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塑造警察形象的要素分析
社会转型期塑造警察形象的要素分析
社会转型期塑造警察形象的要素分析【摘要】人民警察的形象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代表着公安机关乃至整个政府工作机关的形象。
因此,建立良好的警察形象意义重大。
良好的警察形象是警察权威和合法性的主要来源,是社会治安秩序稳定的保证之一,是各级公安机关推行政策并产生效果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警察形象;形象塑造;要素分析一、形象及警察形象的内涵在《辞海》中,形象就是表面的“形状容貌”,或者文学作品中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涵的画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形象就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某种事物的整体印象,简言之是知觉,即各种感觉的再现。
在现代社会中,形象通常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在公众心目中所确立的综合印象,即公众对一个社会组织的全部看法和总体评价。
警察形象则是指人民警察给予人的直观的、具体的、形象化的总看法、印象或感受,即社会公众对警察的总体评价。
它是民警价值观念、职业素质、道德修养、廉政意识、服务作风、办事效率、警容风纪的综合反映。
警察形象体现了公安机关的精神风貌,是民警内在精神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
公安机关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人民警察是公安机关联系和伸向社会公众的触角,扮演着党和政府的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
它关系到警察组织的社会凝聚力与整合功能的强弱,是当前警察公共关系的目标和核心。
二、影响警察形象塑造的要素(一)设计警察形象警察机关在面临着愈发繁多的打击违法犯罪以及保障社会安全稳定的巨大责任的同时,通过设计出一个能基本反应警察机关和民警特征的公安外在的形象,可以说是一个获取广大社会公众的配合、理解和信任,打造良性的警民协作关系,打造公安民警良好的警察形象的至关重要的方式。
通常公安民警没有真正的站在社会公共关系的立场来真正的意识到塑造警察形象的重要性,社会公关关系意识非常的淡薄,不但无法意识到公安机关在塑造社会公共关系中具有战略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而且把公安民警的社会公关意识提升到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社会管理哲学的层面更是无从谈起。
样例浅谈公安民警形象意识的培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自学考试毕业论文浅谈公安民警形象意识的培养姓名:勇智单位名称:警察学院号: 3论文字数:6223字邮政编码:130000联系:地址:市净月开发区博硕路1399号浅谈公安民警形象意识的培养摘要:在新的时期和社会转型期,公安机关不仅要考虑有形的资源因素,还要考虑和关注那些影响公安事业生存与发展,制约警务工作顺利开展的无形因素。
作为民警形象战略重要基础的民警形象意识就是这样一种无形的因素,并且正逐渐成为当今衡量警察业务能力和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良好的民警形象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服务态度和信用等的综合体现和保证,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对警察组织和警察个体的总体认可。
近几年来,也存在人民警察的形象不高、威信降低问题,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工作的满意率和信任率,人民警察形象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我对公安民警形象意识的培养浅析自己的观点,希望更好的树立良好的民警形象意识,更好的得到社会群众的认同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关键词:公安民警;形象意识;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公安民警的形象意识培养在警察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非常的重要,也是新时期必须加强和主义的方面。
在新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在不断的加快,公安机关除了考虑好自身的有限资源外,还要对一些无形的影响进行有效地考虑。
良好的民警形象意识的培养,能不断地提高公安队伍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能更好的加强他们去诶群众服务的态度和信用,也是当今公安组织和民警的总体体现。
良好的民警形象意识的培养,不仅可以让民警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更重要的是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反映,对开展公安工作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在新时期,探讨公安民警形象意识的培养就显得至关的重要,也成为了当今公安机关必须认识研究和探讨的一项重要课程。
一、公安民警形象意识的涵及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安民警形象意识在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非常的凸显,深刻的了解其涵和特征能更好的帮助我们深刻的认识公安民警形象意识的作用。
警察形象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警察形象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作为一名部队转业军人,能加入公安队伍使本人具有巨大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但在进入公安队伍之后,使我感觉到公安和部队之间有不同之处,特别是在人民警察形象建设方面,现本人就这方面问题谈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当前影响人民警形象的主要问题当前,公安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各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形象从总体上说也是好的,特别是近几年经过开展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的洗礼,结合“三基”工程建设的开展,大力开展苦练基本功活动后,广泛民警的警容警姿和工作作风有了很大的转变,人民警察形象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稳步上升。
但是,队伍中仍存在一些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1、警察作风不实。
警察的作风形象反映了警察的内在素质,直接关系到警察队伍的形象和战斗力。
作风不好,必然会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进而影响警民关系,影响群众信任。
在少数民警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作风现象,如对待群众态度生硬,警容风纪不整,生活作风不佳,工作作风飘浮,存在着形式主义等问题。
2、警察执法不公。
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司法力量,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严格执法。
