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欺诈事件剖析
“高盛事件”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高盛事件”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作者:张毅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0年第06期2010年,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高盛“欺诈门”事件的爆发又给美国乃至整个国际经济复苏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因素,引起了全球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聚焦,影响了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监管改革方向和进程。
一、“高盛事件”基本概况及后果4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向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指控高盛集团及其副总裁托尔雷在一项次贷相关金融产品上涉嫌欺诈投资者,造成投资者损失超过10亿美元,该消息一经曝露即引起社会震惊。
根据指控,高盛集团接受美国大型对冲基金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的委托,于2007年设计并出售了一种名为“算盘2007-AC1”的金融衍生品,这是一种基于次贷证券表现的抵押债务的债券。
高盛在出售该产品时向投资者隐瞒了保尔森公司参与该产品设计,并做空这一产品的“关键性信息”。
随着美国房市泡沫急剧破裂,次贷危机全面爆发,被评级机构降级的CDO大幅贬值,保尔森公司为此赚取暴利达10亿美元,高盛也从保尔森公司获得1500万美元的设计和营销酬劳。
但购买该产品的投资者相应的损失超过10亿美元。
不少专业人士指出, 涉嫌与高盛类似行为的不止高盛一家,高盛欺诈案不过是华尔街的“冰山一角”。
美证券交易委员会也表示,将会继续调查投行及其他机构在房地产市场开始显露疲软迹象时,在有关结构化复杂金融产品方面的运作方式。
随着调查的深入,许多隐藏在华尔街黑幕后的细节逐渐浮出水面,诸多线索都指向——高盛是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甚至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元凶。
“高盛事件”爆发伊始,美股和全球股市即应声急剧下挫,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指数下降,美国和全球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更加艰难,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明显放缓。
二、导致“高盛事件”爆发的主要原因(一)美国监管层过于信奉金融自由化美国监管当局对自由市场一直深信不疑,其理念是:“要使金融产业在公开竞争中受益,并且使政府干预降到最小限度”。
高盛:杀死中航油的幕后元凶
⾼盛:杀死中航油的幕后元凶2019-09-13引⽂ 2008年,中信泰富、中国B航空公司和中国某海洋运输公司被⾼盛等跨国⾦融机构欺诈⽽遭受巨额亏损。
实际上,2004年中航油也是因为在衍⽣品交易上被欺诈⽽遭受巨额亏损。
更让⼈震惊的是,中航油破产的幕后⿊⼿不是别⼈,也是⾼盛!中航油(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
下称:中航油)成⽴于1993年,由中央直属⼤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控股,总部和注册地均在新加坡。
公司成⽴之初,经营⼗分困难,⼀度濒临破产,后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举扭亏为盈,从单⼀的进⼝航油采购业务逐步扩展到国际⽯油贸易业务,并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家利⽤海外⾃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
中航油是从2001年开始参与⽯油衍⽣商品交易的。
2003年10⽉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猛涨,导致公司必须为跟⾼盛(⾼盛集团。
下称:⾼盛)签订的未平仓的衍⽣品仓位注⼊数额巨⼤的保证⾦。
由于⽆法为⼀些投资性质的交易补仓,公司被迫在亏损的情况下结束部分仓位,累计亏损了⼤约3.9亿美元,⽽直⾄停牌时还正在结束其他的仓位,可能还会导致⼤约1.6亿美元的亏损。
陷⼊财务危机后,中航油的母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应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要求,为其提供了⼤约1亿美元的贷款。
新交所要求公司委任普华永道为特别调查会计师,调查公司亏损的真相,并向交易所提交报告。
陈久霖最后被判刑。
中航油在⽯油衍⽣品和⾼盛进⾏的交易上,注定要失败。
赌场是通过出⽼千来赢钱,⾼盛是通过在产品上设陷阱来杀死中航油。
具体来说,⾼盛先以低价卖给中航油⼀个产品,让中航油肯定能赚到钱。
但是,利润有封顶。
换句话说,中航油能够得到的利润是有限的。
这点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盛的风险也是有限的。
既然我⾼盛给了你中航油这么⼀个肯定赚钱的机会,那你中航油也要适当给我⾼盛⼀些回馈和帮助吧,好让⾼盛能在市场上对冲掉给中航油的这个机会。
因此,中航油同意从⾼盛⼿中购买另外⼀个产品。
高盛涉嫌诈骗案始末
变换 坐姿 , 他都 觉得 浑身 不 自在 。 当下 , 他与
自己的 公 司 都 正 处 于 水深 火热 之 中— — 高
场 关 键 的 演讲 。 面 对 那 些 反 对 并 试 图 阻
盛 涉嫌 金 融欺 诈 一 事 已被 传 得 沸沸 扬扬 。
第一章 华尔街的“ 核战争”
.
