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脉象主病新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0)1),"2 31(),&’4 )’2 5&’6&’4 71+.".
,-)./ 0123, 45 .67*3623, 895 /:623*;<2 ( !"# $%&#’() *’+ ,"-.+/#’() %0 1%)2-3*. 14*’3*- , 14*’3*- !"#$%%, ,"-’* ) 8*.,0)9,:=>< ?:@;< 1A A@16B723 62C ;72D 21B 12@E F62 <G?H<;; B>< <GB<H71H ;E2CH1I< J:B 6@;1 F62 <G?H<;; B>< 72B<H6@ ;E2CH1I<K 5B 6FF1HC; L7B> B>< F@727F6@ A6FB; K =>< J6;7F 1A B><H1E F62 J< @11D<C :? AH1I C6B< K )2C B><E >6M< <M7C<2B H<N:@6H7BE K 5B J<2<A7B; M<HE I:F> B1 I6;B<H 7B K :"; #(02.:O:@;< 1A A@16B723 62C ;72D; =>< <GB<H71H ;E2CH1I<; =>< 72B<H6@ ;E2CH1I<; &<N:@6H7BE 现代中医教材在论述浮沉脉象主病时, 一般不 分部位分属, 一概认为浮脉主表证、 虚证, 沉脉主里 证, 而作为表里证的辨证提纲, 并认为浮沉脉象因其 脉位不同而不能相兼出现。但通过笔者临床观察和 反复验证, 这并不完全符合临床实际, 与古人原旨也 有相背之处。 浮脉既可见于表证, 又可见于里证, 这不但在临 床上完全可以证实, 而且在理论上也可以找到依据。 如 《诊家枢要》 : 浮为虚动之候, 为胀, 为风, 为痞, 为 满不食, 为表热, 为喘。左寸浮, 主伤风发热, 头痛, 目眩及风痰, 关脉浮腹胀, 尺浮膀胱风热, 小便赤涩。 《三因方》 : 浮为在表, 为风, 为气, 为热, 为痛, 为呕为 胀, 为痞, 为喘, 为厥, 为内结, 为满不食。 《濒湖脉 学》 : 浮脉为阳表病居, 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 风热, 无力而浮是血虚。寸浮头痛眩生风, 或有风痰 聚在胸, 关上土衰兼木旺, 尺中溲便不流通。并指出 浮主表者, 主风邪也。如 《崔氏四言举要》 : 浮数风 热, 浮迟风湿, 浮紧风寒, 浮缓风湿。 《濒湖脉学》 : 浮 迟表风, 浮数表热, 浮紧表寒等。那么浮脉既主表又 主里, 就必然有其原则性和规律性, 否则浮脉主病岂 不毫无意义了。通过临床反复验证, 笔者体会到在 三部脉或六部脉俱浮时, 若为病脉则必主表证, 而单 部脉浮时则主里证。关于这一点天津名医赵恩俭在 万方数据 其 《中医脉诊学》 中, 曾有过相似的看法: 诸家所言重 于外感而略于内伤, 临证应先察其三部俱浮、 独浮或 兼浮。若俱浮又兼身热, 多主外邪所客, 若独浮则有 虚实之别。邢锡波在其 《脉学阐微》 中指出: 人体受 外邪侵袭或情欲所伤, 影响整体时, 则两手之脉均将 发生变化。如外感风寒或温热, 则左右脉皆浮紧, 或 浮大、 滑数……独异, 是六脉中某一部脉异常, 如慢 性病未影响整体, 常某一部脉独异。如慢性胃炎, 右 关脉多沉弦, 或沉滑, 或沉涩。而且张仲景在其 《伤 寒论》 中, 也早 有 过 实 际 运 用。如 《伤 寒 论》 第 ’"$ 条: 心下痞, 按之濡, 其脉关上浮者, 大黄黄连泻心汤 主之, 乃泻下里实也。第 ’## 条: 病如桂枝证, 头不 痛, 项不强, 寸脉微浮, 胸中痞 , 气上冲喉咽, 不得 息者, 此为胸有寒也, 当吐之, 宜瓜蒂散, 吐里寒也。 反之不明确指出某部脉浮者, 当为整体脉象皆浮, 不 能按里证治疗。如第 ’+! 条: 结胸证, 其脉浮大者, 不可下, 下之则死。第 !P# 条: 太阴病, 脉浮者, 可发 汗, 宜桂枝汤。此皆里证因其脉浮而治表者。同浮 脉一样, 沉脉不但见于里证, 也可见于表证。如前人 张景岳曰: 其有寒邪外感, 阳为阴蔽, 脉见沉紧而数, 及有头痛身热等症者, 正属表邪, 不得以视为里也。 现代名医姜春华也曾提到: 当发热恶寒之际, 脉紧而 数, 兼有沉象, 乃脉之紧束有似于沉耳。再如 《伤寒 论》 少阴病始得之, 反发热, +’" 条: (下转第 #$ 页)
(上接第 -" 页) 脉沉者, 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第 #"$ 条: 太阳病六 七日, 表证仍在, 脉微而沉, 反不结胸, 其人发狂者, 以热在下焦, 少腹当 满。此皆沉脉见于表证者。 同浮脉一理, 三脉或六脉俱沉时, 沉脉当主表证, 而 单部脉沉时主里证。沉脉主表时, 其邪为水湿之邪。 如 《濒湖脉学》 : 沉潜水蓄阴经病……寸沉痰郁水停 胸, 关主中寒痛不通, 尺部浊遗并泄痢, 肾虚腰及下 元 兼 。 《医学入门》 : 沉为水为泄, 为厥逆、 停饮胁胀 瘕。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曰: 脉得诸
