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的悲剧形象
俄狄浦斯形象的社会意义

俄狄浦斯形象的社会意义摘要:一、俄狄浦斯王的背景及形象概述二、俄狄浦斯形象的社会意义解析1.个人层面2.家庭层面3.社会层面三、俄狄浦斯形象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四、总结正文:一、俄狄浦斯王的背景及形象概述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里斯创作的一部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主人公。
该剧讲述了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斯特的儿子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生父拉伊俄斯,并娶了自己的生母伊俄斯特为妻。
最终,俄狄浦斯因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被推举为底比斯国王。
然而,命运的捉弄使他逐渐发现了自己的身世之谜,最终陷入悲剧。
二、俄狄浦斯形象的社会意义解析1.个人层面俄狄浦斯王的形象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冲突。
他在追求真理、担当责任和自我保护的过程中,展现了勇敢、智慧、坚定和忍耐的品质。
然而,他也存在人性的弱点,如自尊心强、固执己见,这些弱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的悲剧。
俄狄浦斯王的形象使人们认识到,个体在命运面前并非完全无力,通过自我努力和勇敢面对,可以揭示真相,实现自我救赎。
2.家庭层面俄狄浦斯王的形象揭示了家庭关系中的伦理冲突。
他无意中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这体现了家庭乱伦的禁忌。
这一形象提醒人们,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需要遵循伦理道德,维护亲情关系的长久稳定。
3.社会层面俄狄浦斯王的形象反映了古希腊社会对命运、英雄、智慧和悲剧的认识。
他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但他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勇敢和智慧,使他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英雄。
这一形象启示人们,面对命运的挑战,要勇敢面对,追求真理,实现自我价值。
三、俄狄浦斯形象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俄狄浦斯王的形象对现代社会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首先,它告诉我们,面对命运的捉弄,我们要有勇敢和智慧去应对,不畏艰难,坚定前行。
其次,家庭关系的稳定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要珍视亲情,遵循伦理道德。
最后,悲剧的发生往往源于人性的弱点,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克制人性的弱点,追求自我完善。
俄狄浦斯是怎样一个人

俄狄浦斯是怎样一个人俄狄浦斯,外国文学史上典型的命运悲剧人物。
那么俄狄浦斯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俄狄浦斯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希望对你有帮助!俄狄浦斯是怎么样的一个人首先俄狄浦斯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人,俄狄浦斯从一出生就成为了诅咒的对象,成为神谕中将要弑父娶母这样一个大逆不道的行为的承受人,也正是由于这一诅咒和神谕的存在俄狄浦斯刚刚出生就被自己的亲生父母抛弃,其实也就相当于他的亲身父母要杀死他。
后来更是应验了诅咒和神谕弑父娶母。
后来知道了真相之后沉入了痛苦的深渊无力自拔,所以俄狄浦斯没有任何的罪,但是却承担着最悲惨的命运,俄狄浦斯何其不幸。
再者俄狄浦斯是一个非常善良和有智慧的一个人。
俄狄浦斯为了避免弑父娶母的事情发生,主动抛弃了王位继承人的宝座,发誓永远不会回到养父母的国度,这是其善良的表现。
俄狄浦斯回答出了所有人都无法回答的斯芬克斯的谜题,从这里可以看出俄狄浦斯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
俄狄浦斯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俄狄浦斯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更是一个命运悲惨的人,一个极其不幸的人。
俄狄浦斯情结包括什么俄狄浦斯是希腊神话中弑父娶母的一位国王,当然俄狄浦斯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才这样做的,现代人用俄狄浦斯情节表示“恋母情结”,这是指男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俄狄浦斯情节包括什么?俄狄浦斯情节包括男孩子对母亲的特殊依恋,也就是恋母情结。
俄狄浦斯是希腊神话和文艺作品中弑父娶母的国王,当然这种情形的发生是由于俄狄浦斯完全不知道自己杀死的就是自己的父亲,而也不知道自己娶的是自己的母亲。
在现代来说俄狄浦斯情结是一个精神分析术语,是由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提出的,在儿童性发展对象的选择时期,开始向外界寻求性对象的时候,对于幼儿来说首先选择的是自己的双亲,对于男孩子来说其最先选择的性对象就是自己的母亲。
一方面这是由于儿童自身所具有的“性本能”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父母双亲的刺激导致的。
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

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俄狄浦斯悲剧是古希腊一位伟大的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所创作的作品。
这部作品通过描述主人公俄狄浦斯在为寻找自己的身世真相而展开的探问与揭示中,揭示了人类存在的苦难和命运的无常。
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首先,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之一是命运的无常和悲剧性。
在剧中,俄狄浦斯不断地陷入命运的无法逃避之中。
他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竟然杀了父亲娶了母亲,并且自己原来就是沦为乌龙的国王利亚伊斯的儿子。
他沉浸在自己的悲痛和羞耻中,最终通过剖腹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种命运的无常和悲剧性,给人的观众带来了深沉的思考和感慨。
其次,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还体现在道德的探讨和人性的暴露上。
在剧中,索福克勒斯通过俄狄浦斯的冒险探究,展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和欲望。
通过揭示俄狄浦斯的罪孽和身世真相,索福克勒斯告诫人们要警惕自己的欲望和傲慢心态。
俄狄浦斯在得知自己的命运之后,展现出了他坚毅和自尊的一面,但也显露出了他的自大和盲目。
这种道德探讨和人性的暴露,让观众在深思的同时也对自身进行反省。
此外,俄狄浦斯悲剧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宿命论和神权信仰。
在古希腊,宿命论是一种广为接受的信仰,认为人的命运是不可改变的,一切行为都受到神的安排和决定。
在剧中,俄狄浦斯对自己命运的追问,其实也是对神明是否存在的追问。
他试图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来解决问题,但最终只是揭露了自己的罪行和命运的无常。
这种宿命论和神权信仰的根源,使得悲剧中的主人公更加显得渺小和无奈。
最后,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还体现在其情感的强烈和戏剧性的表现上。
在剧中,俄狄浦斯的悲痛和痛苦在描写上十分细腻,情感的冲击力十分强烈。
露西亚斯等其他角色的表演也充分展示了他们对俄狄浦斯的同情和帮助,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戏剧性。
这种强烈的情感和戏剧性的表现方式,使得观众更加容易被剧中的故事所吸引和牵动。
总之,俄狄浦斯悲剧是一部集中体现了命运的无常、道德的探讨、人性的暴露、宿命论和神权信仰等特征的作品。
浅析《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命运

