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

郑梅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个人简介

郑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1996年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

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病学,硕士学位 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病学,博士学位

2008年至2009年,美国内华达大学里诺分校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系,交流访问学者

2015年,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

主要内容

一.脑血管病简介

二.脑梗死的概念、病因及分型、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三.治疗:急性期治疗原则,恢复期治疗与康复

四.预防:危险因素预测,二级预防

五.病例分析

六.思考题

脑血管病简介

我国的脑血管病状况

高复发率

脑血管病定义及分类 各种血管源性(动脉、

静脉、毛细血管)病因

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

脑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而产生的软化灶。

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动脉纤维肌发育不良,动脉炎等。

血栓栓塞:心脏瓣膜病变,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心肌梗死,细菌、肿瘤、寄生虫形成的栓子等。

血液成分改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蛋白C、S缺乏,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口服避孕药,恶性肿瘤等。

血流动力学改变:各种原因导致的脑低灌注,易造成分水岭梗死。

脑梗死的病因分型

经典TOAST分型

美国SSS-TOAST分型

及CCS分型

韩国改良TOAST分型

ASCO分型

中国CISS分型

Classification of subtype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Definitions for use in a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 TOAST.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Stroke. 1993;24:35-41.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

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

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

成管腔内血栓,造成该动脉区

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

血缺氧、坏死,而出现相应的

临床症状。

脑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 血栓形成机制( 凝血瀑布)

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机制(缺血瀑布)

血小板活化凝血过程

神经细胞缺血损伤机制

缺血

能量衰竭

细胞膜去极化

谷氨酸释放

Na+/Ca2+ 内流

细胞肿胀线粒体损伤自由基生成酶激活

细胞坏死细胞凋亡

脑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

病理分期

超早期(1~6小时):缺血脑组织变化不明显;部分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胶质细胞肿胀;

急性期(6~24小时):缺血脑组织苍白和轻度肿胀;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胶质细胞明显缺血改变;

坏死期(24~48小时):脑组织明显水肿;大量神经细胞消失,胶质细胞坏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软化期(3日~3周):病变区脑组织液化变软;

恢复期(3~4周后):小病灶形成胶质瘢痕,大病灶形成中风囊。

急性脑梗死病灶

中心坏死区--完全缺血→脑细胞死亡

周围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

存在侧支循环和部分血供

有大量可存活神经元

如血流恢复\脑代谢改善神经细胞仍可恢复功能

挽救缺血半暗带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

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有部分血液供应,神经元可逆性损伤。

再灌注时间窗(time window):脑梗死区血流再通后,脑组织损伤可恢复的有效时间。

再灌注损伤(reperfusion damage):如果脑血流再通超过再灌注时间窗,脑损伤可继续加剧。

脑缺血超早期治疗时间窗在6h之内

再灌注损伤机制

自由基(free radical)“瀑布式”连锁反应

神经细胞内钙超载

兴奋性氨基酸细胞毒性作用&酸中毒等缺血半暗带&再灌注损伤概念提出

更新了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观念

减轻再灌注损伤应积极进行脑保护

抢救缺血半暗带关键

是超早期溶栓

缺血半暗带的影像

弥散相(DWI)及灌注相(PWI)

的不匹配区域(mismatch)为

影像学上的半暗带(penumbra)

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多见于60岁以上老人

既往多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或冠心病病史

常在安静或睡眠中起病

多有明确神经局灶性症状和体征

根据闭塞血管的直径大小,严重程度不等,轻者仅有轻度感觉异常,重者出现意识障碍

脑血管解剖

前循环(颈内动脉系统):供应大脑前3/5

(大脑的前部和部分间脑)。入颅后发出眼

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前

动脉,大脑后动脉。

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大脑后2/5

(大脑的后部和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

入颅后发出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

桥支,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

脑血管的定位症状

动脉供应区定位症状前循环

眼动脉

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眼

大脑半球前3/5区域(额、颞、顶叶)

基底节(内囊前肢、内囊膝、内囊后肢

前2/3及壳核、苍白球、尾状核等)

单眼盲

皮层支:失语,失用,失读,失写

深穿支: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

后循环

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桥支、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半球后2/5区域(枕叶及颞叶内侧)

内囊后肢后1/3

丘脑、脑干、小脑

枕叶:病灶对侧同向偏盲

脑干:交叉瘫,复视,眩晕,恶心,呕吐,构

音不清,饮水呛咳,声音嘶哑,闭锁综合征。

小脑:躯干或肢体的共济失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