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
北京: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等
北京: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等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中小学校长的职责和重要性逐渐被重视起来。
为了
更好地管理和运营学校,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成果,北京市决定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以期达到更好的教育发展目标。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推行旨在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职称评审体系,确立中小学校
长职级的等级划分,为校长的选拔、提升、绩效考核提供明确的依据。
职级制的运行将根
据校长的职责和业绩进行评估,将校长分为不同的职级,包括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和初级。
这不仅有利于对校长的评价和规范,也为校长提供了晋升的机会和动力,使校长职业
发展的路径更加清晰和可行。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推行还将带来一系列的变革和改革。
校长的选拔将更加科学和公正。
通过评级制度,可以明确校长的胜任能力和素质要求,并更好地对候选人进行考核和
筛选。
职级制将激励校长提升自身的素质和绩效。
高级职级将成为校长争取的目标,而这
就需要校长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
职级制还将提高校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职级的评定将直接关系到校长的职业荣誉和声誉。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推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职级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
评价标准不统一、评委主观判断等问题,需要建立起权威、公正的评价机制。
校长的职级
提升也需要兼顾校长的实际工作情况和教育资源的有限性,避免出现晋升渠道不畅、优秀
校长晋升受阻等问题。
职级制的推行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和参与,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构建起完善的职级制度。
深圳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管理办法
三一文库()〔深圳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管理办法〕深圳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公办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校长职级制,是指在本市公办中小学设置独立的校长职级序列,建立独立的校长职务通道和专业的职级评定标准,对符合资格条件的校长进行综合评定、分级聘任的校长管理制度。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中小学校长,是指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含高等院校)所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工读学校(统称中小学)的正、副职校长。
第四条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管理权限,负责所属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实施。
市、区人事主管部门对校长职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职级设置第五条校长职级制分别设置正校长、副校长两个职务序列。
正校长职务共设5个等级,自上而下分别为特级正校长、一级正校长、二级正校长、三级正校长、四级正校长;副校长职务共设4个等级,自上而下分别为一级副校长、二级副校长、三级副校长、四级副校长。
第六条二级以上正、副校长实行职数控制。
特级正校长不超过正校长总岗位数的5%,一级正校长不超过正校长总岗位数的10%,二级正校长不超过正校长总岗位数的15%。
一级副校长、二级副校长分别不超过副校长总岗位数的20%。
第三章选拔聘任第七条中小学正、副校长按现行人事管理权限,由市、区组织人事部门、教育行政部门选拔产生,其后纳入职级制管理。
第八条受聘校长岗位的,应当具备以下资格条件:(一)受聘正校长岗位的,应在副校长岗位聘任满3年及以上或者具备受聘正校长的其他条件。
(二)受聘小学副校长岗位的,应在一级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满3年及以上且具有3年及以上学校中层管理岗位正职工作经历;受聘中学(含九年一贯制、中等职业、特殊教育、工读学校)副校长岗位的,应在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满3年及以上且具有3年及以上学校中层管理岗位正职工作经历或者具备受聘副校长的其他条件。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当前,去除学校行政化管理,加快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课题。
__省__市__年开始,率先对中小学校长探索实施职级制管理。
经过15年探索,初步建立起以体现现代学校制度特点,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校长专业化建设为指向的中小学校长职级管理机制。
本文拟以__市的实践为模型,对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基本制度进行梳理,对其价值意义进行分析,同时,对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提出建议,以期引发新的思考和讨论。
校长职级制改革不是孤立的单项改革,而是对整个校长管理系统的改革和创新。
__市在探索实施校长职级制过程中,从校长人才的储备、培养,到校长遴选、使用、管理、评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和流程框架,为推行校长职级制管理提供了基本的参照体系。
一是校长人才培养和选聘制度。
严格校长资质准入制度,担任中小学校长,必须取得相应的任职资格,由教育行政部门综合考核认定,认定资格有效期为4年。
建立后备干部考选制度,通过公开考选、考察考核,选拔优秀管理人才,并接受任职资格所需的业务、能力培训和实践培养,经综合考核合格后,确定为教育后备干部人选,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管理。
组建由知名校长、教育专家、优秀教师代表组成的校长选聘委员会,每年结合校长岗位空缺情况,从后备人才库中公开择优选聘,优秀人才由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到校长岗位。
二是校长管理和使用制度。
扩大校长办学自主权,赋予校长用人权,校长有权对副校长任用提名,有权聘任中层干部,有权对教师实行全员合同制聘任管理;扩大校长事权,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把学校发展规划、资源支配使用、教育教学管理、校本培训教研、学校课程开发以及教师聘任考核、评优晋职、专业发展等,放给校长去做;归还校长财权,在严格编制和执行预算、报批月度开支和重大开支计划、完善民主理财机制、加强财务审计监管的基础上,校长有权根据教学需要和学校发展需要,统筹安排使用学校资金,避免学校经费截留、挪用等现象,保障学校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中小学校长职级评审认定办法
中小学校长职级评审认定办法一、职级设置中小学校长职级分四级十档,由高到低依次为:特级校长、一级校长(一、二、三档)、二级校长(一、二、三档)、三级校长(一、二、三档),其中,一级、二级、三级校长比例结构为3:5:2,特级校长的数量控制在全市中小学校长总数的5%以内,一级一档校长的数量不超过一级校长总数的30%。
