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的教学方法
大班语言活动《冬天(散文诗)》教案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听一听、说一说、演一演的方式,感受散文诗《冬天》的意境美。
2. 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想象和创造能力。
3. 引导幼儿观察冬天的特点,体验冬天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 散文诗《冬天》课件或纸质版2. 冬天的图片或实物3. 白板笔、白板4. 音乐、音频设备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通过散文诗《冬天》的学习,让幼儿感受冬天的美丽和乐趣。
2.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冬天的认识和感受。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冬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说出冬天的特点。
2. 教师朗诵散文诗《冬天》,让幼儿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3. 分组讨论:请幼儿谈谈自己对冬天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4. 展示环节:每组挑选一名代表,将讨论的结果用白板笔写在白板上。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散文诗《冬天》的内容,引导幼儿说出冬天的美丽和乐趣。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观察冬天的变化,并用照片或绘画记录下来。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冬天的小世界”,让幼儿用自己的作品装饰。
3. 区域活动:在角色区设置“冬日暖阳”主题,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冬天的乐趣。
六、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冬天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散文诗的意境。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和表达欲望。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扮演角色、唱歌、跳舞等游戏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七、教学内容1. 散文诗《冬天》的全文朗诵和解析。
2. 冬天的特点和习俗的介绍。
3. 幼儿对冬天的认识和感受的讨论。
4. 冬天相关歌曲、舞蹈的学习。
八、教学步骤1. 朗诵散文诗《冬天》:教师用情感丰富的语言朗诵,让幼儿感受散文诗的意境。
2. 解析散文诗:教师逐句讲解散文诗的内容,引导幼儿理解冬天的美丽和乐趣。
3. 讨论:请幼儿谈谈自己对冬天的认识和感受,鼓励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散文诗两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会分析散文诗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散文诗,提高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体会散文诗的美感。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关注人生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散文诗两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分析散文诗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散文诗的艺术特色分析。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人生,提高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散文诗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2)简介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合作探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全班讨论。
4. 艺术特色分析:(1)引导学生从语言、形式、情感等方面分析散文诗的艺术特色。
(2)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散文诗的美感。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关注人生的价值观。
6.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六、课后作业设计1. 请结合课文《散文诗两篇》,谈谈你对散文诗艺术特色的理解。
2. 请举例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谈谈你的感受。
3. 选择一首你喜欢的散文诗,进行鉴赏分析,写下你的心得体会。
散文诗两首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散文诗的基本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散文诗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散文诗的基本特点、意境和情感的表达。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诗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与散文诗相关的音乐或诗歌朗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散文诗吗?它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授1. 散文诗的定义及特点- 教师讲解散文诗的定义,强调其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
- 分析散文诗的特点:自由灵活的韵律、丰富的意象、深邃的内涵等。
2. 散文诗的鉴赏方法- 教师示范朗读两首散文诗,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
- 引导学生从意象、情感、结构等方面分析散文诗。
3. 诗歌欣赏-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首散文诗,进行朗读、分析和鉴赏。
- 各组分享鉴赏心得,教师点评。
(三)课堂活动1. 朗读比赛: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朗读自己选择的散文诗,其他同学评分。
2. 仿写练习:根据所学知识,学生尝试创作一首简单的散文诗。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回顾散文诗的基本特点,强调其在文学中的地位。
2. 拓展:推荐一些优秀的散文诗作品,鼓励学生课后阅读。
四、作业布置1. 完成仿写练习,提交一篇散文诗作品。
2. 阅读推荐散文诗作品,撰写一篇鉴赏心得。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散文诗二首教案
散文诗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诗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2.学习欣赏和分析两首不同风格的散文诗。
3.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散文诗的定义与特点。
2.散文诗《夜行火车》的欣赏与分析。
3.散文诗《月光光》的欣赏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散文诗的定义与特点(15分钟)1.讲解散文诗的定义:散文诗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融合了散文的平实和诗歌的抒情。
2.介绍散文诗的特点:语言自由流动,表达随心所欲,写实与抽象并存,节奏变化多样化。
步骤二:散文诗《夜行火车》的欣赏与分析(30分钟)1.分发散文诗《夜行火车》,让学生自己阅读。
