF 转动到图b 的位置,那么例1的结论是否成立?若将EF 向两方延长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对边的延长线分别相交(图c 和图d ),例1的结论是否成立,说明你的理由.解略例2(教材P85的例2)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10cm ,AD =8cm ,AC ⊥BC ,求BC ,CD ,AC ,OA 的长以及ABCD 的面积.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可得BC 、CD 的长,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C 的长.再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求得OA 的长,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高为此底上的高),可求得ABCD 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学学过,再次强调“底”是对应着高说的,平行四边形中,任一边都可以作为“底”,“底”确定后,高也就随之确定了.)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解略六、随堂练习1.在平行四边形中,周长等于48,① 已知一边长12,求各边的长② 已知AB=2BC ,求各边的长③ 已知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OD 与△AOB 的周长的差是10,求各边的长2.如图,ABCD 中,AE ⊥BD ,∠EAD=60°,AE=2cm ,AC+BD=14cm ,则△OBC 的周长是____ ___cm .3.ABCD 一内角的平分线与边相交并把这条边分成cm 5,cm 7的两条线段,则ABCD 的周长是__ ___cm .七、课后反思:18.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教学目标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3.培养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二、重点、难点4.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5.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3.难点的突破方法:三、例题的意图分析本节课安排了3个例题,例1是教材P87的例3,它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此题最好先让学生说出证明的思路,然后老师总结并指出其最佳方法.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灵活和综合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例3是一道拼图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边拼图边说明道理,即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再用四个不等边三角形拼一个如图的大三角形,让学生指出图中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四、课堂引入1.欣赏图片、提出问题.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在刚才演示的图片中,有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你是怎样判断的?2.【探究】: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思考并探讨:(1)你能适当选择手中的硬纸板条搭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2)你怎样验证你搭建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3)你能说出你的做法及其道理吗?(4)能否将你的探索结论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判别方法?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吗?(5)你还能找出其他方法吗?从探究中得到: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1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2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五、例习题分析例1(教材P87例3)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E、F是AC上的两点,并且AE=CF.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分析:欲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可以根据判定方法2来证明.(证明过程参看教材)问;你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比较一下,哪种证明方法简单.例2(补充)已知:如图,A′B′∥BA,B′C′∥CB,C′A′∥AC.求证:(1) ∠ABC=∠B′,∠CAB=∠A′,∠BCA=∠C′;(2) △ABC的顶点分别是△B′C′A′各边的中点.证明:(1) ∵A′B′∥BA,C′B′∥BC,∴四边形ABCB′是平行四边形.∴∠ABC=∠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同理∠CAB=∠A′,∠BCA=∠C′.(2) 由(1)证得四边形ABCB′是平行四边形.同理,四边形ABA′C是平行四边形.∴AB=B′C,AB=A′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B′C=A′C.同理B′A=C′A,A′B=C′B.∴△ABC的顶点A、B、C分别是△B′C′A′的边B′C′、C′A′、A′B′的中点.例3(补充)小明用手中六个全等的正三角形做拼图游戏时,拼成一个六边形.你能在图中找出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吗?并说说你的理由.解:有6个平行四边形,分别是ABOF,ABCO,BCDO,CDEO,DEFO,EFAO.理由是:因为正△ABO≌正△AOF,所以AB=BO,OF=FA.根据“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其它五个同理.六、随堂练习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1)若AD=8cm,AB=4cm,那么当BC=___ _cm,CD=___ _cm时,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2)若AC=10cm,BD=8cm,那么当AO=__ _cm,DO=__ _cm时,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2.已知:如图,ABCD中,点E,F分别在CD,AB上,DF∥BE,EF交BD于点O.求证:EO=OF.3.灵活运用课本P89例题,如图:由火柴棒拼出的一列图形,第n个图形由(n+1)个等边三角形拼成,通过观察,分析发现:①第4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___ __.(6个)②第8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___ __.(20个)七、课后反思:18.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一、教学目标1.掌握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四种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证明问题.3.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二、重点、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定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是根据不同条件能正确地选择判定方法.2.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3.难点的突破方法:三、例题的意图分析本节课的两个例题都是补充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能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第三种判定方法和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学生程度好一些的学校,可以适当地自己再补充一些题目,使同学们会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几何的推理证明,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寻找最佳解题途径的能力.四、课堂引入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3.【探究】 取两根等长的木条AB 、CD ,将它们平行放置,再用两根木条BC 、AD 加固,得到的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吗?结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五、例习题分析例1(补充)已知:如图,ABCD 中,E 、F 分别是AD 、BC的中点,求证:BE=DF .分析:证明BE=DF ,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可以证明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比较方法,可以看出第二种方法简单.证明:∵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CB ,AD=CD .∵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 DE ∥BF ,且DE=21AD ,BF=21BC . ∴ DE=BF .∴ 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BE=DF .此题综合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判定另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再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结论;题目虽不复杂,但层次有三,且利用知识较多,因此应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证明思路.例2(补充)已知:如图,ABCD 中,E 、F 分别是AC 上两点,且BE ⊥AC 于E ,DF ⊥AC 于F .求证: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分析:因为BE ⊥AC 于E ,DF ⊥AC 于F ,所以BE ∥DF .需再证明BE=DF ,这需要证明△ABE 与△CDF 全等,由角角边即可.证明:∵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CD ,且AB ∥CD .∴ ∠BAE=∠DCF .∵ BE ⊥AC 于E ,DF ⊥AC 于F ,∴ BE ∥DF ,且∠BEA=∠DFC=90°.∴△ABE≌△CDF (AAS).∴BE=DF.∴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六、课堂练习1.(选择)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是().(A)AB∥CD,AD=BC (B)∠A=∠B,∠C=∠D(C)AB=CD,AD=BC (D)AB=AD,CB=CD2.已知:如图,AC∥ED,点B在AC上,且AB=ED=BC,找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3.已知:如图,在ABCD中,AE、CF分别是∠DAB、∠BCD的平分线.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七、课后反思:19.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掌握它的性质.2.能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3.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的能力.4.能运用综合法证明有关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结论.理解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思想方法.一、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和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2.难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辅助线的添加方法).3.难点的突破方法:三、例题的意图分析例1是教材的例4,这是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题,教材采用的是先证明后引出概念与性质的方法,它一是要练习巩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二是为了降低难度,因此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度.建议讲完例1,引出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和性质后,马上做一组练习,以巩固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然后再讲例2.例2是一道补充题,选自老教材的一个例题,它是三角形中位线性质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混合应用题,题型挺好,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也很巧,结论以后也会经常用到,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的选讲例2.教学中,要把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讲清楚,可以借助与多媒体或教具.四、课堂引入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你能说说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用途吗?(答: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眼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3.创设情境实验:请同学们思考: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你是如何切割的?(答案如图)图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你是如何判断的?五、例习题分析例1(教材P88例4) 如图,点D ,E 分别为△ABC 边AB ,AC 的中点,求证:DE ∥BC 且DE=21BC . 分析:所证明的结论既有平行关系,又有数量关系,联想已学过的知识,可以把要证明的内容转化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来证明结论成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就需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来构造平行四边形.方法1:如图(1),延长DE 到F ,使EF=DE ,连接CF ,由△ADE ≌△CFE ,可得AD ∥FC ,且AD=FC ,因此有BD ∥FC ,BD=FC ,所以四边形BCF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 ∥BC ,DF=BC ,因为DE=21DF ,所以DE ∥BC 且DE=21BC . (也可以过点C 作CF ∥AB 交DE 的延长线于F 点,证明方法与上面大体相同)方法2:如图(2),延长DE 到F ,使EF=DE ,连接CF 、CD 和AF ,又AE=EC ,所以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D ∥FC ,且AD=FC .因为AD=BD ,所以BD ∥FC ,且BD=FC .所以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 ∥BC ,且DF=BC ,因为DE=21DF ,所以DE ∥BC 且DE=21BC . 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思考】:(1)想一想:①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几条?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答:(1)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三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主要是线段的端点不同.中位线是中点与中点的连线;中线是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 (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拓展〗利用这一定理,你能证明出在设情境中分割出来的四个小三角形全等吗?(让学生口述理由)例2(补充)已知: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 AB ,BC ,CD ,DA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分析:因为已知点E ,F ,G ,H 分别是线段的中点,可以设法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找到四边形EFGH 的边之间的关系.由于四边形的对角线可以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所以添加辅助线,连接AC 或BD ,构造“三角形中位线”的基本图形后,此题便可得证.证明:连接AC (图(2)),△DAG 中,∵ AH=HD ,CG=GD ,∴ HG ∥AC ,HG=21AC (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同理EF ∥AC ,EF=21AC . ∴ HG ∥EF ,且HG=EF .∴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此题可得结论: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六、课堂练习1.(填空)如图,A ,B 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 外选一点C ,连接AC 和BC ,并分别找出AC 和BC 的中点M ,N ,如果测得MN=20 m ,那么A ,B 两点的距离是 m ,理由是 .2.已知:三角形的各边分别为8cm 、10cm 和12cm ,求连结各边中点所成三角形的周长.3.如图,△ABC 中,D ,E ,F 分别是AB ,AC ,BC 的中点,(1)若EF=5cm ,则AB= cm ;若BC=9cm ,则DE= cm ;(2)中线AF 与DE 中位线有什么特殊的关系?证明你的猜想.七、课后反思: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8.2.1矩形一、教学目标: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3.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二、重点、难点1.重点:矩形的性质.2.难点:矩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3.难点的突破方法:三、例题的意图分析例1是教材P95的例1,它是矩形性质的直接运用,它除了用以巩固所学的矩形性质外,对计算题的格式也起了一个示范作用.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中通过例2的讲解是想让学生了解:(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一个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到两直角边、斜边及斜边上的高的一个基本关系式.并能通过例2、例3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解决有关矩形方面的一些计算题目与证明题的方法.四、课堂引入1.展示生活中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实际应用图片(推拉门,活动衣架,篱笆、井架等),想一想:这里面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2.思考:拿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轻轻拉动一个点,观察不管怎么拉,它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动画演示拉动过程如图)3.再次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过程,当移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图形?(小学学过的长方形)引出本课题及矩形定义.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矩形是我们最常见的图形之一,例如书桌面、教科书的封面等都有矩形形象.【探究】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作出对角线),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① 随着∠α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② 当∠α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它的其他内角是什么样的角?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操作,思考、交流、归纳后得到矩形的性质.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性质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如图,在矩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点O ,由性质2有AO=BO=CO=DO=21AC=21BD .因此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五、例习题分析例1 (教材P95例1)已知:如图,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AOB=60°,AB=4cm ,求矩形对角线的长.分析:因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特殊性质,根据矩形的这个特性和已知,可得△OAB 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对角线的长度可求.解:∵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C 与BD 相等且互相平分.∴ OA=OB .又 ∠AOB=60°,∴ △OAB 是等边三角形.∴ 矩形的对角线长AC=BD = 2OA=2×4=8(cm ).例2(补充)已知:如图 ,矩形 ABCD ,AB 长8 cm ,对角线比AD 边长4 cm .求AD 的长及点A 到BD 的距离AE 的长.分析:(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此题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略解:设AD=xcm ,则对角线长(x+4)cm ,在Rt △ABD 中,由勾股定理:222)4(8+=+x x ,解得x=6. 则 AD=6cm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一个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到两直角边、斜边及斜边上的高的一个基本关系式:AE×DB=AD×AB,解得AE=4.8cm.例3(补充)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E是BC上一点,DF⊥AE于F,若AE=BC.求证:CE=EF.分析:CE,EF分别是BC,AE等线段上的一部分,若AF=BE,则问题解决,而证明AF=BE,只要证明△ABE≌△DFA即可,在矩形中容易构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B=90°,且AD∥BC.∴∠1=∠2.∵DF⊥AE,∴∠AFD=90°.∴∠B=∠AFD.又AD=AE,∴△ABE≌△DFA(AAS).∴AF=BE.∴EF=EC.此题还可以连接DE,证明△DEF≌△DEC,得到EF=EC.六、随堂练习1.(填空)(1)矩形的定义中有两个条件:一是,二是.(2)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与一边的夹角为30°,则矩形两条对角线相交所得的四个角的度数分别为、、、.(3)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0cm,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120°,则矩形的边长分别为cm,cm,cm,cm.2.(选择)(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矩形的对角线把矩形分成的三角形中全等三角形一共有().(A)2对(B)4对(C)6对(D)8对3.已知:如图,O是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AE平分∠BAD,∠AOD=120°,求∠AEO的度数.七、课后反思:18.2.2 菱形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两个判定方法;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2.在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索与综合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菱形的两个判定方法.2.教学难点:判定方法的证明方法及运用.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人教版】数学八下:第18章《平行四边形》全章名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下:第18章《平行四边形》全章名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下:第18章《平行四边形》全章名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下第18章《平行四边形》是学生在学习了四边形的性质和分类之后的内容,本章主要引导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学会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内容包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四边形的分类,提高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掌握了四边形的性质和分类,具备一定的几何思维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操作能力仍需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2.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的掌握。

