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著名“中毒”事件都是想象出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这些著名“中毒”事件都是想象出来的

作者:侯安山

来源:《科学大观园》2018年第08期

只因暗示怀疑等臆想,就能产生“中毒”反应,并迅速蔓延他人……这不是小说,而是中美都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来看“群体性癔病”疑云。

早晨,救护车的喇叭声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所中学响彻不停,这所学校的100名学生和教工先后被送进了医院,其中还包括一名前来接孩子回家的家长。他们都说是自己闻到了一股特殊的气味,然后就出现了浑身乏力、头晕、恶心、呕吐,甚至喘不过气来的症状。警方当即将学校查封,并请来有关专家对学校的空气、水和物体表面进行了采样。但化验结果均为阴性,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物质。

几天后,100名病人均恢复了健康。谁知复课当天又有71人出现了同样的症状。然而,

人体样本的化验和周边环境的检验都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所学校这么多的学生和教工两次出现相同的症状住院治疗,一时舆论哗然。

“群体性癔病”疑云

相同的事件在我国也不鲜见。

曾经在甘肃省陇西县某小学,有68名学生于10天内先后出现头晕、四肢无力、疲倦、肚子疼等不适症状。甘肃省儿童医院对患者反复检测,也未能从患者体内查出“有机磷”农药、重金属等有害化学物质成分。环保专家对现场进行调查的结果是,学校四周都是村民住宅,根本没有化工厂,同时期学校周围也没有人使用农药,周边村民也没有人出现此类症状。

如此“诡异”的事件,必然会引起争议与质疑。经过科学工作者认真地调查研究和缜密的逻辑分析,最终还是对上述事件给出了科学的定性,这就是“群体性癔病”(Mass Psychogenic Illness)事件。也就是说,上述两起事件中的患者得的是“群体性癔病”。

什么是“群体性癔病”?科学家的解释是:人的心理作用(如暗示、错觉、怀疑、安慰剂效应等)会对身体机能产生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比如三国演义中曹操一手导演的“望梅止渴”的故事。这种影响也可以是负面的,比如,当一种可能受到毒害的心理作用同时或陆续影响到一个群体,致使这个群体中一部分心理比较脆弱或敏感的人,虽然他们实际没有接触到任何有毒物质,却在这种强烈的有害暗示心理作用下,产生了某种心因反应性群体中毒症状,即为“群体性癔病”。

要想得出“群体性癔病”的诊断结论,一定要具备如下条件:一、必须彻底排除毒物中毒的可能。二、要找到有害暗示的原点,也就是始作俑者。三、疑似中毒者对有害暗示必须是亲身耳闻目睹,且表现出的人体症状相互高度相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