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脑出血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合集下载

2024版《脑出血》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脑出血》PPT课件完整版

01
02
03
04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 血液循环
抬高下肢,穿弹力袜等物理措 施促进静脉回流
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如低分子肝素等
密切观察下肢肿胀、疼痛情况, 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06
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建议
康复评估方法介绍
神经功能评估
包括肌力、肌张力、感觉、反射 等,以了解患者神经受损程度。
诊断依据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灶, 边界清楚等。同时,还需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判 断。
02
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
血管破裂原因及过程
01
02
03
04
高血压动脉硬化
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小动脉壁 损伤,形成微动脉瘤,血压急 剧升高时破裂出血。
《脑出血》PPT课件完整版

CONTENCT

• 脑出血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 • 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 • 影像学检查在脑出血诊断中应用 • 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建议
01
脑出血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
脑出血定义及分类
定义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 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
疾病。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颅内压增高处理方法
控制液体入量,维持水 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电解质平衡 如甘露醇、速尿等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 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床头抬高30度,保持头 部舒适位置
癫痫发作时紧急处理措施
01
02
03

2021年脑出血的诊疗指南

2021年脑出血的诊疗指南

2021年脑出血的诊疗指南【原创版】目录一、脑出血的概述二、脑出血的诊断与评估1.病史与体征2.影像学检查3.实验室检查4.疾病诊断及病因分型三、脑出血的治疗1.内科治疗2.外科治疗四、脑出血的预防与康复1.预防措施2.康复治疗正文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为了提高脑出血的诊疗水平,我国于 2021 年发布了《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

本文将从脑出血的诊断与评估、治疗、预防与康复等方面进行概述。

一、脑出血的概述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非创伤性脑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在脑实质内聚集。

根据 2018 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数据,40 岁及以上人群的脑卒中标化患病率由 2012 年的 1.89%上升至 2018 年的 2.32%。

脑出血在脑卒中各亚型中的发病率仅次于缺血性脑卒中,位居第二。

脑出血发病凶险,发病 30 天的病死率高达 35%~52%,仅有约 20% 的患者在 6 个月后能够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二、脑出血的诊断与评估1.病史与体征:诊断脑出血首先要详细询问患者或目击者脑卒中发生的时间、症状、当时患者所处的环境等,同时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体征。

2.影像学检查:头颅 CT 和头颅 MRI 是诊断脑出血的主要方法,可以清楚地显示脑出血的部位、大小等。

3.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和手术风险。

4.疾病诊断及病因分型: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明确脑出血的诊断,并进行病因分型,如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动静脉畸形所致脑出血等。

三、脑出血的治疗1.内科治疗:主要包括控制高血压、降低颅内压、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对于脑出血量较小、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内科治疗。

2.外科治疗:对于脑出血量较大、症状较重的患者,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如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引流术等,以减轻颅内压,挽救患者的生命。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完整版)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完整版)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完整版)般的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肢体运动和感觉、语言和视力等方面。

同时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如采用Glasgow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工具等。

推荐意见:对疑似脑出血患者,应全面收集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I级推荐,C级证据)。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脑出血诊断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MRI、脑血管造影等。

头颅CT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快速诊断脑出血并评估出血范围、体积和病变类型等。

推荐意见:对疑似脑出血患者,应尽快进行头颅CT检查以诊断脑出血(I级推荐,A级证据)。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指标、血糖、电解质等。

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可评估出血倾向和凝血状态,生化指标和电解质检查可评估肝肾功能和水电解质平衡。

推荐意见:对疑似脑出血患者,应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指标、血糖、电解质等实验室检查(I级推荐,C级证据)。

疾病诊断及病因分型脑出血的疾病诊断和病因分型是指根据病史、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评估结果,确定脑出血的病因和病理类型。

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畸形、血液病、药物滥用等。

推荐意见:对脑出血患者应进行疾病诊断和病因分型,以指导后续治疗和预后评估(I级推荐,C级证据)。

治疗脑出血的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和恢复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出血、降低颅内压、维持脑灌注和预防并发症等。

恢复期治疗的目的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预防再发。

急性期治疗1•一般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加强监护、维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高血压和降低颅内压等。

