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肝炎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重型肝炎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慢性重型肝炎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如何把握治疗时机?应选择哪类药物?

为什么会重新提出这些问题?几年前的重型肝炎,病情恢复后,出现HBVDNA阴转或小于10^4cp

/ml,大家都不建议应用抗病毒药物,几年过去了,出现了失代偿性肝硬化。回过头来,看看当时的建议是否恰当,请谈谈你是如何掌握的?慢性重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问题,目前大多认为需要抗病毒治疗,而且要早期治疗。至于选择那种核苷类药物,因人而异。但如果HBVDNA水平较高如超过10*6copies/ml,一般不首选ADV。

几年前的重型肝炎,病情恢复后出现HBVDNA阴转或低水平复制,主要归功于当时免疫的清除。但付出的代价就是肝炎后肝硬化的形成,肝硬化一旦形成,除了HBV的作用外,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均能导致失代偿肝硬化的出现。因此,如果近几年HBVDNA一直阴性,当时不建议抗病毒并无不当之处,但是如果处于低水平复制,还是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为好。如果是慢性重症肝炎应该根据病毒数量进行分析,若比较高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若是急性重症肝炎也可酌情抗病毒治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大家一起讨论。我们临床中有体会,重肝确实需要病因治疗,即抗病毒治疗,但是快速降低和缓慢降低HBVDNA之间有差别吗?

感觉还是有差别,出于尽快控制HBVDNA以及后续治疗的想法,我们以前选择恩替卡韦较多,但是发现预后改善不明显,反而拉米夫定,膦甲酸钠之类的药物效果更好。在2009年福州会议上带回来的信息也是如此,重肝似乎并无必要快速控制HBVDNA。

近期看到一篇文章,对恩替卡韦治疗重肝进行了探讨,结论是:恩替卡韦快速降低HBVDNA,但是并未改善重肝的短期存活率,HBVDNA的快速下降,并没有带来MELD以及肝功能的明显改善。

全文如下,供大家参考

Short-term entecavir therapy of chronic.pdf (246.23k)重症肝炎现在的观点是急性重症肝炎,亚急性重症肝炎,慢加急,慢加亚急,慢。

依据发病机制:暴发性肝炎乙肝少见,并且过程猛,但是病毒清除好,可以不抗病毒,看国外的文献还有用干扰素的,汗。亚急性同急性。病毒复制都不是主要因素,相反病毒清除倒是很积极。

主要是慢性重症,慢性肝炎为什么加重症,病毒复制同时免疫打破是一个重要机制,所以当然要抗病毒。不过如果是酒精,药物等为加重症因素,尽管从发病机制上不用抗病毒,但是重症会导致免疫低下,病毒有复制风险,所以还是要抗病毒。核苷类似物在降低重肝患者体内病毒载量的同时,还影响宿主免疫重建。HBV DNA的快速下降,一方面与抗病毒药物的效力有关,另外也和免疫重建后宿主对病毒的清除加强有关。因此,HBV DNA快速下降可能是更多肝细胞的被免疫攻击的结果,最终的结果是肝细胞坏死可能更严重。因此,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重肝,如何在病毒和宿主免疫之间取得一个平衡是关键。觉得亮剑战友说的好,不晓得有没有相关的文献。重型肝炎的研究设计困难,很难做到随机,得出的数据很难有说服力。

重型肝炎的治疗是综合治疗,到底是抗病毒引起预后的改善还是我们的白蛋白和血浆,以及其他护肝及其支持治疗作用更大没有大规模随机对照实验验证。我们很多情况还停留在所谓“经验”水平。

不同医院的数据也没有可比性,不仅仅是药物不同,病人入院的时候病情轻重也有差别,大医院的病人病情可能相对较重

同一医院的数据也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并没有随机,无法做到真正对照,更别说双盲。因为重型肝炎要花费大量的治疗费用,有钱的人可能得到较好的支持治疗,同时由于血浆和蛋白

紧缺,可能有的时候有钱也不能很好的支持治疗。有钱用恩替卡韦的病人,或许经济条件相对较好,所以他们支持治疗也相对较好。我们医生带有主观意见的宣传,让病人将资料费用的大部分用于恩替卡韦抗病毒,或许有没有钱加强支持治疗。。。

我们没办法让别人随机的分为抗病毒治疗组和支持治疗组,我们也没有办法让所有病人用同样的支持治疗,加上重型肝炎病情复杂,合并症的存在使预后的干预因素更加复杂

所以就目前来说,我不相信任何重型肝炎的科研数据,因为我绞尽脑汁也没有办法相出别人是怎么设计好实验的

包括现在的十一五课题,关于重型肝炎研究方面的设计就漏洞百出。。。真不知道以后的数据该如何捏造。说一下自己的一点浅见:

重肝从发病机制上来说,应该是过度的免疫应答,但是在慢乙肝的炎症中,应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清除病毒的免疫,当然清除病毒的时候肯定是清除肝细胞的,但是在清除肝细胞的时候通过Fasl、穿孔素等机制,本身是不会造成肝脏非特异性炎症的,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HBV感染呈现一个隐形感染病程的原因吧。另一方面是非特异性的或者是过度的免疫而造成肝细胞的损伤,这部分免疫是导致肝脏炎症损伤和重肝的主要因素。

但是非特异性的炎症的根本还是由于特异性清除HBV的免疫的一个过度的延伸。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在重肝的治疗过程中,迅速抑制HBV对于抑制重肝的病程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毕竟重肝的病程也可以持续比较长的时间,1个月或更长。这个时间,对于ETV 等快速抑制HBV的药物来说是足够的。

对于LAM与LdT,耐药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毕竟这些患者如果活下来,往往需要长期治疗,而且往往不能承受耐药的肝功能反复。

ADV相对来说起作用比较慢一点。而且,重肝的病人往往肾脏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可能会说不清楚。

从循证医学证据上来说,LAM的文献肯定是要多一点的,毕竟应用时间要长一些。这就像在肝移植患者中预防复发的治疗中,LAM被推荐是一样的。但是EASL与AASLD还是推荐了ETV与TDF等药物。重型肝炎进入恢复期或缓解期时,如果应用干扰素,结果会怎么样?很久没有参与讨论了。楼主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是我很感兴趣的问题,前些日子还在当地与同行交流过此问题,文中的内容代表了自己的观点(见附件),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李东良-乙肝肝衰竭抗病毒治疗(剪辑版).ppt (706.0k)这里面有很多概念和问题,混在一起说,只会越扯越乱。一定要分开加以梳理,这样才可能做到正本清源。例如,重肝的原因,应该是CTL清除模式过于强烈的结果,若真是这样,则快速抑制血清HBVDNA必定十分有助于缓解免疫反应,为肝脏争得修养生息的机会,这是肯定对付重肝十分有效的应急手段。但是,问题来了,危机过去以后,若不识时务地仍在拼命抑制血清HBVDNA,则最终的结局必定是不理想的。课件中有“疾病进展期禁止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这样的建议,不知有何依据。毫无疑问,应该使用强有力的抗病毒药物,既为患者将来做打算,又为激素等药物的应用打基础。2005年中国慢性乙肝指南提出,HBeAg阳性者HBV DNA应≥1×105 copies/ml,HBeAg阴性者应≥1×104 copies/ml。考虑到肝衰竭时免疫应答强大,有病毒自发清除,加之患者残余肝脏减少,致使病毒载量降低,故当时我们认为,治疗指征应进一步放宽至HBeAg阳性者HBV DNA≥1×104 copies/ml,HBeAg阴性者≥1×103 copies/ml。2006年,中国肝衰竭指南认为,只要血清HBV DNA阳性,即应治疗。美国Keeffe(基夫)等认为,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只要血清HBV DNA可检测出(300 copies/ml)就应进行抗病毒治疗。2005年美国肝脏病研究学会的急性肝衰竭指南中要求,HBsAg为阳性即可进行抗病毒治疗。

个人意见:早期抗病毒!

问题1:乙肝肝衰竭和病毒数量是否有关?

在肝衰竭的患者,很难建立一种病毒和疾病之间相关关系,尽管乙肝是导致我国急性和慢性肝衰竭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患者不是因为病毒量的多寡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同样的反证提示病毒量更大的患者往往不是重型肝炎,这么来讲,病毒的多少似乎和肝衰竭没有直接关系,至少目前还没有。

问题2:核苷类似物的作用是清除病毒还是抑制病毒复制?

