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代机第2动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
潍柴动力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潍柴动力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潍柴动力作为中国领先的动力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在推动中国的动力行业发展。
本文将对潍柴动力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潍柴动力行业现状分析1. 强大的研发实力:潍柴动力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公司设立了技术研究中心和多个国家级实验室,专注于动力系统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这使得潍柴动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能够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2. 多元化业务布局:除了传统的内燃机业务,潍柴动力还积极开拓电动化和混合动力技术领域,推动新能源动力系统的发展。
同时,潍柴动力还在国际市场上积极拓展,与全球知名企业进行战略合作,不断扩大在全球动力市场的份额。
3. 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潍柴动力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将供应商、生产商和销售商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4. 全球化布局:潍柴动力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形成了全球化的生产和销售体系。
这使得潍柴动力能够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扩大市场份额,并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二、潍柴动力行业未来趋势展望1. 发展新能源技术: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新能源发展的支持,新能源技术将成为潍柴动力未来的发展方向。
潍柴动力已开始积极推进电动化和混合动力技术的研发,为未来的市场需求做好准备。
2. 拓展国际市场:潍柴动力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潍柴动力将继续加强与全球知名企业的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同时,公司还需要加强国际营销团队建设,提高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市场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3. 优化供应链管理:随着全球供应链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潍柴动力需要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这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并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4. 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潍柴动力保持竞争力和领先地位的关键。
飞机的动力发展趋势
飞机的动力发展趋势
飞机的动力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燃料效率提升: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燃油成本的上升,飞机制造商和航空公司都在努力提高飞机的燃料效率。
采用更轻的材料、改进引擎设计、优化机翼形状等技术可以减少燃料消耗,降低航空排放。
2. 电动化:随着电动技术的进步,飞机的动力系统也趋向于电动化。
电动飞机使用电池、燃料电池等电源来驱动电动发动机,不仅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还能降低噪音和尾气排放。
3. 涡轮增压技术:涡轮增压技术可以使进气压力增加,提高发动机的推力和效率。
当前的涡轮增压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可以有效降低航空器在高海拔和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性能损失。
4. 超音速和高超音速技术:超音速和高超音速飞机以及相关动力系统的研发和应用也是一个发展趋势。
这些飞机可以达到超过音速的速度,缩短航行时间,并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民用应用价值。
5. 混合动力:混合动力系统结合了传统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和电动动力系统,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排放。
这种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飞行阶段自动切换使用不同的动力源,同时提供额外的冗余能力。
总体而言,飞机的动力发展趋势是朝着更高效、更环保和更先进的方向发展,目标是提供更佳的性能和体验,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汽车动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1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目 录• 汽车动力系统发展面临的挑战 • 乘用车动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 商用车动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 汽车动力系统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2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一、汽车动力系统发展面临的挑战节能要 求 操作轻 便性 汽车动 力系统 驾乘舒 适性 行驶可 靠性 动力性 提升 环保要 求3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节能要求——燃油经济性Ø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逐年递 增,石油对外依赖度不断攀升 Ø2008年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 50%,石油供应安全面临严峻 挑战 Ø燃油价格不断提升,燃油税的 实施以及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 的出台,使得对燃油经济性的 要求也越来越高。
4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中国汽车燃料经济性标准制定实施进程5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环保要求——提高排放水平1989~2008年机动车保有量变化图Ø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使得机动车成为导致许多主要城市颗粒物、 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水平居高的主要空气污染源。
6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Ø在北京,机动车带来的 颗粒物(PM10)污染占所 有区域性污染源的14% (超过了来自煤烟的污 染),一氧化碳占76%, 氮氧化物占46%,挥发性 有机化合物(VOC)占46%。
Ø在上海,机动车带来的 颗粒物污染占城市总颗粒 物污染的5%,氮氧化物 占18%,挥发性有机化合 物占16% 。
