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重点笔记(第七版)重点已标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论
概述: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传染病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3.有流行病学特征
(1)散发性发病: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2)流行: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
(3)大流行: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4)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4.有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传染病临床特点:
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2)前驱期:从起病至临床症状明显开始的时期,通常是非特异性的。
(3)症状明显期:在此期间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都通常获得充分表现。
(4)恢复期:当机体的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的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在此期间体内可能还有残余的病理改变或生化改变。
①再燃: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②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③后遗症:指某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多见于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2.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1)发热:(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五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减息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传染病。
皮疹分为外疹和内疹即粘膜疹(疹子出现的时间和先后次序:水痘风疹第1天,猩红麻疹次第连(2、3日),斑疹伤寒第5日,伤寒再接第6天)。形态包括斑丘疹、出血疹、疱疹、荨麻疹
(3)毒血症状: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充血、增生,肝脾淋巴结肿大
3.临床类型:急性、亚急性、慢性型、轻型、典型(中型、普通型)、重型、暴发型
传染病的诊断依据
传染病的诊断依靠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三方面。流行病学资料包括:接触史、发病年龄、职业、季节、地区、集体发病情况、预防接种史、过去病史等。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起病方式等。实验室检查包括一般检查、特异性检查、其他检查。
一般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大便、小便常规及生化等。特异性检查包括:病原体的直接检出(肉眼或显微镜检查);病原体的分离培养(人工培养、组织细胞培养、动物接种等);病原体的核酸检测(多聚酶链反应、分子杂交等);病原体蛋白或抗原的检测(各种免疫学技术);病原特异性抗体检测(各种免疫学技术)。其他检查包括:内镜检查(如结肠镜、支气管镜等);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等)、活体组织检查等。
病毒性肝炎
概述: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按病原学分类,目前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各种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大为主,部分病例可有黄疸。甲、戊型经粪口途径传播,表现为急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主要经胃肠外途径传播,大部分患者呈慢性感染,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一、病原学:
五型肝炎病毒简要对照
HAV(甲) HBV(乙) HCV(丙) HDV(丁) HEV(戊)
基因组RNA DNA RNA RNA RNA
传播途径消化道血液/体液血液/体液血液/体液消化道
慢性化否否是是是否
血清学抗HAV-IgM HBV M 抗-HCV HDAg 抗HEV-IgM 检测抗HAV-IgG 抗HDV-IgM、抗
HDV-IgG
二、流行病学
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㈠经胃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肝炎(A、E)
传染源:隐性感染者、急性期患者
传播途径:粪——口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免疫力(甲型持久、戊型不持久)
流行特点:
⑴ HAV:多为散发,也可因水和食物污染而暴发流行。
秋冬季多见,全年散发。
易感和高发人群:以6个月~10岁儿童多见。
⑵HEV:因水污染、雨季、洪水后造成流行,全国均有散发。
春冬季高发。儿童隐性感染,成人临床性感染。
㈡经胃肠道外传播的病毒性肝炎(B、C、D)
传染源: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
①注射传播:输血、预防注射、药物注射、针刺
②母婴传播:产道感染、产后哺乳、宫内感染
③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家庭聚集现象
④性接触传播: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中均可有病毒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不同株间无交叉免疫
流行特点:多为散发,临床以无症状,无黄疸型病例为多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一)发病机制:
1、甲肝:感染早期细胞免疫其主要作用,后期体液免疫亦参与其中。
2、乙肝:肝细胞病变主要由细胞免疫所致。靶抗原主要是HBcAg,效应细胞主要是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机体免疫反应不同,导致临床表现各异:
⑴机体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多成为无症状携带者
⑵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多表现为急性肝炎经过
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完全耐受、自身免疫反应产生、HBV基因突变逃避免疫清除等情况下,可导致慢性肝炎
⑷机体处于超敏反应,导致肝细胞大片坏死,发生重型肝炎
3、丙肝:
⑴肝细胞损伤机制:①HCV直接杀伤作用;②宿主免疫因素;③自身免疫;④细胞凋亡
⑵HCV感染慢性化的机制:①HCV的高度变异性;②HCV对肝外细胞的泛嗜性;③HCV在血液中的滴度低,免疫原性弱,机体免疫应答水平低下,造成病毒持续感染
4、丁肝:HDV复制效率高,抗原性较强,宿主免疫反应参加了肝细胞的损伤。
5、戊肝:细胞免疫为引起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
(二)病理改变:
1.基本病变:肝细胞变性(气球样变、嗜酸性变)坏死(单细胞坏死、点状坏死、灶状坏死、碎屑状坏死、桥接坏死、融合坏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主要为CD4+、CD8+ T淋巴细胞)浸润,间质增生(Kupffer细胞、间叶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细胞外基质增多和纤维化)和肝细胞再生(网状支架塌陷时,再生的肝细胞可排列成结节状,导致肝小叶结构紊乱) 2.各临床型肝炎的病理特点:
(1)急性肝炎:肝脏肿大,肝细胞气球样变和嗜酸性变,形成点、灶状坏死,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坏死区肝细胞再生,网状支架和胆小管结构正常。如有碎屑状坏死则极可能转为慢性。
(2)慢性肝炎:病理诊断主要按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进行分级(G)和分期(S),如下:
炎症活动度(G) 纤维化程度(S)
级汇管区及周围小叶内期纤维化程度
0 无炎症无炎症0 无
1 汇管区炎症变性及少数点、灶壮坏死灶 1 汇管区纤维化扩大,局限间隔
形成及小叶内纤维化
2 轻度PN 变性,点、灶壮坏死灶或嗜
酸性小体2 汇管区周围纤维化,纤维间隔
形成,小叶结构保留
3 中度PN 变性,融合坏死或见BN 3 纤维间隔伴小叶结构紊乱,无
肝硬化
4 重度PN BN范围广,累及多个小叶(多
小叶坏死)
4 早期肝硬化
炎症活动度(G) 纤维化(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