这个也是明摆的事情,核苷类似物只能抑制病毒复制,到今天为止,没有任何一种核苷类药物会声明可以完全解决HBV,而由于长期抑制筛选还会引起病毒变异,这就很明确,这种药物不能将病毒完全清除,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将病毒载量降下来,但不能改变乙肝病毒感染的事实。

问题3:病毒载量下降对肝衰竭的益处在哪里?

假如问题1和2是明确的,在重型肝炎中应用抗病毒的目的就会让人迷惑,由于核苷药物只能抑制病毒载量,而后者和肝衰竭发生并没有关系,但可能和肝病慢性后果有关,这时用药的目的是治疗肝衰竭么?这种抑制会对肝衰竭产生益处么?这些还是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话题。

我个人认为肝衰竭期间抗病毒治疗并不对肝衰竭本身有什么治疗作用,但对于已经肝硬化的患者发生肝衰竭,这时患者会因为抗病毒治疗对其预后产生一定良性影响,但不会对肝衰竭的抢救有何迅速的益处,根据我个人经验,肝衰竭患者抗病毒后还会有一部分病人出现病情加重,但对患者将来预后似乎有好处。

因此我不成熟的意见是在患者肝衰竭有一定恢复时候再抗病毒,急性肝衰竭不用抗病毒。

什么叫“抑制病毒复制”?你是指抑制病毒组装外排的能力呢,还是指抑制病毒的跨细胞感染?如果是前者,这样的抑制意义何在?如果是后者,临床数据和相关研究都不支持这一点。抗病毒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感染。对重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看来多数学者热衷于核苷(酸)类似物。既然核苷(酸)类似物只能抑制病毒复制,既然“重肝从发病机制上来说,应该是过度的免疫应答”,那为什么不来个“顺水推舟”应用干扰素来清除“残余”病毒?由于干扰素是一种促进免疫应答的炎性因子,重肝的发生多数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炎症反应,此时促进炎症无异于火上加油,具体的原因是1、干扰素是非特异性炎性因子,2、重型肝炎时的炎症不仅仅针对病毒,而是广泛的攻击肝脏细胞本身,3、重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细胞缺乏,难以抵抗干扰素带来的进一步肝细胞破坏,这种破坏会通过非特异免疫加强而加重。4、干扰素在临床试验中被证明不能用于肝功能失代偿患者,尽管这些实验多数是失代偿肝硬化,但可以推广到肝衰竭患者。因此,目前主流观点是干扰素禁止用于肝衰竭患者。目前主流的观点/共识,已经有些根深蒂固了(当然探讨的声音也在增多),可以说误解由来已久。

大体上,粗糙地说,他们的推理(抱歉,只能构成推理,因为没有数据支持)是这样的:干扰素会进一步激发免疫反应,而免疫反应的加剧,必然会加重肝脏组织的损伤。他们认为普通病人应能承受这样的损伤,但重肝病人或储备不足的硬化病人则万万不可上干扰,因为这会加重病情,并带来极其危险的结果。

----------

我在https://www.360docs.net/doc/9b19130559.html,上看了大量的干扰治疗期间的跟踪数据和案例。我的发现是,对大多数人,干扰治疗期间,ALT是持续下降的,有的只是下降到一个区间(例如50-80的样子)后,才会有较长时间的波动,当然有的波动时间上可长达1年到1年半。只有极少数案例中,干扰初期伴随ALT上升。考虑到目前指南对抗病毒治疗时机的选择,我们并不清楚,这部分人ALT的上升究竟与干扰的使用是否相关。说白了,对这部分人而言,在达到抗病毒治疗的建议指症后,即使不上干扰,也可能照样发生ALT上升。即,大多数案

例数据,干扰后总是伴随着ALT的持续下降。

另一个现象也不容忽视。干扰治疗的人群中,即使对中那些ALT长年波动的人群,B超结果也显示肝脏组织在持续改善。这可能预示,干扰治疗期间(前提),临界附近低水平的ALT 波动,具有不同的意义。下边是1993年的一篇文献,NIH临床中心进行了18名肝硬化患者的干扰素治疗,其中只有6名患者好转,9名肝病恶化,6名死亡,4名肝移植,提示了肝失代偿患者要小心使用这种药物。

BACKGROUND: The prognosis of advanced cirrhosis due to chronic hepatitis B is poor, and results of therapies, includ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have been unsatisfacto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feron alfa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METHODS: Between 1984 and 1991, 18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apparent cirrhosis due to hepatitis B were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alfa at the Clinical Center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ULTS: Six treated patients (33%) had a sustained loss of hepatitis B virus DNA and hepatitis B e antigen (if present initially) and decrease of amino-transferase levels into the normal or near normal range. In follow-up, these 6 patients resolved all symptoms of cirrhosis and are alive and fully active. In contrast, the 12 patients who did not have a sustained loss of hepatitis B virus have had evidence of progressive liver disease, 6 have died and 4 underwent hepatic transplantation. Side effects of interferon were common and included bacterial infections (n = 5) and exacerbations of disease (n = 9). 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interferon alfa is effective in selected patients with mildly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due to hepatitis B.

随后,1995年同一本杂志发表另外的研究,证实干扰素在child分级C以上的患者根本没有疗效,仅仅可以用于A级患者,即便是小剂量使用(见附件),因此,1995年以来,并没有任何证据推翻这种结论,相反,很多研究在不断的证明以上两篇文献的正确性,肝衰竭也是肝脏失代偿一种形式,虽然复杂,但应该适用于以上结论。

ratable Interferon Alfa in Decompensated Liver.pdf (749.25k)我觉得这个大问题可以细分为:重肝发病时是否尽快上抗病毒药物,和重肝稳定后是否需要继续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以现在的共识当然没人敢用干扰素,只好在核苷类的药物里选择。我的感觉大部分重肝发病期应用快速的抗病毒治疗还是有效的,但长期应用很难说了,没有能长期观察的数据,仅有的自己几个病人观察,都还活着但也是反反复复不很稳定,朝着肝硬化的方向发展。

我个人还是希望看到有关重肝的临床观察的文献,即使不那么符合严格的临床设计,但只要比较严谨还是极有帮助的,因为毕竟大家都知道现实情况的,或许小白鼠好设计但意义终归不大。慢性重型肝炎,

病情恢复后,出现HBVDNA阴转或小于10^4cp/ml,如果应用干扰素,结果会怎么样?慢性重型肝炎又分为几种情况,假如是肝硬化基础的肝衰竭,以后仍然会是肝硬化,但发生并发症会减少,和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结果一致,如果是慢性肝炎的肝衰竭,以后会肝脏病理恢复,但病毒量会再次上升,甚至发生第二次重型肝炎,如果是携带者的肝衰竭,同慢性肝炎,需要注意一种情况,就是如果患者HBVDNA阴性,但是肝功能一直不好恢复,会迅速进入肝

常发生持续黄疸,一般干扰素使用的时候应该是病毒水平在使用抗病毒药物降低到一定程度再使用会比较好,那样产生黄疸的可能性就小一些,但是只是临床经验,没有注意文献的报道,可能是降低病毒浓度使得免疫反应对肝脏损伤要小的原因。个人的观点:虽然核苷类似物只能抑制病毒复制,但是病毒量下来了,从免疫角度讲:免疫原性物资少了,引发机体免

疫反应也减弱、同理炎症反应也会减轻

还得依赖对病人具体情况来探讨

1、病毒HBV-DNA水平:如果能有一个动态的监测就比较好(比如有加重前后的HBV-DNA 水平对比),病情加重时病毒水平突然有较大增加的话可以考虑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当然要考虑患者以前是否使用过某类核苷类药物来选择。如果加重前后HBV-DNA水平变化不大,但基础HBV-DNA水平高的话也可考虑使用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当然使用抗病毒药物的话还是需要考虑选择抗病毒起效快的药物。如果加重前后HBV-DNA水平底甚至也有阴性的,个人觉得还是慎重,毕竟肝功不太好的时候这些药物也是一个负担。

2、病人的病情:如果出现后续的各种并发症的话,个人觉得还是紧急稳定病情,在护肝、其他支持对症治疗的同时把并发症处理好,因为这个机体平衡被打破时会进入恶性循环。

3、机体受到的外在因素加重了病情:这其实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研究者在这方面也进行的比较少,当然这方面的资料难以获得,且数据的可靠性也难以评估,需要较好的流调及较大规模的循证医学来研究。

至于病毒、机体、外在诱因等在慢性重症化过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机体与病毒相处的相对稳态又是如何被打破的,个人知识相对贫乏,还是要学习更多知识再来讨论,请各位高人多发表高见并多发些这方面的高水平文章,使大家能更好学习看了以上战友的发言,很受启发,提几个问题,抛砖引玉

1.慢性重型肝炎的“始动因素”,是病毒还是免疫?