对于颅内压明显升高的患者,可采用脑室内或硬膜外引流等手段降低颅内压。

脑出血诊断、治疗及手术指针

脑出血诊断、治疗及手术指针

诊断
脑出血诊断主要依据:
1.大多数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较长期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 2.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等症状。 3.发病快,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颅内压增 高的症状。 4.查体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5.脑CT扫描检查可见脑内血肿呈高密度区域,对直径>1.5cm 的血肿均可精确地示,可确定出血的部位,血肿大小,是否 破入脑室,有无脑水肿和脑疝形成,确诊以脑CT扫描见到 出血病灶为准,CT对脑出血几乎100%诊断。 6.腰穿可见血性脑脊液,目前已很少根据脑脊液诊断脑出血。
治疗
8.康复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 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尽早进行康复治 疗。早期分阶段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 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益。
脑出血外科手术指针




脑出血对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目前尚无一致意见。 1、基底节出血,中等量出血(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 ≥15ml)可根据病情、出血部位和医疗条件,在合适时机选 择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及时清除血种。 大量出血或脑疝形成者,多需外科行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 以挽救生命。 2、小脑出血,易形成脑疝,出血量≥10ml,或直径≥3cm, 或合并脑积水,应尽快手术治疗。 3、脑叶出血,高龄患者常为淀粉样血管病出血,除血肿较 大危及生命或由血管畸形引起需外科治疗外,多行内科保守 治疗。 4、脑室出血,轻型的部分脑室出血可行内科保守治疗;重 症全脑室出血(脑室铸形),需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放液治 疗。
治疗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 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 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 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6.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 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 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 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积极控制脑水 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7. 病情危重致颅内压过高出现脑疝,内科保守治疗 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中国脑出血治疗指南(2023完整版)

中国脑出血治疗指南(2023完整版)

中国脑出血治疗指南(2023完整版)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中国脑出血治疗指南的完整版。

脑出
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疾病,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诊断
脑出血的诊断应基于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常用
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扫描和MRI。

治疗原则
1. 快速识别脑出血患者并尽早治疗,以减少脑损伤的程度。

2. 在治疗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病因和病情严
重程度。

3.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状态。

急性期治疗
1. 支持性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稳定、氧气供
应等。

2. 降低颅内压:通过使用渗透性药物、高渗脑室引流等方法降
低颅内压力。

3. 控制出血点: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病例,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恢复期治疗
1. 康复治疗:通过物理疗法、语言疗法、职业疗法等方法帮助
患者恢复功能。

2. 注意并发症:及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例如脑血管痉挛、脑
水肿等。

随访
脑出血患者应定期复查,包括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神经功能
恢复情况等。

随访过程中注意病情的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
本指南提供了2023年中国脑出血治疗的详细指导,包括诊断、急性期治疗、恢复期治疗和随访等方面内容。

正确的治疗方法能够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出血量较大时,除局灶症状(偏瘫、凝视、 失语)外,常有高颅压症状(头痛、呕吐、 昏迷、血压增高等)。
常见临床类型及特点:
(一)基底节区出血
基底节区(壳核、丘脑)出血常累及内囊 后肢,传统称“内囊出血”。
壳核出血=内囊外侧型出血; 丘脑出血=内囊内侧型出血。 以内囊损害的 “三偏体征”为突出表现. 三偏征: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 (偏麻)和同向偏盲。
壳核出血(60%)常侵入内囊和破人侧脑 室,使血液充满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
丘脑出血(10%)常破人第三脑室或侧脑 室,向外可损伤内囊;
脑叶、脑干和小脑出血(各10%)则可直接 破入到蛛网膜下腔或第四脑室。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好发动脉为:豆纹动脉 (42%)、脑桥支(16%)、小脑上动脉分支 (12%)、颞顶枕白质穿支(10%)
桥脑的基底部受损:(闭锁综合征)
表现眼球水平运动障碍,双侧面瘫,舌 瘫、构音、吞咽运动障碍、四肢瘫, 病理征阳性。大脑半球和脑干被盖部 网状激活系统无损,意识清楚。可有 高热、大汗、应激性溃疡、心肌缺血 等。
重型:出血>5ml
①意识障碍重。
②四肢瘫、少数可出现去脑强直。
③眼球浮动,瞳孔针尖样缩小。
甘油果糖250ml-500ml,1-2次 /d。 *20%或25%人血清白蛋白50-100ml静脉滴注,1 -2次/d,可提高胶体渗透压,脱水作用持续时间 较长,又可避免低血压。
急性期治疗
损害,眼位异常,伴对侧或双侧锥 体束征。 * 大量出血→深昏迷、双侧瞳孔散 大,立即死亡。
(5)脑干出血(二)
2.桥脑出血:(基底动脉脑桥支破裂) 占10%,是脑干出血的好发部位。表现突然
头痛、呕吐、眩晕、复视、侧视麻痹、交 叉性瘫痪、四肢瘫痪。 1.轻型 :出血<5ml ①意识清。 ②病变位于腹外侧时,表现病灶侧外展神 经麻痹及周围性面瘫,对侧 肢体瘫和偏身 感觉障碍。