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学校办学规模、办学类型和不同学段等具体情况,在职级总额内可适当调控职级比例。
二、评审内容中小学校长职级应逐级申报,评审实行量化计分,满分为100分,量化内容包括基本条件、工作业绩评价和办学满意度评价三部分,分别占15%、55%、30%。
(一)基本条件1.学历。
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和具备相应的教师、校长资格。
2.专业技术职务。
申报评定特级校长,应具有高级教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评定一、二级校长,应具有一级教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3.任职年限。
申报各职级校长应具备的校长任职年限为,三级校长应担任校长1年及以上,二级校长应担任校长4年及以上(业绩特别突出、连续任校长2年及以上的,可破格申报),一级校长应担任校长7年及以上(业绩特别突出、连续任校长6年及以上的,可破格申报),特级校长应担任校长12年及以上(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年限)。
校长任职年限=任正职年数+任副职年数×50%。
任职时间不足半年的不予计算,半年以上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区社发局正科级及以上职务的任职年限计入校长任职年限,任副科级职务的任职年限按二分之一折算计入校长任职年限;县级区社发局中层正职及以上职务的任职年限计入校长任职年限,中层副职的任职年限按二分之一折算计入校长任职年限。
(二)工作业绩工作业绩主要包括个人工作成果、学校发展成果、组织考核结果等方面。
1.个人工作成果主要包括体现个人治学水平的论文、著作、课题或社科成果、教学成果等。
2.学校发展成果主要包括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综合荣誉、经验推广、人才培养、工作创新、办学成效等。
关于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的实施意见
关于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的实施意见为深切实施“科教兴潍”战略,进一步加速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的通知》、《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加速推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及《中共潍坊市委、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规定,在全市中小学推行校长职级制度,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照“脱钩、分类、转制、弄活”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改革用人机制,鼓励竞争,增强交流,充分调动中小学校长的踊跃性和创造性,增强中小学校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增进办学特色;成立起符合中小学教育特点和校长成长规律的新型管理体制,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加速培育和造就一支精通教育、擅长治校的高素质学校领导干军队伍。
二、实施范围全市范围内市及县市区、市属开发区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全日制中小学校、职业学校、普通中专、特殊教育学校、乡镇(街道)中心学校(统称中小学,下同)。
其他学校和教育单位暂不列入。
三、主要内容一、取消中小学校的行政级别。
列入校长职级制度实施范围的中小学校一概取消行政级别,由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
对中小学校长依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区别对待。
现任校长的行政级别继续保留,实行档案管理。
新任校长再也不套用行政级别,全数实行竞争上岗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由教育行政部门聘用。
副校长一般由校长提名,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由学校聘用。
按照有关章程、规定,中小学党委(总支、支部)书记由教育行政部门党委录用,群团组织负责人由学校党组织提名,按规定程序产生。
北京: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等
北京: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等近年来,教育改革成为了中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推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北京市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之一,率先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为全国其他省市树立了榜样。
本文将就北京市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意义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推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职级制可以更好地规范中小学校长的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明确各级校长的权责。
通过设立不同的职级,能够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来从事中小学校长工作,提高学校领导层的整体素质。
职级制还可以更好地激励中小学校长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
通过设立不同的职级,明确各级校长的晋升路径和晋升条件,可以充分调动校长们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职级制可以更好地激励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其职业发展前景。
通过职级制的推行,中小学教师的晋升路径得到了明确,吸引了更多的高素质教师加入到教育事业中来,为中小学教育的提升提供了更多的动力。
在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过程中,北京市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北京市采取多方参与的方式进行方案设计,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在制定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方案时,北京市教育部门积极征求了学校管理者、教师及家长的意见,形成了广泛的共识。
其二,北京市注重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和评价。
在实施职级制之前,北京市已经进行了多轮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提升了校长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
北京市建立了严格的校长评价机制,对校长的绩效进行了全面评估,并与职级晋升挂钩。
其三,北京市还注重中小学校长的绩效奖励机制。
在职级制的推行过程中,北京市采用绩效工资制度,对表现突出的校长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激励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过程中,北京市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不断改进。