2.引导学生分析散文诗《夜行火车》的特点:描写细腻,气氛紧张,情绪饱满。
3.引导学生讨论诗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步骤三:散文诗《月光光》的欣赏与分析(30分钟)1.分发散文诗《月光光》,让学生自己阅读。
2.引导学生分析散文诗《月光光》的特点:无拘无束,意境深远,富有想象力。
3.引导学生讨论诗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步骤四:学生创作散文诗(40分钟)1.提供几个主题供学生选择,如:春天的花朵、夏日的海滩、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景等。
2.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属于自己的散文诗。
3.学生可以在纸上写下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口头朗读给同学聆听。
步骤五:分享和评价(15分钟)1.邀请学生将自己的散文诗分享给全班同学。
2.同学们可以给予建设性的评价和意见,帮助对方改进作品。
四、课堂作业1.收集并阅读更多散文诗的作品,写下自己对其中两首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2.完善自己的散文诗作品,可以参考同学们的建议和意见。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散文诗的认识更加深入,能够欣赏和分析不同风格的散文诗。
此外,学生们也通过创作散文诗,培养了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考虑到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可能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给予更多的指导和示范。
同时,在评价学生作品时,要注重给予正面的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
散文诗二首教案初中
散文诗二首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和分析两首散文诗,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学会欣赏散文诗的韵律和节奏,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学会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两首散文诗的主题和情感。
2. 分析散文诗的韵律和节奏。
3. 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散文诗的主题和情感。
2. 分析散文诗的韵律和节奏。
教学准备:1. 课文:《散文诗二首》2. 参考资料:关于散文诗的介绍和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对散文诗的认识,如果有同学曾经写过散文诗,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作品。
2. 简要介绍散文诗的特点:散文诗是一种既有散文的自由形式,又有诗歌的音乐韵律的文学体裁。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阅读两首散文诗,注意感受诗歌的语言和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从主题和情感两个方面来理解诗歌。
3.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首诗歌,从韵律和节奏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诗歌的音乐特点。
四、写作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尝试运用散文诗的形式,写一首表达自己情感的诗歌。
2.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强调散文诗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多写,培养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主题和情感两个方面去理解散文诗,通过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散文诗的音乐韵律。
在写作练习环节,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能够分析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3)能够欣赏散文诗的韵味和美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散文诗的基本知识。
(2)通过合作学习,分析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3)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散文诗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分析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3. 欣赏散文诗的韵味和美感。
三、教学重点1. 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分析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四、教学难点1. 散文诗的艺术手法和韵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激发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和爱好。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两篇散文诗。
(2)让学生总结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析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欣赏与感悟(1)让学生欣赏散文诗的韵味和美感。
(2)让学生谈谈对散文诗的感悟和体会。
5. 创作实践(1)让学生尝试创作散文诗。
(2)展示学生创作的散文诗,进行评价和交流。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们的收获。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散文诗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
3. 创作展示:评价学生创作的散文诗,了解学生对散文诗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案例分析:以两篇具体的散文诗为例,让学生通过分析理解散文诗的特点。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散文诗二首》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诵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优美语言。
2.思维发展与提升:对比阅读,明确两首散文诗在感情基调、思想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感受文中至深至真的亲情。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爱的爱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父母的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篇末含蓄的语句理解。
三、核心素养《散文诗二首》是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包含了泰戈尔的《金色花》与冰心的《荷叶∙母亲》。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人间亲情,所选文章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
《金色花》《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都以母爱为主题,篇幅短小,却语言凝练优美,内涵丰富,诗意深刻隽永,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学生阅读这些文章,能够加深对母爱的感受和理解。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接触过现代诗歌,初步掌握了诗歌的朗读技巧,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品读诗歌的能力。
