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房地产销售模式及其运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房地产销售模式及其运作
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我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秘书长,今天下午的会议由我来主持,下午的会议分两段进行,一段由四位嘉宾进行专题演讲,第二段就是茶歇以后,由三国房地产业协会的会长,还有四位演讲嘉宾对当前国内外房地产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与与会代表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
下面我们就请美国房地产业协会,国际委员会前主席Gail Lyons女士讲演。
Gail Lyons:公司中间人,还有交互伙伴,然后再加上一项美国的房地产怎样调控的,最主要的就是买卖双方的交易以及我们的服务,然后我会最后简单谈一下,我们美国在历史上的,我们来看一下美国的,美国我们的人口大约是两亿九千万人口,但是美国的房屋持有率在68.6%,平均来说,一个家庭到美国大约要花到30到40%的收入在他们的房子上,包括税、维修,还有保险,所有的房子所需要的东西,现有房屋的价格不包括新盖的大约在十七万九百美元。
17万9百美元对于一个家庭,那么再乘上606万个家庭,这样就会达到一万零三百六十五亿五千四百万这么一个销售额。
那么利率在6.2%左右,那么30年的定期贷款。
下面我们来看看市场本身它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大约现在有五万个房地产公司在美国,他们的大小活动都差别很大,80%的都是主要从事家用房地产,还有8%到10%的主要是从事商务房地产,剩下的主要是在建筑、开发、农场和物业管理还有评估。
刚才给大家看到的现在正处于初级市场,也就是说买房的人,从开发商那儿购买,那么在美国是这样的。
67%的公司大约他们的雇员,92%的经纪人是独立的承包商,一般来讲,代理人和购买人之间签定合同,他们遵循着严格的规则。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他们是怎么工作的。
典型的一个经纪人是跟一个独立的公司,隶属于一个独立的公司,这个独立的公司不是特需的一个公司,大部分都是一间办公室,他们的年龄大约都在52岁左右,是已姻的女性,每年的总收入大约在四万七千七百美元左右,他们的工作小时每周在43个小时左右,每年大约会做11.9笔生意,一般在买的时候,也就是说有的是代表卖方,有的是代表买方。
典型的一个经纪人,这个行业当中大部分已经工作了13年,他会有一个计算机,或者是租赁一台计算机。
下面是更多的这方面的一些特点。
90%的代理人他们大概有大学教育,45%的有学士学位,他们主要从事家用房地产的工作。
59%的人他们的佣金是跟他们的公司来分的,也就是说这个费用先付给他们公司,他们公司再分一部分给经纪人,但是公司会留一部分,31%的人也有得百分之百的佣金的,也就是说这些佣金到了公司的时候,百分之百的都会付给经纪人。
因为这个经纪人他定期为他的办公室交一部分钱。
剩下的这个经纪人,主要是拿固定工资的,或者说拿奖金。
20%的人他拥有一个个人的助手,97%的人有自己的计算机,95%的人有一个手机,75%的人有E—MAIL,50%的人有他们自己的网页。
这大概就是我们美国的房产经纪人的这么一个照片。
下面我们看到的这个经纪人和销售代理的关系,经纪人他们是管理的,他们是负责任的。
其他的销售代表是在他们上面工作的,这些经纪人46%的是女性,她们的平均年龄在54岁左右,然后平均个人收入在七万三千四百美元,她们比销售代表,每星期要多工作四个小时,销售代表63%是女性在美国。
也就是说我们的销售代表在美国大部分是女人。
她们的平均年龄大概是54岁,平均个人收入也就是三万四千一百美元。
我刚才描述的这一部分,是一个非常调控严格的这么一个行业。
大部分的调控措施都是用来保护消费者的,大部分这些调控措施都是在州政府这个层面上,他们是通过委员会来执行的,在美国有50个州,也就有五十个委员会,这些调控措施大部分都跟美房协的职业道德是平行的。
因为美房协的职业道德是在1914年的时候就出台了,那么那个时候美国的房地产业刚刚开始,现在在进行调控的话,也要按照那时候的一些措施,因为他们证明了很科学。
还有一部分调控措施是属于习惯法,在今天这种习惯法会被州政府的成文法所代替。
在将来的话,会越来越多的成文法来代替习惯法。
还有一部分是许可证制度,在美国你要想从事房地产事业,你必须要有一个房
产的特许证,那么你要想获得这个证明,你就必须要接受教育,必须要通过考试,我们50个州在这一方面,每一个州都有一点不同,但是大部分都是一样的。
这些证件是由州政府颁发的。
这些证件含概了所有的专业,但是评估除外。
我是在柯罗里达州,商业也可以,家用也可以,证件都可以用。
但是它唯一不包括的就是评估,评估需要单独的证件,我们很多的州都允许某些程度上的跟其他州的互换,也就是对等,也就是说比如说我在柯罗里达州的证件,也可以允许我在其它州里面从事我的专业活动。
