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知识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D. 郡丞元宝藏忌妒魏德深的才能,令他率领武阳籍士 兵在家乡附近作战,想利用军士的恋家情绪使军队溃散。 但魏德深极得人心,士兵们全都不忍离他而去。
文言知识树之文言句式
• 五种常见文言句式 • 一、判断句 • 刘备天下枭雄 • 二、被动句 • 不拘于时,学于余。 • 三、倒装句 • 1、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 • 2、宾语前置 何陋之有 • 3、定语后置 马之千里者 • 4、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 • 四、省略句 便要还家, • 五、固定句式 不亦……乎?
文言知识树实词之词类活用
• 动词活用
• 动词活用为名词 •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动词活用为使动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动词活用wenku.baidu.com为动
•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死国:为国事而死
文言知识树实词之词类活用
• 形容词活用
•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攘其奸凶,兴复汉室
文言知识树实词之偏义复词
• 高中课文中出现的其他偏义复词 • 1.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 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5. 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 • 6.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 7.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 8.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看尽
• 形容词活用为使动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削弱 • 形容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奇怪
文言知识树实词之词类活用
• 数词活用
1、活用为动词 • 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 2、活用为名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 3、活用为副词 而或长烟一空 4、活用为形容词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文言知识树
• 一、文言实词 • 1、一词多义 • 2、古今异义 • 3、通假字 • 4、词类活用 • 5、偏义复词 • 二、文言虚词 • 常见的以、而、之、其、于、为、何、乃、且、若、所、
焉、因、则、与、乎、也、者等18个文言虚词 • 三、文言综合理解 • 四、文言断句 • 五、翻译
文言知识树之实词
常见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 二、动词活用
三、形容词活用
1、一般动词 2、名词作状语 3、活用为使动 4、活用为意动
1、活用为名词 2、作使动 3、作为动
1、活用为名词
2、活用为 动词 3、活用为使动 4、活用为意动
四、数词活用
文言知识树实词之词类活用
• 名词活用 •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 屠大囧,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 名词作状语 • 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一样 • 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使……为王 • 名词作意动用法 • 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以……为宾客
• 习惯句式掌握住
• 固定结构莫拆散
• 借助修辞与骈句
• 相同词语相连中间断 • 根据句子结构成分
文言知识树之文言翻译
涵盖各种文言现象的短文
• 陈子虚者,浙江东阳人也(判断句)。其父乌有公,安 贫乐道,敝屣荣华(意动)。子虚不甘贫贱一生,以光 耀门楣、富国强兵(使动)、救民于水火(省略句、状 语后置句)为己任。乡贤见其谈吐不凡,目(名作动) 之为“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句)。劳作之余,子虚 常闭门苦读。每见劣绅鱼肉(意动)百姓而人莫予毒 (宾语前置)、洋洋自得之状可掬,辄废书而叹:“百 无一用是书生!”(判断句) 遂萌求师习武之意。不远(意动)千里,欲投嵩山少 林寺学艺。旅途之中,登高望远(形作名),临流赋诗, 常兴“美哉江山(主谓倒装),惜乎玷于豺狼之手(被 动句)”之慨。既入少林,受业于觉空大师(状语后 置)。 不数月,即自能意守贞元,心不为形役(被 动)。三年后,学成下山,路(名作状)遇强贼剪径。 空手击贼,兵不血(使动)刃,强贼抱头鼠(名作状) 窜。子虚归家之后,习艺颇勤,广采百家,融铸变通, 十载之后,遂成当世一流高手。
• B. 魏德深善于人性化管理,体恤下情。邻城打造兵器, 聚集在官府,官吏督责,尚不能成功;而贵乡则约束官 吏,避免百姓劳苦,官府安静,一直象无事一样。
• C. 魏德深深受百姓欢迎,又能震慑奸猾之人。他到馆 陶,百姓见他如见父母;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 能躲藏流亡。他后来将回贵乡,贵乡吏民互相庆贺。
文言知识树实词之古今异义
• 词意扩大
• 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 古义:中原地区 今义:全中国 • 词义缩小
• 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 古义:男子 今义:夫妻男方 • 词义转移
• 临表涕零
•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 感情色彩变化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古义:地位低而见识少 今义:言行、品行恶劣
文言知识树实词之通假字
A、不徒高谈虚论 徒:只是
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 堪:胜任
C、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 纠:纠正
D、本为羁旅 羁旅:寄居
C项“纠”与“劾”同义对举,当为同义复词,“劾”是“弹劾” 的意思,因此推知“纠”应为“检举、告发”之义。
二、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
•
要求:多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同时要掌握一些推断词
义的技巧
文言知识树之实词
• 常用文言实词推断法 • 1、字形分析法(形声、会意)
• 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 “籴”、“粜”大家比较陌生。可根据字形,推断为会 意字,跟“粮食”有关,意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
• 2、通假推断法(同音、近音) •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 “倍”通“背”:违背 • 3、结构观察法 (相反、相近) • 追亡逐北 • 败逃者,逃亡的人
偏义复词
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 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具有临时性。这类偏义复词 的陪衬语素,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显露出来,一旦脱 离了那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其临时性便随即消失,
公姥意 义相对
父兄意 义相对
便可白公姥
偏向 “姥”
我有亲父兄 偏向
“兄” 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对
文言知识树之文言断句
• 初中为一句断节奏,如“其一犬坐于前” • 高中为一句群断句读,如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
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 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 君子实如虚,有如无。(《说苑》) • 答案: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 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 文言断句一般规律: • 常用虚词是标志 • 抓住“曰”“云”“言”
“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 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 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古今谭概》 • 弄璋:生男 • 弄瓦:生女
文言知识树实词之一词多义
• 在今后的学习中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 则灵活处理,不强记,多注意语境意。
• 3.说通悦,心服,如“秦伯说,与郑人 盟”。
• 4.知通智,聪明,如“失其所与,不知”。
• 5.蚤通早(早一些)例:旦日不可不蚤来 谢项王。
文言知识树实词之词类活用
• 何谓词类活用?
