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用书:散文之部 第四单元 项羽之死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目二项羽之死
说作者
(一)简介:司马迁(约前 145或前13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父司马谈任汉朝太史令,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养的学者,对司马迁后来所从事的事业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黄河边上的龙门山下度过的。

十岁诵古文,随父至长安,受学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等。

年二十,漫游大江南北,其后侍从武帝巡游长城内外,足迹几乎遍全国,这些考察见闻为写《史记》做了良好准备。

二十几岁任郎中,三十六岁父谈死,三十八岁继任太史令,广泛阅读皇家藏书和档案,四十二岁主持改订历法,修“太初历”,同年开始写《史记》。

五年后,因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触怒武帝,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

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

(二)作品:《史记》。

(三)评价: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寻背景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荥阳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

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
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

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县东南)。

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

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自己写了一首诗,诗曰:“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不利啊骏马不能奔驰。

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样安排你!”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

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

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面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的兵卒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链常识
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

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

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

本纪,述帝王本人事迹。

世家,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

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

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

表,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

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也是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史书,是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

[整体宏观把握]
看结构
知文意
《项羽之死》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他的性格,有诀别美人、俊马的血性柔肠,有感天怨时的自负自叹,有拼死决战的勇猛刚强,有乌江拒渡的知耻重义,有赠马赐头的豪侠意气。

赏技巧
1.寓爱憎于叙述之中
从字里行间,可看出作者对项羽在幸存与尊严之间勇敢选择后者的举动表示深深赞叹和惋惜。

2.选材适于表现人物形象
作者选择最能影响项羽命运发展的关键事件,同时也是最能体现他个性特征的事件来展开具体的描述,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展示人物的命运和性格特征。

3.巧于构思,善于将复杂的事件安排得井然有序
作者在激烈的军事冲突中,突然插入情意缠绵的悲歌别姬一段,使情节发展急徐有致,节奏疏密相间成趣。

对突围、快战诸场面描摹得异常精彩,各战事皆高潮迭起,各情节之间连接紧密,过渡自然,整篇结构浑成,气势磅礡。

[语段细解赏析]
诵读第1自然段,回答以下问
题:
[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项王军壁垓下
壁:本指军垒,此处作动词用,设营驻守的意思
(2)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楚歌:楚人用方言土语所唱的歌
(3)项王则夜起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4)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乃:就
慷慨:古今异义词,古义情绪激昂;今义大方的
(5)美人和之
和:应和着一同唱歌
(6)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泣:第一个“泣”是名词,眼泪;第二个“泣”是动词,哭泣左右:古今异义词,古义身边的侍从、护卫;今义多指旁边或表约数
莫:没有人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 )
A.开篇以“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为渲染英雄末路提供外在环境和客观场景。

B.面对四面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独白语言揭示人物内心,加之一问一叹,突出项羽当时疑惑、叹息的矛盾心理,其实项羽的心理更是将士的心理。

在这里以点及面,以小见大。

C.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惊而起,起而饮,饮而歌,歌而泣。

写出了项羽被围垓下,兵困粮绝。

楚歌四起,英雄末路:失意、伤感、悲愁、无可奈何。

连续用了五个动词,文气连贯,一气呵成。

尤其“泣”字,值得深味。

D.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四面楚歌之时,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在失去天下的最后时刻所心疼的只有女人和宝马,所以唱出了柔肠百转的《垓下歌》,这也体现出男人最柔情的一面。

解析:选D D项,“所心疼的只有女人和宝马”错,他所关心的还有江东子弟,下文不愿独自过江就是证明。

诵读第2、3自然段,回答以下问
题:
[突破词句]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直夜溃围南出
直:当
南: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2)田父绐曰“左”
C.从项羽主演的“溃围、斩将、刈旗”的快战中可以看到,项羽是一个勇猛无敌的人,同时也表现了他的自负。

这一场东城溃围的快战共写了项羽的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项王的威风勇猛。

但司马迁在写的时候还是疏忽了一个细节——刈旗,文中没有写这一事件。

D.“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从这几句,依然能看出项羽的军事才华,虽身陷重围,临大敌而不乱,指挥若定,司马迁还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镇定的英雄项羽。

解析:选C C项,“司马迁在写的时候还是疏忽了一个细节——刈旗,文中没有写这一事件”错,这是司马迁的有意保留,旗是一个军队灵魂的象征,旗在,军队气势在,旗倒,军队气势衰。

当时何等形势?项羽再勇武,又怎么能轻易做到?这一细节正反映了司马迁要塑造的是一个神勇而真实的项羽。

诵读第4自然段,回答以下问
题:
[突破词句]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地方:古今异义词,古义是土地方圆;今义多指某一地域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2)汉军至,无以渡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12.对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想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

本部分在二人对话当中,也表现了项羽的矛盾心理,这体现在一个字“欲”。

B.亭长的话使项羽心中产生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之意,所以又决定不渡乌江。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人格不屈。

C.赠马这一细节,乌骓是项羽勇武的符号,精神的象征,对乌骓英雄式的赞美,情感上的保护,更见项羽之性格,更显其悲壮。

D.项羽进行了最后短兵相接地搏杀之后身受重伤,此时看到了背楚投汉的故人吕马童,于是赠头给他,自刎而死,这个情节再次表现了项羽的知情重义。

解析:选D D项“这个情节再次表现了项羽的知情重义”错,这是再次表现项羽的视死如归,一个人的生命不可以被别人取走,但可以自己处置,这就是项羽,这就是司马迁笔下的悲剧英雄。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垓下(ɡāi)乌骓马(zhuī)
数阕(è) 美人和之(hè)
B.麾下(huī) 五千骑(qí)
田父(fù) 斩将刈旗(yì)
C.自度(duó ) 能属者(zhǔ)
溃围(kuì) 瞋目叱之(chēn)
D.船(yǐ ) 十余创(chuànɡ)
14.右图是基塘生态农业循环桑蚕立体养殖图,
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
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整个图形来看,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所以先要确定好起点。

由题干对流程图的介绍——“基塘生态农业循环桑蚕立体养殖图”可知,鱼塘应为循环的起点。

接着按照箭头的方向,全面概述即可,同时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字数的限制等。

答案:基塘生态农业循环桑蚕立体养殖过程:农民在鱼塘边种桑树,用桑叶养蚕,再把蚕的分泌物蚕沙投入鱼塘喂鱼,最后从鱼塘里挖塘泥为桑树提供肥料,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基塘生态农业循环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