・
一
案涉及三款产品——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f R M B S ) 、基于 R M B S的抵押债权凭证( c i J
以及 复合 型抵 押债 权凭 证 ( S y n t h e t i c C D O 多种 C D O组 合而 成) , 它 们在 利益 上 互锁
全球 投 行 精 英 们 最 向往 的公 司—— 高盛 总 部 所 在地 。这 幢 4 3层 的玻 璃 幕墙 大 楼 造价 高达 2 1 亿美元 , 像一 座 豪 华 的大 剧 院 , 内部 设 施极 尽 奢 华 。其 间有 6个交 易 大 厅 , 每个 都 大 过橄 榄球 场 。 站 在大 厦 濒临 哈 德逊 河一
、 / 2 ● - - 一 、国 / 羡时尔 。 所街 髓样
~ 时 库 总 站 银
= 一 ~ 间 司 F . ,联 院 奥 学 合 珀 站 立 马 巴 统 地 行 故 的 过 负 家 不 们
^ 毛
在
, 责
们要 么 同意 金 融 改革 .要 么就将 被 认 为存 H 国 纽 年 两 声 高 任 : 在欺 诈 行 为 ”
充分 证 据 可 以证 明 ,高 盛 早就 不看
债务债券产品的表现 与个人住房抵押贷 款 证券 ( R MB S , 信贷资产证券 中的一种 , 银行
委 托 第 三 方 机构 将 旗 下 优 良 的个 人 住 房 贷 款 以信 托或 债 券 形式 出售 给机 构 投 资者 , 受
高盛涉嫌诈骗案始末
数据来源:高盛
星期的海上航行之后 ,从德国巴伐利亚州来
到美国新泽西州
1928年1 月 , 高盛成立股票交易公 司, 2 并以每天成立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的速度 ,进 人并迅速扩张股票型基金业务 股票发行量 短期膨胀到1亿美元, 股价由每股几美元快
刚开始, 这位牧人的儿子只是一名做小生
皆针 对 他 而 来 _在 舒适 的软 椅 上 , 无论 怎 样
下 简 称 美 国 证 交会 )与 华 尔街 博 弈 的 公
开讲 话 , 被 认 为是 民 主 党 重 新 执 政 以 来 又
一 场 关 键 的 演讲 面对那些反对 并试图 阻
变换坐姿 , 他都觉得浑身不 自在 当下, 他与
自己 的公 司都 正 处 于 水 深 火热之 中 高
不是 滋味 , 脸 上 火辣 辣 的 他 就是 劳
竞选时所站立过的故地 , 高声斥 责 华 尔街 银 行 家 们 不 负责 任 : 你
们 要 么同 意金 融 改 革 , 要 么就 将 被认 为 存
埃德 布 兰克 费恩 (L o d B a l t n ) ly l lk i
高盛
在欺 作 行 为
始 于2 ) 8 年 的 那 场c E O 奥巴马的演讲 内容早就拟定, 因为事关
重 大 , 白宫 已先期 将 演讲 主 题在 互 联 网上公
乃至全世界 都付 出了沉 重的代价 , 而制造
危机 的祸根 却一 直没有得到 清算 奥 巴马
此 次 力挺 美 国证 券 交 易委 员 会 (S王 , 以 C
布, 即使如此, 布兰克费恩仍认为, 总统句句
森 冲 金 司 与投 组 的 选 一 这两家公司都清楚.在美国房地产市场 又 基 公 参 了资 合 寸 保尔森 这个名字也从来没有 出现在任何 不景气的情况下, 要顺利地销售更多的抵押
高盛中国对赌游戏案例剖析
高盛中国对赌游戏案例剖析上帝不掷骰子,但高盛在中国喜欢扮演着融资上帝的角色,制订自己才玩得起的游戏规则高盛在中国大玩对赌游戏文/羊城晚报记者孙晶李晓莉陆志霖实习生马双丽一向不可一世的国际投行高盛陷入"欺诈门"后,麻烦接踵而至。
6月9日,澳大利亚对冲基金Basis Yield Alpha Fund向高盛集团发起诉讼,指控其虚报投资产品价值、向该公司兜售了次级抵押贷款相关证券,从而加速了该基金在2007年的倒闭。
6月10日,金融时报爆料,称美国证监会SEC再对高盛于2006年售出的20亿美元Hudson Mezzanine抵押担保债券进行调查。
对于对冲基金的诉讼,高盛反驳称没有法律依据,原告的实际目的是想转嫁损失;而对于SEC的新一轮调查,高盛则没有回应。
虽然直到目前,还很难证明高盛涉嫌的欺诈问题,但是,在中国国内一连串涉及商业地产、饮料等行业的企业,因与高盛签订了对赌协议而损失惨重的现象却是不争的事实,也许,中国企业可以从这些典型案例中重新认识高盛。
案例1中华广场因对赌协议险被卖近日,中华广场将被卖的消息再次传出。
有知情人士报料,在广州商业地产领域赫赫有名的中华广场老板邹锡昌,欲售出持有的中华广场物业。
虽然昨日邹锡昌否认了这一说法,但是他之前与高盛签订的对赌协议确实导致资金损失惨重。
中华广场是除天河城、正佳广场外,广州第三大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约为29万平方米,包括一个楼高10层的购物商场及4层车库、北翼一幢楼高17层的A栋写字楼以及南翼一幢楼高52层的B栋写字楼。
其中,超过6万平方米商场、写字楼物业由昌盛中国持有。
作为昌盛中国的董事长,一手打造了中华广场的邹锡昌,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舍得将其卖掉。
故事的开始正是由于与高盛的对赌协议引发的。
2006年12月18日,为筹备上市,昌盛中国与高盛旗下创投基金签署对赌协议,向创投基金发行2500万美元可赎回可转换债券,利率为7%。
双方约定,若昌盛中国没有在债券的年期内进行首次公开发售,创投基金可要求邹锡昌按预定的价格购买其所持全部可赎回可转换债券。
高盛欺诈门事件
2010年4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向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指控高盛集团在涉及次级抵押贷款业务金融产品问题上涉嫌欺诈投资者,造成投资者损失超过10亿美元。