其一,中小学校长的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的中小学校长评价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公平性,需要建立更为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确保每个校长都能够得到公平的评价。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式与操作模式-2019年文档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式与操作模式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是使中小学校校级领导干部的职务等级与行政级别脱钩,并与专任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分开进行岗位评聘的事业单位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校长职级制的实行,从科学区分校长办学与教师教学职能的角度,理顺了教育干部队伍与专业教师队伍管理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解决学校领导干部职务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流动能进不能出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在教育系统内部建立起一种科学有效的、使校长职、能、责、权、利相统一的动态管理新机制。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试点工作,早在1993年上海就率先在静安区进行,后逐步扩大到七个县区。
随后宁波、杭州、青岛、大连、长春、哈尔滨、成都、广州、北京等地也先后实行或准备实行校长职级制。
时至今日,校长职级制在完善教育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改革教育内部用人机制,扩大干部队伍的合理流动与促进领导干部的优化组合,充分调动广大校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校自身的办学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已经或逐步在得到中小学广大领导干部和群众的正确认识和充分认可,许多地区已经基本具备实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条件,时机也日趋成熟。
实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
从现代管理科学的角度,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的结构形式,在正确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政策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配套的机制并形成规范的操作程序,是校长职级制顺利实施和顺畅运行的基础工程和基本前提。
一、中小学校长职级的基本制式中小学校长职级制作为一种制度体系,经过各地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和不断总结,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规则定式,亦即职级的制式。
这种制式以政策性规定的方式对校长职务的级别和等次、资格条件和标准等一一予以明确,因而成为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实施的核心内容。
1.职级设定与比例控制审视与综合各地的做法,基本上可将校长职级按中小学两个系列分为四级十等。
北京: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等
北京: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等近日,北京市教育局发布通知,决定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
这一举措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校长是学校的行政负责人,对于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小学校长的选拔、管理和考核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选拔过程不规范、管理不严格、考核内容不全面等。
推行校长职级制势在必行,能够更好地规范校长的权力和责任,激励校长更加努力地工作。
职级制是一种根据职员的职责、能力、经验等因素进行评定和分类的制度。
根据北京市教育局的通知,中小学校长职级分为五级,分别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高级教师和中级教师。
不同的职级对应不同的岗位要求和评定标准,校长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以达到更高的职级。
职级制的推行将为校长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有利于激发校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职级制的落实需要明确的评价标准和程序,能够公正、公平地评价校长的工作表现,避免人为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除了推行校长职级制,北京市教育局还将加强对校长的培训和教育管理能力的提升,为校长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培训内容将涵盖教育理论、管理知识、教育法规等,帮助校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
北京市教育局还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校长绩效评价机制,加强对校长的考核和监督。
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其工作绩效和行为表现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只有建立起严格的考核机制,才能使校长更加重视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
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职级制的落实,能够规范校长的权力和责任,激励校长更加努力地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加强校长的培训和教育管理能力的提升,建立健全校长绩效评价机制,也是推行校长职级制的必要举措。
相信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北京的中小学教育将会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
北京: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等
北京: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等北京市教育局日前发布通知,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这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根据通知,从2023年开始,北京市所有中小学的校长将按照职级制进行管理,这被认为是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中小学校长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发展。
目前,中小学校长的选拔和任命主要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决定,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而推行校长职级制,则是为了更好地规范中小学校长的选拔、培养和管理。