3.实际问题中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总结等方式主动学习。

2.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直观展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注重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指导。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软件,用于展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2.实物模型和教具,用于直观展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4.教学计划和教学反思表,用于指导教学过程和评价教学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平行四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四边形的分类,激发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实物模型和教具直观展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八年级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全章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全章教案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18.1.1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性质.2.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论证.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重点、难点4.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5.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有两组对边__________________的四边形叫平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用“______”表示,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__________。

2.如图□ABCD中,对边有______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对角有_____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对角线有______条,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新知:1.自学课本P83~P84,填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ABCD 中,如果AB ∥CD ,那么AB =______,BC =______,∠A =______,∠B =______. 三.释疑提高:1.□ABCD 中,两邻角之比为1∶2,则它的四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_____.2.□ABCD 的周长是28cm ,△ABC 的周长是22cm ,则AC 的长是__________.3.如图,在□ABCD 中,M 、N 是对角线BD 上的两点,BN=DM ,请判断AM 与CN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呢?4.如图,在□ABCD 中,AE ⊥BC 于E ,AF ⊥CD 于F ,若∠EAF =60°,BE =2cm ,DF =3cm ,求□ABCD 的周长和面积.若问题改为CF =2cm ,CE =3cm ,求□ABCD 的周长和面积.四.小结归纳: 五.巩固检测NMDCBAFEDCBA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2、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和简单的证明题.3、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难点: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平行四边形的对边______________,平行四边形的对角______________.3.如图,在□ABCD 中,BC=2AB ,M 是AD 的中点,则∠BMC =___________. 二.学习新知:1.自学课本P 85~86内容,填空:平行四边形的又一个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图形中没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往往需作出对角线. 由此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1)边:_____________ (2)角:_____________ (3)对角线:MD CBA_____________ 三.释疑提高:1.在□ABCD 中,AC 、BD 交于点O ,已知AB =8cm ,BC =6cm ,△AOB 的周长是18cm ,那么△AOD 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2. □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O ,S △AOB =2cm 2,则S □ABCD =__________.3. □A BCD 的周长为60cm ,对角线交于点O ,△BOC 的周长比△AOB 的周长小8cm ,则AB =______cm ,BC =_______cm .4. □ABCD 中,对角线AC 和BD 交于点O ,若AC =8,AB =6,BD =m ,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5. □ABCD 中,E 、F 在AC 上,四边形DEBF 是平行四边形.求证:AE=CF .6.如图,田村有一口四边形的池塘,在它的四角A 、B 、C 、D 处均有一棵大桃树.田村准备开挖养鱼,想使池塘的面积扩大一倍,并要求扩建后的池塘成平行四边形形状,请问田村能否实现这一设想?若能,画出图形,说明理由.四.小结归纳: 五.巩固检测ODCBAFE DCBADCBA18.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教学目标: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 培养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DB =DC ,∠A =65°,CE ⊥BD 于E ,则∠BCE = .2.如图,在□ABCD 中,AE ⊥BC 于E ,AF ⊥CD 于F ,已知AE =4,AF =6,□ABCD 的周长为40,试求□ABCD 的面积。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可编辑修改word版)

备课人:郝永昌朱亮审核人:罗更新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本章内容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的性质和判定都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扩充的。

它们的探索方法,也都与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的探索方法一脉相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的推证,也都是以平行四边形的有关定理为依据的,是平行四边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另外,平行四边形的有关定理,也常常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重要依据,所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是学好本章的关键。

本章的教学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类似,推理论证的难度也不太大。

相对来说,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则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因为各种平行四边形概念交错,容易混淆,常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在应用它们的性质和判定的时候,也常常会出现用错或多用或少用条件的错误。

教学中要注意用“集合”的思想,结合教科书中的关系图,分清这些四边形的从属关系,梳理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是克服这一难点的关键。

18.1.1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一)平行四边形是我们常见的图形,你还能举出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你能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来表示.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DC,AD∥BC,那么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 记作“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①∵AB//DC ,AD//BC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判定);②∵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DC,AD//BC(性质).注意:平行四边形中对边是指无公共点的边,对角是指不相邻的角,邻边是指有公共端点的边,邻角是指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而三角形对边是指一个角的对边,对角是指一条边的对角.(教学时要结合图形,让学生认识清楚)2.【探究】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让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画一个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这个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以,它的边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度量一下,是不是和你猜想的一致?(1)由定义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在平行四边形中,相邻的角互为补角.(相邻的角指四边形中有一条公共观察图片、观察图形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图形的性质特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18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18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18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8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描述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与判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求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与判定方法。

2.难点:平行四边形内角和为180度的证明。

三、教学内容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的证明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断方法四、教学过程1.模块一:导入活动(15分钟)采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2.模块二: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30分钟)a.定义: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两对对边平行的概念。

b.性质:介绍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包括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相邻角互补等。

3.模块三: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的证明(30分钟)a.通过实例讲解平行四边形内角和为180度的证明过程。

b.引导学生进行举一反三,探究其他几何图形内角和的性质。

4.模块四: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断方法(30分钟)a.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判断图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b.练习题训练,巩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掌握。

五、课堂评价1.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课堂评价。

2.考察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的掌握程度。

3.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六、课后拓展1.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其他多边形的性质,开拓数学思维。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的几何形状,增强对数学的兴趣与理解。