根据美国证交会当天提起的诉讼,高盛集团被指控销售了一种基于次贷业务的抵押债务债权,但高盛未向投资者披露美大型对冲基金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对该产品做空的“关键性信息”。
美国证交会称,为这项交易,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2007年向高盛支付了约1500万美元的设计和营销费用,但投资者因此蒙受的损失超过10亿美元。
美国证交会执法部门主管罗伯特·库扎米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高盛的错误就是一方面允许一客户做空该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却向其他投资者承诺该产品是由独立客观的第三方推出的。
高盛是美国最大的投资银行。
这起针对该公司的法律诉讼被认为是美国政府打击金融危机期间金融衍生品欺诈的一次关键行动。
金融危机期间,一些对冲基金、投行等暗地勾结、蒙蔽投资者并做空金融市场,从而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使投资者蒙受巨额损失。
受美国证交会起诉的冲击,高盛集团股票价格16日出现大跌,期货商品包括石油、黄金、糖等期货产品立即下跌,截至美国东部时间中午12时,高盛股价跌幅超过10%。
7.16高盛将支付5.5亿美元的和解费用,以结束困扰客户与投资者长达数月的谈判。
蔡明超个人简历优选稿
蔡明超个人简历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证券欺诈及其防范分析如果不炒股不买基金我们可能不很了解证券欺诈,但是至少我们可能从新闻中多多少少了解到了以下关于证券欺诈的案例,我们收集了尽年来发生的比较典型的证券欺诈典型案件:2002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中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该通知中规定的适格法院自该通知下发之日起对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赔偿纠纷案予以受理。
2002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于2003年2月1日正式施行。
1、证券民事赔偿第一案:大庆联谊案;这是我国证券市场民事赔偿首例共同诉讼案件,也是我国证券市场首例因虚假陈述而被受理的民事侵权索赔案。
大庆联谊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因在股票发行、交易过程中存在虚假陈述行为,于2000年受到证监会处罚。
2002年1月24日哈尔滨中院陆续受理了以大庆联谊等为被告的250起民事赔偿案件,共涉及股民788人,诉讼标的额达1700多万元。
2、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连带责任第一案:蓝田案;湖北蓝田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为“湖北江湖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态农业”)因上市时虚增资产,1999年10月26日接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蓝田造假案受害者83名原告向11名被告索赔617万余元。
2006年7月31日,武汉市中院一审判决包括华伦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其他8名被告对原告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这是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内地“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中承担连带责任的首例判决。
3、最大规模律师团:科龙案;2006年7月5日,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龙电器”)公布因证券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与市场禁入处罚。
2006年7月6日,广州市中院受理“科龙证券民事赔偿案”。
浅析高盛的成功与失败
浅析高盛的成功与失败沈梦梅【摘要】高盛作为金融危机之后风头最劲的金融企业,却在最近陷入舆论的炮火之中。
本文着重从高盛的经营策略入手分析高盛的成功与失败,并对高盛能否度过此次危机做出了相应的分析。
【期刊名称】《中国外资》【年(卷),期】2011(000)016【总页数】1页(P133-133)【关键词】高盛;金融危机;经营策略【作者】沈梦梅【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592010年,金融危机的阴影仍然没有褪去,当超过十分之一的美国人陷入失业的泥沼无法自拔之际,高盛却轻松赚取巨额利润并发放数十亿美元的薪金。
与此同时,随着“AIG奖金门”、“抵制高薪限制令”、“高盛欺诈门”等一系列事件的升温,高盛辉煌的业绩也掩盖不住它正渐渐变成众矢之的尴尬。
是什么造成了高盛的成败?一、保持与政府密切的关系高盛一直与政府保持着良好而亲密的关系,这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
