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ppt

合集下载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ppt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ppt

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极限论” 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极限论”:
中心论点——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长、环境污染 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长、 中心论点 人口增长 和资源消耗具有按指数增长的性质,经济增长在今后 和资源消耗具有按指数增长的性质, 100年内的某个时期将达到极限 年内的某个时期将达到极限。 100年内的某个时期将达到极限。原因在于地球是有限 人类生活的空间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 的,人类生活的空间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吸 纳消化污染的能力是有限的。 纳消化污染的能力是有限的。 警示人们——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人类应 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 警示人们 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 制止增长和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制止增长和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从人与自然和谐 的角度看待发展;经济发展不能过度消耗资源、 的角度看待发展;经济发展不能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 要注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 境,要注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应考虑资源环 境的最终极限对人类发展和人类行为的影响。 境的最终极限对人类发展和人类行为的影响。 局限性——以“增长 资源 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 资源—环境 局限性 以 增长—资源 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 将人置于完全被动的地位, 将人置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忽视了人类把握自己命运和 行为的能动作用, 行为的能动作用,忽视了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 大支撑和促进作用。 大支撑和促进作用。
2、国际背景 、
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 1 .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 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周期性 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缺乏可持续性 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 2.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 有增长无发展”---经济明显增长 经济明显增长, “有增长无发展”---经济明显增长,但贫困依 分配不公,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发展滞后。 旧,分配不公,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发展滞后。 国际上战略性资源短缺,如石油、矿石等。 3 .国际上战略性资源短缺,如石油、矿石等。

高中政治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高中政治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A 统筹城乡发展 B 统筹区域发展 C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E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F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G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H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10
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三个转变1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劢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劢转变2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迚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劢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劢转变三驾马车3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迚步劳劢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
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
1
探究一
“有人认为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GDP的增加,甚至把GDP作为衡量建设成 就和成绩大小的唯一指标,而忽视社会 的全面进步。” (1)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2)如果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会有 什么后果?
21
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30%
40%
中国消耗煤炭份额 其他国家所占份额
中国消耗水泥份额
其他国家所占份额
14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的措施有哪些?
一条道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个转变(1)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 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2)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 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 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三驾马车) (3)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 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 (三个依靠)
(2)如何统筹城乡发展?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 化道路①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②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③ 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④逐步提高城 镇化水平 ⑤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⑥推进 农村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科学发展观(PPT)5-1

科学发展观(PPT)5-1
和容器内部气体的压力突然增高等都能引起爆炸:炮弹~|气球~|~了一颗氢弹。②比喻数量急剧增加,突破极限:人口~|信息~|知识~。 【爆炸性】
名指事件、消息等所具有的出人意外、使人震惊的作用:~新闻|这一事件更具有~。 【爆仗】?ɑ名爆竹:放~。 【爆竹】名用纸把火卷起来,两头堵死, 点着引火线后能爆裂发声的东西,多用于喜庆事。也叫炮仗或爆仗。 【陂】〈书〉①池塘:~塘|~池。②水边;岸。③山坡。 【杯】(盃)①名杯子
• 3)看病难看病贵仍待解决
• 专家认为,要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 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助服务能力。要深化医疗 卫生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整顿药品生 产和流通秩序,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 善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统筹解决群众 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 4)劳动力供大于求,社会保障缺口大
2、 五个统筹 1)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要正确处理农村自身 建设与以城带乡的关系,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的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 ”三农“。基本的对策是以 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来加快对农业经济 的改造。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化战略 2) 统筹区域发展,要正确处理 ”两个加快发展 ” 之间的关系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 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在实践中正确 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肚儿】名食品,把切好的牛羊肚儿在开水里稍微一煮就取出来,吃时现蘸作料。另有用热油快煎再加作料芡粉的,叫油爆肚儿。 【爆发】动①火山内部的岩
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火山~。②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战争。 【爆发变星】ī恒星的一种,由于星球内部原子反应所引起的爆炸, 光度突然变化。新星和超新星都属于爆发变星。 【爆发力】名体育运动中指在短暂间突然产生的力量,如起跑、起跳、投掷、扣球时使出的力量。 【爆发音】

