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业产业链延伸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企业产业链延伸分析

在产能过剩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下,水泥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拓宽上下游产业链的重要性。分析人士认为,水泥行业向全产业链发展是未来水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是就目前的全产业链发展情况来看,水泥企业向上、下游拓展的进程都不是一帆风顺,不少水泥企业在实施拓展之初就遭遇了瓶颈。

水泥全产业链是方向

分析人士认为,水泥企业的全产业链投资冲动来自于行业的“内忧外患”压力。相关资料显示,自2009年以来,水泥产业就被列为产能过剩行业,屡次被国家监管部门点名批评。

在控制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水泥企业若要发展,必然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深受产能过剩及重能耗重污染之害的水泥行业一直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国家严控水泥产能过剩、力推节能减排的情况下,水泥企业向上下游拓展已经被提上了日程。“十二五”期间,国家已经明确提出将“支持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生产线和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线的建设”作为建材工业发展重点之一。

业内专家称,全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是“十二五”期间的水泥行业的发展重点,水泥企业要从单纯经营水泥产品向经营完整的产业链转变;全行业要从高能耗、高排放、资源消耗型产业向最大限度消纳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废弃物的清洁产业的转变。

企业的嗅觉是敏锐的。国内龙头水泥企业都逐渐意识到发展水泥全产业链的重要性跟可行性。通过采用发展企业全产业链,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等作为生

产水泥原料,不仅可以解决水泥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又能够将企业打造成循环经济企业。

分析人士认为,之所以目前水泥企业如此心急火燎向上下游拓展,除了产能受控背景外,综观国际水泥市场,行业巨头均是通过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布局,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支撑主业发展的。而在国内,水泥企业涉足下游产业链的还不多。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外水泥混凝土发展的经验表明,水泥企业要生存和发展,根据自身情况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是必然选择。

“作为上游的原材料产业,水泥不能引领下游市场,其发展受益于投资也受制于投资。因此,水泥企业要生存和发展,视自身相关情况采取向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来提高竞争力已经成为必然。”行业人士如是说。

在业内专家的眼中,水泥作为中间产业,要想长久立于市场并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通过上下游的联合兼顾,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便是有效途径之一,这样既能节省成本,又有助于改变目前混凝土市场混乱的局面。

对水泥企业来说,向上游发展是为了解决原材料问题以降低成本,向下游发展则是为了扩大市场赢取更多的利润。目前,国内的许多水泥企业都在逐步步入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中。

向上游发展是保障

毋庸置疑,水泥企业向上游拓展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原材料及成本之困,保障水泥生产能在低成本模式下顺利进行。总的来说,水泥企业采用的向上游拓展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水泥企业收购煤矿企业。此举通过将煤矿收购为水泥企业自己所有,从而减少煤炭价格高涨带给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之痛。这种方式是前些年水泥企业实现向上游拓展普遍采用的最主要方式。

受成本增加刺激,水泥企业曾一度通过收购煤炭企业等手段来谋求“通吃”。早在2008年,一些水泥企业就不甘煤价上涨之痛,开始涉足煤矿以图打通产业链之上游。

近两年,水泥企业收购向上游拓展的情况依然存在。资料显示,2011年4月,秦岭水泥收购榆林一座煤矿用以应对煤炭价格高涨;2010年6月,亚洲水泥在多次计划收购煤矿未遂之后又决定自行建设煤矿。

然而,随着上游煤炭产业的整合度逐渐提高,水泥企业收购煤矿的空间则越来越小。这就使得水泥企业不得不采取一些新的方法来解决成本问题。

随之而来的就是目前被水泥企业普遍运用和推广的第二种向上游拓展的

方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余热发电。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余热发电作为较新的技术,在水泥节能减排作为考核硬性指标的情况下被适时地提了出来。

相关资料和实际操作经验都表明,采用水泥窑处置生活垃圾是实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污染排放强度的重要方面。

通过这种方式处理垃圾,既能将垃圾作为原料、燃料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又可充分利用水泥回转窑内的高温燃烧环境等优点,彻底处理掉有害物质,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集约化的目标要求,促使水泥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余热发电则是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配套设施。因为前些年投运的余热发电机组不管是设备性能还是系统热效率水平都相对较低,因此,随着技术和装备的不断进步,余热发电技术改造已被提上日程。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约300个余热发电项目将实施技术改造。

余热发电的发电量又被循环利用于水泥企业生产等各个方面。一些水泥企业的水泥余热发电已经取得了成效,为“限电”困境下水泥企业自救以保产做出了贡献。

水泥作为一种高耗能产业,受上游原燃材料价格影响很大。因此,不管通过自购煤矿还是技改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和余热发电,水泥企业的目的都在于拓展到上游以保证正常生产。

向下游拓展为目标

水泥作为中间产业,除了受上游水泥生产原材料影响之外,下游的销售渠道也是影响水泥企业盈利的一个重大方面。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路上,水泥企业开始了下游混凝土领域的拓展。

水泥企业向下游进军不仅得到了产业政策上的支持,也符合国际水泥发展的先例。

在水泥产业政策上,国家鼓励企业大力发展商品混凝土,支持水泥企业延长产业链,发展终端产品,以逐步实现水泥制品部件化。

从国际上来看,目前以水泥为支架的传统的销售方式将日渐萎缩,取而代之的则是以商品混凝土的方式经营销售。在发达国家,水泥对外销售的主要方式是商品混凝土,一般销售量占到了水泥总产量的70%-75%。因此,国内水泥企业拓展下游混凝土行业显得尤为必要。

看中了水泥下游明朗的市场前景,当前国内大型集团水泥生产企业开始进入商品混凝土等下游领域,新一轮的企业竞争已经剑拔弩张。

业内人士表示,龙头水泥企业进军混凝土行业,对目前商品混凝土市场小企业多、产业集中度低、产能过剩严重、市场秩序欠缺、竞争混乱等状况都有改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