通过《秋天的怀念》《散步》的学习,学生对于母爱、亲情也有了进步的感受与体会,本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学生要想品读散文诗中所蕴含的深意,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朗读,品读语句,进一步的感受人间亲情。
五、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七、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金色花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母爱,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是我们人生最真实的温暖与力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孩子回报母亲的拳拳之心一样,但方式却不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我国作家冰心的《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将给我们带来爱的熏陶、情的感染。
二、了解文体,初识作者1.了解文体课件出示: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有诗的情绪与想象,语言精粹、凝练,又不像诗歌那样分行、押韵,而是以散文形式呈现。
初中语文《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金色花》学习目标:1、掌握朗诵技巧,通过有表现力的诵读读出人物形象2、体会作家在散文诗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孩子的天真、纯洁的天性,和母子之间和谐、温馨的爱。
3、初步了解泰戈尔《新月集》。
一、新课导入1、花语导入:生活中,人们会给不同的花赋予不的含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花语,比如:牡丹象征富贵,玫瑰象征爱情。
让我们来倾听下面这几种花的花语。
梅花、菊花、康乃馨、百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金色花》,来听听金色花的花语。
2、认识《泰戈尔》泰戈尔(1861-1941):印度文学家,诗人,社会活动家,被誉为“印度诗圣”。
他是印度国歌的作者。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影响很大。
获1931年诺贝尔文学奖(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
诗集代表作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这首《金色花》则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的代表作。
二、学习新课(一)朗读,整体感知1.录音示范金色花是美丽而神圣的,泰戈尔笔下的《金色花》比它更美丽更圣洁,下面让我们来听录音,请在倾听的过程中标出自己读不准的音,不理解的词语。
重点词语:匿笑沐浴祷告罗摩衍那2.自由朗读3.每个同学挑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落。
(把朗读和文意理解融为一体)文中孩子与妈妈共几次嬉戏?一、第一次写妈妈作祷告时,“我”把花香送给妈妈;二、写妈妈读书时,“我”把影子投在妈妈的书页上;三、写妈妈傍晚到牛棚时,“我”再落到地上,请求妈妈给我讲故事。
朗读指导:朗读时应注意语气和感情。
在读《金色花》时,语气应该是舒缓、深情的;语速保持中速,身临情境把自己想象成是跟自己的妈妈在深情倾诉。
例如:“我不告诉你,妈妈”——要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再如“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读出妈妈又惊又喜、嗔怪孩子的语气。
(1)根据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做到情感融合。
(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朗读语速。
做到语速适宜。
(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做到轻重分明。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语文(统编版)年级七年级学期秋季课题散文诗二首教科书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教学目标1. 继续学习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了解感情基调与语气、语调的关联。
2. 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两首散文诗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探究文章的主题,把握情感。
3. 借助拓展阅读,了解泰戈尔的精神世界,感受他对真、善、美的追求,学习他积极、阳光、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继续学习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了解感情基调与语气、语调的关联。
2. 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两首散文诗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探究文章的主题,把握情感。
教学难点:3.借助拓展阅读,了解泰戈尔的精神世界,感受他对真、善、美的追求,学习他积极、阳光、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散文诗二首》。
二、学习任务单1.回顾单元导读。
2.了解散文诗。
任务一:朗读诗歌,品味诗意1.借助知识卡片,找出《荷叶·母亲》的文眼,根据文眼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再探讨文章的感情基调和朗读的语气、语调之间的关联。
知识卡片:文眼,是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
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确定文章的中心。
文章文眼感情基调感情基调与语气、语调的关联《秋天的怀念》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低沉、内敛、痛苦、后悔《荷叶·母亲》2.同样的内容、变换语序、标点、称呼之后,说话时的语气也会发生变化。
反复朗读《金色花》原文和变换语序、标点、称呼后的文段,写下你的发现。
原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个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变换语序“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变换标点“你到哪里去了,你这个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幼儿园大班语言:散文诗《树真好》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受散文诗《树真好》的意境,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2. 通过学习散文诗,提高幼儿的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教育幼儿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散文诗《树真好》的内容,理解散文诗的意境。
2. 学习散文诗中的生字词,提高幼儿的词汇量。
3.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树的作用,教育幼儿保护树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散文诗《树真好》的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散文诗的意境,学习散文诗中的生字词。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散文诗《树真好》的课件或黑板,以便教学演示。