浅析《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命运《俄狄浦斯王》与《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美狄亚》并称为古希腊三大悲剧,古希腊悲剧源自对酒神奥尼索斯崇拜和祭祀酒神的颂诗合唱队的民间歌舞,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的产物,虽大多取材于神话,带有迷信和命运观念却也真实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斗争。
亚里士多德曾这样定义,古希腊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乘客人和命运的冲突。
”在索福克勒斯笔下诞生的悲剧形象颇多,俄狄浦斯是传世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位。
其作品结构复杂、布局巧妙,被誉为“戏剧节的荷马”,《俄狄浦斯王》也同样被后人视为古希腊悲剧的典范。
古希腊悲剧中,神话、命运的作用格外显著,《俄狄浦斯王》更是讲述了“神谕”下的主人公始终无法逃脱命运安排的悲惨故事。
刚出生的俄狄浦斯因为生父拉伊奥斯得知他长大后会弑父娶母而被钉穿脚踵扔到荒郊野外,却阴差阳错被科林斯的国王收养。
成人后俄狄浦斯从神那里得知自己将会弑父杀母的预言,以为科林斯国王和王后是自己亲生父母的他与命运做出了第一次抗争——逃离了科林斯,却未曾想到,这刻意的躲避加速了他的悲剧命运。
在逃离养父母去往忒拜城的路上,他被人欺辱,一怒之下杀掉了四个人,其中便有他微服私访的亲生父亲,忒拜国国王拉伊奥斯,预言的上半部分在冥冥之中已经发生。
不久,俄狄浦斯凭借其聪明才智打败了人面狮身女妖斯芬克斯,被忒拜百姓拥戴为王,并且娶了前国王的妻子,即他自己的生母。
俄狄浦斯毫不知情自己已然应验了弑父娶母的预言,还与生母孕育了两个孩子。
为了平息瘟疫,他遵照神的指示寻找杀害前国王的凶手,结果真相大白,自己便是杀了父亲娶了母亲的罪人。
悲愤不已的他选择刺瞎双眼,自我放逐。
《俄狄浦斯王》是一曲宏大的命运交响乐,主人公的不屈意志最终还是逃不过既定命运的毁灭。
故事是悲剧的,在一次次人与命运的抗争中,个人坚强勇敢的英雄主义精神与既定的悲惨命运的冲突典型而富有意义。
俄狄浦斯王戏剧赏析

俄狄浦斯王戏剧赏析《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被公认为是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剧以古希腊神话中的传奇人物俄狄浦斯为主角,展现了一个充满悲剧性命运的故事。
剧情围绕俄狄浦斯的命运展开。
俄狄浦斯是底比斯国王和玛拉王后的儿子,由于一场预言,他被告知会杀死自己的父亲并娶自己的母亲。
为了逃避这个可怕的命运,俄狄浦斯离开了家乡底比斯,并在旅途中误杀了一个陌生人,不知道对方正是自己的父亲。
最终,他到达底比斯,并解救了这个被邪恶生物斯芬克斯困扰的城市。
因此,俄狄浦斯成为了底比斯的国王,并娶了玛拉王后为妻。
然而,悲剧的命运并没有离开俄狄浦斯。
多年过去后,底比斯陷入了一场瘟疫,国家民不聊生。
为了解救国家,俄狄浦斯决定调查真相并找到祸根。
他最终发现,自己就是国家不幸的源头,他不仅杀害了自己的父亲,还娶了自己的母亲为妻。
得知真相后,玛拉王后自杀,而俄狄浦斯则绝望地刺瞎了自己的眼睛,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痛苦的代价。
《俄狄浦斯王》的赏析主要体现在剧作的深度和复杂性上。
剧中的人物形象丰满,他们的内心冲突和矛盾让观众产生共鸣。
剧作家索福克勒斯通过对命运的思考,探讨了道德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俄狄浦斯的命运被认为是无法改变的,宿命论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剧中透露出的宿命论和自由意志之间的冲突,引发了对人类自身命运和道德选择的思考。
此外,《俄狄浦斯王》还通过悲剧的结构和冲突展示了剧作家的才华。
剧中的高潮迭起、悬念丛生,悲情的气氛贯穿始终,使观众对故事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剧作家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和探讨,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观众在欣赏戏剧的过程中,不仅能体验到人类命运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法抗拒,还会思考自己的生活和道德选择。
总而言之,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一部具有深度和复杂性的戏剧作品。
通过对命运、道德和人性的思考,剧作家引发了观众对自身命运和道德选择的思考。
剧作的结构和冲突展示了剧作家的才华,使观众在欣赏戏剧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俄狄浦斯的悲剧