七、教学反思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学习任务。

2.对学生学习进展进行及时跟踪和评估,做好个性化辅导。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下数学第18章《平行四边形》全章教学案(含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下数学第18章《平行四边形》全章教学案(含解析)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1.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进行证明和计算.3.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4.探索并证明中位线定理.1.通过经历平行四边形与各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2.通过经历平行四边形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探索、证明及相关计算的过程,以及相关问题证明和计算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能力.1.通过几何问题的证明和计算,体验证法和解法的多样性,渗透转化思想.2.通过动手实践,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它与三角形一样,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主要的研究对象.本章内容也是在已经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较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它是以后我们继续学习其他几何知识的基础.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其中平行四边形主要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主要介绍了矩形、菱形、正方形,并根据定义探索它们的性质和判定.【重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会应用平行四边形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分清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推理论证.1.关于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概念之间从属、种差、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关系.本章概念比较多,概念之间联系非常密切,关系复杂.由于平行四边形和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之间重叠交错,容易混淆,因此弄清它们的共性、特性及其从属关系非常重要.实际上,有时学生掌握了它们的特殊性质,而忽略了共同性质.如有的学生不知道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也是平行四边形,应用时常犯多用或少用条件的错误.教学时,不仅要讲清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特殊性质,还要强调它们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和共同性质.也就是在讲清每个概念特征的同时,强调它们的属概念,弄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在原有属概念基础上附加一些条件(种差),通过扩大概念的内涵、减少概念的外延的方式引出新的种概念;同时在原有属概念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基础上,来研究种概念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弄清这些关系,最好是用图示的办法.在弄清这些图形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向学生说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即内涵越小,外延越大;反之外延越小,内涵越大.例如,正方形的性质中,包含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所有的特征,它的外延很小,而平行四边形的外延很大.弄清了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各种平行四边形之间的从属关系也就清楚了,它们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也就不会用错了.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从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的角度来说,本章处于学生初步掌握了推理论证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的阶段.本章内容比较简单,证明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学生前面已经进行了一些推理证明的训练.但这种训练只是初步,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教学中同样要重视推理论证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在推理与证明的要求方面,除了要求学生对经过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进行证明以外,还要求学生直接由已有的结论对有些图形的性质通过推理论证得出.另外,为了巩固并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本章定理证明中,除了采用严格规范的证明方法外,还有一些采用了探索式的证明方法.这种方法不是先有了定理再去证明它,而是根据题设和已有知识,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另外也有一些文字叙述的证明题,要求学生自己写出已知、求证,再进行证明.这些对学生的推理能力要求较高,难度也有增加,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好处.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在熟悉“规范证明”的基础上,推理论证能力有所提高和发展.18.1 平行四边形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课时)5课时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3课时)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8.2.1矩形(2课时)5课时18.2.2菱形(2课时)18.2.3正方形(1课时)单元概括整合1课时18.1平行四边形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探究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的性质.2.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能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和定理.1.在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应用数学的意识,通过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类比、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教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会将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转化成三角形的问题,渗透转化与化归意识.通过观察、猜测、归纳、证明,培养学生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锻炼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观察、合作、讨论、交流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的学习态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的探究和运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理解和应用.【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定理的综合运用.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2.探究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的性质.3.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猜测、归纳、证明,培养学生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锻炼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观察、合作、讨论、交流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的学习态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的探索.【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运用.第课时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2.探究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3.了解平行线间距离的概念.1.经历利用平行四边形描述、观察世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2.在进行性质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3.在性质应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性质应用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观察、合作、讨论、交流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的学习态度.【重点】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探索和证明.【难点】如何添加辅助线将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成三角形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教师准备】教学中出示的教学插图和例题的投影图片.【学生准备】方格纸,量角器,刻度尺.导入一:[过渡语]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图形与几何知识,掌握了一些探索和证明几何图形性质的方法,本节开始,我们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常见图形.我们一起来观察下图中的小区的伸缩门,庭院的竹篱笆和载重汽车的防护栏,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的形象?学生观察,积极踊跃发言,教师从实物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本节课我们主要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探究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真切感受生活中存在大量平行四边形的原型,进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经历将实物抽象为图形的过程.导入二:(出示本章农田鸟瞰图)观察章前图,你能从图中找出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吗?学生自由说出图中的几何图形,教师结合学生说到的图中包含长方形、正方形等,明确本章主要研究对象——平行四边形.[过渡语]下面我们来认识特殊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以农田鸟瞰图作为本章的章前图,学生可以见识各种四边形的形状,通过查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为进一步比较系统地学习这些图形做准备,并明确本章的学习任务.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思路一提问:你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吗?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说明定义的两方面作用:既可以作为性质,又可以作为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依据.追问:平行四边形如何好记好读呢?画出图形,教师示范后,学生结合图练习,并提醒学生注意字母的顺序要按照顶点的顺序记.平行四边形用“▱”表示,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如右图所示,引导学生找出图中的对边,对角.对边:AD与BC,AB与DC;对角:∠A与∠C,∠B与∠D.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四边形中不相邻的边,也就是没有公共顶点的边叫做对边;没有公共边的角,叫做对角.[设计意图]给出定义,强调定义的作用,让学生结合图形认识“对角”“对边”,为学习性质做好准备.思路二请举出你身边存在的平行四边形的例子.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小区的伸缩门,庭院的竹篱笆和载重汽车的防护栏……教师点评,画出图形,如右图所示.提问:(1)你能说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2)你能表示平行四边形吗?(3)你能用符号语言来描述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学生阅读教材第41页,点名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教师进一步讲解:(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概念中有两个条件:①是一个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指出表示平行四边形错误的情况,如▱ACDB.(3)作为性质:∵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CD.作为判定:∵AD∥BC,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学生结合实例和教材中的图片,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些四边形的共同特征,即: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思路一[过渡语]同学们回忆我们的学习经历,研究几何图形的一般思路是什么?一起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学习过程,得出研究的一般过程:先给出定义,再研究性质和判定.教师进一步指出:性质的研究,其实就是对边、角等基本要素的研究.提问: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教师画出图形,如右图所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度量,提出猜想.猜想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AB=CD,AD=BC.猜想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A=∠C,∠B=∠D.追问:你能证明这些结论吗?学生讨论,发现不添加辅助线可以证明猜想2.∵AB∥CD,∴∠A+∠D=180°,∵AD∥BC,∴∠A+∠B=180°,∴∠B=∠D.同理可得∠A=∠C.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引导学生构造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过渡语]我们知道,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都相等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一种重要方法.学生尝试,连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并证明猜想,如右图所示.证明:连接AC.∵AD∥BC,AB∥CD,∴∠1=∠2,∠3=∠4.又AC是△ABC和△CDA的公共边,∴△ABC≌△CDA.∴AD=CB,AB=CD.∠B=∠D.∵∠BAD=∠1+∠4,∠DCB=∠2+∠3,∠1+∠4=∠2+∠3,∴∠BAD=∠DCB.引导学生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追问:通过证明,发现上述两个猜想正确.这样得到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重要性质.你能说出这两个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并运用这两个性质进行推理吗?教师引导学生辨析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明确应用性质进行推理的基本模式:∵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已知),∴AB=CD,AD=B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A=∠C,∠B=∠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设计意图]让学生领悟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通常采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而图形中没有三角形,只有四边形,我们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突破难点.进而总结、提炼出将四边形问题化为三角形问题的基本思路.[知识拓展](1)运用平行四边形的这两条性质可以直接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2)四边形的问题,常常通过连接对角线转化成三角形的问题解决.(教材例1)如图所示,在▱ABCD中,DE⊥AB,BF⊥CD,垂足分别为E,F.求证AE=CF.引导学生分析:要证明线段AE=CF,它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无法直接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考虑证明△ADE≌△CBF.由题意容易得到∠AED=∠CFB=90°,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得出∠A=∠C,AD=CB.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出证明过程,并组织学生进行点评.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AD=CB.又∠AED=∠CFB=90°,∴△ADE≌△CBF.∴AE=CF.[设计意图]应用性质进行推理,体会得到证明思路的方法.思路二1.提问:根据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并观察这个四边形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它的边、角之间还有哪些关系?度量一下,是不是和你的猜想一致?AB=BC=CD=AD=猜想:∠A=∠B=∠C=∠D=猜想:小组合作完成,交流自己的猜想.教师强调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邻边、对角、邻角等概念,再引导学生归纳: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2.你能证明你发现的上述结论吗?已知: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中,AB∥CD,AD∥BC.求证:(1)AD=BC,AB=CD;(2)∠B=∠D,∠BAD=∠DCB.小组讨论,发现:需要连接对角线,将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转化成两个三角形全等的问题来解决.证明:(1)连接AC,如图(2)所示.∵AD∥BC,AB∥CD,∴∠1=∠2,∠3=∠4.又AC是△ABC和△CDA的公共边,∴△ABC≌△CDA.∴AD=CB,AB=CD.(2)∵△ABC≌△CDA(已证),∴∠B=∠D.∵∠BAD=∠1+∠4,∠DCB=∠2+∠3,∠1+∠4=∠2+∠3,∴∠BAD=∠DCB.一组代表发言后,另一小组补充,我们发现不作辅助线也可以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AB∥CD,∴∠BAD+∠D=180°,∵AD∥BC,∴∠BAD+∠B=180°,∴∠B=∠D.同理可得∠BAD=∠DCB.教师根据学生的证明情况进行评价、总结.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时,通常证明三角形全等,图中没有三角形怎么办?一般是连接对角线将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表述,并进行笔记.∵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已知),∴AB=CD,AD=B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A=∠C,∠B=∠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补充)如图,在▱ABCD中,AC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1)请你说出图中的相等的角、相等的线段;(2)对角线AC需添加一个什么条件,能使平行四边形ABCD的四条边相等?学生认真读题、思考、分析、讨论,得出有关结论.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所以AB=CD,AD=BC,∠DAB=∠BCD,∠B=∠D,又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所以∠DAC=∠BCA,∠DCA=∠BAC.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关正确的结论.解决第(2)个问题时,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得出:只要添加AC平分∠DAB即可.说明理由: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所以∠DCA=∠BAC,而∠DAC=∠BAC,所以∠DCA=∠DAC,所以AD=DC,又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AB=DC=AD=BC.[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并初步应用.3.平行线间的距离[过渡语]距离是几何中的重要度量之一.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那么平行线间的距离又是怎样的呢?思路一提问:在教材的例1中,DE=BF吗?学生思考,都容易发现:由△ADE≌△CBF,容易得到DE=BF.追问:如图所示,直线a∥b,A,D为直线a上任意两点,点A到直线b的距离AB和点D到直线b的距离DC 相等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发现容易证明AB∥CD,由已知得AD∥BC,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B=CD.教师引导归纳: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一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此时教师适时介绍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及性质.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学生结合图指出:a∥b,点A是a上的任意一点,AB⊥b,B是垂足,线段AB的长就是a,b之间的距离.教师点评,并强调:任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都是存在的、唯一的,都是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最短的线段的长度.[设计意图]结合例1的进一步追问,自然引出平行线间距离的概念.思路二请同学们拿出方格纸,在方格纸上画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在其中一条直线上任取若干点,过这些点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老师边看边指导学生画图.追问:请同学们用刻度尺量一下方格纸上两平行线间的所有垂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学生发现:平行线间的所有垂线段的长度相等.教师引导归纳: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一条直线上所有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此时教师适时介绍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及性质.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如右图所示,用符号语言表述为:∵l1∥l2,AB⊥l2,CD⊥l2,∴AB=CD.教师进一步强调:两平行线l1,l2之间的距离是指什么?指在一条直线l1上任取一点A,过A作AB⊥l2于点B,线段AB的长度叫做两平行线l1,l2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归纳: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点与直线的距离、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的区别与联系.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点与点之间的距离.l1,l2间的距离转化为点A到l2间的距离,再转化为点A到点B的距离.追问:如果AB,CD是夹在两平行线l1,l2之间的两条平行线段,那么AB和CD仍相等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出示教材第43页图18.1-5)如图所示,a∥b,c∥d,c,d与a,b分别相交于A,B,C,D四点.由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可知,四边形ABDC是平行四边形,AB=CD.说明:两条平行线之间的任何两条平行线段都相等.[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熟悉的方格纸引出平行线间距离的概念,浅显易懂,并注重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点与点间的距离之间的知识整合.[知识拓展](1)当两条平行线确定后,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一定值,不随垂线段位置的变化而改变.(2)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因此在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时,可以灵活选择位置.4.例题讲解(补充)在▱ABCD中,BC边上的高为4,AB=5,AC=2,试求▱ABCD的周长.引导学生根据题意作图分析,教师根据学生考虑不周全的问题进行引导,明确思路后学生写解答过程.〔解析〕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别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设BC边上的高为AE,分AE在▱ABCD的内部和AE在▱ABCD的外部两种情况计算.解:在▱ABCD中,AB=CD=5,AD=BC.设BC边上的高为AE.(1)若AE在▱ABCD的内部,如图①所示,在Rt△ABE中,AB=5,AE=4,根据勾股定理,得:BE====3;在Rt△ACE中,AC=2,AE=4,根据勾股定理,得:CE== ==2.∴BC=BE+CE=3+2=5.∴▱ABCD的周长为2×(5+5)=20.(2)若AE在▱ABCD的外部,如图②所示,同理可得BE=3,CE=2,∴BC=BE-CE=3-2=1,∴▱ABCD的周长为2×(5+1)=12.综上,▱ABCD的周长为20或12.[解题策略]本题相当于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以及第三条边上的高,求第三条边的长度,因为三角形的高可能在三角形的内部、也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所以作图时应分两种情况讨论,如下图所示.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探索了平行四边形的两个特征,同时还学习了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线的一些特征.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两条平行线之间的任何两条平行线段都相等.1.已知▱ABCD中,∠A+∠C=200°,则∠B的度数是()A.100°B.160°C.80°D.60°解析:∵∠A+∠C=200°,∠A=∠C,∴∠A=100°,又AD∥BC,∴∠A+∠B=180°,∴∠B=180°-∠A=80°.故选C.2.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BC,GH∥AB,EF,GH相交于点O,则图中共有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A.6B.7C.8D.9解析: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有:平行四边形AEOG、平行四边形BHOE、平行四边形CHOF、平行四边形OFDG、平行四边形ABHG、平行四边形CHGD、平行四边形AEFD、平行四边形BEFC、平行四边形ABCD.故选D.3.如图所示,在▱ABCD中,AD=2AB,CE平分∠BCD交AD边于点E,且AE=3,则AB的长为()A.4B.3C.D.2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AD∥BC,∴∠DEC=∠BCE,∵CE平分∠DCB,∴∠DCE=∠BCE,∴∠DEC=∠DCE,∴DE=DC=AB,∵AD=2AB=2CD,CD=DE,∴AD=2DE,∴AE=DE=3,∴DC=AB=DE=3.故选B.4.如图所示,在▱ABCD中,△ABC和△DBC的面积的大小关系是.解析:∵两平行线AD,BC间的距离相等,∴△ABC与△DBC是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面积相等.故填相等.5.如图所示,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C=60°,DE⊥AB于E,DF⊥BC于F.(1)求∠EDF的度数;(2)若AE=4,CF=7,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解:(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C=60°,∴∠C+∠B=180°.∵∠C=60°,∴∠B=180°-∠C=120°.∵DE⊥AB,DF⊥BC,∴∠DEB=∠DFB=90°,∴∠EDF=360°-∠DEB-∠DFB-∠B=60°.(2)在Rt△ADE和Rt△CDF中,∠A=∠C=60°,∴∠ADE=∠CDF=30°,∴AD=2AE=8,CD=2CF=14,∴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2×(8+14)=44.第1课时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2.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例1例23.平行线间的距离4.例题讲解例3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43页练习第1,2题;教材第49页习题18.1第1,2题.【选做题】教材第50页习题18.1第8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110°,延长AD至F,延长CD至E,连接EF,则∠E+∠F等于()A.110°B.30°C.50°D.70°2.如图所示,l 1 ∥l 2,BE ∥CF ,BA ⊥l 1 于点A ,DC ⊥l 2于点C ,有下面的四个结论;(1)AB =DC ;(2)BE =CF ;(3)S △ABE =S △DCF ;(4)S 四边形ABCD =S 四边形BCFE .其中正确的有 (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3.如图所示,点E 是▱ABCD 的边CD 的中点,AD ,BE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DF =3,DE =2,则▱ABCD 的周长为 ( )A.5B.7C.10D.144.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4,∠BAD 的平分线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E ,与DC 交于点F ,且点F 为边DC 的中点,DG ⊥AE ,垂足为G ,若DG =1,则AE 的长为 ( ) A.2 B.4 C.4 D.85.如图所示,▱ABCD 与▱DCFE 的周长相等,且∠BAD =60°,∠F =110°,则∠DAE 的度数为 .【能力提升】6.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B ,C 的坐标分别是(0,0),(3,0),(4,2),则顶点D 的坐标为 .7.如图所示,在▱ABCD 中,DE 平分∠ADC ,AD =6,BE =2,则▱ABCD 的周长是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作业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几何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完成课本第十八章相关练习题,特别是涉及到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方法的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在作业中体现解题思路和过程。
5.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分层次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点。例如:
-基础层次:完成基本的性质和判定题目;
-提高层次: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周长等;
-拓展层次:研究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应用,或探索平行四边形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关系。
6.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检查,对错误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在下次课堂中得以纠正和巩固。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几何图形知识,对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图形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处于一个关键阶段。他们已经能够把握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概念,但对于其性质和判定方法的理解尚需加强。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存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提高他们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特殊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和应用?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3.教师点评,总结讨论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梯度、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完整版)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十八章平行四边形教案(最新整理)