2. 准备生字词卡片,以便教学巩固。
3. 准备画树的工具,以便幼儿绘画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幼儿谈论关于树的话题,引出今天的散文诗《树真好》。
2. 学习散文诗: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散文诗《树真好》,让幼儿感受散文诗的意境,学习散文诗中的生字词。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散文诗中的内容,让幼儿了解树的作用,教育幼儿保护树木。
4. 实践:教师分发画树的工具,让幼儿绘画一棵树,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教案框架,具体内容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六、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树的故事,引发幼儿对树的兴趣。
2. 情景教学法:设置情景,让幼儿身临其境的感受散文诗的意境。
3. 游戏教学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散文诗中的生字词。
4. 绘画教学法:通过绘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步骤:1. 步骤一:讲述一个关于树的故事,引出散文诗《树真好》。
2. 步骤二:学习散文诗《树真好》,让幼儿感受意境,学习生字词。
3. 步骤三:讨论散文诗中的内容,让幼儿了解树的作用。
4. 步骤四:设计相关游戏,巩固生字词学习。
5. 步骤五:绘画实践,让幼儿画一棵树。
《优美散文诗》教案
《优美散文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散文诗的概念和特点,认识散文诗与诗歌、散文的区别。
2. 通过阅读优美散文诗,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散文诗中的意象美、情感美和形式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 激发学生对散文诗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散文诗的分类及代表作品3. 散文诗的阅读与欣赏方法4. 散文诗的创作技巧与实践5. 优秀散文诗选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技巧。
2. 阅读法:组织学生阅读优秀散文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散文诗的感悟和理解。
4.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散文诗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第3-4课时:介绍散文诗的分类及代表作品3. 第5-6课时:学习散文诗的阅读与欣赏方法4. 第7-8课时:讲解散文诗的创作技巧5. 第9-10课时:优秀散文诗选读与分析6. 第11-12课时:分组讨论,学生分享对散文诗的理解7. 第13-14课时:学生进行散文诗创作实践8. 第15课时:作品展示与评价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诗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散文诗作品的阅读感悟和分析能力。
3. 学生散文诗创作的创新精神和文学素养。
4.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学生对散文诗的欣赏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散文诗作品集或教材,如《最美的散文诗》等。
2. 辅助材料:相关散文诗作家的介绍、散文诗创作背景资料、鉴赏技巧指南等。
3. 多媒体资源:图片、音频、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和营造氛围。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散文诗作品、作家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散文诗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高二语文散文诗教案
高二语文散文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2.让学生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掌握散文诗创作的基本方法;3.通过学习散文诗,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启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二、教学重点:1.散文诗的定义及特点;2.散文诗的基本结构和形式;3.散文诗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散文诗散文诗是散文和诗歌的结合体,具有散文的故事性和诗歌的美感。
它不拘泥于格律与韵律,以散文的自由和诗歌的精炼相结合,可以表达丰富多样的情感和思想。
2.散文诗的特点散文诗通常较长,篇幅不固定,可以根据主题和情感需要进行自由发挥。
语言通常朴素自然,真实流畅,富有情感色彩。
同时,散文诗也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深度,具有一定的抒情和思辨性质。
3.散文诗的创作技巧创作散文诗时,可以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入手,借助平凡的事物传递深刻的情感。
注意情感的真实性和个性化,避免刻意追求华丽而失去自然真诚。
同时,要注重结构的安排和语言的运用,让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四、教学过程:1.教师介绍散文诗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
2.教师示范一些经典的散文诗作品,并分析其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让学生对散文诗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散文诗的创作实践,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题材和表现方式,引导他们表达内心的情感和体验。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散文诗的交流与分享,相互欣赏和评价,促进思想交流和文学素养的提升。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品创作,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对散文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语言表达的质量、情感表达的深度和结构安排的合理性等方面。
同时,可以通过个人评价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励学生自我评价和改进,提高文学写作的水平和品味。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散文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既融合了散文的自由和诗歌的优美,又展现了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散文诗的理解,引导他们更多地进行创作实践,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与感悟,实现教育教学的双赢效果。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能够分析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能够欣赏并评价散文诗的美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散文诗的意境和情感。
(2)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掌握散文诗的阅读和鉴赏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散文诗的阅读和鉴赏技巧。
2. 教学难点:(1)散文诗的意境和情感的深入理解。