俄狄浦斯的悲剧俄狄浦斯是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孤儿,他被流放到了科林斯。
他因为智慧和勇猛而受人尊敬,并在科林斯成为了国王。
但是,由于上天的意志和他自己的决定,他最终遭受了惨重的悲剧。
故事开始时,神谕向俄狄浦斯预言他将杀死他的父亲并娶他的母亲。
从此以后,他开始追求真相。
在调查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真相:他的父亲是他杀死的人,而他现在正在与他的亲生母亲结婚。
这个发现震惊了俄狄浦斯和他的家人,他深陷悲痛之中,开始寻求自杀的方法。
但是命运的转折让他最终面对了自己的错误,并帮助他赎回了一些自己的罪行。
在这个悲剧结局中,俄狄浦斯发现了他的懦弱和自大。
他不仅忽略了神谕的警告,自作聪明地试图逃避命中注定的结果,并对自己的权利和财富感到骄傲。
最终,他成为了自己的命运的俘虏。
同时,这个悲剧也反映出了古希腊人的信仰和价值观。
他们信仰自己的神明,相信它们的力量能够预测未来,他们也很重视家庭、社会和正义。
这些元素都在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体现。
总之,俄狄浦斯的悲剧是一部关于命运、自由意志和自我发现的作品。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悲惨,以及人类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时的反应。
俄狄浦斯的悲剧是古希腊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对古代希腊文化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故事中展示了一种宿命论的理论观点,强调了命运对于人类生命的巨大影响,也反映了古希腊文化中的道德观念。
首先,在本剧中,神谕以及宿命论的理论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作品中传统的希腊神话被用作背景和支撑,神谕一直伴随着主角俄狄浦斯追逐真相的过程。
同时,故事也通过俄狄浦斯的遵循命运的遭遇,展示了自由意志的局限性和人造物的局限性。
最终,这个故事传达了一种教训:尽管人们可以为自己的行动负责,但是人们的命运不可避免受到神明的限制,真相总是揭示到终点。
其次,在故事中,对于家庭和社会价值观的强调也是比较明显的。
俄狄浦斯的悲剧是关于犯下所谓的“伦理罪”的故事,他又称为“遒”的主角,他的故事通过令人难以置信的手法向读者和观众展示了家庭关系、社会责任和爱情的复杂性。
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

古希腊悲剧的真正起源已经不可考。
现在一般认为起源于酒神祭祀。
在祭祀中,合唱队会表演歌舞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这种歌舞被称为“酒神颂”。
“酒神颂”发展到後来,逐渐扩大到神话和英雄传说的范围——悲剧的形式逐步发展和完善,成为一种固定的叙事体。
(参见戏剧条目中“戏剧的起源”)命运是主人公悲剧的根源所在。
俄狄浦斯在不知不觉中杀父娶母,对于主人公自身而言,是命运的悲哀和无奈。
在剧本中,主人公的命运并未表现出始终的悲剧性。
俄狄浦斯前半段的命运虽然很波动坎坷,但波折之中似乎也有上帝的青睐和眷顾。
实际上,这只是命运对主人公开的一个大玩笑,表面上的青睐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更大的戏弄,主人公在生命光辉时就浑然不知地犯下了杀父娶母的滔天大罪。
此时命运的捉弄带有隐晦性。
而他生命的后半段,从为了解除忒拜的瘟疫而努力寻找杀死先王的凶手起,命运的嘲讽和戏弄就赤裸裸地从幕后走向了幕前。
到头来,他发现罪大恶极的竟然是自己,他因此自我放逐,离开忒拜。
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主人公在它预设的生存轨道里,生存亦或毁灭。
俄狄浦斯王的精神:在于对人自身最深层秘密的探索及探索的悲壮和代价。
俄狄浦斯热衷于求知和受难,越是预感到后果的可怕,越是要往前走。
表现出智慧的可怕,命运的悲壮。
虽然最后他戳瞎了双眼,但此时的他已经洞察了世间的一切。
表面上这种对探求是盲目的,但是已经向真理迈出了第一步。
悲剧在于不是他有罪,而且由于他竭力逃避命运。
人越是企图通过理性与自由意志摆脱人的悲剧性的处境,就越是制造了更大的灾难。
他的反抗最终也只能走向失败,甚至他为了逃避命运而做的一系列反抗在不经意间制造了他的悲剧,仿佛是他的反抗成就了他的灭亡。
但是他勇于向命运挑战,永远承担命运赋予他的重压。
尽管命运不可动摇,但是反抗却能使人性在悲剧中发光。
亚里士多德说:“当反正和发现同是出现时,这种悲剧效果是最激烈的。
”、为我们奏响了一曲命运的悲歌,而这曲悲歌的中心不仅是对命运的不可抗性的悲哀,而是在命运面前勇于斗争反抗的悲壮。
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

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悲剧向来被认为是最高的文学形式,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悲剧的典范,它充分代表了古希腊悲剧的不朽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思考。
本文旨在分析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
索福克勒斯通过俄狄浦斯的不幸遭遇揭示了导致其悲剧的原因是无处不在又无时不在地主宰着人的不可知的“命运”。
探讨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及根源有利于更加深入、客观地了解古希腊文化,激发对古希腊文化的兴趣,启示我们正确理解悲剧的本质,引导我们对人生命运的终极思考。
在命运的强大力量面前,人的力量是那么渺小。
人虽解不开命运之谜,但却勇敢地行进在茫茫的人生征途上,去挑战命运,反抗无涯的苦难。
关键词: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特征根源一、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1. 主人公命运的特征①主人公命运的独特性《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古老的传说。
故事情节极其特殊,骇人听闻:传说俄狄浦斯出生后,其生父忒拜王拉伊俄斯从神谕中得知他长大后将会杀父娶母,因而用铁丝穿其脚踵,令一个仆人把婴儿抛到荒郊野外。
仆人怜惜这个无辜的孩子,把他送给科林斯的一个牧羊人。
科林斯国王因为没有儿子,于是就收养了他。
成年后,当俄狄浦斯从神那里得知自己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时,他为了躲避神示的厄运降临,就逃离了科林斯,因为他以为科林斯国王和王后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可是俄狄浦斯万万没想到正是这种刻意的躲避加速了他人生悲剧的步伐。
他离开养父母,朝忒拜城走去,在逃离的路上俄狄浦斯受到了一伙路人的凌辱,一怒之下杀了四个人,其中就有他微服私访的亲生父亲——年迈的忒拜国国王拉伊俄斯。
不久之后,俄狄浦斯以其非凡的聪明才智除掉了危害忒拜民众的人面狮身女妖斯芬克斯,被忒拜人民拥戴为王,并且娶了前国王的王后——他的生母为妻,还和她生育了两个孩子。
俄狄浦斯就这样成为了杀父娶母的罪人,可他自己对此却毫不知情。
为了平息忒拜国内流行的瘟疫,按照神的指示,俄狄浦斯寻找杀害前王拉伊俄斯的凶手,结果发现要找的凶手就是自己,而杀父娶母的命运还是降临到了他的身上。
从俄狄浦斯性格中的矛盾性分析《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