如果是病毒,对因治疗,即应用抗病毒药物是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2.大部分慢性重肝病人仅靠机体免疫是清除不了病毒的。大部分病人HBVDNA下降到10的4次方左右就不再下降了,这个时候,“免疫风暴”风头已过或已是强弩之末,病人表现为清除病毒的能力不足。这时候上抗病毒治疗大家没异议吧?

3.为什么非要等到第2点的时机才用抗病毒呢?

为什么不一开始就上抗病毒治疗呢?慢性重型肝炎如果是2000年版是基本等同于目前的慢加急性肝衰竭,这种患者始动因素很难明确,但一些间接证据表明这种情况应该也是一种机体清除病毒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明明机体可以通过不剧烈的免疫反应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为什么偏要采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而且效率不高的方式来清除病毒呢?幸好采用这种方式的患者是少数的,带来的难题就是我们一般更加容易找到群体的规律,但是很难找到小概率事件的规律。

第二点是正确的,几乎除了急性肝衰竭,慢加急的患者很难或几乎没有通过这种方式来完全清除病毒,即使在病程中出现过s抗原血清转换,但我观察多数患者HBV DNA在病程后期会转为阴性,那么为什么患者病重时候会有维持低水平的HBV DNA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肝脏细胞坏死后引起cccDNA的血中释放,这点曾经有人进行试验证实,cccDNA会出现在肝衰竭患者血液中。

目前并非一定要等到时机才能抗病毒,目前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只不过根据抗病毒药物应用会影响病毒和机体免疫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加入抗病毒药物后会向哪里倾斜尚不清楚,但是临床观察到抗病毒后会有一小段时间病情迅速加重让我们更慎重的选择抗病毒时机而已,一些患者原本就肝衰竭不稳定阶段,也许不抗病毒也会很快恶化,这时抗病毒有时也很难举证倒置的啊。楼上的楼上的砖质量很好,接近玉质了,可惜我们没有美玉可以让你引。我的理解“始动因素”很难是单一因素,估计病毒和宿主免疫互为因果,这从治疗的效果就能看出来,有些及时抗病毒恢复挺快,有些则没那么好。抗病毒治疗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尽早上但也不能把治疗的宝压在这上面。急性重型肝炎,如果是乙肝病毒引起的话,确实很少见,我从来没见到过.

如果是慢性重型肝炎的话,是肯定要抗病毒的.在我们医院从来都对此没有任何的怀疑.

而且对拉米夫定来讲,以前就有临床实验证实,倒是恩替卡韦,上市时间比较短,尚缺乏证据.

治疗时机的话当然是越早越好了,药物当然是核苷类似物,干扰素绝对不行

重型肝炎的话,HBVDNA载量确实大部分会比较低,阴转不是很常见,但是这个低还是考虑和强烈的免疫清除有关,并不能长期稳定,而且随着病情的进展会有上升,病情一旦再有反复,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抗病毒没有任何疑问.

其实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到,那些肝硬化末期或者肝癌的病人,病毒量并不高,这个现象不好解释,我感觉其实重肝也有类似的现象,必须抗病毒,而且往往是终身服药.

胸腺素a1在乙肝治疗中有效果吗

最近的2009年AASLD指南指出,关于胸腺肽a1的抗病毒效果是没有确定的,目前发表的论文结果矛盾,因此,仅仅从抗病毒方面讲,胸腺肽a1是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毕竟有更多已经确定能够抗病毒的药物。

另一方面讲,胸腺肽在炎症的抑制和调节方面是有一定作用的,因此可以考虑在重症患者中使用,而一些研究表明这种药品对严重炎症的疗效还是可信的,因此用于重型肝炎的指证并非是抗病毒的。

但是胸腺肽的研究自相矛盾的地方很多,大家即使读一下厂家提供的资料也可以看出来,同一剂量同一药物在不同人群的作用机制几乎完全相反,我认为至少一方面是错误的。HBV 相关肝衰竭经历了三个阶段:病毒无关论、病毒有关论、病毒主导论。我们有个肝衰竭指南指出只要HBV-DNA阳性就抗病毒,Keefe主张HBV-DNA可测出即>300copies/ml抗病毒,AASLD指南中则是只要HbsAg阳性就支持抗病毒。就我们科来说一般DNA可测即选择抗病毒治疗,药物的选择一般首先是恩替卡韦,因为起效迅速,耐药率低,如果病人经济条件不允许我们会选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一般不考虑。上面有战友说恩替卡韦相比拉米夫定对改善预后不明显,恩替卡韦上市时间相对短,是不是还需要有更多的循证医学的证据来支持呢?

目前所谓的抗病毒治疗真有效吗?如果有效,乙肝病人为什么越来越多

重型肝炎的治疗是综合性的,对于死亡率如此高的疾病,我觉得,能有药物把一些不利因素去除或抑制下来,都会对康复带来多一份机会,所以,我赞成使用快速起效类型的核苷类似

较明确的一个是N乙酰半胱氨酸,另一个是肝脏移植,至于抗病毒治疗没有明确依据,但是在AASLD的position paper中有证据III级的推荐,仅仅是专家意见,到目前为止ALF 的抗病毒治疗没有明确观点,而慢加急性肝衰竭,目前甚至都存在概念之争,仅仅在2009年才有一些组织(APSAL)明确这种概念,和我国的概念类似,但又和欧美的概念不同,这样,名字尚不统一,统一文献资料就更加困难,对于这点,需要亚洲的专家和世界专家达成共识,毕竟这种患者还是比较少的。

阿德福韦酯停药后2月余出现病情急性发作,并且呈现重症倾向,这个时候积极保肝对症治疗的同时,抗病毒治疗选择其他强效抑制剂呢还是需要续用原来的阿德福韦,还是暂且不用呢,请同仁指教我上传斯崇文教授讲课的幻灯片《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的抗病毒治疗》和大家共同讨论!

肝衰竭抗病毒.ppt (305.0k)慢性乙肝患者,因为肾病,出现大量乙肝病毒复制,加上拉米夫定后2年多出现病毒变异(YtM204I/V),现在病人出现肾病复发,肝功ALT40单位,AST200

单位,各种胆红素正常,HBV-DNA为大于10的五次方,对于这样的病人,是不是应该加用恩替卡韦?患者的肝功能出现的AST高是药物损害的原因多呢还是乙肝本身出现的损害?希望各位能够帮帮忙,提个建议,不甚感激。患者目前肾功能正常。昨天下午考的执业医师里就有一道题

慢性肝炎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我只记得2个选项,一个是抗病毒,一个是保肝...

我选的保肝- -!小生刚入道,也来说两句吧。

1。乙肝引起的重型肝炎主要是由于机体免疫失调和病毒变异引起。但是那个是先那个是后目前应该还没有定论。本人倾向于认为先是病毒变异后导致机体免疫失调。

2.既然已经发生了重肝,那么治疗就应该从病因入手,然而治疗也应该有所侧重,没有变异的病毒,应该就不会有免疫过强的失调,所以抗病毒治疗是应该提倡的,起码可以减少免疫原的进一步生成,还可以阻止没有坏死的肝细胞被破坏,同时保护新生的肝细胞,还有核苷酸药物是否有免疫调节还不清楚,临床发现替比夫定似乎有这方面的作用。

3.至于预后,不能仅仅从是否运用核苷酸药物来判断,病人的基础情况,肝细胞的坏死程度,患者肝细胞的再生能力都与预后有关系。这也就是把基础治疗放在第一位的理由。

4.病毒的适应生存能力是很强大的。先是变异引起免疫失调,然后根据免疫的强度和特点再不断的变异,种群之间不断的变化,最后选择出优势株来感染新的肝细胞,只要肝细胞还有复制空间,就会不断的加重病情,所以抗病毒,把病毒控制到最低下线是有必要的。

5.免疫系统就像一个生态系统,需要时间来协调,过快过慢可能都不好,所以重肝患者的抗病毒是否也像慢肝一样需要根据机体的免疫情况来治疗还有待研究,再慢肝里,不同的免疫状态,强度都会和治疗效果有关啊。也正思考中,临床上随访了数个病情较重的慢性重度的乙肝有2年多了,发现其HBVDNA水平随着

病情的恢复也是呈逐渐下降的,其肝功能包括球蛋白水平都非常理想,影像学检查也不错,直觉是机体自身的免疫清除能力在一个恰当的水平时(足够清除病毒,又不至于引发重型肝炎)这类病人也可能并不是非得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毕竟现在的抗病毒治疗还是有很多问题的,但这个水平的拿捏真的很难。遗憾的是这些病人缺少最重要的病理学检查随访资料。应该选抗病毒,抗病毒治疗才是根本。请教各位有一病人2009年2月23号查肝功AST73,ALT82,两对半135阳性,HBVDNA10的九次方,开始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于六个月后复查ALT65,HBVDNA小于一千,可是查两对半定量仍135阳性而且各项数值上升很明显,(治疗过程中135项数据有所下降,且有E抗体并存出现是在同一医院检查的)这种情况到底怎样解析为什么病毒复制受抑制但两对半定量数值上升呢?另外他去咨询了另外的人说应用恩替卡韦等药抗病毒肝功ALT,AST上升越高越好,什么原理呢?今年的执业医师考试就出了这样一道题,我当时很诧异,因为我觉得这样有争议的题目最好不要拿出来作为考试题目楼上的,这个没有啥争议的。

为什么病毒复制受抑制但两对半定量数值上升呢?

