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新生儿合理用药汪建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d越小,药物排泄越快,在体内存留时间越短;分布容积越大, 药物排泄越慢,在体内存留时间越长
降低血药峰浓度 减弱药物最大效应
药物代谢缓慢 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水溶性药物到达靶器官速度加快 细胞内液少,药物在细胞内浓度增高
脂肪含量低
脂肪含量低
脂溶性药物游离浓度增高 血脑屏障不完善,脑组织脂质丰富,易出 现神经系统反应
新生儿临床用药评价
THE EVALUATION ON THE MEDICATION IN
THE NEONATAL INFANT
2019/6/1
1
小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少年期(15岁以下)
小儿时期的特点:全身组织和器官逐步成 长,体格和神经系统不断发育,遗传性先 天疾患最为多见,感染性及其他后天性病 症容易发生。环境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也非 常明显。
胃肠蠕动缓慢,延长药物吸收时 间
胃肠道外给药 :
皮下或肌内注射、静脉给药
注射给药的吸收 皮下注射容量小、吸收少 肌肉注射不宜较大剂量和多次注射
静脉给药问题 刺激性药物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药物渗出引起组织损伤 药物高渗引起的颅内出血和坏死性肠炎
新生儿皮下脂肪少,肌肉未充分发育,疾病时末梢 循环欠佳,皮下注射给药吸收不良,故病情较重时 应以静脉给药途径为首选。
1. 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 2. 脂肪含量低 3.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4. 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全 5. 水盐代谢调节功能弱
细胞外液多
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是指 体内药物总量待平衡后,按测得的血浆药物浓度计算时所需的体 液总容积
此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远超过成人时期。 因此小儿用药机会较多,用药特点也与成 人有异。
大多数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在小儿各年 龄组中有相当大的差异,与成人之间的差 异更为显著.
小儿临床用药是通过研究药物在小儿体内 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来指导临床合理用 药。
第一节 小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
新生儿:系指胎儿从出生至生后28d的小儿。
新生儿肝微粒体酶发育不足,药物氧化作用 降低,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发育不足,也使药 物的代谢过程障碍。
需经氧化代谢的药物如苯巴比妥、地西泮、 利多卡因等,或需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的 药物如氯霉素、吲哚美辛、水杨酸盐等,在 新生儿体内代谢率均低,半衰期延长,若不 调整剂量,可造成药物蓄积中毒。
2019/6/1
水盐代谢
药物容易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尤其导 泻药和利尿药
苯妥英钠、皮质激素影响钙的吸收 雄性激素和同化激素加速骨骺融合 四环素与钙盐形成络合物,影响骨质 生长
药物的分布
机体构成变化 新生儿、婴幼儿体液含量大,脂肪 含量低而影响药物分布。
体液量大,使水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大,峰浓度 降低,消除减慢,作用时间延长。同时,由于新生 儿细胞内液较少,药物在细胞内浓度较成人高,使 水溶性药物能较快输送至靶细胞。
血浆蛋白结Baidu Nhomakorabea率低 蛋白结合率低
血浆蛋白浓度低 蛋白与药物亲和力低 胆红素含量高,竞争置换 (如水杨酸类、磺胺类、呋塞米和维生素K3)
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全
血脑屏障
游离型药物和游离的胆红素容易通 过血脑屏障
容易引起核黄疸 有利于脑膜炎的药物治疗 皮质激素、四环素、维生素A可引起 脑脊液压力增高及脑水肿
水盐代谢调解功能弱
20
药物的代谢
肝脏为药物代谢最主要的器官,药物代谢过 程包括Ⅰ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和 Ⅱ相反应(结合反应)。
新生儿肝内参与Ⅰ、Ⅱ相反应的酶活性均低, 因此药物在肝内的代谢率减慢,半衰期延长, 仅按公斤体重给药亦造成药物的蓄积作用,如 氯霉素所致的“灰婴综合征”。
2019/6/1
21
2019/6/1
5
第一节 新生儿药物动力学特点
体内过程
药物吸收的特点
经口给药的吸收 胃粘膜发育不全 胃酸分泌少 胆汁分泌少 胃肠蠕动缓慢 主动转运机制弱
口服青霉素G、氨苄西林时,生 物利用度增加
口服红霉素的血药浓度峰值出现 晚
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减少
腹泻、缺氧时多数药物的吸收减 少
脂肪含量少,使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降低,血浆中 药物浓度升高,是新生儿易致药物中毒的原因之一。
2019/6/1
18
因此,即使某些药物有效血药浓度与成人相 同,也较易引起中毒。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更是如此,如阿司 匹林、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
另外,药物与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位点 可使游离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发核黄疸, 故1周内新生儿禁用磺胺类。
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薄,皮肤粘膜给药易经皮肤吸收, 如长期涂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甚至可以抑制肾上腺 皮质;甚至婴儿穿戴用樟脑丸保存的衣物时,部分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可因萘经皮吸收,导致 溶血性贫血的发生。
2019/6/1
10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
葡萄糖
GSH
NADP
G-6-PD(缺乏)
GSH还原酶
NADPH
6-P-G
GSSG
红细胞缺乏G-6-PD所致的代谢紊乱
足量的GSH对红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新生儿静脉给药时应注意
①按规定速度给药; ②有些药物渗出可引起组织坏死; ③反复应用同一血管可产生血栓性静
脉炎,应变换注射部位; ④避免用高浓度溶液。
2019/6/1
12
药物分布的特点
22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是磺胺药引起新生儿 核黄疸的原因之一。
若孕妇在分娩前一周始应用苯巴比妥,则可 诱导新生儿的肝微粒体酶,促进葡萄醛酸转 移酶增生,可防止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2019/6/1
23
药物排泄的特点
1. 肾小球数量少 2. 肾血流量少 3. 肾小球滤过率低 4. 尿液pH值低 5. 对水盐调节能力差 6. 以原形排泄的药物排出速度下降
2019/6/1
19
血脑屏障发育未全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使 多种药物如镇静催眠药、吗啡等镇痛药、全身麻 醉药、四环素类抗生素等易穿过血脑屏障,作用 增强。 另外,小儿在酸中毒、缺氧、低血糖和脑膜炎 等病理状况,亦可影响血脑屏障功能,使药物较 易进入脑组织。
2019/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