警察的执法能否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是警察组织的生命线,直接影响警察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也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在当前一些地方和个别民警身上,存在着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和执法随意性的现象,有的民警自持手中有权,执法时对群众态度粗暴,特权思想严重,影响了人民警察的形象。
3、警察服务不佳。
警察组织的一大基本职能就是公共服务,警察的服务态度、服务形象直接影响着与公众的关系。
在一些民警身上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个别民警服务意识淡薄,甚至还存在“冷、硬、横”等现象,一些地方仍还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损害了公安机关在公众中的形象。
4、硬件建设滞后。
环境能约束人、改变人,形象建设不仅要注重软件建设,也要注重硬件建设。
表演警察角色分析报告
表演警察角色分析报告一、引言警察是社会的守护者,他们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安全为己任。
在戏剧、电影以及其他表演形式中,警察角色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篇报告将对表演警察角色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特点、形象塑造手法以及对观众的影响。
二、表演警察角色的特点1. 权威性警察角色通常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他们代表着法律与秩序,拥有执法权力。
在舞台或者银幕上,警察身着制服,举止庄重,言谈严肃,从而给人一种强烈的权威感。
观众会因此而产生一种仰视之情,认为警察是社会的守护神。
2. 公正与正义警察角色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公正与正义。
他们在追求犯罪分子的过程中,通常秉持着法治和公正原则。
他们会面对各种艰难困境,但通常会坚守自己内心的道义,不受个人利益的诱惑。
这种价值观的呈现使观众对警察产生尊敬和崇拜之情。
3. 勇敢与无畏警察角色是勇敢和冷静的代表。
面对危险和暴力,他们通常能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行动。
他们会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他人的安全,为社会带来安定。
这种勇敢和无畏的形象让观众产生安心和信任感。
三、表演警察角色的形象塑造手法1. 服装与配饰警察角色的形象塑造离不开服装和配饰。
通常,警察会穿着正式的制服以突出他们的威严和职业特征。
警帽、警徽、警棍等配饰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这些服装和配饰可以迅速让观众识别出警察的身份,并在视觉上加强其权威性。
2. 表情与肢体语言警察角色的表情与肢体语言往往表达出他们的冷静和坚定。
他们通常绷紧神经,面带表情严肃且冷漠,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自信和威严。
这种表演手法能够增强观众对警察角色的信任和敬畏。
3. 台词与行为警察的台词和行为也是刻画角色形象的重要手法。
他们通常会使用专业术语,如“你有权保持沉默”、“我将拘留你”等,以显示自己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同时,警察角色的行为也必须符合职业准则,如不轻易使用暴力、不滥用职权等。
这些台词和行为的塑造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警察角色的形象。
四、表演警察角色对观众的影响1. 强化法治观念通过表演警察角色,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警察法律与秩序的重要性。
论警察形象塑造途径
On Ways to Shape Police Image 作者: 武肖肖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出版物刊名: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页码: 76-78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6期
主题词: 警察形象 塑造 途径
摘要:塑造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是警察组织自身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内在要求,更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大力推进“四项建设”以及维护党的领导、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重视。
针对社会转型期警察形象受到影响的现状,应从警察组织内外两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通过增强自身能力素质、理顺警察组织体制、注重公安工作宣传、完善警察保障机制和建立社会联防机制等途径重塑警察形象。
民警的职业形象与形象塑造
民警的职业形象与形象塑造在社会秩序稳定、法治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民警的职业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民警是维护社会安全、保护人民利益的重要角色,他们的形象不仅代表着警察机关,更代表着法律的权威和国家的形象。
因此,如何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成为了每一位民警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形象的含义与重要性职业形象是指个人在职场上展现给他人的外在形象、内在素质以及职业行为的表现。
良好的职业形象是建立在个人专业知识、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基础上的,它不仅给他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更是赢取信任、建立威信的重要基石。
对于民警而言,良好的职业形象意味着优秀的警务技能、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服务态度。
民警的职业形象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公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职业发展,更关系到整个警务机关的形象和公众的评价。
二、塑造良好职业形象的方法1. 修养自身素质,提升专业能力民警应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自己在法律、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办案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同时,注重修养个人的品德和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
2. 保持良好的仪表和仪容作为执法者,民警的仪表和仪容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职业形象和形象塑造。
他们应保持整洁的仪表和良好的仪容,注意穿戴规范,不随意变换服饰和发型。
同时,他们还应在要给出示警证时将自己的证件挂在警服上,以展示自己的合法身份。
3. 保持良好的言行举止民警应时刻铭记自己职责使命,做到言行举止得体,言谈间传递出权威与公正的信息。
在处理案件或与他人交流时,要用友善和尊重的语言,以提升自身的职业形象和口碑形象。
4. 高效服务与保密意识民警需要具备高效的服务态度和能力,对待群众应亲切友好、耐心细致,满足他们的需求。