从俄狄浦斯性格中的矛盾性分析《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一、本文概述《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主人公俄狄浦斯在命运的捉弄下,不断探寻自身命运真相,最终却陷入更深渊的悲剧故事。
本文旨在从俄狄浦斯性格中的矛盾性入手,深入剖析这部悲剧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悲剧性。
俄狄浦斯作为一个充满智慧与勇气的英雄,其性格中既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又隐藏着深刻的矛盾和无法逃脱的命运枷锁。
本文将通过解读文本、分析人物性格和探讨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冲突,来揭示《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所在,并探讨这一悲剧性如何与俄狄浦斯性格中的矛盾性紧密相连。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深入探讨,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部古希腊悲剧的艺术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对人性、命运与自由的深刻思考。
二、俄狄浦斯性格的矛盾性俄狄浦斯作为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主角,其性格的矛盾性不仅体现在他的人生选择上,更深刻地反映在他的内心冲突与挣扎中。
他既是智者,拥有超人的智谋和洞察力,能够解开斯芬克斯的谜题,避免忒拜城的毁灭;他又是一个命运的囚徒,无法逃脱神谕的诅咒,即便他再聪明,也无法预知或改变自己的命运。
俄狄浦斯性格的矛盾性首先体现在他对自我认知的迷茫与清晰之间。
他自信能够解开世间的谜题,却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
这种自我认知的模糊状态使他在命运的漩涡中摇摆不定,时而觉得自己能够掌控一切,时而又觉得自己被命运无情地捉弄。
这种自我认知的矛盾性不仅加剧了剧情的紧张感,也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俄狄浦斯性格的矛盾性还体现在他的行动与内心愿望之间的冲突。
他渴望真理,渴望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但当他真正面对真相时,却又无法承受其重压。
这种行动与内心愿望的冲突使他在面对命运的关键时刻犹豫不决,无法做出真正符合自己内心愿望的选择。
俄狄浦斯性格的矛盾性还体现在他对神的态度上。
他既信仰神的力量,认为命运是无法抗拒的;他又对神的残忍和无情感到愤怒和不解。
这种对神的矛盾态度使他在面对命运的打击时既感到无奈和绝望,又保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论俄狄浦斯王的悲惨命运的原因

论俄狄浦斯王的悲惨命运的原因
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是一部以希腊神话为题材的戏剧作品,讲述了主人公俄狄浦斯王因命运的安排而遭受到悲惨的命运。
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并在最终得知真相之后自杀。
俄狄浦斯的命运充满了悲剧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如此悲惨的命运呢?本文将从俄狄浦斯本身的性格特点、命运的安排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俄狄浦斯王的悲惨命运的原因。
俄狄浦斯王的性格特点对他的命运起到了重要影响。
在戏剧中,俄狄浦斯被描述为一个性格倔强、自负自满的人物。
他对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充满自信,甚至有些狂妄自大。
在面对谋害他的人时,他显得过于冲动,不愿听取他人的劝告和建议,使得他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了悲剧的命运。
可以说俄狄浦斯的自负和冲动是导致他悲惨命运的重要原因之一。
命运的安排也是造成俄狄浦斯悲惨命运的原因之一。
在希腊悲剧中,命运被视为无法改变的宿命,主人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命运的摆布,最终走向悲惨的结局。
在俄狄浦斯的命运中,他虽然尽力逃避对他的预言,但最终还是不幸地实现了。
无论他如何努力,最终的结果都是注定的。
在这个意义上,命运的安排也是导致俄狄浦斯悲惨命运的原因之一。
外部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俄狄浦斯的命运产生了影响。
在戏剧中,俄狄浦斯所处的波希亚城遭受了瘟疫的侵袭,人民祈求他作为国王采取行动。
他的行动引发了一连串的悲剧事件,最终导致了他的悲惨结局。
由此可见,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是造成俄狄浦斯悲惨命运的原因之一。
论述俄狄浦斯王的艺术形象

论述俄狄浦斯王的艺术形象
(1)俄狄浦斯是城邦和人民利益的保护者。
他曾用自己的智慧为忒拜人民除妖;执政后有受到人们的爱戴。
人们尊称他为“救星”。
他为拯救城邦而追查杀死过往的凶手,表现出为国为民、大公无私的品质。
当事实证明他自己就是凶手时,便毫不犹豫的履行诺言,惩罚自己。
(2)他是一个追求高尚道德、力图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且具有坚强意志和惊人毅力的人。
命运注定他要犯下杀父娶母的大罪,她不愿做这种人。
为此,他放弃了优裕的生活和王位继承权,流落他乡,试图摆脱命运的束缚。
剧中所写的他追查凶手的事件,正是他的悲剧命运最后揭晓的前夕,也是她和命运搏斗的关键时刻。
俄狄浦斯的所作所为,军事在一最大的努力抗拒厄运,只是因为命运的不可抗拒而落到悲剧的结局。
在俄狄浦斯身上体现的这种对于个人独立意志的肯定和对于命运合理性的怀疑,真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繁荣时期民主派思想的特点。
《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