2008年全国空气质量图 7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Euro Ⅱ95 0.15 US 02/04 US 98 (4,0.1) (7,0.15)PM g/kW ·h(2,0.1) 0.1US[g/bhp_h]Euro Ⅲ 00 China 07 Japan 08 (5,0.1) Euro IV 05 China 10 (3.5,0.02) US 07 0.0 (1.2,0.01) 1.0 2.0 3.0 4.0 5.0 6.0 7.0Ø中国参考欧洲标准,实 施年份差距越来越小,分 别为8年、7年、5年、4年 Ø与日本、美国排放法规 相比,也比较落后。
丰田各代ths解析
丰田各代ths解析摘要:一、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简介二、丰田各代THS技术特点及发展历程1.第一代THS(1997年)2.第二代THS(2003年)3.第三代THS(2008年)4.第四代THS(2012年)5.第五代THS(2018年)三、丰田THS在我国市场的应用及市场表现四、丰田未来混合动力技术发展趋势正文:一、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简介丰田混合动力系统(Toyota Hybrid System,简称THS)是全球范围内最为成功的混合动力技术之一。
自1997年首次应用于丰田普锐斯以来,THS凭借其卓越的燃油经济性、环保性能以及可靠性,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认可。
二、丰田各代THS技术特点及发展历程1.第一代THS(1997年)第一代丰田THS主要采用了一台1.5L四缸发动机和一台电动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
发动机和电动机分别负责动力输出和辅助动力输出,使得车辆在不同的驾驶条件下都能实现高效能的燃油经济性。
2.第二代THS(2003年)第二代THS在第一代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技术升级,包括采用更大容量的镍氢电池、提高电动机的功率和扭矩等。
此外,第二代THS还引入了电子无级变速器(E-CVT),使得动力传输更加平顺。
3.第三代THS(2008年)第三代THS进一步优化了发动机和电动机的性能,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此外,第三代THS采用了全新的行星齿轮式混合动力系统,使得动力分配更加智能高效。
4.第四代THS(2012年)第四代THS采用了更小排量的发动机,如1.8L和2.0L,同时继续提高电动机的性能。
此外,丰田还为第四代THS引入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提升了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5.第五代THS(2018年)第五代THS采用了全新的混合动力架构,包括更大容量的电池、更高效的电动机和发动机。
此外,第五代THS还引入了四驱系统,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的驾驶性能。
三、丰田THS在我国市场的应用及市场表现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丰田THS在我国市场同样表现出色。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世界气候变化的恶化,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汽车业的趋势。
混合动力汽车采用电池和燃油两种动力系统的结合,极大地降低了汽车尾气排放,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
本文将结合现状及趋势来分析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
一、混合动力汽车现状1.1 市场份额在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发展方面,日本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JATO Dynamics,2019年日本混合动力汽车销售量达到194,000辆,占据全球市场总量的22%。
此外,中国和美国也是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主要市场之一。
据营销集团LMC Automotive发布的最新消息,在2019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85,000辆,美国销量达到了279,000辆。
1.2 车型多样目前的混合动力汽车车型已经非常多样化,从小型车到SUV,从肯德基KFC的快递车到航空器的地勤车,从一些品牌的顶级作品到一些车型的辅助版本。
目前市面上前几大的混合动力汽车品牌有:Toyota、Honda、BYD、Lexus和Tesla。
1.3 技术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升级。
2019年,北美汽车公司授予了由汽车新闻撰稿人提供的最佳混合动力汽车“ Acura NSX ”。
同时,生产商们也在不断探索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新高度,包括新的混合动力发动机设计、新的充电技术和更好的电池技术。
二、混合动力汽车市场趋势2.1 市场增长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增长非常迅速,2020年以前,全球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增长率仅为9.7%。
但预计到2027年,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增长率将达到18%以上。
这意味着销售量将进一步上升,更多车型将上市,而这将促进更多车企进行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和制造。
2.2 节能减排混合动力汽车不仅节能环保,也是政府维护环境稳定和软化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
因此,未来混合动力汽车将会在政府的支持下得到更多的推广和应用。
与此同时,为了加快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推广和广泛应用,在未来几年,各国政府将加强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研发和制造混合动力汽车,并提供相关的补贴政策。
vensim案例分析精品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1.系统动力学发展历程
❖ J.W.Forrester等教授在系统动力学的主要成果: ❖ 1958年发表著名论文《工业动力学——决策的一个重要突
破口》,首次介绍工业动力学的概念与方法。 ❖ 1961年出版《工业动力学》(Industrial Dynamics)一书,
该书代表了系统动力学的早期成果。 ❖ 1968年出版《系统原理》(Principles of Systems)一书,
2.系统动力学的原理
系统动力学是一门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它 是系统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横向学科。
系统动力学基于系统论,吸收控制论、信息论的精髓, 是一门认识系统问题和解决系统问题交叉、综合性的新学 科。
从系统方法论来说,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是结构方法、 功能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
论述了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1969年出版《城市动力学》(Urban Dynamics),研究波
士顿市的各种问题。 ❖ 1971年进一步把研究对象扩大到世界范围,出版《世界动
力学》(World Dynamics)一书,提出了“世界模型II”。
1.系统动力学发展历程
1972年他的学生梅多斯教授等出版了《增长的极限》 (The Limits to Growth)一书,提出了更为细致的“世界模 型III”。这个由罗马俱乐部主持的世界模型的研究报告已被 翻译成34种语言,在世界上发行了600多万册。两个世界 模型在国际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LOGO
系统动力学
System Dynamics
2009.10.31
Contents
1
系统动力学发展历程
2Leabharlann 系统动力学的原理3系统动力学基本概念
24年工程机械发展趋势