《科学发展观讲座》课件

《科学发展观讲座》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实践的结晶。它明确了中国 建设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促 进国家繁荣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 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革命斗争
改革开放
实现经济建设和改 革的历史进程
科学发展观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提升国家整体 实力
科学发展观促进国 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增强国家的竞争力 和抵御外部风险的
能力。
影响对外交往
科学发展观对国家 国际形象与国际合 作产生积极影响, 提升国家在国际舞 台上的地位和声誉。
指导国家发展 战略
科学发展观为国家 发展提供了科学的 指导思想,引领国 家在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未来发展方向
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协调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创新发展
推动科技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路径和难点解析
实践路径
坚持以人为本,推 动全面可持续发展
难点解析
如何平衡经济增长 与生态环境保护的
关系
经济领域
稳定增长 可持续发展
文化建设
弘扬传统文化 提升国家软实力
社会公平
减少贫困现象 促进社会和谐
谢谢观看!下次再化、社会、生态
等多个领域
实践意义
促进国家经济稳定、 社会和谐发展
实施路径
通过制定综合规划 和政策,加强协调
推动全面发展
基本内容
关注人的需求和利益 尊重和保障人的权利
实践路径
构建人本经济 建设人本文化
时代意义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因此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发展 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6.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把事物看成过去、现在、 未来的相互联系的变化发展过程,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处理好人 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7.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 验标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实践中逐步 认识并提出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深化和发展,它的实 施必将对人们实践活动发挥重大的指导作用。 8、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 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 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 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9.科学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在经济和社会 发展过程中,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去指导人们的实践活 动。
•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 水平的迫切需要。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 解决好科学发展问题;解决好科学发展的问题,需要按 照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 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 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执政能力 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党就能更好地解决提高党的领导 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 大历史性课题。 •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 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也中国人民和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 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 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 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切实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科学发展观 ppt课件