《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俄狄浦斯,是欧洲文学史上典型的命运悲剧人物。
是希腊神话中忒拜的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约卡斯塔的儿子,“戏剧艺术的荷马”、“命运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在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中丰富了其命运悲剧。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俄狄浦斯》人物形象分析篇11.引言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悲剧发轫于酒神颂歌,“悲剧”一词在希腊文原意是“山羊之歌”。
《俄底浦斯王》属于古希腊悲剧类型上“命运悲剧”,在剧作中宣扬民主精神,反对政治,同时讴歌人的伟大,描写人与命运的冲突。
亚里士多德认为《俄底浦斯王》是“十全十美的悲剧”,是希腊悲剧的典范。
悲剧贯穿着命运观念,命运凌驾于人、英雄乃至神之上,甚至连宇宙之王宙斯也对此感到无可奈何。
2.杰出悲剧中的英雄人物俄底浦斯王是索福可勒斯同名杰出悲剧的英雄人物。
他道德高尚、聪明机智、处事公正,虽然他还没有出生就被打上“弒父娶母”的原罪印记,但是他敢于同悲剧命运抗争。
2.1敢于同悲剧命运抗争的俄底浦斯王。
俄底浦斯王是人力的代表,得知自己弑父娶母的恶运后,对于这个与生俱来的宿命,他从逃避、抗争到坦然承受,力图避免犯下这可怕的罪过。
很可悲,他始终没有逃出命运的摆布,抗争归于失败,但是在俄底浦斯同命运的关系上,却体现了他积极的思想。
2.2正直善良,敢于承担责任的俄底浦斯王。
俄底浦斯在剧中的正面主人公,作为一名开明君主,以民主和法制治国,关心人民疾苦,处事公正,执法如山。
在忒拜发生瘟疫之时,他亲自走出王宫,倾听乞援人,为了拯救城邦他坐立不安。
得到神示后,发现矛盾越来越集中到自己身上时,他为了拯救民众,又残酷地惩罚自己,并自我放逐。
用这种悲壮的斗争的照亮了人生阴暗的一面,命运可以剥夺他们的幸福和生命,却不能贬低他们的精神;可以把他们打-倒,却不能将他们征服。
因此,在俄狄浦斯身上,已经可以看出英雄人物正从传统的神的家族体系中分离出来,走向人化,超人的色彩在渐渐淡化,俄狄浦斯真正成为敢于承担责任,依靠自我力量的“人”的典型。
俄狄浦斯王悲剧意识

1、俄狄浦斯王悲剧意识俄狄浦斯王的命运悲剧,影射着雅典奴隶主民主派英雄的历史悲剧。
《俄狄浦斯王》一剧中,俄狄浦斯正视现实,刚毅勇敢,体贴民众,敢于承担责任,是一个堂堂正正的英雄,也是一个理想的民主派领袖的形象。
这样的英雄和领袖,下场竟如此悲惨,贴切地表现了英雄意志逃不脱命运桎梏的痛苦惶惑。
这里,索福克勒斯对命运的合理性提出了怀疑,还表达了个人反抗命运的思想。
在俄狄浦斯王身上,寄托着剧作家对民主派领袖的崇高评价和深厚同情。
剧本热烈歌颂了俄狄浦斯的坚强意志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并对当时流行的命运观提出了怀疑。
2、首先,《伪君子》是一部古典主义创作原则与民间喜剧手法结合的杰作。
莫里哀创造性地运用了“三一律”:剧情围绕揭露达尔杜弗的伪善性格而展开,没有一点旁驰,地点始终是在奥尔恭家里,时间24小时。
莫里哀在吸收了各种戏剧手法的基础上,创造了风格独具的近代喜剧,既严整均衡、单纯集中,又曲折活泼,富有情致。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就是按"三一律"写成的,全剧五幕,单线发展,情节发生在一个地点,即奥尔恭的家里;所描写的全部事件都在一昼夜之内发生;主题集中在揭露答尔丢失的伪善面目这一点上。
)3、(1)径向对照首先是径向对照,即爱斯梅哈尔达与圆周线上各个人物的对照,在图中用径线表示。
爱斯梅哈尔达与孚罗诺的对照。
他们的矛盾是小说的主要矛盾,贯穿小说始终,因此他们的对照也是人物圆心结构里的中心对照。
他们是两种对立的力量,一个是善的化身,一个是恶的代表。
这种径向对照,表现了各个人物对爱斯梅哈尔达的不同感情和态度。
(2)弧向对照其次是弧向对照,即圆周线上各个人物之间的对照,在图中用弧线表示。
这种弧向对照,提示了各个人物心灵间的差距。
一分钟看完《俄狄浦斯王》:世界上十全十美的悲剧