美国前财长、白宫高级官员和世界各地的监管者中不乏在高盛担任要职。
正是因为高盛与政府这种特殊的关系,使得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政府很快就允许其成为银行控股公司。
这一举措,令高盛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政府援助,并被置于美联储的监管庇护之下。
无疑,政府的行为有效缓解了投资者的恐慌:之后的15个月,高盛很顺利地从包括沃伦μ巴菲特在内的投资者那里筹得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接受并偿还了100亿美元的政府援助;2009年头9个月里,甚至还赚得了125亿美元利润。
——很显然,高盛的“会做人”是它能够在金融危机之后迅速回弹的关键。
二、高盛的两项主要优势长久以来,高盛的出色表现是主要是基于两项主要优势:长期致力于作为一家公司(而非个体的集合)来实现盈利;在交易和监管事务上敢作敢为。
高盛的成功具有外人极少能够复制的特色:那就是崇拜商业成功、厌恶亏损的公司文化。
而这样的信条,是它作为一家合伙人公司近150年里慢慢打磨而成的。
而所谓的合伙人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合伙人拥有公司并分享公司利润,而合伙人即为公司主人或股东的组织形式。
高盛公司欺诈门事件会计问题分析
高水平 。 在增加股东收益 的同时 , 高盛背负了较 高的负债水平和风
险程度 。 作为投行和证券公司 , 身非 系统风险较高 , 本 而高盛却在 金融危机爆发后 , 系统风 险颇 高的情况下 , 然铤 而走 险 , 依 背负巨
务, 主要 客户包括私营公司 、 金融企业 、 政府机构 以及个人。 高盛的 核心业务有 : 投资银行 、 交易和资本投资 、 资产管理和证券服务 、 投 资控股 。高盛在紧密一体的全球基础上 以优秀的专业人士为客户 提供优质的服务 , 拥有丰富的地 区市场知识 和国际运作能力。
现金流量较少 , 而且波动不大。
表3
项 目
元的佣金 , 而替这些获益者买单的则是广大无辜的投资者 。 受高盛
欺诈事件影响 , 美国股指及欧洲主要 国家的重要股指大跌 , 同时 , 期
货商品也出现下跌。欺诈 门事件的受害者不仅仅是广大投资者 , 从 某种程度上来说高盛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高盛蒙受了金融危机爆发
资 产 总额 负债 总 额
股 东权 益 总额
910 13 2 8 3 6 397
7 35 7. 6
88 .2 4 94 7 8.8 722
7 7 1 0 .4
11 22 12 .5 14 17 0 9 .16 0Βιβλιοθήκη 3 .4资 产 负债 率
us c / st k US1 0 GSs ma。 o 0 . h l
然而 ,0 0 月 , 2 1年4 高盛及其副总裁托尔雷( ar e or ) F bi T ur 受到 c e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E ) S C 的指控, 为其涉嫌诈骗。 认 该指控针对高
债, 获取暴利 , 最终受到市场惩罚 。
高盛欺诈事件
的CDO层级; 而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则会选择优先 级别更高、收益水平更低的CDO层级。CDO技术可 让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回报分布来选择适合证券。 用作CDO发行的基础资产有很多种,并随着时 间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包括传统的资产类型如高收益 债券、银行贷款和新兴市场债务,而此后更多的资产 进入到抵押池中,包括资产支持证券(ABS)、抵押 支持证券(MBS)、商业抵押支持证券(CMBS)、私 人权益、信托优先证券、中小企业贷款、信用违约掉 期、套期基金股份等。表1列示了一个典型的以杠杆 贷款为支持资产池发行的CDO结构。
2017/1/1 10
CDO主要的风险包括系统性或模型风险、抵押 物信用风险、结构性风险、市场参与者风险等,以 模型风险为例,最具代表性的是评级机构所采用的 统计方法的恰当性、模型中所采用的各个评级机构 自己建立违约和回收数据的准确性和预测能力等, 都会影响到不同层级CDO的评级结果,进而影响到 投资者的利益。次贷危机中对CDO级别的调整也成 为评级机构被广泛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不 同评级机构对CDO的评级存在很大的差异(见表2), 这也要求投资者在参考评级机构的观点时保持应有的 谨慎,尤其需要对评级模型有一个仔细的检视,对模 型所依赖的违约回收率假设、资产组合中的违约相关 性假设等有全面的了解。
2017/1/1
16
2017/1/1
(3)ACA公司,CDO基础资产的挑选代理机构。 这是一家专门负责挑选CDO投资组合的中介服务机 构,对RMBS的信用风险分析有独到之处,并受到 市场投资者的认可。作为一家专业金融服务公司, ACA在2006年末时管理了22个CDO项目, 涉及 资产总额高达157亿美元。ACA是CDO交易的一个 佼佼者,该公司的挑选本身是一种品牌担保, 经过 其挑选的资产组合,能使投资者有信心购买这款合 成式CDO。ACA根据高盛(从保尔森处转手)提供的 RMBS名单,并经过多次会议、电子邮件、 电话等 交流和讨论,最后确定了涉及9 0 个RMBS基础资 产的资产池,交由高盛据此构造合成式CDO。
