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种分类法: 可按照事故发生致因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第一类危险源”
(客体-能量或危险物质)和“第二类危险源”(非客体-导致能 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或泄漏的因素)两类。
第一类危险源:是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往 往是一些物理实体。
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破坏或 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比如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等 一些异常现象。
二、基本原则
——树立风险意识。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 牢固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全面彻底排查、科学严谨管控各类风险,精准治理事故 隐患,构筑起“管控源头风险、治理事故隐患”双重安全防线,有效防范各类生 产安全事故。
——落实主体责任。企业是建立和实施双重预防体系的主体。通过教育、培训、 督导、检查、奖励、执法等措施,督促和引导企业实现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 自治,建立起全员负责、全过程控制、持续改进提升的双重预防体系工作机制。
(8)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9)管理工作设施、事故应急救援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安 全防护用品。
(10)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11)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12)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13)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学因素等。
3、危险源辨识 (1)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 法,在对作业活动划分为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的基础上,系统地辨识 危险源,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 其后果。若现有安全控制措施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应制定新的 安全控制措施保证安全生产;危险性仍然较大时,还应将其列为重点 对象加强管控,必要时还应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加以保障,从而将风险 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划分出的作业活动在功能或性质上相对独立, 既不能太复杂(如包括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 简单(如仅由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 (2)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应将场所、设备或设施按功能或 结构划分为若干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项目,列出检查标准,对照 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和后果。辨识时既要分析 设备设施表面看得见的危害,又要分析设备设施内部隐藏的内部构件 和工艺的危害。分析对象是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和工艺流程等,检查 项目是静态的物,而非活动。所列检查项目不应有人的活动,即不应 有动作。
(4)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 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5)生产设备、装置:机械、液压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检修作业、
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 静电、雷电)。
(6)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 (7)特殊单体设备、装置:变配电室、锅炉房、煤气柜、氧气罐、苯槽、 空压机房、危险品库等。
(二)危险源辨识
1 、辨识方法 (1)对生产过程中操作、检维修作业等作业活动中的危险源辨识宜 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即:针对每个作业活动或作业任务中的每
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建立作业 活动清单及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表。详见附录。
(2 ) 由于冶金企业点多、面广,工艺复杂,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 仅运用JHA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辨识危险源,针对设备设施、 区域、场所的危险源辨识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第二类危险源的类别 (1)人的不安全行为 (2)物的不安全状态 (3)管理的缺陷 (4)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根据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
素分类与代码》,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人的因素、物的 因素、作业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其中,涉及人的 因素具体表现共计23项;涉及物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87 项;涉及作业环境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45项;涉及管理 因素具体表现共计10项
1.1事故概况
8月12日晚 发生火灾
1.2 事故发展
8月12日晚23:34:06 发生第一次爆炸 23:34:36 发生第二次爆炸
8月13日凌晨03:53 北京消防调派无人机 进行航拍
展开事故救 援和调查
8月12日晚22:50 消防支队接到火灾
报警,进入现场
8月12日晚23:40 消防总队进入现场
三、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和内容
(一)、风险点确定 1、风险点划分原则
(1)、 对设施、部位、场所、区域的风险点的划分,应遵循“大 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2)、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 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系统或大型机组开、停 机,检维修、动火、有限空间等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 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
装、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设备检测(测厚、动态监测)、脱水排凝、人 工加料(剂)、汽车装卸车、成型包装、炉窑点火、带式传输机检查、清 罐内污油等危险作业;场地清理及绿化保洁、设备管线外保温防腐、机泵 机组维修、仪表仪器维修、设备管线开启等其他作业。
在进行风险点的排查时,不要遗留管理活动,如:变更管理、应急管 理等等。
——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依法治理,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 规规章和标准规程。坚持源头治理,强化工程治理,降低安全风险和职业危害风 险。坚持传承发展,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做法,推广运用典型标杆企 业在实践中积累形成的行之有效办法。
——确保有效运行。把双重预防体系融合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做到同部 署、同运行、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坚持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双重预防体系 同步建设和运行,把是否全员参与、是否有效运行、是否持续改进提升、是否有 效减少事故隐患遏制事故发生,作为评判和考核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准。
如压力容器设备、易产生静电积聚的场所等。 (6)危险物质。
如可燃气体、液体、忌水性物质(高温物料)、混合性危险物质。 (7)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场所、装置或设备。
如燃料罐区、制氧车间等。 (8)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释放的物体。
如锐利的毛刺、棱角等,人体行动中与之碰擦人体的 动能意外 释放,将使人体受到伤害。
8月13日百度文库午5时 居民安置完毕
1.3 事故现场
“恐怖袭击?!”
