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三酯 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2COCoA CoA
O CH2O-C-R2 O CHO-C-R1 O CH2O-C-R3 = = =
甘油三酯的正常代谢
一、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一)合成部位
肝 入血。 脏:肝内质网合成的TG,组成 肝内质网合成的 ,组成VLDL入血。 入血
脂肪组织:主要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脂肪, 脂肪组织:主要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脂肪,也利用 葡萄糖为原料合成脂肪 CM或VLDL中的 合成脂肪。 或 中的FA合成脂肪 中的 合成脂肪。 小肠黏膜:利用脂肪消化产物再合成脂肪。 小肠黏膜:利用脂肪消化产物再合成脂肪。
代谢异常
• 高脂血症或高甘油三酯血症:血脂水平高于正常 时上限。 • 脂肪肝: • 酮症酸中毒 • 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血症
• 标准 成人空腹12~14小时血中 标准:
TG超过2.26mmol/L(200mg/dl), 胆固醇超过6.21mmol/L(240mg/dl), 儿童胆固醇超过 4.41mmol/L(160mg/dl) • 分类:原发性和继发性
(四)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乙酰乙酸(acetoacetate) 、β-羟丁酸 羟丁酸(β乙酰乙酸 羟丁酸 hydroxybutyrate)、丙酮(acetone)三者总称 、丙酮 三者总称 为酮体。 酮体。 血浆水平: 血浆水平:0.03~0.5mmol/L(0.3~5mg/dl) 代谢定位: 代谢定位: 生成: 生成:肝细胞线粒体 利用:肝外组织( 利用:肝外组织(心、肾、脑、骨骼肌 等)线粒体
CH2OH
CHOH CH2OH CH2OH
肝、肾甘油激酶 ATP ADP
CHOH CH2O- Pi 3 - 磷 酸甘 油
游 离甘 油
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一) 脂肪的动员
定义 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 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 , 被肪脂酶 逐步水解为FFA及 甘油 , 并释放入血以供 逐步水解为 及 甘油, 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关键酶 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 (hormone-sensitive triglyceride lipase , HSL)
脂肪肝
• 因营养不良、中毒、必须脂酸缺乏、胆碱 缺乏或蛋白质缺乏,肝细胞合成的甘油三 酯不能形成VLDL分泌入血,以脂滴的形式 聚集于肝细胞质中,形成脂肪肝。
2. 激素调节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生长素 + 脂酸合成
﹣ 脂酸合成
合成 ﹣ TG合成
乙酰CoA羧化酶的共价调节 羧化酶的共价调节 乙酰 胰高血糖素:激活PKA,使之磷酸化而失活 胰高血糖素:激活 ,使之磷酸化而失活 胰岛素:通过磷蛋白磷酸酶,使之去磷酸化 胰岛素:通过磷蛋白磷酸酶,使之去磷酸化 而复活
O 2 CH3CSCoA = = = = = = = =
乙酰乙酰CoA硫解 硫解 乙酰乙酰 酶(心、肾、脑及 骨骼肌线粒体) 骨骼肌线粒体)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的总示意图
2乙酰 乙酰CoA 乙酰 乙酰CoA 乙酰 HMGCoA 乙酰乙酰CoA 乙酰乙酰
D(-)-β-羟丁酸 羟丁酸 丙酮
乙酰乙酸 琥珀酰CoA 琥珀酰
O CH2O-C-R1 = =
酯酰CoA 酯酰 转移酶
R1COCoA CoA
CHOH CH2O- Pi
酯酰CoA 酯酰 转移酶
R2COCoA CoA
1-酯酰-3 - 磷酸甘油 酯
O CH2O-C-R1 O CHO-C-R2 CH2O- Pi 磷脂酸 = = = =
磷脂酸 磷酸酶 Pi
O CH2O-C-R1 O CHO-C-R2 CH2OH 1,2-甘油二酯 = =
CoASH+ATP
O O CH3CCH2COH
乙酰乙酸
PPi+AMP
O O CH3CCH2CSCoA (乙酰乙酰CoA) = = = = = = = = = = = =
CoASH
= = = = = =
= = = = = = = =
琥珀酰CoA 琥珀酰
琥珀酸
乙酰乙酰CoA 乙酰乙酰 硫激酶 (肾、心和脑 的线粒体) 的线粒体)
乙酰乙酸
OH CH3CHCH2COOH
D(-)-β -羟丁酸
→ 肾的重吸收絮乱
= = = = = =
= = = = = = = =