另外,保密意识也是塑造良好职业形象的重要方面,民警需自觉遵守保密规定,保护相关案件的隐私与公众信息的安全。
5. 加强与社会的互动与沟通民警应主动与社会群体进行互动与沟通,了解民众需求和反馈意见。
民警形象刻画材料
民警形象刻画材料《民警形象刻画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民警的形象无处不在。
他们在街头巡逻、办案现场指挥、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是国家的代表、人民的依靠,拥有着崇高的职业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民警形象进行全面的刻画。
一、职业特质方面民警的职业特质的刻画,主要是从他们各自的视角和表现形式入手,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忠诚、勇敢民警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安全的主力军。
在执勤过程中,他们必须保持高度的忠诚和勇敢,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指挥决策准确无误。
在危急环境下,他们还要保持冷静,随时准备进行应对和反击。
2. 严谨、细致民警的工作十分繁琐,从一件传唤案件到一次突袭抓捕,无不需要严谨和细致的工作。
民警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办案,注重细节,确保案件顺利侦破。
在处理案件时,他们还必须处理复杂的信息和矛盾的情况,找出案件关键,加强调查。
3. 品行高尚、廉洁民警的形象必须具备一定的品行高尚特质。
他们要求自己做人做事,“清正廉洁”,绝不承受贿赂、受益、接受贿赂、违反法律和社会道德。
同时,他们在生活中也必须保持高水平的道德素质和社交能力,完全保障民警队伍的斗志和力量。
4. 责任心强民警的工作十分责任重大,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感。
他们不仅要关注居民的各种安全问题,还要对公安工作做出贡献,参与社会治安评估和咨询,参与日常保障工作。
因此,在色彩社会时,民警的责任感不能依赖于自己。
二、工作环境方面民警的工作环境是他们形象刻画的重要方面。
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1. 复杂、危险民警的工作环境十分复杂,无处不危。
他们时时刻刻都处在风险、危险和复杂环境中。
在处理紧急情况时,稳定情绪和掌握技能十分重要。
民警必须时刻注意避免意外发生,保护好个人及公民安全。
2. 高压、高强度民警在工作中时刻面对的一点就是,高压和各种强度,早出晚归、不顾个人安危、长时间的工作和疲劳,考验着他们的毅力和保持力,但是民警的职业是一份责任民警必须为国家守护平安。
以法治思维滋养公安警察形象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集中,警察是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共安全,预防打击犯罪的重要力量。
在全新的社会形势与治安形势下,警察执法引发的舆论争论也屡见不鲜。
警察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当下显得尤为迫切。
警察权力的扩张与限制(一)风险社会对警察权的扩张需求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把现代社会归纳为风险社会。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风险与日俱增,如安全生产事故、飞机失事、群体中毒事件、群体踩踏事件、汽车相撞、火车出轨、环境污染等林林总总的现象,令人心惊。
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风险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社会性风险与个人性风险,社会性风险主要是指整个社会面临的风险,诸如SARS、毒品泛滥、艾滋病扩散、恐怖活动、社会性冲突等问题。
随着社会利益不断多元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性剥夺显化,集体行动非理性的社会冲突发生的可能性日益提高,整个社会面临的社会性冲突风险日益现实化且呈不断升级的趋势。
个人性风险主要是指某些社会个体可能遇到的生活风险,这类风险与个人的生活经历、生活状态相关而呈现出个体特质的风险特征。
诸如矿难事故、交通事故、飞机失事等,主要是从事相关行业或某种生活状态下个体可能面临的风险。
防控风险,构建和谐社会,警察的干预往往成为优先选择。
社会某些领域产生了对警察权力设置的需要,警察权力扩张成为一种现实需要。
但是警察权力扩张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让警察机关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个体的权利和自由,使社会个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权益。
(二)法治社会对警察权的限制需求有人说,法治不是最好的治理方式,却是最理想的社会治理方式。
警察在行使警察权时,法治思维就应当成为最重要的思维方式,而权利义务就是法治思维的最基本要素。
法治社会在处理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时,试图保持平衡,使国家安全、社会秩序与人权之间的界限得到合理划分并良性运作。
这就要求警察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能无限制地扩张,突破其良好运作所需的界限。
基层民警的专业形象塑造与维护方法
基层民警的专业形象塑造与维护方法在社会治安不断恶化的背景下,基层民警的形象塑造与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他们作为警察队伍中的第一道防线,直接接触和服务于社会大众。
本文将探讨基层民警的专业形象塑造与维护方法,旨在提升基层民警的素质和形象,以更好地履行维护社会治安的使命。
一、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与践行作为基层民警,职业道德的培养与践行是塑造形象的基础。
首先,警察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保持职业操守,忠诚履行工作职责。
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注重自身的教育和提升,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最后,要以身作则,严守纪律规定,做到廉洁奉公,杜绝违纪违法行为,树立道德榜样。
二、加强警容警纪的规范警容警纪是基层民警形象的外在展示和体现。
在这方面,基层民警应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穿着整洁、庄重,严禁衣着不整、不搭配等不良形象的展示。
同时,基层民警在言行举止上也应该规范得体,言谈举止得体、文明,做到礼貌待人、以身作则。
三、加强沟通与协作能力的培养基层民警作为与社会各界联系最紧密的一群人,沟通与协作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关键的。
沟通是实施警务工作的基础,基层民警应主动与群众沟通,倾听民声,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
协作能力是指基层民警与同事之间的协作配合,要通过培养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工作目标,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与理解政策法规是基层民警开展工作的指导,也是维护形象的法律依据和约束。
基层民警应当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与理解,及时更新自己的法律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严格依法办事,维护社会秩序。