因为核酸和蛋白本来就不是同步的,都是抗原而已,这种现象已经有大量文献报道,有些人会认为s抗原下降更加有意义,但HBVDNA下降被多数研究证明也有意义,这些检测的结果以及相关后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个人认为是基因复制被抑制不等于蛋白表达受到抑制。我们的一个慢重肝的病人,抗病毒后效果好,我们一直在使用恩替卡韦治疗重肝了,抢救成功率较之3年前明显提高重肝需要抗病毒治疗!虽然循证医学的依据不多,但依据美国肝病协会急性肝衰竭指南2005版第5页recommendations 13和慢乙肝治疗指南2009 update (指南见附件)。个人认为应该应用快速起效的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暂无应用Tenofovir和Truvada的经验,干扰素禁用。

重型肝炎

重型肝炎是以大量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病理特点为表现的一种严重肝脏疾病,可引起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是肝病患者病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重型肝炎的原因很多,包括乙肝病毒感染,甲、戊病毒及其它泛嗜病毒如EBV、CMV等感染,药物中毒,慢性酒精性肝损害等等,其临床分型常用急性、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来划分。 主要病因:肝炎病毒感染,药物中毒,慢性酒精性肝损害,等 重型肝炎因其病情重、预后差而影响患者寿命,在我国,引起重型肝炎的最常见原因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约占所有重型肝炎的三分之二,此外,甲型、丙型、丁型重型乙肝及戊型肝炎病毒亦能引起重型肝炎,其它病毒如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登革热病毒、Rift-vnlley病毒也可以引起,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所引起的重型肝炎在临床中也时有出现,尤其是药物性肝衰竭,在美国重型肝炎中占有较高的比例。随着乙肝抗病毒领域药物的推广,乙型肝炎所致的重型肝炎在我国也在下降,因此使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所致的重型肝炎比例上升,此外,妊娠急性脂肪肝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重型肝炎。重型肝炎疾病的特点:病情重、合并症多、预后差、死亡率高。发病机制 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复杂,从细胞损伤、功能障碍,直到细胞凋亡、坏死,其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重型肝炎,其发病机制既与病原有关,也与机体的免疫有关。 发病机制与病原关系:病毒可直接引起肝细胞损害,最后形成大块肝细胞坏死,例如甲型与戊型肝炎发病时,肝细胞的严重病变(溶解和坏死)是这些病毒在肝细胞内大量复制的直接后果,也就是说被感染破坏的肝细胞数越多,病情越严重。就乙肝而言,感染的病毒量多是一个因素,但病毒的基因突变也是另一个因素,基因突变后导致病毒数上升,也与乙型重型肝炎的发生相关。 发病机制与免疫关系:乙型肝炎患者发生重型肝炎占重肝的2/3,但并非是这些重型肝炎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很多,更重要的机制是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异常所致,由乙肝病毒激发机体的过强免疫时,大量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并激活被体系统,以及在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内毒素等参与下,导致大片肝细胞坏死,发生重型肝炎。 病因分类 重型肝炎的病因及诱因复杂,最常见的是机体免疫状况改变后免疫激活,乙型肝炎基础上重叠戊型、甲型肝炎感染、乙肝基因突变、妊娠、过度疲劳、精神刺激、饮酒、应用肝损害药物、合并细菌感染、伴有其它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等,其分类主要按病情发展速度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其中,慢性又分为慢加急肝衰竭和慢性肝衰。 诊断鉴别 (一)当某一肝病患者出现以下表现时,应高度警惕重型肝炎: 1、极度乏力和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2、神经、精神症状(如嗜睡、性格行为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 3、有明显出血倾向:鼻衄、牙龈出血不易止住。 4、黄疸迅速加深伴有中毒性鼓肠、肝臭等。 5、化验检测时PTA﹤40%,Tml大于正常10倍。 (二)诊断 “三高一低”,即高度乏力、高度黄疸、高度食欲不振伴肠胀气;低PTA(PTA﹤40%)。 1、急重肝:2周内出现神志行为异常伴“三高一低”。 2、亚急性重型肝炎:起病2周以上至半年出现肝性脑病,同时亦有“三高一低”症状检测。 3、慢重肝:在慢性肝损害基础上出现“三高一低”或者肝硬化基础上出现肝功进行性衰竭。 (三)相关检测 1、PTA: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是诊断重型肝炎的重要依据,当PT延长致PTA﹤40%时应疑为重型肝炎,PTA的变化也是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最敏感的实验室指标。

重型肝炎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重型肝炎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慢性重型肝炎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如何把握治疗时机?应选择哪类药物? 为什么会重新提出这些问题?几年前的重型肝炎,病情恢复后,出现HBVDNA阴转或小于10^4cp /ml,大家都不建议应用抗病毒药物,几年过去了,出现了失代偿性肝硬化。回过头来,看看当时的建议是否恰当,请谈谈你是如何掌握的?慢性重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问题,目前大多认为需要抗病毒治疗,而且要早期治疗。至于选择那种核苷类药物,因人而异。但如果HBVDNA水平较高如超过10*6copies/ml,一般不首选ADV。 几年前的重型肝炎,病情恢复后出现HBVDNA阴转或低水平复制,主要归功于当时免疫的清除。但付出的代价就是肝炎后肝硬化的形成,肝硬化一旦形成,除了HBV的作用外,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均能导致失代偿肝硬化的出现。因此,如果近几年HBVDNA一直阴性,当时不建议抗病毒并无不当之处,但是如果处于低水平复制,还是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为好。如果是慢性重症肝炎应该根据病毒数量进行分析,若比较高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若是急性重症肝炎也可酌情抗病毒治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大家一起讨论。我们临床中有体会,重肝确实需要病因治疗,即抗病毒治疗,但是快速降低和缓慢降低HBVDNA之间有差别吗? 感觉还是有差别,出于尽快控制HBVDNA以及后续治疗的想法,我们以前选择恩替卡韦较多,但是发现预后改善不明显,反而拉米夫定,膦甲酸钠之类的药物效果更好。在2009年福州会议上带回来的信息也是如此,重肝似乎并无必要快速控制HBVDNA。 近期看到一篇文章,对恩替卡韦治疗重肝进行了探讨,结论是:恩替卡韦快速降低HBVDNA,但是并未改善重肝的短期存活率,HBVDNA的快速下降,并没有带来MELD以及肝功能的明显改善。 全文如下,供大家参考 Short-term entecavir therapy of chronic.pdf (246.23k)重症肝炎现在的观点是急性重症肝炎,亚急性重症肝炎,慢加急,慢加亚急,慢。 依据发病机制:暴发性肝炎乙肝少见,并且过程猛,但是病毒清除好,可以不抗病毒,看国外的文献还有用干扰素的,汗。亚急性同急性。病毒复制都不是主要因素,相反病毒清除倒是很积极。 主要是慢性重症,慢性肝炎为什么加重症,病毒复制同时免疫打破是一个重要机制,所以当然要抗病毒。不过如果是酒精,药物等为加重症因素,尽管从发病机制上不用抗病毒,但是重症会导致免疫低下,病毒有复制风险,所以还是要抗病毒。核苷类似物在降低重肝患者体内病毒载量的同时,还影响宿主免疫重建。HBV DNA的快速下降,一方面与抗病毒药物的效力有关,另外也和免疫重建后宿主对病毒的清除加强有关。因此,HBV DNA快速下降可能是更多肝细胞的被免疫攻击的结果,最终的结果是肝细胞坏死可能更严重。因此,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重肝,如何在病毒和宿主免疫之间取得一个平衡是关键。觉得亮剑战友说的好,不晓得有没有相关的文献。重型肝炎的研究设计困难,很难做到随机,得出的数据很难有说服力。 重型肝炎的治疗是综合治疗,到底是抗病毒引起预后的改善还是我们的白蛋白和血浆,以及其他护肝及其支持治疗作用更大没有大规模随机对照实验验证。我们很多情况还停留在所谓“经验”水平。 不同医院的数据也没有可比性,不仅仅是药物不同,病人入院的时候病情轻重也有差别,大医院的病人病情可能相对较重 同一医院的数据也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并没有随机,无法做到真正对照,更别说双盲。因为重型肝炎要花费大量的治疗费用,有钱的人可能得到较好的支持治疗,同时由于血浆和蛋白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按病原学分类目前有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和戊型肝炎(hepatitis E)。本节主要介绍前三种。 病原学 (1)甲型肝炎病毒(HAV):为RNA病毒。HAV能感染人的血清型只有1个,故只有一个抗原抗体系统,感染后产生IgM型和IgG型抗体。HAV对外界抵抗力较强。80℃5分钟或100℃1分钟可完全灭活。 (2)乙型肝炎病毒(HBV):为DNA病毒。HBV的抵抗力很强,100℃10分钟或65℃10小时可使HBV传染性消失。 (3)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对有机溶剂敏感,如10%氯仿可杀灭HCV。血清经100℃5分钟或60℃10小时或1/1000福尔马林37℃6小时熏蒸均可使HCV 传染性消失。 流行病学 (1)甲型肝炎:①传染源:急性甲型肝炎患者及隐性感染者;②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③易感人群:抗HAV阴性者。 (2)乙型肝炎:①传染源: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病毒携带者;②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和血液、体液传播。③易感人群:抗HBs阴性者。 (3)丙型肝炎:①传染源: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病毒携带者;②传播途径:输