(2)散文诗的审美价值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介绍两篇散文诗的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两篇散文诗,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比较两篇散文诗的艺术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分析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诗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欣赏并评价散文诗的美感。
5. 课堂小结:(2)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收获和不足。
四、课后作业2. 写一篇关于两篇散文诗的比较赏析文章。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以便于改进今后的教学。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散文诗的内涵。
2. 情感教学: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情、优美的动作等方式,传递散文诗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共鸣。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散文诗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和魅力。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过程和合作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第7-课《散文诗二首》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7*课《散文诗二首》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细致指导学生把握诗文的情感基调,通过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提升学生对诗歌韵律和节奏的感知,培养其鉴赏诗歌的能力。
-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意象、象征等表现手法,让学生能够清晰地阐述诗歌的主题和内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魅力,进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细节描写,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细节感知和分析能力。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深刻感受亲情的温暖与伟大,激发学生内心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培养其感恩意识。
- 使学生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提升其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进而领会诗歌美好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
- 组织学生深入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母子亲情,培养学生对亲情的感知和鉴赏能力,让学生在诗歌的学习中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2.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想象和联想手法的巧妙运用,以及象征等表现手法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 指导学生体会诗人通过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情感的独特方式,让学生学会从具体的意象中解读出诗人的情感世界。
三、教学方法1. 诵读法- 教师通过示范朗读,为学生展示诗歌的节奏、语调、重音等方面的处理,让学生在倾听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 学生进行个人朗读、小组朗读、全班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情感变化,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 合作探究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诗歌中的重点问题,如诗歌的主题、意象的含义、表现手法的效果等展开讨论。
- 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
幼儿园大班语言散文诗教案《落叶》
幼儿园大班语言散文诗教案《落叶》一、教学目标1.理解散文诗《落叶》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培养幼儿的朗读、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文学素养。
3.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散文诗《落叶》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深入体验散文诗的情感,培养幼儿的朗读、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散文诗《落叶》的课件或黑板板书。
2.与散文诗内容相关的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
3.音乐《秋日私语》。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落叶装饰,引发幼儿对落叶的关注。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知道的关于落叶的知识。
(二)散文诗朗读与理解1.教师以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朗读散文诗《落叶》。
2.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散文诗中的关键词句,如“落叶在空中飞舞”、“大地妈妈的怀抱”等,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意境。
3.邀请幼儿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散文诗中的画面。
(三)散文诗分析与讨论1.教师引导幼儿分析散文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让幼儿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
2.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散文诗中的情感,如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等。
3.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原因。
(四)散文诗创意表达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分组讨论,每组根据散文诗的内容创作一段表演。
2.各组进行表演,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3.教师邀请幼儿进行集体朗诵,感受散文诗的美。
2.教师布置作业: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周围的落叶,用语言或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1.在朗读环节,教师应更加注重情感的传达,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到散文诗的美。
2.在分析与讨论环节,教师应引导幼儿更多地关注散文诗中的情感,而非仅仅关注修辞手法。
3.在创意表达环节,教师应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相信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师朗读散文诗《落叶》,引导幼儿关注诗中的优美词汇和句子,如:“秋天的使者,轻轻飘落的叶子”,“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如同一只只黄色的蝴蝶”等,让幼儿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背诵相关段落。