五、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调适基层民警工作特殊性决定了他们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从心理上调整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应对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同时,也要关注同事的心理健康,互相支持鼓励,共同应对工作中的各种心理困境。
六、加强公众形象的宣传与营造基层民警的形象不仅体现在自身的工作中,还需要通过宣传与营造来弘扬和传播。
警察角色分析1
警察角色分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摘要:警察是一种社会角色。
对警察角色的认知应当遵循角色的规律,发挥角色的作用。
警察角色管理的核心就在于准确定位、消除偏差。
在我国社会主义逐步发展、当今社会逐步迈向小康的过程中,警察与社会群体的互动关系将不断增强,因此,我认为警察不仅要扮演执行与捍卫法律者,人民受托者等一般公共管理者的角色,更要扮演社会正义化身,服务者的角色。
要扮演好这些角色就要提升沟通,诊断,协调等技能。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关键词:警察;角色;技能;环境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目录1 引言 (1)2 人民警察的角色定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2.1普通公共管理者的角色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2.2特殊角色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2.3 社会大众对警察角色的期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 人民警察的技能要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3.1技术性技能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3.2人际关系技能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3.3诊断技能3.4沟通技能4 成功扮演警察角色的建议4.1要求警察角色定位清晰和合理4.2要求警察角色定位清晰和合理4.3提高人民警察素质,增强处理角色冲突的能力4.4建立合理的人民警察考核机制,发挥正导向作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 结论 (7)致谢 (8)参考文献 (9)附录 (10)1 引言在汉语词典中,角色是这样定义的:1.戏剧或电影、电视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
社会学对角色的定义是“与社会地位相一致的社会限度的特征和期望的集合体”。
在这里,我要论述的就是警察在社会中所扮演的种种角色。
公安机关是公共管理中集执行与服务于一体的特殊组织。
如何能有效地执行好国家法律,法规,又迅速回应民众需要,提高公安满意度,是公安机关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而对民警角色的定位和技能的认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也是关键所在。
民警角色转型方案
民警角色转型方案在新时期的社会中,社会治安问题越来越突出,对民警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警察工作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社会治安工作需求。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民警们需要进行角色转型,将传统职业观念转变为适应现代职业要求,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介绍民警角色转型的方案。
1. 学习新知识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社会治安工作,民警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学习新知识可以提升民警的专业水平,增强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
民警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自学、交流等途径来学习新知识。
政府和公安机关可以加大对民警的培训力度,为民警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让民警不断学习新知识,保持专业素养,适应新时代的社会治安工作需求。
2. 加强技能训练技能训练是提升民警水平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对民警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民警拥有更多的技能,比如说反恐、防暴等。
民警可以参加专业培训,学习相关技能,增强自身的应对能力。
同时,民警还可以通过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积累和交流互动来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
3. 增强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民警角色转型的必备要素。
现代社会对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民警拥有更多的人文素质和社会素质,比如说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
民警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4. 建立良好形象民警作为社会的守护者,必须始终保持良好的形象。
民警应该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
同时,民警还要注意言行举止,做到言行一致,举止得体。
民警还要注意服装穿着,做到整洁干净,外表整齐,力求给人留下好的印象,树立良好形象。
5. 强化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民警角色转型的重要内容。
民警应该加强同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民警队伍的建设也要注重对民警个人的关照,提高民警的工作和生活待遇,增强民警的工作意愿。
总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警角色转型已经成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警察形象
浅谈如何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警察形象就是指人民对警察的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
其内涵包括: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精通业务、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仪容整洁、精神饱满;执法文明、服务热情、勇于吃苦、乐于奉献等内容。
近几年来,公安部采取一系列措施:“五条禁令”、“大练兵”、“三基工程”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活动,大力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广大公安民警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新要求,作为人民警察应当视形象如生命,高度自觉地固根、强本、计小节,努力树立和维护好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一、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保障政治合格。