一派痰湿之象, 故用温胆汤寒热并用, 辛苦兼施, 共 祛痰浊。而不用甘草、 生姜、 大枣恐滋腻碍胃, 以防 恋湿。痰瘀往往互结, 本例心悸、 气短、 舌质红有瘀 斑, 故少佐川芎、 丹参以活血化瘀。全栝楼、 薤白清 热化痰, 宽胸理气, 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浊闭阻证 之要药。石菖蒲、 郁金理气豁痰开胃, 生苡仁健脾渗 湿以杜生痰之源。车前草分利小便, 给痰邪以出路。 全方共奏祛痰活血、 行气止痛之功。该组方严谨, 味 少力专, 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上是跟师学习巧用温胆汤的点滴体会。沈老 师杂病从痰论治具有丰富的理论和经验, 形成了具 有独特风格的温胆汤加减系列, 临床若辨证准确, 痰 浊闭阻证用之必验, 且疗效稳定而突出。 收稿日期: "%%10%!0#-
万方数据
!%%+ 年第 Q 卷第 ’! 期
【诊断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浮沉脉象主病新议
张 勇, 李乃刚, 魏光森
!"#$%%) (山东省桓台县妇幼保健院, 山东 桓台
摘要:浮沉二脉, 既皆能主表证, 又均可主里证, 这不仅切实符合临床实际, 从历代文献也可以 找到理论根据。而且二者主表、 主里有其明显的规律性, 掌握此点, 对临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浮沉脉; 表证; 里证; 规律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3456787 9:;<6=> :? @=85A B7C5A567 56 /<=C5D5:6=> 3456787 B7C5A567 -$ ( 总 第 ’$$ 页 ) "%%1E +:>F ’ F G: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R>72<;< S1:H26@ 1A T6;7F U<C7F72< 72 =H6C7B7126@ R>72<;< U<C7F72< #! ( 总 第 Q$! 页 ) !%%+( V1@K Q K .1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沉, 当责有水, 身体肿重。寸口脉沉者, 中有水气, 面 目肿大有热, 名曰风水。 《千金方》 : 寸口脉沉而滑 者, 胸中有水气, 面目肿有微热, 为风水。浮沉脉象 在临床上也可以相兼而出现, 如 《伤寒论》 第 #"2 条: 问曰: 病有结胸, 有脏结, 其状如何?答曰: 按之有 病, 寸脉浮, 关脉沉, 名曰结胸也。第 #"’ 条: 何谓脏 结?答曰: 如结胸状, 饮食如故, 时时不利, 寸脉浮,
关脉小细沉紧, 名曰脏结。 综上所述, 浮沉脉象均可见于表里二证。其规 律是三部脉 (一侧) 或六部脉皆相同时, 浮沉脉象皆 主表证。浮主风邪, 沉主水湿, 单部脉出现浮或沉脉 时皆主里证 (此时浮沉脉象当反映脏腑气机升降失 常, 浮主升, 沉主降) , 浮沉脉象可相兼而出现。 明确认识浮沉脉象的主病规律, 有助于临证准 确辨别表里证候, 指导临床正确治疗疾病, 而不失于 表证误下, 如 “少阴病始得之, 反发热, 脉沉者, 麻黄 附子细辛汤主之” ; 里证误汗, 如 “心下痞, 按之濡, 其 脉关上浮者, 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 对临床都具有 其较大使用价值。 收稿日期: "%%10%$0"! 作者简介: 张勇 ( #’-10) , 男, 山东桓台人, 主治 中医师, 从事中医脉象与疑难病的临床研究。
"%%1 年第 ’ 卷第 #" 期
临证病案: 刘某, 男, 主诉: 心前区时有闷 !" 岁, 痛一年余, 经阜外医院诊断为 “冠心病心绞痛” 。曾 服用硝酸甘油、 复方丹参滴丸等疼痛缓解。近来因 搬家劳累心绞痛发作频繁, 服上药不能缓解, 伴胸闷 气短, 心前区疼痛放射至后背部, 头重眩晕, 口黏痰 多, 纳差, 眠可, 二便尚调, 舌质红有瘀斑, 苔薄黄腻, 脉弦滑。查体: 形体肥胖, 血压 #$% & ’%(()*, 心电图 示: 胸痹 (冠心病心绞痛) 。 +$ , +- ./0/ 改变。诊断: 辨证: 痰瘀互结, 痹阻心脉证。治则: 祛痰活血, 行气 止痛。方药: 温胆汤合栝楼薤白白酒汤: 竹茹 #%*, 枳壳 #%*, 云苓 #%*, 陈皮 #%*, 菖蒲 #%*, 郁金 #%*, 栝 楼 1%*, 薤白 #%*, 川芎 #%*, 丹参 1%*, 生苡仁 #%*, 车 前草 1%*。上方连服 #$ 剂, 诸症俱平。 按语: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一般多用活血化瘀止 痛之法, 然本例患者素体肥胖, 痰多口黏纳呆苔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