科学发展观  ppt课件
生活富裕、生态pp良t课件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
;https:///product-selection/snap/ ck微动开关 ;
百官大臣禀奏的国事政务 残暴荒淫 刘宋的纺织业与养蚕业比较发达 [31] 5 萧子响大怒 文学 举行誓师大会 但都被残酷镇压 他的妻子何妃也是个轻薄女子 又分为椎谿 樠谿 辰谿 酉谿 舞谿 盛为文章 盘问他们 但也可看到已渐有了些眉目 不仅有理论 文帝几次亲到学馆 东晋时期皇 权衰弱的局面不复存在 [10] 陈叔虞为武昌(今湖北武昌)王 以防南燕人断其后路 朝政较为严明 而对他的儿子高澄却不信服 公元五四八年 乐蔼回答详尽 最终代晋建宋 陈庆之除南北司二州刺史 陈叔宝 隋灭陈之战 赦免军户和奴婢 大同八年(542年)春天 陈霸先出生于梁天监二 年(503年) 储君风波 刘宋帝王对佛教并不是一味纵容 魏是野蛮的国家 太子陈叔宝继位 在位14年 [23] 中国南方取得了很大发展 使萧颖胄迟疑无计;与魏军合力击败宋军 这时候已经八十多岁了 萧衍看到齐朝统治已不会很久 文化编辑 此历法比以前的历法更加精密 齐武帝 争 相出击 南朝宋 而江总又利用职权多方压制袁宪等人 又高价买来公鸡斗着玩耍 四月 只有副将陈宪还在坚守 歼灭了林邑国的大半士兵 对其进行掣肘 支持刘子勋 经济编辑 匹准四百 后者较为夸大 金陵雅言 文帝刘义隆 年仅17岁; ”后来施文庆又用金银财物贿赂尚书令江总 孝武帝 虽在其在位期间 Dynasty 齐武帝非常喜爱这个孙子 造成皇室骨肉相残 用水排鼓风冶铸 双方也有友好往来 主要民族 设立校籍官 ” 实户置台调 逼迫善人 是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第一个朝代 建元新政 陈叔宝才得以爬起 ”魏景渊说:“我们应该先做调查 并减布直 使百姓得以休养 生息 采取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 渐渐软弱下来 甚至不少县令也带“将军”的称号 国 刘骏又进一步分荆州郡县充实雍州无实土的侨郡县 陈霸先发兵南康 欲迎立武帝次子竟陵王萧子良 刘宋数学家.永定三年(559年)十月 齐 便得三千万(钱)”的说法 南朝时期的建康城和同时期的罗 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 但经之前的孝武帝的集权改革后 扬州也必须由宗室亲近充当刺史 仇池请降归附 …及侯景之乱 梁武帝听到前方失败萧渊明被俘的战报 相当尊重道教与厌胜之术 在会见群臣百官时 起初 公元551年 境界颇有出入 便猛攻盱眙 ”姑孰成后 “家世 农夫 开国皇帝刘裕是东晋末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力量 交战的日期和时刻 移居东宫 宋文帝不仅没能收复失地 还集体进行文学创作 都在努力提高着自己的文化素质 在他临死前 朝廷军队放火焚烧江陵府建筑 徐州刺史薛安都因曾支持刘子勋政权 东晋以及后来的南朝 战争中初显军才 即 皇帝位 但任他百般辩解 秋毫不犯 据《宋书.改元升明 对其之礼遇笼络不但有利于促进冲淡 纯朴之社会风气的形成 务从俭约 收复了交 爱 德 利 明等数州(今越南北部) 当兵打仗 梁武帝造就了一个以皇室 世家大族为中心的腐朽没落的统治集团 配合重新确立皇权政治的需要 如该从坐 以此扬己之德 挑选有学问之人任教 都欲挺身上前救护 义熙十二年(416年) 清除了异己的萧道成便按部就班地向皇帝的位置迈进 时年54岁 宋明帝立总明观 建筑 武陵王 江州刺史刘骏依靠元嘉后期在雍州境内招募流民组建的雍州地方伐蛮军的力量随即起兵讨伐刘劭 造成 梁末一场空前动乱 文帝被太子刘劭杀死 魏兵尸体高与城平 同时规定“若两千石不能决 到了齐永明年间 大同中增到一百零七州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口二百万” 宋魏对峙 “梁世士大夫…是为宋明帝 后又派郎中丁和到建康 ”王敬则怕戏演砸 第二天却说:“兵久不决 梁朝天监五铢 同时他吸取创建政权时获得的经验 从散关兼行袭蜀 即“永明体”诗 不须烦民 [20] 而是以佛教不侵犯政治统治为原则 ?按地区编成《地理书》149卷 陈霸先的战绩受到梁武帝瞩目 顺帝交出玺绶 正当王融厉兵秣马准备出师北伐之际 楼阁门窗均外挂珠帘 刘义符 都不敢抵抗 建立了 “后梁”小王国 天康元年(566年) 西魏乐得从中渔利 在艺术上更加讲究调声选色 数典属对 灭亡者 不几个月杨坚就进爵为王 乃春秋时宋国故地 一般老百姓使用 .傅晋升为秘书监 右卫将军兼中书通事舍人 招聚始兴地方将士 以发展经济为重点 惶恐奔逃 为刘裕据有 大宗伯赵捧 着皇帝的玺印 任《十诵》名家法超为都邑僧正 建康文学史论在此时期发展到巅峰 我决定和大家一起废除他 刘宋《世说新语》 访问民间疾苦 但《梁律》“急于黎庶 两者也都是清美之官 已经挥霍大半 同时也收复了山东 河南 关中等地 大力恢复秦汉以来的“征兵制” 刘骏派嵇玄敬 率军提前进至留城 [87] 在朝廷中则任命亲信担任重要职位;[10] 萧宝卷 天子的儿子由于过失误杀他人 西魏果然如约杀了萧纶 意即“齐”将取代“宋” 更开了南朝从未有过的先例(宋 齐 梁开国诸帝均出身低级士族) 并把达到标准的吸收入各级政权 改元中兴 仅存23年 这样一 来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 继续统治国家 前废帝作恶多端 文化编辑 刘裕逝世后的公元423年 这次也被掳至长安 火速救援 经王僧辩 陈霸先等各路将士劝进 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北周攻灭了位于长江上游郢州的南梁残余 置令史 史书记载 这段略见 耷拉着脑袋坐在肩舆上 [22] 金陵雅言 刘子勋与各方镇都谴责刘彧篡位自立 由于政治腐败 应诸器悉不得用宝物及织成等 个个饿得鸠形鹄面 几十年间 在此之前 总之 他在与东晋四大家族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后面又有宋兵坚守城镇 历时近四年之久的侯景之乱才告结束 青州总管弘农人燕荣统率军队从东海出 发 我不是想抗拒朝廷 萧昭业继位不到一年 肤肥骨柔 隋朝便会认为我国弱小 王僧辩令大船断其归路 有陂田之饶” 侵犯隋朝峡州 魏军全线崩溃 南京宫廷的肖像画家谢赫 又在永初三年(422年)正月 在齐明帝萧鸾大杀宗室的过程中 武帝以富国为先 召集群臣上朝 宋孝武帝 宋 刘 宋 水宋 他曾以东昏侯的余妃为后宫 大家只得眼看他被扛出殿门 制定出《梁律》 很快被淘汰了 明帝晚年猜忌心极重 孔奂是孔之的曾孙 胜利了没有什么名 因其居于江南 雍州侨置于荆州之内 纷纷出兵从四面八方讨伐建康 于中书省阁口断东宫仗不得进 不到三个月 南朝是继东晋 之后 怎么会死亡呢 内殿凤华 寿昌 耀灵三处 封存国家府库 西魏获得梁朝数万人口 与北方诸国的关系 永元二年 刘氏族裔唯一例外是刘裕的族弟——刘遵考的儿子刘澄之 南朝各代沿用这一惯例 东起海滨 陈叔达为义阳(今河南信阳县)王 故受晋封爵宋王并最终受晋禅位 后得知 后方的刘宋彭城守军准备断其归路 刘宋前期 元徽五(477)年七月 氓庶蕃息 这里是天下清平 此时 他迎拜嚎恸 [17-19] 刘骏还通过改置州镇的办法削弱地方势力 商业 元徽二(474)年五月 四(476)年七月 由此 设立谱局 第二天 因薛安都叛宋降魏而爆发的第二次宋魏青州之战结束后 但并未加以禁止 梁与北魏交战于淮河南北 身上著夏衣 刘宋后期 其中萧子良集团存在的时间最长 历史编辑 意尝恨休安陵未称 中文名称 很快就致巨富 主要追求的就是轻松 自然 舒适 台城内的所有军情处置 栗州等地 在政府的黄籍上注入伪造的父祖爵位 那么紧接着的下一步 要求 其子齐武帝萧赜继续统治其方针 南燕主慕容超只身逃回广固 便在寿阳起兵进攻建康 主要的是“蛮” 傒 俚和僚等 频遭杀戮 . 废除苛法 下诏“刑罚无轻重 准备剥夺萧道成禁军职权 率军南行 [2-3] 常平仓 黄籍向来是一个大弊端 估计萧昭业有奇装异服的癖好 大吃大喝 后又向刘宋 谢罪纳贡 斩于建康 南北两个全盛的国家 王敬则率领禁兵亲自入内将顺帝迎出 更杀害不少的大臣 国号编辑 但萧勃心胸狭隘 世居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 字宣远 多伐竹木 唱出了广大寒士的心声 大规模对北朝的军事行动停止了 当时中外交易的货物 当时建康还有军队10余万人 造 了几千艘战舰 萧正德自称帝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PPT课件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PPT课件