也许还会做一些登记工作,但是我的证件在其它州里面是完全可以使用的。
有三个层面上的执行,第一个就是我们美房协的职业道德,我们这个职业道德是在地方一些职业标准委员会来执行的。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消费者或者我的一个同事,对我有某种投诉的话,他们可以把他们的投诉发到我这个地方职业标准委员会去,那么这个职业道德委员会就会进行调查,看看这个投诉是不是属实,如果属实他们就举行听政会。
第二个执行层面就是州政府这个层面,因为我们由委员会举行听政会,按照一些法规、法律去看看我们的投诉是不是对。
最后,第三个执行层面,就是法庭,由刑事和民事法庭,都是按照成文法和习惯法来进行的。
在美国有很多很多的调控措施,管理措施,我们必须要遵守。
现在让我们看看买卖双方的关系。
当英特网在90年代变得很重要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房产经纪人马上就要消失了,因为人们都可以从英特网上就可以变这些事情,交易在英特网上进行,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英特网上获得很多很多的消息,但是这也房地产最重要的信息来源。
因为我们目前这些经纪人仍然处在交易的中心位置。
在购房者当中,40%的人在美国要是第一次购房,有28%的人他们买的是新房,10%他们买的是第二个家,一般来讲,他们要看货币适加,然后要看八个州左右,然后才决定是否买,75%的人是通过中间人来买房,14%的是从开发商那里买,不像中国,9%是从房产所有人那里买的,44%的购房者是通过朋友的推荐来找到了中间人,42%的人经常使用英特网,93%的购房者都是通过抵押贷款来获得资金来源的。
在2003年关于一些卖房子的情况是这样的,79%的人他们卖的是单门独户的单独一个家庭所住的房子,所以在美国我们这样的房子非常非常的多,和中国的情况很不一样。
51%的这些家庭都是在郊区,只有20%的人是在市区。
典型的一个房子,大约在五周之内就可以卖掉。
83%的人是通过中间人卖房子的,40%的人是通过朋友的介绍找到了中间人,62%的人认为这个中间人声誉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职业道德是多么的重要。
因为人们就是靠这个来选择他们的代理人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出售房屋的过程是怎样的,我简单的来说一下,首先就是卖房的人要登记他们的房屋,也就是说他们会同意付一部分佣金给这个公司,就像我刚才说的这部分佣金是在公司和经纪人来分的,一般来讲,是一半一半。
那么这个代理人就先把这个房屋登记在MMLS上,或者说通过其它方式来销售房产。
那么买房的人首先要找一个买房代理,那么这个买房代理就带着这个买房的人去看房子,然后再起草一份购房合同。
然后买卖双方最后敲定购房合同,当然是在中间人的帮助之下,在这个阶段,我们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大概有五六周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之内,我们必须要特别注意抵押,检查,所有权,还有测量,以及评估必须要让购房者满意,当这些事情都办完了以后,就是说这个交易就结束了。
在这个时候,双方都要签定协议,购房的人签协议,买房的人也签协议,那么购房的人就把他的抵押或者支票交给公司,公司就用这部分钱来付有的帐单。
那么佣金只有在交易完全结束的时候,才发。
但是经常我们要花很多的时间,我们花很长时间跟我们的卖主在一起,但是最后成不了交,佣金先到公司,然后公司再付给经纪人,那么这个交易大约就是相当于卖房人的产权换成了购房人的钱,那么购房人的钱有可能是现金,也有可能是抵押。
下面我就谈谈MMLS,也就是多项登记服务,我个人认为美国的房地产主要就是由MMLS 来承担的,也就是说没有MMLS,美国的房地产就不可能像现在这么有活力。
这个公司一般是由当地的经纪人协会所有的,这些个人的登记都是跟其它的竞争者共享的,在美国我们互
相竞争,但是我们也互相合作,通过MMLS来合作,通过多项登记服务。
也就是说我们有一个新词叫合作竞争,也就是由合作和竞争这两个词合在一起的,MMLS是一揽子的协议,就是向参加者提供一些优惠。
这里就是来看一看有多少佣金,也节是说这个公司和代理人各会分得多少佣金,MMLS同时也是一个数据库,当我们评估一个房产的价值的时候,在今后我们就会通过这么一个系统来进行评估,然后再重新进行登记。
这个MMLS它的历史是这样的。
它是起源于1880年,也就是说一帮人是随便开个会聚在一起就讨论讨论就行了,到1950年代的时候,就会有印刷的一些材料发给大家,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它就有一个不说话的终端设备,上面有各种各样这样的登记的信息。
到了90年代的时候,每一年每一周都会出一本书,到现在都是在英特网上,我们就是上网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MMLS 这个服务,都有一个公共网址,如果你想看看这些登记,你就可以到这个网站上一看,所有的登记都在上面了。
最后,简单说一下我们这个房地产经纪协会是怎样工作的,这还是一个理由,我们为什么这么有力量,这么强大。