(完整版)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十八章平行四边形教案(最新整理)
1、知道平行四边形、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会说出并熟记平行四边 形对角相等,对边相等的性质。
2、会度量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会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 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3、在由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定义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 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培养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对角相等(定理 1);邻角互补。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边:两组 对边平行(定义);两组对边相等(定理 2);对角线互相平分
(定理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定理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定理 1)
二、授新
1、提出问题: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判定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方法:
2、自学质疑:自学课本 P79-82 页,并提出疑难问题。
量一量:在图 4.3-4 中,AB∥CD,量出 AB 与 CD 之间的距离。 建议:要求学生先画出表示 AN、CD 间距离的线段,再量出它的长度。
例题解析 例:(即课本例 1)说明:(1)因为图中的平行线段多,因此可引导学生用“化
繁为简”的方法,从图 4.3-5(l)中分解出图(2)、(3)、(4)。(2)在 例中的第 2 小题,还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的推论来证明,证明如下:
(A)1∶5
(B)1∶4
(C)1∶3
(D)1∶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复习) 教学目的:
1、深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2、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定义(区别于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
3、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定理 2 及其推论、
定理 3 和四个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并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A)2
(B)3
(C)4

八年级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全章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全章教案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18.1.1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性质.2.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论证.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重点、难点4.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5.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有两组对边__________________的四边形叫平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用“______表”示,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__________。