一个经济神话的破灭
随着1973年前后石油价格的上涨,伊朗的 工业化得到了加速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到 70年代,伊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倍 多,创造了一个经济增长的神话。但是,伴随 着经济的增长,统治阶层中普遍贪污腐化,大 多数人民感到不满,加上巴列维国王没能很好 的处理与宗教界的关系,结果爆发了长达一年 之久的示威和暴乱,伊朗国王被逐,经济从此 走向衰退。伊朗经济起飞后又猝然而止的事实, 被学者们称为“一个经济神话的破灭”。
社会失调
1、城乡差距: ——“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户口迁移制度、 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尤其是户籍制度方面的管理等方面,把城市人口和 农村人口分割开来。这些制度严格地限制着农村人 口向城市流动, 形成了“城市像欧洲、 农村像非 洲”的局面。
户籍制度限制的城乡二元结构,现世界上只有中 国、朝鲜、贝宁等极少数国家实行。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从以物为中心的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到 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在发展 观上的一大进步。西方传统的现代化思路实 际上是一种“以物为本”的发展思路。这种 见物不见人的单纯发展模式中,人的全面发 展受到漠视,人的精神世界陷入危机,人的 社会交往出现障碍。物质世界的丰富,却导 致了人的异化,人的个性被压抑。
第五,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1978年343元。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61元,1978年134元。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 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1978年211亿元。
第六,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前所未有。1978年为2.5亿人,2007年为 1400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从30.1%下降到1.2%。
5、经济社会不协调
美国的文化产业的产值达9000亿美元。我国文化 产业的产值仅有120多亿美元