公安队伍是党领导下的有着严格政治纪律的武装集团,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原则,是公安队伍的根,必须固牢。
强化政治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公安民警必须掌握正确的理论武装。
不断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坚定政治信念,保持应有的政治判断力,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看清西方敌对势力宣传的政治多元化和军队警察“非党化”、“非政治化”及国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加紧内外勾结、内外呼应,在“合法”外衣下进行的渗透、颠覆、欺骗群众的险恶用心。
自觉遵守政治纪律,不信谣、不传谣,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在政治考验面前能够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强化法治观念,坚定服务意识。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作为执法者的公安民警必须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自觉地学法、用法、守法、依法办事,绝不能以执法者自居甚至凌驾于法律之上。
要树立服务意识,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自觉贯彻执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强化公仆意识,责任意识。
自觉爱岗敬业,视岗位为履行使命的平台,处处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共创社会的长治久安。
强化价值观念,坚定奉献意识。
公安民警在执法工作中经常遇到“利”的诱惑,情与法的冲撞,这就要求民警必须不断加强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
对社会转型时期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对社会转型时期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在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嬗变中,作为运行其中的实践者——人的自我意识被唤醒,这是社会的进步,同时也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
如何应对转型时期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是警界当前应着力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广大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民警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我个人认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若干新情况、新问题有其历史必然性,它既昭示传统的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已日益显现其历史的局限,又催生着新的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机制和方式方法的出炉。
处于转型背景下的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必将要更多地关注其工作对象——警察的合理个体需求的满足和疏导。
一、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应以人为本(一)传统的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缺失在我国,公安机关最初是军队的派生,这种派生关系决定了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师承,传统的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和方式方法基本上是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翻版。
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在服从、服务于战争的需要中成型的,战争的残酷性要求从事战争的人在特定的阶段必须忽视甚至牺牲个体的需要和存在,英雄主义、讲求奉献和为理想而献身自然成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弘扬的主题。
客观地说,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过于强调人作为社会人——军人应承担的责任,而较为忽视人作为自然人对物质层面合理需求的满足以及人对自由、平等、正义等精神需求本能的渴望和呼唤。
这是由战争的非人性以及特定的历史环境决定的。
诚然,军队和公安机关都是国家的主要专政工具之一,但二者的具体职责分工还是有着较大区别;另外,相对于军人而言,警察处于一个更为开放的动态世俗环境中,他们更直接、多方面、多层次地承载着各种责任,这些决定了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在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和方式方法师承的基础上,必须进行具有警察职业自身特色的调整。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这种必要的调整尚处于艰难的跋涉中。
计划经济时代,高度的人身依附,使人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是作为社会人而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民警的个体需求的张扬,缺乏应有的外界刺激,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人为本缺失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因而得以潜藏。
论改革开放后警察形象的重塑
论改革开放后警察形象的重塑[摘要]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的警民关系处于转型期,民警的有些工作理念和方法没能跟上时代的要求,导致警察的形象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有所下滑。
为此,我们必须从扮演好人民警察角色,重新调整警察职能,营造良好的沟通和宣传环境等方面重新塑造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警察;形象;重塑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警民关系一直处于转型期,对于这种转型,警察队伍中的一些同志还缺少应有的自觉。
他们看不到群众的民主意识、维权意识、监督意识已经空前增强,反而却认为是现在的群众“不听话”、“不好管”、“爱挑刺儿”;他们看不到群众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反而却认为现在的群众“口味高”、“难侍候”,甚至认为“现在的群众不如以前的好了”。
这些观念和想法一旦在日常工作和执法过程中显现出来,就将极大地破坏人民警察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声誉。
一、人民警察在群众中的形象现在警察形象在百姓心目中大不如前,有时甚至被称为“披着警服的土匪”、“合法的流氓”。
之所以这样,首先是由于警察队伍里的一些大蛀虫如公安部原部长助理郑少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重庆市公安局原副局长文强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收受巨额贿赂等等。