校长职级制的推行,意味着校长将有望获得更高的职级和待遇。
根据通知,职级的划分将从“特级校长”、“一级校长”到“二级校长”等,特级校长将享受更高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并且可以作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依据。
这对于激励校长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校长职级制还将带来中小学校长的选拔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变革。
通知要求各中小学校长应按照一定的条件和标准参与职级晋升评定,包括持有教师资格证、具备一定的学历和教育经验等。
这将有效规范校长的选拔程序,避免人事任命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更好地发挥校长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推行校长职级制还将引导中小学校长加强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学术研究。
通知强调,校长应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推动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创新。
这将有助于提高校长的教育素养和专业水平,更好地引领学校的发展。
虽然校长职级制的推行被认为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校长的职级晋升依赖于评委的评价,如何确保评价的公正和科学是一个关键问题。
其次是培养和选拔机制的建立。
校长的选拔需要一套科学有效的培养和选拔体系,包括培训、选拔考试和绩效评价等。
最后是职级制度的实施和完善。
职级制度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不断适应教育管理的需求和变化。
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将有助于规范校长的选拔和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办法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办法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中小学校长管理机制,提高校长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和XX市《关于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依法治校、教育优先发展原则,按照公平公正、积极稳妥、专业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和去行政化,树立教育家办学理念,建立和完善以职级制为核心的中小学校长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教育家办学的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促进中小学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实施范围(一)学校范围全区所有公办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
(二)人员范围校长、党组织书记、副校长、党组织副书记及其他副校级管理人员。
公办幼儿园等参照执行。
民办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可参照执行,增加校长职级薪酬所需经费自行解决。
三、主要内容(一)取消中小学和干部行政级别列入校长职级制改革范围的中小学校和校长一律取消行政级别,有区社发局统一管理。
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现任校长保留原有行政级别,纳入档案管理。
新任校长不再套用行政级别,实行竞争上岗或面向社会公开竞聘。
校长的竞聘工作由区社发局统一组织实施。
根据有关章程、规定,中小学党委(总支、支部)书记由区社发局党委(组)任命;群团组织负责人由学校党组织提名,按规定程序产生;副校长由校长提名,主管区社发局党委(组)负责资格审核、考察、公示、公布。
(二)建立校长职级评审和职级薪酬制度1合理确定校长职级序列。
校长职级分为特级校长、一级校长(一、二、三档)、二级校长(一、二、三档)、三级校长(一、二、三档),共四级十档。
同一县域内,一级、二级、三级校长的比例为3:5:2,特级校长的数量控制在全区中小学校长总人数的5%以内,兼顾各级各类教育和乡村学校。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方案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方案背景和目的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核心管理者,其所扮演的角色比任何其他教育工作者都重要。
校长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规模、教育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为了提高中小学校长的职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以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治理效能、推动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为方向出台本制度。
初衷和目标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是中国教育系统舒适度;教育系统质量、优质工作岗位、晋升机会及制度所涉及的几个方面的综合考量。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初衷是为中小学校长提供合适的职业发展道路、实现教育部门人员的合理配置、加强对校长的规范管理、提高校长的职业素质,促进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发展、确保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质量。
职级制的目标是落实中央教育政策,统筹推进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综合改革和发展。
##职级体系按照职级授予及职务层次分类,中小学校长职称分为:正高级、高级、副高级、中级和初级。
正高级正高级者,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达到20年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并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务或具备担任高等学校教授、副教授的条件者;或具备副高级及以上职务,且具备“教学名师”、“技能大师”、“全国师范类专业学位硕士教学骨干”、“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省市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者。
高级高级者,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到达15年以上,具有硕士学位并具有中级及以上职务或具备副高级职务,并两次评为“省市级优秀教师”或其中一次获得省部级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省部级职称评审专家或竞聘小学、初中、高中校长的条件者。
副高级有以下两个档次:副高级(一),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到达12年以上,获省部级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或者一次以上获“省市级优秀教师”、熟练操作计算机及有其他专业技能的两项者。
副高级(二),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到达10年以上,具有硕士学位;或具有本学科及以上学历,并从事中小学公共课、主干课教学到达8年以上,有过省级以上学科竞赛相关获奖经验或通过中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评审者。
