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县生态示范区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权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简介
基本情况
一、民权县自然生态环境情况
(一)自然生态环境概况
1、地理位置
民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9'—115°28',北纬34°31'——34°52',东西长57.8公里,南北宽36.9公里。县境西连杞县,北界兰考,东邻商丘,南接睢县、宁陵。县城西至省会郑州市151公里,东到商丘市55公里。县域面积1222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
民权县地处华北平原东南部,黄河大冲积扇南侧。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西北部海拔69—70米,东南部海拔60米左右,地面坡降为1/3000—1/6000,全县地形以黄河大堤为界,北部主要是河滩地,海拔较高,南北大致是黄泛区,海拔较低。
民权县地貌属沉积类型,为堆积平原中的冲积扇平原和迭置在冲积扇之上的风成沙丘沙地。全县有以下几个区级地貌类型:黄河故道河滩地、黄河冲槽地、背河洼地、黄泛微起伏平原、风成沙丘沙地。
民权县城所在地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南北高差不大,县城北部为黄河故道,城区多为粘性淤土和淤、沙两合土。
3、气候、气象
民权县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偏北风影响,寒冷干燥;春季,风多且较大,常出现干旱;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偏南风影响,炎热多雨,适宜农作物生长;秋季,雨量少,日照充足,给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主要气象特征见表。
4、水文地质
在本区以冲积平原地形为主,水资源分为三种类型:地表水、潜层地下水、中深层承压地下水。含水岩性以细砂、中细砂为主。潜水含水层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入渗,其次为侧向径流;中渗层承压地下水的补给主要为侧向
径流,其次为层间的越流。
5、地表水
民权县河流属淮河水系,均为雨源型,主要河流由黄河故道、杨河、小堤河、通惠河、吴堂河、茅草河、大沙河、古宋河。流经县城的河流有大沙河、清水河、民生河、均为季节性河流,主要作用为汛期排涝。
民权县现有两座大型水库,分别为林七水库和吴屯水库,又名秋水湖和龙泽湖,位于黄河故道之上,主要补给水源为黄河水。
6、地下水
潜水为浅层地下水,富水区分布在古河道主流带,含水层顶板10—20m,底板埋深20—40m,水位埋深2—4m。
4.3中深层含水层
含水层分布较稳定,可分为多个组段:一般埋深60—55m,富水区含水层渗透系数5.2—10.3m/d。
5、土壤
民权县土壤地表是近代黄河沉积物经人们耕作熟化而成。由于成土时间短,土壤受沉积物影响明显,层次发育微弱,质地剖面沙粘层交换重叠,土体疏松,有机物积累较少;部分土壤受地下水升降和季风气候影响,存在盐碱化与沙化现象。
6、植被
民权县植被属温带落叶林,自然植被很少,基本上由人工栽培而成,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林木有杨、柳、榆、槐、桐等。
7、环境质量
2007年,我县城区API≤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达100%,可吸入微粒浓度为0.041㎎/m3,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0.036mg/m3,达到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属良好等级。
我县城区环境设立120个噪声监控点,全年城区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46分贝(昼间标准55分贝)。交通噪声设立12个监测点,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5分贝(昼间标准70分贝)。我县出境断面伯东断面2007年考核标准为COD90mg/L,实际监测为45mg/L,COD平均达标率为100%。
(二)民权县社会经济状况
全县辖18个乡镇,1个农场,2个林场,527个行政村,总人口85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2万人,县域面积1222平方公里,耕地117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69.33万亩。县城规划控制区104平方公里,建成区16平方公里。民权县城为建设商丘的西部窗口,城区内工业体系初具规模,能源、食品加工和制冷制造已成为民权县支柱产业,2007年年产值7.5亿元。
近年来,民权县县委、县政府坚持“诚信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民营富县、环境兴县”发展新理念,围绕生态示范区建设,以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力创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经过全县上下十多年的努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得到调整。一是大力推行秸秆还田、青贮养牛、秸秆种植食用菌等综合利用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环境质量。二是积极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全县范围的土壤增肥工程、农村的改水改厕工程建设,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三是按照农业标准化、产业化要求,调整优化了农业种植结构,重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加了农业和农民收入,生活质量不断改善。2007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24元,增长31.39%;农民人均纯收入2960元,净增447元。
实施生态工业建设,调整了工业布局,拉长了产业链条,实现了节约化经营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3145亿元,同比增长20%,工业增加值达到22.20亿元。在2007年度全省108个县(市)综合经济实力排名中,以不俗的实力和辉煌的业绩,较1997年创建生态示范
区前位次前移27名。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教育“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重视农村医疗保健,完成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络,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形成;实施改水改厕,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87.33%;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工业污染源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近年来,没有发生特大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没有出现滥捕、乱猎、滥采、乱挖和乱砍的恶性时间,较好地执行了环境保护法规,“十五小”关停率10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率、环保“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例的1.13%;实施生态水利建设,合理开发水资源,开展小流域治理、保持水土、修建河坝工程、发展节水灌溉,单位GDP耗水控制400立方/万元以下;实施生态城镇建设,城镇功能品位全面提升,并完成了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实施生态林业建设,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经济林和生态林,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依法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治理。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社会政治局面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