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的环境管理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主要的环境管理制度

我国主要的环境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环境监测与评估制度、环境规划和评价制度、环境准入与污染防治控制制度、环境执法与监督制度以及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下面将对这些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核心,还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责任主体、环境保护目标和相关管理制度等内容,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2. 环境监测与评估制度

环境监测与评估制度包括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估等内容。在环境监测方面,我国建立了全国性、区域性和企业自行监测三级监测体系,并通过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求在重大建设项目进行前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项目在建设前考虑到环境保护。环境质量评估则是通过对环境中的各项污染指标进行综合评估,评价环境质量状况。

3. 环境规划和评价制度

环境规划和评价制度主要包括环境总体规划、环境专项规划和环境评价等内容。环境总体规划是对全国范围内环境保护的发展目标、任务、政策和措施进行规划;环境专项规划则针对具体的区域或领域进行规划,如水环境保护规划、大气污染治理

规划等;环境评价是对各类建设项目、政策或措施进行环境效果评价,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环境准入与污染防治控制制度

环境准入与污染防治控制制度主要是指对工业企业和项目进行环境准入审批和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设定。根据环保法和其他有关法规,企业必须获得环境准入才能正常运营,并且需要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进行排放控制。同时,还对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治理和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5. 环境执法与监督制度

环境执法与监督制度包括环境行政执法和社会监督两个方面。环境行政执法主要由环保部门和相关执法部门负责,通过检查、处罚等手段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和制止。社会监督则是指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和参与,通过舆论监督等方式推动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

6.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指政府和企业应主动公开与环境相关的信息,包括环境质量、环境监测数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公众可以通过获取这些信息来了解环境状况,并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决策和行动。

总之,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主要涵盖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环境监测与评估制度、环境规划和评价制度、环境准入与污染防治控制制度、环境执法与监督制度以及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等

方面。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旨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规和制度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