2.如□图ABCD中,对边有______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对角有_____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对角线有______条,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新知:1.自学课本P83~P84,填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ABCD中,如果AB∥CD,那么AB=______,BC=______,∠A=______,∠B=______.三.释疑提高: 1.□ABCD中,两邻角之比为1∶2,则它的四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_____. 2.□ABCD的周长是28cm,△ABC的周长是22cm,则AC的长是__________. 3.如图,□在ABCD中,M、N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BN=DM,请判断AM与CN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呢?ADNMB C4.如图,□在ABCD中,AE⊥BC于E,AF⊥CD于F,若∠EAF=60°,BE=2cm,DF=3cm,□求ABCD 的周长和面积.若问题改为CF=2cm,CE=3cm,□求ABCD的周长和面积.A DFB E C四.小结归纳:五.巩固检测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2、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和简单的证明题.3、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难点: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平行四边形的对边______________,平行四边形的对角______________.3.如图,□在ABCD中,BC=2AB,M是AD的中点,则A MD∠BMC=___________.二.学习新知:B C1.自学课本P85~86内容,填空:平行四边形的又一个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图形中没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往往需作出对角线.由此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1)边:_____________(2)角:_____________(3)对角线:_____________三.释疑提高:1.在□ABCD 中,AC 、BD 交于点 O ,已知 AB =8cm ,BC =6cm ,DC△AOB 的周长是 18cm ,那么△AOD 的周长是AOB_____________.2. □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 O ,S△AOB=2cm ,则 S =__________. □ABCD3. □A BCD 的周长为 60cm ,对角线交于点O ,△BOC 的周长比△AOB 的周长小 8cm ,则 AB =______cm ,BC =_______cm .4. □ABCD 中,对角线 AC 和 BD 交于点 O ,若 AC =8,AB =6,BD =m , 那么 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5. □ABCD 中,E 、F 在 AC 上,四边形 DEBF 是平行四边形.求证: AE=CF .DFCE AB6.如图,田村有一口四边形的池塘,在它的四角 A 、B 、C 、D 处均有一棵大桃树.田村准备开挖养鱼,想使池塘的面积扩大一倍,并要求扩建后的池塘成平行四边形形状,请问田村能否实现这一设想?若 能,画出图形,说明理由.ABD四.小结归纳:五.巩固检测C2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教学目标: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培养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重点、难点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B=DC,∠A=65°,CE⊥BD于E,则∠BCE=.2.如图,□在ABCD中,AE⊥BC于E,AF⊥CD于F,已知AE=4,AF=6,□ABCD的周长为40,试□求ABCD的面积C。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8章第1节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8章第1节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案)
3.例题讲解
通过典型例题,展示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运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练习巩固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总结与拓展
a.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总结;
b.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习兴趣。
三、教学评价
1.课堂问答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平行四边形的动态形成过程,增强学生的空间感。
-布置一些需要动手操作的任务,如制作平行四边形模型,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1.核心素养目标
a.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b.学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和数学抽象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通过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使学生在图形的认识和操作中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2.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学会运用定义和性质进行严谨的证明和推理,培养演绎推理的思维习惯。
3.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c.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使学生感受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和性质。
2.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a.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b.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几何画板等工具,验证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全章教学案含解析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全章教学案含解析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全章教学案含解析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1.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进行证明和计算.3.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4.探索并证明中位线定理.1.通过经历平行四边形与各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2.通过经历平行四边形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探索、证明及相关计算的过程,以及相关问题证明和计算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能力.1.通过几何问题的证明和计算,体验证法和解法的多样性,渗透转化思想.2.通过动手实践,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它与三角形一样,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主要的研究对象.本章内容也是在已经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较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它是以后我们继续学习其他几何知识的基础.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其中平行四边形主要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主要介绍了矩形、菱形、正方形,并根据定义探索它们的性质和判定.【重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会应用平行四边形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分清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推理论证.1.关于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概念之间从属、种差、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关系.本章概念比较多,概念之间联系非常密切,关系复杂.由于平行四边形和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之间重叠交错,容易混淆,因此弄清它们的共性、特性及其从属关系非常重要.实际上,有时学生掌握了它们的特殊性质,而忽略了共同性质.如有的学生不知道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也是平行四边形,应用时常犯多用或少用条件的错误.教学时,不仅要讲清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特殊性质,还要强调它们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和共同性质.也就是在讲清每个概念特征的同时,强调它们的属概念,弄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在原有属概念基础上附加一些条件(种差),通过扩大概念的内涵、减少概念的外延的方式引出新的种概念;同时在原有属概念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基础上,来研究种概念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弄清这些关系,最好是用图示的办法.在弄清这些图形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向学生说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即内涵越小,外延越大;反之外延越小,内涵越大.例如,正方形的性质中,包含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所有的特征,它的外延很小,而平行四边形的外延很大.弄清了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各种平行四边形之间的从属关系也就清楚了,它们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也就不会用错了.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从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的角度来说,本章处于学生初步掌握了推理论证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的阶段.本章内容比较简单,证明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学生前面已经进行了一些推理证明的训练.但这种训练只是初步,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教学中同样要重视推理论证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在推理与证明的要求方面,除了要求学生对经过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进行证明以外,还要求学生直接由已有的结论对有些图形的性质通过推理论证得出.另外,为了巩固并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本章定理证明中,除了采用严格规范的证明方法外,还有一些采用了探索式的证明方法.这种方法不是先有了定理再去证明它,而是根据题设和已有知识,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另外也有一些文字叙述的证明题,要求学生自己写出已知、求证,再进行证明.这些对学生的推理能力要求较高,难度也有增加,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好处.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在熟悉“规范证明”的基础上,推理论证能力有所提高和发展.单元概括整合1课时18.1平行四边形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探究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的性质.2.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能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和定理.1.在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应用数学的意识,通过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类比、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教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会将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转化成三角形的问题,渗透转化与化归意识.通过观察、猜测、归纳、证明,培养学生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锻炼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观察、合作、讨论、交流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的学习态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的探究和运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理解和应用.【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定理的综合运用.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2.探究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的性质.3.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猜测、归纳、证明,培养学生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锻炼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观察、合作、讨论、交流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的学习态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的探索.【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运用.第课时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2.探究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3.了解平行线间距离的概念.1.经历利用平行四边形描述、观察世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2.在进行性质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3.在性质应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性质应用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观察、合作、讨论、交流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的学习态度.【重点】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探索和证明.【难点】如何添加辅助线将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成三角形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教师准备】教学中出示的教学插图和例题的投影图片.【学生准备】方格纸,量角器,刻度尺.我们一起来观察下图中的小区的伸缩门,庭院的竹篱笆和载重汽车的防护栏,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的形象?学生观察,积极踊跃发言,教师从实物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本节课我们主要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探究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真切感受生活中存在大量平行四边形的原型,进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经历将实物抽象为图形的过程.导入二:(出示本章农田鸟瞰图)观察章前图,你能从图中找出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吗?学生自由说出图中的几何图形,教师结合学生说到的图中包含长方形、正方形等,明确本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为进一步比较系统地学习这些图形做准备,并明确本章的学习任务.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思路一提问:你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吗?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说明定义的两方面作用:既可以作为性质,又可以作为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依据.追问:平行四边形如何好记好读呢?画出图形,教师示范后,学生结合图练习,并提醒学生注意字母的顺序要按照顶点的顺序记.平行四边形用“▱”表示,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如右图所示,引导学生找出图中的对边,对角.对边:AD与BC,AB与DC;对角:∠A与∠C,∠B与∠D.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四边形中不相邻的边,也就是没有公共顶点的边叫做对边;没有公共边的角,叫做对角.[设计意图]给出定义,强调定义的作用,让学生结合图形认识“对角”“对边”,为学习性质做好准备.思路二请举出你身边存在的平行四边形的例子.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小区的伸缩门,庭院的竹篱笆和载重汽车的防护栏……教师点评,画出图形,如右图所示.提问:(1)你能说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2)你能表示平行四边形吗?(3)你能用符号语言来描述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学生阅读教材第41页,点名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教师进一步讲解:(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概念中有两个条件:①是一个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指出表示平行四边形错误的情况,如▱ACDB.(3)作为性质:∵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CD.作为判定:∵AD∥BC,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学生结合实例和教材中的图片,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些四边形的共同特征,即: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教师进一步指出:性质的研究,其实就是对边、角等基本要素的研究.提问: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教师画出图形,如右图所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度量,提出猜想.猜想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AB=CD,AD=BC.猜想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A=∠C,∠B=∠D.追问:你能证明这些结论吗?学生讨论,发现不添加辅助线可以证明猜想2.∵AB∥CD,∴∠A+∠D=180°,∵AD∥BC,∴∠A+∠B=180°,∴∠B=∠D.同理可得∠A=∠C.等的一种重要方法.学生尝试,连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并证明猜想,如右图所示.证明:连接AC.∵AD∥BC,AB∥CD,∴∠1=∠2,∠3=∠4.又AC是△ABC和△CDA的公共边,∴△ABC≌△CDA.∴AD=CB,AB=CD.∠B=∠D.∵∠BAD=∠1+∠4,∠DCB=∠2+∠3,∠1+∠4=∠2+∠3,∴∠BAD=∠DCB.引导学生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追问:通过证明,发现上述两个猜想正确.这样得到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重要性质.你能说出这两个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并运用这两个性质进行推理吗?