“高盛欺诈门”的警示与反思
融风暴 中 , 高盛凭借卓尔 不群的业绩被誉 为“ 华尔பைடு நூலகம்屹立不
倒 的灯 塔 ”甚 至连 “ 神 ” , 股 巴菲 特 也 对 其 青 睐 有 加 , 而 , 然 却 在 最 近 陷 入 了欺 诈 丑 闻 。
一
、
高盛欺 诈 门一 事件 经过
候, 高盛发表报告诋毁 中国的国有银行 , 说不值一分钱。 结果 高盛等 以极其便宜的价格收购 了中国银行上市的股权。 仅某
等期货产 品立即下跌 , 股市也是如此 。 而美元 的涨幅 , 在高盛 欺诈案后持续扩大。
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金融产 品都具有无可否认且不应掩饰的
潜在 f风险。 生 并且 , 从金融操作实务角度分析, 承诺的收益越高 , 其操作手法更激进 , 相对应的投资风险就更高 。 高收益高风险
的 规律 从 一 个 侧 面 提 醒投 资者 , 巨额 收 益 承 诺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证监会表示 。 高盛未能 向投资者披露该 C O的关键信 息 , D 特
别是 一家大型对 冲基金保 尔森基金公 司( al n o) P us &C .在组 o
三 、 国需要借 鉴和 反思 的几个 问题 中
笔者认为 , 案件本身 的是非 曲折并不是 中国证券 中介 该 结构 以及证券监管部 门需要过多关注的问题 , 高盛证券欺诈 案背后所 折射 出的行业 自律与行业监 管才是我们所 需要反
思的。
成 C O的次级房 屋抵押贷款债券挑选 中扮演 了重要角 色 , D
更 严 重 的 是保 尔 森 基 金公 司 已经 选 择做 空这 款 C O 为这 项 D 。
交易 , 保尔森基金公司 2 0 向高盛支付 了约 1 0 0 7年 0万美元 5 的设计和营销 费用 ,但这笔交易给其带来高达 1 0亿美元的 收益 , 而这全部是 由这一 C O的投资者埋单 的。 D
高盛人物 方风雷:高盛的造雨人
就是在那时,周小川向高盛的Paulson寻求帮助。据有关人士透露,当时周小川的建议是让高盛购买某家破产证券公司的部分股份,作为进入中国的入场券。
但高盛却不愿意向任何有过复杂不清历史的证券公司进行投资,商谈一时陷入僵局。2003年6月,方风雷和王岐山加入了商谈,并帮助中国政府和高盛把商谈继续下去。
不过,接近此次高盛项目的有关人士说,高盛是在进行了自己的相关调查后,才决定在方风雷和他的关系网上押注。因此,高盛同意向方风雷和他的合人提供1亿美元的借款。
在11月的一次庆祝高盛高华成立的宴会上,方风雷、高盛的亚洲主席Richard Gnodde与海南省省长卫留成共进晚餐。
卫留成曾是中海油的总裁。2001年,当时正在中银国际的方风雷帮助这家国有石油公司成功上市。方风雷和卫留成之间的这种历史悠久的友谊,又一次解释了为什么高盛会把方风雷视作是最理想的中国合伙人。
商谈的结果是,高盛将为海南证券偿还借款,同时和方风雷另外合资一家新的证券公司。从今往后,高盛和海南证券不会发生任何关系。而在海南证券偿还欠款之后,政府也会将其关闭。通过这样的协议,高盛终于能够在这家合资的公司中获得绝对的控制,而这正是摩根斯坦利在中金公司中从来没有获得过的。
然而,问题是为什么偏偏选择海南证券?
而其间最不寻常的,莫过于作为一家纯正的美国企业,高盛居然愿意花费6700万美元去帮助中国政府填补一家全然无关的国有证券公司的财政窟窿。这家海南证券公司被指控盗用客户数百万美元资金。
没人知道中国政府选择海南证券的真正原因。但是,方风雷和那晚餐桌上的另一位人物,北京市市长王岐山,都和海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岐山在2002年至2003年间出任中共海南省委书记,而方风雷则在90年代中期主持过一项与海南证券有关的房地产投资项目。
国际金融学案例(全)免费高盛欺诈案
国际金融学案例(全)免费高盛欺诈案高盛欺诈案本案例取材于百度百科。
高盛集团(GoldmanSachs)被控欺诈事件震动了华尔街。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是美国政府加强金融监管的序曲,高盛不过是那只被杀给猴子看的公鸡。
2010年4月16日上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高盛集团及其副总裁托尔雷(FabriceTourre)提出证券欺诈的民事诉讼,称该公司在向投资者推销一款与次级信贷有关的金融产品时隐去关键事实,误导投资者。
美国证监会指控托尔雷对这起欺诈案负主要责任。
高盛在当天回应,否认所有指控并表示要积极抗辩,维护公司声誉。
证监会的指责称,高盛在2007年初设计并销售了一款基于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债券(RMBS)的复合型担保债权凭证(SyntheticCDO),而当时美国房市和与其相关的证券均已经开始显示出走软的迹象。
证监会表示,高盛未能向投资者披露该CDO的关键信息,特别是一家大型对冲基金保尔森基金公司(Paulson&Co.)在组成CDO的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债券挑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更严重的是保尔森基金公司已经选择做空这款CDO。
为这项交易,保尔森基金公司2007年向高盛支付了约1500万美元的设计和营销费用,但这笔交易给其带来高达10亿美元的收益,而这全部是由这一CDO的投资者埋单的。
