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的诊治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肿瘤的诊治标准
骨肉瘤
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好发于10-20岁青少年,男女比例3:2。

2.多发于四肢长骨干骺端,尤其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肱骨近端。

3.临床症状、体征:逐步加重的疼痛,肢体局限性肿块,可有临近关节活动受限,局部触及压痛可伴红肿,皮温增高,毛细血管扩张。

4.实验室检查:约50%病例可见碱性磷酸酶升高。

5. 影像学资料:X线表现为长骨干骺端偏心性溶骨(虫蚀状,斑片状)或成骨性或溶骨成骨混合型边界不清界骨质破坏,伴有骨膜反应(Codman三角,日光放射样),肿瘤突出软组织可以见到软组织影等典型表现。

6.病理学:肿瘤组织为鱼肉样组织,组织学上可见骨样基质细胞,病理学诊断为骨肉瘤诊断的金标准。

疗效判断标准:
1.近期疗效:化疗后疼痛减轻或缓解,肿块缩小,变硬,边界清晰,血清碱性磷酸酶降低,影像学上可见肿块的硬化,肿瘤体积缩小,术后病灶组织肿瘤坏死率测定〉90%。

瘤体组织被彻底切除,伤口愈合。

2.远期疗效:肢体功能得到全部或部分恢复及替代,5年内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视作临床治愈。

尤文氏肉瘤
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好发于5-25岁青少年,男女比例1.3-1.5:1
2. 多发于长管状骨,股骨最多,其次是胫骨和腓骨,扁平骨也较多见,如骨盆,肋骨,肩胛骨等。

3.临床症状:逐步加重的疼痛和局部肿胀,可有临近关节活动受限,局部皮肤发红,张力增大,静脉曲张。

相当一部分病人可伴有全身症状,如:间歇性发热,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核左移,贫血。

4. 影像学资料:X线可见长管状股的骨干或干骺端区域骨质破坏,主要沿骨的长轴,典型表现为,有葱皮样骨膜反应
5.病理学:软组织肿块突出于骨外,无包膜或仅有假包膜。

大多数肿瘤细胞含糖原颗粒,PAS 染色阳性,病理学诊断为尤文氏肉瘤诊断的金标准。

疗效判断标准:
1.近期疗效:化疗后疼痛减轻或缓解,肿块缩小,影像学上可见肿瘤体积缩小,术后病灶组织肿瘤坏死率测定〉90%,瘤体组织被彻底切除,伤口愈合。

2.远期疗效:肢体功能得到全部或部分恢复及替代,5年内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视作临床治愈。

软骨肉瘤
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好发于30-60岁人群,男女比例3:2,青少年少见。

2.多发生在长管状骨干骺端,下肢骨尤其是股骨最常见。

3.临床症状:发展较为缓慢的肢体局部肿块,伴或不伴有疼痛,可有临近关节活动受限。

4.影像学资料:骨内溶骨性改变,可见多结节的软骨样病灶,呈膨胀性生长,伴骨膜反应,
骨皮质增厚,骨内膜侵蚀和点状不规则钙化
5.病理学:肿瘤常较大,切面呈结节状半透明,蓝灰到灰白色,呈典型的透明软骨闪光面。

镜下:细胞增殖,肿瘤细胞增大,核增大,通常有双核或三核。

病理学诊断为软骨肉瘤
诊断的金标准。

疗效判断标准:
1.近期疗效:瘤体组织被彻底切除,伤口愈合。

2.远期疗效:肢体功能得到全部或部分恢复及替代,5年内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视作临床治愈。

脊柱原发恶性肿瘤
诊断依据:
脊柱原发恶性肿瘤中以脊索瘤较为多见,其他骨肉瘤,软骨肉瘤,尤文氏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也可发生。

脊索瘤
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常见于中老年患者(50-80岁),男女比例2:1
2.好发于中轴骨,骶尾骨最多,蝶枕骨或蝶鼻骨,颈段,胸腰段逐步减少,中轴骨骼以外罕见
3.临床症状决定于肿瘤发生部位,枕蝶部肿瘤可有头痛,脑神经受压症状(视神经最多见),垂体功能障碍等。

骶尾部脊索瘤多向前方生长,不易发现。

肿瘤以局部压迫症状为主,临床症状通常出现较晚,典型病例可见慢性骶尾部疼痛或腰腿痛,夜间加重。

可压迫盆腔脏器引起机械性梗阻,可引起大便习惯改变。

肛门指诊可扪及骶尾部前方肿块。

4. 影像学资料:X线表现为溶骨性骨破坏,常累及几个锥体的破坏连成一体,形成较大的骶尾部前居中软组织肿块,偏心性生长者少见。

5.病理学:在骨内是膨胀性生长,界限较清楚,结节状,灰色或蓝白色,半透明。

镜下所见分叶状,有星型细胞,液滴状细胞组成,病理学诊断为脊索瘤诊断的确诊依据。

疗效判断标准:
1.近期疗效:肿瘤全部或大部份切除,疼痛消失或者缓解,神经压迫症状,大小便功能得到改善。

2.远期疗效:5年内无复发或转移视作治愈,或有局部复发甚至转移,但经过再次积极治疗可以控制复发或转移灶,甚至可以带瘤生存。

脊柱转移瘤
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好发于中老年,40岁以上居多,常有原发病灶,有时原发病灶非常隐蔽,骨转移瘤是唯一表现
2.临床症状:根据转移部位的不同可以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症状,多为逐渐加剧的相应部位的疼痛,病理骨折可为首发体征。

3. 实验室检查:高钙血症常见
4. 影像学资料:X线所见有溶骨性,成骨性及混合性三种骨质破坏,溶骨性最多见。

常为多发性病变。

同位素骨扫描可见相应部位的放射性浓积灶。

5.病理学:病灶内找到转移性肿瘤细胞为确诊依据。

临床常难以取得,如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影像学证据支持,临床诊断亦可成立。

疗效判断标准:
局部病变得到控制,疼痛减轻,无明显复发或是局部的继续进展,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骨巨细胞瘤
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多见于20-40岁
2.一般单发,多发于四肢长管状骨骨端,50%发生在膝关节周围,发生在脊柱的以骶骨最为多见
3.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的疼痛以及肿胀,局部可有皮温升高,静脉显露,触及肿块,可有临近关节活动受限。

脊椎部的肿瘤可引起椎体压缩骨折,脊髓损伤及截瘫,位于骶骨引起骶区疼痛,马鞍区麻木及大小便障碍,直肠指诊可触及骶前肿物
4. 影像学资料:X片见长骨骨端偏心性溶骨性破坏,骨皮质变薄,膨胀性变化,病变边界较清楚,一般有反应性薄层骨壳存在,形成“皂泡样”改变,关节软骨面保持完整。

少有骨膜增生
5.病理学:肿瘤组织呈灰黄色,红棕色由质软的血管和纤维组织组成。

组织学见单核细胞均匀混合的,大量破骨细胞样的巨细胞和单核基质细胞组成。

病理学诊断为骨巨细胞瘤诊断的金标准。

疗效判断标准:
1.近期疗效:瘤体组织被彻底切除,伤口愈合。

2.远期疗效:肢体功能得到全部或部分恢复及替代,5年内无复发或转移临床视作治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