教师引导学生辨析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明确应用性质进行推理的基本模式:∵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已知),∴AB=CD,AD=B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A=∠C,∠B=∠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设计意图]让学生领悟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通常采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而图形中没有三角形,只有四边形,我们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突破难点.进而总结、提炼出将四边形问题化为三角形问题的基本思路. [知识拓展](1)运用平行四边形的这两条性质可以直接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2)四边形的问题,常常通过连接对角线转化成三角形的问题解决.(教材例1)如图所示,在▱ABCD中,DE⊥AB,BF⊥CD,垂足分别为E,F.求证AE=CF.引导学生分析:要证明线段AE=CF,它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无法直接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考虑证明△ADE≌△CBF.由题意容易得到∠AED=∠CFB=90°,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得出∠A=∠C,AD=CB.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出证明过程,并组织学生进行点评.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AD=CB.又∠AED=∠CFB=90°,∴△ADE≌△CBF.∴AE=CF.[设计意图]应用性质进行推理,体会得到证明思路的方法.思路二1.提问:根据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并观察这个四边形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小组合作完成,交流自己的猜想教师强调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邻边、对角、邻角等概念,再引导学生归纳: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2.你能证明你发现的上述结论吗?已知: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中,AB∥CD,AD∥BC.求证:(1)AD=BC,AB=CD;(2)∠B=∠D,∠BAD=∠DCB.小组讨论,发现:需要连接对角线,将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转化成两个三角形全等的问题来解决.证明:(1)连接AC,如图(2)所示.∵AD∥BC,AB∥CD,∴∠1=∠2,∠3=∠4.又AC是△ABC和△CDA的公共边,∴△ABC≌△CDA.∴AD=CB,AB=CD.(2)∵△ABC≌△CDA(已证),∴∠B=∠D.∵∠BAD=∠1+∠4,∠DCB=∠2+∠3,∠1+∠4=∠2+∠3,∴∠BAD=∠DCB.一组代表发言后,另一小组补充,我们发现不作辅助线也可以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AB∥CD,∴∠BAD+∠D=180°,∵AD∥BC,∴∠BAD+∠B=180°,∴∠B=∠D.同理可得∠BAD=∠DCB.教师根据学生的证明情况进行评价、总结.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时,通常证明三角形全等,图中没有三角形怎么办?一般是连接对角线将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表述,并进行笔记.∵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已知),∴AB=CD,AD=B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A=∠C,∠B=∠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补充)如图,在▱ABCD中,AC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1)请你说出图中的相等的角、相等的线段;(2)对角线AC需添加一个什么条件,能使平行四边形ABCD的四条边相等?学生认真读题、思考、分析、讨论,得出有关结论.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所以AB=CD,AD=BC,∠DAB=∠BCD,∠B=∠D,又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所以∠DAC=∠BCA,∠DCA=∠BAC.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关正确的结论.解决第(2)个问题时,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得出:只要添加AC平分∠DAB即可.说明理由: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所以∠DCA=∠BAC,而∠DAC=∠BAC,所以∠DCA=∠DAC,所以AD=DC,又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AB=DC=AD=BC.[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并初步应用.3.平行线间的距离提问:在教材的例1中,DE=BF吗?学生思考,都容易发现:由△ADE≌△CBF,容易得到DE=BF.追问:如图所示,直线a∥b,A,D为直线a上任意两点,点A到直线b的距离AB和点D到直线b的距离DC相等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发现容易证明AB∥CD,由已知得AD∥BC,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B=CD.教师引导归纳: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一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此时教师适时介绍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及性质.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学生结合图指出:a∥b,点A是a上的任意一点,AB⊥b,B是垂足,线段AB的长就是a,b之间的距离.教师点评,并强调:任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都是存在的、唯一的,都是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最短的线段的长度.[设计意图]结合例1的进一步追问,自然引出平行线间距离的概念.思路二请同学们拿出方格纸,在方格纸上画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在其中一条直线上任取若干点,过这些点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老师边看边指导学生画图.追问:请同学们用刻度尺量一下方格纸上两平行线间的所有垂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学生发现:平行线间的所有垂线段的长度相等.教师引导归纳: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一条直线上所有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此时教师适时介绍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及性质.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如右图所示,用符号语言表述为:∵l1∥l2,AB⊥l2,CD⊥l2,∴AB=CD.教师进一步强调:两平行线l1,l2之间的距离是指什么? 指在一条直线l1上任取一点A,过A作AB⊥l2于点B,线段AB的长度叫做两平行线l1,l2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归纳: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点与直线的距离、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的区别与联系.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点与点之间的距离.l1,l2间的距离转化为点A到l2间的距离,再转化为点A到点B的距离.追问:如果AB,CD是夹在两平行线l1,l2之间的两条平行线段,那么AB和CD仍相等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出示教材第43页图18.1-5)如图所示,a∥b,c∥d,c,d与a,b分别相交于A,B,C,D四点.由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可知,四边形ABDC是平行四边形,AB=CD.说明:两条平行线之间的任何两条平行线段都相等.[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熟悉的方格纸引出平行线间距离的概念,浅显易懂,并注重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点与点间的距离之间的知识整合.[知识拓展](1)当两条平行线确定后,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一定值,不随垂线段位置的变化而改变.(2)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因此在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时,可以灵活选择位置.4.例题讲解(补充)在▱ABCD中,BC边上的高为4,AB=5,AC=2,试求▱ABCD的周长.引导学生根据题意作图分析,教师根据学生考虑不周全的问题进行引导,明确思路后学生写解答过程.〔解析〕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别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设BC边上的高为AE,分AE在▱ABCD的内部和AE在▱ABCD的外部两种情况计算.解:在▱ABCD中,AB=CD=5,AD=BC.设BC边上的高为AE.(1)若AE在▱ABCD的内部,如图①所示,在Rt△ABE中,AB=5,AE=4,根据勾股定理,得:BE====3;在Rt△ACE中,AC=2,AE=4,根据勾股定理,得:CE====2.∴BC=BE+CE=3+2=5.∴▱ABCD的周长为2×(5+5)=20.(2)若AE在▱ABCD的外部,如图②所示,同理可得BE=3,CE=2,∴BC=BE-CE=3-2=1,∴▱ABCD的周长为2×(5+1)=12.综上,▱ABCD的周长为20或12.[解题策略]本题相当于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以及第三条边上的高,求第三条边的长度,因为三角形的高可能在三角形的内部、也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所以作图时应分两种情况讨论,如下图所示.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探索了平行四边形的两个特征,同时还学习了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线的一些特征.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两条平行线之间的任何两条平行线段都相等.1.已知▱ABCD中,∠A+∠C=200°,则∠B的度数是()A.100°B.160°C.80°D.60°解析:∵∠A+∠C=200°,∠A=∠C,∴∠A=100°,又AD∥BC,∴∠A+∠B=180°,∴∠B=180°-∠A=80°.故选C.2.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BC,GH∥AB,EF,GH相交于点O,则图中共有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A.6B.7C.8D.9解析: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有:平行四边形AEOG、平行四边形BHOE、平行四边形CHOF、平行四边形OFDG、平行四边形ABHG、平行四边形CHGD、平行四边形AEFD、平行四边形BEFC、平行四边形ABCD.故选D.3.如图所示,在▱ABCD中,AD=2AB,CE平分∠BCD交AD边于点E,且AE=3,则AB的长为()A.4B.3C.D.2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AD∥BC,∴∠DEC=∠BCE,∵CE平分∠DCB,∴∠DCE=∠BCE,∴∠DEC=∠DCE,∴DE=DC=AB,∵AD=2AB=2CD,CD=DE,∴AD=2DE,∴AE=DE=3,∴DC=AB=DE=3.故选B.4.如图所示,在▱ABCD中,△ABC和△DBC的面积的大小关系是.解析:∵两平行线AD,BC间的距离相等,∴△ABC与△DBC是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面积相等.故填相等.5.如图所示,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C=60°,DE⊥AB于E,DF⊥BC于F.(1)求∠EDF的度数;(2)若AE=4,CF=7,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解:(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C=60°,∴∠C+∠B=180°.∵∠C=60°,∴∠B=180°-∠C=120°.∵DE⊥AB,DF⊥BC,∴∠DEB=∠DFB=90°,∴∠EDF=360°-∠DEB-∠DFB-∠B=60°. (2)在Rt△ADE和Rt△CDF中,∠A=∠C=60°,∴∠ADE=∠CDF=30°,∴AD=2AE=8,CD=2CF=14,∴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8+14)=44.第1课时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2.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例1例23.平行线间的距离4.例题讲解例3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43页练习第1,2题;教材第49页习题18.1第1,2题.【选做题】教材第50页习题18.1第8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110°,延长AD至F,延长CD至E,连接EF,则∠E+∠F等于()A.110°B.30°C.50°D.70°2.如图所示,l1∥l2,BE∥CF,BA⊥l1于点A,DC⊥l2于点C,有下面的四个结论;(1)AB=DC;(2)BE=CF;(3)S△ABE=S△DCF;(4)S四边形ABCD=S四边形BCFE.其中正确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3.如图所示,点E是▱ABCD的边CD的中点,AD,BE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DF=3,DE=2,则▱ABCD 的周长为()A.5B.7C.10D.144.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BAD的平分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与DC交于点F,且点F为边DC的中点,DG⊥AE,垂足为G,若DG=1,则AE的长为()A.2B.4C.4D.85.如图所示,▱ABCD与▱DCFE的周长相等,且∠BAD=60°,∠F=110°,则∠DAE的度数为.【能力提升】6.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B,C的坐标分别是(0,0),(3,0),(4,2),则顶点D的坐标为.7.如图所示,在▱ABCD中,DE平分∠ADC,AD=6,BE=2,则▱ABCD的周长是.8.(2015·自贡中考)在▱ABCD中,∠BCD的平分线与B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BH⊥EC于点H.求证CH=EH.9.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一个平行四边形,BE⊥CD于点E,BF⊥AD于点F.(1)请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出平行线AD与BC之间的距离;(2)若BE=2cm,求平行线AB与CD之间的距离.10.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C,交其延长线于点E,AF⊥CD于点F,∠EAF=30°,AE=4cm,AF=3cm,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11.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C为边BD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C,CE,AB=AC.(1)求证△BAD≌△ACE;(2)若∠B=30°,∠ADC=45°,BD=10,求平行四边形ABDE的面积.【拓展探究】12.如图所示,点E,F分别在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DC,CB上,且AE=AF,DG⊥AF,BH⊥AE,G,H 是垂足.求证DG=BH.【答案与解析】1.D(解析: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可得∠ADC=110°,再由邻补角的性质得出∠FDC=70°,所以∠E+∠F=∠FDC=70°.)2.A(解析:∵l1∥l2,BA⊥l1于点A,DC⊥l2于点C,∴AB=CD,故(1)正确;∵l1∥l2,BE∥CF,∴BE=CF,故(2)正确;根据HL可以证明Rt△ABE≌Rt△DCF,因此,S△ABE=S△DCF,故(3)正确;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BCFE是同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S四边形ABCD=S四边形BCFE,故(4)正确.故选A.)3.D(解析:∵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BC,∴∠F=∠CBF,∠FDE=∠C.∵E为CD的中点,∴DE=CE,∴△FDE≌△BCE(AAS),∴BC=AD=FD,∵DF=3,DE=2,∴AD=3,AB=DC=4,∴▱ABCD的周长为2(AD+AB)=14.故选D.)4.B(解析:∵AE为∠DAB的平分线,∴∠DAE=∠BAE.由题意知DC∥AB,∴∠BAE=∠DFA,∴∠DAE=∠DFA,∴AD=FD.又F为DC的中点,∴DF=CF,∴AD=DF=DC=AB=2,在Rt△ADG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G=,则AF=2AG=2,由题意知AD∥BC,∴∠DAF=∠E,在△ADF和△ECF中,∴△ADF≌△ECF(AAS),∴AF=EF,则AE=2AF=4.故选B.)5.25°(解析:∵▱ABCD与▱DCFE的周长相等,且CD=CD,∴AD=DE,∴∠DAE=∠DEA,∵∠BAD=60°,∠F=110°,∴∠ADC=120°,∠CDE=∠F=110°,∴∠ADE=360°-120°-110°=130°,∴∠DAE==25°.故填25°.)6.(1,2)(解析:A,B的坐标分别是(0,0),(3,0),则AB=3,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得CD=AB=3,∵点C的坐标为(4,2),∴点D的坐标为(1,2).)7.20(解析:在▱ABCD中,AB=CD,AD∥BC,且AD=BC=6.∵BE=2,∴CE=BC-BE=6-2=4.如图所示,∵AD∥BC,∴∠1=∠3,又由题意知∠1=∠2,∴∠2=∠3,∴CD=CE=4,∴▱ABCD的周长为2(AD+CD)=2×(6+4)=2×10=20.故填 20.)8.证明:如图所示,∵在▱ABCD中,BE∥CD,∴∠E=∠2.∵CE平分∠BCD,∴∠1=∠2.∴∠1=∠E.∴BE=BC.又∵BH⊥EC,∴CH=EH.。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4.了解特殊平行四边形(如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够解决相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掌握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如矩形的对边相等、菱形的对角线垂直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6.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结合本章内容,引入一些拓展性知识,如几何图形的变换、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等,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实物图片,如建筑物的立面图、篮球场、田地等,引发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关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问题设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哪些?如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和判定方法?
2.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加深理解。
1.基础巩固题:
-请学生完成课本第十八章的相关练习题,特别是涉及到平行四边形性质、判定方法的应用题。
-设计一些生活情境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平行四边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不规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
2.提高拓展题:
-选择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要求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证明或计算。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使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能够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18章平行四边形全章教案