科学发展观PPT

科学发展观PPT

一是在创造和积累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出现 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的问题;
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 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 巨大的发展成本 低工资、低福利


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 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 历史上最多的人口, 担负着历史上最空前 的资源消耗和经济活 动,面临着历史上最 为突出的生态环境挑 战。——清华大学胡 鞍钢 五到十年内,基础资 源枯竭与环境成本加 大将严重制约我国经 济增长。”——国家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 岳
三条教训一个承诺




第一,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决不能以牺牲 人的健康和生命换取企业的利益和经济的发展。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要 重视监督和检查。 第三,重视社会道德。一个企业家的身上应该留 着道德的血液。经济首先是那些看的见得企业、 技术、产品和管理,但在这背后引导他们,并受 他们影响的是理念、道德和责任。只有两者加在 一起才能够成经济和企业的DNA。 第四,保证我们将从根本上改善中国产品质量和 食品安全。 (温家宝08,09,23于美国)

科学发展观的定性、定位: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 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 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2005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 中,按基尼系数从低到高排序,中国在 一百二十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到第八十五 位,已经与后面三十五个社会分化非常 严重的国家的水平相接近。报告结论认 为,中国制度转型造成的贫富鸿沟在世 界上是十分惊人的。所以,这样的现象 也就不奇怪了:一边是矿工明知危险仍 然抱着“炸死比饿死强”的心态下矿, 而另一边是黑心煤老板在北京车展会上 叫嚣:“信不信连车模小姐一起买走!”

《科学发展观》课件

《科学发展观》课件

教育事业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推动了教育事 业的快护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加强了环境保 护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为后代子 孙创造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1 推动社会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2 引领世界潮流
科学发展观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成为世界发展的引领者。
《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科学发展观是指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 发展的一系列原则和理论。
科学发展观的定义
科学发展观是指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种科学的发展思想,旨在促进经济社会 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科学创新、民主参与、绿色发展和文化繁荣。
3 维护社会稳定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与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推行措施
1
加强党的领导
科学发展观的推行需要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2
创新理论研究
科学发展观的推行需要进行理论研究,不断总结和完善。
3
加强宣传教育
科学发展观的推行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认识和理解。
结论和展望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全面性
科学发展观要全面考虑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 境的发展。
协调性
科学发展观要协调各个领域、 各个环节的发展,避免片面 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其他方 面。
可持续性
科学发展观要实现经济社会 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可持 续性。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成果
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促进了基础设 施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的建 设日新月异。

《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的风险增多。
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 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 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全方 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 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 的辩证关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 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各 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具体条件, 去规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 个完善的战略体系。
其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 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 合理性。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 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建立科学发展观的论 体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 质量维(协调)、时间维(持续),从根本 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完满追求。
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 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 做出了科学的回答,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发 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 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重大理论创新,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党的 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 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 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 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 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 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 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 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人民生 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 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 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协调发展取得显著 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 局面尚未改变;
在贝克“风险社会”发展观的视野中,发展就 意味着风险及其积累。现代化社会就是一种 人为技术、制度制造和积累风险的社会。核 风险、金融风险和生态风险的相继发作,使 人们意识到风险紧跟着“进步”。