血及血制品,注射,经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生活密切接触,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等。③易感人群:人类对HCV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 不同类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临床表现具有共同性,临床上分为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再分为轻、中、重三度)、重型肝炎(有急性、亚急性、慢性三型)、瘀胆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 1.急性肝炎各型病毒均可引起,甲肝不转为慢性。 (1)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主要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甲肝多起病较急,发热伴畏寒,乙肝、丙肝起病较缓。黄疸期自觉症状好转,发热消退,尿黄加深,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肝大,质软,边缘锐利,有压痛和叩痛。肝功能检查ALT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恢复期症状逐渐消失,黄疸消退,肝、脾回缩,肝功能恢复正常。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除无黄疸外,其他临床表现与黄疸型相似。一般起病较缓,症状较轻。 2.慢性肝炎 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不佳、肝稍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与重度之间。 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AST反复或持续升高。 项目轻中重 ALT和/或AST(IU/L)≤正常值的3倍>正常值的3倍>正常值的3倍 总胆红素(TBil)(μmol/L)≤正常值的2倍>正常值的3倍>正常值的5倍 白蛋白(ALB)(g/L)≥35<35~>32 ≤32 A/G ≥1.4<1.4~>1.0 ≤1.0 γ-球蛋白(%)≤21>21~<26 ≥26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70 70~60 <60~>40 胆碱酯酶(CHE)(U/L)>5400 ≤5400~> 4500 ≤4500 凡ALB≤32g/L,TBil>正常上限5倍,PTA60%~40%,CHE<4500U/L,四项中有一项

病毒性肝炎诊疗进展

病毒性肝炎诊疗进展 一、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1、概述 病毒性肝炎是由几种不同的嗜肝病毒所引起的肝脏损伤和炎症的传染性肝 病。目前认为嗜肝病毒有: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共五种。其他如庚型肝炎病毒(HGV)、输血传播病毒(TTV),目前未确定为嗜肝病毒。另外,临床上约有10%的病毒性肝炎病人的病因尚未确定,暂称之为未分型病毒性肝炎。在这五种肝炎病毒中,甲型和戊型肝炎,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起病急、病程短、能够自愈不会转变为慢性肝炎。乙型、丁型和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血制品、注射和母婴间传染,起病时症状不明显,可转化为慢性肝炎。 2、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 2.1 甲型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最主要的肝炎,我国人群中总流行率高达80%左右,农村高于城市,北方和西部高于南方沿海地区。其中儿童期大多为亚临床型和轻型感染,青壮年往往有明显的临床表现。 2.2乙型肝炎中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区。1992一1994年我国大样本资料显示:我国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率为57.6%,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9.75%,即全国有7亿多人感染了HBV,其中约有1.2亿为HBsAg携带者,占全球HBsAg携带者1/3以上。其中2000万一3000万人为有临床症状的慢性肝炎,部分病人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我国人群HBsAg携带者中35%一50%是由母婴围产期(孕28周至产后1周)传播造成的,母婴围产期传播是我国HBV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在婴幼儿期感染HBV后,大多数将发展为HBsAg持续携带者。 2.3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 导致肝脏慢性炎性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病毒性肝炎诊疗规范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目前按病原学明确分类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分别引起相应的病毒性肝炎,即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急性感染,经粪口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多呈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 【诊断要点】 (一)流行病学资料 甲型肝炎:1.注意当地甲型肝炎流行情况;2.病前半月至一个半月有无甲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个人、集体饮食卫生状况;去外地或国外旅游、出差。3.食物或水型暴发,起病前进食未煮熟海产品如毛蚶、蛤蜊或饮用污染水等。4.儿童及青少年为好发病年龄以及秋、冬和春季高峰,皆有利于甲型肝炎的诊断。 乙型肝炎:1.输血、不洁注射史;2.与HBV感染者密切接触史或有HBV感染家庭聚集史;3.出生于HBsAg阳性母亲的婴幼儿;4.手术、血液透析、器官移植、多个性伴侣等。 丙型肝炎:1.输血及应用血制品史;2.静脉吸毒、血液透析、多个性伴侣史;3.母亲为HCV感染者;4.与HCV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史等。 丁型肝炎:1.输血、不洁注射史;2.与HBV感染者密切接触史或有HBV感染家庭聚集史;3.出生于HBsAg阳性母亲的婴幼儿;4.手术、血液透析、器官移植、多个性伴侣等。 戊型肝炎:1.注意发病前2月内是否到过疫区、有不良饮食习惯、进食未煮熟食物或饮用生水、或与戊型肝炎患者有密切接触等,如当地有戊肝暴发流行则更有助于诊断;2.可籍水或食物型传播引起暴发流行,暴发以水传播为主;3.流行发病多见于雨季或洪水后,散发病例季节不明显;4.多见于成年人。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各型肝炎的潜伏期不同,甲型肝炎2~6周,平均4周;乙型肝炎1~6个月,平均3个月;丙型肝炎2周~6个月,平均40天;丁型肝炎4~20周;戊型肝炎2~9周,平均6周。 1.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各型病毒均可引起。 1.1 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经过的阶段性较为明显,可分为三期。黄疸前期:多以发热起病,伴以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肝功能改变主要为ALT升高,本期一般持续5~7天。黄疸期:尿色加深,巩膜及皮肤出现黄染,且逐日加深,多于数日至2周内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在黄疸出现后发热很快消退,而胃肠道症状及全身乏力则渐进加重,至黄疸即将消退时可迅速改善。黄疸明显时可出现皮肤搔痒,大便颜色变浅,心动过缓等症状。儿童患者黄疸较轻,且持续时间较短。本期肝肿大达肋缘下1~3cm,有明显触痛及叩击痛,部分病例有轻度脾肿大,肝功能检查ALT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本期持续约2~6周。恢复期:黄疸消退,精神及食欲好转,肿大的肝脏逐渐回缩,触痛及叩击痛消失,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期约持续1~2个月。总病程2~4个月。 1.2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起病大多徐缓,临床症状较轻,仅有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腹胀、肝区痛,肝大,有轻压痛及叩痛等,多无发热,不出现黄疸,肝功能改变主要是ALT升高。恢复较快,病程多在3个月内。有些病例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被发现有肝功能异常。 急性甲型肝炎起病相对较早,多有发热,黄疸前期短,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较明显。急性乙型肝炎起病慢,常无发热,在黄疸前期常见皮疹、关节痛等血清病样表现。急性丙型肝炎多无明显症状,少数有低热、乏力,血清ALT轻中度升高,黄疸型较少,黄疸程度较轻,无黄疸型占2/3以上。急性丁型肝炎表现为两种状态:与乙肝病毒同时感染时,临床多表现为黄疸型,有时可见双峰ALT升高;与乙肝病毒重叠感染时,病情常较重,ALT升高可持续数月,多向慢性肝炎发展,部分可进展为肝衰竭。戊型肝炎类似于甲型肝炎,但黄疸前期长,淤胆症状常见,病情较重,尤其是老年患者和妊娠后期的孕妇合并戊型肝炎容易发生肝衰竭。