编辑本段事件影响受高盛欺诈事件影响,美东时间4月16日16时,道指下跌125.91点,收于11,018.66点,跌幅1.13%,创自2月初以来单日最大跌幅;纳指下跌34.43点,收于2,481.26点,跌幅1.37%;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9.54点,收于1,192.13点,跌幅1.61%。
高盛蒙受了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高盛股价收盘下跌12.7%。
欧洲主要国家的重要股指中,德国DAX指数下跌1.8%,至6180.90点;法国CAC40指数下跌1.9%,至3986.63点。
英国富时100指数跌1.4%,至5743.96点。
高盛中国阴谋与暗算
高盛中国阴谋与暗算:违规“潜伏”发大财当涉嫌欺诈而失去道德操守的高盛已经遭遇美欧国家政府围剿和追打之时,这家"华尔街最诡秘的投资银行"在中国的"丑闻"似乎也遮掩不住了。
不少人相信,在中国市场到处啜金吸银的高盛所从事的各种交易勾当对中国企业和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可能要比其在美国的欺诈行为严重得多。
高盛无处不在趁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契机,高盛于1994年在北京和上海分设代表处,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此后,高盛在中国逐步建立起了强大的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分支机构,并通过入股中资大型企业、担当承销商等途径向中国市场全面渗透。
参股到国内许多大型企业之中是高盛进入中国取得的战略性成果。
如高盛出资3500万美元购买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6.8%的股份;出资6000万美元收购了中国网通2.4%的股份;出资5000万美元收购了中芯国际4.0%的股份;斥资37.8亿美元认购164.76亿股工行股份等。
在债务融资方面,高盛在中国牵头经办了40多项大型的债务发售交易。
高盛多次在中国政府的大型全球债务发售交易中担任顾问及主承销商,分别于1998年、 2001年、2003年和2004年10 月完成了10亿美元以上的大型交易。
高盛是唯一一家作为主承销商全程参与中国政府每次主权美元债务海外发售项目的国际投行。
充当多家中国公司IPO(首次公开募股)的承销商并从中收获巨利是令高盛最心动的交易。
过去的十年中,由高盛主导的中资公司海外股票发售有中国移动通信、中国石油、中国银行(香港)、平安保险、中兴通讯等。
而另一单IPO承销项目--中国农业银行H股IPO也在前不久被高盛收入囊中。
值得注意地是,近年来高盛作为金融顾问多次参与在中国的重大并购案,如日产向东风汽车投资10亿美元;戴姆勒-克莱斯勒向北汽投资11亿美元;TCL与汤姆逊成立中国合资企业;汇丰银行收购中国交通银行20%股权;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中国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以及中海油收购在尼日利亚的石油资产;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等。
高盛CEO劳埃德·布兰克费恩——坏公司的好老板
世界博览 | WO RLD V ISI ON高盛CEO劳埃德·布兰克费恩—“坏公司”的好老板?在高盛集团身陷“欺诈门”丑闻之时,其CEO布兰克费恩却被评为美国“最受欢迎老板”的第四名。
这其中有何玄机?文| 丁剑今年4月16日一大早,美国证券交尽管1999年就已经公开上市,但在高盛公司的CEO。
易委员会就向联邦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之后的10年中,高盛依然是一个神秘的他的经历可以说传承自高盛公司两指控高盛集团在涉及次贷业务的金融产公司。
直到金融危机爆发,在美国和全位创始人:马库斯·高曼和萨缪尔·萨品中涉嫌欺诈,导致投资者损失10亿美世界的关注和解剖下,这个公司的内部克斯都非名门望族,在同雷曼兄弟和塞元。
高盛神话般的高信誉似乎瞬间跌落结构才一点点暴露在公众眼前。
人们发利格曼家族等德裔犹太人大家族的竞争谷底。
现高盛拥有不分等级的决策层,极富经中,他们两个表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并高盛内部也有不和谐声音,两名股验的风险控制机制以及一个积极参与公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东对高盛董事会提起诉讼,称他们对交司所有决策的风险控制委员会(在几家高曼和萨克斯从各个层面定义了劳易缺乏监管。
另一方面,国会参议院主要投资银行中,只有高盛和摩根大通埃德·布兰克费恩。
性格上:从不废还举行听证会对高盛高层进行质询。
但有风险控制部门)。
正是这些先进的机话、直爽、和蔼、严于律己;处理业务高盛的员工依然聚集在高级管理人员身制让劳埃德·布兰克费恩在金融业声名时:专注、谨慎、机智。
劳埃德·布兰边。
高盛集团董事长兼CEO劳埃德·布狼藉的2009年赢得了《金融时报》“年克费恩从不借助权力树立自己的威严,兰克费恩对外界表示,高盛不会屈服,度CEO”的称号。
他在公司内部活动上对员工们说:“我最终将会打赢这场官司。
高盛公司历来以“盛产”美国财政看起来像一个专家吗?我实际上只是个就在公司陷入欺诈丑闻的时候,劳部长著称,同历任前任相比,布兰克费律师。
高盛因债券承销支付天价罚款事件分析及启示
高盛因债券承销支付天价罚款事件分析及启示董士君1MDB 事件背景情况1MDB(1Malaysia Development Berhad)成立于2009年,前身为马来西亚北部的一个州属主权财富基金,后由时任马来西亚总理兼财政部长纳吉布更名为“一马发展有限公司”,成为隶属财政部的国有投资机构。