(2)积累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3)把握散文诗的基调,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赏析,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2)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对母亲的爱和赞美之情,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2)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理解诗歌的主题。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亲情的伟大,学会感恩。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用自己的笔描绘了母爱的伟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散文诗,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母爱。
2.展示泰戈尔和冰心的图片,简单介绍两位作家的生平及代表作。
(二)字词积累1. 教师板书生字词,学生朗读。
匿笑(nì)、沐浴(mù)、嗅到(xiù)、梗 (gěng)、祷告(dǎo)、徘徊(pái huái)、花瑞(ruì)、欹斜(qī)、衍 (yǎn)、遮拦(zhē)、荫蔽(yīn bì)、并蒂(d ì)、姊妹 (zǐ)、菡苔 (hàn dàn)2. 教师讲解重点字词的含义。
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花瑞:指花带来的好兆头。
繁杂:(事情)多而杂乱。
烦闷:心情不畅快。
菡药:荷花的别称,文中指红莲含苞未放。
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子。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动。
鼓斜:倾斜,歪斜。
慈怜:慈爱怜惜。
荫蔽:(树叶)遮蔽。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在上完《散文诗二首》这一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对散文诗这种文学形式的理解和把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授课过程中,尽管我尝试通过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这可能是因为我对散文诗的特点和内涵挖掘得不够深入,导致学生难以领悟。
其次,在课堂实践活动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分组讨论和朗诵体验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显得不够积极主动,可能是由于他们对散文诗的兴趣尚未被充分激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尝试采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散文诗是一种融合了散文的叙述性和诗歌的抒情性的文学形式,它以其独特的语言节奏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哲思。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秋夜》这篇散文诗。通过分析其描绘的景象和抒发的情感,了解散文诗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内心的感受。
1.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品味两篇散文诗的语言、形象、情感,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散文诗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品位。
2.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学会批判性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文化意识:让学生感悟到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同时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2)对文本深层含义的解读。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作者在文本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需要教师引导,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领悟。
(3)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文学鉴赏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如如何品味语言、分析形象等。教师需提供具体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并给予充分的实践机会。
幼儿园大班语言散文诗《落叶》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散文诗《落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散文诗《落叶》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学会朗诵散文诗,发展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激发对自然环境的关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散文诗内容,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教学难点:学会朗诵散文诗,发展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散文诗《落叶》课件。
2.落叶实物或图片。
3.钢琴曲《秋日私语》。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的落叶实物或图片,引发幼儿对落叶的兴趣。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落叶的认识和感受。
(二)散文诗朗诵1.教师朗诵散文诗《落叶》,让幼儿初步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分句讲解散文诗,帮助幼儿理解内容。
3.邀请幼儿跟读散文诗,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三)分析与讨论1.引导幼儿讨论散文诗中的关键词语,如“落叶”、“飘舞”、“归根”等。
2.让幼儿谈谈自己对散文诗的理解和感受。
(四)实践活动1.请幼儿自由发挥,用动作表演散文诗中的情景。
2.邀请幼儿合作创作一首关于落叶的散文诗。
3.组织幼儿进行朗诵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诵者。
2.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
3.教师反思本次活动,提出改进意见。
(六)课后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散文诗《落叶》。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关于落叶的绘画作品。
散文诗《落叶》金色的秋天来了,树叶像小船,轻轻地飘落在湖面上。
飘呀飘,飘到草地上,变成金黄的地毯,小动物们在上面玩耍。
飘呀飘,飘到小河里,变成小鱼的伞,小鱼在伞下欢快地游动。
飘呀飘,飘到田野上,变成农民伯伯的丰收,笑声传遍大地。
飘呀飘,飘到小朋友们的手中,变成美丽的书签,记录着童年的快乐时光。
飘呀飘,飘到泥土里,化作肥沃的土壤,滋养着万物生长。
落叶,你是大自然的馈赠,你是秋天的使者,你是生命的轮回。
让我们珍惜每一片落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传递爱与关怀。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散文诗《落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散文诗二首》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主要表现亲情。