脑出血治疗指南(二)2024

脑出血治疗指南(二)2024

脑出血治疗指南(二)引言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严重的后果和高死亡率。

针对脑出血的治疗非常关键,早期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本文将继续探讨脑出血的治疗指南,并总结了最新的研究和指南建议。

我们将从以下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正文一、急性期治疗1. 早期诊断:通过神经影像学技术,如CT或MRI,迅速诊断脑出血,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降低颅内压力:通过脱水治疗、保持头部正位、控制高血压等手段降低颅内压力,减少额外的损伤。

3. 减少脑损伤:采用良好的血压控制、降低体温、保持血氧饱和度等措施,减少脑损伤的范围和程度。

4. 神经保护治疗:通过给予适当的脑保护药物、脑细胞活性剂等治疗手段,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

5. 治疗并发症:在急性期治疗中,应积极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肺炎等并发症。

二、手术治疗1. 开颅手术:适用于一些合并血肿或造成严重脑组织压迫的脑出血患者,通过手术清除血肿,减轻脑组织的压力。

2. 血管介入治疗:通过介入手术,修复或阻塞导致脑出血的血管,减少出血的范围和程度。

3. 颅内压监测:通过植入颅内压监测装置,实时监测患者的颅内压力,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脑细胞保护:应用脑细胞保护药物或技术,促进受损脑细胞的恢复和再生。

5. 手术并发症管理:对于手术治疗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出血等,应及时诊断和处理。

三、药物治疗1. 血压控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理想范围内。

2. 抗凝治疗:对于有明确的血栓形成风险因素的脑出血患者,可以考虑合适的抗凝治疗。

3. 治疗引起脑出血的原因:对于脑出血的病因明确的患者,可针对原发病治疗,如动脉瘤栓塞术或血管畸形切除术等。

4. 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无抗凝适应症的脑出血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5. 镇痛和抗惊厥治疗:根据患者的疼痛和惊厥症状,选用适当的镇痛和抗惊厥药物进行治疗。