24年工程机械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24年里,工程机械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工程机械将越来越智能化。
机械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来实时监测和优化工作状态,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2. 自动化:自动化技术将在工程机械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自动驾驶挖掘机和自动化装载机等设备将可以在工地上自主完成一系列任务,减少人力投入和提高生产效率。
3. 环保与节能: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工程机械将越来越注重环保和节能性能。
新一代机械设备将采用更高效的动力系统和减排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多功能性:工程机械将越来越具备多功能性。
机械设备将能够在不同工况下灵活应用,完成多种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5. 数字化管理:工程机械的数字化管理将得到进一步推广。
通过使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实时监控、维护和管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未来24年工程机械将趋向智能化、自动化、环保节能、多功能和数字化管理等方向发展。
这些趋势将进一步提高工程机械的工作效
率、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国家无人机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国家无人机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无人机技术以其高效、低成本、多功能等优势在国防、民用等领域不断得到应用和推广,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作为目前最为火爆和具有前途的技术之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也受到国家和世界的高度关注。
本文将着眼于国家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为大家解析无人机的前景和应用前景。
二、国家无人机技术发展现状1.发展进程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无人机技术将成为各国军事战略的重要部分,并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机载无人机(UAV),成为现代无人机技术的确立。
而在中国,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到二十一世纪初逐渐成熟,现在各种无人机已经成为中国各类军事行动的主要武器之一。
2.技术现状目前,国家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已经到达一个相当成熟和均衡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信技术方面:无人机通过卫星、地面、舰上、飞行器等多种方式实现与控制中心之间的互相通信;(2)控制技术方面:可靠的导航和定位系统,使机体可精确定位;(3)动力和飞行控制技术方面:常见的动力系统包括内燃机、电动机和液压动力系统;(4)结构材料方面:无人机采用轻质化、高强度的材料,并对机体内部结构进行精细优化;(5)传感器技术方面:现有的传感器技术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各类任务的需要。
三、国家无人机技术未来趋势分析1.技术发展趋势未来国家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将会出现以下几个趋势:(1)智能化发展: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将应用到无人机的控制和引导系统中,实现自动化控制;(2)小型化发展:无人机将会向着更小、更轻、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无人机的机动性和适应性;(3)多功能化发展:尽可能实现一机多能,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无人机的使用价值;(4)网络化发展:无人机可以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更优质的信息交互、智能数据处理和共享。
2.应用前景展望未来国家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前景仍是非常广阔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军事领域:在各类作战任务、侦察、轰炸、侦查等领域都能得到广泛的应用;(2)民用领域:在电力供应、油田勘探、飞行监测、救援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3)物流配送领域:无人机可以自由进出各类地形环境,且提供快速便捷的物流配送服务。
车辆动力系统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车辆动力系统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车辆动力系统是指支持汽车运行和提供动力的技术系统。
它是汽车工程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性能、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本文将介绍车辆动力系统的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车辆动力系统的应用领域1. 传统燃油动力系统:传统的燃油动力系统包括内燃机和传动系统。
内燃机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它们通过燃烧燃料产生能量,驱动汽车前进。
传动系统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常见的包括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和CVT变速器。
2. 混合动力系统:为了提高燃油效率和减少尾气排放,混合动力系统逐渐得到应用。
混合动力系统一般由内燃机和电动机组成,通过两种动力的协同工作,实现高效能的驱动。
其中,普及最广的是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和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3. 纯电动动力系统:纯电动动力系统是指完全依靠电力来驱动车辆的系统。
电动汽车将电能储存在电池中,通过电动机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行驶。
纯电动车辆无尾气排放,具有环保性和节能性的优势。
目前,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纯电动汽车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车辆动力系统的发展趋势1. 电动化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能源效率的要求,未来车辆动力系统的发展将更加趋向电动化。
纯电动汽车在零排放和能源效率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因此,未来车辆动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将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上。
2. 引入可再生能源:为了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和减少尾气排放,未来车辆动力系统将面临引入可再生能源的需求。
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应用,可以为电动汽车提供更加清洁和可持续的动力源。
3. 轻量化和节能技术:为了提高汽车的能源效率,车辆动力系统将不断采用轻量化和节能技术。
采用轻量化材料和结构设计,减轻整车重量,有助于提升燃油效率。