像郑少东、文强等高职位的警务人员犯罪对人民警察形象是致命的打击,使警察的公众形象受到极大地损害。
作为一个公众形象,警察应该是维护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守护神,是公平与正义的化身。
而少数的高级警务人员徇私枉法、贪污受贿,为群众所深恶痛绝,严重地损害了人民警察的整体形象。
其次,近年来一系列涉及警务人员的事件将警察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而让人失望的是有关部门在处理这些事件时遮遮掩掩,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公平公正,给出的理由往往让人难以信服。
象一系列看守所、派出所等场所出现的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如“喝开水死”、“做恶梦死”、“躲猫猫死”、“上厕所死”、“洗脸死”等等,给出的理由都让群众感到荒诞不经,难以置信,再加上事后查明所给出的理由纯属虚构,只是为了掩盖少数公安民警自身的罪责,造成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极大地不信任,使警察的公信力受到严重威胁。
影响民警形象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探析
影响民警形象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探析近年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顺应时势之所需、民心之所向,着力加强了公安队伍规范化建设,民警形象明显提升。
但影响民警形象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有些地方还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声誉和公安事业的进步。
为此,笔者试就影响民警形象的问题、原因及对策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以供参考。
一、影响民警形象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影响民警形象的主要问题有:警容不整、举止粗俗、稀拉散漫、作风浮躁;文化素质偏低、业务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形势要求;违宗旨、忘本色、耍特权、抖威风,动辄以管人者自居;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利益驱动执法、随意执法、贪赃枉法。
二、影响警察形象的主要原因(一)内部原因1、执法保障机制的原因。
首先是经费保障问题。
当前,公安机关普遍存在“皇粮吃紧”的情况,为了保持工作正常运转,各地公安机关特别是县级以下公安机关只能在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的允许下通过罚没返还等非财政渠道搞“创收”,从而引发利益驱动执法,为钱办案、办案为钱,由此易导致对违法犯罪降格处理,以罚代刑,以罚代教,热衷于办理赌博、嫖娼等“油水案”,而对于“棘手案”则往往推诿拖拉甚至束之高阁,以致成为陈年积案,让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其次是权益保障问题。
目前,民警的执法权益保障还是很难真正落实到位,很多地方都没有设立相应的专门机构,即便有大多也是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对失实投诉和诬告民警者很少追究责任,对妨碍民警执行职务甚至辱骂、殴打民警者处罚也不得力,所以易导致民警在工作中持“明哲保身”的心态,放不开手脚,瞻前顾后,无形中助长违法犯罪的嚣张气焰,而警察威信和形象自然也就随之大打折扣。
再次是警力保障问题。
由于较多地方没有真正做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基层实战力量相对日益复杂的治安形势而言显得非常薄弱,以致许多基层实战单位不得不雇佣联防队员参与执法工作,这样不仅由于其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而损害法律的严肃性,而且由于其各方面素质难以符合要求而损害民警的形象。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总结报告模板
关于警察形象建设的思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人民警察形象代表着国家、政府,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对维护党的领导,维护政治稳定,维护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警察形象建设,就必须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方针,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可亲、可爱、可敬的警察形象,沟通警民感情,改善警民关系,最终形成警民共治的良好局面。
一、警察形象的含义及影响警察形象的原因何为警察形象?形象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在公众心目中所确立的综合印象,即公众对一个社会组织的全部看法和总体评价。
而警察形象则是指人民警察给予人的直观的、具体的、形象化的总看法、印象或感受,即社会公众对警察的总体评价。
它是民警价值观念、职业素质、道德修养、廉政意识、服务作风、办事效率、警容风纪的综合反映。
警察形象体现了公安机关的精神风貌,是民警内在精神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包括仪表形象、纪律形象、业务形象、服务形象和知识形象等。
近年来,公安机关一直在转变管理理念,强调树立新型的、更富人情味、值得信赖的警察公众形象,在加强队伍建设、改变警察形象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如执行“五条禁令”、开展“三项教育”、推出警察卡通形象、警察形象大使等一系列活动,使警察的总体形象有了明显地变化,服务热情、工作规范、执法文明等形象,在人民群众中得到树立。
但是,公众眼中的警察形象还是不尽人意,有的甚至不堪入目。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来自公安机关内部的原因。
1、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第一,由于人事管理上进口不严,出口不畅,导致少数素质低下的民警进入公安队伍,影响了队伍整体形象;第二,少数民警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动摇,反映到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等方面,出现了许多社会群众不满意的行业不正之风,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民警身上,但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影响极坏,严重败坏了警察整体形象,破坏了警民关系。
民警形象刻画材料
民警形象刻画材料民警是保护人民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和代表。
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他们一直是顶梁柱的存在。
他们所代表的是人民利益,所以他们的形象至关重要。
在社会上,民警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对警察工作的认识和评价。
下面我们来看看民警形象的刻画。
一、体能素质出色民警必须具备过硬的体能素质,为自己的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在工作中随时可能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和意外,民警需要强健的身体来应对。
