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注射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危重患者及某些疑难杂症等疾病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但其质量问题及临床上不科学合理使用,导致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包括溶血、过敏和刺激性等在内的较多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上使用范围及临床疗效的安全性,现就我国中药注射剂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作为中药注射剂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中医药理论;质量控制;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28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7-185-03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制药技术,将天然中药的单方或复方中有效物质提取并制成可注入机体内的灭菌制剂。我国中药注射剂在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主要用于临床上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等各种急症和重症的治疗,同时也用于类风湿等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目前,其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优势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但由于中药注射剂制备工艺相关对后,其成方颇为复杂,而且质量标准可控性差,致使许多不良反应事件频频发生。结合本科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参阅大量文献报道,现将中药注射剂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行的解决方案报道如下,以供参考和交流。
1 中药注射剂存的在问题
1.1 中药注射剂成在的物质基础问题与中医理论问题
中药注射剂的原料目前主要包括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和总提取物3种类型,前两者相比总提取物而言,质量易于控制,药效也比较稳定,但为了发挥多成分,多靶点的综合效能,我国目前临床上中药注射剂多以总提取物为原料,由总提取物或有效部位配制而成的中药注射剂基本可以代表中药或复方的整体效能,适应于辨证审因、辨证用药的需要,能体现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特色[2]。而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提取制成的中药注射剂仅占全部品种的18%左右,而且经国家正式批准且在生产销售的80%的中药注射剂由1~3味药制成,化学成分复杂,基础研究薄弱,这些均给中药注射的质量控制增加了难度[3]。
1.2 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及常见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在我国主要有清热解毒药、心血管类药和抗肿瘤类药物等,其中心血管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新型的中药给药方式,为各种急重症患者提供了又一新的治疗途径,增加了部分患者救治成功率,但由于中药注射剂工艺水平参差不齐及其本身成分的复杂性及不可控制性,多数中药注射剂可出现临床疗效不稳定,更严重者可出现多种不良反应。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道显示,2005年不良反应17.3万份不良反应报告中有70%以上的不良反应为中药注射剂所导致[4]。因此,虽然中药注射剂为临床危重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救治途径,但其临床疗效和
安全性问题中,药品的安全性仍为一个难点。
1.3 中药注射剂的效果
影响中药注射剂临床疗效的因素有多种,主要包括中药材品质,制备工艺,成分溶解度,给药剂量等。
中药材品质:在制作中药注射液前应先对中药材来源给予调查,严格地对品种进行鉴定,并注意建立药材指纹,了解药物的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对有效成分给予含量测定,重视杂质限度的检查等各种药材质量标准,以更好地分析中药注射剂原材料的质量是否稳定。
制备工艺:中药注射剂制备的两大关键环节为提取与精制,主要原则为将原材料中的有效成分尽量提取出,将杂志尽量清除[5]。目前我国中药注射剂厂家主要以水提醇沉法、蒸馏法及醇提沉水法等工艺完成提取与精制,生产工艺较落后,有效成分不明确,杂质也未能彻底清除,质量控制不完善,同一厂家不同批次、不同厂家的同一品种的中药注射剂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6]。
成分溶解度:临床应用中,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不易完全溶解于水,注射剂中的有效成分浓度不能保证,从而影响其药理作用的发挥。可通过加入增溶剂,助溶剂或者改变其分子结构等方法以有效地提高有效成份在溶液内的溶解度[7],更好地提高临床药理作用,如穿心莲内酯在水中的溶解不佳,经过加成反应然后再将其制成莲必治注射液,以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给药剂量:中药注射剂的方药需多道工序处理,其中的有效成分保存率相对较低,而中药注射剂一般采取小剂量(1次2~4 ml)肌内注射,因此,使用某些中药注射剂治疗时,并不能达到明显的疗效。所以,对于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工艺尚需要改进,应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注重提取纯化工艺,以使其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提高,保证疗效。
1.4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
中药注射剂在其制备及其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引起其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的应用,影响治疗效果。
澄明度不合格:澄明度是目前对中药注射剂稳定性及其质量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导致澄明度不合格的原因较多,主要为中药成分的复杂性,杂志未清除干净等,这些均可使中药注射剂储存及灭菌后发生浑浊及沉淀。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进行热处理冷藏,调整ph值及保留小分子有效成分等措施来改善。
鞣质检查不合格:鞣质是多元酚类化合物中的一种,其在水种溶解后易发生氧化等化学反应,并会产生沉淀,且鞣质可与蛋白质结合,进而形成鞣酸蛋白,会引起临床为患者治疗时出现局部硬结疼痛,甚至会导致局部坏死[8]。其中鞣质是导致中药注射剂浑浊、沉淀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引起患者注射后局部疼痛、红肿等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将中药注射液中的鞣质尽量去除是保证其疗临
床应用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可采用明胶沉淀法、聚酰胺吸附法、超滤法、离子交换法和透析法等多种措施来清除中药注射液中的鞣质。
1.5 中药注射剂应用不良反应问题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时易产生溶血、过敏及局部刺激等不良反应。
溶血:多种原因可使中药注射剂在注射时发生溶血现象,如含皂苷类成分改变了细胞膜通性性,使细胞膜表现张力降低而使细胞破裂。渗透压过低、鞣质及附加剂等原因均可引起溶血[9]。因此,在中药注射液静脉给药过程中,应先给予溶血试验,对无效的皂苷类成分要尽量减少,若为有效成分要注意寻找临界浓度,配液时要低于临界浓度,如渗透压过低要加入渗透压调节剂。
过敏:有些中药含有抗原或半抗原成分可引起过敏,某些中药注射剂中含有动物原料,导致中药注射剂内有蛋白质和生物大分子物质,也是引起过敏的重要原因。应先找到致敏成分,然后在保证不损失有效成分的情况下将致敏成分清除。
刺激性:鞣质、蛋白质、树胶等杂质的存在,皂苷、蒽醌、酚类等某些有效成分,渗透压过高及ph值不适宜等均可引起注射局部刺激或血管刺激。可采取去除杂质,在确保疗效的情况下减少有刺激性的有效成分的投料量或是加入止痛剂等措施减少刺激。
1.6 辅料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