重症肝炎研究进展

重症肝炎研究进展 重症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短期内大量肝细胞坏死致肝功能衰竭的一类综合征,包括黄疸进行性加深,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死亡率极高。病情发展迅速,凶险,临床预后差。我国以肝炎病毒(尤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为多,西方国家则以丙型肝炎!各种毒物、药物为主,如扑热息痛等。同时,对于重症肝炎的命名也存在很多分歧,在复习了很多文献后,就重症肝炎部分问题综述如下: 1命名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对重症肝炎的命名存在很多分歧,亦较混乱,有“急性肝衰竭”、“爆发性肝衰竭”、“急性肝萎缩”、“急性致死性肝炎”、“急性肝坏死”等;发病较缓者称“亚急性肝萎缩”、“亚急性肝衰竭”等。没有统一的名称和诊断标准。致使对疗效的评价也存在分歧。主要的分歧点是:发病的时间问题、是否存在肝性脑病的问题。国际上,1996年(IASLS)的意见是:将急性肝脏病引起的肝功能衰竭分为“急性肝衰竭(AHF)”和“亚急性肝衰竭(SAHF)。AHF:起病4周以内出现的肝功能衰竭,以肝性脑病为主要特征,其中起病10日内发生肝性脑病者称为超急性肝衰竭(HAHF),起病10日~4周发生肝性脑病者又称为爆发性肝衰竭(FHF);SAHF:起病4周至24周出现的肝功能衰竭,以腹水或肝性脑病为主要特征[1]。国内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将重症肝炎分为急性重症肝炎(ASH)、亚急性重症肝炎(SSH)、慢性重症肝炎(CSH)三个亚型⑴,发病时间以2~12周为准。目前国内外的标准很难统一,主要是因为国内外重症肝炎发病的原因不一致,导致临床表现不一致,诊断标准也不一致。建议在诊断命名时不考虑病因,只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进行,在判断预后和治疗时再加上病因。同意采纳顾长海教授的建议:以我国的为基础,参考国外研究分为:①急性重症肝炎(包括暴发型;亚急性型:脑病型,腹水型;迟发型:脑病型,腹水型);②慢性重症肝炎除有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慢性无症状病毒携带状态证明肝内有慢性炎症者)基础外,其他同急性重症肝炎[2]。 2治疗的问题 2.1肝性脑病的治疗①在我们以往的治疗中经常选用谷氨酸盐,但在目前的研究中认为:它只能暂时降低血氨,不改变脑组织氨浓度,且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可加重肝性脑病,同时谷氨酸盐的流通在肝性脑病时发生改变,反而可引起脑细胞肿胀,发生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3];②鸟氨酸-门冬氨酸:在门静脉周围肝细胞,鸟氨酸起着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和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激活剂的作用;在门静脉周围,门冬氨酸、谷氨酸、a-酮戊二酸、鸟氨酸和笨甲酸等多种化合物都可促进谷氨酰胺合成而去除氨。所以鸟氨酸-门冬氨酸能很好地清除血氨;③乳果糖是一种合成的双糖,口服后在小肠被分解为乳酸、乙酸而降低肠道的pH值;使肠道细菌所产生的氨减少;酸性的肠道环境可减少氨的吸收,并促进血液中的氨渗入肠道排出,适用于肝性脑病的治疗;④鸡尾酒2000是一种合成的肠道微生态制

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讲座

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讲座 主讲:韩家跃时间:2015年7月19日 病因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目前已被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分别写作HAV、HBV、HCV、HDV、HEV,除乙型肝炎病毒为DNA病毒外,其余均为RNA 病毒。己型肝炎曾有报道,但至今病原分离未成功。近年报道,属于黄病毒的庚肝病毒和单链DNA的TTV与人类肝炎的关系尚存在争议。 临床表现 1.急性肝炎 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潜伏期在15~45天之间,平均25天,总病程2~4个月。 (1)黄疸前期有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部不适、肝区痛、尿色逐渐加深,本期持续平均5~7天。 (2)黄疸期热退,巩膜、皮肤黄染,黄疸出现而自觉症状有所好转,肝大伴压痛、叩击痛,部分患者轻度脾大,本期2~6周。 (3)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恢复正常,肝功能逐渐恢复,本期持续2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 2.慢性肝炎 既往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或急性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而目前仍有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常见症状为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肝区不适或疼痛、腹胀、低热,体征为面色晦暗、巩膜黄染、可有蜘蛛痣或肝掌、肝大、质地中等或充实感,有叩痛,脾大严重者,可有黄疸加深、腹腔积液、下肢水肿、出血倾向及肝性脑病,根据肝损害程度临床可分为: (1)轻度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虽有症状体征,但生化指标仅1~2项轻度异常者。 (2)中度症状、体征,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者。肝功能有异常改变。 (3)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便溏等,可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或肝脾肿大,而排除其他原因且无门脉高压症者。实验室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减低或A/G比例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凡白蛋白≤32g/L,胆红素>85.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40%,三项检测中有一项者,即可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 3.重型肝炎

乙型肝炎诊断治疗指南

乙型肝炎诊断治疗指南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 (1)有与乙型肝炎或HBsAg携带者同吃、同住、同生 活等密切接触史或多个家庭成员病史,特别是出生于HBsAg阳性母亲的婴幼儿,对乙型肝炎诊断有参考意义。 2)经常接触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液、粪便、尿液等排泄物 而未采取预防措施者; 3)静脉吸毒、纹身。 4)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血液透析、免疫接种、内窥 镜检查、注射、手术或针刺治疗等。 2.临床表现:潜伏期30~180日,平均70日。 1)急性乙型肝炎:分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起病 较隐匿,多无发热,临床表现与甲型肝炎相似,多数呈自限性。 2)慢性乙型肝炎

1)我国的慢乙肝往往是新生儿或婴幼儿期感染,在成年期方出现症状或肝功能异常而被发现,因此,成年人中以急性乙型肝炎表现形式者约有半数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急性发作,需与真正的急性乙型肝炎进行鉴别。 2)急性乙肝迁延不愈,病情超过6个月以上即为慢性乙肝,儿童中急性乙肝较多。 3)发病日期不明,就诊时已有慢性肝炎的体征和/或化验者。 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包括: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神经症状如乏力、萎靡、头晕、失眠等,肝区不适、肝痛、肝肿大、压痛、质地变硬,脾肿大,可伴有蜘蛛痣、肝掌、毛细血管扩张或肝病面容。还可出现肝外多脏器损害如肾炎、关节炎等。 根据症状、体征、化验综合分析,以判定慢性肝炎的程度。如有肝活检材料则按肝活检判定肝脏炎症活动程度与肝纤维化程度。 (3)重型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约1~5%发展为重症肝炎,以亚急性多见,急性重肝(暴发性肝炎)较少,在慢乙肝基础上发生重症肝炎(慢性重症肝炎)较常见。

肝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肝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肝炎转化为肝硬化需要多长时间,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慢性肝炎病进展为肝硬化需要很长时间。如果肝炎病情轻微,积极治疗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肝炎病进展缓慢,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进展为肝硬化病。如果肝炎病情特别严重,比如重症肝炎患者,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一般抢救治疗后,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重症肝炎已经转化为肝硬化。从重症肝炎到肝硬化的时间只有几个月,时间特别短。肝炎转化为肝硬化需要具体的时间。根据患者病因、肝损伤程度、是否治疗、治疗等诸多相关因素,如肝炎疾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病毒载量等相关因素,积极进行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酯,可以有效控制肝病毒载量。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治疗,会损害肝功能,加速疾病的进展。即使进展缓慢,肝硬化也可能在几年内发生。1.注意饮食护理,平时给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软面、面汤等食物。2.食用维生素和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如卷心菜、油菜、菠菜等蔬菜,可适当多吃。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可由多种原因导致,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和毒物、免疫因素、酒精等。病原侵害肝脏,使得肝脏的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下面就本病的病因进行一下具体的介绍: 1、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微小核糖核酸(RNA)病毒是一种直径25的球形颗粒,形状为无囊膜的20面体~29nm,内容单股正链RNA 基因组;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个42nm有外壳(HBsAg)和核