此外,新型的节能技术,如废热回收、动力分配优化等,也将在车辆动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4. 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车辆动力系统将趋向智能化。
船舶工程技术创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船舶工程技术创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船舶工程技术创新是指通过科技手段和技术手段对船舶运输业进行改革和改进,以提高船舶的性能、效率和安全性。
船舶工程技术创新是航运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本文将从船舶工程技术创新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船舶工程技术创新的现状目前,全球船舶工程技术创新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船体设计创新:船舶的结构设计不断改进,采用轻量化、高强度材料,有效提高了船舶的载重能力和航行速度,减少了油耗和排放。
同时,通过数值仿真技术,可预测船舶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状况,进一步优化设计。
2. 动力系统创新:船舶动力系统的创新是提高船舶运行效率和环保性的关键。
当前,涡轮增压、机械增压和超级增压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船用发动机,提高了功率密度和燃油利用率。
3. 航行控制技术创新:自动化船舶控制系统的应用不断推进,实现船舶的智能化和无人化。
智能化船舶控制系统通过集成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技术,提高了船舶的操作安全性和效率。
4. 燃料技术创新:环保和可再生能源的压力推动船舶燃料技术的创新。
液化天然气(LNG)燃料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大幅降低了船舶排放物的释放。
5. 船舶维护与保养技术创新:船舶维护保养技术在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和确保船舶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红外线测温、超声波检测和无人机巡检等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
二、船舶工程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未来,船舶工程技术创新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 数字化技术将推动船舶工程技术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深刻改变船舶工程技术创新的方向和模式。
数据收集与分析将帮助船舶的设计、运行和维护过程中预测性维护和性能优化。
2. 绿色航运技术创新: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绿色航运成为航运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船舶将更加广泛地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燃料,如液化天然气、氢燃料等。
同时,船舶设计和制造将更加注重环保材料和节能减排。
飞机电力系统技术研究
飞机电力系统技术研究摘要:飞机动力系统技术是新一代飞机需要立即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随着飞机集成、多电源、互联、智能、效率等新的性能要求。
系统是满足这些新要求的重要支撑。
本文结合国外电力系统技术的技术发展,介绍了从多代到多技术、混合技术和电气技术的具体解决方案的分步实施。
该系统还分析了关键技术和市场趋势,解决了飞机动力系统的四个关键问题,为飞机动力系统技术是下一代飞机研究设计和未来发展的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架构;电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独立电网技术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技术、电池技术和技术的飞速发展。
因此,飞机动力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新一代能源飞机的核心技术这是消除飞机运动和提高飞机的能源效率的重要途径。
将航天动力系统分析研究与国外航天动力系统技术的发展相结合,提出在航空领域发展新一代飞机动力系统技术,开发飞机动力系统研究新技术,正在研发新一代飞机技术,强调市场领域电气化技术的发展,希望能为航空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1飞机电力系统地位和作用飞机电力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电力网络,包括电力的产生、传输、分配、储存和使用。
这个独立的电网包括发电机、输电线路、配电系统和电源转换器电池电量以及各种飞机动力元件以及控制这些组件操作的控件。
飞机电气系统的电气部件主要由飞机系统等基本功能部件组成。
飞行控制系统环境控制系统防冰系统起飞和着陆系统、通信系统(内部和外部)和飞机照明。
飞机动力所有这些系统和组件都非常可靠、紧凑且重量轻,从而实现了飞机的高效率,随着越来越多的飞机系统使用电力生产。
飞机整体生产力将提高,排放量将减少,飞机动力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未来,飞机的动力系统也将成为飞机主动力发动机的核心,将极大地支持飞机技术的发展。
2飞机电力系统构成飞机的电气系统飞机电气系统设备和电气系统设备将从发电机的能量分配系统。
电力转换设备和功率转换设备。
飞机的电力系统是独立的。
独立的收入来源和飞机电气设备的主要来源。
电动拖拉机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
Industrial research产业研究64《农机市场》 2024年第2期前言电能是清洁能源的重要代表,用电能代替传统石油能源,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已然成为时代首选,这一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得到成功应用。
2021年《“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加快绿色智能农机装备和节本增效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复式、高效农机和电动农机装备。
由此可见,电动农机装备符合我国国情,电动拖拉机未来必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1. 电动拖拉机研究现状拖拉机,是农业生产及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及处理过程中所用到的农业机械,燃油是拖拉机的最主要的动力。
[2]石油不可再生,污染较严重,而电能相较而言,具有独到优势。
电能逐步取代传统燃油动力,成为机械能转化的首选能源,电动拖拉机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张 想 谭伟超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江门 529030作者简介:张想(1990—),河北沧州人,硕士,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
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电动拖拉机已成为全国电动农业研究的主要方向。
1.1 国外研究现状最早的电动拖拉机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出现以电力为能源的拖拉机,但并未开始大规模研究。
20世纪初,德国Siemens推出电网供电的拖拉机,标志着电动拖拉机研究的正式起步。
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东石油危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又开始对电动拖拉机进行研究。
21世纪后,电动拖拉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目前,国外对电动拖拉机的研究重点是电池研发和电动拖拉机的功能集成。
