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叩访世纪诗翁臧克家的故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10月16日,志宁到北京看望大爷,这天克家老人分外高兴,看志宁穿着西服,
打趣说:农民现在生活好了,穿着西服逛北京!之后,他评论说:“我对西服有看法,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中国人应该穿自己的服装,我们的服装是什么?就是中山装!”这时克家老人正穿着一件旧的中山装,布包的扣,精神矍铄地笑着。作为现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克家老人一辈子活在诗里,当诗歌的各种潮流蜂拥而至的时候,他依然坚定地贴近现实,就像虽然在过阳历生日,但坚持穿中山装一样。
臧克家家也是典型的书香门弟,其叔祖父是翰林,非常重视人才,曾办过小学,其祖父是五品官员,曾在聊城出任过主管教育的官职,父亲也是举人,曾任大理院录士,姥爷也是举人。据说,臧克家的祖父、父亲都极富才华。
老少爷们眼里的“臧家撰”
老人们都称臧克家为“克(KEI)家)”,亲切随意。克家原名臧孝泉,他自己后来改了名。臧家锦抄家谱时发现,其本名是臧家撰——这名只在族谱里有,连其家人都不知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叩访世纪诗翁臧克家的故乡
从诸城市区向西南走约8公里,就是举世闻名的“龙骨涧”,在这里曾挖掘出了拥有最大、最多等5项世界之最的恐龙化石群。在距离此涧不足1000米的地方,有一个山岭,岭上就是臧克家的故乡——吕标镇臧家庄村。2月10日上午,本报记者一行怀着沉重而崇敬的心情来到诗翁的故乡。我们的第一站选在了吕标镇政府。
镇上多游子
该镇镇委副书记刘加志笑言,这个镇最大的特点是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外的费用从不敢想,因为老百姓中的明白人多。年前镇上做了个统计,这个分布着46个自然村、有46000人口的乡镇,走出的副县级以上干部,光在职的就打印了三张纸还没结束。
能够走出如此重量级的诗人,臧家庄有何特别之处?该镇宣传委员韩明光说,他对这个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庄里70岁以上的老人识字的特别多,拉起呱来从不拖泥带水,很文;二是庄里好房子不多,他们习惯于供孩子上学,因此庄里人才辈出。
一生关注普通人
闻一多先生评价克家老人的作品说:“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极顶真的生活的意义。”克家老人的人格魅力就在于他是一个有着博大爱心的人,他发自内心地热爱着人民,因此,他的作品始终对准劳苦大众。志宁说,他在看望大爷时,老人还回忆起当时无力养活“老哥哥”,只给了“老哥哥”6块大洋让其预备后事。虽然当时已尽了全力,但依然十分愧疚。 臧志宁回忆说,1997年大爷家的保姆离开后,老人让他从老家找人,志宁就找了从五莲山区找了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肖礼(因为未经其同意,此名为化名),并亲自将她送到了北京。后来,受克家老人家庭氛围的熏陶,在两位老人的督促下,肖礼学习很勤奋,通过成人高考上了大专,现在只差一门课就能毕业了。为了让她上学方便,老人专门给她买了辆自行车。有一年春节,因克家老人身体不好,决定留肖礼在北京过年,老人特别给志宁写明,虽然他们已向肖礼的父母讲明了情况,但再托志宁转告其父母,肖礼在北京很好,对其不能回家过年深表歉意。
问:这是谁呀?他答:是俺哥哥。儿子苦笑着说:“他都不认识自己的儿子了,就认识克家。”