本课选择了中外两篇散文诗,表现了儿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是很好的自读课文本。
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同类型文本的学习方法,可以利用前几篇文章所学的阅读方法,自主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文的思想内容。
3.体会人间至爱亲情。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金色花》一、导入我们小学时就已学过一首表现母爱的诗歌——《游子吟》,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
在诗中,一位平凡但又慈爱的母亲正在为即将出行的儿子缝补衣裳,那么我们又为我们的母亲做过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金色花》,一起来看一下诗中的“我”为母亲做了些什么。
二、走近作者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有《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我们所学的这首《金色花》就选自他的《新月集》,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徐志摩、冰心等均受他的影响。
三、认识生字词匿笑(nì):偷偷地笑。
祷告(dǎo):向神祈求保佑。
罗摩衍那(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膝上(xī):膝盖上面。
四、初读课文(一)音频范读课文(注意语气:天真、活泼、淘气、欢快、温馨、深情)(二)同学朗读课文,注意揣摩下面句子的语气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注: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注: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注:要读出母亲的责备、担忧、焦虑和欣喜。
)4.“我不告诉你,妈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诗的教学方法【篇一:散文诗的教学方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引导幼儿欣赏散文诗,不仅能给幼儿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还能让幼儿在学习散文诗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独特方法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但目前幼儿园散文诗欣赏教学中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为:重认知轻情感、重机械传授轻审美体验、重读背训练轻自主表达等等。
这些弊端,严重扼杀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让教师觉得散文诗教学索然无味。
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探索,从散文诗文体特点以及幼儿的学习特点出发,总结提炼出散文诗欣赏教学的指导策略。
中国论文网 /1/view-6844762.htm设――巧妙创设优美意境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而散文诗作为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在美学上尤其讲究意境美。
意境是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情的水乳交融,两者虚实相生,情因景而生,景因情而活,故而意境极具感染力。
虽说“意境”并不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之物,但对幼儿来说,如何感受散文诗中的优美意境,确实需要教师借助手段巧妙创设。
如散文诗《绿色的梦》:这是一个特别的晚上,大家都做了一个特别的梦。
小兔子梦到了绿茵茵的草地,草地上五颜六色的花儿,是她美丽的发夹;青蛙梦到了绿绿的荷叶,田田的荷叶下,是他的好朋友小金鱼;瓢虫梦到了绿绿的叶子,晶莹的露珠里,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幼儿梦到了绿色的小岛,绿色的清香沁到了他们的心里。
整首诗里描绘了优美温馨的意境,教师是这样创设的:首先把活动室布置成了一个绿色的世界,有绿色的窗帘和许多绿色的物品,多媒体里播放的是诗歌中描绘的绿色场景,幼儿们在这样的场景里,倾听着舒缓的摇篮曲,感受到轻松浪漫的氛围。
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思考和想象:在这绿色的世界里,小动物们会做一个什么样的绿色的梦?如此巧妙地为幼儿营造出优美的梦幻般的意境,为幼儿的散文诗赏析搭起一座想象的桥梁。
讲――教师声情并茂讲述意境内涵鉴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对散文诗的欣赏与创造不可能像成人那样直接通过阅读文字而获得,更多地需要依靠教师的朗诵来感受。
首先,教师要认真鉴赏散文诗,把握作品准确的感情基调,是清新自然、优美舒缓,还是活泼明快、诙谐风趣,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进行朗诵表达,有助于幼儿对作品情感的感受和领悟。
其次,教师在示范朗诵作品时,所投入的感情还应该是真挚自然的,是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流露出来的由衷的喜爱、自然的陶醉,这些会带给幼儿很深的感染力,会更好地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喜爱。
如在一次观摩活动――诗歌《夜里什么人不睡觉》的欣赏教学中,老师怀着对晚班工作者尊重以及崇敬的感情朗诵了诗歌,幼儿们听得热泪盈眶,甚至有幼儿表达:“老师,我长大了也想做一名这样的人!”观摩的老师听了都大为动容。
解――寻求多种方法化解赏析难点散文诗欣赏教学中主要存在两大难点:一是对想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的理解;二是对诗歌结构的把握,尤其是前者成为幼儿散文诗欣赏的障碍。
所以,有效化解难点是幼儿散文诗欣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多年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有效方法:1.丰富感知在活动开展前,教师如能带幼儿对诗歌中的内容进行感知,有助于幼儿对散文诗的欣赏学习;如果教师能注意分析作品中的难点,在丰富感知时有意识地给予引导,则更能提高幼儿欣赏学习的效果。
如散文诗《春天》中有这样一句话:小池塘笑了,酒窝圆又大;小朋友笑了,咧开小嘴巴。
很显然,后一句属于白描,容易理解,前面一句把小池塘比作小朋友,把涟漪比作小朋友的酒窝,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小池塘的活泼可爱。
但这个比拟手法对缺乏生活经验的城市幼儿来讲很难领会,因此,活动前教师可带幼儿去观察小池塘,和幼儿想办法制造出一些涟漪,既增加了幼儿们的感性经验,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小池塘的喜爱之情,更有助于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2.巧妙设问提问对于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散文诗欣赏教学中,以下两种设问最为行之有效。
一是在作品奇特想象处设问,引发幼儿对文学手法运用的理解和感悟。
如散文诗《我家小池塘》里这样描写小池塘的夜景美:晚上太阳去睡觉,池塘摇着月亮,小鱼和星星悄悄捉迷藏。
这时老师设问:“为什么天上的星星会和池塘里的小鱼捉迷藏呢?”这个问题很好地促发幼儿思考,从而明白小鱼是在和星星的闪闪倒影捉迷藏,这是多么大胆而奇妙的想象。
这样的设问,就能启发幼儿更好地领悟这生动奇特优美的诗歌意境,起到点题的作用。
二是在作品情感升华处设问,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情感。
如散文诗《夜里什么人不睡觉》中有如下描写:在黑夜的星空下,火车在大地上奔驰。
……车上的旅客睡得又香又甜,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在火车上,夜里不睡觉的,还有他们……教师提问:为什么旅客睡在火车上会又香又甜,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启发孩子思考,原来是火车司机开车平稳、工作人员照顾细心周到,从而很好地领悟了作品表达的对晚班工作者尊重和爱戴的情感。