2011年,汉诺威农业展览会上,纽荷兰推出了第二代NH2氢动力拖拉机,如图1所示。
该款拖拉机以纽荷兰T6000为原型,配备2个电动马达,一个用于牵引,另一个用于操纵PTO及辅助电路,每一个电动马达提供135马力动力,扭65《农机市场》 2024年第2期矩950牛米,曲轴最高转速可达3000r/min。
这是全世界第一台以氢燃料为动力的拖拉机,它最大的优势是有害废气零排放,排出的只有热量和水汽。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故障诊断及发展趋势分析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故障诊断及发展趋势分析作者:毛红孙周茂杰来源:《时代汽车》2024年第11期摘要:基于当前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使得电动汽车行业日益发展,新能源汽车数量日益增多,在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频发各类安全事故。
尤其是动力电池,其作为电动汽车稳定运行的关键,如果动力电池发生故障,必然会影响到汽车整体运行安全以及车辆续航里程。
对此,文章在明确动力电池系统基本架构以及安全风险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故障诊断与处理方法,并就故障诊断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故障问题诊断方法处理方法发展趋势为积极迎合我国绿色环保发展理念,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不断增大,虽然可以满足人们基本出行需求,迎合绿色低碳发展,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故障问题愈发凸显,导致电动汽车整体发展受限。
作为新能源汽车重要组成部分,动力电池的性能直接影响电动汽车使用寿命、电池能耗,需要较高水平的故障诊断技术,科学有效的判断出动力电池存在的故障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维修技术解决,确保动力电池可以安全稳定运行,使得电动汽车行业稳步发展。
针对此,本文围绕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故障诊断及发展趋势展开研究,致力于更好提升电动汽车使用安全性,推动该领域技术进一步发展。
1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基本架构分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可知,如图1所示,其中包含了电池组、电池断路单元(BDU)、BMS几部分,并依据整车电压平台、动力性能、续航里程目标等内容,明确电池组的电芯型号、模组设计,确保达到车辆运行性能需求和要求。
其中的电池断路单元主要涵盖了保险丝、继电器、预充电路等,并利用高压部件进行连接,如高压连接器、高压线束、电机、车载充电机等,以此满足车辆充放电控制需求[1]。
而在BMS中主要包含了控制板、传感器、低压通讯线束、采集线束几部分。
分析BMS功能可知,主要对动力电池实施安全管理,所以BMS本身可以发挥较多作用,比如,在线诊断故障、监测电池参数、管控电池均衡性、评估电池状态、存储关键信息、控制车辆充放电、检测绝缘性能、高压互锁检测、安全控制与报警等。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汽车产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对全球汽车市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我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我国汽车产业现状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据统计,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2598.2万辆,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101.6万辆,商用车销量为496.6万辆。
这一数据超越了欧洲和北美的总销量。
2. 技术水平提升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技术水平也得到提升。
在汽车制造、动力系统、安全性能等方面,我国汽车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我国已经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并在全球电动汽车领域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3. 产品结构不断改善我国汽车产业的产品结构也在不断改善。
高端汽车、豪华车、新能源汽车等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同时,以自主品牌为代表的国产车型在质量、外观设计、安全性等方面不断提升,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二、我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1. 智能化趋势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汽车制造也将趋向于智能化生产。
智能制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提供更好的产品质量和更完善的服务。
因此,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应用,汽车制造业也将向智能制造模式转型。
2. 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
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减税等支持政策不断加码,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成本的降低,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流。
3. 非传统汽车租赁业务增长随着共享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租赁市场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
而且,非传统汽车租赁模式也在逐渐普及,例如短期租车、长期租车和申请式汽车等。
未来,非传统汽车租赁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 产业链整合我国汽车产业链条很长,包括汽车零部件制造、整车制造、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多个领域。
驱动系统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驱动系统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1.引言1.1 概述驱动系统是数控机床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在数控机床的运行中承担着关键的作用。
简单来说,驱动系统就是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并将其传递给机床各个运动部件的系统。
通过控制和调节电机的运行,驱动系统能够实现数控机床的各种运动方式,如进给运动、主轴转速控制等。
驱动系统的作用不仅仅是实现机床的运动,更重要的是确保机床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数控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系统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也不断得到了完善和提升。
它已经从最初的伺服电机驱动发展到了如今的数字式伺服系统,不断满足着机床对精度、速度和稳定性的需求。
除此之外,驱动系统还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相比传统的机床,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实现更加智能化,灵活性和自动化程度更高。
驱动系统通过准确的控制和调节,能够使机床的功率消耗大幅降低,从而节约能源。