脑出血诊断及治疗_图文

脑出血诊断及治疗_图文
脑实质出血的位置,脑室出血的分布及出 血总体积是预测原发性脑出血和脑室出血预 后的因素。
并发症
脑水肿 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可发生脑水肿,并一直持续到
14 天
血块回缩使血肿挛缩导致早期血清析出。凝血 酶和几种血清蛋白参及出血边缘带的炎症反应。在 出血部位血小板被激活并释放各种因子,如血管内 皮生长因子,及凝血酶相互作用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进一步加重水肿。
并发症治疗指南
2、以下情况推荐立即降血压治疗:脑出血、心脏功 能衰竭、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肾功 能衰竭,但是应慎重。
血压治疗的推荐用药:静脉注射拉贝洛尔或乌拉 地尔,静脉注射硝普钠或硝酸甘油,和卡托普利 ,避免口服硝苯地平和血压骤然降低。
并发症治疗指南
3、不推荐常规降压治疗。当血压高于以下水平, 并经过反复测量得到确定时给予降压治疗:
患者有有高血压病史或者有慢性高血压征象(心电 图、视网膜):收缩压>180 和(或舒张压) >105 。如果治疗,目标血压为170/100 (或为 125 )
患者无高血压病史:收缩压>160 和(或)舒张压>95 。经过治疗后,目标血压为150/90 (或为110 )
应避免下降幅度>20%。 对于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其血压上限和控制目
呕吐。几乎一半的半球出血患者和一半以上的 幕下出血患者均出现呕吐,如果是小脑出血 ,通常在临床早期就会出现呕吐。
出血位置及临床表现
• 丘脑的出血会引起更严重的感觉缺失和偏瘫。随着 出血的增多,肢体无力逐渐加重,还可能会出现感 觉症状、失语和双眼向出血侧凝视,同时伴有意识 水平下降。如果出血继续增大,将会出现昏迷,颅 内压增高压迫脑干导致死亡。动眼神经症状,如向 下凝视、辐凑反射麻痹和缩瞳反射消失提示丘脑出 血。临床表现还包括对侧运动轻偏瘫和较重的偏身 感觉缺失。

脑出血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指南)

脑出血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指南)

脑出血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指南)【概述】脑出血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的出血,故称为自发性脑出血;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和破裂是本病最常见的原因,故也称作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淀粉样血管病、动静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病、凝血功能异常、脑动脉炎、药物滥用,以及肿瘤和脑梗死为其他的脑内出血原因。

自发性脑出血的出血部位以壳核最多见,其次为丘脑、尾状核、半球白质、脑桥、小脑和脑室等。

【临床表现】1、一般症状1)急性起病并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一般可于数小时内达高峰。

个别患者因继续出血和血肿扩大,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持续时间6~12小时。

2)除小量脑出血外,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的程度是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3)头痛和呕吐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为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4)血压增高是脑出血常见的原因与伴发病。

血压增高和心跳及脉搏缓慢同时存在,往往是颅压增高的重要指征。

5)脑出血者可出现癫痫发作,癫痫发作多为局灶性和继发性全身发作。

以脑叶出血和深部出血最多见。

2、局灶症状和体征:局灶症状与血肿的部位相关,但定位诊断的准确性不如神经影像结果。

1)壳核出血:常见,多为外侧豆纹动脉破裂所致。

血肿可局限于壳核本身,也可扩延累及周围脑组织。

血肿向内压迫内囊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急性期伴有两眼向病灶侧凝视,血肿位于优势半球可出现失语。

2)丘脑出血:若血肿较大,按血肿扩展的方向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综合征:向外扩张侵及内囊,向内破入脑室,向下侵及下丘脑和中脑背侧,以及向上扩张侵及顶叶白质,因而出现各自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但临床常见的临床表现以多寡为序有:轻偏瘫或偏瘫、半身感觉缺失、上凝视麻痹、瞳孔异常(瞳孔缩小和对光反射消失)、失语、疾病感缺失、眼球向病灶侧凝视(与壳核出血同)、偏盲和缄默。

3)尾状核出血:多见于尾状核头部,易破入脑室,临床表现多为急性发病的头痛、呕吐、颈僵直等脑膜刺激征,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短暂性近记忆力障碍,临床上难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

脑出血珍藏版ppt课件

脑出血珍藏版ppt课件

神经保护剂的研究
寻找能够保护脑组织、减少损伤的药 物或分子。
脑出血后的康复治疗
研究有效的康复手段,促进患者神经 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
脑出血的预防策略
针对高危人群,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降低脑出血的发生率。
未来发展与挑战
跨学科合作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神经科学、生物学、化学等多学科的 合作,共同推进脑出血的研究。
诊断脑出血的重要依据。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选择使用药物来降低血压、止血、 减轻脑水肿等。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脑出血,尤其是影响到关键部位的出血,手术治疗可能是 必要的。手术方法包括开颅清除血肿和微创穿刺引流等。
康复治疗
脑出血后,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 语言治疗等,以帮助恢复功能。
适量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 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 或游泳。
戒烟限酒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以降低 脑出血风险。
家庭护理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情况,关注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和安慰。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 窒息。
护理与支持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良好的护理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 者平稳度过难关。
康复与预后
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药物 治疗、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调整
等。
预后评估
预后评估是评估患者恢复情况和 预测未来健康状况的重要步骤。 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治疗效果和康复进展等因素来进