北京: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等
北京: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等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日前发布了《关于推进初中校长职级制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以及加强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这一举措旨在加强学校领导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是指根据学校类型、规模、特色等因素,对学校领导干部实行不同职级分类管理。
这一制度的推行,将有助于提升学校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对于推动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 划分职级根据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规定,中小学校长职级一般包括特级校长、一级校长、二级校长等等。
特级校长通常是在教育管理方面有显著成就,对学校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校长,一级校长是在教育管理方面具有较强业绩,对学校发展有重要贡献的校长,而二级校长则是一般中小学校长。
2. 评聘机制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需要建立健全的评聘机制。
具体来看,要对校长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学校办学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表现。
评聘机制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评聘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 适应学校特点在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时,也要充分考虑学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设置职级,量才而为,不拘一格。
还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校领导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加强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进行认定的一种制度,是反映教师专业能力和业绩的重要依据。
加强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可以激励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1. 完善评审标准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标准,要注意职称评审与教师业绩紧密相关、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原则。
具体来看,可以根据教师基本素养、教学业绩、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设立评审标准,明确职称评审的依据和要求。
2. 强化绩效考核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也要强化绩效考核。
深圳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管理办法
深圳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管理办法深圳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管理办法为了加强对深圳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管理,规范校长职级制晋升、调整和评定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校长职级制的认定深圳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分为五个级别,由低到高分别为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和高级专家。
判断校长职级标准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根据个人综合素质及工作能力。
综合素质指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方面,能力主要指业务技能和实际工作经验。
二、根据学校工作的实际需要,例如学校类型、学生规模、教师数量等因素。
三、根据学校的发展情况以及校长职级制与学校其他行政的职级制相匹配度。
第二条校长职级的晋升和调整校长职级的晋升和调整应该根据校长的工作实绩、教育教学成绩、师生关系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
具体方式如下:一、初级校长晋升为中级校长,需要在原本职务具有 3 年工作经验。
二、中级校长晋升为副高级校长,需要在原本职务具有 3 年工作经验。
三、副高级校长晋升为正高级校长,需要在原本职务具有 3 年工作经验。
四、正高级校长晋升为高级专家,需要根据个人的业绩,综合评定实际工作经验和综合素质,进行推荐和评测。
五、如果校长工作表现不佳或学校实际发展需要,可以进行不同职位的调整。
但调整者应该满足被调整职位的要求,并在考虑期间内完成所调整岗位的职责。
第三条校长职级的评定校长职级评定采用综合评定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工作贡献:评估校长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贡献,包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成效、管理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二、个人素质:评估校长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
三、实际工作经验:评估校长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经验和能力。
四、学历学位:根据校长的学历、学位等方面来对其进行评估。
以上四个方面的评估指标根据各职位的要求进行不同的权重分配。
对于校长职级制的评定,应该进行公示,并保证公正、公平。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研究
3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校长职级制的实施,可以促进学校管理的创新 和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 实现。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实 施现状
实施范围与对象
实施范围
全国各地区部分中小学
实施对象
中小学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等管理层
实施标准与流程
实施标准
制定校长职级制实施方案,明确职级评定标准和程序
实施流程
按照方案规定的流程进行职级评定,包括申报、评审、公示等环节
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 料等方法
分析内容
分析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实施效 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改 进建议
研究结论
总结研究结果,探讨中小学校长职 级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为进 一步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提供参 考。