我们刚才说过,我们是最大的行业协会,在美国是最大的行业协会,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房地产业协会,我们有一百万个会员。
那么理由就是我们有一个三方的协议,有地方,州,还有国家,还有全国,在这个三方的协议当中,大家都做的事情,就是他们这些收费都是从地方收费的。
比如说这些税都是从当地的协会交到州政府,州政府再交到国家去的。
所以说我们遵守美房协的职业道德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一百多万个房地产经纪人,但是还有一两百万人,他们并不是我们这个协会的会员,所以我们必须要达成协议,必须遵守我们这个协会的道德准则。
这三个层面上的房协都会为经纪人提供培训,让他们符合我们的要求。
还有我们这个协会,在院外活动当中也是非常活跃的,也是非常有益的。
这是保护我们的私有财产,刚才我们杨先生谈到了在中国保护私人财产是多么重要,我们的房协也是努力工作来保护我们的私有财产权,在各个层面都是努力这样做。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当中,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这么一个行业。
如果大家有问题,我们会非常高兴回答大家的问题,而且我们还有专门的时间来回答大家的问题。
【中介篇】
1992年初,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指引下,上海开放了房地产市场,取消了对房地产经纪活动的限制,房地产经纪活动在市场上出现。
当年有12家房地产经纪企业批准成立。
1994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转发布《上海市房地产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开始对房地产经纪人实行资格培训,贯彻资格认证,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同年,先后有信义、太平洋、中原等台、港经纪企业进驻上海,也有部分外资企业进入,推动了上海房地产市场和经纪行业的发展。
但在当时,人们对于房屋更多看到的是其居住价值,而非房屋本身的价值。
除了销售给境外人士的外销房、侨汇房之外,基本没有房屋买卖的概念:普通百姓所住的房子来自国家福利分配,个人无权买卖。
对于那些极度想改变自己居住条件的市民而言,似乎只有换房一条路。
那时候,复兴路和塘沽路是上海最集中的两条换房街,每到假日,想要换房的人家就会在招贴上详细写清自己的住房情况和换房意向,去那里交换房屋信息,以期换到自己满意的房子。
阶段特点:
特点一:行业处于启蒙培育阶段,规模较小;
特点二:港台和外资企业的进入推动行业发展;
特点三:企业以单门店形式为主,经营方式单一落后。
【营销篇】
几乎在上海房产中介行业萌芽培育的同时,上海销售代理行业也处于起步阶段,当时,大多
数开发商尚未接触过“营销策划”这个概念,也不认为会有房子卖不掉,因此当时大多数发展商在公司内部自设一个销售部门,负责建成房屋的销售,外聘代理企业相当少见。
这一时期,销售代理行业销售的项目所占整个上海开发项目的比重微乎其微,还没有成为房产交易服务的主体。
阶段特点:
特点一:代理业务基本以后期销售和单项策划为主;
特点二:行业规模较小,发展速度不快;
特点三:行业力量分散,领先企业以港资、台资为主,本土企业起步较晚;
特点四:运作模式以香港模式和台湾模式为主。
点评:
房地产流通服务行业尚在萌芽培育期,但从一开始,它就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市场存在价值。
1997-1999年底:发育期
二、三级市场联动理论的提出和实践的过程
【营销篇】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上海的宏观经济在浦东大开发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下,保持了两位数的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96年的2902.2亿元上升至1999年的4034.96亿元。
1996年12月,上海市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应运而生,标志了由房地产中介行业承接房产中介服务的新阶段的开始。
这几年中,房地产中介行业的规模得到相当扩展,房地产中介企业的数量由1996年的1000余家,增加到了1999年的2000多家。
二、三级市场联动理论提出的源起
房地产市场方面,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宏观调控的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小幅回落,商品房的施工、竣工面积和交易情况也出现了一定的不协调,在1997年时,出现了近700万平方米的空置房。
由于当时每年的房屋交易量有限,如此大的空置房引起房地产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