这对于今天社会提倡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论述,将详细介绍驱动系统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将对驱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进行阐述,帮助读者全面了解驱动系统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重点介绍驱动系统在数控机床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其在进给运动、主轴转速控制等方面的应用。
最后,我们将总结驱动系统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驱动系统,为数控机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阐述驱动系统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将在引言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
接着,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驱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包括其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该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进行讲解。
第一小节将对驱动系统的定义进行阐述,并探讨其在数控机床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小节将具体介绍驱动系统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回顾驱动系统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轮式起重机新能源发展趋势研究
0 前 言轮式起重机(本文主要指汽车起重机和全地面起重机)作为工程机械的一个重要门类,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轮式起重机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不但完全实现了正向研发设计,而且多项关键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轮式起重机各系统的研究仍在持续进行,横向对比发现,直接影响用户运营成本的节能技术,由于传统燃油发动机效率限制,已很难实现实质性突破。
本文从轮式起重机使用工况出发,结合行业新能源技术发展现状,详细论证轮式起重机新能源发展趋势,为行业节能技术发展提供指引。
1 轮式起重机新能源技术发展现状2020年可以认为是轮式起重机新能源技术发展元年,从2020年开始,轮式起重机三大主机厂徐工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陆续推出插电作业机型、纯电机型等,从实际销售数据看,插电作业机型(无蓄电池方案)由于成本增加较少,销售量较大,纯电机型成本增加较多,使用工况受限,销售量极少。
2 轮式起重机新能源技术主要构型方案分析根据GB 7258规定,轮式起重机属于专项作业车范畴。
其具有行驶和吊装作业两大功能,传统轮式起重机行驶和吊装均采用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源。
从“以电代油”降低运营成本角度出发,轮式起重机新能源技术主要构型方案如下:2.1 插电2.1.1 插电轮式起重机新能源发展趋势研究Research on New Energy Development Trend of Wheel Crane马云超 李 杰 刘 稳 韩玉习(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江苏 徐州 221004)摘要:总结轮式起重机行业新能源技术发展现状,详细分析新能源技术主要构型方案,得出增程构型方案最适合目前轮式起重机新能源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动力系统;新能源;混合动力;构型;增程中图分类号:TU61 文献标识码:A技术特点:行驶纯油;作业纯油、插电。
技术分析:行驶燃油驱动,行驶不节能;作业可纯油,具备电源条件施工场所,可插电作业,插电作业受场地电源有无和功率限制,增加成本少,是轮式起重机目前销售最多的新能源构型方案。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各个行业的格局,其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革新,无人机市场的前景愈发广阔。
本文将探讨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展望未来的应用前景。
一、无人机技术的现状目前,无人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和商业领域。
军事领域的应用包括侦察、目标定位、打击和战场监视等任务。
在民用领域,无人机用于航空摄影、地理勘测、石油勘探和林业监测等领域。
商业领域中,无人机被应用于快递配送、电力巡检和工业检测等任务。
二、1. 高度智能化未来无人机将趋向高度自主和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无人机将能够自动执行任务,无需人为干预。
例如,无人机可以通过学习环境和累积经验,自动规避障碍物,提高飞行安全性。
2. 多种形态未来无人机的形态将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四旋翼结构。
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其他形态,如鸟类仿生结构、多旋翼结构和固定翼结构,以实现更高的飞行效率和载荷能力。
这将进一步拓宽无人机的应用范围。
3. 高度集成化无人机将变得更加轻巧、紧凑,并具备高度集成化的系统。
传感器、通信设备、导航系统和动力系统将更加高效地集成在机身中,减小体积和重量,提高性能和适应性。
这将有助于无人机在狭小空间或恶劣环境中的应用。
4. 长续航能力目前无人机的续航能力仍然是其发展的瓶颈之一。
然而,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新型动力系统的研发,未来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将有所提高。
同时,无人机充电设施的普及将进一步增强其长时间飞行的能力,为各个行业带来更多应用可能性。
5. 网络化和协同作战未来无人机将实现更高的网络化和协同作战能力。
无人机之间将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和任务分工,形成战斗力更强大的整体。
此外,无人机与其他智能设备的联动将实现更高效的任务执行和资源利用。
三、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前景1. 快递和物流无人机将在快递和物流行业发挥重要作用。
无人机的高速飞行和定位能力可以实现迅速的货物配送,提高运输效率。
新能源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新能源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一、新能源行业概述新能源行业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技术和产业领域,主要涉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1][2]。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加剧以及能源安全需求的提升,新能源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其研发和商业化应用,如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措施[3]。
技术创新是推动新能源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改进光伏电池材料和风力发电机设计等技术进步,新能源的转换效率不断提高,成本也在持续降低[4][5]。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产业链,并在光伏、风电、锂电池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6]。