2024版《脑出血》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脑出血》PPT课件(完整版)
脑出血涉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影像科等多个学科,未 来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3 脑出血远程医疗服务的拓展
借助互联网和远程医疗技术,未来可以为偏远地区和基层 医疗机构提供更便捷的脑出血诊疗服务。
4 脑出血患者全周期管理的加强
从预防、急性期治疗到康复期管理,未来将对脑出血患者 进行更全面的全周期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5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 等。
分型
根据出血部位可分为基底节区出血、丘 脑出血、小脑出血、脑干出血等。不同 部位的出血临床表现和预后不同。
2024/1/26
6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2024/1/26
7
影像学检查
CT扫描
首选检查方法,可迅速准 确地显示脑出血的部位、 出血量以及占位效应。
03
04
脑出血新型影像学诊断 技术的应用
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 最新进展
脑出血神经保护药物的 研究与应用
脑出血康复治疗的创新 方法与实践
2024/1/26
2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脑出血精准医疗的实现
随着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展,未来有望实现 脑出血的精准诊断和治疗。
2 脑出血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推广
康复计划调整
根据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反馈和评估 结果,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21
定期随访观察安排
பைடு நூலகம்
随访时间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合适的随访 时间,如每3个月、6个月或1年
进行一次随访。
随访内容
包括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心理 状态等方面的评估,以及康复计
划的执行情况。

脑出血的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脑出血的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脑出血的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

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常见病因:高血压伴颅内小动脉硬化(最常见);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4种);脑动脉炎/血液病/脑淀粉样血管病/脑肿瘤卒中/寄生虫感染等。

诊断要点分七类讲解:一、高血压性脑出血 1、年龄〉50岁以上;2、高血压病史;3、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起病,数分钟至数小时达高峰;4、血压明显升高、剧烈头痛、呕吐、失语、肢体瘫痪和意识障碍等局灶定位和全脑症状。

5、CT常做为首选检查:早期出血表现为高密度灶.二、脑血管畸形出血 1、年轻人多见,多在20—40岁发病;2、常见出血部分是脑叶;3、影像学CT平扫可发现点条状钙化,增强可发现血管异常现象。

伴发急性血肿时平扫呈高密度,也可为低密度及低等高混合密度早,常提示为慢性血肿,病灶周围可显示畸形血管团,部分病例病灶周围呈环状强化;4、确诊需依据CTA或血管造影。

三、脑淀粉样血管病 1、多见于老年患者或家族性脑出血患者;2、多无高血压病史;3、常见出血部分是脑叶;4、常有反复发作的脑出血病史;5、确诊需要做病理组织学检查。

四、溶栓治疗所致脑出血 1、近期曾用溶栓药物治疗;2、出血多位于脑叶或原有的脑梗死病灶附近。

五、抗凝治疗所致脑出血1、近期曾用抗凝剂治疗;2、出血多位于脑叶;3、多有继续出血的倾向。

六、脑肿瘤卒中 1、脑出血前既有神经系统局灶症状;2、出血常位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非典型部位;3、影像学上早期出现灶周明显水肿,增强有助于诊断.七、寄生虫感染出血 1、多为儿童患者;2、脑出血前既有神经系统局灶症状,有头痛、发热等;3、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4、脑出血为肺吸虫脑病的主要表现,灶周水肿明显;5、CTA检查排除血管性病变。

治疗原则:治疗主要分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康复治疗及特殊治疗(针对特殊病因),治疗原则为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节血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和减少复发.一般来说,病情危重致颅内压过高,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停止进展,康复治疗宜尽早进行,并应针对患者可能发生的抑郁情绪,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

