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部编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1 短文两篇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课件(21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请同学们结合自探提纲完成下列内容:
一、放声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二、疏通文意。
学法指导:
1、两看一查(看课文、看注释、查工具书)
2、试着自译课文。在书上圈点批注,不确定的问题留待 合探解决)。
自探提纲
1、整体感知全文,翻译了解课文大意。
2、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5
梳理文章:
叙事-----寻伴夜游 写景-----庭院月色 抒情议论-----月下感叹
闲:失意的苦闷 旷达乐观的胸怀
16
质疑再探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请同学们用一分钟时间,梳理本节的知识点,想 一想还有哪些疑问?请大胆提出来,大家共同交流。
17
----学习在于运用。
一言心得:
2“闲”在课文中的表现: 入夜即解衣欲睡。 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 与怀民于庭中漫步。 欣赏月下美景。
理解:1、闲官的现实
2、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
3、对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
了良辰美景的慨叹。
14
本文含蓄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月下感叹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 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 使,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 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 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 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 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 力。
20
若能学得苏东坡的悠闲自适,即使缺 少他的才情, 我们也能从生活中寻觅到诗情画意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5
---疑为学之始
围绕学习目标,结合预习情况,提出你的疑问。
1、积累重点词语的意思,准确翻译课文。 2、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结合具体的语句分 析。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
自探提示 学而不疑则怠,疑而不探则空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父苏 洵,弟苏辙,合称 “三苏”,三人同在 “唐宋八大家”之列。
2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 关新法的诗句Hale Waihona Puke Baidu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 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 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 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诗意地栖居在大 地上!
21
如果此时苏轼就在你身边,你会对他说些 什么?请写一写。
要求:精炼、精诚、精彩。
18
原文填空:
1、作者夜游的原因: 月色入户 2、表现作者欢欣之情的句子: 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
3、作者感叹知音稀少的句子: 4、文中不明写月光,但月光的意境宛然俱现的句子:
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9
小结:
7
解疑合探: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 将你的自学效果放在小组内 讨论交流一下。
• 将你在自学过程中不能独立
8
解释划横线的词语: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高兴地
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
遂至承天寺 suì 于是
相与步于中庭 一起 散步 9
解释划横线的词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清澈透明
水中藻荇交横 Zǎo xìng 纵横交错
盖竹柏影也
原来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罢了
10
“记”的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承天寺中庭 “我”和张怀民 寻伴夜游承天寺
11
赏析语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运用比喻的修辞,描写庭院夜色,生动形象如
临其境,营造了一种冰清玉洁、清澈透明的境 界。
12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欢欣喜悦之情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 ——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
和淡微低沉的喟叹。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 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
13
“闲”的理解
1“闲”在字典中解释: 无事,与“忙”相对:闲暇、闲逛、闲居、闲人。 安静,清静:安闲、悠闲、闲逸、闲适、闲情逸致。
本文写于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 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 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 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3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全文,翻译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 实词虚词。 2、品味凝练含蓄,饶有余味的语言。 3、体会作者的情感。
4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 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 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寝,相与/步于中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