03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评 价与反思
评价标准与方法的探讨
评价标准
校长职级制的评价标准应包括校长的工作 绩效、能力提升、团队管理和学校发展等 方面,同时应考虑不同学校和地区的差异 ,制定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
加强校长专业能力的培训与提升
制定校长培训计划
01
根据校长的不同需求和职级,设计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和方案,
提高校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建立培训基地
02
与高等教育机构或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建立校长培训基地,提
供更加专业和系统的培训。
鼓励校长自我发展
03
鼓励校长参加各类研讨会、研修班等,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领
导能力。
完善校长考核与评价机制
01
制定考核与评价标 准
北京: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等
北京: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等近日,北京市教育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具体措施,旨在提高中小学校长的职业职级地位,激发校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以下是该政策的主要内容: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将职级工资制度与绩效考核制度相结合。
校长将根据工作表现、教学质量、学校管理水平等综合因素,确定职级等级,并相应享受与职级等级相匹配的工资待遇。
这一措施旨在激励校长们更加努力地工作,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从而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拔、培养机制。
北京市将逐步建立中小学校长选聘制度,确保校长职位的公开、公平、公正。
将加强校长培训,提高校长的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这样一方面可以选拔出更加优秀的校长,提升学校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校长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建立健全中小学校长绩效考核机制。
北京市将建立中小学校长的绩效考核体系,保障评价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通过绩效考核的结果,对校长给予奖励或者相应的激励措施。
这将能够有效地激发校长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北京市还将通过加强督导检查,定期对学校进行评估,在推行职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加大中小学校长的奖励力度,为那些取得显著成绩的校长提供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推行,校长们的职业职级地位将得到提升,这可以带动全体教师的干劲和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中小学校长的待遇和奖励也将随之提高,可以更好地激发校长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北京: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等
北京: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等北京市教育局近日发布《关于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实施方案》,这意味着北京中小学校长将迎来职级制改革。
职级制改革将对中小学校长选拨任用、职称晋升、管理和服务奖励等方面进行有序管理,旨在推动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提升中小学办学治校水平,助力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标志着北京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小学校长是教育系统的关键岗位,校长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
而职级制改革将为中小学校长提供更加公平、透明的选拨任用机制,也将更好地激发校长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其履职能力和责任感。
职级制改革将建立健全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机制,将更加重视校长的教育资历和职业实践经验,注重考查校长的教育理念、领导才能和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校长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特长。
职级制改革将倡导中小学校长走上职业发展的道路,为校长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和晋升机会,鼓励校长在教育领域持续投入自己的才智和热情。
职级制改革也将加强中小学校长的管理和服务奖励机制,通过科学设定不同职级的教育教学目标和管理绩效指标,合理分配校长的管理和服务奖金,激发校长们的工作激情和干劲,更好地发挥他们的领导和管理能力。
职级制改革也将在考评机制上下功夫,严格评估校长的工作表现和成绩,通过绩效考核来激励和约束校长们的工作行为,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升。
在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实施方案中,北京市教育局还强调了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推行职级制改革不仅是为了更好地选拨任用和管理校长,更是为了全面提升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教育部门将加强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和考核,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职业发展的途径,鼓励校长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助力中小学办学治校水平的不断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实施方案还需在具体实施中继续完善和细化,并逐步推广到全市中小学校,确保其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中小学推行校长职级制的几点建议
在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建议:
1 建立科学的职级评定体系: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级评定体系,
明确校长职级评定的标准和程序。
2 确定职级对应的职责和权利:职级制度应当明确职级对应的职责
和权利,使校长在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3 建立职级晋升机制:应当建立职级晋升机制,使校长有更多的机
会得到提升。
4 加强校长培训:应当加强校长的专业培训和管理培训,使校长能
够更好地满足职级对应的职责和权利。
5建立考核机制: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对校长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以保证校长职级制的有效实施。