一分钟看完《俄狄浦斯王》:世界上十全十美的悲剧谈到希腊悲剧的三巨头,不得不说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当属索福克勒斯。
而之所以他能得到这一殊荣,这是因为他创造了传说中最完美的悲剧——《俄狄浦斯王》。
亚里士多德曾这样评价它:“十全十美的悲剧。
按照希腊的原文,俄狄浦斯的本义是指双脚肿胀的人。
俄狄浦斯在一出生的时候,他的亲生父亲忒拜王拉伊俄斯就从神谕中得知,将来这个儿子会弑父娶母。
面对如此可怕的预言,父亲将儿子用铁丝洞穿他的脚裸,并让仆人将其扔到荒郊野外去。
但是善良的仆人可怜这个无辜的婴儿,于是把俄狄浦斯送给了一个居住在科任托斯国的牧羊人。
随着岁月的流逝,俄狄浦斯渐渐长大,甚至还成为了科任托斯国国王的养子。
他也从神谕中得知自己会弑父娶母,于是为了躲避这种反叛人伦的命运,他决定离开科任托斯国,前往忒拜。
命运的齿轮开始缓缓转动:当俄狄浦斯来到忒拜,在一个三岔路口时,他和一位老人产生了争执,无意中将其杀死,而这个老人正是微服私访的忒拜王拉伊俄斯,即俄狄浦斯的亲生父亲。
之后,俄狄浦斯又遇到了大家熟知的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斯,斯芬克斯长年待在忒拜城外,它会拦住过路人,如果过路人不能够回答它的问题,就会被她吃掉或者推下山崖。
当斯芬克斯拦住了俄狄浦斯时,它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走路,腿最多时最无能?”俄狄浦斯很快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答道:“是人。
”斯芬克斯羞愤而死。
忒拜人得知有人战胜了那只危害忒拜的女妖,都非常高兴,于是拥戴俄狄浦斯为忒拜的王。
俄狄浦斯也顺理成章地娶了前一任国王的妻子,也就是他的生母。
就这样,那个传说中弑父娶母的神谕,就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
但这只是故事的真相。
整部悲剧是从瘟疫笼罩忒拜城开始的。
依然是按照神谕,人们必须找到杀害前一任国王的凶手,瘟疫才会结束。
此时的俄狄浦斯已经是受人敬仰的国王,他登基十六年,勤政爱民,为了整个城邦和人民的人身安全与未来幸福,他开始千方百计地追寻凶手。
【神话故事】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神话故事】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俄狄浦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传说人物,他的故事被奥德修斯、伊利亚特等许多古代文学作品所描述。
在这些作品中,俄狄浦斯被描述为一个聪明、勇敢的英雄,同时也是一个自己命运的悲剧性形象。
关于俄狄浦斯的故事中有许多情节和细节,其中最著名的包括他的出生、他谋杀了自己的父亲、和他与自己的母亲结婚的悲剧。
俄狄浦斯的故事始于他的父亲拉伊厄斯,拉伊厄斯是科罗斯国王,他与其妻子约卡斯特有一个儿子俄狄浦斯。
在俄狄浦斯出生的那天,拉伊厄斯向预言家问明了他的命运,预言家告诉他,俄狄浦斯注定要杀死自己的父亲并与自己的母亲结婚。
为了避免这个不祥的命运,拉伊厄斯决定将俄狄浦斯遗弃在山上。
一位好心的牧羊人将俄狄浦斯送到了科林斯国王波利布的庇护之下。
在波利布国王家庭的照料下,俄狄浦斯成长为一个聪明、勇敢的年轻人。
他对自己的出生情况一直感到好奇。
最终,他在庇护家庭的父母的劝说下前往德尔斐神庙询问神谕。
在神谕的指引下,他得知了自己的命运。
他并不知道拉伊厄斯是他的亲生父亲,因此他决定远离波利布和他的养父母,以免实现预言。
在途中,俄狄浦斯与一个行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并杀死了这个人。
不久之后,他来到了特里波(Thebes)这座城市。
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被怪兽斯芬克斯困扰的人们。
斯芬克斯要求路人解答他的谜语,否则就会吞噬他们。
许多人都因此丧生。
但俄狄浦斯成功解答了斯芬克斯的谜语,击败了它,解救了特里波的人们。
作为对俄狄浦斯的英雄事迹的奖赏,特里波的国王克瑞翁让他与其女儿约卡斯特结婚,并成为他的继承人。
当他和约卡斯特结婚并成为国王之后,真相却浮出水面。
原来,拉伊厄斯和约卡斯特才是俄狄浦斯的亲生父母。
在明白了他与自己的母亲结婚的真相后,俄狄浦斯感到了无比的愤怒和绝望,他将自己的双眼插瞎,流放自己。
在流亡时期,俄狄浦斯被神谕告知,要结束特里波的饥荒和瘟疫,他必须找出并惩罚谋害他父亲拉伊厄斯的凶手。
在他辗转反侧的找寻下,他最终发现了真相,原来凶手竟然是他的亲生父亲拉伊厄斯。
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

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特征:1.英雄的悲剧命运:俄狄浦斯被预言会杀死自己的父亲,并与自己的母亲结婚,最终导致他的家族破裂和灾难的降临。
悲剧的特点在于英雄的命运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他们的错误和过失会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2.预知的力量:预言在悲剧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俄狄浦斯在婴儿时期就被预言会杀死自己的父亲,并与自己的母亲结婚。
尽管他的养父母试图阻止这个预言的实现,但宿命的力量最终战胜了一切。
预言揭示了未来的不可避免性,为悲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自知的力量:在剧中,俄狄浦斯比任何人都追求真相,并不断追问自己的命运。
他的自信、自主和自律使他努力解决悬而未决的谜团。
然而,正是通过他追求真相的行动,最终揭示了一个让他痛苦不堪的现实。
4.反复强调的道德观念:俄狄浦斯悲剧在探讨人类的道德观念方面也具有显著特征。
剧中强调了对神圣法律的尊重、对宿命的敬畏以及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俄狄浦斯处理问题的方式展示了他作为一个英雄和国王的品质,但最终,他的错误行为引发了悲剧的结果。
根源:1.宿命论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冲突:俄狄浦斯悲剧提出了一个永恒的哲学问题,即宿命与自由意志的冲突。
英雄们努力抗拒自己的命运,但最终宿命的力量战胜了他们的努力。
这种冲突表明了人类对未来的无知和无能为力,以及个体能否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2.道德行为与个体欲望之间的对抗:在剧中,俄狄浦斯通过谋求真相和惩罚犯罪者展示了他的道德品质。
然而,他对自己旅程中的欲望的追求以及对命运的顽固抗争,最终成为他的悲剧的根源。
这种对抗提示人们个体的欲望和道德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
3.示众性与警示意义:索福克勒斯将悲剧转化为对整个社会的警醒。
俄狄浦斯的悲剧被呈现给观众,以提醒人们遵循道德规范、尊重法律和防止自欺欺人。
通过展示这样一个悲剧性命运的英雄,剧作家试图唤起人们对自身行为和道德选择的深思与审视。
在总结上述的特征和根源后,可以看出俄狄浦斯悲剧的核心思想是探索人类对命运、道德和自由意志的认识和矛盾。
浅谈俄狄浦斯的命运悲剧