相当于21吨TNT爆炸 约等于17万颗手榴弹同时爆炸 可摧毁3个标准足球场面积区域
“犹如世界末日!”
1.3 事故现场
截至2015年9月12日下午3时
1.4 事故后果
➢ 住院治疗218人:危重3人、重症2人,累计出院580人
1.4 事故后果
3 风险 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
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事故 (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 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 风险(R)=可能性(L) × 后果(S) ● 可能性: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 ● 严重性:是指事故发生后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大的人员伤亡或财 产损失。 ● 其中任何一个不存在,则认为这种风险不存在。
确保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建立设备设施清单和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详 见附录。
2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1)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 段。
(2)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以及其它因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3)建(构)筑物:结构、防火、防爆、防尘、朝向、采光、运输、
(操作、安全、运输、检修)通道、开门、职业卫生设施。
2、风险点排查 (1)、风险点排查的内容 ①、设备设施类。包括设备设施的自身参数、运行标准、防护措施 以及日常管理。 ②、作业活动类。包括每个区域、工艺流程要求的所有正常作业、 异常处置、检修作业。
(2)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一般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地理区域)、装置、设施、
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但是对于复杂的系统应按照所包 含的设备、设施、装置等进行细分。相关单元风险点排查方法可参照以下 划分细则:
对具有爆炸、火灾、坍塌、中毒等危险场所、施工现场和生产装置,矿山采掘现 场和提升运输设备,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和构成重大危险源的 危险化学品罐区等可能造成重特大事故的风险点,以及职业病危害严重、可能造 成职业病的作业岗位,都应定为1级风险点进行重点管控,精准施策。
三、基本概念
1 危险源 :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 或它们的组合。 注:危险源,有时称风险源。即危险的源头、源点。如:部位、场所、设施、 行为等等。 2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 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 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 设施或场所。
可按照日常操作、异常情况处理、开停车、作业活动等方面进行风险 点的排查。 如:
日常操作:工艺操作、设备设施操作、现场巡检。 异常情况处理:停水、停电、停气(汽)、停风、停止进料的处理, 设备故障处理。 开停车:开车、停车及交付前的安全条件确认。 作业活动:动火、有限空间、高处作业、临时用电、动土、断路、吊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 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
编制:安全科
事故单位名称: 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事故发生时间: 2015年8月12日晚11点30分
事故发生地点: 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东疆保税港区
事故简要概述:
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第五大 街与跃进路交叉口的危险品仓库接连发生两次爆 炸,两次爆炸时间间隔30秒。接到报警后,天 津港公安局消防支队最先进入现场实施灭火工作。
风险的特点:
1、客观性——有危险源就会伴随风险。 2、偶然性——风险具有动态性,事故发生需要条件,即不安全行为和隐 患的存在不一定在预期时间内产生后果。 3、损害性——风险的变现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发生。 4、不确定性——事故发生可能性与后果会因管理变量而随机变化。尤其 是可能性会因管理水平的差异性发生较大的变化。 5、相对性(或可变性)——承受风险损失的能力不同,对风险的认知就 会不同。 6、可控性——可以从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减弱事故后果两个方面来削减 风险损失。
第一类危险源的类别 (1)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和设备。
如变电所、锅炉、电炉、转炉等。 (2)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
如起重提升机械,登高作业等。 (3)能量载体。
如运动中的车辆、机械的运动部件、吊起的重物、带电的导体等 (4)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
如液氧储罐、LNG储罐等。 (5)一旦失控可能产生能量蓄积的装置、设备、场所。
(1)危险源的构成 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
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 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
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 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 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 境的状态两部分。
(2)危险源的分类——按照标准分
• 第一种分类:根据GB/T13861—2009《生
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危险源可 分为以下四类:
①人的因素;
环境因素
②物的因素;
③管理的因素;
物的因素
管理因素
④环境的因素。
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核心”模型
第二种分类法:
参照GB6441—19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进行分类,综合考虑
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 为20 类: 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5、 触电; 6、淹溺;7、灼烫; 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 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 爆炸; 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19、中毒 和窒息;20、其他伤害
直接经济损失估算700多亿;保险赔付100亿,或创保险史新高
一、两个体系建设的目的
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是实现事故的双重预 防性工作机制,也是“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管理理念的具体实践, 是实现事故“纵深防御”和“关口前移”的有效手段。
以事故为重点向以风险为重点的转变!要改进考核方式,把 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从事后问责向事前问责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