1MDB 成立的初衷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投资马来西亚和中东地区的发电厂及其他能源资产,以及吉隆坡的主要房地产开发项目。
1MDB 于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以私募融资方式发行三只10年期美元债,总额为65亿美元,高盛是此三只债券的独家承销商,并采用包销形式。
三只债券均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转让,债券持有人主要包括大马银行、阿布扎比主权基金等。
2015年2月,英国媒体首次报道1MDB 发债募集资金被挪用7亿美元,随后丑闻持续发酵。
2015年7月,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被控涉及此案。
2016年4月,因前期存续债务规模超过100亿美元,加之丑闻严重影响持续融资能力,1MDB 宣布利息违约(随后共同担保人IPIC 1宣布代付利息)。
2020年8月,马来西亚检方最终确认,在1MDB 发行的三只债券所募集的65亿美元资金中,共有26亿美元被挪用。
中介机构受到处罚情况虽然三只债券的利息违约风险已被缓释,但因巨额债券募集资金遭到挪用,高盛作为独家承销商被多地接力调查,其为谋求和解最终可能支付超50亿美元的天价罚款,可谓这一事件的最大输家。
其他涉案的证券中介服务机构也分别受到调查或处罚。
各地处罚中介机构的依据以及事件背后的各方博弈逻辑值得探析。
(一)高盛涉案的基本情况经马来西亚政府、香港证监会等审理调查,确认高盛在承销1MDB 三只债券过程中存在以下事实。
第一,高盛在债券承销中收取约5.81亿美元佣金,相当于债券承销总额的9%,这一比率数倍于市场普通债券的承销费率。
第二,1MDB的三只债券发行过于密集(10个月内融资65亿美元),甚至第三只债券(30亿美元)在没有明确投资项目时就进行了发行,且债券募集资金的收款专户为非常规境外私人银行而非马来西亚的商业银行。
背叛与欺骗:揭开高盛怀的双面人生
背叛与欺骗:揭开高盛怀的双面人生近年来,社交媒体上兴起了揭露不忠行为的风潮,但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案例,一个名叫高盛怀的男子,他在感情纠纷中的行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
这个故事将让您了解到背叛、欺骗和自欺欺人的复杂性,以及一个人如何从双面人生中挣脱出来。
第一幕:两位女生的交叉路事情始于2023年8月,当时高盛怀与两位女生,分别是L和W,之间的感情关系变得错综复杂。
高盛怀声称与L分手,而与W开始了新的恋情。
然而,真相却并非如此简单。
高盛怀似乎对两位女生都持有不同的态度,引发了情感混乱。
第二幕:言行不一的男子高盛怀在与W的交往中充满了矛盾。
他承诺将和L坦白一切,但却没有履行。
他的言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导致两位女生都感到被背叛。
W试图理顺这一情感纠纷,但事情并未如她所愿。
第三幕:承诺与失信高盛怀的承诺不仅限于言辞,还包括了他的行为。
他声称将在社交媒体上公开道歉,但在承诺后多次拖延未兑现。
这种失信行为使得受害者感到更加愤怒和受伤。
第四幕:伤害与反思最终,W和L试图维护自己的权益,寻求正义。
W与L聯繫,将事实详细说明,但高盛怀的回应却令人震惊。
他不仅逃避责任,还对受害者进行诽谤和侮辱。
这种伤害和不尊重女性的行为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强烈反响。
第五幕:社交媒体的力量社交媒体已成为揭露不忠行为的强大工具,同时也让受害者得以发声。
W和L试图通过社交媒体来揭露高盛怀的行为,以警示其他人,同时也为自己维护权益。
这个案例再次证明了社交媒体对于公众舆论的影响力。
结局:揭露真相与反思这个故事让我们反思了背叛和欺骗行为的严重性,以及一个人如何通过言行不一来伤害他人。
高盛怀的双面人生成为了一次关于道德、诚实和尊重的深刻教训。
我们应当铭记,不忠行为无论如何终将被揭露,而诚实和尊重他人是构建健康关系的基石。
高盛怀的这一故事提醒我们,无论是在感情关系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当秉持诚实、尊重和责任感,以建立真诚的互动和相互尊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4
7
2019/1/4
8
对发行方而言,发行CDO好处:一是通过抵押资 产和CDO资产不同的利率水平可以获得利差套利的好 处,从而获得超额回报;二是发行方可通过发行CDO 进行资产负债表管理,从而可达到减少监管资本需求、 对资产风险进行套期保值、提高资产负债表灵活性等 目的。 对投资者而言,购买CDO也是一种好投资方式, 如支持CDO发行的潜在资产池可能有成百上千个投资 级别的信用产品,投资者购买了CDO产品相当于投资 了多个产品,起到投资分散化的好处;此外投资者还 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来定制投资, 从而获得富有吸引力的投资回报,由于是定制产品, 其中的透明性对投资者而言也相对较高。
二、事件分析