浅谈俄狄浦斯的命运悲剧第一篇:浅谈俄狄浦斯的命运悲剧浅谈俄狄浦斯的命运悲剧在很早的时候,就听说了那个有名的斯芬克斯之谜,只是,不知道和它有着密切关系的俄狄浦斯。
听老师讲了《俄狄浦斯王》之后,似乎对俄狄浦斯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俄狄浦斯王》是一部最典型的古希腊命运悲剧,对于它的悲剧性,除了强烈的震撼之外,也就只剩下同情了,只因他杀父娶母是命中注定要发生的悲剧。
在不知道真相的情况下,俄狄浦斯是一个贤明仁慈的君主,他热爱城邦,关心人民疾苦,和王后相亲相爱,一切看起来都十分美好。
后来,受俄狄浦斯统治的国家不断有灾祸与瘟疫,因此国王向神请示,想要知道为何会降下灾祸。
最后在先知提瑞西阿斯的揭示下,俄狄浦斯才知道他是拉伊奥斯的儿子,终究应验了他之前杀父娶母的不幸命运。
其实悲剧发生的源头,在于俄狄浦斯的命运,虽然,他自身的性格——傲慢、怀疑、完美主义,也正推动了他命运的发展,但也只可以说,这是一部性格导致的命运悲剧。
如果不是俄狄浦斯不听周围的人的劝告非要查出杀害老国王的凶手,故事的结局是不是就不会那么悲凉?虽然我们不能这样假设,但在剧中,俄狄浦斯一直是一个主动者,他的追查行动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他的每一步积极行动都使他愈加陷于被动,从而更迅速的走向毁灭。
不可否认,在出生时就有先知预言了他将要杀父娶母,正是为了逃避命运,拉伊奥斯刺穿了他的脚踝,并命令要将他杀死。
只是奉命执行的牧人心生怜悯,没有把他杀死,把他丢弃在野外,不过这也是等死。
然而,幸运的来临,他被邻近的科任托斯国王收养,当上了快乐的王子,被人们羡慕、尊敬。
直到他听说了那个关于自己的预言——杀父娶母。
面对神谕,选择了积极地去抗争,他离开了科任托斯,流浪四方,想远离杀父娶母的悲剧,可,在冥冥中,不知道内情的他却在命运的摆弄下应验了神示。
然而,其戏剧性就体现在这里,科任托斯国王并不是他的亲生父亲,逃离其实也就是在靠近。
事情的发展还是在按照那个可怕的预言继续,按部就班的发生着,只不过表面上就那么的风平浪静。
俄狄浦斯的悲剧形象

俄狄浦斯旳悲剧形象1、人旳意志与命运旳冲突索福克勒斯觉得俄狄浦斯旳悲剧不在于他有罪,而是由于他竭力逃避杀父娶母旳命运。
而俄狄浦斯旳斗争乃至失败,曲折反映了当时雅典人既相信自己旳力量,但又面对复杂旳多种社会矛盾不能理解旳矛盾困惑心理。
就觉得命运具有不可抗拒性、不可逃避性、神秘性。
进一步可以结识到,俄狄浦斯到处在对抗命运旳摆布。
尽管失败了,但是他还是保持着“困兽之斗”旳对抗精神,这种对抗精神使得失败英雄俄狄浦斯旳更高大、更高贵。
也使得他旳悲剧更能引起人们“怜悯和恐惊”旳情绪,从精神上得到陶冶。
这也是处在强盛繁华时期旳希腊人看待命运看待生活旳一种积极自信旳态度,这也是俄狄浦斯悲剧旳现代性价值七十之一。
2俄狄浦斯旳困惑和人性复杂性他是忒拜旳拯救者,又是忒拜劫难旳制造者:一心想追查杀害过国王旳凶手,凶犯却是自己。
他旳悲剧告诉我们:一种追求正义旳人,也许会成为一种制造罪恶旳人;崇高和卑劣、正义和邪恶、天使和魔鬼往往互为因果。
这里人自身旳复杂性被描绘了出来。
可以说,俄狄浦斯旳故事是西方文学史上揭示人旳复杂性旳无穷魅力旳作品之一。
3弗洛伊德旳“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旳悲剧就是在不知情旳状态下杀死自己旳爸爸并娶了自己旳母亲。
俄狄浦斯想竭力逃脱命运旳安排,但最后在逃脱中中了命运旳圈套。
无论俄狄浦斯如何旳努力,最后难逃命运旳掌控。
俄狄浦斯是索福克勒斯旳《俄狄浦斯王》旳主人公,其悲剧就是恋母情结,杀父娶母。
固然,此情结在弗洛伊德旳精神分析学中曾有过典型论述。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
根据弗洛伊德旳解释,是“也许们所有旳人都命中注定要把们旳第一种性冲动指向母亲,而把们第一种仇恨和屠杀旳愿望指向爸爸。
弗洛伊德觉得,俄狄浦斯旳故事表白了男性婴儿旳恋母情结,即在一定旳时期内,一种占有母亲而排斥爸爸旳心理。
在弗洛伊德旳《图腾与禁忌》中旳专门术语解释,俄狄浦斯情结:一组无意识观念和情感,其核心愿望是占有双亲中异性旳一方,排斥同性旳一方,精神分析学觉得,这种情结一班在里比多(欲力,性欲相近)和自旳发展阶段浮现,也就是3到5岁之间,但是有些也许浮现旳更早,在弗洛伊德看来,这种情结是一种极为普遍旳现象,也是许多无意识犯罪旳因素所在。
俄狄浦斯王的叙事特征