→ 血液PH ↑
2. 酮体的利用
OH CH3CHCH2COOH
D(-)-β -羟丁酸
NAD+ NADH+H+
琥珀酰CoA转硫酶 转硫酶 琥珀酰 (心、肾、脑及骨 骼肌的线粒体) 骼肌的线粒体)
血清甘油三酯(TG)代谢异 代谢异 血清甘油三酯 常、危害及其临床的意义
甘油三酯的基本构成 甘油三酯的基本构成
甘油三酯
甘 油 FA FA FA
O O H3C (CH2)n C O H 2C CH H 2C O O C (CH2)m CH3 O C (CH2)k CH3
脂类的分类、含量、 脂类的分类、含量、分布及生理功能
脂肪动员过程
ATP 脂解激素-受体 脂解激素 受体 + G蛋白 蛋白 + AC cAMP + HSLa(无活性 无活性) 无活性 PKA HSLb(有活性 有活性) 有活性
甘油一酯
甘油二酯脂肪酶 FFA
甘油二酯 (DG) )
TG
FFA
甘油一酯脂肪酶 FFA
甘油
HSL-----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 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
产物
胰脂酶 2-甘油一酯 + 2 FFA 甘油一酯 辅脂酶 ✆ 磷脂酶A 磷脂酶 2 胆固醇酯酶
溶血磷脂 + FFA 胆固醇 + FFA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胆固醇酯
脂类的吸收
部 位 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 方式 中链及短链脂酸构成的TG 中链及短链脂酸构成的 甘油 + FFA 乳化 吸收 肠黏膜 细胞
脂肪酶
门静脉
血循环
血浆脂类的存在形式
脂类本身不溶于水,它们必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脂 蛋白才能以溶解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并随血流 到达全身 乳糜微粒 (chylomicron, CM): 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主要运输形式。 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主要运输形式。 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V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 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 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低密度脂蛋白 转运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 转运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 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至肝。 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至肝。
酯酰CoA 酯酰 转移酶
R3COCoA CoA
O CH2O-C-R1 O CHO-C-R2 O CH2O-C-R3 甘 油 三酯 = = = = = =
* 3-磷酸甘油主要来自糖代谢。 磷酸甘油主要来自糖代谢。 磷酸甘油主要来自糖代谢 肾等组织含有甘油激酶,可利用游离甘油。 * 肝、肾等组织含有甘油激酶,可利用游离甘油。
4.甘油的代谢
C H 2O H CHOH C H 2O H 游离甘油
肝、肾甘油激酶 ATP ADP
C H 2O H CHOH C H 2O - P i
3 - 磷酸甘油
脱氢
三羧酸循环 酸二羟丙酮
三、脂酸的合成代谢
软脂酸的合成 1. 合成部位
主要) 脂肪等组织 组 织:肝(主要) 、脂肪等组织 亚细胞: 亚细胞: 胞液:主要合成16碳的软脂酸(棕榈酸) 胞液:主要合成16碳的软脂酸(棕榈酸) 16碳的软脂酸 肝线粒体、内质网: 肝线粒体、内质网:碳链延长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
O O CH3CCH2COH
乙酰乙酸
NADH+H+ NAD+
OH CH3CHCH2COOH
D(-)-β -羟丁酸
= = = = = =
= = = = = = = =
CO2
O CH3CCH3
丙酮
β-羟丁酸 羟丁酸 脱氢酶
= = = = = =
酮症酸中毒
O O CH3CCH2COH
2. 合成原料
乙酰CoA、ATP、HCO3﹣、NADPH、Mn2+ 、 乙酰 、 、 乙酰CoA的主要来源 的主要来源 乙酰 Glc(主要) (主要) 乙酰CoA 乙酰 氨基酸 乙酰CoA全部在线粒体内产生,通过柠檬酸 全部在线粒体内产生,通过柠檬酸乙酰 全部在线粒体内产生 柠檬酸 出线粒体。 丙酮酸循环 (citrate pyruvate cycle)出线粒体。 出线粒体 NADPH的来源 的来源 磷酸戊糖途径(主要来源) 磷酸戊糖途径(主要来源) 胞液中异柠檬酸脱氢酶 苹果酸酶催化的反应 异柠檬酸脱氢酶及 胞液中异柠檬酸脱氢酶及苹果酸酶催化的反应