例如,中国的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已达到25.5%,并且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寿命和安全性等方面位居世界前列[6]。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得益于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的进步以及政府的支持政策[7]。
未来,新能源行业将继续依赖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同时储能技术和智能电网的发展将缓解新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进一步提升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3]。
随着碳交易市场的成熟,市场机制也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3]。
二、市场趋势与预测这些数据表明,新能源行业在全球和中国市场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和电池领域。
同时,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增长也显示出该行业的持续扩展潜力。
三、技术发展与创新1.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机行业技术较为成熟,但成本过高和技术仍待发展是制约因素[13]。
2.2020年:突破性技术推动了能源行业的创新,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天然气、地热等多种能源的有效融合,以及信息与能源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14]。
3.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6.9%,带动了传感器需求的持续增长,促进了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15]。
4.2023年:新能源汽车传感器行业继续扩大产业规模,市场需求增加,产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15]。
机电自动化系统应用发展趋势
机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摘要:机电自动化系统是人类科学的结晶,它以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特点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主要介绍了机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电自动化机电自动化系统应用与发展机电自动化是一门综合的技术,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更是生产必须的关键环节,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也引发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
因为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向各个行业的渗透形成了现在的机电自动化,这使得在工业控制、成本核算、生产方式和管理体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各个行业都迈入了自动化的发展阶段。
一、机电自动化系统的概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传统的机械技术基础上,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发展起来,以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向机械工业领域迅猛渗透,机械电子技术深度结合的现代工业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测试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在系统程序和微电子电路的有序信息流控制下,形成智能、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等诸方面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系统工程技术。
二、机电自动化系统的组成机电自动化系统主要有机械系统、动力系统、传感与检测系统、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执行机构等五部分组成。
1.机械系统。
机电自动化产品的机械系统包括机身、框架、机械传动和联接等机械部分。
这部分是实现产品功能的基础,因此对机械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在结构、材料、工艺加工及几何尺寸等方面满足机电自动化产品高效、多功能、可靠、节能和小型轻量等要求。
2.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为机电自动化产品提供能量和动力功能,去驱动执行机构工作以完成预定的主功能。
动力系统包括电、液、气等动力源。
机电自动化产品以电能利用为主,包括电源、电动机及驱动电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代机第2动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唐正府,王进,张新非,吕伯平(95899部队,北京100076)摘要:针对5代机的性能特征,分析了其对第2动力系统的能力需求。
通过深入研究第2动力系统发展历程,以及对美国F-22和F-35等先进战斗机典型第2动力系统功能综合集成和能量综合利用等发展规律并进行总结,分析预测未来5代机第2动力系统将沿着以“动力热管理系统”和“涡电综合能源系统”为代表的2个方向发展,并对未来中国第2动力系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措施建议,规划了其发展路线图。
关键词:5代机;第2动力系统;动力热管理系统;涡电综合能源系统中图分类号:V23文献标识码:Adoi :10.13477/ki.aeroengine.2014.04.016Analysis on Development Trends of Second Power System for the Fifth Generation FightersTANG Zheng-fu,WANG Jin,ZHANG Xin-fei,LYU Bo-ping(95899PLA Troops,Beijing 100076,China )Abstract:Aiming at the fifth generation fighters characteristics,the demand of the second power system was analyzed.By analyzing the second power system ’s development,and aualysing the function and energy integration utilization of F-22’s and F-35’s typical secondpower system,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power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turbine generator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for the second power system in fifth generation fighters were predicted and analyzed.The ideas,measures,suggestion and roadmap of development for the Chinese Fighter engine second power system in the future were presented.Key words:fifth generation fighters;second power system;power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turbine generator integrate energy system航空发动机Aeroengine第40卷第4期Vol.40No.4Aug.2014收稿日期:2012-08-04作者简介:唐正府(1980),男,工程师,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总体论证工作;E-mail :gambittzf@ 。