比如,当他们面对危险的时候,速度和力量决定了他们能否迅速地逃脱或制服罪犯。
此外,民警必须学会各种专业技能,如拳击、柔道、截拳道等,以使他们在执行任务时更加得心应手。
二、职业技能高超民警在工作岗位上需要学习并运用相关的法律、政策和技术知识。
在公开场合例如案件发布会,民警需对现场媒体和市民详细解释案件的状况,把复杂的法律条例和相关事实权威解释给大众,对于高素质,顶尖技能是他们必不可少的,因为这能方便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处理矛盾。
三、正直坦荡,作风纯洁民警需要在生活中保持正直、坦荡的作风,没有任何不良习惯。
他们应该秉持着公正、勇敢、无私、执着的信念,在公安工作中保持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作风纯洁的民警可以保障市民的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树立起警察高质量的专业形象。
四、关心群众,工作认真负责民警的工作对象是全社会,为了维护社会治安,他们要面对多个层面的工作任务。
他们总是以身作则,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在岗位上一丝不苟、雷厉风行。
同时,他们注重与社区民众联系,与市民沟通,接受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民众提供良好的服务。
这样,他们能够建立良好的群众关系,赢得民众的信任和尊敬。
五、风雨无阻,顽强奋斗无论是风雨无阻,还是刮山崖上的朝阳,民警都是英勇无畏、无所畏惧的勇士。
他们每次看到乱世疾风,处处流着汗水的身影,即使工作再辛苦再残酷,甚至疲惫不堪也不会撑破衣袖,坚守岗位。
他们会用自己实际的行动为社会治安事业无私奉献,体现出警察人的最好一面。
浅析警察形象危机的成因及对策
Legal Syst em A nd Soci et y ■—哑圈瞳i鍪i竺业墅!f叁整尘查垒垒浅衍髻察彩象危机的威固殷力,象赵黎提要有关警察的负面报道经常见诸媒体,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警察在社会公众中的整体形象。
如何应对警察形象危机的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领导面前的一个全新而紧迫的课题。
本文分析了警察形象危机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应对形象危机的公关过程和相应策略。
关键词警察形象危机舆论引导效应新闻媒体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l O—174-Ol近年来,媒体上不断爆出有关警察的各种负面新闻,如“贵州安顺派出所长枪杀村民”、“武汉警察殴打厅宫妻子”等新闻事件,都在社会上引发了严重的警察形象危机,给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带来了极大损害。
如何解析警察形象危机的成因,并有钊‘对性地予以积极的应对,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领导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警察形象危机的概念所谓警察形象危机,是指因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负面报道造成的公众对警察形象的认知危机。
这种认知危机是因为媒体的舆论引导效应造成的,所以可被视为是一种具有事实性的危机。
,二、警察形象危机的形成原因笔者认为,当前警察形象危机的多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组织领导轻视媒体由于利I干f|,原因,一些公安机关的领导长期轻视媒体,对借助媒体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重要性认识4:足,同时缺乏应对新闻媒体的基本常识和经验,不会利用新闻舆论来争取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缺乏应对警察形象危_I j『L f l,'J有效机制神1措施,一旦被媒体进行负而报道,便立刻陷入无计可施的尴尬境地。
(二)警察行为缺乏规范行政执法足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
如果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的行为不够规范适当,山现了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甚至知法犯法的情况,便可能会引发警民问的摩擦和冲突,甚至出现暴力抗法或袭警等严重后果。
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个别民警身上,可是一旦被新闻媒体予以』’‘泛报道,却极容易误导会公众形成“警察堆儿里没好人”的、认知判断,从而引发猛烈的舆论风暴和恶劣的社会影响。
和谐社会构建中警察执法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构建中警察执法问题研究【摘要】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警察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主政者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社会有序运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
面对时代主题的转换,警察在这个时期扮演着何种角色?这是一个深值得探讨问题。
本文从目前警察执法的困境为出发点,通过警察执法成本分析,警察执法管理分析以及警察执法监督分析,认识和把握目前警察执法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和谐社会;警察执法;警察权历经30 年的改革开放,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在改革中得到长足完善。
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个人的差别明显,社会分层日趋明显,不同的利益集团开始崭露头角。
不同社会利益集团间可能因利益差别并且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协调而引发矛盾冲突。
在和谐社会构建中,伴随着大量的不稳定因素,警察机关是社会秩序的重要维护力量之一,是处在第一线的公共机构,通过警务行为,调和社会矛盾,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这一公共服务产品,增强社会的和谐度,以维护和谐社会的稳定大环境。
1 警察执法的困境警察执法是指警察作为执法主体依照相关的法律将执法权力直接作用于行政相对人而采取的各种强制性的执法处理行为的总称。
在所有的行政执法领域中,警察执法领域是政府代表的公权力和公民代表的私权利接触最为频繁、社会矛盾最容易激化的领域。
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和谐的关键在于警察执法为代表的的行政和谐。
然而影响其和谐的关键因素除了规则本身以外,就是警察执法权力的表达形态或实现形式——警察执法方式。
警察执法方式服务于警察执法的目的,直接影响着行政执法目的的实现程度和最终效果。
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在重新认识行政执法。
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关系的基础上,规范行政执法权的行使,创新行政执法方式。
但是,种种因素制约着警察执法方式的和谐,不仅会降低行政效率、助长行政腐败,更为严重的是会增大国家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
1.1 警察执法的安全性降低导致警察执法的成本加大当前,诸如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健康持续发展的群体性事件、恐怖暴力事件和人质事件等公共危机事件,以及那些突然发生的、可能严重影响警察队伍形象的危机事件等等,都可能对公安机关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转型期塑造警察形象的要素分析【摘要】人民警察的形象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代表着公安机关乃至整个政府工作机关的形象。