如何消化这些空置房,也成为1996、1997年时上海房地产面临的最大问题。
当时,包括桑荣林老局长在内的上海房地产方面的一些领导委托东方房地产学院组织了专项的课题研究。
在经过细致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后,有关课题负责人提交研究报告认为,以改善老百姓住房条件为起点,让市场活起来是消化市场上存量房的最好方式。
而以房屋置换为切入口,促进二、三级市场联动,推动上海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观点更是成为大家的共识。
二、三级市场联动理论的具体实践
关于二、三级市场联动的专题研究结果出来后,桑荣林老局长提出,二、三级市场联动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而且要用到实践当中去。
在此思想的指导下,1997年12月31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房地集团公司等17家股东单位以5000万的注册资金共同组建的上海房屋置换股份公司正式成立,希望借此公司得以规模化地运作三级市场。
与此同时,取消福利分房的政策、为二手房提供按揭的金融政策以及随后陆续出台的货币化分房及公积金等方面的相关政策也为二、三级市场的联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宏观背景。
当时关于住房的“五个一”:旧房换一块,银行贷一块,企业货币化分一块,自己掏一块,政府财税补一块,曾一度是沪上最热门的流行语。
1998年,上海市领导在视察上海房屋置换有限公司时提出:“每一个街道开一个门店”。
于是,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上海房屋置换有限公司共开出门店108家。
由于利用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了大型的“仓储式物业流动中心”,常年储存在信息库里的各类新旧房源达4万多套,这相当于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永不落幕的房屋交易市场。
仅1998年上房置换即接待换房咨询者53万人次,签订各类置换合同5502笔,交易总面积逾15万平
方米,成交额达4.3亿元。
当时,在上房置换提出的“小小补贴换新家”,“梯级消费,逐级改善”,“旧换新,小换大”等口号下,“差价调房”成为最受老百姓欢迎的住宅消费形式。
据上房置换1998年度统计,房屋置换成交总套数中,有20-30%的居民卖出旧房后购买二级市场新房,这些做法让人们看到了通过已购公房上市来盘活存量资产的曙光。
“上房置换”模式的提出
因为上海房屋置换有限公司的成功操作,“差价调房”被冠之以“上房置换模式”模式的称谓。
在1998年年底、1999年初,上海房屋改革的试点工作得到了建设部的认可。
在1999年建设部的工作上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二手房市场,以“上房置换模式”为推广模式。
随后,350个地级以上市的相关领导参加了在沪举办的学习“上房置换模式”培训班。
从而,房地产二、三级市场联动及置换模式开始走向全国。
阶段特点:
特点一:房地产中介行业规模扩大,企业数量稳定增加;
特点二:形成高、中、低档的细分服务市场;
特点三:房地产中介企业开始采取连锁经营形式,行业向规模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中介篇】
1997年至1999年,也是上海的房地产销售代理行业快速崛起并逐步成长的阶段,房地产市场的重新启动,为刚起步的代理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及空间,成为促进房地产营销策划业务全面发展的动力。
在房地产代理业的发展过程中,其行业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此前营销包装的概念尚未引起市场和发展商的普遍重视,因此房地产代理业务以单纯的销售,甚至是尾盘销售为主。
但随着一些带有典型策划色彩的项目取得了一连串的成功,代理行业开始受到房地产市场和发展商的广泛关注。
代理企业得到了更多更深入的参与机会,业务范围开始向项目的全程策划和代理扩展,营销策划的概念深入到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
上海房地产代理行业的规模也在这个阶段得到了迅速的扩张。
一批香港、台湾的知名公司成功进入上海的房地产代理市场,并站稳了脚跟。
有着成熟理论和丰富经验的港台公司的介入,带动了上海的房地产代理行业的发展,本土代理公司也随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上海的房地产销售代理行业已经形成了本土、港台企业并存竞争、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局面。
阶段特点:
特点一:行业功能由纯销售代理向项目的全程策划和代理扩展;