0引言当今世界谁拥有先进战斗机,谁就掌握了航空武器装备的顶尖技术。
继4代机之后,为了扩展传统飞行包线和打击任务范围,使国家利益向临近空间和外层空间拓展,保持空中、空间优势,对潜在对手构成有效威慑与遏制,世界各军事强国纷纷开展5代机探索研究,连日本、印度等稍欠火候的航空国家也都大张旗鼓买票入场,力图加入“5代机俱乐部”,主要表现在:美国多年一贯奉行装备和技术都领先对手1代的指导思想,为了继续保持空中领先优势,并弥补F-22、F-35等4代机的产量与F-15、F-16等主力战机每年到寿报废量之间的差距,从2007年开始对5代机展开需求研究,并先后推出F/A-XX 和SM-36等5代机方案;俄罗斯力图东山再起,缩短与美国的技术差距,积极投身5代机的研究探索;日本计划自主研发,摆脱对美国的技术依赖,2010年发布《未来战斗机研究与发展趋势展望》,提出了智能化、信息化和瞬间杀伤的5代机发展概念;印度梦想向“军事大国”行列迈进,热衷不惜以各种方式和手段拥有最先进的装备和技术,2011年着手开展5代机研发[1-2]。
随着各国对5代机的“追捧”,催生了航电和武器系统飞速发展,飞机各种负载设备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导致5代机对第2动力系统功能需求越来越多:一方面要求具备较好的高原部署作战、快速准备出动和自主后勤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能够为机载武器、通讯导航和电子对抗等任务载荷提供足够的能量;同时还第4期唐正府等:5代机第2动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要求能够拓展空中起动包线,并在临近空间正常工作。
为此,原有结构和功能单一的传统第2动力系统已难以满足5代机需求,新一代结构高度优化、功能综合集成、能量综合利用的先进第2动力系统应运而生[3-4]。
中国第2动力系统研究在辅助动力、应急动力、发动机起动和环控等专业建立了相应的试验、测试和生产设施,形成了较完整的研制体系,在仿真分析技术上也具备了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并积累了大量的工程研制经验,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研制能力,但对功能综合集成的第2动力系统研究才刚刚起步,对能量综合利用的第2动力系统研究尚未全面展开。
本文从作战使用需求出发,在以往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外发展规律,提出了国内第2动力系统发展思路,对推动技术进步,缩小与国外差距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5代机对第2动力系统能力需求预测自海湾战争以来,军用特种飞机,如预警机、电子侦察机、海洋巡逻机、电子干扰机、空中加油机和空中指挥机等倍受各国军界青睐,对电源、气源、液压源的需求不断攀升;而先进战斗机、远程轰炸机、高性能无人机、高超声速飞行器等高端武器的飞速发展,其对电力能源的需求既非机载电源系统所能供给,也不是换装大功率发电机所能胜任。
特别是5代机,要对4代及4代以前的作战飞机形成作战优势,需要在飞行包线、航程、机动性、隐身特性、武器效能、网络智能化等方面具有部分或绝对优势,从而要求具有更全面的隐身能力、更广阔的作战范围、更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和更出色的机载武器等典型能力特征。
正是由于5代机作战范围扩展,并可能装备包括高能微波脉冲武器或激光武器在内的定向能武器,使得对第2动力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更加苛刻,传统的第2动力系统已无法满足需求,迫切需要优化结构、减轻质量、提高性能和可靠性、降低成本,向着结构高度集成化、能量高度综合化方向发展,主要需求可以归纳如下。
1.1起动需求满足高推重比(或功重比)发动机快速起动需求,能够扩展发动机空中起动包线,缩短起动时间,存能力。
1.2自主保障需求满足飞机自主保障能力需求,能够不依赖地面支援设备完成地面维护和起动发动机,以及在较长时间内提供辅助功率;能够在地面发动机不工作时向飞机电源、空调等系统提供能源,完成飞机地面维护检测等任务,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
1.3能源需求满足飞机电源、空调、航电、武器等系统耗能增大的需求,能够在所有飞行条件下不间断的向飞行控制系统提供电能和液压能,使飞机在空中当主液压系统和(或)主电源系统失效后几秒钟内,可以立即提供应急液压动力和(或)应急电能;能够满足飞机控制综合、功能综合、物理综合、能量综合的需求,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能量再生。
2第2动力系统发展历程第2动力系统(Second Power System,SPS),是指独立于主发动机,为机载设备提供辅助及应急功率并能起动主发动机的整套装置,已成为现代战斗机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能够生成、变换和传送飞机机电系统所需能源,对提高飞机高机动作战环境下的生存力、实现自主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第2动力系统就已在战斗机上得到了普遍应用,其技术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
2.1第1代,单组元第2动力系统第1代第2动力系统是单纯的发动机起动系统,以美国F-100、F-4,前苏联米格-21、米格-23等战斗机为代表,主要用于地面和空中起动发动机。
最初使用火药、电起动机等直接起动发动机;后来发展了图1第2动力系统发展历程技术发展脉络单纯的发动机起动系统由分立的第二动力装轩驱动的系统由分立的第二动力装轩驱动的系统火药、电起动机燃气涡轮起动机机械驱动结构布局气压驱动结构布局气压驱动结构布局电驱动结构布局国外50年代F-10060年代F-470年代F-15F1680年代F-182000年F-3590年代F-22核心产品的发展GTS APU+EPUSIPU计划IPU T/EMM(PTMS)85航空发动机第40卷工作提供应急功率2种功能。
其特点是单组元结构,质量较轻,结构简单,但空中辅助起动和应急能力有限。
2.2第2代,双组元第2动力系统第2代第2动力系统是分立的第2动力系统,以美国F-15、F-16、F-18等战斗机为代表。
随着辅助动力装置(简称APU)和应急动力装置(简称EPU)技术的发展,利用系统综合化技术将二者功能结合起来,采用机械驱动或气压驱动,构成独立的第2动力系统,除起动发动机外,同时具备在地面和空中有限高度提供辅助动力,在全飞行包线提供应急动力的能力。
其特点是由APU和EPU双组元结构构成,实现功能综合,但结构复杂,质量较大。
2.3第3代,集成的第2动力系统第3代第2动力系统是集成的组合动力系统,以美国F-22、F-35等战斗机为代表。
由于第2代第2动力系统为了将APU和EPU功能综合,采用了2套独立的涡轮动力装置及发电机、液压泵负载,结构复杂,体积和质量都较大,因此第3代第2动力系统在保持并拓展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在结构上大大简化。
2.3.1实现了物理综合按照美国Kevin等人提出的尽可能简化结构、节省空间的设计思想[5],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研究,对APU和EPU的2套涡轮系统结构进行简化,采取组合动力装置(简称IPU),以APU和EPU齿轮箱共用的结构方式进行集成,从而减少1套发电机和液压泵负载,使结构大大简化,此方案已在F-22飞机上取得成功应用。
2.3.2实现了能量综合未来先进战斗机,复杂程度逐渐提高,热负荷不断增加,引发保障性和热管理问题成为关注焦点。
美国Clifford ndreth等人通过对F/A-18等飞机进行评估,对辅助动力装置提出了优化结构、提高可靠性等要求[6];美国空军实验室Philip M等人通过对辅助动力装置热排气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对能量进行综合控制等需求[7]。
针对上述问题,随着多电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组合动力技术的日趋成熟,国外通过大量研究探索,提出将辅助动力系统与机电其他子系统进行综合,以满足飞机提高隐身、能效、有效载荷、可靠性、维护性等需求,具体方案即采用综合技术把辅助动管理等各自独立的系统功能合并到1个整体系统中,在共用齿轮箱组合动力装置基础上进一步集成,将原EPU燃烧室和APU燃烧室集成为双模态燃烧室,原EPU涡轮和APU涡轮共用,从而大大优化系统结构,由此诞生了以热管理型组合动力装置为核心的机电系统综合热能量管理的概念,使第2动力系统设计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