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幼儿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幼儿往往在家中备受家人的重视和宠爱,进入幼儿园后,开始了集体生活,很可能产生情绪激动、焦虑等不适应的表现。由于小班幼儿的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较弱,容易与他人产生矛盾冲突,从而发起攻击性行为。通过日常观察和数据表明,小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比较突出,他们会用攻击性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
幼儿攻击性行为不仅对幼儿自身身心和品德的发展具有不良的影响,也对其他幼儿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正确、科学地应对和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也是重中之重。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通过开展本次观察研究,可以了解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合适、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也能充实此方面的研究资料,有利于丰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理论。
1.2.2实践意义
首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有许多方面,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等。本研究通过观察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类型、频率等特点,深入分析比较幼儿攻击性行为各方面的情况,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理论知识,提出相应的矫正办法,努力促进幼儿的社会认知和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危红英(2012)在《幼儿攻击行为的调查研究》中提出:“研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意义在于理解并把握其攻击性的发展特点以及科学教育对策的设计和制定以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动机与目的进行研究,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帮助人们了解新一代幼儿,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矫正措施以促进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发展,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及教育工作的开展。
再次,当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倾向时,本研究能够适帮助教师和家长们及时作出正确、科学的认识和评价,对幼儿加强引导,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
2 文献综述
2.1攻击性行为
2.1.1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在各种内外部刺激影响下产生的活动。不同心理学分支学科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生理心理学主要从激素和神经的角度研究有机体行为的生理机制;认知心理学主要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有机体行为的心理机制;社会心理学则从人际交互的角度研究有机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心理机制。在心理学研究的不同时期,对行为有不同的理解。大多数心理学家将内部心理活动与外显行为区别开来,试图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描述心理活动的状态和过程,以此解释各种外显行为发生和发展的规律。认知心理学已能解释人的大部分以后天习得为主的智能行为,这些行为涉及问题解
决、学习、决策以及直觉等许多方面;那些以先天遗传为主的本能行为,则在生理心理学中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
2.1.2攻击性行为
学者陈帼眉在《学前心理学》中,对攻击性行为下的定义是: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是经常发生的行为。
桑标(2003)指出,从心理学上来说,攻击性行为是指对他人身体或心理上造成痛苦的一种伤害性行为。攻击性行为也可分为不同的行为方式,一种是直接的身体伤害,如打人、推人、咬人等;另一种是语言伤害,如骂人,嘲笑,讽刺他人等;再者就是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别人的坏话,造谣等等。
陈秋燕认为,心理学家对攻击行为的研究历时近百年,但迄今为止对攻击行为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心理学中对攻击行为的界定,主要是以行为的解剖学性质、行为的前提条件、行为的后果和观察者对行为所作的社会判断这四个方面为基础。与之对应,心理学中对攻击的定义主要有解剖学定义、前提条件定义、行为后果定义和社会判断定义四种。这四种定义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攻击性行为各有其侧重及可取之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
2.2幼儿攻击性行为
2.2.1幼儿攻击性行为
陆红梅(2013)指出,从研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角度分析,教育研究方面对幼儿攻击性发展的特点有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学者比较广泛认可的是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两种不同的类型。工具性攻击主要是指幼儿为了获得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而做出的抢、夺、推、摔等动作,以毁坏物品为目的。而敌意性的攻击是指以身边的人为对象做出的打、踹、骂、咬等行为动作,伤害他人,有报复性、嫉妒性和迁怒性攻击行为。
范春林(2005)表明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由于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或者需要的满足受到干扰,基于不满、怨恨、愤怒等情绪,用身体或言语侵犯一定对象的行为。如进行身体上的侵犯(打人、推人、拽人等)或言语上的攻击(大声喊叫、侮辱、骂人等),或用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表现,是幼儿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幼儿期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总趋势是:身体攻击逐渐减少,言语攻击相对增多。3岁左右,幼儿更多依靠身体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比如,如果自己所要玩的玩具被别的幼儿拿走,就会立刻产生敌意,并用抓、打、咬的方式来夺回玩具,而不是用言语的形式来攻击对方。3岁以后,身体攻击渐渐降低,言语攻击渐渐增多。
柯海霞、钟娟、王洪丽于2006年在《内江师苑学院学报》发表的《浅谈幼儿攻
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中指出攻击性行为在心理学上的定义为他人不愿意接受的出于敌意或工具性目的行为。敌意攻击是指有意伤害别人的行为,而工具性的攻击是为达到一定的非攻击性的目的而伤害他人的行为。
2.2.2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性
贾宏燕(2008)提出,幼儿攻击性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不但会给同伴、家长造成危害,更会影响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对社会的认知。一般而言,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的人际关系较差,不受大家的欢迎,甚至对其避而远之。在幼儿园,攻击性强的幼儿往往影响和欺负其他幼儿,导致其他小朋友产生恐惧、厌学等情绪,并且影响幼儿园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幼儿攻击性行为如果一直持续发生,会影响幼儿成年后的人际关系,社会交往,有的因此产生孤僻的性格,甚至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影响身心发展。
廖艳华(2007)曾指出,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危害较大,主要表现在攻击性行为直接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与安全,导致心理伤害,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常造成人际矛盾与冲突等。