克家牵挂着人民,人民也牵挂着他。
采访中我们发现,克家把家乡父老的目光牵向了北京,他的一举一动牵动着父老的心,这片土地哺育了臧克家,也是他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而臧克家又以他的行动和作品回馈父老乡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
86岁的臧家琳患老年痴呆症3年多了,儿媳将他扶过来时,这个穿着干干净净的老人微笑着。儿子问他:你看墙上写的什么呀?老人缓慢而清晰念着:“二三星斗胸前落,十万峰峦脚底青。板桥名联与家琳弟共赏。问老人家:“家琳是谁呀?”老人笑着答:“是我呀。”给他看臧克家的照片,老人埋怨似地看了儿子一看,答:“是克(KEI)家呀。”这时,大家都觉得老人思维很清楚,记者问他:克家今年多大年纪了?老人笑眯眯地答:50了。问他自己多大年龄,他说40了。指着志宁
志宁说,克家老人家里经常高朋满座,身体也不是很好,而且事务繁忙,但他对一个小保姆也想得如此周到,这就是老人的特点,善良朴素。
臧克家:嵌在家乡人的心里
志宁说,他早已经知道大爷身体不好,但没想到这么快。今年正月十六早上,他正在看山东卫视的早新闻,突然看到了老人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余,他立即往北京打了电话,安慰大娘。因为怕父亲承受不住,至今没告诉他这一噩耗。
克家老人:乡音未改
上世纪80年代末,家琳给了儿子一个地址,嘱咐他去北京时一定别忘了看看大爷。从那时起,志宁每年至少去一趟,与大爷一家感情日深。
志宁说,大爷出门在外70多年,50多年未回诸城了,但乡音几乎未变,每次去看他时,他都要兴致勃勃地聊上几个小时,问起庄里老人的状况,对老家十分关心。
1997年夏天,志宁去北京看大爷,临行前先打了个电话,问带点什么东西。郑曼老人说,家里东西很全,千万不要带了。之后,克家老人接过电话说:“我就想吃摊煎饼时,鏊子底下烧的辣疙瘩咸菜。你给我捎几个来吧。”捎去后,老人吃得津津有味,非常高兴。
这时的臧克家还是中共相州支部的党员,5月初三有国民党来抓他,在问口问:这是臧克家家吗?院内的长工听见了,大声喊:“这是臧孝全家,没有臧克家这人。”克家在听见后,从圈里翻墙逃走——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王蕙兰与臧克家育有两子:臧乐源与臧乐安。后来,两人因生活习惯悬殊太大离婚——与大家闺秀出身的夫人相比,臧克家更习惯朴实。据说,后来王蕙兰与一位中国驻德国大使结婚。
臧克家与农民有割不断的根。王家锦说,克家1950年回家时,先在诸城县城一朋友家住下,要朋友保密,朋友到饭店买了四菜一汤,还要了盒烟,结果被公安局发现,差人来看时,得知臧克家在此。于是,公安局派人来保护臧克家,第二天要护送其回村,臧克家坚决反对,他说:“你们看我与当地农民有何不同?没人知道我是谁。”最后,他独自回了家。
告别臧家庄,记者去了离此两三里的焦家庄——那是老哥哥(臧克家作品《老哥哥》的原形)的家。
“老哥哥”的坟已经平了,园子里种满了粗壮的栗子树,一位老人在树下捣粪,听说了我们的来意,他自我介绍说是克家的表弟,名叫焦建宁,他的母亲是臧克家的二姑(因臧克家出生于大户之家,当他结婚时,他的小姑尚在哺乳期)。焦建宁说,50年代家他困难的时候,表哥曾寄来了不少“救命钱”。当时他没书看,表哥得知后陆续寄来了厚厚一大摞《诗刊》。说话间,园子里的看园人出来了,他也是臧克家的远房亲戚,知道克家的许多故事——“克(KEI)家仿佛一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从未离开,到处