18章平行四边形全章教案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本章概述本章分为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两节.是在平行线、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行四边形;并通过平行四边形角、边的特殊化,研究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等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进一步明确命题及其逆命题的关系,不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第节主要是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在平行四边形概念和性质定理的基础上,介绍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概念;作为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应用,探索并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第节首先研究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和菱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特殊情况,即同时具有两个特殊条件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它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特殊菱形,又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特殊矩形,所以正方形具有各种四边形所具有的性质.最后给出了正方形的概念,并让学生自己研究它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进行证明和计算.3.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4.探索并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5.通过经历平行四边形以及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探索过程,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6.通过平行四边形以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以及相关问题的证明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7.通过分析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课时安排本章教学时间约需15课时,具体安排如下:18.1平行四边形6课时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5课时复习与小结 2课时18章平行四边形18.1.1平行四边形(第1课时)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性质.2. 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论证.3.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教学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题:平行四边形是常见的图形.观察下列图片,你能找出平行四边形的形象吗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设计目的: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存在大量平行四边形的原型,进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经历将实物抽象为图形的过程.过渡:那么,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呢二、新课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以前的知识,给出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用“□”表示,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注意: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图形,让学生认识清楚什么是四边形的对边三角形中有没有对边的概念四边形中不相邻的边叫做对边;三角形中没有对边的概念,只有角所对的边.过渡:对于平行四边形,从定义出发,你能得出它的性质吗探究:根据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它,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它的边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它的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度量一下,和你的猜想一致吗猜想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猜想2:∠A=∠C,∠B=∠D.教师引导学生证明猜想,体会证明思路的分析方法和把四边形问题转化成三角形问题的基本想法.分析:上述猜想涉及线段相等、角相等.我们知道,利用三角形全等得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都相等,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为此,我们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两个三角形,通过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作对角线是解决四边形问题常用的辅助线,通过作对角线,可以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的关于三角形的问题.证明:如右图,连接AC.∵AD∥BC,AB∥CD,∴∠1=∠2,∠3=∠4.又AC是△ABC和△CDA的公共边,∴△ABC≌△CDA.∴AD=CB,AB=CD,∠B=∠D.同理可以证明∠BAD=∠DCB.平行四边形具有以下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三、实例探究例如下图,在□ABCD中,DE⊥AB,BF⊥CD,垂足分别为E,F.求证AE =CF.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AD=CB.又∠AED=∠CFB=90°,∴△ADE≌△CBF.∴AE=CF.四、课堂小结你学习了什么,还有那些问题五、布置作业1. 教材第43页练习第1题.2. 习题第1、2题.教学反思: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目标1. 掌握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2. 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有关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问题.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灵活应用.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灵活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什么叫做四边形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和对角有什么性质通过复习导入新课的教学.二、新课教学我们已经学习了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在此基础上,我们介绍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如下图,a∥b,c∥d,c,d与a,b分别相交于A,B,C,D四点.由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可知,四边形ABDC是平行四边形,AB=CD.也就是说,两条平行线之间的任何两条平行线段都相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一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从而得出概念: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如图,a∥b,A 是a上的任意一点,AB⊥b,B是垂足,线段AB的长就是a,b之间的距离.问题: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和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归纳: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是定义到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基础.它们本质上是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三、实例探究例已知:如下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EAD=∠BAF,(1)证明△CEF是等腰三角形;(2)若CE=8,求四边形ABCD的周长.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EC,∠E=∠FAB.又∵AD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2. 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和简单的证明题.3. 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什么叫平行四边形我们已经学习了它的哪些性质2.什么叫做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它有什么性质过渡:在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这一性质时,是通过连结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两个全等三角形来证明的.如果把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两条对角线都连结起来,那么这两条对角线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新课教学上面我们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的边、角这两个基本要素的性质,下面我们研究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探究:如下图,在□ABCD 中,连接AC ,BD ,并设它们相交于点O ,OA 与OC ,OB 与OD 有什么关系你能证明发现的结论吗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获得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我们猜想,在□ABCD 中,OA =OC ,OB =OD .与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方法类似,我们也可以通过三角形全等证明这个猜想.请你结合下图完成证明.由此我们又得到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的性质,这是解决平行四边形有关问题的基础,灵活应用则是关键.例 如下图,在□ABCD 中,AB =10,AD =8,AC ⊥BC .求BC ,CD ,AC ,OA 的长,以及□ABCD的面积.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BC =AD =8,CD =AB =10.∵ AC ⊥BC ,∴ △ABC 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68102222=-=-=BC AB AC又OA =OC ,∴ OA =21AC =3, S □ABCD =BC ·AC =8×6=48.三、课堂小结1. 性质定理及其他新知识的灵活应用,防止思维定势,方法僵化.2. 引导学生列表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四、布置作业习题第7、8题.教学反思: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1课时)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目标1.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2. 使学生理解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区别与联系.3. 会根据简单的条件画出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画图的依据是哪条定理.4. 使学生逐步学会分别从题设或结论出发寻求论证思路的分析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 通过分析有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2、3的应用.教学难点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导入新课的教学.二、新课教学思考: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反过来,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把原命题变成它的逆命题.即:对边相等,或对角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填写下表:学生思考、讨论,填写表格.学生完成表格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原命题正确,逆命题一定正确吗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证明自己的猜想.可以证明,这些逆命题都成立.这样我们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下面我们以“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为例,通过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且OA=OC,OB=OD.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证明:∵OA=OC,OB=OD,∠AOD=∠COB,∴△AOD≌△COB.∴∠OAD=∠OCB.∴AD∥BC.同理AB∥D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小结:通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可以成为定理,我们把上述三个结论称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加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我们有四种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三、实例探究例如下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是AC上的两点,并且AE=CF.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CO,BO=DO.∵AE=CF,∴AO-AE=CO-CF,即EO=FO.又BO=DO,∴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五、布置作业习题第4、5题.教学反思: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2课时)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目标1.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4,并能与性质定理、定义综合应用.2. 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区别与联系.3. 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步学会分别从题设或结论出发寻求论证思路的分析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4的应用.教学难点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平行四边形的三个判定定理.过渡:我们知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或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只考虑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它们满足什么条件时这个四边形能成为平行四边形呢二、新课教学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它的任意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反过来,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我们猜想这个结论正确,下面进行证明.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B=CD.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证明:连接AC.∵AB∥CD,∴∠1=∠2.又AB=CD,AC=CA,∴△ABC≌△CDA.∴BC=DA.∴四边形ABCD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它是平行四边形.于是我们又得到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三、实例探究例1 如下图,在□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以证明.(证明过程见教材第47页)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五、布置作业习题第6题.教学反思: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3课时)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目标1. 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掌握它的性质.2. 能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3. 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的能力.4. 能运用综合法证明有关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结论.理解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教学难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辅助线的添加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用途有哪些答: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眼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二、新课教学前面我们研究平行四边形时,常常把它分成几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有关问题.下面我们利用平行四边形研究三角形的有关问题.1. 三角形的中位线如下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接DE.像DE这样,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探究:观察上图,你能发现△ABC的中位线DE与边BC的位置关系吗度量一下,DE与BC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2.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如下图,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的中点.求证:DE ∥BC ,且DE =21BC .分析:本题既要证明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平行,又要证明其中一条线段的长等于另一条线段长的一半.将 DE 延长一倍后, 可以将证明DE =21BC 转化为证明延长后的线段与BC 相等.又由于E 是AC 的中点,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构造一个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证明.(证明过程见教材第48页)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三、课堂练习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 对 对 对 对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全等三角形有:△ABD 和△CDB ,△ADC 和△CBA ,△AOD 和△COB 、△AOB 和△COD .答案:C .四、布置作业 习题第11题.教学反思: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4课时)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教学目标能运用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进行证明和计算.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从而导入新课的教学.二、新课教学例1 已知:如图,E,F分别为□ABCD的边CD,AB上一点,AE∥CF,BE,DF分别交CF,AE于H,G.求证:EG=FH.证明:∵AE∥CF,AF∥CE,∴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AF=CE.∵AB=CD,∴BF=DE.∵BF∥DE,∴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DF∥BE.∵AE∥CF,∴四边形GFHE是平行四边形.∴EG=FH.说明: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解题关键是设法证四边形GFHE 是平行四边形.例2 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E⊥BD,CF⊥BD,E,F为垂足,且AE=CF,∠BAC=∠DCA.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证法1:∵AE⊥BD,CF⊥BD,∴AE∥CF,∴∠1=∠2.∵∠BAC=∠DCA,∴∠BAE=∠DCF.在Rt△AEB和Rt△CFD中,∵∠AEB=∠CFD=90°,AE=CF,∠BAE=∠DCF,∴△AEB≌△CFD,∴AB=CD.∵∠BAC=∠DCA,∴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证法2:设AC与BD交点为O.∵AE⊥BD,CF⊥BD,∴AE∥CF,∴∠1=∠2.在△AOE和△COF中,∵∠1=∠2,AE=CF,∠AEO=∠CFO=90°,∴△AEO≌△CFO,∴AO=CO,OE=OF.在△ABE和△CDF中,∵∠BAE=∠DCF,AE=CF,∠AEB=∠CFD=90°,∴△ABE≌△CDF,∴BE=DF,BE+OE=DF+OF,即BO=DO.∵AO=CO,∴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说明:由垂直得到平行是关键.三、课堂练习1.下列条件,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一组对角相等,一组对边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C.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D.四边形中任意相邻两角互补.分析:A答案无法证明结论;B答案不能证得对角线互相平分;C答案可举等腰梯形反例;D答案可证得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符合定义.答案:D.说明: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可采用反例法,即举出一个符合题设但不符合结论的例子.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一定要得到四个条件中的一个.2. 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的四边形吗为什么参考答案: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如下图,△ADC≌△DAE,AB=AC=DE,则在四边形ABDE中有AB=DE,∠B=∠E,但四边形ABDE显然不是平行四边形.四、布置作业习题第12、13题.教学反思:18. 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8.2.1矩形(第1课时)教学内容矩形.教学目标1. 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2. 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3. 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教学重点矩形的性质.教学难点矩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因此平行四边形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外,还有它的特殊性质,同样对于平行四边形来说,也有特殊情况即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二、新课教学1. 矩形教师向学生展示下列图形,引导学生知道矩形也是常见的图形.门窗框、书桌面、教科书封面、地砖等都有矩形的形象.活动:制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堂上进行演示图,使学生注意观察四边形角的变化,当变到一个角是直角时,指出这时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使学生明确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在于一个角是直角,深刻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如下图,当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为直角时,这时的平行四边形是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也就是长方形.思考:因为矩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由于它有一个角为直角,它是否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一些特殊性质呢2. 矩形的性质既然矩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就应具有平行四边形性质,同时矩形又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比平行四边形多了一个角是直角的条件,因而它就增加了一些特殊性质.继续演示教具,当它变成矩形时,学生容易看到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它的对角线也相等(写出这两个结论),指出观察出来的结论不能做为定理,需要证明.引导学生利用平行四边形角的性质证明得出.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3.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思考 :如下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我们观察Rt △ABC ,在Rt △ABC 中,BO 是斜边AC 上的中线,BO 与AC 有什么关系根据矩形的性质,我们知道,BO =21BD =21AC . 由此,我们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实际上是Rt △的一个重要性质,即Rt △斜边中点到三顶点的距离相等,它在求线段长或线段部分关系时经常用到)例 如下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OB =60°,AB =4.求矩形对角线的长.解:∵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 AC 与BD 相等且互相平分. ∴ OA =OB .又 ∠AOB =60°,∴ △OAB 是等边三角形. ∴ OA =AB =4.∴ AC =BD =2OA =8. 注意:教师要强调这种计算题的解题格式,防止学生离开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而单纯进行代数计算.三、课堂练习教材第53页练习1、2、3.四、布置作业习题第1题.教学反思:18.2.1矩形(第2课时)教学内容矩形.教学目标1. 掌握矩形的判定定理.2. 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重点矩形的判定.教学难点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矩形矩形有哪些性质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矩形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在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矩形,首先看这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再看它两边的夹角是不是直角,这种用“定义”判定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判定方法(这体现了定义作用的双重性、性质和判定).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种判定矩形的方法,下面就来研究这些方法.二、新课教学1. 矩形判定定理思考 1:我们知道,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反过来,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吗思考2:前面我们研究了矩形的四个角,知道它们都是直角.它的逆命题成立吗即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吗进一步,至少有几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猜测,得出矩形的判定定理.矩形判定定理1: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矩形判定定理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教师可指导学生证明这两个判定定理.完成后,归纳矩形的判定方法:(1)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2. 矩形判定方法的实际应用工人师傅在做门窗或矩形零件时,不仅要测量两组对边的长度是否分别相等,常常还要测量它们的两条对角线是否相等,以确保图形是矩形.这就应用了矩形的判定定理.除教材中所举外,还可以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说明判定矩形的实用价值.3. 矩形知识的综合应用例 如下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且OA =OD ,∠OAD =50°.求∠OAB 的度数.解:∵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OA =OC =21AC , OB =OD =21BD . 又 OA =OD ,∴ AC =BD .∴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DAB =90°.又 ∠OAD =50°,∴ ∠OAB =40°.三、课堂小结1. 矩形的判定方法l 、2都是有两个条件:①是平行四边形,②有一个角是直角或对角线相等.判定方法3的两个条件是:①是四边形,②有三个直角.2. 要注意不要不加考虑地把性质定理的逆命题作为矩形的判定定理.四、布置作业习题第2、3题.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课题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课型新授三维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相等的性质。