俄狄浦斯王的叙事特征俄狄浦斯王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传奇故事,被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写成了著名的悲剧《俄狄浦斯王》。
这个故事具有一些叙事特征:1.悲剧性质:故事以悲剧的方式展开。
俄狄浦斯的命运充满了悲剧性,他在追求真相和解开谜团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自己与离奇的命运之间的联系,最终导致他的母亲自杀、他失明并流亡的悲惨结局。
2.命运与预言:故事中命运和预言的概念是重要的叙事元素。
俄狄浦斯被预言注定要杀死自己的父亲并与自己的母亲结婚。
尽管他试图逃避这个命运,但却最终因为不知情地实现了预言。
3.调查和真相:叙事围绕着俄狄浦斯对谜团的调查展开。
他发现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并逐渐揭开了他家族的黑暗秘密,这种探求真相的过程是故事的核心。
4.复杂的人物关系:故事中涉及了复杂的人物关系,尤其是俄狄浦斯与其父母、妻子及他人的联系。
这些关系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故事的主要线索。
5.道德与命运的冲突: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提出了命运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冲突。
尽管他试图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最终还是被命运所左右,这突显了命运和人类选择之间的冲突。
这些叙事特征共同构成了《俄狄浦斯王》这个古老传奇的复杂而引人深思的情节,这个故事在文学、哲学和戏剧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俄狄浦斯王的叙事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闭锁式叙事结构:这种结构方式将高潮置于开场前夕,通过层层设置的悬念,逐步揭开人物的身世之谜。
这种结构形式又被称为“闭锁式”,即在高潮中不断回到过去,在“发现”中突转情节,根据情节需要,设置多种互为关联的铺垫。
2.回溯式叙事手段:将戏剧的高潮安排在开场前夕,当大幕拉开的时候,戏剧情节其实已经发展很久了。
这种叙事手段让观众在了解真相后,得以在脑海中以线性方式重组完成事件,从而获得额外的审美愉悦。
3.命运悲剧的象征:俄狄浦斯王的故事被视为古希腊灾难悲剧的代表,他被命运捉弄,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杀父娶母。
俄狄浦斯王努力抗争,却越来越深的陷入命运的网罗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狄浦斯的悲剧形象
1、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
索福克勒斯认为俄狄浦斯的悲剧不在于他有罪,而是因为他极力逃避杀父娶母的命运。
而俄狄浦斯的斗争乃至失败,曲折反映了当时雅典人既相信自己的力量,但又面对复杂的各种社会矛盾不能理解的矛盾困惑心理。
就认为命运具有不可抗拒性、不可逃避性、神秘性。
进一步可以认识到,俄狄浦斯处处在反抗命运的摆布。
尽管失败了,但是他还是保持着“困兽之斗”的反抗精神,这种反抗精神使得失败英雄俄狄浦斯的更高大、更高贵。
也使得他的悲剧更能引起人们“怜悯和恐惧”的情绪,从精神上得到陶冶。
这也是处于强盛繁荣时期的希腊人对待命运对待生活的一种积极自信的态度,这也是俄狄浦斯悲剧的现代性价值七十之一。
2俄狄浦斯的困惑和人性复杂性
他是忒拜的拯救者,又是忒拜灾难的制造者:一心想追查杀害过国王的凶手,凶犯却是自己。
他的悲剧告诉我们:一个追求正义的人,可能会成为一个制造罪恶的人;高尚和卑鄙、正义和邪恶、天使和魔鬼往往互为因果。
这里人本身的复杂性被描绘了出来。
可以说,俄狄浦斯的故事是西方文学史上揭示人的复杂性的无穷魅力的作品之一。
3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
俄狄浦斯的悲剧就是在不知情的状态下杀死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
俄狄浦斯想极力逃脱命运的安排,但最终在逃脱中中了命运的圈套。
无论俄狄浦斯怎样的努力,最终难逃命运的掌控。
俄狄浦斯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的主人公,其悲剧就是恋母情结,杀父娶母。
当然,此情结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曾有过经典论述。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
根据弗洛伊德的解释,是“也许们所有的人都命中注定要把们的第一个性冲动指向母亲,而把们第一个仇恨和屠杀的愿望指向父亲。
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的故事表明了男性婴儿的恋母情结,即在一定的时期内,一种占有母亲而排斥父亲的心理。
在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中的专门术语解释,俄狄浦斯情结:一组无意识观念和情感,其核心愿望是占有双亲中异性的一方,排斥同性的一方,精神分析学认为,这种情结一班在里比多(欲力,性欲相近)和自的发展阶段出现,也就是3到5岁之间,不过有些可能出现的更早,在弗洛伊德看来,这种情结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也是许多无意识犯罪的原因所在。
要消除俄狄浦斯情结,可以是本人和双亲中同性的一方同一化,并暂时放弃和异性一方的关系。
4俄狄浦斯悲剧——人类迈向文明的艰辛的艺术写照
古希腊人认为,高尚而正直的俄狄浦斯走向“犯罪”,是神秘的命运“所为”。
其实从人类文化史和文明史的角度来看待,这命运就是人自身的原始野性。
原始时代,杀父娶母无所谓不道德,到了人类文明时期,这种行为才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乱伦行为,是不道德的被禁止的。
而人类文明的初期,由于原始时期延续下来的野蛮习性并没有也不可能很快消失,相反还会在人的潜意识中存在。
俄狄浦斯是文明初期的人,一方面他要摆脱这种陋习,成为一个文明的人;但一方面,他的潜在的无法控制摆脱的野性冲动,使得他走上了所谓的杀父娶母的道路。
那种野性冲动,和外界自然一样,具有强制的无可抗拒的力量。
他自然没有办法理解这种野性,古希腊也无法理解,于是就认为是“命运”。
其实这个故事结局的真实性和可能性,我们无法用理性、科学逻辑来推敲、演示,只能把它作为一种神话隐喻,从神话隐喻的角度阐释它所象征的普遍性意义。
俄狄浦斯在为摆脱原始的、自然的属性而导致毁灭的悲剧,是人类走向文明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和沉重代价的一种艺术写照。
体现的是文明对于野性、对于自然的抗争,是走向文明的人对原始野性的摒弃文明具有某种正义感。
故而,俄狄浦斯向文明迈进的悲剧就有了悲壮与崇高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