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新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八) 王小玉说书 主课件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笔精华(八)王小玉说书主课件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通感在描绘声音中的作用,学习用通感描写声音。
2、了解通过烘托手法突出主要人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习过《口技》一文,欣赏到了口技艺人高超的表演艺术,今天我们来欣赏著名小说家刘鹗《老残游记》中的一个片段《王小玉说书》,看看作者是如何表现我国民间艺人的说唱艺术的。
二、明确教学目标
1、体会通感在描绘声音中的作用,学习用通感描写声音。
2、了解通过烘托手法突出主要人物的方法。
三、作者简介: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鸿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
作品介绍
《老残游记》:长篇小说,共20回。小说的主人公老残是一个不愿做官的名士,他手摇串铃,奔走江湖,替人治病。作者借老残的言论见闻,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在这种黑暗吏治的统治下,无辜被害,人民被涂炭的社会现实。鲁迅先生把它和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鲁迅先生评论《老残游记》:“言人所未尝言”、“叙事状物,时有可观”,并把它列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四、掌握下列字词:
Zāng fǔyùn
五脏六腑熨斗
tiēchàng
伏贴畅快
zhuàn rèn
几啭千仞
五、赏析课文
课文的主角是谁?
主角是王小玉。
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写王小玉说书的时候,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1、描写极有层次。可分为五层:
初不甚大----演唱开始;
越唱越高----演唱发展;
节节高起——演唱高潮。
2、比喻特别精妙。
观众感受
像熨斗熨过听觉、触觉
像吃了人参果听觉、味觉
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听觉、视觉
如由傲来峰攀登泰山听觉、感觉
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移觉”就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是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收到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的修辞方式。
可分为形容的“通感”和比喻的“通感”两类。
说书艺术主要在声音上,作者运用了各种比喻使王小玉的声音美形象化。试从课文中找出这些比喻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用感觉设喻,王小玉初唱——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2、用视觉设喻,如,忽然……抛入天际。再如,以攀登泰山作比。生动形象地描绘王小玉的歌声,声光色俱备,使人浮想联翩。
六、拓展阅读
其他描写说唱技艺的语段
《口技》:
“一桌、一椅、一扇、一尺而已”
“伸颈、侧目、微笑、默叹”、“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陌上桑》: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琶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细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布置作业:
欣赏音乐《高山流水》,写一段200——300字赏析文章
要求:充分发挥想象力
适当运用通感描写声音
板书设计
王小玉说书
初不甚大----演唱开始;
越唱越高----演唱发展;
节节高起——演唱高潮。
观众感受通感
像熨斗熨过听觉、触觉
像吃了人参果听觉、味觉
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听觉、视觉
如由傲来峰攀登泰山听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