3.多媒体技术辅助恰到好处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对化解赏析难点很有帮助。
一方面,恰当的动画能再现散文诗中的形象,特别是动态形象,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
另一方面,适宜的音乐能激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
选择与幼儿文学作品相通的乐曲,把音乐与文学结合起来,以优美的旋律创设美妙的情境,渲染气氛,使幼儿耳听心动,更容易进入文学作品所描绘的情境。
4.运用小图标小图标的运用能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句式和结构。
如散文诗《春天》是这样描写的: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黄的迎春花,红的桃花……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小池塘笑了,酒窝圆又大;小朋友笑了,咧开小嘴巴……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春雷轰隆隆,春雨滴滴嗒……我们利用小图标,按诗歌结构把图标摆成三段,每段的第一句分别摆上表示颜色、笑容和歌唱的图标,诗歌中出现的一个个物象在下面分行摆放。
这样的图标设计,不仅有助于幼儿对诗歌整体结构的理解,也有助于幼儿对诗歌内容的认知记忆和创编表达。
导――引导幼儿在散文诗欣赏教学中,教师还可创设环境,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进行自主表达,从而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1.语言表达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表达,如问孩子“喜欢作品中的哪句?”“觉得哪一句特别好听?”说说“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对诗歌的感受,也可以请幼儿一起有感情地朗诵美的诗句。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拓展表达,让幼儿通过这样的表达进一步领悟诗歌意境。
2.绘画表达欣赏诗歌后,引导幼儿用喜欢的绘画方式做进一步的表达。
如欣赏了诗歌《春天》,幼儿们和同伴合作,按照诗歌意境,把“春天”做成一本本大图书,用画或撕纸粘贴的方式,进行创作表达。
3.肢体动作表达如散文诗《落叶跳舞》中,教师让幼儿把自己装扮成落叶,按照诗歌中的动态描绘,用身体动作表现。
在幼儿们肢体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启发引导幼儿如何表达出“欢快”“自在”“热烈”等情绪,从而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意境。
总之,在组织和实施幼儿园散文诗欣赏活动时,教师要细细品味散文诗诗意语言所赋予的关键经验,深层次地把握诗中蕴涵的核心价值,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选择适宜的教育策略和指导方法,帮助幼儿充分地理解、体验和感受作品的内涵与意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幼儿园)【篇二:散文诗的教学方法】课题: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整体感知内容。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感受作者在诗歌中所抒发的真挚情感,体会人间至爱亲情。
自主学习 1、朗读下面两首诗歌。
祷告:(3)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斜。
欹斜:(4)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荫蔽: 8、根据文章内容,确定感情基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这两首散文诗在歌颂母爱方面有什么异同点? 1 相同点:两文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歌颂母爱《金色花》借助金色花,《荷叶母亲》则借助荷叶来歌颂母爱。
2 不同点:(1)《金色花》一诗通过“我“想变成金色花为妈妈做点事来表现孩子对母爱回报,间接地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无私。
(2)《荷叶母亲》一文通过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直接歌颂了母爱的私伟大。
. 运用提升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
谁不应该感谢母亲、报答母亲呢?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示例: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泰戈尔《告别》)我要变作一串珍珠项链,挂在妈妈脖子上,让妈妈更美丽。
我要变作小鸟,时刻飞在妈妈身边,唱出美妙的歌给妈妈听。
假如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发卡,我要别在妈妈的秀发上,让她更加年轻漂亮。
假如我变成了一把椅子,我要让妈妈下班后坐在椅子上消除一天的疲劳?(一)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二)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2.散文诗常识散文诗是一种兼有散文和诗特点的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能给读者以美和想象。
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的细节,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3、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主要著作有小说《斯人独憔悴》、《超人》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其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
4..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其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沉船》、《小沙子》等, 1913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 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5. 诗集《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填作品)的影响下写成的,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6.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匿()笑沐()浴祈()祷并蒂()徘徊()花瓣()菡萏()()()斜姊妹()荫蔽() 7.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1)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匿笑:(2)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篇三:散文诗的教学方法】摘要:散文是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文体,又是一种意蕴丰厚、益智陶情、具有弹性力度的一种文体,他重在作家主体意识的坦诚流泻,抒发作家对人生、对生活、对自然、对社会的感悟。
重视把握作家主体思维的个性化,致力于探究作品展现的主体个性美,认真搞好散文教学,注重散文的教学方法,让散文的教学更加具备作为美的特质,体现语言文字的原汁原味,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的能力及审美能力,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对于帮助学生认识人生和写作,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