因此,建立良好的警察形象意义重大。
良好的警察形象是警察权威和合法性的主要来源,是社会治安秩序稳定的保证之一,是各级公安机关推行政策并产生效果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警察形象;形象塑造;要素分析
一、形象及警察形象的内涵
在《辞海》中,形象就是表面的“形状容貌”,或者文学作品中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涵的画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形象就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某种事物的整体印象,简言之是知觉,即各种感觉的再现。
在现代社会中,形象通常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在公众心目中所确立的综合印象,即公众对一个社会组织的全部看法和总体评价。
警察形象则是指人民警察给予人的直观的、具体的、形象化的总看法、印象或感受,即社会公众对警察的总体评价。
它是民警价值观念、职业素质、道德修养、廉政意识、服务作风、办事效率、警容风纪的综合反映。
警察形象体现了公安机关的精神风貌,是民警内在精神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
公安机关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人民警察是公安机关联系和伸向社会公众的触角,扮演着党和政府的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
它关系到警察组
织的社会凝聚力与整合功能的强弱,是当前警察公共关系的目标和核心。
二、影响警察形象塑造的要素
(一)设计警察形象
警察机关在面临着愈发繁多的打击违法犯罪以及保障社会安全稳定的巨大责任的同时,通过设计出一个能基本反应警察机关和民警特征的公安外在的形象,可以说是一个获取广大社会公众的配合、理解和信任,打造良性的警民协作关系,打造公安民警良好的警察形象的至关重要的方式。
通常公安民警没有真正的站在社会公共关系的立场来真正的意识到塑造警察形象的重要性,社会公关关系意识非常的淡薄,不但无法意识到公安机关在塑造社会公共关系中具有战略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而且把公安民警的社会公关意识提升到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社会管理哲学的层面更是无从谈起。
公安机关必须大力的整合公安民警的队伍,打造良好的社会公关资源,理性的设计和塑造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一旦发生危机能够快速的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及时纠正公安民警在社会公众中留下的不好的印象,从而让公众重新获得对人民警察的认知,这样来更好的塑造警察的公众形象。
(二)规范警务行动
目前在我国社会发展处于一个剧烈的转型时期,加上我国的警务规章制度逐渐和国际相接轨,公安机关的警务执法活动也逐渐对警察的外在形象日益发挥着影响和作用。
首先作为公安机关的使命
和职责是从具有武装斗争的国家阶级斗争工具逐渐向服务社会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生转变,就是说采取科学、民主、严格执法来调整我国人民的内部矛盾,确保社会主义稳定、维护人民基本利益。
公安民警在严格执法、依法维护社会安全、服务社会稳定的大局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被提到社会风口浪尖上的位置,基层的派出所工作中心也发生转变。
其次是是警务活动性质的变化,以前公安机关的工作往往带有国家强制性,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职能完全是是一种自觉的体现,没有法律法规的支撑。
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重点突出了公安机关执法的行政职能的法律特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程序规定》、《110接处警规范》、《行政许可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的制订和实施,为公安民警的行政执法行提供了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
再次,由于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活动大多数是调节我国人民群众的一些内部矛盾,公安机关严格依法行使行政执法职能,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而且是解决人民群众一些内部矛盾的行之有效的方式。
最后是警务执法行为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对公安机关工作的成绩以及办案民警业绩的考核标准是根据以往的发案率及破案率,如今已经慢慢向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标准发生转变。
(三)拓展警务职能
随着我国与国际的接轨以及国内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安民警所担当的社会角色也向多元化拓展,主要职能为:维护社会的公共秩
序;严格依法执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服务。
加上公安民警这个群体面临的社会公共关系呈现复杂化的趋势,不利于公安机关塑造良好的形象。
目前在公安民警进行行政执法行为中,处置不够公平、办事不文明,效率低下甚至知法犯法等办案情况普遍存在。
把服务社会群众工作当作是职能之外的事对待,部分的公安民警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以及不少的民警工作中协调群众的能力不足,不能够很好的调节、协调各种复杂的社会公共关系及不同的社会利益。
(四)严肃警风警纪
目前我国公安民警的警风警纪总体情况还是非常不错的,大多数的公安民警能够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当作开展学习与警务活动的指导思想,严格执行公安部出台的“三项教育”和“五条禁令”、大力的开展三十余条便民利民的措施。
在目前警务工作量繁多、执法行为困难、社会支持力不足、活动经费匮乏、侦破案件和打击犯罪活动难度增大、严重低于社会群众期望值的情形之下,公安民警仍然保持积极的工作姿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斗志,坚决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学习、特别能战斗”的优良的警风,为保卫国家安全稳定和保障社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塑造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光辉形象。
然而,我们也应要清醒的认识到,在部分公安民警中依然发生着背离公安职能的现象,权力寻租的空间依然很大。
极少数公安民警对待群众的时工作态度冷漠,蛮横,没有热情,道德修养低下、工作作风懒散,严重伤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感
情,玷污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良好形象。
良好的警察形象是警察权威和合法性的主要来源,是社会治安秩序稳定的保证之一,是各级公安机关推行政策并产生效果的关键因素。
人民警察的形象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代表着公安机关乃至整个政府工作机关的形象。
因此,建立良好的警察形象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