6 6 强化校长职业规范:应当强化校长的职业规范,使校长在工
作中遵守规范,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工作。
7 加强校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应当加强校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使校
长能够有效地组织协调校内外的工作。
8 提升校长的执行力:应当提升校长的执行力,使校长能够有效地
推进工作的实施。
9 加强校长的沟通能力:应当加强校长的沟通能力,使校长能够有
效地与各方沟通协调工作。
10加强校长的领导力:应当加强校长的领导力,使校长能够有效地领导和带领团队工作。
北京中小学校长制度
近年来,北京市在教育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校长队伍建设。
其中,中小学校长制度是北京市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对北京中小学校长制度的简要介绍。
一、背景与目的北京市中小学校长制度的推行,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建立教育家办学”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导向。
通过实施校长职级制,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中小学校长队伍。
二、校长职级制北京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将校长分为特级、高级、中级、初级四级,其中高级、中级分别设置1、2、3等。
特级、高级、中级、初级校长结构比例控制为:0.5:4:4.5:1。
市教委把握全市合理结构比例的调控,结合区域教育事业发展和校长专业发展实际下达特级校长推荐指标。
三、特级校长流动制度为促进校长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北京市教委将探索建立中小学特级校长流动制度。
在2021年的特级校长评审中,将设置20%的校长流动专项指标,以鼓励特级校长在不同学校之间流动,提升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四、申报、评审与认定申报、评审与认定校长职级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申报者的政治思想素质、师德水平和专业素质要达到相应的要求。
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学历要求: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和取得相关的任职资格培训证书。
(二)专业技术职务要求: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五、考核与激励北京市中小学校长制度还要求对校长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管理、师德师风、教学质量等方面。
考核结果作为校长职级评审的重要依据。
同时,对表现优秀的校长给予奖励和激励,以激发校长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实施效果自北京市推行中小学校长制度以来,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校长职级制的实施,使得校长队伍更加专业化、规范化,为北京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之,北京中小学校长制度在提升校长队伍建设、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深圳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管理办法
三一文库()〔深圳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管理办法〕深圳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公办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校长职级制,是指在本市公办中小学设置独立的校长职级序列,建立独立的校长职务通道和专业的职级评定标准,对符合资格条件的校长进行综合评定、分级聘任的校长管理制度。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中小学校长,是指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含高等院校)所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工读学校(统称中小学)的正、副职校长。
第四条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管理权限,负责所属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实施。
市、区人事主管部门对校长职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职级设置第五条校长职级制分别设置正校长、副校长两个职务序列。
正校长职务共设5个等级,自上而下分别为特级正校长、一级正校长、二级正校长、三级正校长、四级正校长;副校长职务共设4个等级,自上而下分别为一级副校长、二级副校长、三级副校长、四级副校长。
第六条二级以上正、副校长实行职数控制。
特级正校长不超过正校长总岗位数的5%,一级正校长不超过正校长总岗位数的10%,二级正校长不超过正校长总岗位数的15%。
一级副校长、二级副校长分别不超过副校长总岗位数的20%。
第三章选拔聘任第七条中小学正、副校长按现行人事管理权限,由市、区组织人事部门、教育行政部门选拔产生,其后纳入职级制管理。
第八条受聘校长岗位的,应当具备以下资格条件:(一)受聘正校长岗位的,应在副校长岗位聘任满3年及以上或者具备受聘正校长的其他条件。
(二)受聘小学副校长岗位的,应在一级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满3年及以上且具有3年及以上学校中层管理岗位正职工作经历;受聘中学(含九年一贯制、中等职业、特殊教育、工读学校)副校长岗位的,应在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满3年及以上且具有3年及以上学校中层管理岗位正职工作经历或者具备受聘副校长的其他条件。
济宁中小学校长职务制度
为规范中小学校长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济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校长职务制度。
一、校长职务设置1. 职务层级:中小学校长职务分为正校长、副校长。
正校长为学校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学校工作;副校长协助正校长工作,分管具体事务。
2. 职务资格:校长应具备下列条件:- 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
- 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 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熟悉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工作。
- 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二、校长任职程序1. 提名推荐:学校根据工作需要,提出校长候选人,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同级组织人事部门。
2. 考察任命:组织人事部门对校长候选人进行考察,合格后,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任命。
3. 任职培训:新任校长应参加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任职培训,提高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三、校长职责1. 全面负责:校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负责,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 教育教学:校长应重视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校教育质量达到国家要求。
