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 《我的童年》教案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童年》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季羡林的人生经历。

2.学会概括课文每一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

3.品味关键语句,体会文章流露的感情。(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童年是无忧无虑的,每当我们回想起童年趣事时,脸上总会泛起幸福的光彩,那些童年往事就像潺潺的小溪在我们心中流淌。我们的童年如此让人留恋,那么,本文作者季羡林的童年是怎样的呢?他对他的童年怀有怎样的感情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聊城市临清人,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等。他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2.背景资料

季羡林出生在一个最穷村庄中最穷的家庭;他眼中的龙肝凤髓不

过是白面馒头;他六岁就不得不远赴他乡,饱尝思念的酸楚。七十年后,这个穷孩子早已成为博古通今的大学者、成就斐然的散文家,他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自己灰黄色的童年,看似平淡的叙述中,饱含着复杂而又真挚的感情。

3.字音字形

溺爱(ni)生疏(shu)琐事(suo)

椽子(chuan)肃然起敬(su)孤苦伶仃(ling)

家徒四壁(tu)浑浑噩噩(e)万象更新(xiang)

4.词语解释

肃然起敬: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

万象更新: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变更。

孤苦伶仃:孤单困苦,没有依靠。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然,是,对。

习以为常: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习,习惯。

5.按照小标题的划分,本文一共分为五部分,试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明确:第一部分:介绍自己的出生环境(社会环境、出生时间、出生地点以及家庭环境)。

第二部分:介绍父辈们的心酸生活及经历。

第三部分:介绍我童年异常艰苦的生活条件以及“我”的感悟。

第四部分:写“我”小时候认字时期的趣事。

第五部分:写“我”离开故乡的原因、离开故乡后的遭遇及对故乡的思念。

三.合作探究

(一)思想感情

通读全文,说说本文作者通过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通过对自己童年往事的回忆,不仅写出了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二)语言品析

本文语言内涵丰富,意味深长,请品系下面句子的含义。

1.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

作者生于黑暗、混乱的旧中国,再加上家境贫寒,童年生活一直贫困艰辛,没有留下任何丰富多彩的美好记忆,所以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只有一片灰黄”。

2.专就山东论,是东部富而西部穷。我们县在山东西部又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县中是最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

这几句话由大到小,由远及近,具体形象、层层递进地揭示出“我们家”的家境穷困得无以复加,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疑难探究

1.本文作者在行文中使用了小标题,请你说说这样做的好处。

①. 使用小标题,便于将作者所要讲述的故事多方面或多角度来展示出来,使行文条理清楚;

②能吸引读者;

③.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④.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并了解写作意图;

⑤.在阅读全文后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2. 文章第三部分结尾说道:“现在写这些事情还有什么意义呢?”请你对句中的“意义”予以简要概括。

①能激励“我”前进,鼓舞“我”振作;②促使“我”养成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良好习惯;③提醒父母爱护子女要得法。

四.板书设计

我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童年:怀念

的父辈们

童每天最高的享受

年开始认字

离开故乡家乡:思念

五.作业设计

季羡林在文章中说道:“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花朵当然要爱护;但爱护要得法,否则无异于坑害子女。”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一观点?

示例:对孩子过分的爱会导致父母过分的保护行为,往往会把孩子限定在自己能够摸得到、看得见的环境中,使其失去了应有的社会生活圈,从而使孩子的行为、心理只能适应某一环境,造成孩子的封

闭性心理。还有,缺乏必要的社会环境和同龄伙伴,便等于减缓了或剥夺了孩子正常的社会化发展,长此以往,当孩子面对真正的生活环境时,就会感到不知所措,出现社会适应不良等症状。六.教学反思

本教案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概括文章内容及理解重点句子含义,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此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