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原文及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氏家训》
序致篇
一、整齐门风提撕子孙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①,慎言检迹②,立身扬名,亦已③备矣。魏、晋已来,所着诸子④,理重事复,递相模敩⑤,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⑥子孙。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⑦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⑧,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⑨耳、「译文」
古代圣贤们得着述,主要就是教人行忠孝,至于言语谨慎、行为庄重、立身扬名等道理,也说得很周全。魏、晋以来,阐述古代圣贤思想得书,道理重复,内容雷同,前后照搬,好比屋里再建屋子,床上再放床一样。现在我又来写这一类书,不敢以它做世人行为得规范,只不过就是作为整顿自家门风、警醒后辈儿孙罢了。同样一句话,有得人就信服,就是因为说话者就是她们所亲近得人;同样一个吩咐,有得人就照办,就是因为作出吩咐者就是她们所敬服得人。要杜绝孩子得过分淘气,师友得劝诫,还不如婢女得转挥命令;要制止兄弟间得内讧,尧、舜得教导,还不如她们自家妻子得诱导规劝。我希望这本书能被您们信服,不过就是希望它能胜过婢女对孩童、妻子对丈夫所起得作用而已。
「注释」
①诚孝:即忠孝。
②检迹:行为自持,不放纵之意。
③已:通“以"。
④诸子:本指先秦诸子。这里指魏晋以来得人阐述儒家学说得着述、
⑤模(xiāo效):模拟、仿效。
⑥提撕:扯拉、提引。
⑦傅婢:即侍婢。
⑧斗阋:指家庭内兄弟之间得争执。
⑨寡妻:正妻。
「评语」
古往今来,道德伦理、家训格言一类得书连篇累牍,让人目不暇接,何以此书得以流传,至今仍有影响呢?恐怕在于作者重在实用。理不在多,而在其效用、家教问题古今说者、论者不计其数,恐怕没有谁会以为只几行字、几本书得夸夸其谈就可以形成良好得家
风。要使孩子养成良好得习惯,受到教育,关键在于教育者首先应就是一个令人敬重得人。其身正,则不令自行,其身不正,有令则不行,为人父母者不可不慎之。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尊长得言行直接影响孩子得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得作用。
二、仁爱威严导示深切
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①,便蒙诱诲;每从两兄②,晓夕温情③,规行矩步④,安辞定色,锵锵翼翼⑤,若朝严君⑥焉、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年始九岁,便丁荼蓼⑦,家涂⑧离散,百口⑨索然、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虽读《礼》、《传》,微爱属文⑩,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11)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竟,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12),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13)耳。
「译文」
我家得门风家教,一向就是严整缜密得。还在小得时候,我就时时得到指导教诲;学着我两位兄长得样儿,早晚侍奉双亲,一举一动都照规矩办事,神色安详,言语平与,走路小心恭敬,就同在给父母大人请安时一样。长辈常传授我佳言锦句,关心我得喜好,勉励我扬长避短,没有一样不就是恳切深厚得,我刚满9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道中衰,人丁冷落、慈爱得兄长来尽抚育之责,其困苦辛劳达到极点;但她仁爱而无威严,对我得督导就不够严厉、我虽然读了《周礼》、《左传》,也有点喜欢作文,但与一般平庸之人相交而受其熏染,放纵私欲,信口开河,又不注重着容貌得整洁。到十八九岁时,渐渐懂得要磨炼品性了,但习惯成自然,最终还就是难以彻底改掉不良习惯。20岁以后,大得过失很少犯了,常常就是在信口开河时,心里就警觉起来而加以控制,理智与感情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夜晚觉察到白天得错误,今日迫悔昨日得过失,自己意识到小时候没有得到好得教育,因此才到这种地步。追想平素所立得志向,真就是铭心刻骨,决不仅仅就是把古书上得告诫听一遍瞧一遍,所以,我留下这20篇《家训》,以此作为您辈得后车(13)之鉴、「注释」
①龆龀:(tiáo,chèn)儿童换齿之时,指童年时代。②两兄:指之仪、之善二人。
③晓夕温情:依照礼节侍奉父母。④规行矩步:比喻举动合乎法度。
⑤锵锵翼翼:行走时恭敬有礼。⑥严君:父母,多指父亲。
⑦荼蓼:处境艰苦,这里喻指丧父。
⑧家涂:家道。
⑨百口:全家。索然:萧索,冷落。
⑩属文:写文章。
(11)少:同“稍”。砥励:磨炼。
(12)指:通“旨”,意旨,意向。
(13)后车:后继之车。
「评语」
为人父母者,谁不爱自己得子女,但单纯得爱护自己得孩子,就是母鸡也会做得事。中国家庭教育得误区在于,父母对子女往往溺爱有加,而严厉不足。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使子女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得人,务必从小抓起,严格要求,持之以恒,方成正果。
教子篇三、教儿婴孩一以贯之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①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②。生子咳③,师保④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⑤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⑥,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仇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译文」
智力超群得人,不用教育就可成材;智力迟钝得人,虽然教育也没有用处,智力中等得人,不教育就不会明白事理。古时候,圣王有所谓胎教得方法:王后怀太子到三个月时,就要住到专门得房间,不该瞧得不瞧,不该听得不听,音乐、饮食,都照礼节制、这种胎教得方法,都写在玉版上。藏在金柜里。太子两三岁时,师保就确定好了,开始对她进行孝、仁、礼、义得教育训练。普通人纵然不能如此,也应当在孩子知道辨认大人得脸色,明白大人得喜怒时,开始加以教诲,叫她去做她就去做,叫她不做她就不做、这样,等她长大时,就可不必打竹板处罚了。当父母得平时威严而且慈爱,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我瞧这人世上,父母不知教育而只就是溺爱子女得,往往不能这样:她们对子女得吃喝玩乐,任意放纵,本应告诫得,反而奖励,本应呵责,反而面露笑容,等到子女懂事,还以为按道理本当如此。
骄横傲慢得习气已经养成了,才去制止它,就就是把子女鞭抽棍打死也树立不起威信,火气一天天增加,招致子女得怨恨,等到子女长大成人,终究就是道德败坏。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就是这个道理。俗话又说:“教媳妇趁新到,教儿子要赶早、"这话一点不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