脑出血ppt课件

脑出血ppt课件

体感诱发电位是一种神经电生理检查,可 以检测感觉神经传导通路的功能异常,有 助于评估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
评估标准
01
02
03
04
出血量评估
根据CT扫描结果,可以计算 出血量,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
度。
意识状态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语 言能力、运动功能等指标,可 以初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并发症评估
脑出血ppt课件
目录
• 脑出血概述 • 脑出血的诊断与评估 • 脑出血的治疗 • 脑出血的预防与康复 • 脑出血的案例分析
01
脑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 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 中的20%~30%。
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基 底节区出血、脑叶出血、脑干出 血、小脑出血等。
止血药
控制出血,防止病情恶化。常用药物 有氨甲环酸等。
神经营养药
保护脑神经,促进恢复。常用药物有 胞磷胆碱、维生素B6等。
手术治疗
开颅血肿清除术
通过手术打开颅骨,清除脑内血肿, 减轻颅内压。适用于出血量大、病情 严体定向技术,精确抽吸血肿, 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深部脑出血 的患者。
脑室穿刺引流术
通过引流脑室内积血,降低颅内压, 改善脑脊液循环。适用于脑室出血的 患者。
其他治疗手段
高压氧治疗
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脑 组织缺氧状态,促进神经 功能恢复。
康复治疗
通过物理疗法、作业疗法 等手段,促进患者肢体功 能、语言能力等方面的恢 复。
心理治疗
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等 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和药物治疗,帮助患者重 建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实验室检查

2022脑出血的分型、诊断、治疗(全文)

2022脑出血的分型、诊断、治疗(全文)

2022脑出血的分型.诊断、治疗(全文)脑出血(ICH)是一种常见而又难治的疾病。

根据2018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数据推算,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现患人数达1242万,其中脑出血占脑卒中患者的25%~55%o脑卒中患者中,脑出血患者的致残、致死率高于脑梗死患者,脑出血患者1个月死亡率高达35%~52%,6个月末仍有80%左右的存活患者遗留残疾,是中国居民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规范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标准,有利于降低其死亡率和残疾率。

一脑出血的分型A按出血部位分型根据脑出血的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基底核区出血;②丘脑出血;③脑叶出血;④脑干出血;⑤小脑出血;⑥脑室出血。

其中丘脑出血常合并侧脑室出血,小脑出血可合并四脑室出血,严重者可铸形。

A按病因分型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病因以高血压、脑淀粉样血管病(CAA)、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肿瘤卒中、凝血功能障碍等多见。

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脑出血病因分型标准,主要有按血压分型(高血压性脑出血和非高血压性脑出血)、SMASH-U分型、按血管病变和发病机制分型、按病因分型(原发性脑出血和继发性脑出血)等多种分型。

其中以原发性脑出血和继发性脑出血分型较为公认。

(1)原发性脑出血:主要是高血压脑出血,少数为脑淀粉样血管病及不明原因的脑出血。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分析,我国原发性脑出血合并高血压者高达70%~80%.原发性脑出血约占所有脑出血的80%~85%.(2)继发性脑出血:一般指有明确病因的脑出血,多由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抗凝药物、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凝血功能障碍、脑肿瘤、脑血管炎、硬脑膜动静脉屡、烟雾病、静脉窦血栓形成等引起,占脑出血的15%~20%β二.脑出血的诊断总体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

②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常伴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③头颅CT或MRl显示出血灶。

④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

脑出血的护理_诊断和措施方案

脑出血的护理_诊断和措施方案

脑出血的护理_诊断和措施方案目录一、概述 (2)1. 脑出血定义 (2)2. 脑出血原因 (3)3. 脑出血病情分类 (3)二、护理诊断 (4)三、护理措施 (5)1. 病情监测 (6)2. 气道护理 (7)3. 血压监测与管理 (8)4.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 (9)5. 心理干预 (10)6. 排便护理 (11)7. 康复锻炼与指导 (12)四、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12)五、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 (14)1. 脑出血病因及预防 (15)2. 生活方式调整 (16)3. 定期复查与随访 (17)六、总结 (18)一、概述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指的是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引发的出血。

其发病急骤,若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护理、诊断和措施方案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护理的目标在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而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措施方案则是保证患者获得良好治疗的基础。

本文档将就脑出血的护理、诊断和措施方案进行全面详细的阐述。

1. 脑出血定义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指非外伤性脑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实质内部所导致的急性局部脑组织损伤。