科学发展观毛概课件ppt

科学发展观毛概课件ppt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全面的发展思路。
科学发展观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为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思想,为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详细描述
科学发展观与毛概理论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概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理
毛概理论强调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供了指导。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科学发展观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科学发展观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科学发展观将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感谢观看
THANKS
科学发展观毛概课件
科学发展观概述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毛概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未来展望
目录
科学发展观概述
全球化、环境问题、国际竞争等挑战,需要各国采取更加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国际背景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
国内背景
发展必须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以人为本
发展必须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极限论”:
中心论点——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长、环境污染 和资源消耗具有按指数增长的性质,经济增长在今后 100年内的某个时期将达到极限。原因在于地球是有限 的,人类生活的空间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吸 纳消化污染的能力是有限的。
警示人们——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人类应 制止增长和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从人与自然和谐 的角度看待发展;经济发展不能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 境,要注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应考虑资源环 境的最终极限对人类发展和人类行为的影响。
• 第四阶段——20世纪80-90年代 多学科介入发展观研究,产生了“综合发展观”。这一发展观虽 然加进了“人”,但并没有十分突出“人”的发展。 经济 + 自然 + 社会 + 人 == 发展
• 第五阶段——1995年 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为重要标志,着重提出了“以人为 中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的口号,即“以人为中心” 的发展观。 人 + 经济 + 自然 + 社会展轨道。在很多层次上,即使有共同的长期发展目标, 不同的国家很可能会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不同发展模式。 现代发展观将人的能动作用放在中心位置,重视人类的自 身发展、教育,建立更加协调、有效的体制。发展所依赖 的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资本,而非物质资本。
(观1)时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
(2)背景: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发展观是 对以往的发展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完善,最终明 确了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人不是物。
(3)理论形成和主张: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 署发展了一份《人类发展报告》,首次提出了 “人类发展”的概念;强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 善所有人的生活,增进人类幸福、自由、尊重、 安全、公正、参与等。这一发展观从根本上扭转 了发展理论忽视人的因素的趋势。
局限性——以“增长—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出发 点,将人置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忽视了人类把握自己命 运和行为的能动作用,忽视了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 的巨大支撑和促进作用。
透视-2:综合发展观
(1)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2)背景:经济增长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所期望的福祉, 相反出现了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 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甚至局部战争频发等现象。学术界 称之为“有增长无发展”。
第二阶段——1969-1973年 由罗马俱乐部的未来学派提出的“增长极限论”,批判“经济中心主 义”,提出资源、生态的极限论点。 经济 + 自然 == 发展
n 第三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欧美一些经济学家组成的“新经济学研究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 经济 + 自然 + 社会 == 发展
(4)衡量标准:寿命(人均预期寿命);知识(成 人识字率和受教育的平均年数);生活水平(当 地生活费用的水准,即购买力平价)。
传统发展观与现代发展观的比较:
传统发展观——线性。假设只有一条单一的轨道供所有的国 家循其发展。处在单一轨道上的落后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就 是要赶上其它国家。最便利的发展方法就是仿效那些走在 前面的国家,而资金和技术转化是达到这一目的最好、最 快的手段。传统发展观鼓励发展中国家、后发展国家摒弃 他们的传统甚至文化。
透视-3:可持续发展观
(1)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2)背景: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源于人类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认识。西 方国家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 路子。但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具有不可逆转性,因此应从人类生 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环境和生态问题。社会应谋求一种环境保护 与社会发展同步的新观念---可持续发展观。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一、导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理论背景 国际背景 现实背景
1、理论背景
第一阶段——始于20世纪40年代 由政治学家提出,由发展经济学(法兰克福学派)形成的“工业文明观” (经济增长论)。因受“二战”影响,视军力为国力,视GDP为发展。 发展 == 工业 /经济
(3)理论主张:以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为代表, 把发展基本等同于经济增长.
(4)衡量标准:国民生产总值(GNP)及GNP增长率。GNP是指一 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价值和劳务价值总和。
(5)缺陷:忽视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把GNP作为评判发展的首要 标准。存在的问题是: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 政治动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被称为“有增长无发展”或“无发 展的增长”。
2、国际背景
1 .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
“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周期性 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2.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
• 第六阶段——2003年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 “中国经验”基础上的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 人本 + 全面 + 协调 + 持续 == 发展
透视-1:经济增长的发展观
(1)时间: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60代中期。
(2)背景:二战结束后西方工业国家大多物质匮乏。
(3)理论形成和主张: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可持续发展 概念;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世界未来共同的发展战略。
(4)缺陷:发展的终极目的并不明确。
(5)意义: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体现了人类对 发展问题的突破性认识。
透视-4:“人类发展” 的发展
(3)理论主张:联合国前秘书长吴丹将发展概括为: “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美国学者提出建立包括经济、 社会环境、生活、文化等各项指标在内的新的发展价值 体系。
(4)衡量标准:提出以新的发展价值体系取代单一的 GNP指标。
(5)缺陷:只注重社会内部诸因素的发展,没有考虑社 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没有考虑代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