心(HBcAg)组成的DNA病毒,HBV的核心由DNA、DNA多聚酶、HBcAg和HBeAg成分;丙型肝炎病毒(HCV)可通过血流传播;丁型肝炎病毒(HDV)缺陷RNA直径35的病毒~37nm,具有HBsAg外壳;戊型肝炎病毒(HEV)是肠道传播肝炎的新病原体,过去被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 2、酒精 酒精对肝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对肝脏的损害程度与其酒精含量成正比,可诱发酒精性肝炎。 服用损肝药 许多药物,如四环素、红霉素、雷米封、利福平、甲基多巴、双醋酚汀类药物、磺胺类药物和麻醉剂,会加重肝脏损伤。阿斯匹林、扑热息痛通常用于解热止痛,对肝脏也有毒作用。 4、用药过量 服用大量药物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导致大量药物积累和肝损伤。 5、

病毒性肝炎诊疗常规

病毒性肝炎诊疗常规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复杂,切忌主观片面地只依靠某一项或某一次检查异常即作出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动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做好鉴别。然后根据肝炎病毒学检测结果,作出科学、准确的临床诊断和病原学诊断,给于适当的治疗。一、临床诊断 (一)临床分型 1、急性肝炎:(1)急性无黄疸型(2)急性黄疸型 2、慢性肝炎:(1)轻度(2)中度(3)重度 3、重型肝炎:(1)急性重型肝炎(2)亚急性重型肝炎(3)慢性重 型肝炎 4、淤胆型肝炎 5、肝炎肝硬变(1)代偿期(2)失代偿期 (二)各型肝炎的临床诊断依据 1、急性肝炎 (1)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a、有与病毒性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和注射或输血史。 b、近期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症 状,持续几天以上且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c、有肝肿大并有触痛、肝区叩击痛,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脾肿 大等体征。 d、肝功能化验ALT升高,血清总胆红素<17.1µmol/L。 (2)急性黄疸型肝炎 a、符合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的诊断条件,可有尿色加深及巩膜 皮肤黄染。 b、血清总胆红素>17.1µmol/L,或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它 原因引起的黄疸。 2、慢性肝炎 (1)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 (2)原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本次又因同 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 (3)发病日期不明或虽无肝炎病史,但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化 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或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 亦可作出相应诊断。 为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慢性肝炎临床上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根据患者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及预后的不同,可将

重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

---------------------------------------------------------------最新资料推荐------------------------------------------------------ 重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 重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一、重型肝炎的定义及临床分型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生 AHF 者称急性重型肝炎,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基础上发生 AHF 者称慢性重型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又可根据发生急性肝衰竭的(通常以肝性脑病为标志)缓急程度再分为暴发性和亚急性重型肝炎,前者指于发病的 10 天内发生急性肝衰竭,而后者指于发病后10 天至 2 个月(8 周) 内发生的急性肝衰竭。 二、重型肝炎的病原学 1,甲肝病毒(HAV) 单纯 HAV 引起重型肝炎较少见,约占 10%,而多见于在原有 HBV,HCV感染的基础上重叠感染。 2,乙肝病毒(HBV) HBV 是引起重型肝炎的主要病因。 3,丙肝病毒(HCV)能否引起急性重型肝炎尚有争论。 4,戊肝病毒(HEV) HEV 感染引起重型肝炎主要发生于孕妇患者。 5,庚肝病毒(HGV)和 TTV HGV 和 TTV 的致病性目前尚难定论,多数学者认为,HGV 和 TTV是其它病毒性肝炎病程中一种伴随感染或是一个旁观者。 6,其他病毒感染其他能引起重型肝炎的病毒如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腺病毒(adenovirus)、人类细小病毒(human parvovirus, HPV)、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 1 / 23

乙肝抗病毒首选药物

乙肝抗病毒首选药物 如果患者检查“乙肝病毒DNA”为阳性,肝功能检查提示谷丙转氨酶≥正常值2倍以上,则应进行抗病毒治疗,那你知道乙肝抗病毒首选药物是什么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乙肝抗病毒首选药物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乙肝抗病毒首选药物 首次治疗可选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但是具体选用哪个又有讲究: 有明确乙肝家族背景(母婴传播)者,干扰素效果不佳; 肝功能失代偿阶段(如重型肝炎、重度黄疸、肝硬化腹水)的患者不能使用干扰素,它的免疫激活作用,可能使这些重病患者肝功能急剧恶化,威胁生命,此时只能选择拉米夫定; 拉米夫定最好不要用于儿童; 阿德福韦最好用于拉米夫定治疗发生病毒变异者。 乙肝病毒是体内潜伏的“特务”,它对人体的损害常常在体内静悄悄地进行。在进行抗病毒之前先做一次肝穿刺检查,可以明确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决定使用那种抗病毒药物和抗病毒治疗方案。 乙肝用药的误区 1.该用药时,用错了药 不少乙肝患者肝功异常,转氨酶升高,本应是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应该使用合适的抗病毒药物,但是却使用起抗肝纤维化药物,使得肝功异常加重。肝硬化腹水,应该加强利尿,补充白蛋白,但是却用上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致使肝功进一步恶化。 2.不该用药时,却用了药 乙肝患者中的80%左右,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尤其是儿童和少年,处于免疫耐受阶段,此时对于各种治疗无应答,各种治疗用药都起不到理想的效果,此时大量用药治疗,不仅浪费钱财,还会打破机体免疫沉默状态,使得肝功出现异常,有时这种异常反反复复,缠绵

难愈。 3.用药当停不停 一旦药物达到预期疗效后,应该逐渐减量,直到彻底终止,避免产生药物的依赖性和蓄积中毒现象。乙肝的治疗方案一经确立,应该坚持下去,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发展,不能半途擅自停药或加药、换药,随意换药容易使治疗复杂化,出了问题难以找到原因和处理办法。 4.药物剂量过大 中药治疗乙肝非常普遍,一些中药处方,个别药味剂量过大,超过国家药典规定的几倍,那些中药超量使用,对于肝脏损害明显。对于儿童患者,剂量一定要把握准确,使用任何药物治疗,都需要根据公斤体重数,换算正确的治疗剂量。 5.药物剂量过小 干扰素治疗乙肝的合适剂量是300万~600万单位/隔日,出于对干扰素不良反应的担忧,不少患者使用的剂量偏小,而300万单位/隔日以下的剂量,往往起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贻误病情,甚至产生耐药性。 6.用药过多、过杂 治疗用药需要少而精,并非药吃得越多,病情就恢复得越快,不少乙肝患者用药过多、过杂。有的患者在住院期间使用的药物多达20余种,加上口服的中药复方,药味更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拮抗作用的机会大大增加。 7.用药时断时续,不连贯 想起来就吃药,想不起来就断药;工作一忙,就忘吃药了;一出差,又忘吃药了,这些问题时有发生,这种时断时续的吃药,不能保证药物在血液中恒定和有效的浓度,达不到控制疾病发展的目的。 8.用药疗程不足 乙肝的抗病毒治疗需要时间较长,一个疗程至少需要半年至一年时间,其中干扰素疗程至少为半年,拉米夫定一年以上时间,如果疗程太短,根本起不到抑制病毒的作用。抗肝纤维化的疗程同样需要漫长时间,例如使用复方丹参制剂、复方虫草制剂等等,都需要一年以

糖皮质激素降阶梯结合抗病毒治疗早期重症乙型肝炎-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糖皮质激素降阶梯结合抗病毒治疗早期重症乙型肝炎-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重型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肝功能衰竭,虽然有人工肝、内科综合治疗、肝脏移植等治疗措施,但病死率依旧居高不下。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重型肝炎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降低重型乙型肝炎病死率、改善预后是肝病治疗的重点和难点。重型肝炎早期超强免疫反应在肝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肝炎存在较大争议,大剂量冲击治疗可能发出血、感染、甚至增加病毒复制,而小剂量可能无法抑制肝细胞进行性坏死。笔者采用糖皮质激素降阶梯联合抗病毒治疗早期重症乙