能力目标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论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察图形,引出平行四边形。

明晰概念,证实发现你能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来表示.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AD∥BC,那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让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画一个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这个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以,它的边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度量一下,是不是和你猜想的一致?(1)由定义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在平行四边形中,相邻的角互为补角.(相邻的角指四边形中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注意和第一章的邻角相区别.教学时结合图形使学生分辨清楚.)(2)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下面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已知:如图ABCD,求证:AB=CD,CB=AD,∠B=∠D,∠BAD=∠BCD.分析:作ABCD的对角线AC,它将平行四边形分成△ABC和△CDA,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到结论.(作对角线是解决四边形问题常用的辅助线,通过作对角线,可以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的关于三角形的问题.)证明:连接AC,∵AB∥CD,AD∥BC,∴∠1=∠3,∠2=∠4.又AC=CA,∴△ABC≌△CDA (ASA).∴AB=CD,CB=AD,∠B=∠D.又∠1+∠4=∠2+∠3,∴∠BAD=∠BCD.由此得到:平行四边形性质1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性质2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范例点击,演练提高教材P42例1应用新知,练习巩固教材43页练习1,2题。

概念延伸,拓展训练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向学生讲解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

反思小结,观点提炼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是:(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具有一般四边形的性质(内角和是︒360).②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探索研究,证实发现请学生在纸上画两个全等的ABCD和EFGH,并连接对角线AC、BD和EG、HF,设它们分别交于点O.把这两个平行四边形落在一起,在点O处钉一个图钉,将ABCD绕点O旋转︒180,观察它还和EFGH重合吗?你能从子中看出前面所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关系吗?进一步,你还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吗?结论:(1)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性质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范例点击,演练提高教材P44例2应用新知,练习巩固教材44页练习1,2题。

反思小结,观点提炼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作业设置:习题18.1第3,14题。

板书设计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例2课题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课型新授三维目标知识目标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能力目标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情感目标培养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欣赏图片、提出问题.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在刚才演示的图片中,有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你是怎样判断的?探索研究,证实发现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思考并探讨:(1)你能适当选择手中的硬纸板条搭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2)你怎样验证你搭建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3)你能说出你的做法及其道理吗?(4)能否将你的探索结论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判别方法?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吗?(5)你还能找出其他方法吗?从探究中得到: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1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2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范例点击,演练提高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E、F是AC上的两点,并且AE=CF.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应用新知,练习巩固教材47页练习1,2题。

反思小结,观点提炼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作业设置:习题18.1第5,7,10题。

板书设计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判定方法1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2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例3 判定方法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课题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课型新授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能力目标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四种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证明问题.情感目标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定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是根据不同条件能正确地选择判定方法..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探索研究,证实发现取两根等长的木条AB、CD,将它们平行放置,再用两根木条BC、AD加固,得到的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从探究中得到: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范例点击,演练提高教材P47例4例1已知:如图,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中点,求证:BE=DF.分析:证明BE=DF,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可以证明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比较方法,可以看出第二种方法简单.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CB,AD=CD.∵E、F分别是AD、BC的中点,∴DE∥BF,且DE=21AD,BF=21BC.∴DE=BF.∴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BE=DF.此题综合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判定另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再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结论;题目虽不复杂,但层次有三,且利用知识较多,因此应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证明思路.例2(补充)已知:如图,ABCD中,E、F分别是AC上两点,且BE⊥AC于E,DF⊥AC于F.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分析:因为BE⊥AC于E,DF⊥AC于F,所以BE∥DF.需再证明BE=DF,这需要证明△ABE与△CDF全等,由角角边即可.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且AB∥CD.∴∠BAE=∠DCF.∵BE⊥AC于E,DF⊥AC于F,∴BE∥DF,且∠BEA=∠DFC=90°.∴△ABE≌△CDF (AAS).∴BE=DF.∴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应用新知,练习巩固教材47页练习3,4题。

反思小结,观点提炼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作业设置:习题18.1第4,6,9题。

板书设计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例1 例2是平行四边形课题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3)课型新授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掌握它的性质.2.能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能力目标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的能力.情感目标能运用综合法证明有关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结论.理解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教学难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辅助线的添加方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实验:请同学们思考: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你是如何切割的?(答案如图)图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你是如何判断的?探索研究,证实发现1、首先讲解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

2、例1如图,点D,E分别为△ABC边AB,AC的中点,求证:DE∥BC且DE=21BC.分析:所证明的结论既有平行关系,又有数量关系,联想已学过的知识,可以把要证明的内容转化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来证明结论成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就需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来构造平行四边形.方法1:如图(1),延长DE到F,使EF=DE,连接CF,由△ADE≌△CFE,可得AD∥FC,且AD=FC,因此有BD∥FC,BD=FC,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BC,DF=BC,因为DE=21DF,所以DE∥BC且DE=21BC.(也可以过点C作CF∥AB交DE的延长线于F点,证明方法与上面大体相同)方法2:如图(2),延长DE到F,使EF=DE,连接CF、CD和AF,又AE=EC,所以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D∥FC,且AD=FC.因为AD=BD,所以BD∥FC,且BD=FC.所以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BC,且DF=BC,因为DE=21DF,所以DE∥BC且DE=21BC.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思考】:(1)想一想:①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几条?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答:(1)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三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主要是线段的端点不同.中位线是中点与中点的连线;中线是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拓展〗利用这一定理,你能证明出在设情境中分割出来的四个小三角形全等吗?(让学生口述理由)范例点击,演练提高例2(补充)已知: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 AB ,BC ,CD ,DA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分析:因为已知点E ,F ,G ,H 分别是线段的中点,可以设法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找到四边形EFGH 的边之间的关系.由于四边形的对角线可以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所以添加辅助线,连接AC 或BD ,构造“三角形中位线”的基本图形后,此题便可得证.证明:连接AC (图(2)),△DAG 中,∵ AH=HD ,CG=GD ,∴ HG ∥AC ,HG=21AC (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同理EF ∥AC ,EF=21AC . ∴ HG ∥EF ,且HG=EF . ∴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此题可得结论: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应用新知,练习巩固 教材49页练习1,2,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