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脑出血可分为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以及脑室出血等。

脑出血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淀粉样脑血管病变所致的出血、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破裂以及血液病等。

在某些情况下,头部外伤也可导致脑出血。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突发的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偏瘫、失语等,严重者可因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而危及生命。

在治疗方面,脑出血的治疗原则是尽快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功能恢复。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复治疗等,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来制定。

脑出血治疗

脑出血治疗

脑出血治疗一.定义:脑出血系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属于中医中风的范畴,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血溢于脑,以卒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不语或言语蹇涩、偏身麻木,或无昏仆而以呙僻不遂等为主症的一种常见内科疾病。

二.诊断:(一)西医诊断1.CT表现高密度,CT值75-80Hu2.出血量的计算:出血量(ml)=0.5×最大面积长轴(cm)×最大面积短轴(cm)×层面数3.CT检查可显示血肿部位、大小、形态,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有无低密度水肿带及占位效应、脑组织以为和梗阻性脑积水等。

4.脑出血的病因诊断:脑出血的病因多种多样,要尽可能作出病因诊断,以有利于治疗。

(1) 高血压性脑出血1) 常见部位是豆状核、丘脑、小脑、脑桥。

2) 急性期极为短暂,出血持续数分钟。

3) 高血压病史。

4) 无外伤、淀粉样血管病等其他出血证据。

(2) 脑淀粉样血管病1) 老年病人或家族性出血的年轻病人。

2) 出血局限于脑叶。

3) 无高血压史。

4) 有反复发作的脑出血病史。

5) 确诊靠组织学检查。

(3) 抗凝剂导致的脑出血1)长期或大量使用抗凝剂。

2)出血持续数小时。

3)脑叶出血。

(4) 溶栓剂导致的脑出血1)使用抗凝剂史。

2)出血位于脑叶或原有的脑梗死病灶附近。

(5) 瘤卒中1)脑瘤或全身肿瘤病史。

2)出血前有较长时间的神经系统局灶症状。

3)出血位于高血压脑出血的非典型部位。

4)多发病灶。

5)影像学上早期出血周围水肿和异常增强。

(6) 毒品和药物滥用导致的脑出血1)毒品滥用史。

2)血管造影血管呈串珠样改变。

3)免疫抑制剂有效。

(7) 动静脉畸形出血1)发病早,年轻人的脑出血。

2)遗传性血管畸形史。

3)脑叶出血。

4)影像学发现血管异常影像。

5)确诊依据脑血管造影。

(二)中医诊断1.主症: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 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脑出血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脑出血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脑出血的护理诊断及措施1. 脑出血的护理诊断脑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向脑组织内出血的病症。

脑出血患者需要专业的护理以提供适当的护理和支持,以下是脑出血的护理诊断:1.1 神经功能受损相关的护理诊断•知觉-认知功能受损:缺乏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表现为混乱、迷茫、意识模糊等。

•运动功能受损:肢体无力、肌张力异常、脑神经损伤等。

•言语功能受损:口齿不清、失语,难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图。

1.2 危险因素相关的护理诊断•出血风险:脑出血后,出血风险持续存在,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感染风险:脑出血后,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和卧床不起,患者容易感染,如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跌倒风险:由于运动功能受损,患者站立和行走困难,易导致跌倒和骨折等。

•营养不良:脑出血患者饮食受限,面临营养不足的风险,需要特殊的饮食护理。

2. 脑出血的护理措施2.1 神经功能受损相关的护理措施•知觉-认知功能受损: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刺激。

与患者进行简单、明确的交流,使用图片、手势等辅助交流工具。

•运动功能受损: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肌肉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等。

定期转动患者,以防止压疮和肌肉萎缩。

•言语功能受损:提供语言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使用图表和字母板等助听器进行交流。

2.2 危险因素相关的护理措施•出血风险: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如降压药物。

•感染风险: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床单、清洁皮肤等。

注重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及时检测和治疗感染。

•跌倒风险:提供安全的环境,保持床栏的升起,定期巡视患者,避免潜在的跌倒危险。

鼓励患者使用辅助设备,如拐杖、便椅等。

•营养不良:根据患者的饮食禁忌和特殊需要,提供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

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患者的饮食情况。

结束语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功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正确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减轻脑出血患者的症状和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