特点二:代理行业在逆境中上升、竞争中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数量逐步增加,从原本的港台企业为主转变为本土、港台企业并存竞争的格局;
特点三:组织形式呈现多样性,并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特点四:逐步发展形成全程营销代理的运作模式。
点评:
二、三级市场联动理论的提出和具体实践,对促进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上房置换模式”的提出使上海再一次走在全国房地产的前列。
2000-2004年底:成长期
房地产流通服务行业稳步成长
【中介篇】
2000年至今,上海的房地产中介行业发展最为迅速的5年:存量房交易量从2000年的778.52万平方米上升至2004年的2726.7万平方米,与增量房交易量的成交比例从2000年的0.5:1上升到2004年0.8:1,标志着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
据统计,存量房中60%以上的交易量都是由房地产中介机构完成的。
上海房地产市场尤其是存量房市场的蓬勃发展,
为房地产中介行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并推动其不断走向成熟。
这个阶段,中介行业出现了以下几大现象:
中介企业似雨后春笋涌现
存量房市场的急剧扩展,为房地产中介行业带来了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上海房地产经纪企业已占整个经纪企业总数的九成以上,成为上海最大的经纪服务行业。
上海房地产中介企业的数量平均每年以78%左右的速度递增,由2000年的2000多家,发展到2004年的1万多家,形成了一支相当庞大的房地产中介队伍。
此外,据统计上海目前房地产经纪行业持证经纪人约2.5万人,与2000年相比增加幅度达到70%以上,而实际从业人员总数则可能高达10万人左右,从业人员的大幅增加充分体现并进一步促进了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张。
从“夫妻老婆店”到规模化运营
上海房地产中介行业内小规模企业数量多、比重大,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品牌、规模经营的大企业。
近年来,从原来的“夫妻老婆店”向规模化企业运营扩张的企业越来越多。
2004年,“金桥奖”前20强的中介企业当年共完成居间买卖502.2万平方米,占全市存量房总交易面积的18.4%,这说明中介企业,尤其是一些大型的中介企业,在上海的存量房业务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从中介行业发展过程来看,2000年9家“金桥奖”获奖企业平均每家的交易面积约为13.57万平方米,而2004年的20家获奖企业平均每家完成居间买卖25.11万平方米,说明了大企业的交易规模和交易能力明显加强。
此外,2004年排名前三位的企业共完成中介买卖215.63万平方米,占20强总交易量的42.94%;同时,这三家企业共建立了373家连锁门店,占20强企业连锁门店总数的30%以上。
上海的房地产中介行业呈现出市场资源向大企业聚集,行业集中程度加强的特点。
台、港、海多种派别逐鹿上海
在上海的中介行业中,存在着台、港、海多派并存的局面。
台资类中介企业以太平洋、信义、臣信为代表,80%以上的台湾中介企业在沪都开有门店。
港资中介企业代表是中原物业和美联物业以及由戴德梁行分支出来的泛城租售;而声势最为浩大的当属本地企业,除了上房置换、智恒、色柯拉等大品牌外,中小型中介代理品牌不计其数。
阶段特点:
特点一:行业规模迅速扩大,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特点二: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加强;
特点三:运作模式多样,大型中介机构采取品牌连锁、向一手房市场拓展业务、进行海外融资等经营方式。
【营销篇】
进入2000年以来,上海的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在其推动之下,房地产销售代理行业出现了一些变化和发展。
代理公司分享销售半壁江山
房地产市场发展初期,房屋的销售基本是由开发公司自设的销售部门自行负责,伴随着台、港等地的代理公司涌入、发展和带动,本地的代理公司也在短时期内迅速发展起来,对代理公司的功能定位和认识也逐渐清晰。
据相关统计显示,新建商品房中有50%以上的交易量是通过代理企业完成的,按照2004年上海新建商品房3488.75万平方米的销售面积来计算,上海全年代理销售的总面积超过了1700万平方米,房地产代理行业日益显现出促进房地产交易的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
从“小策划”到“大营销”
以往的房地产代理公司目光更多地集中在产品的销售等环节上,自2003年下半年起,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