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召开会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 战略决策。江泽民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 载人航天,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 等都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 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新 征程。
1.解释红色词在文中的意思 可能:“863计划”的批准,给科技界带来了春 天,这是以往所没有的情况。 催化剂:形象说明“863计划”加快了中国开始 载人航天探索的进程。 2.最后一句“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 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新征程”。 联系上文,说说为什么用“又开始了”。 原来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中国的 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改革开 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所以,中国又 有了向太空进军的经济实力。
科技上:如果我们当时没有掌握这些 世界先进技术,现在我们就会被人看不起, 从而受强国欺辱。载人航天作为具有重大 历史意义的科学技术领域,对人类的进步 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经济上:未来太空资源的开发,必然 是谁先开发、谁先获取、谁就受益,这无 疑将影响到民族未来的振兴和发展。地球 上的有限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载人航天 能为解决这个人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奠定 基础。
3.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 件,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很大篇幅叙述中 国航天史?
“神舟”五号飞船升空,我们更多的是喜悦 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 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所以我 们应该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时 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 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也正是因为把事件 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也使得事件 本身更加凝重。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对于中国科技界来说,1986年的春天, 可能来得比哪年都早。这年3月,由4位著 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 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就是著名 的“863计划”。 “863计划”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 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从这一年开 始,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 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 识:从载人飞船起步。
本文作者立意的角度更高,他们认识 到“神舟”五号发射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 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们的目光不应 该只是关注这样一些琐碎的场景,读者急 需了解这一事件背后的故事。所以他们把 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时间顺序, 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 的艰辛过程。也正是因为把事件放在了历 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也使得事件本身更加 凝重。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飞向太空的航程 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 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 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 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 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 的国家。 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 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 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神舟十一号飞船,是中国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神舟十一号飞船,是中国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朗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本文的导语部分是1、2、3段,点明这 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 闻事实,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 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 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 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方面指 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 的新闻价值所在。
问题研究
1.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2.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 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 史,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 3.请分析一下本文的结构。新闻在结构上有 什么特点?联系平时看到的新闻,结合本 文,总结一下。
新闻写作:让“背景”成为一景
要使背景成为一景,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把背景写精。 二是把背景写准。 三是把背景写活。 四是把背景写短。 五是把背景写散。 六是把背景写美。
后面的部分是新闻的主体,作者并没 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 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 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这一部分所占篇 幅最长,引用的都是一些背景材料,这就 使得本文和同题材的其他新闻报道有了很 大的不同。大多数新闻都是很详细地描述 火箭发射的经过,党中央以及国人对于此 事的关注,飞船上天后杨利伟的所见所感 等,即使有一些背景材料,也只是寥寥几 笔。
1.解释词语。 不同凡响:不平凡的音乐。不同于一般的 声响。比喻人或事物不平凡。 惊天动地:使天地为之震惊。形容声音巨大 或声势浩大。也形容意义伟大或变动剧烈。 2.目前,在世界上,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 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是哪三个? 前苏联、美国和中国。 3.上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描写和议论。
4.把第一小节的文字改为“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 巨响,运载火箭喷射出火焰,飞船升空……”,表 达效果如何? 改后文字是叙述,运用叙述文字虽然简洁, 但其表达效果太平淡。而原文运用的是描写手法, 描写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描绘出了飞船升 空时的声音(惊天动地)、色彩(橘红色)、动 态(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5.为什么说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 因为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 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3.结合你的理解,说说搞载人航天,对我国 的政治、经济、科技都有什么重要意义? 政治上:载人航天技术属于世界上综 合性较强的科学技术带动工程,是一个国 家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集中反映和具体体 现,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 要标志。所以,在载人航天领域占有一席 之地,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国际地位 具有重要意义。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 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 “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 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
嫦娥奔月
敦 煌 的 飞 天 壁 画
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 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 “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 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 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 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 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 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 半个世纪。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段历史。
在这一段回顾中,有几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 件需要把握: 一是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 星!”的指示。二是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的成 功发射。三是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四是1992年中共中央 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五是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六是“神舟” 一~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用了一个过渡段把 笔拉回到了现实事件中,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 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问答题 1.假如你是杨利伟,遨游太空时你会想到什么? 从多个角度考虑,一是过程的艰难,二是作 为中国太空第一人的兴奋,三是观察地球美景的 奇妙角度,四是对父母妻儿的牵挂等等,可参照 课文和后文杨利伟的演讲辞。 2.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本文标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本文要传达的 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 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 船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 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 探索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