臧志宁也是臧家庄人,后来做了西吕标村的上门女婿,两村相隔约1。5公里,他以“办事明白”著称,在村里颇有威名,曾担任过西吕标村的村主任。他家就在涓河边上,有一个硕大的院子,看得出来,是户殷实人家。
刚一进门,恰好志宁在省档案局工作的弟弟打来电话,咨询如何为大爷送花圈。志宁解释说,现在纪念老人的花圈一处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处放在家里,家里的花圈早已排到了楼道里。克家最小的女儿郑苏伊负责日常事务,仪式将于18日上午10点举行——采访中,家乡的人都对这个时间记得异常扎实。
落座后,志宁拿出了大爷送给他的诗集、照片以及来信。他说,这两天他正在翻看这些东西,睹物思人,备感伤痛。志宁说,他的父亲臧家琳比大爷小13岁,幼时家境贫困,但学习很好,与大爷很谈得来,是大爷资助他上的学。大爷曾对父亲说,你无论如何要出来上学。后来,大爷离开家乡后,嘱咐其姑姑(比克家小十几岁的姑姑与家琳是同学)说:“家琳困难时你要告诉我,有你们上的学就要有家琳上的学。”家琳最后考入济南第一师范学校,离休前是胶州总工会的干部。离休后,家琳还整理了不少诸城的文史资料——他的世界因为克家大哥的帮助开阔了许多。多年来,臧家琳一直与臧克家保持联系。
臧家庄:唯有读书高
臧家庄现在有300来口人,“臧”姓占大多数,臧克家的两个族弟——72岁的臧家钰和71岁的臧家锦等老人接受了采访。
村里的老人说,从建国至今,如果村里人都留下,起码有现在三个大了。这里家家有大学生,村里的人都认为供孩子上学是最应该做的。
臧家庄的人于洪武二年迁至此处,迄今已有二百多年了。臧家锦找来了编纂于民国五年(即1915年)的臧氏族谱,这意味着年龄低于89岁的人在上面没有记录。从那本发黄但保存完好的族谱上可以看到,臧家从迁至此处后,曾出过3个尚书、2个侍郎,举人若干。
能发现他与这里的血肉联系。
之后,记者一行来到邻近的西吕标村,一直与臧克家保持来往的族弟臧家琳住在这里。
臧家琳:人生因“克家大哥”而改变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臧家琳的儿子臧志宁替年迈的父亲去北京看望“大爷”。因此,志宁也就成了克家老人晚年获知家乡消息的渠道之一。53岁的臧志宁在村头迎接我们,乍一看,他的脸庞酷似克家老人——从照片上可以看出,瘦长脸、单眼皮,似乎是臧家后人的家族特征。
在庄里,70岁以上的老人除小名外,有字、号、名的很多,所以大家也习以为常。
臧家锦说,他曾听父亲介绍,克家从小不喜欢自己的家庭,更愿意与雇农佃户亲近——这样的本性大概就是臧克家关注普通人生存状态的由来。1928年4月初四,臧克家与诸城相州的大户人家小姐王蕙兰结婚。我们知道,1928年的中国农村封建闭塞,女人通常足不出户,但23岁的臧克家正风华正茂,他与穿着短裤的夫人曾牵手漫步在村前,而且“晴天打着雨天的伞”——可以想像,当时这对打着遮阳伞的时尚青年曾引起了多大的轰动。
臧家锦说,臧克家虽然屡屡资助村里后辈上学,回来时自己的内衣还打着补丁。他喜欢睡硬板床,晚年子女为让他睡软床,将他哄到医院里检查身体,回来后发现成了“席梦思”床,老人大发雷霆。
老人们说,克家最喜欢听乡亲们“拉瞎话”(即讲故事),一遍遍听不够。他晚年见人最多不超过20分钟,但只要家乡来人,他一聊就是三四个小时。
韩明光讲了一个故事:去年诸城台办收到了两封信,两位在台湾去世的老人自称是臧家庄人,分别有人民币10万元和8万元需要人继承。他带着台办的人来到村里,想里的人都说不认识这两个本家,当时,如果有人称自己是远房侄子之类的远亲就可以领到钱,但村民都说不认识,最后这两笔钱只好退了回去。要知道,臧家庄的主要收入是种植黄烟,在镇上只是中等水平,并不富裕。
斯人已逝,诗魂永存。从报道中得知,克家老人的一部分骨灰将运回家乡安葬,克家老人将长眠于他所热爱的土地上,与家乡同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