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低年级课堂中渗透合唱教学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小学低年级课堂中渗透合唱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合唱是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演唱形式,也是实践性较强的音
乐活动。
近几年来,随着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合唱艺术在小学音
乐教学中已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发展。
那么,我们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如何
紧随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从低年级音乐课就开始循序渐进地渗透合唱教学,逐
步培养学生合唱的素质和能力呢?本文试从通过“关注聆听、借助游戏、巧编歌曲”等方式入手,在“欣赏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合唱的意识、实践活动中渗透培养学生合唱的兴趣、歌曲教唱中渗透培养学生合唱的能力”,浅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关键词:低年级渗透合唱教学
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合唱教学也逐渐成为小学音乐教育中一块重要阵地。
然而,以往合唱内容只在中、高年级教材中才有大量安排,所以,许多音乐
老师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往往会忽视合唱教学。
于是,一到高年级就出现“合唱脱节”的现象。
其实,高年级学生的合唱能力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长期不断积累的结果。
我们教师只有从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入手,有意识地、由浅入深地对学
生渗透合唱训练,才能让他们在不断接触、体验、感受多声部演唱的过程中,慢
慢地走进合唱领域,并逐步培养他们合唱的素质和能力,为中、高年级的合唱教
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合唱教学呢?我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关注聆听——在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唱意识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也是帮助学生建立合唱意识的有效途径
之一。
在低年级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只要能抓好欣赏课这块教学阵地,然后,
在课堂上通过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和声环境,便能让他们在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过程中,受到和声的熏陶与感染。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多声音乐的
听辨能力及表现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逐渐培养
学生的合唱意识。
1.关注合唱歌曲的聆听。
音乐教材中有着很多合唱歌曲的欣赏,这些合唱歌曲大多表现力丰富而生动。
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欣赏合唱歌曲对于培养学生的合唱意识能起到积极有效的
作用。
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欣赏课教学,注重合唱歌曲的聆听,运用多种教
学手段,让学生在欣赏合唱歌曲的过程中感知合唱的魅力,逐渐建立合唱的意识。
例如,在欣赏一年级下册童声合唱歌曲《我的小鸡》的教学时,首先,我自
己充分重视该欣赏曲的熏陶作用。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环节。
比如:初听时,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个新疆
小女孩和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鸡的画面,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初步感知,使学生体会
歌曲情绪的同时,初步体验歌曲“合”的感觉。
然后,我以独唱的形式再次演唱歌
曲单声部,并用简短的谈话形式启发学生:“从老师的演唱中,你们听出是几个声部的演唱?那刚才欣赏的歌曲呢?也一样吗?”学生马上举手说:“不一样。
在欣
赏曲中我们听到有多个声部在演唱。
”这时,我又追问:“那你们觉得哪种演唱形
式更好听?更吸引你?”这样对比一想,学生马上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和声丰富的表现力。
此时,我又通过语言表述告诉他们这就是“合唱”。
通过实践,在欣赏课上
关注合唱歌曲聆听,可以轻松地帮助学生建立合唱的意识。
2.关注合奏乐曲的聆听。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爱玩的心理特点,小学音乐教师亦可充分利用
合奏乐曲欣赏这块教学阵地,通过教师及时有效的引导,让学生仔细聆听合奏乐曲,再结合一些打击乐器的合奏表演,促使学生形成多声部的意识。
例如,在低年级音乐欣赏课上,欣赏合奏乐曲《三个和尚》、《快乐的啰嗦》的教学时,我首先请学生认真仔细地听辨合奏乐曲中乐器的种类,并让他们依次
说说都有哪些乐器?这些乐器是单独演奏的,还是同时演奏的?通过我语言的引导,学生基本上都能感觉出这些乐器是根据不同的声部一起合奏的。
接着,借助多媒
体课件以及自身语言的进一步引导,便可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多声部意识的渗透。
比如,通过师生合作或生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打击乐器的合奏练习。
练习
形式可以由易到难,先让学生试着敲击二声部的节奏,再慢慢过渡到敲击三声部
的节奏。
多次的反复练习后,学生的多声部意识便会渐渐地形成了。
实践教学证明,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上,教师通过关注合唱歌曲和合奏
乐曲的聆听,再结合多种教学形式及教学手段的辅助,对于帮助低年级学生建立
起合唱意识有着极为显著的效果。
二、游戏教学——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唱的兴趣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曾经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
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
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
”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合唱的强大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合唱。
而作为合唱
中主要音乐元素的节奏、音高、力度的掌握,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较为复杂、
抽象,训练起来他们也会觉得比较枯燥、乏味。