• 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用作另 一类词,并且改变了原来的语法语义的语 言现象。
其特点:
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 我们讲的通假字是一种“本有其字”的假借,一个词义, 有表示它的字,可是,使用时没有用上,用的是另一个 同音词。这种通假字的借用是临时性的,它的意义要根 据上下文才能确定。
文言知识树实词之通假字
• 1.共通供,供给,如“行李之往来,共其 乏困”。
• 2.阙通缺,侵损,如“若不阙秦,将焉取 之”。
文言知识树
——整体构建系统化, 古文学习不用怕。
有趣的文言文
善说谎
• 武陵一市井少年,善说谎。偶于市中遇一老者, 老者说之曰:“人道你善谎,可向我说一个?” 少年曰:“才闻众人放干了东湖,都去拿团鱼 (甲鱼),小人也要去拿,顾不得闲说。”老者 信之,径往东湖,湖水渺然,乃知此言即谎。
• 吾悟:一者,即知其人善谎,岂可信其言乎? 二者,东湖浩渺,焉能放干?善说谎者在善信者 广也。善信者必为贪小利者。
• 识别通假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古音学方面的知识, 要有古汉语词汇方面的知识,要有文字学方面的知识, 才能对通假字作出分析、判断。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 通假字采用的办法是多读书,多查字典。多读书能触类 旁通;遇到句子中解不通的字,查古汉语字典,看它是 不是某个字的通假字,如果是,就得记住,以后遇到类 似情况.就用得上了。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读读通 假字方面的专门著作
文言知识树之虚词
• 文言虚词一直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高考考试 大纲》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以、而、之、其、于、为、 何、乃、且、若、所、焉、因、则、与、乎、也、者等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遂扫石而坐
弃甲曳兵而走
• B.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 汉字的历史悠久,演变复杂。在古代,因音同、音近或 形近的关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这种文字 使用中同音替代的现象叫做“通假”,也叫“古音通 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鸿门宴》:“旦日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这里用“蚤”代替同音字 “早”。我们称“蚤”为通假字,“早”为被通假字。 “蚤”本指跳蚤,这里借用来表示“早”,“早”便是 “蚤”的通假义。
• 高考常考文言文实词考纲要求为120个。其中主要包括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
• 重在平时学习课文时积累,日后练习时灵活迁移。
• 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有两种考查形式:
•
一、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和
错误的一项;
(2006年湖北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言知识树之实词
• 4、成分分析法(语法) • 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 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
• 5、知识迁移法(成语、教材)
张苍罢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
广国。”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偏爱、偏私 • 6、借助语境法(上下文) • 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C.乐其无已乎
其孰能讥之乎
• D.遂与李及道士别
今君与廉颇同列
• 参考答案:C
文言知识树之文言综合理解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德深很有才干,历任多种职务后升职主持贵乡政务。 其时朝廷纲纪败坏,官吏贪污受贿,民不聊生;只有贵 乡生产生活一切照常进行,百姓没有受到骚扰。
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 看待文言文的语法
文言知识树实词之词类活用
• 如何判别词类活用?
1、划分句子成份,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状语、 定语。
2、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语法规则 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如:左右欲刃相如 (名词占住了谓语的位置,可断定它活用为动词。)
文言知识树实词之通假字
• 通假字不同于假借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说假 借的定义是:“假借者,本无其字,以声托事。”意思 是说某一个词义,本来没有字去表示它,只好借用一个 同音字去表示。例如,文言文中的句末语气词“耳”, 本来是没有表示这个词的字的,只好借用耳朵的“耳” 来表示。困难的“难”(繁体写作“難”),本来是一种 鸟的名称,后来被借用来表示困难的“难”。这里的语 气词“耳”和困难的“难”就是假借字,是一种“本无 其字”的假借。这种假借字的借用是永久性的,是固定 的,可以独立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