赵丹娣(2008)表明,一项30年纵向研究发现,儿童时期的攻击性行为直接预测了中学退学、成年后较早生育、父母角色缺失,以及间接预测了家庭的贫困等。对儿童和成人的广泛研究还表明,生命早期的攻击性行为对青少年期行为障碍和成年期不良或犯罪行为的预测有着重要意义,并且攻击性行为最终导致的失业、监禁、犯罪或治疗精神障碍也会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因此,为了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维护家庭功能和社会稳定,应及时识别儿童成长发展时期攻击性行为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防治。
综上所述,攻击性行为影响着幼儿身心、品格和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发展。国内研究提供了很多理论知识,但在真正实践中,家庭、幼儿园、社会都普遍存在着很多不足,我们应该多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3 研究方法
3.1自然观察法
3.1.1研究对象
江苏省南京市某公办幼儿园内25名小班幼儿。其中12名男孩,13名女孩,平均年龄为3岁8个月。
3.1.2研究工具
参考张文新、张福建《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研究》一文,编制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表(见附表1)。主要内容涉及: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姓名和性别;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场景、起因和类型;攻击性行为发生后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反馈及教师的反馈。
3.1.3研究步骤
A 制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表(见附表1)。
B 观
察幼儿的一日生活(早上8:30入园至下午4:00离园),主要范围为区角活动、户外活动、生活活动和自然活动。
3.2访谈法
3.2.1研究对象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更多与后天的教育环境因素有关,教师作为教育者,每天与幼儿近距离接触,在施教过程中较为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特点与变化。通过对幼儿园教师的访谈,可以深入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此外,也可以得到适宜的教育策略。因此选取4名小班幼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她们的平均教龄为8年。
3.2.1研究工具
研究者对幼儿园内四名教师进行一对一访谈(见附表2),访谈内容提前与被访者商议,访谈结束后研究者对访谈结果进行归纳整理。
访谈主要内容涉及: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具体情况(类型、频率或次数),包括第1、2题;教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的认识以及对待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包括第3、4、5题;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看法,包括第6、7、8题。
3.2.3研究步骤
1.确定访谈提问内容,自编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访谈表(见附表2)。
2.正式访谈
4 研究结果分析
4.1自然观察法结果与分析
4.1.1攻击者性别的比较
图4.1 攻击者性别统计表
如表4.2所示,在小班幼儿发起的攻击性行为中,大多数发起者为男孩,极少数发起者为女孩。
4.1.2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场景比较
图4.2 攻击性行为发生场景统计表
如图4.2所示,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发生在区角活动时间的次数占30%,发生在户外动时间的次数占30%,发生在生活活动时间的次数占10%,发生在自由活动时间的次数占30%。结果表明小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较常发生于区角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偶尔发生于生活活动时间。
4.1.3攻击性行为类型的比较
图4.3 攻击性行为类型统计表
如图4.3所示,在小班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事件类型中,语言攻击占10%,身体攻击占80%,混合攻击占10%。结果表明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类型大部分为身体攻击,小部分为言语攻击和混合攻击。
4.1.4攻击性行为起因的比较
图4.4 攻击性行为起因统计表
如图4.4所示,在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事件的起因类型中,获取他人物品占20%,争夺空间占20%,他人违反纪律和行为规则占40%,无故挑衅、欺侮他人占10%,报复还击占10%。结果表明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起因多数为他人违反纪律和行为规则,少数为获取他人物品,极少数为无故挑衅、欺侮他人和报复还击。
4.1.5攻击者的反馈情况
图4.5 攻击者反馈统计表
如图4.5所示,在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事件中,攻击者在发起行为后大多数假装没事,少数哭闹
,极少数会向老师告状。
4.1.6被攻击者的反馈情况
图4.6 被攻击者反馈统计表
如图4.6所示,在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事件中,被攻击者在遭到攻击后大多数向老师告状,少数无明显外在表现或向攻击者还手。
4.1.7教师的反馈情况
图4.7 教师反馈统计表
如图4.7所示,在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事件中,教师的积极反馈占80%,消极反馈占20%。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教师在攻击性行为发生后,会积极应对,极少部分教师会消极应对。
4.2访谈法结果与分析
4.2.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具体情况(类型、频率或次数等)
研究者根据四名教师访谈的数据整理,了解到在小班幼儿身上,可以大致将所发生的攻击性行为分为两个类型:有意识的攻击和无意识的攻击。有意识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有:肢体上的攻击,例如争抢物品(玩具、图书等等)、争夺空间,(上下楼梯和玩游戏时的触碰、推挤、插队等等);言语上的攻击,例如挑衅、侮辱他人。而无意识的攻击有在玩游戏时的角色扮演;模仿成人的不文明语言等等。
通过访谈,研究者了解到,教师们普遍表示小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多发于上半学期,而到了下半学期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明显有所减少。此外,教师们认为小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大多数发生在教师较低控制的时间段内,例如区角活动中、户外活动中(晨间锻炼和午间锻炼时间)以及自由活动(自主游戏、两个活动之间的过渡时间等)中。这段时间里教师对幼儿的管控程度较弱,幼儿因此更容易激动、兴奋,甚至做出攻击性行为。而在生活时间中,比如吃饭、睡觉等,幼儿受教师的管控程度较高,因此情绪较为平静,发生攻击性行为的频率也较低。
4.2.2幼儿教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的认识
通过与四名教师的交谈,研究者总结出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如下:
1.生理因素
(1)幼儿的体质因素在攻击性行为中有着比较明显的表现。例如,男孩的攻击性行为就比女孩发生得多而强;体格强壮的孩子攻击性行为比体格瘦弱的孩子发生得多而强。
(2)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较弱,很多情况下可能较难表达出自身的意愿,会依靠身体的攻击来表现。当幼儿的意愿难以表达或是他人理解错误时,会在情急之下发生攻击性行为。
2.心理因素
小班幼儿刚走进幼儿园这个集体,往往会产生许多不适应,较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当自身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或他人影响到自己,便会产生攻击性行为,以此作为发泄和表达的工具。
3.社会因素
(1)家庭的影响:家长无条件、无原则地宠爱、迁就幼儿,往往容易导致幼儿的以自我为中心、蛮横任性,当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