因此,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
点和认知水平,教师可以把这些节奏、音高、力度等音乐元素的训练,设计成游
戏的形式。
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合唱的积极性,而且,也可以让他
们在快乐的游戏中轻松地掌握基本的技能,激发他们对合唱的兴趣。
1.变节奏训练为趣味游戏。
旋律的骨架是节奏,不同的节奏型代表着不同的韵律。
对学生进行节奏的声
势训练,既可以直接锻炼学生的多声思维,又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多声听觉能力。
例如:在教学歌曲《小雨沙沙》前,可以设计一个“雨声”的节奏声势游戏。
首先,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个下雨的画面。
接着,通过简短的启
发谈话后,邀请学生分别创编大雨、中雨、小雨的节奏,如:大雨声(× - |× -
||),中雨声(××|×× ||),小雨声(×× ×× | ×× ×× ||)。
然后,请全班学生分
别有节奏地模拟大雨、中雨、小雨的声音。
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高了,连
平时不认真的小朋友也兴高采烈地参与进来。
当学生熟练掌握了这些节奏后,我
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声部叠置的声势训练,如:1、2组和3、4组学生分别同时模
拟大雨声与中雨声,进行二声部叠置的声势训练;或1、2组和3、4组学生分别
同时模拟中雨声、小雨声,进行二声部叠置的声势训练等。
当二声部叠置的声势
练习比较稳定了,我再给学生增加难度,进行三声部叠置的声势训练。
如:我和1、2组、3、4组学生分别同时模拟大雨声、中雨声、小雨声;或者将学生分3
部分进行三声部叠置的声势训练等等。
这种节奏声部叠置的声势训练,学生就感
觉在玩游戏一样,能很轻松地从节奏声势游戏中体会和声的协调,同时,激发了
他们学习和声的兴趣。
2.变和声训练为趣味游戏。
简单而有趣的发声练习,既可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声音状态,又是渗透和声
教学的好时机。
而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还大大可以帮助学生避免枯燥、乏
味的感觉。
例如:课前5分钟做个有趣的“动物说话游戏”。
首先,我请1、2组学生模仿
鸭子妈妈的叫声,3、4组学生模仿小鸭宝宝的叫声。
然后,我提问式地演唱:鸭
子|怎么|叫-|,先请1、2组学生演唱鸭宝宝的叫声:33 | 3- | 33 | 3- ||;我再次
提问式地演唱:鸭子|怎么|叫-|,由3、4组学生演唱鸭子妈妈的叫声:11 | 1- | 1 1 | 1- ||;当我第三次提问式地演唱:鸭子|怎么|叫-|时,再由1、2组和3、4组
学生同时演唱鸭子妈妈和小鸭宝宝的叫声。
这时,教室里便会响起美妙的和声,
这种“动物说话的音高游戏”可以重复变换着使用,如:鸡儿怎么叫?羊儿怎么叫?牛儿怎么叫?等等。
动物叫声的和声组合也可以变换着,如:3和5组合,1和5组合等等。
三、巧编歌曲——在歌唱教学中培养学生合唱的能力
在小学一、二年级音乐教材中,歌曲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而歌唱教学是小
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鉴于这一巨大的创作空间,我们音乐教师大可从改
编歌曲入手,细心挖掘蕴含在歌曲中的合唱、和声素材。
只要我们在平时的课堂
教学中,能努力把握好这一教学契机,便可以轻松自如地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有
效地渗透合唱教学,培养他们简单的合唱能力。
1.巧编轮唱。
轮唱是一种比较活泼、生动的演唱形式,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热闹的心
理特点,笔者认为,结合教材中的歌曲渗透轮唱的练习,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协
调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对于多声部的听觉能力,为低年级学生将来在中、高年
级的合唱训练中打下一定的基础。
例如,在教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两
只小象》、《闪烁的小星》时都可以渗透一些轮唱的练习。
这种轮唱的练习,学
生不仅可以在演唱中感受歌曲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交叉效果,而且,还能进一
步提高他们对歌曲内涵的了解,以及情感的有效表达。
同时,也能更好地协调学
生对于多声部音乐的听觉能力。
2.巧加伴唱。
以伴唱的形式,模拟歌曲情境,在长音之处加上合适的衬词,是进行合唱训
练最为简单的形式,也是学生比较容易唱准的形式。
在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歌曲主
旋律后,我们便可以在歌曲的长音之处加上衬词让学生练唱。
例如,在一年级第
一册歌曲《法国号》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在每个乐句的长音之处加上“巴巴巴”
进行二声部的伴唱。
在二年级上册歌曲《粉刷匠》的长音处,我们可以加入“唰唰|唰-|” 进行二声部的伴唱;在一年级第一册歌曲《拉勾勾》的长音处,我们可以
加入“啦啦啦” 进行二声部的伴唱。
总之,用这种简单而易唱的方式渗透合唱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没有太大的难度。
通过实践,我发现能极大提高学
生对于多声音乐的表现力。
3.巧配和声。
在符合和声配置原则以及作品音乐形象的情况下,其实,很多歌曲都能进行
简单而巧妙的加工。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享受和声丰富的表现力。
例如,教学歌曲《小雨沙沙》时,在学生熟悉了歌曲的演唱后,我便可以将歌曲
化简为繁,编配简单的二声部渗透合唱教学。
比如,给主旋律配上第二声部“沙
沙| 沙沙沙|”或者“ 沙 0|沙0|”,这样一来,小雨的声音就变得更加丰富了。
紧接着,我又可以通过师生合唱、男女生合唱或分组合唱等形式进行二声部的合唱练习。
再例如,在教学歌曲《理发师》时,我引导学生为歌曲编配第二声部“咔嚓|
咔嚓|”或者“嚓嚓嚓|嚓嚓嚓|”进行二声部的合唱练习。
这样,边唱边表演,歌曲的表现力也变得更为生动,学生的和声演唱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得以提高。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中的合唱教学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需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
作为一线的小学音乐教师,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挖掘、善于发现、善于探索、善于实践,那么,便能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合唱教学,使学生体验歌唱的快乐,体验合唱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音乐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音乐新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斌《低年级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与实践》.2009,6。
[4]姚广梅《怎样渗透小学低段的合唱教学》。
[5]曹海英《浅谈低年级音乐课中合唱教学的渗透》.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