型肝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早期重症乙型肝炎患者49例,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20~65岁,平均(39.510.6)岁,无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证。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5)。 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且符合下列条件:(1)血清HbsAg阳性半年以上,PCR检测HBV DNA定量超过104copy/mL,68mol/L总胆红素(TBIL)171.1mol/L和(或)TBIL每日上升大于17mmol/L,入院前未采用核苷(酸)类似物等药物抗病毒治疗,无其他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2)有明显的肝炎症状,包括乏力、纳差、尿黄、腹胀等,未合并消化道溃疡、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尚未出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细菌感染,B超提示未见大量腹腔积液。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治疗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有5种类型:甲型肝炎人群感染率80%:乙型肝炎感染约1,2亿,占总人口8%-9%:丙型肝炎感染者3千余万;丁型肝炎人群感染率约1%;、戊型肝炎人群感染率约17%; 病因及发病机制 ㈠甲型肝炎 传染源----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起病前2周到ALT高峰期后1周为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是主要传播途径,输血后引起甲肝较为罕见。 HA V→经口→胃肠道→血流(病毒血症)→肝脏复制→经胆汁排入肠道→经粪便排出。 免疫介导肝损,(NK细胞)(CD8+T细胞),HA V感染时肝细胞损伤也可能与凋亡有关。㈡乙型肝炎 传染源----急性、慢性患者、亚临床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最为重要,传染性贯穿整个病程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可发生在宫内传播,围产期传播和产后密切接触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现已证实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都可检出HBV。 易感人群-----抗HBs阴性者均易感。

HBV→经皮肤黏膜→血流→肝脏(及其他器官)复制→血流→免疫系统(T/B淋巴细胞)→细胞/体液免疫→病毒清除。 ㈢丙型肝炎 易感人群----凡未感染过HCV者均易感。高危人群:经常使用血制品者,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和静脉药瘾者等 急性HCV感染:可能是HCV直接致病作用。 慢性HCV感染:病毒的细胞毒作用。免疫介导,肝内以CD8+浸润为主。 ㈣丁型肝炎 易感人群-----共同感染:指HBV和HDV同时感染,感染对象是正常人群或未受HBV 感染的人群。 重叠感染:指在慢性HBV感染的基础上感染HDV,感染对象是已受HBV感染的人群。 CD8+ T细胞攻击,宿主免疫在肝细胞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㈤戊型肝炎 传染源------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动物(家猪、羊和野鼠等)可能是一种重要的传染源,并可能作为HEV的贮存宿主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经胃肠道以外的传播途径,以输血或注射的方式传播的可能性较少。

治疗肝炎的方法

治疗肝炎的方法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及时预防和治疗都很重要。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治疗肝炎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治疗肝炎的方法及早期肝炎的预防 一、早期肝炎的预防 肝炎病人如果能在早期自我发现,不仅能得到及时治疗,防止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而且也能减少传播给家人及其他人的机会。那么怎样才能尽早的发现肝炎病人,首先须了解一下肝炎的早期症状及具体表现: 肝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如: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食物,如果进食便会引起恶心、呕吐,活动后易感疲倦。小孩症状是精神差,不爱玩耍,常想睡觉;尿液颜色发黄呈浓茶色,病情严重者皮肤、眼睛、孔膜均发黄;大便颜色呈灰白色,是阴寒性黄疸的表现;浑身无力,感觉发冷,体温生高39度,肝区疼痛而且肝变大。早期症状类似感冒,如:发烧、体虚、恶心、呕吐、肌肉痛、头昏、头痛、腹痛、而且通常有黄疽。 总之,肝炎的早期症状是多种多样的。不要轻易认为疲乏、发热都是因感冒而引起;食欲减退、上腹不适都是因胃病而引起或认为是神经衰弱、胃肠炎等。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仔细寻找原因,如排除了其它疾病引起,应首先考虑有肝炎的可能,及时去医院做肝功能和病原学的检查。总之对于肝功能检查项目一定不能忽视,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才能避免肝病的恶化及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二、季节性肝炎的治疗 季节性肝炎主要指甲型和戊型肝炎,全年散发并有显著地冬春季高峰;非季节性肝炎主要指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全年散发但无显著地季节性高峰。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散发性甲型和戊型肝炎有显著地冬春季高峰,但流行性甲型和戊型肝炎常发生在热带的雨季和亚热带/

重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可采用胰岛素疗法

重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可采用胰岛素疗法胰高血糖素是由胰腺兰氏小岛α细胞所分泌的有2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激素。小剂量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及糖原异生,使血糖升高;大剂量能增加脂肪分解,促进外周脂肪的动用,兴奋肾上腺髓质释放儿茶酚胺类物质,并能促进胰岛素的释放。近年来发现肝脏也是胰高血糖素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同时胰胰高血糖素还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等多种生物反应,引起人们广泛朗重视。 胰岛素是胰腺β细胞内的胰岛素原分解物形成。它可加速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葡萄糖的酵解及氧化,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异生使血糖下降;另外使脂肪酸及脂肪的合成增加;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钾症,并与葡萄糖、氯化钾等配合用于重症病人恢复期的支持及肝炎、肾炎、心衰等的辅助治疗。 近年的研究表明慢性肝病患者有胰高血糖素-腺苷酸环化系统反应的改变,有激素-激素间相互作用的改变,以致发生代谢功能紊乱,胰高血糖素升血糖作用减低,存在高胰高血糖素症和高胰岛素血症。观察胰高血糖素-CAMP反应有可能定量地反映肝实质细胞的损害。 自从美国学者介绍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疗法对治疗鼠病毒性暴发型肝炎有效以来,人们被实验结果中的存活率提高和平均存活时间延长这一结果所吸引和鼓舞。是目前用于治疗重症肝炎比较有希望的疗法之一。其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①促进肝细胞再生;②改善高血氨症,③调解及改善

氨基酸代谢,改变和维持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比值,改善肝性脑病。具体机制是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脑膜腺苷环化酶,促进肝细胞CAMP增高,激活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使肝细胞核内某些族蛋白解除对DNA合成的阻碍作用,促使DNA及蛋白质合成增加,有助于肝细胞再生。胰岛素可促进蛋白合成过程中的转录过程,尚有促进线拉体产生A.T.P.的作用,一定比例的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相互配合,可形成适宜的CAMP/CGMP比值,对促进肝细胞再生,以代偿坏死肝细胞丧失的功能有重要作用。 具体用法是胰高血糖素1mg与正规胰岛素10u加入5%葡萄糖液500ml 中,每日静滴1-2次,一般持续1-2周为一疗程,另外,可同时给以白蛋白或血浆制品,或佐以复合氨基酸合剂,均可发挥协同作用,收到较好的效果。开始使用时滴速宜慢,以防止出现心慌、胸闷、出汗等症状,必要时测血糖以调节药物的用量。测甲胎蛋白可以观察肝细胞再生情况。副作用可有过敏反应,恶心、呕吐、血钾低等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用药时注意补充钾离子,长时间输注后停用可发生低血糖。总之,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疗法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各家意见不尽一致。临床上采用此疗法时要密切观察病情,以防发生低血糖症。 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9b19130559.html,/html/201207/4366.html

病毒性肝炎治疗指南

病毒性肝炎治疗指南 疾病简介: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病毒性肝炎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种。以往所谓的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经血行感染者称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PT-NANBH),通过粪-口感染的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ET-NANBH),近年来经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证实上述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引起病毒性肝炎者有二种类型,前者称丙型肝炎(hepatitis C;HC),后者称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急性肝炎病人大多在6个月内恢复,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易变为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极少数呈重症经过,慢性乙型,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疾病分类 按引起疾病的病原分类,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有五型,分别为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及戊型病毒性肝炎。目前临床上还有一些患者临床表现酷似病毒性肝炎,但并不能查到肝炎病毒标志的病例,多数专家称之为非甲-戊型肝炎。按照临床表现的特征可分急性肝炎(包括急性无黄疸型、急性黄疸型)、慢性肝炎(包括轻度、中度、重度)、重型肝炎(包括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及慢性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及肝炎肝硬化。 发病原因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目前已确定的肝炎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及戊型肝炎病毒五种。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员,为嗜肝rna病毒属。hav抵抗力较强,能耐受56℃ 30分钟,室温一周。在干燥粪便中25℃能存活30天,在贝壳类动物、污水、淡水、海水、泥土中能存活数月。这种稳定性对hav通过水和食物传播十分有利。高压蒸汽(121℃,20分钟),煮沸五分钟,紫外线照射,福尔马林(1:4000,37℃ 72小时),高锰酸钾(30mg/l,5分钟),碘(3mg/l,5分钟),氯(自由氯2.0-2.5mg/l,15分钟),70%酒精25℃ 3分钟均可有效灭活hav。 乙型肝炎病毒 (hbv) 属嗜肝DNA病毒科 (hepaDNAviridae),基因组长约3.2kb,为部分双链环状DNA。 hbv的抵抗力较强,但65℃10 h、煮沸10 min或高压蒸气均可灭活hbv。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对hbv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hbv侵入肝细胞后,部分双链环状hbv DNA在细胞核内以负链DNA为模板延长正链以修补正链中的裂隙区,形成共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