(一)Abacus 2007 AC-1交易 1.CDO交易 (1)交易结构及优势 根据美国债券市场协会(2 00 4 )的报告 ,CDO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是一 结构性 的再打包工具, 根据一个资产池(抵押池)发行多种类 型的负债。典型的CDO交易中,需要创建一个破产隔 离的特殊目的工具(SPV),由其持有抵押物并发行债 务,这个SPV包含了负债和权益两个部分(参见图1)
2019/1/4 10
CDO主要的风险包括系统性或模型风险、抵押 物信用风险、结构性风险、市场参与者风险等,以 模型风险为例,最具代表性的是评级机构所采用的 统计方法的恰当性、模型中所采用的各个评级机构 自己建立违约和回收数据的准确性和预测能力等, 都会影响到不同层级CDO的评级结果,进而影响到 投资者的利益。次贷危机中对CDO级别的调整也成 为评级机构被广泛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不 同评级机构对CDO的评级存在很大的差异(见表2), 这也要求投资者在参考评级机构的观点时保持应有的 谨慎,尤其需要对评级模型有一个仔细的检视,对模 型所依赖的违约回收率假设、资产组合中的违约相关 性假设等有全面的了解。
2019/1/4 9
(2)CDO分类及风险 美国债券市场协会(2004)将典型的CDO分为 三大类,分别是现金流CDO(cash flow CDO)、 市场价值CDO(marketvalue CDO)和合成式 CDO(synthetic CDO)。在现金流结构中,抵押 资产非常重要,通常需要加以积极的管理; 而合成 式CDO中,交易结构中的高级风险部分通常通过掉 期交易转移给交易对手(常用的交易工具是信用违约 掉期,即CDS), 与现金流CDO相比具有隔离信用 风险、较短的到期日、较低的筹资成本等多个好处。 而市场价值结构(Market ValueStructure)与套 期保值基金类似。
“他们(中国人)卖给我们有毒的玩具和污染的 食品,我们(美国人)卖给他们欺诈性的金融产品”。 ----保罗· 克鲁格曼 -- 《纽约时报》
2009年4月2日
2019/1/4
2
一、事件背景
根据2010年4月16日SEC的指控,在2007年的次贷危 机中,高盛打包并销售了一种与住房抵押支持证券(RMBS)挂 钩的合成式抵押债务权证(synthetic CDO)—“算盘” (Abacus) 2007-AC1交易,交易涉及三方:保尔森公司、 投资者和独立第三方。在该笔交易中,保尔森公司向高盛支付 了大约1500~2000万美元的设计和营销费用,但从投资者处 获得了高达10亿美元的收益(这正是投资者的损失)。 案件的核心在于,保尔森公司在2006年就开始看空美国 的住房抵押资产,其与高盛合作的重要原因就是希望通过住房 抵押支持证券的违约来获利。在Abacus 2007 AC-1的构造 过程中,保尔森全程参与了投资组合的挑选工作,但由于其做 空此类证券,因此在挑选过程中有动机挑选那些最容易出问题 的次级房屋抵押债券进入投资组合,但高盛没有向有关的市场 参与各方披露保尔森做空事实, 也没有披露保尔森在该CDO 交易中对投资组合挑选的实质性影响,这种关键信息的隐瞒涉 2019/1/4 3 嫌欺诈和误导投资者。
2019/1/4 6
的CDO层级; 而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则会选择优先 级别更高收益水平更低的CDO层级。CDO技术可 让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回报分布来选择适合证券。 用作CDO发行的基础资产有很多种,并随着时 间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包括传统的资产类型如高收益 债券、银行贷款和新兴市场债务,而此后更多的资产 进入到抵押池中,包括资产支持证券(ABS)、抵押 支持证券(MBS)、商业抵押支持证券(CMBS)、私 人权益、信托优先证券、中小企业贷款、信用违约掉 期、套期基金股份等。表1列示了一个典型的以杠杆 贷款为支持资产池发行的CDO结构。
2019/1/4 4
2019/1/4
5
在CDO交易中,票据的发行方会对潜在的资产 池进行打包再组合,并将资产池进行分层处理, 如 图1中所示的票据被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高级票据 (获评最高级别)、 中层票据(级别在AAA-BBB级 之间,依然保持投资级别但风险相对较大)、权益类 票据(未经评级, 一般不予出售)。 不同层级的票据 处于发行方SPV 资本结构的不同方位, 其债务的偿 付优先次序、违约风险和回报率存在很大的差异。由 于这种分层技术的存在, 使得同一个CDO产品中不 同的投资者可能拥有不同的盈利性和安全性,这依赖 于每个层级证券优先受偿次序以及相关的风险水平, 在SPV与投资者的交易契约中加以明确。 因此有较 高风险容忍度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投资高收益、高风险
高盛欺诈事件
2010年4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向纽约曼哈 顿联邦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指控高盛集团及其副总裁法布 瑞克· 图瑞在涉及次级抵押贷款业务金融产品问题上隐瞒关 键信息,涉嫌欺诈、误导投资者。4月30日,美国司法部 启动了针对高盛的刑事调查;而5月3日高盛提交给SEC 的文件中则披露了多名股东起诉高盛及其高管“违反信托义 务、浪费公司资源、滥用控制权、管理不当以及不公平利 得”,同时对高盛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出了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