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病因
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其他包括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病、血管炎、瘤卒中等。

用力过猛、气候变化、饮酒、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为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
1.运动和语言障碍
运动障碍以偏瘫较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2.呕吐
约一半的患者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3.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

在脑较深部位的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

4.眼部症状
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如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常常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

5.头痛头晕
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

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检查
1.CT检查
颅脑CT扫描可清楚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血肿形态、是否破入脑室以及血肿周围有无低密度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

病灶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区,边界清楚,脑室大量积血时多呈高密度铸型,脑室扩大。

1周后血肿周围有环形增强,血肿吸收后呈低密度或囊性变。

动态CT检查还可评价出血的进展情况。

2.MRI和MRA检查
对发现结构异常,对检出脑干和小脑的出血灶和监测脑出血的演进过程优于CT扫描,对急性脑出血诊断不及CT。

3.其他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液生化、凝血功能、心电图检查和胸部X线摄片检查。

外周白细胞可暂时增高,血糖和尿素氮水平也可暂时升高,凝血活酶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异常提示有凝血功能障碍。

诊断
中老年患者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应考虑脑出血的可能,结合头颅CT检查,可以迅速明确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为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和减少复发。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

严密观察体温、
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

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
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直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
吐,维持中心静脉压5~12mmHg或肺楔压在10~14mmHg水平。

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以免加重脑水肿。

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

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6.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
持续2~3周或更长。

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

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7.一般来说,病情危重致颅内压过高,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手
术治疗。

8.康复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尽早进行康复
治疗。

早期分阶段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益。

预后
出血量较少且部位较浅者一般1周后血肿开始自然溶解血块逐渐被吸收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现象逐渐减轻患者意识也逐渐清醒最终少数患者康复较好多数患者则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和失语等。

1.预后较差的因素: (1)血肿较大严重脑组织破坏已引起持续颅内压增高;(2)意识障
碍明显;(3)上消化道出血;(4)脑疝形成;(5)中枢性高热;(6)去皮质强直;(7)70岁以上高龄患者;(8)有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的并发症;(9)复发性脑出血(10)血压过高或过低心功能不全这些患者可危及生命或留有严重的肢体瘫痪或长时间意识障碍。

2.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者病死率的影响因素:(1)一般年龄大病死率高因此对于老年
脑出血的治疗应采取积极慎重态度;(2)基础疾病重和有合并症的病死率高既往有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肺气肿等其重要脏器储备功能差应激和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在治疗及发病过程中并发感染电解质酸碱失衡低血容量状态及医源性因素等严重影响了各主要脏器的正常代谢使其功能下降;(3)感染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是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关键;(4)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是病情凶险的重要标志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死率增高对于有胃病史尤其是血肿破入脑室者后者可能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最危险的因素;(5)导致脑出血患者死亡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脑室积血情况明显相关出血量越大对周围脑组织压迫越严重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越明显容易造成中线结构偏移脑干受压导致脑疝形成而死亡;(6)第三四脑室积血较多者会引起中脑导水管阻塞引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加剧颅高压和脑水肿同时血性脑脊液还可直接刺激丘脑下部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导致高热上消化道出血脑心综合征高血糖等并发症发生;(7)第四脑室积血还可引起四脑室扩张直接压迫脑干导致脑疝或呼吸骤停;(8)血肿破入脑室者病死率较未破入脑室者明显增高全脑室铸型病死率更高如血肿破入脑室血凝块阻塞脑脊液通路应行血肿清除加脑室持续引流可使病死率大大降低;(9)脑出血早期的直接死亡原因主要是脑疝因此迅速有效解除脑受压及急性颅高压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当因出血和(或)水肿引起占位效应加重从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恶化时需采用积极治疗措施;(10)综合治疗措施:在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降低病死率
除积极治疗原发病还应综合治疗补足每天的热量防治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维持呼吸血容量及心肺功能稳定血压的调控亦是很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