分类
脂肪 甘油三酯
含量
95﹪
分布
生理功能
脂肪组织、 1. 储脂供能 脂肪组织、 血浆 2. 提供必需脂酸 3. 促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4. 热垫作用 5. 保护垫作用 6. 构成血浆脂蛋白 生物膜、 生物膜、 神经、 神经、 血浆 1. 维持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2. 胆固醇可转变成类固醇激 素、 维生素、胆汁酸等 维生素、 3. 构成血浆脂蛋白
甘油一酯途径
CoA + RCOOH 脂酰CoA合成酶 合成酶 脂酰 ATP AMP PPi RCOCoA RCOCoA
CH2OH O CHO-C-R1 CH2OH = =
酯酰CoA 酯酰 转移酶
O CH2O-C-R2 O CHO-C-R1 = = = = CH2OH
酯酰CoA 酯酰 转移酶 R3COCoA CoA
(二)脂酸的氧化
• • • 的生成(胞液 胞液) 脂酸的活化 ——脂酰 CoA 的生成 胞液 脂酰 脂酰CoA—— 进入线粒体 脂酰 脂酸的β氧化( 脂酸的 氧化(脱氢 、加水、再脱氢、硫 氧化 解),最终生成乙酰CoA 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或生成 酮体
•
(三)脂酸的其他氧化方式
• 不饱和脂酸的氧化 • 过氧化酶体脂酸氧化 • 丙酸的氧化
(四)脂酸合成的调节 1. 代谢物的调节作用
乙酰CoA羧化酶的别构调节物 羧化酶的别构调节物 乙酰 抑制剂:软脂酰 及其他长链脂酰CoA 抑制剂:软脂酰CoA及其他长链脂酰 及其他长链脂酰 激活剂:柠檬酸、异柠檬酸 激活剂:柠檬酸、 进食糖类而糖代谢加强, 进食糖类而糖代谢加强,NADPH及乙酰 及乙酰 CoA供应增多,有利于脂酸的合成。 供应增多, 供应增多 有利于脂酸的合成。 大量进食糖类也能增强各种合成脂肪有关 的酶活性从而使脂肪合成增加。 的酶活性从而使脂肪合成增加。
1. 酮体的生成
CoASH 乙酰乙酰CoA 乙酰乙酰 硫解酶
O O CH3CCH2CSCoA (乙酰乙酰CoA)
O CH3CSCoA = = = = = =
= = = = = =
= = = = = =
HMGCoA 合酶 CoASH
O CH3CSCoA = = = = = =
HMGCoA 裂解酶
OH O O HOCCH2CCH2CSCoA (HMGCoA) CH3 = = = = = = = = = = = =
(二)合成原料
1. 甘油和脂酸主要来自于葡萄糖代谢 2. CM中的 中的FFA(来自食物脂肪) 中的 (来自食物脂肪)
(三)合成基本过程
1. 甘油一酯途径(小肠黏膜细胞) 甘油一酯途径(小肠黏膜细胞) 2. 甘油二酯途径(肝、脂肪细胞) 甘油二酯途径( 脂肪细胞)
甘 油 二 酯 途 径
CH2OH CHOH CH2O- Pi 3 - 磷酸甘油
乙酰乙酰CoA 乙酰乙酰
琥珀酸 2乙酰 乙酰CoA 乙酰
3. 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 酮体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并且酮体 酮体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 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 可通过血脑屏障, 脑组织的重要能源。 可通过血脑屏障,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 的重要能源 • 酮体利用的增加可减少糖的利用,有利于维 酮体利用的增加可减少糖的利用,有利于维 持血糖水平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 持血糖水平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
类脂 5﹪ 糖酯、胆固 糖酯、 醇及其酯、 醇及其酯、 磷脂
脂类的消化 条件
乳化剂(胆汁酸盐、甘油一酯、 ① 乳化剂(胆汁酸盐、甘油一酯、甘 的乳化作用; 油二酯等)的乳化作用; ② 酶的催化作用
部位
主要在小肠上段
消化过程及相应的酶
食物中的脂类 甘油三酯 磷 脂
乳化
微团 消化酶 (micelles)
胞液 丙酮酸
苹果酸酶
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 乙酰CoA 乙酰
CO2
NADPH+H+ CO2 NADP+
线 粒 体
苹果酸
苹果酸
草酰乙酸
乙酰CoA 乙酰CoA
AMP PPi ATP
草酰乙酸 H2O
柠檬酸合酶
ATP柠檬酸裂解酶 柠檬酸裂解酶
膜
柠檬酸
CoA
CoA
柠檬酸
乙酰CoA经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生成游离的软脂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