3. 师资队伍建设:校长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 学校管理:校长应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管理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5. 校园安全:校长应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安全。
6. 家校合作:校长应加强家校联系,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四、校长考核1. 考核内容:校长考核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
2. 考核方式:采取年度考核、任期考核、专项考核等方式。
3. 考核结果:考核结果作为校长职务晋升、奖惩、交流的重要依据。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济宁教育局负责解释。
通过实施本校长职务制度,旨在加强中小学校长的队伍建设,提高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济宁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4
安藤尧雄认为,校长的职务可 以比作交响乐团的指挥,必须超越 教育活动和教育集体,站在 “ 对 方 ” 进行指挥。安藤先生用 “ 交 响乐团的指挥 ” 比喻校长,表明 了校长职业和专业发展的特征
ppt课件
5
(二)美国对中小学校长专 业发展的实践
早在1867年,美国纽约教育部门 明确免除所有校长的教学任务,让 校长有更多的精力化在监督、训育、 组织、人事与社区等重要问题上, 负责统管学校工作
ppt课件
20
(二)校长职务挂靠机关行
政级别的弊端
一是强化了校长“官本位”的意 识
二是造成了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与 学校之间管理关系上的不顺
三是不能充分发挥校长优质教育 资源的作用
四是没有给每一个校长创造公平
竞争的舞台
ppt课件
21
(三)校长职级制度课题研
究的主要概况
第一、关于上海市中小学建立 “四级十二等” 校长职级制度理 论依据的研究
教师的专业化是“普通人”成为
“教育者”的过程,而校长专业化是 “教育者”成为“教育家”的过程
ppt课件
3
(一)日本教育界学者对校长 职业的论述
日本的安藤尧雄《学校管理》中 阐述校长职业的观点是:
一是学校教育规模的扩大
二是学校教育组织的复杂化
三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知识化
四是学校是社会的教育器官,学校 是进行教育的小社会
自我的管理—指校长必须使信念 和行为获得他人理解和尊重,成为他 人获得的自我知识和行为
ppt课件
15
悖论的管理—指校长将各种矛盾 的观念相糅合的能力。把反映共同的 价值观、抱负作为一种道德权威的来 源
平衡的管理—指校长建立分层化
忠诚尽责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以高
文明标准、高层次的公共承诺和公共
责任为标志
ppt课件
13
衡量 校长的专业水平的七个管理 能力。即:
注意的管理—校长的价值观、理 念、目标等,与教师结合在一起,为 学校提供权威来源的管理活动
意义的管理—着眼于教师、家长、 学生的联结,与校长的联结,提升文 明层次和学术要求层次
ppt课件
14
信任的管理—指被人们认为有这一能力是校 长权威的来源,对校长产生信任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 与校长专业发展
ppt课件
1
一、世界有关国家研究校长专 业发展的思路和趋势
二、校长职级制度是校长专业 发展的重要实践
三、若干教育理论与校长专业 发展的关系问题
四、教育督导推动校长专业的 共勉与建议
ppt课件
2
一、世界有关国家研究校长专业 发展的思路和趋势
校长专业发展伴随教师专业发展 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发 展成为趋势,随之校长专业发展成为 共同推进、完善和发展的趋势
ppt课件
9
(三)澳大利亚对校长 专业发展的探索与研究
澳大利亚从事校长专业发展 研究的学者认为,校长专业发展 的应当具备四个维度,即:战略 维、教育维、回应维和文化维
ppt课件
10
战略维-是指校长必须看清与教 育相关的社会变革和发展的趋势
教育维-是指校长要建立一种学 习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着眼于学与 教,着眼于对学与教的支持
ppt课件
16
承诺的管理—指校长把科层领导 因素、个人领导因素变为认知因素— 理念。这种理念是指道德权威,道德 权威就是校长要让大家分享理念,并 共同分担承诺
ppt课件
17
二、实施校长职级制度是 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实践
(一)国内学者对校长专业的 观点分析
1、以清华大学职业化研究中心 执行主任王继华教授为代表。主要 观点是:
ppt课件
11
回应维-校长要意识学校和社区 都拥有的诉求热望,测量监控各方满 意度的能力
文化维-校长要意识到21世纪的 行事方式与20世纪行事方式的差异
ppt课件
12
(四)英国学者研究校长专 业发展的主要观点
英国学者认为,校长专业发 展是要成为 “ 共同体建设者”。 强调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理念, 共同的标准和共同的目的
开展校长经历抽样调查的结论
校长职级制理论依据:持续、 稳定、有效
几何框架图形: “宝塔型” 与 “橄榄型” 的比较
ppt课件
22
橄榄型
宝塔型
ppt课件
23
第二、关于上海市中小学校长素 质测评评价方法的研究
1、2000年校长素质测评指标 教育理念、教育改革 教育工作、教学工作 事业发展、常规管理 办学成效、个人业绩
ppt课件
24
2、2003年校长素质测评指标 专业思想—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 专业管理—学校章程和发展规划 专业精神—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 专业道德—个人素养和道德情操 专业文化—校园文化和特色品牌 专业发展—师资建设和团队精神
ppt课件
25
3、采取“三维聚焦”的考核办法 个人评价 公开评价 专家评价
ppt课件
18
一是淡化校长的职务观念, 强化校长的职业观念
二是淡化校长的权力观念, 强化校长的能力观念
三是淡化校长的教育事业观, 强化校长的教育产业观
ppt课件
19
2、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 院院长诸宏启教授为代表。主要观 点是:
校长专业发展的八项目标:经
过长期专业训练、有完善的知识体 系、有系统的理论规范、有明确的 从业标准、有严格的资格限制、具 有专业上的自主性、拥有高的社会 经济地位、拥有规范的专业组织
ppt课件
26
第三、关于上海市不同规模和 不同类型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认定 方法的研究
从两个层面设计了八个参数 学校规模 设施条件 师资水平 生源情况 办学水平 办学质量 办学特色 办学效益
ppt课件
6
美国评价校长专业发展的标准,主 要为四类标准。即, 素质标准:强调个性特点和性格特质 职责标准:强调忠于职守和敬业奉献 行为标准:强调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 成果标准:强调学者型的学习和研究
ppt课件
7
认定校长专业发展的“大众受益” 原则,即:
通路—校长是否以自己广博的爱心 感染师生,让师生发展具有广阔空间
公平—校长是否为教师和学生的成 长和发展创设舒心健康的环境和条件
选择—校长所在学校的社区、家长 和学生是否愿意选择学校就读
ppt课件
8
效率—校长是否利用社区和 社会资源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发挥其最大的效率
生成—校长是否通过教师为学 生的成功、成才、成人发挥其最 大的作用
和谐—校长是否以自己的人格 魅力为 下属、教师、学生和学校 创设和睦、和融、和悦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